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青薯種植時間及方法

青薯種植時間及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0 09:23:39

⑴ 土豆有哪些比較優良的品種,怎樣種植

1.東農303

屬極早熟菜用型和鮮薯出口型品種,由東北農業大學育成。特徵特性:生育期90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株高50cm左右,莖、葉綠色,花白色,不能天然結實;塊莖圓形,黃皮黃肉,表皮光滑,芽眼多而淺,結薯集中;薯塊含澱粉13.1%心14.0%,還原糖0.14%;植株中感晚疫病,塊莖抗環腐病,退化慢、怕乾旱、耐澇;一般畝產薯塊1500~2000kg。

栽培要點:適宜密度為每畝栽4000~4500株,土壤肥力要求中上等,苗期和孕蕾期不能缺水,不適於乾旱地區種植。

適宜范圍:適應性廣,東北、華北及江蘇、廣東和上海等地均有種植,綜合經濟性狀良好。

以上是關於土豆優良品種的一些相關知識,僅供參考。

⑵ 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1、堅持起壟栽培
紅薯起壟栽培,不但能加厚和疏鬆耕作層,而且容易排水,吸熱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塊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夏紅薯在肥力高的低窪田塊多雨年份起壟栽培,增產效果更為顯著。一般66cm壟距栽一行紅薯,120cm壟距的栽2行紅薯。
2、適時早栽,合理密植
在適宜的條件下,栽秧越早,生長期越長,結薯早,結薯多,塊根膨大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所以,應根據情況適時早栽。麥套春薯在4月份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墒扦插。採用秧苗平直淺插的方法較好,能夠滿足紅薯根部好氣喜溫的要求,因而結薯多,產量高。合理密植是提高產量的中心環節。一般單一種植畝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cm,株距25~27cm。與其他作物套種,根據情況而定。
栽好紅薯的標準是:一次栽齊,全部成活。栽插時間的早晚,對產量的影響很大,因為紅薯無明顯的成熟期,在田間生長時間越長,產量越高。據試驗栽插期在4月28~5月10日之間對產量影響不大;5月10~16日,每晚栽1d,平均每畝減產21.3kg,5月16~22日,每晚栽1d,平均每畝減產32.6kg。夏薯晚栽,減產幅度更大,一般在6月底以後就不宜栽紅薯了;遇到特殊情況也應在7月15日前結束栽植。
3、合理施肥,及時澆水,中耕除草
紅薯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趨勢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後期緩慢,一般中等生產水平每生產1000kg鮮薯約需吸收氮素4~5kg、五氧化二磷3~4kg、氧化鉀7~8kg;高產水平下,每生產1000kg鮮薯約需吸收氮素5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鉀10kg。但當土壤中水解氮含量達到70mg/kg以上時,就會引起植株旺長,薯塊產量反而會下降;速效磷含量在30mg/kg以上、速效鉀含量在150mg/kg以上時,施磷鉀的效果也會顯著降低,在施肥時應注意。生產上施肥可掌握如下原則:高肥力地塊要控制氮肥施用量或不施氮肥,栽插成活後可少量追施催苗肥,磷、鉀、微肥因缺補施,提倡葉面噴肥。一般田塊可畝施氮素8~10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鉀6~8kg;磷、鉀肥底施或穴施,氮肥在團棵期追施。另外,中後期還應葉面噴施多元素復合微肥2~3次。
紅薯是耐旱作物,但絕不是不需要水。為了保證一次栽插成活,必須在墒足時栽插,如果墒情不足要澆窩水,根據情況要澆好緩苗水、團棵水、甩蔓水和回秧水,特別是處暑前後注意及時澆水,防止莖葉早衰。
在紅薯封壟前,一般要中耕除草2~3次,通過中耕保持表土疏鬆無雜草。雜草對紅薯生長危害很大,它不但與紅薯爭奪水分和氧分,也影響田間通風透光,而且還是一些病蟲寄主和繁殖的場所。中耕除草應掌握鋤小、鋤凈的原則,在多雨季節應把鋤掉的雜草收集起來帶到田外,以免二次成活再危害。有條件的地方採用化學除草方法省工見效快,滅草效果好。
4、搞好秧蔓管理
紅薯生長期間,科學進行薯蔓管理,防止徒長,是提高紅薯產量的一項有效措施。一般春薯栽後60~110d,夏薯栽後40~70d,正處於高溫多雨季節,土壤中肥料分解快,水分供應充足,有利於莖葉生長,高產田塊容易形成徒長,這一階段協調好地上和地下部生長的關系,力促塊根繼續膨大是田間管理的重點。應克服翻蔓的不良習慣,堅持提蔓不翻秧,若莖葉有徒長趨勢,可採取掐尖、扣毛根、剪老葉等措施,也可用矮壯素等化學調節劑進行化學調控。
5、適時收獲、貯藏
紅薯的塊根是無性營養體,沒有明顯的成熟標准和收獲期,但是,收獲的早晚,對塊根的產量、留種、貯藏、加工利用等都有密切關系。適宜的收獲期一般在15℃左右,塊根停止膨大,在地溫降到12℃以前收獲完畢,晾曬貯藏。

