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葯殘留的檢測方法有幾種
農葯殘留檢測方法,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常規檢測方法和速測方法。常規的檢測方法有氣象色譜、凝膠色譜及薄層色譜法。這些方法都是利用農葯在不同載體中的分配系數不同而得到分離,從而定性和定量來檢測農葯的種類及含量。速測方法主要有速測卡法和酶抑制率法兩種。無論是速測卡法還是酶抑制率法,其都是利用酶活性被抑制原理。
使用農葯殘留檢測儀器:生化分析受溫度影響極大,要求在恆溫下進行預反應,農葯殘留速測儀從功能上來看,它不但具有測試功能,而且還有恆溫水浴,定時等功能。保證預反應條件、提高精確度;另外,使用儀器很方便,不用調整波長,只需按鍵就能選擇自己所需的測試波長。
Ⅱ 農殘採用什麼方法檢測主要檢測什麼類和什麼兩大類農葯
1.速測技術檢測原理
目前食菜中毒主要是由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引起,特別是甲胺磷最易引起急性中毒,它會抑制人體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中乙醯膽鹼酯酶的活性,造成神經傳導介質乙醯膽鹼的積累,影響正常傳導,使人致死。農葯殘留速測法就是基於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膽鹼酯酶的強烈抑製作用,利用這種毒理學反應的共性,能使顯色劑正常顯色的為安全菜,被抑制不能顯色的表明農葯殘留超過了標准。
2.只測這兩類農葯行嗎?
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是當前生產量最大,蔬菜上使用最多,也最容易引起中毒的兩大類農葯,是國家重點監控的目標。有機氯農葯因其難以降解,早已禁止生產和使用。而一些除草劑因其除草機理與人體親緣較遠,對人體危害不大,還有一類殺菌劑大多數屬於低毒農葯。為此只要監管好這兩類農葯,就基本可避免食菜中毒事件發生。
3.農葯殘留速測法依據的標准
2001年10月1日,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頒布了「農產品安全質量」標准,在標準的5.2.2條中明文規定了酶抑製法的快速檢測技術。2003年3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又頒布了「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的快速檢測方法」,紙片速測法作為第一方法被選用。我們採用的紙片法是通過選擇酶的活性和量來控制其靈敏度,考慮到有些農葯國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不得使用,如甲胺磷、氧化樂果、呋喃丹等,而有些農葯可以用在蔬菜上,但不能超過一定的限量標准,如敵敵畏是0.2ppm,樂果是1.0ppm,因為該速測法是針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兩大類農葯的,無法准確判定是那一種農葯,所以,為了避免誤判,我們將其靈敏度定為1.0ppm,即超過此限量,速測卡就顯陽性,農葯殘留一定超標。
Ⅲ 簡述農葯殘留檢測前處理步驟及檢測方法
檢測前處理程序
經典的農葯殘留分析步驟通常是:水溶性溶劑提取- 非水溶性溶劑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凈化- 氣相或液相色譜檢測。其中提取和凈化是前處理部分,樣品前處理不僅要求盡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測組分,還要盡可能除去與目標物同時存在的雜質,避免對色譜柱和檢測器等的污染,減少對檢測結果的干擾,提高檢測的靈敏度和准確性。
農葯殘留檢測技術
農葯殘留量檢測是微量或痕量分析,必須採用高靈敏度的檢測技術才能實現。自20世紀50年代,各國科學家就開始研究農葯殘留的檢測方法。常規檢測的分析方法有光譜法、酶抑製法和色譜法。
1、光譜法
光譜法是根據有機磷農葯中的某些官能團或水解、還原產物與特殊的顯色劑在特定的環境下發生氧化、磺酸化、絡合等化學反應,產生特定波長的顏色反應來進行定性或定量測定。檢出限在微克級。它可直接檢測固體、液體及氣體樣品,對樣品前處理要求低、環境污染小,分析速度快。
