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澳洲堅果的種植技術是什麼
澳洲堅果種植技術:
1、適宜環境
澳洲堅果是熱帶和亞熱帶作物,它不耐寒冷,養殖澳洲堅果時,需要選擇在夏季最高溫度不超過35度、冬季最低溫度不低於0度的環境中建立果園,而且澳洲堅果的根系較淺,所以要在常年風少的地方進行養殖。
2、土壤條件
養殖澳洲堅果時,需要為其提供土層深厚、酸鹼度為5-6且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再往土壤中施加腐熟的餅肥,和雞鴨糞便等農家肥料,然後翻耕一遍土壤,使其更為肥沃,為澳洲堅果提供生長所需要的營養。
3、移栽方法
移栽澳洲堅果時,需要選擇根系帶有舊土且長勢良好的株苗,再將其移栽至土壤中,然後對土壤澆灌一次水分,使澳洲堅果的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而且要每隔一周澆水2-3次,促進澳洲堅果快速成活。
4、養殖方法
養殖澳洲堅果時,需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則進行施肥,可以每隔兩月施加一次稀薄的氮磷鉀液肥,促進澳洲堅果快速結果,而且要定期修剪植株的病弱枝、蟲害枝和徒長枝,以免流失多餘的養分。
(1)堅果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常見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速衰病
起初在萼片上出現暗色小斑點,隨後整個花朵枯死,並很快擴大至整個花序,只剩下綠色的總花梗不受侵害。當整個花序感染疫病後,總花梗的顏色變暗,最後,枯死花脫落;或由灰色蛛網狀菌絲體圍繞著總花梗纏繞起來,在潮濕的條件下,受侵害的總狀花序變成暗灰色至黑色。
防治方法:栽培種植時不宜密植。
化學防治:使用殺菌劑一般為苯萊特和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如連續下雨10天噴葯1次。
2、葉枯病
在高溫低濕的旱季,病斑處於穩定狀態,枯黃色或灰白色,在3-5月病斑呈現棕黃色的穩定狀態,病健交界明顯;6-9月為病害發病期。病害在苗期和大樹的葉片上均可發生。
防治方法: 每年6-9月在澳洲堅果抽新葉時,每月噴1-2次代森鋅400-600倍液。
3、莖干潰瘍
流膠部位發生於主莖和分枝上,初期表皮出現條紋狀破裂,自破裂部位下端流出棕紅色汁液,有的流膠處呈條狀裂紋,汁液逐漸變至棕黑色,隨病斑的不斷擴展,形成縱向條狀斑塊,感病組織呈水浸狀,褐色,病健交界不明顯。
防治方法:定植無病苗木,盡量減少樹干基部周圍積水,避免損傷樹干;刮除壞死皮層和木質部,塗上25g/L的氧化銅泥漿,包紮好傷口;發病區樹干下部噴施80%敵菌丹250mg/L或25g/L的復合甲霜靈25g/L。
Ⅱ 如何培育堅果種子,種植和管理
堅果種子培育方法:
1、種子帶硬殼播下,縫合線向下,蓋沙2.5厘米厚,然後淋透水並保持苗床濕潤,在30~35℃下3~4周開始發芽,若低於24℃,發芽時間要長1倍以上。
2、在砧木培育期間要注意預防螞蟻和鼠害。
3、待兩逢葉老熟後要把幼苗移至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遮蔭50%。幼苗對水分波動十分敏感,因此必須給以充足的灌水。苗期宜施以微量元素及緩釋、低磷肥料。
4、植株培養成單干形,12~15個月後可供嫁接。
5、堅果頂芽易因高溫或蟲害而受損傷,刺激其下側芽萌發多條側枝,影響砧苗正常生長,因此,應注意剪除分枝,保持單干延伸生長。
一、堅果種植技術管理
1、選地
(1)堅果屬熱帶、亞熱帶高檔經濟作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適宜種植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地區。
(2)種植地夏季最高溫度不能超過35℃,冬季最高溫度不低於15℃、最低溫度不低於0℃,且土層要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要好,因該樹種根系淺,因而果園要建在常年局地大風少的地方。
