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竿的使用方法:
1、在卸護套時往正上方抽出,硬扭硬撬會造成尾節折斷。
2、開始釣魚抽伸竿時,要把前後導線環對齊,否則會造成主線纏竿或尾梢折斷。
3、不要把纏繞成結的主線硬卷進來,以防斷竿。
4、要盡量按竿的使用要求配備墜子,別讓尾節受力過大。
5、在釣魚過程中如果發生掛底,絕對不可過猛用力抬竿硬掘,後果大部是以斷竿而告終。
6、在沙地釣魚時應小心防止沙子進到竿節和魚輪中,應採用竿架或其它物體支墊起來。
7、釣魚應防止上大魚時過於激動,和大魚同用猛勁,這里存在著斷竿和跑魚的遺憾。
8、釣魚時應小心帶有高壓電源設備,在雷雨天,應放下手中竿採取避雷措施。
9、在岸釣魚過程中需要換位時,要收縮好釣竿再爬山、過水、穿林,可防止斷竿和其它不便。
10、在使用開始切記不要以甩伸來代替抽伸,否則會造成"死節"。
11、在岸和船釣時,甩竿一定要首先看好前後照顧左右,以防傷人損物。
釣竿從所釣魚種上分為:
鯽魚竿:專為釣取鯽魚而設計、生產的釣竿。其特性是以輕、柔、細、挺為主要指標,充分考慮到了在專項釣鯽的過程中,對釣具裝備的要求。日本的釣竿上標有へら(嗨拉)字樣的日文,此類釣竿皆為鯽魚竿。
鯉魚竿:指專為釣取鯉魚而用的釣竿。此類釣竿竿壁厚實、竿身挺直,強度高、抗沖擊性好。但是,其自身重量要大於鯽魚竿,不利於高頻率的速釣。其實,我們在此類釣竿的應用上已完全擺脫了它的「鯉竿」定義,不僅可以用它釣鯉魚,而且還常用它釣草魚、青魚、鰱魚以及大鯽魚等。因此,我們在選購釣竿的時候,千萬不能被它們的字面意義所迷惑。
羅非竿:針對羅非魚貪狂咬吃中鉤率高,且在中鉤後沖擊力大的特性,此類釣竿在調性的設計上更加突出了「硬」字,竿稍部分幾乎沒有彈性可言,整個竿身渾然一體,揮舞起來「忽忽」生風。釣者握竿在手,見魚訊大力揚竿飛魚之心油然而生。
溪流魚竿:專為溪流釣愛好者而設計的釣竿。溪流垂釣講究的是一個「走」字,釣者沿溪流徒步尋魚,所攜釣具不可過多、過繁,因此用於垂釣的釣竿也就朝著簡便、輕巧的方向發展。溪流里的魚類一般不是太大,因此,多數溪流竿的竿壁厚度比較薄,其彈性較好而剛性較弱。
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也有一些功能較為特殊的溪流竿,其竿體的收縮長度約在 120公分左右,竿壁厚度也與一般的鯽魚竿差不多,但是它要比鯽魚竿長許多(9米、10米乃至11、12米的都有)。這類釣竿的自重同樣也保持了較為輕質的特性,這主要是採用了高級碳布材料的緣故。因此,這類釣竿的價格同樣也是不菲的。
B. 海釣竿怎麼用
海釣竿製作消耗木板×1,蜘蛛網×6。海釣竿有2個裝備欄,分別用來裝備浮漂、魚餌。越好的浮漂和魚餌,拋出的距離越遠,也越容易釣到大魚。製作浮漂和魚餌需要用到「釣具容器」,此道具在建築欄中合成。