但是,光譜法只能檢測一種或具有相同基團的一類有機磷農葯,靈敏度不高,一般只能作為定性方法。
2、酶抑製法
酶抑製法是根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能抑制昆蟲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中乙醯膽鹼的活性,造成神經傳導介質乙醯膽鹼的積累,影響正常神經傳導,使昆蟲中毒致死這一昆蟲毒理學原理進行檢測的。
3、色譜法
色譜法是農葯殘留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根據分析物質在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分配系數的不同達到分離目的,並將分析物質的濃度轉換成易被測量的電信號(電壓、電流等) ,然後送到記錄儀記錄下來的方法。主要有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
4、快速檢測技術
常見的有化學速測法、免疫分析法、酶抑製法和活體檢測法等。
化學速測法,主要根據氧化還原反應,水解產物與檢測液作用變色,用於有機磷農葯的快速檢測,但是靈敏度低,使用局限性,且易受還原性物質干擾。
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是酶聯免疫分析(ELISA),基於抗原和抗體的特異性識別和結合反應,對於小分子量農葯需要制備人工抗原,才能進行免疫分析。
酶抑製法,是研究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快速農殘檢測技術,主要根據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乙醯膽鹼酶的特異性抑制反應。
活體檢測法,主要利用活體生物對農葯殘留的敏感反應,例如給家蠅餵食樣品,觀察死亡率來判定農殘量。該方法操作簡單,但定性粗糙、准確度低,對農葯的適用范圍窄。
Ⅳ 農葯殘留檢測儀使用方法
一、開機
插上電源,打開儀器背面綠色電源開關,儀器顯示開機畫面,按畫面提示操作,按下回車鍵,儀器開始自檢,時間約1min。自檢完畢後,儀器進入待機檢測狀態。
二、試劑配製
1、緩沖液:取1包緩沖劑加入500mL蒸餾水或純凈水中,攪拌溶解製成磷酸緩沖液(pH7.6), 常溫保存。
2、顯色劑:取1瓶顯色劑加25mL緩沖液溶解,使用時取100μL,4℃冰箱保存。
3、底 物:取1瓶底物加12.5mL蒸餾水或純凈水溶解,使用時取100μL,4℃冰箱保存;或取1瓶底物加2.5mL蒸餾水或純凈水溶解 ,使用時取20μL,4℃冰箱保存。
4、膽鹼酯酶:酶制劑無需配製,可直接取用,使用時取100μL,4℃冰箱保存。
三、樣品提取
取2g果蔬樣品(塊莖類取4g),葉菜剪成25px左右見方的碎片,塊莖類取橫截面樣品或取其表皮,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mL緩沖液,振盪1~2min ,倒出提取液,靜置2min,待測。若提取液混濁或雜質太多可過濾後再測。
四、測試
1、對照測試:
反應瓶中加入2.5mL緩沖液,再分別加入100μL酶液和顯色劑,混勻,靜置反應10min後加入100μL(或20μL)底物,搖勻並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時放入儀器的測量室第1通道,合上蓋。
按〈B〉鍵,顯示屏下方延遲10s後,測量時間開始倒計時,計時完畢,顯示屏顯示吸光度增量(ΔΑ0)及抑制率。在進行對照測試時,2~8通道可同時進行樣品測試。
2、樣品測試:
反應瓶中加入2.5mL待測液,再分別加入100μL酶液和顯色劑,混勻,靜置反應10min後加入100μL(或20μL)底物,搖勻並立即倒入比色杯中,及時放入儀器的測量室通道,合上蓋。
按〈M〉鍵,顯示屏下方延遲10s後,測量時間開始倒計時,計時完畢,顯示屏顯示吸光度增量(ΔΑt)及抑制率。數據自動保存,如有需要按〈P〉鍵列印。
(4)茄子農殘速測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農葯殘留檢測儀使用事項
1、 包裝及保存:農殘速測試劑包含緩沖劑10包,膽鹼酯酶5瓶,顯色劑5瓶,底物5瓶,可供500份樣品測試;使用前整盒試劑應保存於4℃冰箱,保質期12個月;室溫或常溫保存時,保質期3~6個月。
2、試劑的使用:任何試劑使用時,用一瓶打開一瓶,用完後才使用新的,防止試劑變質。