⑶ 青薯168號土豆適合黑龍江哈爾濱地區種植嗎

我認為這個是很適合他們那進行種植的,而且這個植物也很適應那塊的生長條件,所以很適合

⑷ 河北保定能種青薯九號馬鈴薯能種嗎

河北省保定市是可以種青薯9號馬鈴薯的,因為保定地區的砂質土質非常適宜種。

⑸ 土豆青薯9的種植時間和方法

土豆青薯9號配套的高產栽培管理技術,以期實現良種良法配套,確保增產增收,下面一起來看看種植方法

播種前准備1.1 種薯選擇種薯選用優質種薯。種薯塊莖病害和缺陷符合國家規定標准,無各項馬鈴薯病菌、菌核。種薯無綠頭、無畸形、無爛薯。1.2 種薯處理播前晾曬種薯7 d。將種薯進行切塊處理,每粒種薯塊均在30~50 g,並保持有1~2個芽眼。切薯塊的切刀要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酒精消毒:准備2把以上切刀,放入高錳酸鉀1 g加水2.5 kg配成的稀釋液中消毒。每刀切3~5個種薯後交換1次。切塊後拌種處理:①高巧拌種在地下害蟲發生較重地塊推薦使用,每667 m2土地使用30 mL高巧+100 g安泰生兌水1~1.5 kg,拌切塊種薯100 kg晾乾;②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約為種薯重量的0.3%);③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約為種薯重量的0.1%);④不含鹽鹼的植物草木灰拌種。以上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選其一,並且將種薯在陰涼處攤晾8 h以上再進行播種。1.3 地塊選擇與整地選擇土層較厚、疏鬆、透氣的土壤,坡度15°以下,馬鈴薯耕作倒茬在3年以上,能夠同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進行隔離的地塊,切忌重茬。對地塊進行深耕,深度20~30 cm,並耙耱整平。1.4 施基肥精耕細作,以農家肥料作為主要基肥,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配方肥。每667 m2施用農家肥1 000~2 000 kg、精製有機肥200 kg、馬鈴薯專用肥80 kg,農家肥、精製有機肥混合結合整地施入,專用肥隨播種施入。有機肥全部作底肥,精製有機肥作種肥穴施。偏黏重土壤應加大有機肥用量。

播種2.1 播種時間土壤10 cm處地溫7 ℃以上及時播種。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播種,適期早播。2.2 播種方式機械播種:採用馬鈴薯機械化播種技術作業質量標准。畜牧或人工點播:採用等行距單壟單行種植,要求播種、覆土、鎮壓連續作業。2.3 種植密度機械化起壟雙行種植密度為2 100~2 400株/667 m2,播種量100~120 kg/667 m2,一般株距40~45 cm×行距(寬行距90 cm、窄行距30~40 cm)。畜牧或人工點播1 800~2 200株/667 m2,一般株距55~60 cm×行距55~60 cm。一般種植深度12~15 cm。