海竿(telescopic fishing rod),又叫投竿或拋竿。它在釣竿的柄部安有一個繞線輪,上面纏滿釣線,這樣,當用力甩投時,就能把餌鉤拋到較遠的水域,扔的距離非常遠。
這種帶有繞線輪的釣竿在我國唐代就有之,古人稱之為「釣車」、「車輪釣」等,而市售的這種海竿卻是從國外傳入的,由於它有眾多優點,故迅速在國內普及,成為眾多垂釣者必備的釣具。
方法:
海竿的釣組配置比較常見的是 串鉤釣組和爆炸鉤釣組進行底釣,並採用釣魚報警器來指示魚訊。使用海竿時,釣魚者可以採用一人多竿也叫定竿多置的方式施釣來增加上魚概率。
C. 魚鉤的使用方法
俗稱立鉤,又稱砣鉤。它的特點是鉤墜一體。鉛墜位於釣鉤的鉤眼上,形狀是橢圓形,中間有一槽,做拴結釣線用,也有用銅皮包鉛焊制。釣鉤入水後,在魚漂的浮力作用下,使鉤尖向上,高於水底下的平面,不易被淤泥或水草遮蓋,利於魚的咬鉤,上鉤率較高,且大小魚皆可。在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極為盛行。
談到朝天鉤,就不能不說傳統釣。長竿短線釣。朝天鉤的組配通常是由一根主線直接拴於留底色的鉤槽中,魚漂主要用七星漂和站漂。由於鉤墜一體,當魚咬鉤時,魚訊多為送漂,只有草魚、青魚、鯿魚等個體較大的魚咬鉤,魚漂才會顯示為黑漂。朝天鉤的使用范圍極廣,它是野釣的主要釣具。一根手竿配上一副傳統釣組,即可野釣復雜的自然環境。此外,還有更為靈活的機動性。釣草塘的優勢。這都是懸墜釣無法與之相比的。此外朝天鉤幾乎都是有倒刺的,魚中鉤之後,由於倒刺的作用,使魚很難脫鉤,深受老年釣友和初學者的歡迎。
也稱卧釣,使用無砣的光條鉤,釣線直接拴鉤眼上,在離鉤3~5厘米處,夾上綠豆大小的一粒開口鉛墜,拋竿時,手向前方擺動投進釣點。魚中鉤的魚訊為:抬漂(送漂)或黑漂,亦有拖漂者。此種釣法,適合於年齡較大,反應遲緩的中老年垂釣愛好者,特別適應休閑釣魚。
取自行車輻條一根,一頭磨尖就緒成鉤狀,另一端拴結一段長度為20厘米的竹片。釣餌用粗蚯蚓,裝在鉤上,慢慢地探入鱔洞,待手上感覺到有魚咬鉤時,迅速翻較手彎90度,使鉤刺中黃鱔下齶,猛地向外發力抽出即可釣獲。
三爪鉤尖向上,以120度等分於錨柄,柄尾有環系線,多見於我國的兩廣及福建地區的蘸粉釣。此種釣法的原理與兩腳錨鉤相似,都是用極端勉強的方式鉤掛獲魚。此外,這種錨鉤還可製成銅牌釣組,用於釣取魚白魚,魚宗魚、魚感魚等兇猛魚類。施釣時選擇急流,大風浪水域拋釣,利用魚線輪收線和銅牌的閃亮,逗引覓食的魚白魚或魚感魚。當魚咬鉤時,釣者會感到竿上有明顯的扌屯感,大揚竿的力度,即可釣獲。
魚鉤中不僅有大小之分和形狀的差異,還有粗細之分。鉤條的粗細與鉤號有關。正常的情況魚鉤的鉤號與鉤條的粗細成正比,即鉤號越大,鉤條越粗,魚鉤的抗拉強度越高。反之,鉤號越小的鉤越細,它的抗拉強度越弱。但並不是所有小鉤號的鉤子鉤條都細,抗強度差。我們知道,抗拉力的強度主要取決於鉤條的材料。鋼絲的質量越好,抗拉強度就越強,此外鉤條角度的合理科學,也能起到增強魚鉤的抗拉強度。