3、試劑只出不入原則:測試時,從任何試劑瓶吸出的試劑,禁止再次注射回試劑瓶。
4、器具專用原則:任何用於移液的器具和容器都應各自貼上標簽,單獨使用,以免交叉污染。
5、檢測操作使用移液器及放液過程中,需適當控制節奏,以免吸液或放液過快導致加試劑量不準,並且有利於保護移液器設備。
6、本儀器可通用於按國家標准GB/T5009.199及按行業標准NY/T448-2001配套試劑的檢測。使用方法參照試劑配套說明書。
7、更詳細的儀器操作方法請參閱產品配套的說明書。
Ⅳ 蔬菜水果中有機磷農葯的殘留如何檢測
攜帶型農葯殘留速測儀及卡片的檢測原理和使用方法攜帶型農葯殘留速測儀是根據國家標准方法GB/T5009.199 — 2003 )速測卡法(紙片法)而專門設計的儀器.主要用於果,蔬,茶,糧食,水及土壤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快速檢測,特別適用於農產品質量檢測站的快速檢測,果蔬生產基地和專業戶採摘前田間地頭檢測,農貿批發銷售市場現場檢測,酒樓,食堂,家庭果蔬茶加工前安全檢測. 檢測原理: 儀器的檢測原理是利用速測卡中的膽鹼酯酶(卡②)可催化靛酚乙酸酯(卡①)水解為乙酸和靛酚,由於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對膽鹼酯酶的活性有強烈的抑製作用,因此,根據顯色的不同,即可判斷樣品中含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殘留情況.①② 使用方法:(1)開機 按住面板上的"開 / 關"鍵約2秒鍾,儀器開機(開機後再次按次鍵可關機):按[模式]鍵切換至"溫度",當溫達到40℃時,儀器發出一聲提示音,預熱完成,可以開始測試.(2)裝片 將速測卡撕去上蓋膜對折後再展開,插入壓紙條下的各通道加熱板上(注意卡①一端在上方,卡②一端在下方),檢查速測卡放置位置是否正確,速測卡中間的虛線應與壓條對齊,不要歪斜.(3)取樣 選擇有代表性的蔬菜或瓜果皮 ,擦去表面泥土,剪成一平方厘米左右碎片,取5克放入帶蓋瓶中,加入10毫升純凈水或緩沖溶液震盪50次(有條件擁護可配備超聲波清洗器攪拌),靜置2分鍾以上,每批最好做9個檢樣,同時做一個純凈水或緩沖液的空白對照,每剪完一個樣品,尖刀要洗凈後方可處.理另一個樣品,以免交駐污染.用移液搶取80微升樣品液加到白色葯片上. 如果檢測是在采樣現場或條件簡陋的情況下進行,可直接在待檢蔬菜葉尖部位滴2-3滴洗脫液,用另一片菜葉尖部在滴液處輕輕摩擦,使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葯充分溶入洗液中.然後滴一滴在(卡②)上.(4)測試 按〈啟動〉鍵,反應開始倒計時10分鍾("反應"指示符亮)當聽到儀器發出急促的蜂鳴提示音時關閉上蓋,顯色開始倒計時3分鍾("顯色"指示符亮):待儀器出緩和的蜂鳴提示音時,打開儀器上蓋,進行結果判定.結果判定與空白對照卡比較,若(卡②)不變色或略有淡黃色均為陽性結果,不變黃為強陽性結果,說明農葯殘留量較高,顯黃色色為弱陽性結果,說明農葯殘留量機對較低.(卡②)變為橘黃色或與空白對照卡相同,為陰性結果.附加說明本方法是生物化學反應,應盡可能避免一些物理和化學因素對酶活性的影響.反應最適酸鹼度為PH7.5左右,檢樣偏酸或偏鹼時應改用磷酸緩沖液浸提處理. 反應中,葯片表面應保持濕潤,最好將每一批樣品處理好後統一加樣,以免是過長蒸發干. 蔥,蒜,蘿卜,芹菜,茭白,蘑菇及番茄汁液中含有對酶活性有影響的植物次生物質,容易產生假陽性.處理這類樣品時,不宣剪切過碎,浸提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液汁過多釋放影響檢測檢測結果.必要時可採用整株(體)蔬菜浸提的方法進行測定.農葯速測卡在常溫條件下有效期為壹年,貯存時要求放在陰涼,乾燥和避光處,有條件者放於4℃冰箱中最佳.農葯速測卡開封後最好在三天內用完,如一次用不完可存放在乾燥器中.農葯速測卡果蔬農葯殘留快速檢測卡是用對農葯高度敏感的膽鹼酯酶和顯色劑做成的酶試紙,可以快速檢測蔬菜中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這兩大類用量較大,毒性較高的殺蟲劑的殘留情況,選用的酶對甲胺磷敏感,抗干擾性強,操作簡便,不需要配製試劑,不需要專業的技術培訓,可以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單獨使用,也可配套農葯殘留快速檢測儀使用,提高檢測效率.產品容易貯存,攜帶方便,是現場檢測的最佳方法.
