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治療蛔蟲
驅蟲治療
常用的驅蟲葯有甲苯咪唑(安樂士)、阿苯達唑(腸蟲清)、左旋咪唑(驅鉤蛔)、枸櫞酸哌嗪(驅蛔靈、六一寶塔糖),詳見常用驅腸蟲葯。由於蛔蟲在人體內寄生存活時間一般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約一年蛔蟲病可「自愈」。
膽道蛔蟲症的治療
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和控制感染。早期驅蟲可防止復發與並發症。蛔蟲有厭酸習性,可選用食醋一次2~4兩,每日三次,以達到安蟲目的。內科治療無效,合並嚴重肝膽感染手術治療。
蛔蟲性腸梗阻的治療
大多數蛔蟲性腸梗阻是不完全性的,應及早治療,包括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靜脈補液,腹痛緩解後驅蟲。當發展為完全性腸梗阻,並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時要及時手術治療
② 蛔蟲怎麼治療
你好,我是兒科魏主任。蛔蟲是兒童腸道最常見的寄生蟲病,雌性蛔蟲每天可以產20萬的蟲卵,但只有受精卵發育成感染性蟲卵才可以感染給人,多半是不潔飲食所造成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廣普的驅蟲葯,常用的是阿苯達唑(腸蟲清),兒童吃一片,一次服即可。
③ 有沒有什麼偏方可以殺死肚子里的蛔蟲的
腸蟲清可以把蟲子殺死在肚子里.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所致的疾病。經口吞入感染期幼蟲卵是人體感染蛔蟲的主要方式。
[病原學]
[流行病學]
[臨床表現]
⒈ 幼蟲移行症
見於短期內生食了含有大量受精蛔蟲卵的蔬菜、瓜果者。潛伏期7—9日。出現低熱、乏力,少數伴蕁麻疹或皮疹。咽部異物感,陣咳,常呈哮喘樣發作,痰少,偶爾痰中帶血絲,胸部聞及干羅音。胸片雙側肺門陰影增深,肺紋理增多,點、片狀或絮狀浸潤陰影,於1—2周消失。痰液檢查可有嗜酸性粒細胞與夏科—萊登晶體,偶發現幼蟲,病程持續7—10日,逐漸緩解。
⒉ 腸蛔蟲病
絕大多數病例無任何症狀。兒童常有腹痛,為臍周不定時反復腹痛,無壓痛及腹肌緊張,伴食慾減退、惡心、腹瀉或便秘,大便中排出蛔蟲。兒童有時有驚厥、夜驚、磨牙、異食癖。
並發症
⒈ 膽道並發症 臨床上表現為膽絞痛型、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腺炎與肝膿腫五型。
⒉ 腸道並發症 表現為機械性腸梗阻,多為不完全性。陣發性臍周痛,頻繁嘔吐,明顯腹脹,腸型及蠕動波。腹部觸及條索狀腫塊為本病特徵。X線腹平片見液平面與腸充氣。梗阻時間過長可並發腸穿孔、腸扭轉。蛔蟲鑽入闌尾可引起闌尾炎。
⒊ 蛔蟲性腹膜炎 蛔蟲可穿過小腸壁進入腹腔,引起腹痛、腹脹、全腹壓痛等腹膜炎症狀。手術時可發現蛔蟲及蟲卵肉芽腫。
[診斷]
[治療]
⒈ 驅蟲治療
苯咪唑類 是廣譜驅線蟲葯。阿苯達唑400mg,頓服。甲苯咪唑為C型晶體微粒劑,500mg頓服。2—4日可排除蛔蟲。療效均達90%以上,一般無副作用。
噻嘧啶 廣譜驅線蟲葯。成人500mg,頓服。兒童每次10mg/kg,頓服。孕婦、肝、腎、心臟疾病患者暫緩給葯。
哌嗪 有抗膽鹼能作用,使蟲體肌肉麻痹。成人3g,兒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頓服,連服2日。肝、腎疾病及癲癇患者禁服。一次治癒率70%—80%。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頓服。偶引起中毒性腦病,應慎用。
⒉ 膽道蛔蟲病治療
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異丙嗪25mg,肌注或靜滴。蛔蟲大多從膽道退出。驅蟲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達唑口服。發熱者適當應用抗感染葯物。ERCP有診斷及取蟲效果。並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療。