2、選種
(1)選擇適宜種植地區的澳洲堅果品種,常見的澳洲堅果品種有OC、333、741、344、南亞1號、南亞2號及桂熱1號等新品種。
(2)一般南亞系列、桂熱1號及OC的豐產性及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好,可優先考慮,選好品種後在選擇生長狀態良好的樹苗進行種植。
3、定植
(1)定植要避開乾旱、多雨和高溫季節,以便植株恢復生長,在種植前2個月挖好定植穴,定植穴規格控制在上寬1.0米、底寬0.8米、深0.8米,挖坑後需進行一個月左右的曬坑工作。
(2)定植時株行距保持在4×5米左右,樹苗需帶土定植,同時做好根部保水工作,由於澳洲堅果具有自交不孕性,因而定植品種要交叉搭配。
4、幼樹管理
(1)苗木種植後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木生長2個月後根據其生長情況進行施肥,要遵守勤施薄施的施肥原則,主要以水肥為主,可施用翠姆水溶肥。
(2)在幼樹種植成活後從離地70厘米處進行打頂或短截,並從抽枝中選擇最粗壯的為主幹,在選擇3個分支作為幼樹的主枝來圍繞主幹生長,在主枝長度達到40厘米時在30厘米處進行短剪以促進短枝生長。
Ⅲ 榛子的 種植方法
選 地
榛子是喜光品種, 種植地要盡量選擇陽坡及半陽坡 , 坡度在 5°~ 25°, 土壤質地為輕壤、中壤為好,pH 值在6.0~7.5,石礫含量要在 30%以下。
選擇及處理
(3)堅果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榛子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E,多種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東林榛子果仁醇香,餘味綿綿,有「堅果之王」的稱呼。
榛子----挑選小奧秘 :
一挑個頭:大顆果實榛子生長周期長,富含更多的營養成分。
二挑飽滿:飽滿的榛子果實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細嫩、香味更佳。
三挑顏色:果實的仁衣色澤黃白、仁肉白凈。
四挑外殼:榛子殼薄、無木質毛絨。
Ⅳ 堅果怎麼種植
澳洲堅果屬山龍眼科,果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鐵和維生素B以及78.2%的脂肪。果仁經加工後,質細而脆、清香,營養價值很高,被譽為世界最佳食用乾果,其栽培要點如下。
選地澳洲堅果屬熱帶、亞熱帶高檔經濟作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適宜種植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要求夏季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冬季最高溫度不低於15℃,最低溫度不低於0℃,終年無霜或偶有輕霜,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PH值為5.0至6.0,排水良好,旱季缺水時有灌溉條件。因該樹樹冠茂密,根系淺、不抗風,所以果園應選擇在常年局地大風少的地方,易受台風影響的地區,要建防風林帶,幼樹期需用竹子、樹枝作支撐,以抗風害。
選種優良品種以植株生長旺盛、抗風、耐旱、高產、優質、樹冠勻稱、直立、分枝粗壯為特點。盛產期平均株產在25公斤至50公斤以上,種仁大小中等,種仁率30%至50%,一級種仁佔98%左右。目前,一般種植採用無性系芽接苗。用實生苗做砧木,培育1年至2年後,在11月至12月或3月至4月芽接。作芽接用的芽條在芽接前1月至2月進行環剝基部,以利碳水化合物的積累,提高芽接成活率,抽芽茁壯。
定植定植要避開乾旱、多雨和高溫季節,在雨季前期或後期定植,以利植株恢復生長。種植密度隨土壤條件和品種類型不同而異。在廣西一般株行距為4米×5米,每畝種植33株,每畝投產在25株以上;雲南則提倡依品種而異,株行距採用4米×7米、4米×8米和4米×9米,畝種植18株至24株。挖穴規格為0.8×0.8×0.6(米)。大多數澳洲堅果具有很大程度的自交不孕性,故定植品種要交叉搭配(不同品種隔行交叉定植),一塊地至少要搭配兩個品種。
