❶ 動物細胞培養中 異質性是什麼意思啊異倍體核型又是什麼意思(來源於2013浙江卷第6題)
1、動物細胞培養中異質性是指同一來源的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或是其他因素)形成了不同之處;
2、某種生物的完整的一套單倍染色體稱為該種生物的基因組或染色體組。具有不成套染色體組的細胞或個體稱為異倍體;在動物細胞培養中,若出現異倍體核型說明細胞已發生變異,甚至有癌變的趨向。
基因座異質性病是由不同基因座的基因突變引起的,如先天性聾啞有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和X連鎖隱性遺傳3種遺傳方式。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有35個基因座位,占病例總數的68%。
異質性的檢驗
異質性檢驗方法又叫統計量的齊性檢驗(一致性檢驗),目的是檢查各個獨立研究的結果是否具有可合並性。
應用Q及I²統計量,既可檢測是否存在異質性,也可檢測異質性的程度;適當應用圖示法,找到引起異質性的異常點(某個或某幾個研究)。
也正是這種異質性,使得治療癌症的葯物可能只能選擇性地殺傷一部分腫瘤細胞,而存活下來的腫瘤細胞逐漸從原來在群體中的小部分變成了主體,這也就是對葯物的耐受性的產生。同理,病毒也是一樣,這種異質性,可能會使得一種疫苗迅速失效,因為它們其中那一部分能夠逃避某種疫苗的突變體能夠迅速擴增開來,並且不斷產生新的突變。
❷ meta分析異質性問題
Meta 分析的基本步驟\r\n (1)明確簡潔地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2)制定檢索策略,全面廣泛地收集隨機對照試驗。 (3)確定納入和排除標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獻。 (4)資料選擇和提取。 (5)各試驗的質量評估和特徵描述。 (6)統計學處理。 a.異質性檢驗(齊性檢驗)。 b.統計合並效應量(加權合並,計算效應尺度及95%的置信區間)並進行統計推斷。 c.圖示單個試驗的結果和合並後的結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過\\「失安全數\\」的計算或採用\\「倒漏斗圖\\」了解潛在的發表偏倚。 (7)結果解釋、作出結論及評價。 (8)維護和更新資料
❸ 什麼是異質性分析
異質性即不均勻性和復雜性,包括時間異質性和空間異質性。異質性分析,注重要素的時間和空間分布規律,以及形成這種規律的主要因素。
可參考景觀生態學內容,書中指的是「景觀要素」
❹ 什麼是標准異質性怎麼量化
目的比較和探討meta分析中異質性定量化的檢驗方法。方法通過比較Q檢驗以及H和I2統計量等方法,結合一個實例進行分析,來研究meta分析中異質性的定量化檢驗方法。結果Q檢驗容易受到樣本量變化的影響,而H和I2統計量經過對自由度的校正,不會受到文獻數目變化的影響,異質性結果檢驗較為穩健。結論H和I2統計量計算簡單,檢驗結果也穩定可靠,是meta分析中異質性檢驗和異質性來源研究中值得推廣應用的方法
❺ 論文異質性檢驗要做幾個
一個。異質性一般指描述參與者、干預措施和一系列研究間測量結果的差異和多樣性,或那些研究間的內在真實性的變異。論文異質性檢驗只需要做一個齊性檢驗,目的是檢查各個獨立研究的結果是否具有可合並性。
❻ 常見技術的檢驗有哪些
血清學技術、免疫標記技術影響抗原免疫的因素如下:一:抗原因素: 1:異質性 (1)異種物質 (2)同種異體物質 (3)自身物質。 2: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質 (1)分子量的大小 (2)一定的化學組成和結構,一般而言,蛋白脂類物質抗原性較強,其中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的蛋白質,其免疫原性多較強;多糖的免疫原性原性較蛋白質弱;核酸的免疫原性很弱,但與蛋白質載體連接後其免疫原性明顯增加;脂類一般無免疫原性。(3)分子構象與易接近性 (4)物理狀態。二:機體(宿主)因素 1:遺傳因素; 2:年齡、性別與健康狀態; 3:抗原的劑量及進入機體的途徑。