⒊ 蛔蟲性腸梗阻
應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補液,糾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蟲團的作用。腹痛緩解後驅蟲。並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腸梗阻者應及時手術。
[預後]
[預防]
一.注意飲食衛生,不吃不潔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凈後才能食用。
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可隨地大便。蛔蟲病的傳播途徑為蛔蟲排出的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繼而污染周圍環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兒童不要吮吸指頭。
參考資料:
蛔蟲病是吞食蛔蟲蚴卵後感染的一種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其臨床表現有發熱、咳嗽、皮膚瘙癢、上腹部或臍周陣發性疼痛、時有嘔吐或腹瀉、睡眠時磨牙、面部有色素變淺的環狀蟲斑等。蛔蟲又具有攻竄的特性,可到處亂竄而導致多種並發症,如膽道蛔蟲症等。
一條成熟的雌性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中,每天能產卵達二十萬個之多。但這些蟲卵並不能在人體內發育成熟,而必須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體外發育成熟。蛔蟲卵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在泥土中它甚至能生存3-5年。當人們吃了含有被蟲卵污染的蔬菜、喝了生水以後,便可能吞下活的蛔蟲卵。這種發育成熟的蛔蟲卵,到人體小腸中脫殼而出,逐步發育成為一條條蛔蟲。蛔蟲在人體內寄生,它的壽命為一年左右。
蛔蟲病在我國流行相當廣泛,農村高於城市,兒童多於成人,其感染率可達85%以上。
有人誤認為人體內應該有蛔蟲寄生,把它稱為「消食蟲」,似乎有蛔蟲寄生,才能有助於消化。事實上蛔蟲寄生,對人體有許多危害:
1.蛔蟲的幼蟲從卵中脫殼而出,侵入腸粘膜血管進入門靜脈,經肝臟、心臟至肺泡,再由氣管到喉頭,被重新吞下至小腸中,才正式發育成為一條成蟲。在這個過程中,如有大量蛔蟲的幼蟲經過肺部,可以引起病人發熱、咳嗽,肺部透視有陰影,稱為過敏性肺炎。蛔蟲的幼蟲如果誤入歧途,進入眼部,可能引起失明;進入腦部,可能引起癲癇。
2.蛔蟲寄生在人體可以引起病人營養不良,尤其在大量寄生時更為明顯。病人面黃肌瘦、食慾不振,並常失眠,兒童夜間睡眠多夢,並常磨牙。
3.蛔蟲有鑽孔的習性。當服用驅蟲葯時,或有發熱及腹瀉時,蛔蟲可以鑽入膽道,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成團可能引起腸梗阻等。
蛔蟲寄生給人體造成許多危害,所以對蛔蟲病千萬不可等閑視之。
診斷蛔蟲病,只要化驗糞便,如果在其中發現有蛔蟲卵,便可以確診為蛔蟲病。
治療蛔蟲病的葯物很多,近年來又有許多新葯,療效很高,而副作用很少,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四咪唑等,患蛔蟲病的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這類葯物治療。有人服葯後雖然驅出很多蛔蟲,但仍然不能根治,因此重點在於預防蛔蟲的再感染,它的關鍵是把好飲食衛生關。蔬菜要洗凈煮熟,瓜果要洗凈去皮,不喝生水,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也很重要,因為指甲下面的污垢中常含有許多蛔蟲卵。
驅除蛔蟲二法
取石榴樹皮15克,洗凈入鍋,加水500克,煎濃汁約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蟲有特效。
食醋2湯匙,6小時服1次,連服2日,可驅蛔蟲。
