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肩髃穴的簡便取穴方法

肩髃穴的簡便取穴方法

發布時間:2025-04-08 17:27:25

『壹』 肩周炎,如何用艾灸來調理治療

艾灸治療肩周炎的穴位

肩髃穴

取穴方法:位於背部,大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壓時會有疼痛感傳到手臂。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緩解肩關節周圍肌肉勞累、促進氣血運行。舒筋活絡, 理氣消腫。

肩貞穴

取穴方法:當雙肩下垂時,位於腋窩後方堅紋上方大拇指橫寬的位置,左右各一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功效:散熱通經絡,對治療肩胛疼痛特別有效。

『貳』 掌握這幾個穴位,閑來灸一灸,治療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種好發於40-60歲中老年人群的慢性肩部疾病,多見於女性,患者通常會感覺到肩部逐漸開始疼痛,一般在晚上嚴重,疼痛會逐漸加重,並且會引起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且逐漸加重,一段信鬧時間後,疼痛以及相應症狀減輕直至消失。

艾灸相關穴位可疏通氣血、祛除濕邪,減少疼痛,從而治療該病。

一、一般施灸:

灸肩髃穴:

【功效】疏導陽氣上行,通經活絡。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法。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肩髃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肩峰端下緣,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舉時,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面一個凹窩中即為本穴。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

二、辨症施灸:

症狀1:上臂痛。

1、加灸臂臑穴

【功效】通經活絡,疏散風熱。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法。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臂臑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臂外側,三角肌止點處,當曲池穴與肩髃穴連線上,曲池穴上7寸。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鍾。

2、加灸曲池穴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取穴時,仰掌屈肘成45 ,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

【功效】清熱去火。

【施灸方法】宜采滑鄭罩用溫和灸。施灸時,手執艾條懸停於曲池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3、加灸肩貞穴

【定位取穴】該穴位於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指寸)。取穴時,正坐垂肩位,在肩關節後下方,當上臂內收時,當腋後紋頭直上1寸處取穴。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

【功效】散熱,通經絡。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施灸時,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執艾條懸停於肩貞穴位置,距離皮叢塵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左右,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症狀2:肩胛痛。

加灸 天宗穴

【定位取穴】 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凹陷中,在岡下窩中央岡下肌中;

【功效】生發陽氣。

【施灸方法】宜採用溫和灸。施灸時,患者俯卧位,施灸者手執艾條懸停於天宗穴位置,距離皮膚1. 5~3厘米,患者感覺溫熱不燙即可。

【施灸時間】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20分鍾左右,灸至皮膚產生紅暈為止。

閱讀全文

與肩髃穴的簡便取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賣花甲粉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233
腳足蘚的治療方法 瀏覽:135
色素性胎記治療方法 瀏覽:610
後腿被健身器材撞到的解決方法 瀏覽:228
卡西歐自拍神器使用方法 瀏覽:256
食品安全的化學危害及檢測方法 瀏覽:253
紅旗渠整條真假煙的快速鑒別方法 瀏覽:160
六年級上冊解決問題3種方法 瀏覽:19
月經期的鍛煉體方法 瀏覽:999
松下驅動器報警代碼及解決方法 瀏覽:357
視同繳費養老保險計算方法 瀏覽:154
手機電池自動補電方法 瀏覽:692
基金交易收益的計算方法 瀏覽:834
窗簾褶子的計算方法 瀏覽:454
保險櫃正確打開方法 瀏覽:5
問道元嬰怎麼升級元嬰升級方法 瀏覽:837
卸妝慕斯的使用方法 瀏覽:445
牙總疼怎麼辦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65
配方奶量計算方法 瀏覽:432
純正三角盞食用方法 瀏覽: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