我們以伊勢尼鉤為例,它的鉤尖的粗細不同,使得粗條鉤與細條鉤的作用也不同。粗條鉤多用於釣取個體較大的魚類。如淡水中青魚、草魚、鯉魚、鰱鱅、魚感魚,或是海水中的黑鯛,真鯛等兇猛的肉食性魚類,這一類魚往往攝食較猛,力量大,若用細條鉤施釣的話,很容易造成魚鉤被拉直,拉斷、跑魚,鯽魚、 條攝食謹慎,體形小,掙扎小,口形也小,使用細條小鉤能對會它們。細條鉤的優點是隱蔽性好,鉤條細、穿刺能力強,目標小,可被用來釣取池塘中的猾魚,效果理想。粗條鉤的優點是抗拉強度高,中魚後不易脫鉤,缺點是,穿刺能力較差,容易引起魚的戒心,影響魚咬鉤率,不適應釣取個體較小的魚類。
長柄鉤多用於水體較深的水域,施釣2米以上的深水。由於鉤柄長,即使中鉤的魚在水中掙扎時間長,也不容易脫鉤。長柄鉤通常是喜歡使用拋竿的釣者用來拴制串鉤。長柄鉤的代表鉤型主要有,丸せ,胡弓、鶴嘴型。
短柄鉤代表鉤型有丸形,伊勢尼、丸袖形和龜形等,主要用於施釣淺水水域,水深2米或不足2米的釣點。由於短柄鉤咬鉤率高於長柄鉤,故使用范圍較廣,很多釣友將它重新加工,在其鉤眼的地方,焊結帶有拴線槽的砣鉤(朝天鉤),用於施釣淡水魚類。長柄鉤與短柄鉤的區別,前者主釣深水魚類,有鯉魚、青魚、草魚。後者主釣淺水中的鯽魚、鯿魚、魴魚等
炸彈鉤,也稱爆炸鉤,組鉤、團鉤,常見的有子母型、豆餅鉤、飛鉤。炸彈鉤一般為6隻一組,多為錦綸編織線作為子線扎制。其主要用拋竿沉鉤底釣釣取個體較大的魚類,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釣鉤。在面廣水深的水庫、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廣大釣迷的歡迎。 由於無倒刺,鉤尖較短,對於技術不熟練者很容易跑魚,但它卻是垂釣的未來發展方向。因為無倒刺鉤摘魚迅速且不會給魚兒造成太大痛苦,體現了人道主義。
D. 筏竿的使用方法
1、釣具組合
合理的釣組搭配是垂釣的基礎。筏竿串鉤釣鯽魚,講究細線小鉤輕墜的釣組。筏竿長度選用1.8米的就可以了,最好配備多軸承的2000型號的漁輪。串鉤線組的搭配,主線採用1.5到2號的強力線,子線採用0.8號到1.2號的子線,採用麻花辮的方法連接。子線長為5厘米左右。釣鉤為方便上紅蟲多採用有倒刺的魚鉤,一般多選用伊豆3—4號細條鉤或丸也式5——7號的細條鉤。一般三個鉤就足夠用了,鉛墜採用5---10左右紡錘型鉛墜。筏竿,因其漁輪與手把的持竿的距離較短所以多採用單手拋投。為方便拋投,拴串鉤拋投的主線不宜超過60厘米。這樣一副搭配合理,釣鯽魚的釣組就搭配完成。
2、拋投與置竿的方法。
因為筏竿桿梢軟不容易投准投遠,所以多採用單手正劈投的方法,拋投時應正對拋投方向,將漁輪擋線環掰到拋投位置,用右手的食指輕壓釣線,將筏竿置於身後,側身引步,然後輕揚手臂,當釣竿接近45度角時右手鬆線,輕輕將線組拋出。整個過程要輕柔流暢不可使用爆發力,以准、輕、遠為好。拋好線組後,將釣竿放置的方向與拋投方向形成45度角能更好的表現鯽魚吃鉤的信號。貼近水面用支竿架架好,貼近水面是為降低魚線與水底的夾角有利於底棲的鯽魚吃鉤,更具有抗風性。同時緊線使竿梢微彎即可。