蛔蟲是如何進入人體的
蛔蟲病是獐最覺的寄生蟲病,農村患病率比城市高。蛔蟲孵被人吞食後,大部分被胃酸殺死,部分進入小腸,在人體內發育成成蟲,產卵。雌蛔蟲體內有大量蟲卵,每條雌蛔蟲約含蟲卵2000萬個以上,通過人的大便每天約20萬個。蟲卵隨烘便後廣泛分面在廁所、烘坑和土壤中,通過施肥、塵土飛揚及蒼蠅、蟑螂、獵、雞、狗等的攜帶使蛔蟲散布在蔬菜、食物、水及生活環境中。蛔言在壤內可以生存1-2年,甚至更長。蛔早人體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1、食物感染主要是吃附有蟲卵的生菜、水果,或食入被帶有蛔蟲卵的蒼蠅和塵土污染的食物。2、經手感染小兒生性婦動,對一些新鮮的喜歡東摸摸、本抓抓,同時又喜歡在地玩耍,蛔蟲卵很容易沾在手上和指甲疑內。而且小兒又不易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有些嬰幼兒還有手指的飛快,因此蛔蟲卵很容易被帶進口中,得蛔蟲病的機會要比成人多。3、飲水感染一些農村飲用澆水或池塘水,容易到蟲孵的污染。有些農村的孩子有喝生水的飛快,因而這也是一條主要的感染途徑。4、呼吸道感染塵土中的蛔蟲卵可被吸入呼吸道,然後再被吞入消化道感染人體,國外有人調查發現3.2%的小兒鼻內有蛔蟲卵。 早剛的卵必須土壤中成內含幼蟲 的蟲留言,變成具有感染能力的蟲卵,蛔蟲留
蛔蟲對人體危害
蛔蟲 的可怕之處在含有幼蟲的蛔蟲卵被吞入人體後並不是直接 腸道內生長發育,而是由蟲卵變成幼蟲後,通過人的血循壞,經過心、肺等重要器官再回到腸道發育成成蟲。蛔蟲在人體內的漫遊和發育會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1、幼蟲移行症短期內天入大量蛔蟲卵後經8-9天,幼蟲進入肺泡可引起發熱、咳融洽、哮喘、蕁麻疹等。重症有氣急或痰中帶血,血中酸懷粒細胞明顯增高。病程短,大多經2周左右完全恢復。幼蟲還可侵入肝、腦、眼等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損害,如肝大、癲癇、眼瞼浮腫等。
2、成蟲引起的症狀輕度感染者無明顯症狀,嚴懲者引起營養不良、消瘦、多食、異食癖、發育障礙等。常伴有上部或臍周陣發性疼痛,可自行緩解,與飲食無關。
3、膽道蛔蟲症蛔蟲有喜歡鑽孔的特性,當愛到葯物、濕度或其他因素刺激時會亂鑽一通。若鑽入膽道,刺激膽總管括約肌產生強列痙攣,出現劇列的右上腹疼痛,常伴嘔吐,有時吐出蛔蟲。體檢僅在右上腹 有輕度壓痛,腹 部體征劇列腹痛不一致為本病的特徵。當蛔蟲自行退出後,腹痛即緩解。
4、蛔蟲性腸梗陰發病僅次於膽道蛔蟲症。由於蛔蟲成團阻塞腸腔,或蛔蟲毒素剌激引起腸壁痙攣所造成。表現為劇烈腹痛、伴嘔吐,往往吐出膽汁或蛔蟲。腹脹明顯,腹部可摸到包塊或有條索感。如果治療不及時,可因腸壁血液循環的阻斷而發生腸壞死;腸穿孔,繼發腹膜炎。因嘔吐嚴重可出現電解質紊亂。 5、其他 蛔蟲還可鑽入闌尾或肝臟,導致蛔蟲性闌尾炎或"肝膿腫"。昏迷的病人,蛔蟲會從喉部鑽入氣管,引起窒息。蛔蟲病的診斷主要根據大便中找到蟲卵或大便中排出成蟲為根據。至於面部的白斑'指甲內的白點、晚上磨牙等都不能作為診斷蛔蟲病的依據。
治療蛔蟲病有啥訣竅
常聽一些家長反映,小兒打蟲葯也服過了,但不見蛔蟲打出,到底應該如何治療蛔蟲病呢?
1、合理選擇葯物
(1)甲苯咪唑為廣譜驅蟲葯,目前常用的驅蟲葯的主要成分就是甲苯咪唑 ,服用時不必忌油和空腹。
(2)枸櫞酸哌嗶嗪(驅蛔靈),它的作用是麻痹蛔蟲肌肉,使蛔蟲失去活動能力,最後隨糞便排出體外。每日每公斤體重0.15克,睡前一次服,連服2天。 2、判斷腸內蛔蟲是否全部排出 服葯7-10天後再次查大便,若未找到蟲卵,說明驅蟲徹底。千萬不能認為服葯1-2天後大便中找不到蟲卵就以為蛔蟲已經驅凈。因為附著在腸壁的蟲卵1-2天內不可能完全排出,需7-10天才能排盡。
以上是徹底治療蛔蟲病的關鍵。此外,在臨床上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小兒從臨床症狀看可能是腸蛔蟲病,但大便化驗卻找不到蟲卵,這是為什麼呢?我們說,大便化驗只是在一份大便標本中挑取綠豆大小的一塊進行塗片檢查,找不到蟲卵不能完全排除蛔蟲病的可能,如能用大便沉澱濃縮找蟲卵,則可大大提高陽性率。
什麼是蛔蟲病?應如何治療?
