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肩袖損傷如何治療
第一通過手法松解改善不良體態,第二糾正過來加強肩袖肌群鍛煉,重建正確的運動習慣
❷ 肩袖損傷怎麼治療
你好,德勝門骨科肩袖挫傷肩袖挫傷的治療 包括休息、三角巾懸吊、制動2~3周,同時局部施以物理療法,以消除腫脹及止痛。對疼痛劇烈者可採用1%利多卡因加皮質激素做肩峰下滑囊或盂肱關節腔內注射。疼痛緩解之後即開始做肩關節功能康復訓練。
❸ 肩袖損傷,術後如何進行康復
優復門診建議,術後急性期時主要以被動活動為主:包括肩關節各個方向的動作,但一定要注意做到有疼痛的位置就要停下不可以硬掰。做完之後冰敷;促進炎症和腫脹的消除;
❹ 肩袖損傷後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可以講講嗎
肩袖損傷後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可以講講嗎?
第二,被動康復可以幫助患者天生肌肉肩袖損傷,在調養的時候一定要進行被動的練習,但不要主動的拉伸,這兩種給肩袖會帶來不同的一個後果,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避免爆發性的出力,尤其是要注意對肩關節的保護,扭轉的時候,也盡量的小幅度一點點的進行,同時要避免過度運動,長期負重這種情況,那麼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候呢,要注意發力的姿勢以及技巧,保護好自己的肩關節。好,本期文章,我們就講到這,我們下期再見。
❺ 肩袖損傷怎麼治療比較好
肩袖損傷的治療我們分為兩類,第一類主要是保守治療,第二類是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我們往往是通過,強化患者的肩胛帶肌群的力量,另外增加肩胛骨的靈活性,通過這個來幫助患者改善症狀,另外還有就是患者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疼痛,尤其是夜間的疼痛,為了幫助患者消除這種疼痛的症狀,我們通過一些物理治療,尤其是一些產熱的物理治療,可以幫助他減輕疼痛,另外還有一些患者可能要服用一些氨基糖甙類的葯物,來幫助他緩解症狀,當然中葯的外敷,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第二類治療就是手術治療了。手術治療包括我們傳統的這種小切口的手術治療,切開之後找到撕裂的肩袖肌腱對它進行修補縫合,但是由於關節鏡手術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們多數醫院,都是在關節鏡下、在3到4個八毫米到一厘米的小切口,在這個小切口下對患者的肩袖進行縫合和修補。
❻ 肩袖損傷康復的康復訓練
肩袖損傷後,無論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後,都應進行系統的康復訓練。所有康復訓練都應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之下完成。
術後康復訓練:患者術後佩戴肩吊帶,摘除時間聽從臨床醫生意見。
治療方案分為三個階段 正常關節制動4周,將發生相當程度攣縮,而受傷關節制動2周,就會導致結締組織纖維融合,關節運動功能喪失,如果腫脹不及時處理,持續超過1—2周,就必然會加重局部粘連,限制功能活動。因此,我們要求患者進行肩部冰敷,以減輕腫脹、提高痛閾,同時主動活動手、腕及肘部,抬高患肢,被動活動肩部以減少粘連。
術後0~3周內採用肩吊帶舒適體位懸吊保護,不應負重及過分用力。否則將影響組織癒合劑功能恢復。肩吊帶保護時間視疼痛、肌力情況而定。
1.圈、鍾擺:健手輔助患側上肢做前後、左右擺動及順、逆時針劃圈;
鍾擺運動,又稱柯德曼氏運動,是肩關節的一種自我松動方法。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後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後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後增加繞環(畫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范圍,但不超過90°。
2.手、腕、前臂及肘的相鄰關節活動練習(主動);均為3次/d,5~10個/次;
手:抓握,伸展
腕:掌屈、背屈、尺偏、橈偏、環轉