Ⅵ 怎樣快速檢測蔬菜水果農葯殘留
簡單的,就是用一些所謂的快速檢測儀,或者試紙,這些東西都只能顯示有無某些農葯的殘留(現在的農葯結構五花八門,不是說一個試紙就能都檢測出來的),至於殘留量多少,十分不準確。
想要確切了解是什麼農葯殘留,殘留量是多少,最好是能使用LC-MS/MS檢測,但是這對儀器和試驗技術要求較高,一台儀器就好幾百萬,檢測過程快的話,也需要一兩天,做個試驗下來,費用不便宜。
Ⅶ 水果農殘檢測如何抽樣
農業行業標准NY/T 789―2004有明確規定。以下節選您需要的內容:
采樣原則
3.1 采樣應由專業技術人員進行。
3.2 採集的樣本應具有代表性。
3.3 樣本採集、制備過程中應防止待測定組分發生化學變化、損失,避免污染。
3.4 采樣過程中,應及時、准確記錄采樣相關信息。
4 采樣方法
4.1 產地樣本采樣
4.1.1 樣本採集
按照產地面積和地形不同,採用隨機法、對角線法、五點法、z形法、S形法、棋盤式法等進行多點采樣。產地面積小於1 hm2時,按照NY/T398規定劃分采樣單元;產地面積大於1 hm2小於10 hm2時,以1 hm2~3 hm2作為采樣單元;產地面積大於10 hm2時,以3 hm2~5 hm2作為采樣單元。每個采樣單元內採集一個代表性樣本。不應采有病、過小的樣本。采果樹樣本時,需在植株各部位(上、下、內、外、向陽和背陰面)采樣。
4.1.2.6 果菜類(果皮可食)
除去果梗後的整個果實。採集樣本量為6個~12個個體,不少於3 kg。代表種類有:黃瓜、胡椒、茄子、西葫蘆、番茄、黃秋葵。
4.1.2.7 果菜類(果皮不可食)
除去果梗後的整個果實,測定時果皮與果肉分別測定。採集樣本量為4個~6個個體。代表種類:哈密瓜、南瓜、甜瓜、西瓜、冬瓜。
4.1.2.9 柑橘類水果
取整個果實。外皮和果肉分別測定。至少6個~12個個體,不少於3 kg。代表種類有:橘子、柚子、橙子、檸檬等。
4.1.2.10 梨果類水果
去蒂、去芯部(含籽)帶皮果肉共測。至少12個個體,不少於3 k。代表種類有:蘋果、梨等。
4.1.2.11 核果類水果
除去果梗及核的整個果實,但殘留計算包括果核。至少24個個體,不少於2 kg。代表種類有:杏、油桃、櫻桃、桃、李子。
4.1.2.12 小水果和漿果
去掉果柄和果托的整個果實,樣本採集量不少於3kg。代表種類有:葡萄、草莓、黑莓、醋栗、越桔、羅甘莓、酸果蔓、黑醋栗、覆盆子。
4.1.2.13 果皮可食類水果
棗、橄欖:分析除去果梗和核後的整個果實,但計算殘留量時以整個果實計。無花果取整個果實。樣本採集量不少於1 kg。代表種類有:棗、橄欖、無花果。
4.1.2.14 果皮不可食類水果
除非特別說明,應取整個果實。鱷梨和芒果:整個樣本去核,但是計算殘留量時以整個果實計。菠蘿:去除果冠。樣本採集量為4個~12個個體,不少於3 kg。代表種類有:鱷梨、芒果、香蕉、番木瓜果、番石榴、西番蓮果、紐西蘭果、菠蘿。
4.2 農葯殘留田間試驗樣本采樣
根據試驗目的和樣本種類實際情況,按照隨機法、對角線法或五點法在每個采樣單元內進行多點采樣。
4.3.1 散裝樣本
對於散裝成堆樣本,應視堆高不同從上、中、下分層采樣,必要時增加層數,每層采樣時從中心及四周五點隨機采樣。抽檢樣本的采樣量按照GB/T 8855規定進行。樣本預處理方法按照4.1.2進行。
4.3.2 包裝產品
對於包裝產品,抽檢樣本的采樣量按照GB/T 8855規定進行隨機采樣。采樣時按堆垛采樣或甩箱采樣,即在堆垛兩側的不同部位上、中、下或四角中取出相應數量的樣本,如因地點狹窄,按堆垛采樣有
困難時,可在成堆過程中每隔若干箱甩一箱,取出所需樣本。樣本預處理方法按照4.1.2進行。
5.3 小體積蔬菜和水果
均勻混合後,按四分法縮分,用組織搗碎機或勻漿器處理後取250 g~500 g保存待測。
5.4 大體積蔬菜和水果
切碎後,按四分法縮分,取600 g~800 g保存待測。
5.5 冷凍樣本
冷凍狀態下破碎後進行縮分。如需解凍處理,須立即測定。