田間管理3.1 中耕除草與培土齊苗後,一般苗高10 cm左右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進行培土,培土高度以能埋住馬鈴薯苗為好。封壟前進行最後一次中耕培土。保證地下莖從芽塊到地上莖基部有15 cm左右的厚度。3.2 追肥結合中耕培土,視苗情墒情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追肥方法可採用溝施、點施或穴施。3.3 化控在現蕾和初花期,視苗情長勢,每667 m2用60 g的15%多效唑可濕粉兌水50 kg噴施1次,或花期和結薯期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2次,控制植株生長,防治地上部分生長過旺。

病蟲預測預報和防治4.1 早晚疫病防治在馬鈴薯早晚疫病高發區,7月初做好預測預報。可選擇如下葯劑防治:①50%烯醯嗎啉水分散粒劑600~800倍液;②50%烯醯·膦酸鋁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③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銀法利)600倍液;④35%嘧菌酯懸浮劑1 500倍液;⑤5%氰霜唑懸浮劑1 500倍液;⑥7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⑦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發病初期噴灑。以上常規噴霧輪換施用,每隔7~10 d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4.2 二十八星瓢蟲的防治清潔田園,捕殺成蟲,人工採集殺滅卵塊。發現成蟲即開始噴葯,可選擇如下葯劑防治:①25%高氯·辛乳油1 000倍液;②30%高氯·馬乳油1 000倍液;③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噴霧。每10 d噴葯1次,在植株生長期連續噴葯3次,輪換用葯,注意葉背和葉面均勻噴葯,以便把孵化的幼蟲全部殺死。4.3 及時排澇在雨水較多的地區或季節,田間如有積水應及時排水。

收獲在田間植株莖葉枯黃達到75%以上時收獲。採用馬鈴薯機械化收獲或進行人工收獲。收獲後,塊莖避免暴曬、雨淋、霜凍和長時間暴露。薯塊在通風透光陰涼處放置1~2 d後入窖,貯藏窖溫度穩定在1~4 ℃為宜。經越冬窖藏的薯塊,出窖時爛薯率小於1%,薯塊的休眠期較長,耐貯藏。