蛔蟲是人體中最常見的一種腸道寄生蟲,兒童感染率最高。其主要表現是食慾不好,腹痛,或腹瀉、便秘,甚至可以造成小兒營養不良、貧血、智力發育差等症狀。由於毒素的刺激,小兒可出現不安、易怒、易驚、磨牙等症,甚至引起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闌尾炎、腹膜炎、過敏性肺炎等嚴重的並發症。因此,小兒蛔蟲病要及時檢查和治療。治療小兒蛔蟲病的葯物種類較多,比較完全的有驅蛔靈、腸蟲清等。中葯有使君子、南瓜子、烏梅等葯,但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還用一種方法是將花椒與雜質及椒籽,取9克,麻油取120克,置於鍋內加熱,再將花椒倒入油中煎熬,至微焦時停火,待涼後濾除花椒,此油即為一劑量,如一次服不下,間隔2~3小時後繼續服用。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服後2小時腹痛即會明顯減退,半天後自動排蟲。
如何預防蛔蟲病?
首先應了解人體是如何感染蛔蟲病的。寄生於人體內的蛔蟲每天都要從大便中排出大量蟲卵,剛剛排出的蟲卵並無感染力,在適當的條件下,變為具有感染力的蟲卵,並散布於食物、水源及生活環境之中。它在土壤中可生存1~5年。這些具有感染力的蛔蟲卵又會以多種渠道進入人體。如,小兒可能吃了附有蟲卵的生菜、水果等污染食品受到感染;也可能小兒受到蟲卵的污染而感染,因為小兒經常在地上玩鬧,雙手哪兒都摸,加上飯前便後不洗手;水源受到蟲卵的污染也是感染蛔蟲的途徑之一。小兒感染蛔蟲後,因蟲體刺激腸壁、分泌毒素、消耗營養,從而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因此,對於小兒蛔蟲病,應以預防為主。方法就是阻止蟲卵進入人體。蛔蟲寄生在體內一般多在1~2年內即死亡,也就是說,如果感染了蛔蟲病,不經任何治療,只要做到不再重復感染,過1~2年蟲體可自行排出。另一方面,蛔蟲病雖經有效的治療,但如果不注意衛生,使蟲卵再進入人體,兩個月後在腸道內又會發育為成蟲。因此預防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小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干凈,飯前便後要洗手,要常剪指甲,不吮手指頭。另外還要消滅蒼蠅、蟑螂,做好糞便和水源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就能避免蟲卵進入人體內。
蛔蟲是怎樣進入人體的?�
蛔蟲成蟲,一般生活在小腸,每條雌蟲每次產卵約20萬,這些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受精卵在合適的條件下,逐漸變為有感染力的蟲卵,通過各種途徑,被人吃到肚裡,在小腸裡面蟲卵脫殼,變為幼蟲,穿過腸壁進入血流,長途跋涉,移行到肺,穿過微血管進入肺泡,然後沿支氣管樹向上逆行,抵達咽喉,被人咽下,經胃到小腸定居。從蟲卵進入人體,到成蟲產卵約60~75天。幼蟲在移行的過程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有部分的幼蟲在胃腸被消滅掉。
蛔蟲病有什麼表現?�
蛔蟲生活在人的小腸裡面,由於蟲體活動刺激腸壁,小兒經常發生腹痛,多在臍周,疼痛不定時,疼時喜歡揉按。由於很多蟲子在腸道內與小兒爭奪營養,小兒營養就不足了,從而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可以導致營養不良和貧血。由於蛔蟲的毒素和代謝產物的影響,患兒食慾不振,個別孩子發生偏食或異食,患兒喜歡吃煤渣、牆灰等非食用物。有的孩子出現低熱、易怒、磨牙、易驚。幼蟲移行的時候,可出現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皮膚瘙癢、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過敏現象。腸道中的成蟲可引起蛔蟲性腸梗阻、膽道蛔蟲症、蛔蟲性闌尾炎、蛔蟲性腹膜炎等合並症。