6 樣本包裝、貯存
6.1 樣本的包裝
採集的樣本用惰性包裝袋(盒)裝好,寫好標簽(包裝內外各一個)和編號(伴隨樣本各個階段,直至報告結果)。樣本及有關資料(樣本名稱、采樣時間、地點及注意事項等)在24 h內運送到實驗室,在運
輸過程中應避免樣本變質、受損、失水或遭受污染。
6.2 樣本的貯存
6.2.1 對含性質不穩定的農葯殘留樣本,應立即進行測定。
6.2.2 容易腐爛變質的樣本,應馬上搗碎處理,在低於-20℃條件下冷凍保存。
6.2.3 水樣在冷藏條件下貯存,或者通過萃取等處理,得到提取液,在冷凍條件下貯存。
6.2.4 短期貯存(小於7 d)的樣本,應按原狀在l℃~5℃下保存。
6.2.5 貯藏較長時間時,應在低於-20℃條件下冷凍保存。解凍後應立即分析。取冷凍樣本進行檢測時,應不使水、冰晶與樣本分離,分離嚴重時應重新勻漿。
6.2.6 檢測樣本應留備份並保存至約定時間,以供復檢。
7 樣本記錄
樣本記錄表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a) 樣本名稱、種類、品種;
b) 識別標記或批號、樣本編號;
c) 采樣日期;
d) 采樣時間;
e) 采樣地點;
f) 樣本基數及采樣數量;
g) 包裝方法;
h) 采樣(收樣)單位、采樣(收樣)人簽名或蓋章;
i) 貯存方式、貯存地點、保存時間;
j) 采樣時的環境條件和氣候條件;
k) 對市場抽檢樣品需標明原編號及生產日期、被抽樣單位,並經被抽樣單位簽名或蓋章。
Ⅷ 農葯殘留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農葯噴灑到作物或土壤中,經過一段時間,由於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溫揮發、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謝等作用,絕大部分已消失,但還會有微量的農葯殘留。殘留農葯對病蟲和雜草無效,但對人畜和有益生物會造成危害。因此,控制農葯殘留須做好以下幾點。
(1)合理使用農葯
應根據農葯的性質、病蟲草害的發生、發展規律,辯證地使用農葯,力爭以最少的用量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在合理用葯方面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對症用葯:根據病蟲草害的發生特點,選用最有效的農葯產品。抓住病蟲草害發生最關鍵時期和薄弱環節適時使用農葯。
②嚴格掌握用葯量:按照農葯標簽所規定的用量噴葯,要求把葯劑均勻地噴施於作物上,避免重噴和漏噴。
③改進農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劑以改善葯液的展著性能。
④合理混用農葯:在使用農葯時,必須合理地輪換交替用葯,正確混配、混用,防止單一長期使用一種農葯。
(2)安全使用農葯
要嚴格按照《農葯安全使用規定》《農葯合理使用准則》要求,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嚴禁高毒、高殘留農葯在果樹、蔬菜、中葯材、煙草等作物上使用。施用時一定要在安全間隔期內進行。
(3)採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農葯污染較嚴重的地塊,一定時期內不栽種易吸收農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蟲作物新品種,以減少農葯的施用。
(4)綜合防治
積極開展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實行農作物的合理輪作和倒茬。
(5)掌握收獲期