前臂:旋前、旋後
肘:屈曲、伸展
3.冷敷痛區,3~6次/d,每次20---30min;
4.被動活動練習,術後第1天開始被動活動肩關節前屈和體側外旋,術後第3~4天開始被動活動肩關節外展、內旋及外展外旋;
肩關節前屈:患者應平卧於床上,伸直患側上臂,健側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側手用力使患肢盡可能上舉達最大角度,並在該角度維持1分鍾。
肩關節體側外旋:患者平卧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並緊貼在體側。健側手用一根木棒頂住患側手掌。在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體側的同時,盡力向外推患側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鍾。
肩關節外展:患者應平卧於床上,雙手持一木棒於體前,健側向患側推,使患側上肢貼於床面,肩關節展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鍾。
肩關節外展外旋:患者應平卧於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肘不必緊貼於體側,患側肩關節盡可能外展,90°以內,90°為最佳,健手患手均握木棒一端,健手盡力向外推患手,注意上臂不可離開床面,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鍾。
肩關節內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後,而健側手背在腦後。兩手分別握住一條毛巾的兩端。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手通過所握的毛巾盡力將患手向上拉,達到最大限度時維持2分鍾。
5.術後2周拆線後進行三角肌等長收縮訓練:分別鍛煉前、中、後部,均為3次/d,5~10個/次。
等長收縮:肌肉在收縮時其長度不變而只有張力增加,這種收縮稱為等長收縮,又稱為靜力收縮。
三角肌等長收縮訓練:患者平卧床上。患側手握拳,肘關節屈曲90°並緊貼在體側。在保持身體、肩關節、上肢位置不動的前提下,進行前方,外側,後側的抵抗訓練,抵抗物可為床,健手及牆面等。 1.除吊帶後主動輔助關節活動訓練:肩梯、滑輪等;
2.站立位利用棍棒等進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練習,均為3次/d,5~10個/次;
站立位,雙手持棍,健手帶動患手進行練習。
3.繼續進行肩部肌肉等長收縮練習;
此階段訓練可與站立位進行,不過要保持軀干、患側肩及上肢保持不動的原則
4.姿勢糾正;與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習慣及姿勢,與康復訓練同樣重要。既可以很好的幫助康復訓練,並且避免不必要的並發症的發生。
①睡覺
如果睡覺質量好且醒來沒有疼痛,那麼不要改變習慣。如果你睡覺時有肩膀不適,那麼避免用患側肢體枕著頭動作,因為那樣對血液循環不好。同時,可以使用多個枕頭來保持肢體稍微的外展
②日常生活活動
早期避免雙上肢高於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反復操作或持重物時,保持肘關節彎曲,並靠近身體。上舉過頭頂取物時盡量使用腳墊或者小板凳
③姿勢訓練:
a.收下頜部同時後伸肩胛
坐位或站位,內收下頜部,同時向後向下後伸肩胛,避免前屈或後伸頸部,保持目光向正前方。
b.主動前屈肩關節並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鬆:
上肢前舉,並保持肩關節放鬆,避免聳肩。可在鏡子前訓練,或置對側手於肩上。
5.日常生活動作訓練(梳頭、洗澡等)。
訓練前可先進行熱敷,待肌肉放鬆後開始訓練。注意:患側不能負重,練習時不要快速反復重復動作,盡量用患側進行日常活動。 此階段時重建或修復的肩袖已基本癒合,除繼續強化之前的動作之外,可進行終末牽拉和力量練習。
①利用門、桌子等進行肩關節各方向牽拉,3次/d,5~10個/次,每次需持續10~20s;
a.門框胸肌牽拉訓練
上臂外展, 曲肘前臂置門框。軀干緩慢轉向對側,直到感覺到了胸肌牽拉感。
b.肩關節後牽拉訓練水平內收
前屈90度水平面內收肩關節,對側手在肘關節處加力幫助牽拉。
c.肩前屈牽引訓練
立位面向牆壁,手向上滑動,緩慢靠近牆面以增加牽引。