⑹ 冬種馬鈴薯技術

冬植馬鈴薯是目前較為理想的冬種作物之一,栽培容易,生產期短,成本較低,產量高,用途廣。現總結如下栽培技術措施供種植戶參考: 一、馬鈴薯種子處理 播種前要求進行催芽曬種處理。馬鈴薯在收獲後有50—60天的休眠期,凡未萌發的薯種都要進行催芽。催芽方法: 1、種薯購回後,立即分散貯藏。各農戶將種薯置於室內乾燥、通風處均勻攤開。如果發現薯塊有部分腐爛,要把腐爛部分切除。 2、催芽前進行切塊。在種植前10天進行。馬鈴薯的頂端芽眼首先發芽,並有抑制中、下部芽眼萌發的作用,如果頂端幼芽遭受損傷或被切除,則其他芽眼會迅速萌發。為了取得較多的種薯,就要對馬鈴薯進行切塊。辦法如下:①2·5兩以上的大薯切法:從中部橫切下,頂端部分縱切為2—4塊,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並且都連結有頂端部位。臍部切2—3塊。②2兩左右切法:橫一刀、縱一刀,即分四塊。③1兩左右小薯切法:縱一刀,分二塊。④1兩以下小薯切法:在頂部切下0·6—0·8厘米即可,不要完全切開。 3、切塊消毒。薯種切塊後用0·2%多菌靈或百菌清(100斤水加2兩葯劑)葯液噴射消毒,噴濕即可。也可用草木灰塗切口。涼干後進行沙床催芽。 4、沙床催芽。在室內乾燥、通風處進行催芽。用清潔干凈的河沙在通風陰涼處作催芽床,將切好的薯塊密集平鋪於地面,然後蓋上濕河沙3厘米厚。在河沙上密集鋪放小塊莖,再在其上鋪蓋上河沙。如此一層小薯塊一層濕河沙(鋪放2—3層為宜),鋪好後用麻袋或禾稈圍蓋好。經6—8天後,當大部分薯塊萌發出芽(芽長出一粒花生仁大小)便可播種。注意事項:催芽中,要經常檢查河沙濕潤度,太干要及時噴水,忌底部積水。 二、馬鈴薯栽培技術 1、土壤選擇。選擇排灌方便、肥沃的砂質土,適時早播,這是奪取高產優質的基礎。種植時間應在割完晚稻後立即進行,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種植最為理想。注意如用水稻田改種馬鈴薯的,最好進行深溝高畦種植,不宜選擇土質粘重易板結的水稻田。為防止病害蔓延,忌與花生、煙草、番茄等茄科作物連作。 2、開溝起畦,施足基肥。每畝播種量為80—110公斤。一般每畝播植3500—4000株。每畦寬1·33米,畦面寬80—90厘米;雙行種植,行距28厘米、株距25厘米,高畦種植(溝深約18—20厘米),溝寬約43—53厘米,利於排水及田間操作。施足基肥:大田施足有機肥,每畝施農家糞雜肥1000—2000公斤加磷肥、復合肥各20公斤、硫酸鉀5公斤作基肥,混合施於畦中間。 3、播種。在畦面開兩行種植溝(中間間隔28厘米),放種薯(每塊薯種間隔25厘米),芽眼向上,復土蓋種。種後立即灌一次跑馬水,灌至離畦面2寸,切勿浸過畦面。以免引起種薯腐爛。1—2天後用都爾、拉索各2兩或金都爾1兩兌水120斤噴施畦面除草,最後蓋上稻草。 4、田間追肥。①出苗6—7成時,畝用5公斤尿素、5公斤復合肥加水40擔淋施。復合肥要隔夜浸,方便溶解。②苗高10厘米左右時,畝用5公斤尿素、5公斤復合肥加水40擔淋施。並進行小培土。③封行後,畝用尿素5公斤,復合肥7·5公斤,加水40擔淋施並進行大培土。最好用低濃度豬尿水勤施薄施,這樣商品率較高,易豐產。大培土是決定馬鈴薯成品率高低的關鍵措施,培好土,使其結薯和薯塊膨脹均在土壤裡面,避免了薯塊露出而出現青薯(不合格薯)。 5、水分管理。植後要保持土壤濕潤,利於早出苗,以後要保持土壤濕潤。田間土壤表面發「白」、土壤缺水時應灌水,水量灌到畦高的一半為宜,待畦面土壤滲透水後排水。收獲前田間溝底不漬水,僅保持土壤濕潤即可。雨水過多時注意排水,尤其收獲前15天田間不能有漬水,以防薯塊吸水過量而裂口或腐爛。 6、病蟲害防治。①冬季生長前期高溫乾旱易受蚜蟲為害,可採用樂果防治,其它害蟲如馬鈴薯莖蛾、瓢蟲等防治採用50%敵百蟲800倍、50%敵敵畏乳劑1000倍、2·5%亞銨硫磷乳劑300—400倍。②中後期易發生晚疫病,可用1∶2∶200(硫酸銅∶石灰∶水)波爾多液在發病初期及早防治,並加強田間管理檢查,發現中心病株立即拔除,以防病害蔓延。葯劑防治:代森錳鋅1000倍或75%百菌清600—800倍,病害還有軟腐病、病毒病、瘡痂病。注意選用無病薯種,注意防好蚜蟲,以防病毒傳播,發現病株及時拔株消除,田塊注意輪作。品種選擇:
一、會-2號。植株直立;花冠淺紫色;薯塊橢圓,芽眼淺,白皮白肉,500克以上側眼部位易隆起,特大薯易畸形;干物質含量18.680%,澱粉含量12.928%,還原糖0.254%,蒸煮品位評價水份重、微香。適應性強,抗晚疫病,豐產性好,薯大而集中,平均單產2680公斤,生育期110天,屬中早熟品種。
二、合作88號。株型直立,葉色農綠,徑色綠紫,復葉大,側葉大,側小葉3-4對,排列緊密,紫花,天然結實性較弱,株高93cm,生育期130天左右,平均單產2482.3公斤,屬於中晚熟品種。結薯集中,薯塊商品率高,薯形為長橢圓,塊徑紅皮、黃肉,表皮光滑,芽眼淺,休眠期長,蒸煮品位評價微香。干物質含量25.8%,澱粉含量19.9%,還原糖0.296%,高抗PLRV