不允許在安全間隔期內收獲和利用栽培作物。各種葯劑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長趨勢和季節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收獲時該作物離最後噴葯的時間越長越好。
(6)進行去污處理
對殘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農葯可做去污處理,如通過曝曬、清洗等方法,也可減少或去除農葯殘留污染。
(7)加強宣傳教育力度
由於農民欠缺有關農葯法律、法規及農葯毒性科學方面的知識,因此,必須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發放有關資料,來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培養其責任感,營造一個控制農葯殘留污染的氛圍。
(8)加大農葯監督管理
控制農產品殘留,必須加強農葯市場管理,打擊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葯產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高毒農葯和農葯復配製劑中摻雜高毒農葯成分的違法行為。加大農產品監測力度,完善農產品檢測手段,對農葯殘留超標的農產品要嚴格控制銷售,從而達到控制農產品農葯殘留的目的。
Ⅸ 你知道果蔬農葯殘留檢測方法及注意事項是什麼嗎
一、農葯殘留檢測儀方法
1、儀器正常工作條件。
(1)室溫25-35℃(室溫低於25℃時加水浴)。
(2)室內相對濕度不大於85%。
2、試劑配製。
① 緩沖液:將緩沖液試劑袋中的試劑倒出,溶於500ml 蒸餾水中,溶解、混勻即可。
② 底物:往標注為底物的瓶中加入13ml蒸餾水。2~4ºC環境下冷藏保存。
③ 顯色劑:無需配製放入冰箱冷藏(2~4ºC),切勿冷凍結冰。
④ 酶試劑:酶試劑已配成溶液可直接使用。平常要在2~4ºC環境條件下冷藏保存,切勿冷凍至結冰!!!。
3、檢液制備。
(1)從田間採摘2-2.5Kg可食用菜樣,分成3份,1份備案,1份用於復檢,1份用於檢測。取表面干凈的蔬菜,用天平準確稱取2g,葉菜取葉片部分,果菜如番茄、黃瓜等橫截削下一片。
(2)將葉片、瓜肉等剪成1cm見方,置於小燒杯內,加入10ml提取液浸沒,室溫放置10min,每3min晃動一下燒杯。
(3)將燒杯中的提取液倒入試管內,略沉澱後用吸管吸取上清液2.5ml,移入另一試管內,即為檢液。
4、儀器操作與測試。
3、檢測樣品測試:
(1) 空白對照測量:
① 取2.5ml對照樣品於比色皿中;
② 將比色皿放入指定的通道中;
③ 按「對照」鍵,屏幕下方顯示測量時間;
④ 檢測結束後,儀器自動顯示對照樣品的測試結果△Ao。
[備注]:a 當顯色時間為1min時,空白對照值在0.15-0.3之間時,可繼續做實驗;
b 當空白對照值在<0.15時,需重做空白對照,若重復多次的空白對照值<0.15時,必須更換酶試劑。
c 當空白對照值在>0.3時, 要將酶溶液適當稀釋,重新做空白對照。
d 當顯色時間為3min時,對照值應≥0.3。<0.3時更換酶試劑。
(2) 樣品測量:
① 取2.5ml待測樣品於比色皿中;
② 將比色皿放入指定的通道中;
③ 按「樣品」鍵,屏幕下方顯示測量時間;
④ 檢測結束後,儀器自動顯示指定通道檢測樣品的測試結果△Ai。
【 判斷標准】
(1) 樣品的抑制率在40~50%之間為可疑農殘超標樣品;
(2) 抑制率>50%為農殘超標樣品,表明被測樣品的農葯殘留毒性可能超過安全的界定標准,建議用氣相色譜等儀器分析法作進一步確認。
【注意事項】
①加入底物後,應迅速混勻,立即測試。
②所用的檢測液對皮膚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使用時請做好防護。不慎沾到皮膚應立即擦乾並用大量水沖洗。