3、垂釣技法
筏竿串鉤釣鯽魚一般選擇天氣晴朗,氣溫穩定的微風或無風天氣垂釣。釣點適宜選擇魚塘水庫剛剛開化的深水區。
1)、餌料的選擇與上餌方法。
這個季節釣鯽魚使用蚯蚓和紅蟲是首選餌料。釣大鯽魚多採用蚯蚓.釣半大的鯽魚多採用紅蟲.用蚯蚓時多採用紅色鮮活的蚯蚓為好,整條蚯蚓上鉤,為保持鮮活只鉤蚯蚓的頭部即可。用紅蟲多採用「橫二豎三」的方法上鉤方法。橫二豎三就是先用魚鉤從紅蟲的中間(紅蟲的腰部)橫著穿過兩條,再順著紅蟲的頭豎著穿三條。這種上鉤的好處是,橫穿的兩條紅蟲既能增大魚餌體積引起鯽魚的注意,而美味的紅蟲血又能起到快速誘魚的作用。而豎著穿的三條紅蟲因為創傷小在水中存活的時間長更有利長時間等魚上鉤。垂釣時為增加誘魚聚窩更快也可採用誘餌包到鉛墜上打窩的方法垂釣。
2).「三扽一松」引逗法。
筏桿串鉤釣鯽魚在原則上要採用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當長時間沒魚上鉤,要採用三扽一松的引逗方法。具體做法是將筏竿漁輪的線檔系環掰開,等釣線鬆懈。然後輕帶釣竿讓魚線有節奏小幅度的跳動,一般是扽三下松一下,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讓釣鉤上的蚯蚓或紅蟲更加鮮活,刺激鯽魚的吃食慾望,往往是剛剛松線就是一口,而且吃逗鉤的鯽魚都是大鯽魚。把漁輪線的線檔打開是為了不把串鉤提離原來的窩點。
3.筏桿釣大鯽魚:
農歷霜降後,膘肥體壯,活動減少的大鯽魚開始在離岸較遠的深溝、深沱、大湖彎聚集准備過冬。筏桿+小爆炸[餌料:大澡鯽1袋、鯉魚飼料約3兩、麵粉適量拌至粘軟、入水後較長時間不散為宜、捏成算盤珠子大小]+40克滑動鉛錘+定點[三根一組],投擲在離岸較遠,水深在6---9米的彎、溝、沱約1.5平方米范圍內。然後到處去打望、侃山,魚信聲響或線鬆了,再慢慢前去提桿,一條0.5---1.5斤鯽魚伴著笑臉、愉快出水,偶遇高潮,會手忙腳亂出點小汗。倘遇3---5斤小鯉蒞臨,小喜片刻,菀爾一笑,納之。當然,大魚來了只能與之互搏一番,感受一下,隨它去也[鉤小10斤以下沒啥問題、10斤以上就不行了]。
4.筏桿釣翹殼、鯰魚:
農立中秋後,天氣漸冷,翹殼、鯰魚以准備越冬,食量、活動范圍、活動量開始逐漸減小。筏桿+40克滑動鉛錘+單鉤[2號子線、2號銅突鉤,餌料:河蝦、活菜板精、活小白條、2寸活小魚鰍],找可能有翹殼、鯰魚活動,水深在5---10米的大湖彎、崖腔、亂石溝、深溝下釣,早晚檢查換食後再不管它,待得魚信至[報警器響、完全線松]白天必是2---5斤翹殼,夜晚必是2斤以上鯰魚,浪費表情的情況極為少見。掛河蝦曾釣上13斤鯉魚。
E. 如何使用釣魚竿
釣魚竿的使用可以在小黃魚竿了解到
什麼樣的竿子是好竿?如何選擇同類同價格中選擇更好的竿子?