怎樣能知道寶寶腸內有蛔蟲?�
許多家長,特別重視孩子面部上的蟲斑(單純糠疹)、眼睛上的鞏膜藍斑、手指甲上的白斑,和嘴唇內側面的粟粒點,其實這些局部改變與腸蛔蟲病的關系不大,不能僅憑這些改變就認定孩子腸內有蛔蟲。最可靠的證據,是孩子近期排過蛔蟲或吐過蛔蟲。如果沒有排出蛔蟲或吐蛔的病史,那就得做糞便顯微鏡的檢查,如果發現有蛔蟲卵,即使只有一個,也應該定為孩子腸內有蛔蟲。但一二次檢不到蛔蟲卵,也不能否定腸蛔蟲症的存在。
怎樣防治蛔蟲病?�
蛔蟲症好治不好防。好治是說優質的驅蟲葯療效好,副作用少。不好防是說蛔蟲卵經過許多途徑都能進入人的腸道,例如經過污染的食物、污染的雙手、污染的水源,都能造成感染。所以預防初次感染、重復感染都很重要。因此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杜絕蛔蟲病,如消滅蒼蠅、蟑螂,做好糞便的管理、水源管理和食物管理,教育孩子不要隨地大小便,飯前便後堅持洗手,常剪指甲,不吮手指,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或用消毒液浸泡。如能認真做到這些,就不會再感染蛔蟲卵。
驅蛔葯物選用:①丙硫咪唑(史克腸蟲清),每片200毫克,每次吃2片(嬰兒驅蛔蟲,不能吃這種葯)。治癒率96%,蟲卵轉陰率100%。②甲苯咪唑( 安樂士)有兩種劑型:片劑,每片100毫克;安樂士口服混懸液,每瓶30毫升,每毫升含葯20 毫克。服法是每日200毫克,1次頓服,或每次服100毫克,每天2次,連續服3天。治癒率87%~100%,蟲卵轉陰率90%~100%。
中葯如何治療蛔蟲病 ?�
(1)一般蛔蟲症
表現為反復陣發性繞臍腹痛或反復臍周隱痛,喜揉按,食量或多或少,或嗜食異物,夜寐不安,磨牙,挖鼻,咬指甲,有吐蛔、大便排蟲史,甚者嗜食泥土、生米炭灰等物。多數患兒面部有淡白斑跡,鞏膜有藍色斑點,或唇下有細顆粒點狀隆起,舌淡紅苔白,脈弦細。周圍血象檢查,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治法:驅蛔醒脾。以四君子湯煎送追蟲丸,葯用:黨參、白術、茯苓、甘草、檳榔、雷丸、苦楝皮、黑丑、木香、茵陳、皂角。
(2)蛔阻症
平素有吐蛔或便蛔史,時有臍腹疼痛,突發腹痛劇烈,腹部包塊隆起,或可觸及團塊,按之軟而可移動,嘔吐,大便不通,面色蒼白,脈弦。治法:安蛔潤下驅蟲。方選油椒飲,即以豆油100毫升,油炸川椒4~6克,以焦為度,去川椒喝油,分1~2次喝下。
(3)蛔厥症
有蛔蟲病史及蛔蟲症的一般症狀,突發上腹或偏左腹部絞痛,彎腰曲背,肢冷汗出,嘔吐常吐蛔,腹痛時作時止,可以突然痛失如常人,重者腹痛持續,時輕時劇,或有畏寒發熱,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治法分三步:①安蛔。②驅蛔。③調補。方葯:陳米醋口服20~30毫升,半小時後可再服一次。疼痛緩解後作常規驅蟲治療,治以安蛔驅蟲。方選烏梅丸加減,葯用烏梅、川椒、黃柏、檳榔、苦楝皮、乾薑、細辛。水煎服。蟲體排出,腹痛緩解,宜安蛔補脾胃,用五味異功散:黨參、白術、茯苓、陳皮、甘草。水煎,日分 3次服。
小兒蛔蟲病會發熱嗎?�
蛔蟲病在兒童中發病較多,尤其在學齡期與學齡前期兒童發病率最高。蛔蟲是一種大型的蚯蚓狀線蟲,寄生在小腸上段。人經口攝入感染期蟲卵後,其幼蟲在小腸上段孵出,經過體內移行,最後在小腸發育為成蟲。
蛔蟲病在病程早期,當幼蟲在體內移行時,幼蟲經過肺臟,由於其代謝產物或幼蟲本身死亡,可引起炎症反應。這時患兒可出現低熱、陣發性咳嗽、咽部有異物感。當成蟲在小腸內寄生時,多數患兒可無任何臨床症狀,有的患兒可出現腹痛等腸道功能紊亂,但一般都沒有發熱等全身症狀。