管理澳洲堅果對水分極為敏感,從開花至成熟都不應缺水,特別是果油積累期如缺水,會嚴重降低堅果質量和產量。當嫩葉萎蔫、成熟葉尖失去光澤時為缺水徵兆,要及時灌溉。
防治病蟲害病蟲害中危害枝條的有枯梢螟(即鑽心蟲),危害花蕾的有蚜蟲,危害枝葉的有白臘蛾,果實成熟時有毛蟲危害。一般在午後4時至6時噴樂果或敵敵畏500倍至1000倍,防治效果較好,並應注意老鼠和蝙蝠危害。
間作澳洲堅果一般4年至5年後開花結果,第10年至12年進入盛果期,經濟壽命長達60年以上。以不影響它的生長為原則,幼齡期甚至盛果期之前,在果園間作咖啡或其它矮桿作物,則能以短養長。
Ⅳ 在生活中種植澳洲堅果,種植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澳洲堅果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高端經濟作物,適應性強。適合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上種植。夏季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35℃,冬季最高氣溫不低於15℃,最低氣溫。不低於0°C。此外,種植澳洲堅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優質苗木的培育、園地的選擇和建立、種植後管理、整形和修剪。
Ⅵ 如何培育堅果種子,種植和管理
堅果種子培育方法:
種子帶硬殼播下,縫合線向下,蓋沙2.5厘米厚,然後淋透水並保持苗床濕潤,在30~35℃下3~4周開始發芽,若低於24℃,發芽時間要長1倍以上。
在砧木培育期間要注意預防螞蟻和鼠害。
待兩逢葉老熟後要把幼苗移至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遮蔭50%。幼苗對水分波動十分敏感,因此必須給以充足的灌水。苗期宜施以微量元素及緩釋、低磷肥料。
植株培養成單干形,12~15個月後可供嫁接。
堅果頂芽易因高溫或蟲害而受損傷,刺激其下側芽萌發多條側枝,影響砧苗正常生長,因此,應注意剪除分枝,保持單干延伸生長。
種植:
播種催芽基質宜用干凈、無蟲的粗河沙,至少20厘米厚。
育苗土由沙、壤土、苔蘚及充分腐熟的鋸木屑或蘑菇渣泥混勻而成。經腐熟的澳洲堅果殼也可採用。
苗土pH值5.5~6.5。
管理:
插條在樹體碳水化合物積累水平最高時採取。華南地區以冬春季節最好,此時期氣溫低,土溫高,有利於生根。夏季扦插生根較差。插條剪成約15厘米長、上部留兩輪葉片,下部葉片全部剪去,基部經每升水含300~2500毫克的吲哚乙酸(IBA)溶液浸30秒,晾乾後插入苗床8~10厘米深。插後要遮蔭,保持恆溫,最好能有彌霧條件。
插條要保持完整葉片,部分去葉對成活生根不利。不過品種之間有差異。澳洲堅果插條生根時間較長,約在插後60天才可見到根原基。只要插條生根,則根系比較發達,生長迅速。生根插條要及時移至營養袋中,適當補充光照和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養分。
嫁接後要遮蔭防曬,並常淋水保持土壤和空氣濕潤,及時抹除砧芽。嫁接後25~30天接穗即可萌芽,若萌芽較多,只選留其中生長強健的1條,其餘抹除。待苗高70厘米時打頂,促發側枝,培育成具多次分枝的優質苗木。
Ⅶ 澳洲堅果的種植及管理技術
一、種植技術要點
1、果園的規劃與開墾
宜園地選定後,應對園地進行道路、灌排水溝、防護林帶、水土保持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後進行開墾,開墾時間在定值兩個月前結束。5°以下平緩園地,採用「十字」定標,株距5 m,行距7 m,株行標各呈直線,相互垂直;5°以上坡地按7 m行距修築等高梯地,梯面寬3-4 m,株距5 m,畝植20株,
2、挖定值穴
開挖定值穴口寬×深×底寬為80 cm×70 cm×60 cm,並將表土與生土分開堆放,同時,把每穴農家肥30 kg,三元復合肥1 kg和鈣鎂磷肥5 kg與表土充分拌均勻回填穴中,穴面高出地面10-20 cm。