先引入四個概念,即:
1:魚竿的錐度決定調性。
2:竿壁的厚度決定強度。
3:魚竿的直徑決定硬度。
4:材料的不同對上述3點有很大的影響。
走起來就是很枯燥的文字,晃晃盡量用白話的方式把它說清楚。
1:調性:一支竿子在中魚的時候,那節開始彎曲。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二八調,三七調等等。廠商的比較專業的名字是:「先調」--即主受力點是靠近竿尖,「本調」--即主受力點在竿身,「胴調」--即主手力點靠近把手。而影響調性的關鍵就是整支魚竿的錐度,即這支魚竿的先徑(魚竿的尖子的直徑)與元徑(魚竿的最後一節的直徑)之間角度差。錐度越大,中魚後受力靠前,錐度越小,中魚後受力靠後。參照過傳統和台釣兩種竿子以後,就會對錐度有深刻的認識。那麼我們選擇魚竿的是時候就一目瞭然了,小型魚用先調,中型魚用本調,大型一點的用胴調,再大一點的就要靠車竿了。
2:強度:魚竿是否結實,會不會經常斷,直接決定了魚竿的壽命。而魚竿強度與魚竿的硬度沒有必然的關系,這一點是經常被人混淆的,它與魚竿的竿壁厚度,釣性,材料有必然的關系,其中主要的影響是竿壁的厚度。台釣,特別是台釣中的競技竿為什麼節子都很長?長節竿的存放永遠不如短節竿的方便,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為什麼廠家要揚長避短?其根本原因之一是減少過多節數的連接,加強現有節數的竿壁厚度,從而避免出現斷竿的現象。而調性對強度的影響也很重要,拿先調和胴調對比就顯而易見了,先調中魚之後,受力點靠前,靠竿尖或者竿的前三節與魚對抗,而胴調是整支竿子在著力與魚的力量。先調是部分參與,而胴調是全部參與對抗,其結果不言而喻。
3:硬度:幾年前與一位釣魚的老友交談中,老友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同樣重量和長度的一根鋼管和一根鋼筋相比,結果是鋼管不易彎曲但容易斷,鋼筋易彎曲但不容易斷。我們先暫時忽略材料對硬度的影響,可以把它理解為,一支魚竿的直徑粗細決定它的硬度。
4:材料:魚竿中有三個容易混淆的東西,即:強度--硬度--腰力。不要被腰力中的這個腰字誤導,魚竿中的腰力不是指魚竿中間的那幾節的力量,而是指:竿子受力彎曲後要恢復原始狀態時所發出的反彈力。決定腰力的主要因素就是材料。現在市場上經常出現的四種材質的竿子:碳素,樹脂,玻璃鋼和混合材料。主要流行的是碳素竿,晃晃曾經去參觀過以前的金童魚竿廠(現在已經垮了)。簡單的說碳素竿就是碳布卷出來的,碳布以噸位分好壞,碳布噸位越高價越貴,相反越便宜。說句空話,我們國家現在還生產不出高噸位的碳布,現在處於依賴進口的狀態,所以日,韓,的竿子貴。國家科技不發達也影響到我們釣魚人了。跑題老,見諒,我們還是扯回來。材料本身彈性越大腰力就會越突出,很多釣友對自己的竿子不滿意,腰力不足,沒有手感,其根本原因就是差在了材料上。對於碳素這種化學上面的東西,釣魚人沒有必要去研究它,我們也研究不出來。對於材料的保障最根本的來源,是你與漁具店的老闆關系如何?對於一支相中的竿子,事先應該在網上查一查或者釣友之間聊一聊。等你貌似內行的與漁具老闆打交到的時候,他就不會黑你,也不敢黑你了。
魚竿的強度,硬度,錐度,材料,腰力等並不是單一的存在的,它們是相互其中的。比如:腰力和釣竿本身的硬度還有一定關系,畢竟越硬的竿受力彎曲以後發出的力就越大;可是反過來說硬度對腰力的作用並不是呈直線狀,竿子越硬腰力就越大的。又比如特別硬的魚竿,硬到根本不會彎曲,那它的腰力就等於零,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不彎曲則無腰力」。又比如:錐度對魚竿的各個性能的影響等等,這些問題不能太過死板。很多因素是共同決定著一支魚竿的優劣。
1.玻璃纖維釣魚竿