小腸內寄生的蛔蟲通常處於安靜狀態,但如果受到發熱、腹瀉等刺激後可引起騷動。由於蛔蟲有鑽孔習性,因而可產生各種並發症。當蛔蟲鑽入膽道,可引發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甚至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或肝膿腫等。當蛔蟲引起膽道並發症時,由於繼發感染,可出現高熱、腹痛等症狀。當蛔蟲大量在小腸內纏結成團時,可引起腸梗阻。這時,患兒除有劇烈腹痛症狀外,一般都可能出現發熱。當蛔蟲從小腸或闌尾穿孔進入腹腔後,可引起蛔蟲性腹膜炎,也會出現腹痛和發熱等症狀。
總之,小兒腸蛔蟲病一般沒有發熱症狀。在幼蟲移行至肺臟時,由於代謝產物的刺激引起炎症反應,可出現發熱,但發熱症狀一般輕微,多表現為低熱。而只有在出現各種並發症時,由於繼發感染,才會引起高熱。因此,當患兒突然出現腹痛、高熱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驅蛔靈中毒對小兒智力發育有影響嗎?
驅蛔靈為廣泛應用的驅腸蟲葯物,驅蛔蟲、蟯蟲效果良好。其價格便宜,毒性較小,但誤服過量可發生中毒。原有腎臟疾病或對本葯敏感的小兒應用治療劑量也可發生嚴重反應。
驅蛔靈中毒一般在服葯7~8小時出現症狀,也有遲到2天以後出現症狀者。病兒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也可導致中毒性肝病,還可有頭痛、頭暈、精神不振、聽力減退、視物不清、運動不協調、步態不穩、舞蹈樣動作、震顫、記憶力減退,嚴重者引起中毒性精神病、驚厥、嗜睡、昏迷、癱瘓,並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此外還可能出現血尿、蛋白尿等。對本葯敏感的小兒可出現高熱、惡心、嘔吐、腹痛、面色蒼白、紫紺、四肢冰冷、哮喘發作、脈搏減弱、血壓下降等嚴重反應。
由於驅蛔靈中毒可引起記憶力減退、中毒性精神病、昏迷、驚厥、呼吸麻痹,說明該病對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大,如不能及時搶救,對小兒智力影響是可想而知的。另外還可引起聽力減退,視物不清,可間接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因此給小兒服用驅蛔靈應遵照醫囑,一次用量不能過大,而且兩次用葯要間隔一定的時間,以防中毒。
服驅蛔蟲葯而引起中毒的小兒,應立即送往醫院,先催吐,後洗胃,然後導瀉。出現驚厥、昏迷時應給氧、止驚,呼吸麻痹時應用人工呼吸器輔助呼吸,還要注意保護肝、腎功能等。對本葯過敏的小兒應立即使用激素抗過敏。
④ 蛔蟲怎麼治
⒈
驅蟲治療
苯咪唑類
是廣譜驅線蟲葯。阿苯達唑400mg,頓服。甲苯咪唑為C型晶體微粒劑,500mg頓服。2—4日可排除蛔蟲。療效均達90%以上,一般無副作用。
噻嘧啶
廣譜驅線蟲葯。成人500mg,頓服。兒童每次10mg/kg,頓服。孕婦、肝、腎、心臟疾病患者暫緩給葯。
哌嗪
有抗膽鹼能作用,使蟲體肌肉麻痹。成人3g,兒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頓服,連服2日。肝、腎疾病及癲癇患者禁服。一次治癒率70%—80%。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頓服。偶引起中毒性腦病,應慎用。
⒉
膽道蛔蟲病治療
原則為解痙止痛,早期驅蟲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異丙嗪25mg,肌注或靜滴。蛔蟲大多從膽道退出。驅蟲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達唑口服。發熱者適當應用抗感染葯物。ERCP有診斷及取蟲效果。並發急性化膿性膽管炎、肝膿腫、出血壞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療。
⒊
蛔蟲性腸梗阻
應禁食,胃腸減壓,解痙止痛,補液,糾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蟲團的作用。腹痛緩解後驅蟲。並發腸壞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腸梗阻者應及時手術。