⑺ 土豆種植技術 土豆高產種植技術介紹

你好,馬鈴薯的種植要選土壤肥沃、疏通透氣、排水良好的地塊。馬鈴薯最怕澇,一旦積水,就易得晚疫病死秧爛薯塊。馬鈴薯是一種喜肥植物,栽培前要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做底肥。

馬鈴薯要進行輪作,忌連茬。前茬要避開茄果類的蔬菜,如辣椒、茄子、番茄等,可減少一些病害的發生。

馬鈴薯的種植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可生產二茬:春馬鈴薯和秋馬鈴薯。山東地區春馬鈴薯從2~3月播種,到5~6月收獲;秋馬鈴薯從8、9月播種至11、12月左右月收獲。我國南北溫差較大,各地種植和收獲時間各有不同。春茬一般比秋茬產量高。

根據一些土豆種植老農的經驗,土豆生長期對於鉀肥的需求量是比較高的,因為土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產量,一定要注意補充鉀肥,可以補充相對應的硫酸鉀,然後注意培土,在除草的過程中施用鉀肥,建議使用海餐沃大量元素高鉀水溶肥,能夠提升土豆的產量,是在土豆種植過程中不能夠忽略的一種肥料,大家可不要忽視。

⑻ 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分別是什麼

紅薯是人們非常重要的食材,老少咸宜,紅薯在我國種植區非常廣泛,而我國由於南北地區,氣候差異較大,紅薯的種植時節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在在我國海南和台灣地區就可以一年四季種植。

紅薯苗載種後,需要及時的澆水,防止紅薯苗枯死,如果遇到旱季應當小水滴灌利於,紅薯苗紮根成活。

紅薯栽種一個月後,莖葉生長加快需要大量的肥水,應施加有機肥和5到10斤的尿素,同時需要中耕培土一次,鬆土保墒,封壟後拔除大草。

及時摘頂、提蔓。當紅薯主莖葉長到50公分以上後,就要及時的摘頂,防止莖蔓徒長,消耗養分;在雨季莖蔓很容易生長不定根,分散莖葉的養分,提蔓可以抑制莖蔓生長不定根,使養分集中供應塊莖的生長。

最後在紅薯塊根膨大期,土壤表層會出現裂縫,此時從裂縫澆灌肥料,一般每畝用硫酸銨4-6千克兌水400-600千克,或者腐熟的人糞尿250千克兌水750千克,澆灌後再用土封嚴,每畝可增產20%左右。