③檢測試劑請務必在2~4ºC冰箱保存。
二、注意事項
1、檢液制備過程中,浸提時每3min應晃動一下,晃與不晃有影響。浸提時間要保證10min,縮短時間對結果影響較大。
2、建議使用同一個比色皿(每次使用前用蒸餾水沖洗2次,再甩干,並用擦鏡紙擦乾光面),使用不同的比色皿對結果有很大影響。一批檢樣同時檢測,共用一個對照,還有利於工作時間的縮短。
3、酶液和顯色劑與提取液的反應時間為15min,反應時間不同,結果不同,時間越長,靈敏度越高。
4、酶、顯色劑不能漏加、多加,否則對結果影響大。在對蔬菜檢樣的檢測過程中,應嚴肅認真,按操作程序進行,建議對抑制率≥50%以上的菜樣,應進一步採用色譜或質譜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以確定其農葯殘留是否真的超標。
5、對蔥、大蒜、韭菜、荔頭、芫荽等蔬菜,採用酶抑製法速測,出現假陽性的可能性極大,且辛辣味愈濃的大蒜品種,出現假陽性頻率愈高,但未發現測試過程出現假陰性問題。
6、紫紅茄、番茄、紅辣椒、紅莧菜、絲瓜含有天然色素,並且多汁,採用酶抑製法速測,其結果不受色素和汁液的干擾。 對綠葉蔬菜中的冬寒菜、菠菜、芹菜等,採用酶抑製法測試結果正常,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的可能性不大。
7、加入底物後,應迅速混勻,立即測試。
8、空心菜、小白菜、豆角等為必檢項目,因這幾類蔬菜或容易殘留農葯,或使用農葯次數多、密度大。但也不可忽視其他蔬菜種類的檢測。
9、應做好抽樣、檢測結果等的原始記錄,並最好用電腦列印,便於存檔、備查等的管理。
10、所用的檢測液對皮膚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傷害,使用時請做好防護。不慎沾到皮膚應立即擦乾並用大量水沖洗。公司名稱:深圳市芬析儀器製造有限公司
Ⅹ 蔬菜中的農葯殘留怎麼檢測
氣相色譜法:用氣體作為流動相的色譜法稱為氣相色譜法,適用於檢測容易揮發而不發生分解的有機化合物。在氣相色譜分析中會使用各種高靈敏度的檢測器,比較常用的包括FPD(火焰光度檢測器)、ECD(電子俘獲檢測器)、NPD(氮磷檢測器)等。
FPD是一種對硫、磷有選擇性的檢測器,這兩種元素在燃燒中被激發,從而發射特徵的光信號,因此通常我們在檢測果蔬中有機磷類的農葯殘留時,便會選擇用FPD來檢測。
ECD通常用來檢測具有電負性的物質,而且電負性越強,靈敏度越高。在果蔬中的農葯殘留檢測中,ECD被廣泛應用於有機氯類農葯的檢測。
(10)茄子農殘速測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檢液制備過程中,浸提時每3min應晃動一下,晃與不晃有影響。浸提時間要保證10min,縮短時間對結果影響較大。
2、建議使用同一個比色皿(每次使用前用蒸餾水沖洗2次,再甩干,並用擦鏡紙擦乾光面),使用不同的比色皿對結果有很大影響。一批檢樣同時檢測,共用一個對照,還有利於工作時間的縮短。
3、酶液和顯色劑與提取液的反應時間為15min,反應時間不同,結果不同,時間越長,靈敏度越高。
4、酶、顯色劑不能漏加、多加,否則對結果影響大。在對蔬菜檢樣的檢測過程中,應嚴肅認真,按操作程序進行,建議對抑制率≥50%以上的菜樣,應進一步採用色譜或質譜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以確定其農葯殘留是否真的超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蔬菜農葯殘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氣相色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