⑤ 打蛔蟲有什麼好的方法
你還可以試試這個 打蛔蟲:生南瓜籽20粒,去殼飯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蟲子即可隨大便排出。 敬請採納
⑥ 怎麼治蛔蟲
治療
(一)普通康復療法
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貧血較重者,驅蟲前先給予富有營養的飲食,維生素和鐵劑。
(二)中醫分型與中葯治法
1.蟲積腸道
臍周腹痛,時作時止。嘈雜易飢,甚則吐蟲、排蟲、寐中磨牙,流涎,鼻癢。苔薄黃或白,脈沉弦。
[治法] 安蛔止痛。
[方葯] 烏梅丸加減:烏梅45克,川椒8克,細辛3.5克,肉桂5克,乾薑5克,附子5克,黃連6克黃柏7克,人參8克,當歸7克,甘草4克。
2.脾胃虛弱
蟲病已久,面黃肌瘦,鞏膜、面頰、指甲蟲斑累累,精神不振,食慾減退,煩躁不安。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健脾和胃。
[方葯] 五味異功散加減:黨參12克,炒白術8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甘草4克。
(三)現代西醫西葯治療方法
1.綜合治療
(1)哌嗪枸櫞酸鹽(驅蛔靈):成人每日4克,兒童o.1~o.15克/千克體重,最大量3克,清晨空腹或睡前1次服下,連服2天。(寶塔糖每粒含囑枸櫞酸200毫克,驅蛔糖漿每毫升含160毫克).
(2)左旋咪唑:1.5~2.5毫克/千克體重,空腹服或睡前頓服,若排蛔不全,1周後再服1次.
(3)腸蟲清:200~400毫克,頓服,在體內可使蛔蟲粉碎,故服葯後沒有完整蛔蟲排出。
(4)抗蟲靈:10毫克/千克體重,頓服。
2.並發病症的治療
(1)膽道蛔蟲病:解痙止痛:阿司匹林o.5克,每日3次,首次1克,連服3天,阿托品o.5毫克,肌注,度冷丁50毫克肌註:亞硝酸異戊酯o.2毫升,打破後每隔半分鍾吸人1次,連用3~4次,維生素K8毫克,肌注,每日2次。並發感染者加用抗菌素。可早期驅蟲以防止膽道感染、膽管壞死。
(2)蛔蟲性腸梗阻:不完全梗阻可用內科療法:包括禁食、靜脈補液,注意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時胃腸減壓,鎮靜、解痙止痛。腹痛緩解後驅蟲,服用豆油或花生油80~150毫升可使蛔蟲團松解緩解。內科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
(四)單味葯與經驗方治法
(1)生絲瓜子,以黑色為佳,剝殼取肉搗爛,成人海服40一50粒,小兒30粒,空腹溫水送服,連服2日.
(2)苦楝根皮50克水煎晨空服.
(3)陳(米)醋65毫升,用鐵勺將醋加熱,頻頻服之。治療蛔蟲性腹痛及膽絞痛.
(五)手術療法
(1)蛔蟲性腸梗阻內科治療無效,出現完全性腸梗阻或腹膜刺激症狀時,應及早手術治療。
(2)蛔蟲性腸穿孔出現腹膜炎症狀或體征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治療。
(3)膽道蛔蟲病合並膽道系統嚴重感染、並發膽管大出血、腹膜炎、中毒性休克、疼痛持續存在並伴有感染症狀1周以上或經膽道造影,證明蛔蟲已完全鑽進膽道而死蟲長期不能排出時,均應及早手術治療。
蛔蟲不完全性腸梗阻時可用氧氣療法:用胃管將氧氣緩慢通人胃內,兒童每歲100—150毫升可使蛔蟲麻痹,蛔蟲團松解排出。胃腸潰瘍及老年人不宜使用。
(七)艾灸療法
神闕,百蟲窩。
方法:①艾條懸炙每穴每次灸治10~15分鍾,每日灸治1次,10次為1個療程;②艾炷無顏痕炙每穴每次灸治5~7壯,每日灸治1次,7次為1個療程。
(八)足底反射區按摩療法
選取腎,輸尿管、膀胱、脾、胃腸、肝、膽囊、淋巴腺、甲狀旁腺、腎上腺反射區分別按摩3分鍾,每日2次。
(九)臍部敷葯療法
(1)使君子20克.上葯研末,調拌濃茶,外敷貼臍部.本方主治小兒蟲積.