又稱為玻璃鋼竿、玻璃纖維樹脂竿。它是採用玻璃纖維緞紋布,經浴浸環氧樹脂、醛樹脂、高溫固化成形(空心管或實心竿體),具有較好的堅韌性和彈性,是釣魚竿生產走向現代合成材料、工廠化生產的第一代產品。玻璃纖維釣魚竿具有良好的絕緣性。釣竿成形後未塗裝腔作勢前,竿體顏色黃色、棕色。目前國內和部分國家和地區生產的釣竿,有的在浴浸樹脂液中加入炭黑粉,一方面為同碳纖維布(黑色)混合成形,求得色澤一致;另一方面有的生產企業以染黑玻璃纖維布冒充碳纖維或含碳釣魚竿。
2.插接式釣竿
又稱為並繼式釣竿。是由數節竿體相互插接而組成整體的釣竿。分為實心插接竿和空心插接竿兩種。空心插接竿的竿體可分別裝入底節和底二節的竿體內。在歐美國家流行使用插接式釣竿。高級鯽魚竿也多採用插接方式組合。其特點是介面嚴密,釣竿受力後的整體性能好
3.抽拉式釣竿
又稱「天約」式釣竿、振出式釣竿。抽拉式釣竿為空心竿,可將數節釣竿收縮藏於底柄的竿管內。特點是便於攜帶,但堅實性往往不如插接式釣竿。
4.海竿
在我國將釣竿上裝腔作勢有繞線輪、過線導眼,可放線、收線的釣竿統稱為海竿。有的地區又稱為投竿、拋竿。海竿具有遠拋線延長釣點和根據繞線量自由放線、收線的功能。實際按此功能來區分,海竿又分為船釣竿、岩磯竿、灘釣竿、鯛魚竿、鱒魚竿等多種品類。其長度一般為1.6米、1.8米、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4.8米、5.4米、6.3米、7.2米
5.竿換把釣
換把釣竿又稱可換底柄釣竿。這種釣竿附有兩個以上的可套接底柄,主要應用於河川釣、塘釣、水庫釣的手竿,如一支5.4米全長的手竿為六節,當垂釣時要選用4.5米全長的釣竿,可將振出式(插接式)5.4米手竿上撤掉底節竿筒,變為4.5米全長的釣竿,再從釣竿的前端外套入另一支備用的底柄,即變為4.5米全長的手竿,由此,7.2米竿可變為6.3米竿,6.3米竿可變為5.4米竿,5.4米竿可變為4.5米竿,4.5米竿可變為3.6米竿,3.6米竿可變為2.7米竿。這樣,換把釣竿可起到一竿兩用作用。
6.鯽魚竿
是指專門釣鯽魚(家鯽、野鯽、白鯽)使用的釣魚竿。其特點是釣竿竿徑細,大多竿柄纏有絲線或腈綸線,呈紡外向錘型,持握竿柄時有良好的手感;全竿收縮後的長度約1米,以減少竿節的節數,使整體釣竿保持很好的韌曲度;前節竿尖為實心體,細而又具有良好的韌性。鯽魚竿的長度一般為2.1米、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4.5米、5.4米、6.3米。常用竿長為3.6~5.4米
7.兩用竿
在我國被稱之為兩用竿的是指具有手竿和海竿兩種功能的釣竿。在其釣竿上裝有繞線輪和過線導眼。做為手竿使用時,可通繞線輪放出與釣竿等長或長出30~50厘米的釣線,或少於竿長30~50厘米的線,按手竿的操作方法使用。不同的是,當釣者釣到大魚時,兩用竿可放線、收線,不容易出現由於魚的掙脫力過強發生斷竿、斷線的現象。如做為海竿使用時,可投遠延伸釣點。其竿長一般為4.5米、4.8米、5.4米、6.3米、7.2米,兩用竿的稱呼是我國釣魚愛好者的習慣叫法,在日本則被稱之為「磯上物竿」。它不同於一般海竿的特點是:過線導眼小,防止做為手竿使用時掛線;竿體較細,特別是釣竿前尖節較細。
8.碳纖維竿
又稱為碳素竿,是採用高科技碳維素材製造而成的。具有導電性(Ωcm——1.5×10-3)和非常好的抗張強度(如以12000細絲數單位計算,其抗張強度為kg/mm2——400)。目前絕大部分碳纖維釣竿者是採用無梭紡碳纖維縱向布鄭管,經浸樹脂固化而製造的。用於釣竿生產方面的碳纖維含量多少,直接決定釣竿的價值和品位。一般含碳量為30%、90%左右。用碳纖維製造的釣竿具有輕、堅實、抗拉強度高的特點,但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防電。
9.溪流竿