②利用啞鈴、彈力帶等進行各方向力量練習,2—3次/d,15個/次,到達終末點時需持續5— 10s。以下為幾個重點聯系的動作,保持肩關節肌肉力量的平衡。
a.肩關節體側抗阻內外旋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外側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b.肩關節抗阻後伸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後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c.肩關節抗阻前屈訓練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踩於腳下,向上用力拉皮筋。可通過皮筋的松緊調節阻力的大小。注意不可聳肩,保持拇指向上。
復合運動訓練:可讓患者小運動量的游泳、慢跑和球類運動等以恢復患者上肢的協調性和運動的精確性,但半年內不能進行競賽類運動。
訓練時所有活動均需在疼痛耐受范圍內進行。同時可輔助理療和葯物等方法控制炎症、減輕疼痛
❼ 做完肩袖損傷手術,康復階段需要做什麼
第一、肩袖損傷需要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來進行改善,一般癒合需要六到八周的時間,也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具體時間應該根據肩袖損傷的情況來改善,這樣才有利於肩袖損傷疾病的恢復。
第二、肩袖損傷手術後,要給患者的肩膀部位放置一個枕頭,這樣有利於患者肩膀的舒適,手術後關節活動能力會受到影響。最為關鍵的是肩袖損傷後左右擺動,可以幫助患者改善好肩膀部位的疼痛感。
第三、肩袖損傷根據手術後的訓練,才能使關節部位恢復正常,可以進行穩定練習,鍾擺運動以及被動練習都有利於改善肩袖損傷的嚴重性,但肩袖損傷對患者造成的影響是最需要注意的,否則不利於患者病情的完全恢復。
第四、肩袖損傷可以通過被動外旋練習的方法來進行仰卧外,有利於調整肩袖損傷的疼痛感。當然,不同弧度肩袖損傷的情況和表現,治療方法不一樣。
第五、肩袖損傷可以進行爬牆練習,站立與牆面,患者手扶牆,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漸進,每次10到20個,往返進行三到五次左右,才可以調整好肩袖損傷的危害。
❽ 肩袖損傷該如何治療有什麼好的辦法
肩袖是由肩關節周圍的四個肌肉組成,像袖套樣,因為肩關節經常進行活動,引起的四個肌肉單一的或者復合的損傷,最常見的是岡上肌的肌腱的損傷,也就是說肩關節,往上上舉困難,當它出現損傷的時候,病人是不能出現肩關節上舉的。過去經常把肩袖損傷,混談為肩周炎進行治療。其實兩個病理基礎是相反的。肩袖損傷是需要休息的,而不能說再去做大范圍的肩關節活動。如果這樣做,能引起肩袖損傷的進一步加重。
以上方案僅供參考,具體葯品使用請結合自身情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葯。本篇由小編進行網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❾ 肩袖損傷怎麼治
疾病概述
岡上肌在肩袖中,是肩部四周力量集中的交叉點。因而極易受損。尤其是在肩部外展活動頻繁時,由於岡上肌肌腱穿過肩峰下和肱骨頭上的狹小間隙,所以很容易受到擠壓、摩擦而損傷,產生無菌性炎症或肌腱斷裂。其餘的岡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圓肌也可同時受到損傷,只不過以岡上肌肌腱的症狀比較突出而已。這些肌腱的損傷及無菌性炎症或岡上肌腱的斷裂即為肩袖損傷,肩袖損傷後患者常感肩外側疼痛較甚,外展時疼痛加劇,肩部主動外展受限,肱骨大結節部有明顯按壓痛。肩袖的肌肉癱瘓時肩關節必顯示關節脫位狀態。肩袖鈣化可以引起肩部疼痛及相應的活動受限。肩袖損傷一般採用手法治療,但對那些肌腱完全斷裂者採用手術治療。
編輯本段症狀體征
肩外展痛、肩峰下壓痛。
編輯本段診斷檢查
1.詢問有無外傷史、受傷及治療經過。
2.檢查肩關節主動及被動活動范圍,注意有無肩外展痛、肩峰下壓痛。
3.酌情行肩關節造影及MRI檢查,有條件者可行肩關節鏡檢查。
編輯本段治療方案
1.不全斷裂者,將肩固定於外展架上3周。
2.完全斷裂者手術縫合,術後外展架固定4周左右。
3.50歲以上因肩袖損傷致慢性肩痛患者,保守治療無效,應行肩峰成形術和肩袖修補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