三:抗原的特異性與交叉反應抗原表位:又稱抗原決定簇,是指存在於抗原表面的,能與TCR/BCR或抗體特異性結合、決定抗原特異性的特殊化學基團。四:抗原的種類不完全抗原:僅有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原性的物質稱為不完全抗原,又稱半抗原,多為一些簡單的小分子物質、葯物等,如某些油漆、染料、化妝品和青黴素、嗎啡等。半抗原若與大分子蛋白質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賴氨酸等載體交聯或結合也可稱為完全抗原。五:常見的抗原異嗜性抗原:是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的存在於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
❼ 怎麼使用revman進行異質性分析
Meta分析-異質性解析
Meta分析是將多個具有相同研究目的的獨立結果匯總起來,綜合得到多個研究效應量的平均水平。Meta分析納入的所有研究之間存在差異性,這些差異主要來源於研究對象、研究設計、干預措施、結果測量上的異質性。其來源有兩類:一類是研究內變異,即抽樣誤差導致不同的研究雖來自相同的總體,卻表現為不同的效應。另一類是研究間變異,指研究對象來自不同的總體以及偏倚的控制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造成實際效應的不相同。
在運用meta分析對多個研究結果進行合並之前,必須先進行異質性分析。因為按照醫學統計學原理,只有具有同質性的資料才能進行合並或比較。通過異質性分析可以盡可能地消除導致異質性的原因,使之達到同質性,並且選擇進行效應量合並的模型。異質性分析的方法主要為Q檢驗和I2值。合並統計量時,當多個研究之間具有同質性時,使用固定效應模型,若多個研究之間存在明顯異質性時,則使用隨機效應模型。
1.常用的處理異質性的方法
(1)Meta回歸:通過建立回歸方程,來反映一個或多個解釋變數與結果變數之間的關系,從而篩選出導致異質性的重要影響因素。
(2)亞組分析:將所有數據分成更小的單元,進而在各亞組內進行比較,如按不同設計方案、研究質量、發表年代或者某亞類研究對象等分成亞組再分析。
(3)其他處理異質性的方法:包括隨機效應模型、多元回歸模型等,若異質性過大,特別在效應方向上極其不一致,不宜做Meta分析,只作一般性的統計描述。
Stata軟體和RevMan軟體均可以做異質性檢驗和亞組分析,前者還可以做Meta回歸,而後者目前暫無實現Meta回歸功能的模塊。
❽ meta分析怎樣判斷有無異質性
Meta 分析的基本步驟\r\n (1)明確簡潔地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2)制定檢索策略,全面廣泛地收集隨機對照試驗. (3)確定納入和排除標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獻. (4)資料選擇和提取. (5)各試驗的質量評估和特徵描述. (6)統計學處理. a.異質性檢驗(齊性檢驗). b.統計合並效應量(加權合並,計算效應尺度及95%的置信區間)並進行統計推斷. c.圖示單個試驗的結果和合並後的結果. d.敏感性分析. e.通過\\「失安全數\\」的計算或採用\\「倒漏斗圖\\」了解潛在的發表偏倚. (7)結果解釋、作出結論及評價. (8)維護和更新資料
❾ 異質性檢驗i2與p的意義
p大i2肯定小,p越小異質性越大,i2就代表有多大。
p值是能夠拒絕零假設的最小顯著性水平,顯著性水平大於等於p值時拒絕原假設,反之則不拒絕。所做的卡方檢驗p值很小,則說明有較大的可能性零假設會被拒絕。可以將該p值與0.05,0.01,0.001等常用的顯著性水平進行比較,一般如果小於0.05,在5%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原假設了。
識別與測量
在系統評價中,研究間任何種類的變異被稱為異質性。異質性主要包含三類:臨床異質性:所研究的受試者、干預措施和結局的變異;方法學異質性:研究設計中的多樣性和偏倚風險;統計學異質性:在不同研究中所評估的干預效應中的多樣性,其為臨床異質性和方法學異質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