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散步的鍛煉方法簡單講解
散步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身體鍛煉方式,它不僅有助於放鬆心情,還能為身體帶來許多益處。研究發現,每天堅持走路超過7小時,能夠顯著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減少心臟病的風險達30%,以及降低胰腺癌的患病風險達50%。每天行走一小時,可以預防II型糖尿病的一半發生率。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周至少三天、每次45分鍾以上的健步走,有助於預防痴呆症。每天堅持走路20分鍾,可以幫助遠離由癌症、心臟病和中風引起的過早死亡。
盡管每天多走路有許多好處,但不同的人群需要注意不同的散步方式。以下是針對不同健康狀況的散步建議:
1.體弱者:對於體弱者來說,要達到鍛煉效果,最好能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步子要大,胳膊要甩開,這樣才能全面活動身體,調節各器官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建議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天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2.肥胖者:肥胖者適宜進行長距離的健步走,每天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可稍快,有助於燃燒脂肪,減輕體重。
3.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散步時,以中速步行為宜,保持身體挺直,避免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應前腳掌著地,避免後腳跟先落地,減少大腦的振動,防止頭暈。
4.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應緩步慢行,避免過快誘發心絞痛。適宜在餐後1小時進行,每天2~3次,每次半小時,有助於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形成,改善心肌代謝,減輕血管硬化。
5.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應加大步伐,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後1小時進行,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防止低血糖反應。
6.其他健康人群:對於健康人群,可以選擇健步走作為鍛煉方式。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減少對關節的損傷。健步走的速度應在60~70步/分鍾的慢速和80~90步/分鍾的中速之間,每周至少進行3次,每次至少30分鍾。心率保持在120~130次/分鍾,步長70~80厘米,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編輯:足康科技
圖源:pixabay、網路(侵刪)
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本平台部分內容引用或改編自其他公眾平台及互聯網,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