⑼ 馬鈴薯種植有哪些品種

早熟品種是指出苗後60~80d內可以成熟的品種,包括極早熟品種(60d),早熟品種(70d),中早熟品種(80d),這些品種生育期短,植株塊莖行程早,膨大速度快,塊莖休眠期短,適宜二季作區極南方冬作區栽培,可適當密植,一季作區早熟栽培或為二作區、南方冬作區供種的也可栽培。
中熟品種是指出苗後80~95d內可以成熟的品種,這些品種生育期較長,適宜一季作區栽培,部分品種可以用於二季作區早春的南方冬季栽培。
晚熟品種是指出苗後95~105d以上可以成熟的品種,包括中晚熟(95~100d),晚熟品種100d以上的,這些品種生育期長,僅適宜一季作區栽培,一般植株高大,單株產量較高。晚熟品種根系分布廣且較深,莖葉生長時間長,容易徒長,所以應適當增加磷、鉀肥,以促進塊莖的形成膨大。晚熟品種節間稍長,植株較高,大部分品種植株在80cm左右,高的可達到100cm。晚熟品種現蕾開花晚,開花多,花期長,有的品種可開花2~3層,晚熟品種分枝大多靠近莖的下部。晚熟品種氣孔多,氣孔口較小。據測定,晚熟品種平均1mm²有氣孔228個。
馬鈴薯品種分類—熟性
品種 熟性 品種 熟性 品種 熟性
荷蘭十五 早熟 東農304 中早熟 中薯十六 中晚熟
荷蘭七號 早熟 諾遲普 中早熟 中薯十七 中晚熟
金冠 早熟 紅拉索達 中早熟 冀張薯八號 中晚熟
荷蘭十四 早熟 華頌七號 中早熟 冀張薯十二 中晚熟
中薯二號 早熟 華頌三號 中早熟 隴薯三號 中晚熟
中薯三號 早熟 克新三號 中熟 隴薯六號 中晚熟
中薯四號 早熟 克新十八 中熟 隴薯七號 中晚熟
中薯五號 早熟 中薯十號 中熟 高原七號 中晚熟
中薯六號 早熟 冀張薯四號 中熟 青薯六號 中晚熟
中薯七號 早熟 冀張薯七號 中熟 青薯九號 中晚熟
中薯八號 早熟 東農305 中熟 延薯四號 中晚熟
富金 早熟 希森五號 中熟 麗薯二號 中晚熟
早大白 早熟 希森紅玫瑰2號 中熟 麗薯六號 中晚熟
尤金 早熟 延薯九號 中熟 卡它丁 中晚熟
克新四號 早熟 夏波蒂 中熟 維道克 中晚熟
中薯十二 早熟 超越 中熟 阿克瑞亞 中晚熟
中薯十四 早熟 米拉 中熟 維拉斯 中晚熟
東農303 早熟 斯諾頓 中熟 底西芮 中晚熟
希森三號 早熟 晉薯二號 中熟 台灣紅皮 中晚熟
希森四號 早熟 永豐三號 中熟 大西洋 中晚熟
希森紫玫瑰一號 早熟 中薯九號 中晚熟 內薯7號 中晚熟
諾金諾賽特 早熟 中薯十五 中晚熟 諾賽特-布爾班克 晚熟
諾蘭德 早熟 克新一號 中晚熟 肯納貝克 晚熟
男 爵 早熟 克新十二 中晚熟 紅旁蒂克 晚熟
豫馬鈴薯一號 早熟 克新十三 中晚熟 晉薯七號 晚熟
豫馬鈴薯二號 早熟 克新十五 中晚熟 隴薯八號 晚熟
鄭薯七號 早熟 希森六號 中晚熟 隴薯十號 晚熟
鄭薯八號 早熟 希森黑玫瑰1號 中晚熟 青薯168 晚熟
興佳二號 早熟 永豐二號 中晚熟 青薯十號 晚熟

⑽ 紅薯最佳種植時間是在什麼時候

一般紅薯種植的最佳時間在四五月份,但最佳種植紅薯的時間在5月中旬左右,當然各地的溫度不一樣,所以種植時間也會有不同。

③薯塊盛長期。

莖葉來看,基葉長勢緩慢,停止生長,而薯塊開始盛長。期間,有地塊泛黃早衰,應及時追肥。可以用翠姆礦質磷酸二氫鉀200 克加尿素500 克兌水40 公斤根外噴施2 次。同時要清溝排漬, 防止爛薯。

6、適時收獲

紅薯沒有明顯的成熟期和收獲期,可以根據紅薯塊根的市場需求進行適時收獲。收獲過早會降低產量,收獲過晚會因溫度和天氣影響造成無法收獲。

閱讀全文

與青薯種植時間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1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6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0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3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1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6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4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0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5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4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0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0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1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4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9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6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9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5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3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