是指專門在山澗溪流、水流較急的淺灘等水域使用的一種釣魚竿,主要用於釣馬口魚、長吻 魚、短須頜須 魚,油 魚等中小型魚類。溪流竿的特點是釣竿收縮後的長度58厘米或37厘米,便於攜帶;釣竿的前節竿尖為實心體,細而又具有良好的韌性。竿的長度一般為2.7米、3.6米、4.5米、5.4米。
我國釣魚愛好者十分喜歡使用溪流竿,並把它擴展到池塘釣使用。為適應遠釣點施釣,也有6.3米、7.2米溪流竿供應。
10.中通釣竿
中通釣竿是釣線在竿體內部通過的釣竿,所以也稱為內走線釣竿。該釣竿裝置有繞線輪,出線後通過輪座前的竿體孔進入空心竿體,從竿尖出線。中通釣竿的優點是:
(1)不裝過線導眼,使用中不會產生釣線從整支釣竿的竿體內通過,當其受力時能夠保持釣竿的整體應力。
這種釣竿分為兩種組合形式:
一種是振出式抽拉竿;
另一種並繼式插接竿。
目前,這種釣竿在國外釣魚愛好者中十分流行,主要用於船釣竿和磯釣的磯上物竿(我國稱為兩用竿)。
F. 海桿怎麼用
一、首先選擇釣位,最好的釣點為「上游深2米左右的大片淺灘」,在陽光的直射下升溫快,相對比較安全。
G. 海竿怎麼用
步驟一:逐節拉開海竿,使各過線圈對齊,並在一條直線上,各節連接處應稍加力拉緊。過線圈應對准繞線輪卡座。
步驟二:安繞線輪,將繞線輪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將其固定死,把繞線輪逆止開關撥向反轉位置,拉動線頭,釣線即可拉出,再逐個穿過線圈,直到穿過竿尖過線圈。
步驟三:把逆止開關撥回正轉位置,調整好曳力裝置,這很重要。
步驟四:旋轉繞線輪,使餌團離竿尖30~40厘米。再右手握竿於繞線輪處,以中指和無名指夾於線輪連接背,食指第一關節鉤住釣線、翻轉出線環,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將餌鉤投向釣點。
步驟五:待附子落水後,立即撥回出線環再搖動繞線輪手柄收線,當收線收回部分,釣線仍處於鬆弛狀態時,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與地面所成的)應大些,即應陡一些,仰角大小與竿尖反應靈敏度有直接關系。
步驟六:若遇大風天氣,大仰角會使釣竿易受風的影響而擺動。為使海竿增強抗風能力,可將仰角減小,但不能過小,那樣會使竿尖靈敏度降低
步驟七:海竿支好後,就可靜觀反應,或聽鈴響,或看竿尖。
步驟八:餌料入水後,經過20~30分鍾仍無反應,這時就應起竿,重新換餌。
H. 電魚桿怎麼使用方法
電魚是違禁的捕魚方式。
一漁輪
(1)漁輪,也叫漁線輪,放線器,卷線器,古稱釣車,是拋竿釣魚必備釣具之一,通常有搖把,搖臂,逆止鈕,主體,輪腳,導線輪,線輪,拋線螺帽,勾線夾,線殼,泄力裝置等11個主要部件組成的一個收線傳動裝置,固定在拋竿手柄的前方的釣具,是構成拋竿釣組的主要釣具。
(2)假如收放母線的時候,必須要線軸直接轉動才能纏繞或釋放母線,同時母線排入線軸時不需要經過大角度轉折,而是以幾乎平行的方向排入線軸者,那就是鼓式漁輪。反之,當母線進出時,線軸可以不必跟著轉動。
二釣魚
(1)古往今來,無數釣魚愛好者陶醉於這項活動之中,他們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激情,走向河邊、湖畔,享受生機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領略賞心悅目的湖光山色。深谷的清風吹走了城市的喧囂,釣竿的顫動帶給老人以童子般的歡樂。
(2)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夥子也會靜如處子此中樂趣無法用語言來描述。釣魚雖好,但需牢記釣魚一定要遠離高壓線!起竿脫鉤的話,魚線會飛到天上去,即使高壓線在身後也可能會碰到。
I. 釣具和釣線的連接方法
釣具和釣線的連接方法:
市場上出售的手竿竿梢上大都帶著一小段線腦(小辮,又稱「蛇門」),這段線腦比較粗,用釣線與它連接既快捷又簡便,還不傷線,收竿卸線同樣方便。連接前先在線腦前端打一個疙瘩,這樣主線從竿梢線腦上滑脫的現象就可以避免。連接的方法是:將主線末端折回14~15厘米,在折回的末端拴1~2個結,形成一個大環,再在大環頂端2厘米處拴一個結,形成一個小環,拴竿時只要將拇指和食指從大環中穿入、下壓,便形成一個雙活套,然後套在竿梢線腦疙瘩後面,並將主線拉緊,因為是活扣,只會越拉越緊。卸線時,拉動活節上面的小環,即可松扣卸線。對於竿尖帶有鋼絲圈或繩套的手竿,連接釣線時一種笨方法是將釣線末端直接拴結在鋼絲上面,這種連接方法可在釣場現拴,垂釣完即將其剪斷,其缺點顯而易見。現在大多數釣手都不用此法連接,而代之以連接件如卡鉤或帶卡鉤的返捻環。使用時將釣線拴卡鉤的固定圈上,另一端卡在竿梢的鋼絲圈中,操作極為簡單、方便。其缺點是線的長短不能隨意調整,用同一支竿做釣遠、釣近變換時,需備有幾套釣線。
海竿主要由繞線輪固定,通過每一節的過線圈,連接到竿尖。手竿則由竿尖連接固定。但在手竿竿尖上所設置的拴線鼻兒有所不同,有的是一截線織的空心帶,有的是獨根圓環拴線鼻兒,竹手竿則沒有拴線鼻兒。沒有拴線鼻兒的應選一節1.5~2厘米的膠皮套,用一小號別針或截一段回形針製成小鉤,將魚線從膠皮套中穿過(膠套可以用眼葯水瓶蓋,剪去頂部製成),線頭拴在小別針的圓孔中,用一根橡皮筋固定在魚竿2米處,將帶有小別針的線從竿梢向下纏幾周後,再插在2米處的橡皮筋上,膠皮套套在竿梢即處的橡皮筋上,膠皮套套在竿梢即可。若有繞線板,則把繞線板插在橡皮筋上即可。為了防止斷線,可用一段松緊帶(約20厘米,內芯是粗橡皮筋,外邊線包),兩頭各用一隻三角形回形針固定好,一頭拴接在竿尖,另一頭掛在釣線上,這樣在釣到大魚時,能起緩沖作用,遇魚時既可減少脫鉤,又安全可靠。有一截空心帶的竿梢,使用時可將該帶的頭拴在竿梢上,形成一個小圓環,釣線從環中通過再纏在魚竿上。也可將軟帶剪去,另用一個小號別針拴在竿梢上,將圓環朝外。竿梢上的圓環有兩個作用,一是釣線從環中通過再繞在魚竿上,起到梢尖固定釣線的作用;二是可以通過連接環將釣線和竿梢連接,使用時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更換釣線和魚鉤,從而節省更換時間,提高釣魚效率。
J. 釣魚新手如何正確使用海竿
有條件的釣友最好就准備多一點的海竿,根據不同的水域,選擇不同長度的釣桿,釣得遠的就用長一點的釣竿,釣得近的就用短一點的釣竿。 到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水域里釣魚,最好就先了解一下該水域水底的情況,否則出現的各種魚情會讓你措手不及。了解水底的方法是在桿子上掛一個鉛墜,不掛鉤子打向釣點,慢慢搖回並體會鉛墜與水底摩擦的情況。在大致地把握到水底的情況後,就能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釣法,不同的垂釣對象選擇不同的釣具。 在比較平坦的水底釣魚適合使用糟食,在垂釣前要先向釣位里打十幾桿,盡量打得准一些,糟食要大一些,以便形成窩子。在有亂石的水域里釣魚,最好就不要用糟食了,因為化開的糟食會落到石頭縫里,只剩下空鉤。最好就是用麵食等不容易化開的面餌。如果掛底嚴重的話,可以不用鉛墜,利用面餌重量產生的離心力打出去,然後把線稍微綳緊就行。當然,與有鉛墜相比,靈敏度稍微差一些,但避免了鉛墜和魚鉤的損失。 半死不活鉛墜的系法是,用普通的通心墜,穿在一根短線上,線的兩端打結系扣,用卡子連接起來,上面與主線連接,下面與釣組連接。或者在海竿的主線上,安裝一個太空豆,把鉛墜安裝好,掛釣組和魚餌魚吃食拉動主線和桿尖之前,鉛墜的重量足以讓鉤尖刺入魚的肉里。這樣,魚鉤緊緊的帖在魚的嘴裡,很難自然脫落,從而提高了命中率。此法適合釣一斤以上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