3、種苗的選購
由於澳洲堅果苗的培育、嫁接專業技術強、難度大、投入成本高,定植苗一般不必自繁自育。一定要選嫁接苗,選擇植株健壯、嫁接癒合部明顯、葉片濃綠、無病蟲害、根系發育好、已修剪出有中心主枝、新稍長30 cm以上、苗高50 cm以上,並有兩次萌發生長枝葉的健壯的袋裝苗和籃裝苗。
4、品種選配
目前適宜江城地區種植的高產、高效、優質的澳洲堅果品種主要有0c、h2、OC、344、294等品種。在一個果園中種植4-5個品種,不宜單個品種種植在一個果園內。
5、栽種時間
一般每年的7-8月定值。
6、定植方法
定植時,按1:1或2:2進行品種間搭配。分層回土,使土壤與根系接觸良好,由內向外壓實,澆透定根水。
7、定植後的護理
定植後,若無自然降雨,要堅持每天傍晚淋水一次持續7天,發現死苗,及時補苗。成活後及時解除嫁介面處的薄膜,見磚木萌生芽及時抹除。
8、追肥
定植一個月後,見萌生新芽時,證明已定植成活,就可每月用尿素按每株10 g兌水5-10 kg澆施一次。
9、摘頂
苗高1 m後從80 cm處摘頂。
三、果園的管理
1、中耕除草
1-4齡的果園,每年耕鋤鬆土4-5次;12月用鏟除的雜草和套種作物秸稈進行根圈覆蓋。5-12齡果園,每年雨季砍除雜草2-3次,收完果後及時整形修剪,中耕除草結合施果後肥和根圈覆蓋。
2、施肥
2-4齡在樹冠滴水線外挖溝寬、溝深各30 cm環狀溝,5-6齡挖半圓形溝,7-10齡挖1/3圓形溝,溝寬、深各40 cm,表土與肥料拌均溝中,心土蓋其上。
四、整形修剪
1、操作
整形修剪時,剪去交叉重疊枝、徒長枝、枯枝、病蟲枝、寄生枝以及內堂的叢生枝和收獲後遺留在結果枝上的果柄軸。根據株型有的控制生長高度進行短截或截頂開「天窗」或株行間樹冠相接後,進行適當的回縮修剪,每次修剪的總枝葉量不宜超過樹冠的1/3。
2、修枝時間
每年的5月和9月(或是收果後立即進行)。
3、注意事項
每次修除的枝條不能超過樹冠的30%,所以切口面都應傾斜或垂直。
五、保花保果
澳洲堅果的花量很大,果實發育期間大量未成熟的果掉落屬正常生理習性。溫度上升太快時幼果也會掉落,如果日溫從25℃上升到30℃時則落果更多。當日溫15℃時大多數果實會保留下來,但果實大小、重量會低於15-25℃的果實。開花、坐果和果實發育要保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也需要合理的施N肥,低N還會造成有結果潛力的枝條數技術減少。N肥應採取少量多次施用的方法,使樹體能更有效地吸收利用N肥。花期施硼可增加坐果、提高產量。
六、根圈覆蓋
每年11-12月用砍鏟除的雜草或間套種作物的秸稈作覆蓋材料,按15-20 cm厚度離堅果樹15 cm外進行植株全部地面覆蓋,以保水、增溫利於堅果樹的生長。
七、病、蟲、鼠害防治
1、病害
常見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1)速衰病
起初在萼片上出現暗色小斑點,隨後整個花朵枯死,並很快擴大至整個花序,只剩下綠色的總花梗不受侵害。當整個花序感染疫病後,總花梗的顏色變暗,最後,枯死花脫落;或由灰色蛛網狀菌絲體圍繞著總花梗纏繞起來,在潮濕的條件下,受侵害的總狀花序變成暗灰色至黑色。
防治方法:栽培種植時不宜密植。
化學防治:使用殺菌劑一般為苯萊特和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噴霧防治。如連續下雨10天噴葯1次。
(2)葉枯病
病原自葉尖或葉緣侵入,呈水浸狀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逐漸擴展,形成黑褐色病斑。葉片兩面發病組織上長出黑色點狀的分生孢子盤埋生於葉角質層下,分生孢子成熟後,角質層破裂,逐步釋放出分生孢子並成為新的侵染源。在高溫低濕的旱季,病斑處於穩定狀態,枯黃色或灰白色,在3-5月病斑呈現棕黃色的穩定狀態,病健交界明顯;6-9月為病害發病期。病害在苗期和大樹的葉片上均可發生。
防治方法: 每年6-9月在澳洲堅果抽新葉時,每月噴1-2次代森鋅400-600倍液。
(3)莖干潰瘍
流膠部位發生於主莖和分枝上,初期表皮出現條紋狀破裂,自破裂部位下端流出棕紅色汁液,有的流膠處呈條狀裂紋,汁液逐漸變至棕黑色,隨病斑的不斷擴展,形成縱向條狀斑塊,感病組織呈水浸狀,褐色,病健交界不明顯。