(2)大蔥白3根,蜂蜜lo克。共搗如泥,敷臍,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1次.本方主治蟲積。
(3)山胡椒3克,鮮苦楝根皮27克,蘸白、雞蛋清各適量。將山胡椒,鮮苦楝根皮和蔥白共搗爛,用雞蛋清調和均勻,再用茶油煎成葯餅,敷於患者肚臍上,冷則再煎再敷.本方適用於膽道蛔蟲、蛔蟲性腸梗阻,可緩解疼痛。
(1)使君子散:使君子適量。將使君子炒熟後研成細末,裝瓶備用。每天劑量為年齡+1=服用克數,總量不超過10克,早晨空腹時1次服完,再隔2小時服瀉葯,連服2天,停葯7天,再服3天。本方具有殺蟲消積的作用,適用於蛔蟲病。
(2)百部根散:百部根適量.先將百部根炒熟後研成粉末,裝瓶備用.劑量為每歲1克,每日1次,最大劑量不超過8克,服法同使君子散。同使君子散.
(3)絲瓜子:黑色生絲瓜子20一30粒。將絲瓜子去殼即可.空腹時嚼爛咽下,每日1劑,連服3天。同使君子散。
(4)烏梅飲:青烏梅l0個,川椒6克,生薑3片,先將三者分別洗凈後,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即可。分2次空腹時服下,每日1劑,連服2~3劑。本方具有殺蟲安蛔的作用,可用於蛔蟲所致的腹痛或膽絞痛.
預防與護理
(1)加強糞便管理,禁止隨地大小便,消除傳染源。
(2)養 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生吃的水果或蔬菜要用清水沖洗干凈。要教育小兒不要在地上玩耍,不要吮手指,,以免蛔蟲卵在手上吃到肚裡,引起蛔蟲病。
⑦ 治療蛔蟲處方又哪些
【處方1】
組成:南瓜1個。
製作與用法:南瓜1個切成碎片。成人嚼食500克,兒童減半,連服2天。
主治:蛔蟲。
【處方2】
組成:烏梅7克,石榴皮14克,使君子7克,花檳榔10克,番茄葉1克。
製作與用法:取烏梅7克,石榴皮14克,使君子7克,花檳榔10克和番茄葉1克。上料加水3碗,煎成濃汁半杯。早上空腹服。
主治:蛔蟲。
【處方3】
組成:南瓜子100~300粒,蜂蜜適量。
製作與用法:南瓜子炒熟研細。1日服2次,用蜂蜜調服。
主治:蛔蟲。
【處方4】
組成:使君子9克,瘦豬肉100克。
製作與用法:使君子9克去殼取肉,與瘦豬肉100克共搗爛,放碗中上籠蒸。1次吃完。
主治:蛔蟲。
【處方5】
組成:絲瓜子20~30粒。
製作與用法:生絲瓜子20~30粒(黑色有效)去殼。每日1次,空腹嚼爛咽下,連服3次。
主治:蛔蟲。
【處方6】
組成:鮮姜、蜂蜜各60克。
製作與用法:姜洗凈、去皮、擠汁,調入蜂蜜。分4等份,每30分鍾1次,連服4次。6小時內禁食水,症狀消失後用驅蛔蟲葯。
主治:蛔蟲性腸梗阻。
【處方7】
組成:茶葉3克,陳醋1毫升。
製作與用法:取茶葉3克,陳醋1毫升。先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鍾,濾取茶葉,後加陳醋飲。健胃止痢、散淤止痛。
主治:小兒蛔蟲。
【處方8】
組成:蔥30克,菜油15克。
製作與用法:蔥30克切碎,與菜油15克急火炒(不加水和鹽)。每日清晨空腹服,1次服完,連服3天,服後2小時再服。
主治:小兒蛔蟲。
⑧ 驅蛔蟲的好方法
取石榴樹皮15克,洗凈入鍋,加水500克,煎濃汁約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蟲有特效。 食醋2湯匙,6小時服1次,連服2日,可驅蛔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