防治方法:定植無病苗木,盡量減少樹干基部周圍積水,避免損傷樹干;刮除壞死皮層和木質部,塗上25 g/L的氧化銅泥漿,包紮好傷口;發病區樹干下部噴施80%敵菌丹250 mg/L或25 g/L的復合甲霜靈25 g/L。
2、蟲害
常見的蟲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刺吸害蟲
主要有蚜蟲、紅蜘蛛、粉虱、介殼蟲、薊馬、蝽橡等,這類害蟲用針尖狀口器刺吸花卉組織汁液,引起卷葉、蟲癭或是葉片上出現灰黃等色小點或是葉片,枝條枯黃等症狀。
防治方法:噴灑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除介殼蟲外,其他害蟲可噴灑2.5%溴氰菊酯2500-3000倍液;防治紅蜘蛛可噴灑20%三氯殺蟎醇1000倍液。
(2)危害葉和嫩梢害蟲
主要有灰象甲、黃毒蛾、茸毒蛾、卷葉蛾、刺蛾、葉蟬和蚜蟲等。取食幼葉的有小灰蝶、卷蛾、尺蠖(尺蛾)等的幼蟲,取食成熟葉片的有刺蛾、袋蛾等的幼蟲,造成新梢抽生困難,葉片缺刻,嚴重時枝條光禿。小灰蝶、卷蛾、刺蛾的幼蟲主要在4-6月危害,袋蛾的幼蟲主要在7-9月盛發。
防治方法:人工消滅越冬蟲繭或護囊等;幼蟲初孵期,噴灑90%敵拜蟲或50%辛硫磷或是50%殺冥松1000倍液;防治金龜子或葉蜂,還可以採用人工捕殺。
(3)危害果柱和果實
取食幼果果皮的害蟲主要有白條孤角蟬、毒蛾、卷蛾、螟蛾幼蟲,它們取食果皮後造成果皮變褐色,甚至啃食全果。果螟還在種殼硬化前蛀入種殼內取食種仁,造成空殼,種殼硬化後則潛入果皮內取食中果皮,白條孤角蟬造成落果。
防治方法:噴灑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人工消滅越冬蟲繭或護囊等.
3、鼠害
老鼠在澳洲堅果果實胚固體化後開始取食危害,嚴重時造成堅果完全失收。在苗床催芽育苗時鼠害也嚴重。
防治方法:鏟除果園及其附近的雜草,保持果園清潔;剪除樹冠下垂到地面的枝葉,保持至少50 cm的高度;樹干綁縛表面光滑的薄膜等或做成倒喇叭形,阻止老鼠上樹取食;堅果成熟脫落季節,每天傍晚之前收凈地面落果,防止老鼠夜間取食;定期捕鼠和毒鼠;充分利用老鼠避孕葯;果園養貓;清掃果園,使鼠無處躲避;用撲鼠器械撲傷;投放毒鼠毒餌。
Ⅷ 種植堅果的條件!!!!!!!!!!!!!!!
堅果一般對氣候,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也比較耐旱耐澇,只要不是極端苛刻條件均可種植,當然土壤越肥厚還是越好的,提示:一定做好種植後期管理工作。
Ⅸ 開心果的種植方法
阿月渾子可用種子播種,嫁接,分株,壓條和根櫱分株的方法繁殖。阿月渾子喜光,在海拔600米~1200米的陽坡山地,深厚石灰質,排水良好的輕松砂壤土上建園生長最佳,不耐潮濕怕積水,可耐0.2%鹽鹼,pH值6.5~7.8土壤能正常生長。 幼樹進入結果年齡較晚,若種植的是實生苗需7~8年始果,分株的根櫱苗5年左右,嫁接樹3~4年,一般株產堅果15公斤左右。果實生長發育早熟品種110天左右(8月中旬)成熟,晚熟品種需130天到8月下旬成熟。阿月渾子落花落果重,一般坐果率20%~30%,且有大小年。但在建園時配置好授粉樹,花期輔助授粉,適當疏花等措施,加強管理可提高坐果。
Ⅹ 堅果種植要幾年結果
第4~5年開花結果,第8~10年進入盛產期,產果期長達70~80年,每畝產量在310公斤以上。
宜園地選定後,應對園地進行道路、灌排水溝、防護林帶、水土保持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後進行開墾,開墾時間在定值兩個月前結束.5°以下平緩園地,採用"十字"定標,株距5 m,行距7 m,株行標各呈直線,相互垂直;5°以上坡地按7 m行距修築等高梯地,梯面寬3-4 m,株距5 m,畝植20株。
定植時,按1:1或2:2進行品種間搭配.分層回土,使土壤與根系接觸良好,由內向外壓實,澆透定根水.
世界四大堅果
世界四大堅果分別是榛子、核桃、杏仁、腰果,它們的共同特徵,有堅硬的外果皮,裡麵包含著油質的可食種子,有較豐富的營養價值,世界四大堅果在我們國家都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