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用化學方法鑒別七葉內酯葡萄糖

用化學方法鑒別七葉內酯葡萄糖

發布時間:2025-07-24 20:58:39

1. 學中葯制劑的感想!

中葯制劑分析

(一)定義:

1.中葯分析的定義 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分析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葯制劑質量的一門應用學科。

2. 中葯制劑的定義 根據葯典、制劑規范和其他規定的處方,將中葯的原料葯物加工製成具有一定規格,可以直接用於防病、治病的葯品。它是祖國醫葯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3. 中成葯(Chinese patent medicine)的定義 中葯制劑中的一些葯品經過葯品監督局審批,在市場上允許出售,可以通過醫生診斷給患者使用,也可由患者根據經驗與常識直接使用的中葯制劑產品。

(二)發展歷史

早在戰國時期,醫學家們著成了中醫學第一部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為中醫葯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金匱要略」,不僅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療體系,還收載了許多有名的方劑,晉代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最早提出成葯劑概念,主張成批生產,以備急用;明代偉大醫葯學家李時珍,總結了歷代醫葯學家用葯的豐富經驗,著成「本草綱目」,全書收載葯物1892種,方劑13000餘首,劑型近40種,是中醫葯學中一部享譽世界的巨著。

(三)評價歷史

最初感官的檢查,檢驗只能由有經驗的人進行,外行人則完全不懂,缺乏客觀指標。50年代開始將中葯及其制劑的質量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63版葯典分兩部,其中第一部收載中葯材和中葯制劑。至95版已收載葯材522種,中葯制劑398種,增加44%。劑型有注射液。檢驗方法用植物形態學方法和物理化學方法代替了傳統的感官檢查方法,如顯微鑒定技術,化學鑒別方法、色譜法,尤其是TLC法對制劑中所含葯材的鑒別;對不同制劑的制劑規格進行檢查;檢查有害雜質如:雜物、砷鹽、重金屬等,並對部分葯物中成分已明確的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水平有很大提高。

(四)葯典一部介紹:標准內容包括[處方]、[製法]、[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項目,但就整體水平來講,還處

於發展階段,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探討有待完善。特別是含量測定項目,是中葯制劑分析中的薄弱環節,以葯典一部為例,葯典出版6部,53年無中葯,63年出版一部收載中葯材和中葯制劑,無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只以處方和傳統工藝控制質量。77年版,開始採用顯微鑒別法對含有原葯材的粉末進行定性,少數品種增加了理化分析及個別品種按制劑通則要求規定進行有關項目的測定。85版開始採用薄層色譜法對制劑中多種化學成分進行分離後作鑒別試驗。90版,色譜分析技術得到廣泛應用。95版更突出了中葯的特色,從收載品種和檢測方法都有所增加。中葯制劑中含量測定所佔的比率: 77版,1.48%;85版,5.31;90版,8.73%,95版,12.81%。所以中葯制劑的含量測定內容的研究是一個艱巨任務,對提高葯品標准和水平,保證葯品質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中葯制劑分析的關鍵問題:如何確定中葯制劑質量評價的指標。

1.中葯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其中的化學成分

中葯特別是復方制劑含有有效成分多,雜質多,未知成多,含量差異大,作用十分復雜(一葯多用山楂:在制劑中以健胃消食為主,測定有機酸的含量;若以治療心血管疾病為主,則測定黃酮類成分)。因此,只有在天然葯物化學、葯理學、葯劑學、葯物分析學及臨床和基礎醫學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探明中葯制劑的作用機理、主要有效成分及相互的關系後,才能提出評價其質量的客觀指標,制定出比較完善的質量標准,實現中葯制劑質量由控制向評價的轉變。

2.含量的影響因素多

原料葯材(生長環境、採收時間、貯藏條件)需經檢驗;

2)工藝影響;

3)貯藏。

3.原則:葯味:「君、臣、佐、使」,主葯、貴重葯、毒劇葯;成分: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和特徵成分。

4.分析方法特點:

1)預處理(提取、純化和濃縮);

2)測定方法要專屬性強、靈敏度高、分離效率高;

3)方法要簡便;

4)必須有中醫葯理論指導;

5)運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逐步探明其作用機理,尋找評價和控制其質量的新方法、新途徑,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

的貢獻,使中葯走向國際。

5.中葯化學分類

1)生物鹼 麻黃、黃連、延胡索、莨菪、漢防己、烏頭、鉤藤、蝙蝠葛、石蒜、秋水仙。定義 一類存在於生物體中含氮有機化合物,能於酸結合成鹽。大多數都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原子在環內,有光學活性和一定的生理活性。

甙類 定義 凡能水解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的物質。

(1)黃酮類化合物及其甙 黃芩、槲皮素與蘆丁、橙皮、葛根黃酮

(2)蒽醌類化合物及其甙 大黃、虎杖

(3)香豆素類化合物及其甙 七葉內酯和七葉甙、矮茶素

(4)強心甙 毛花洋地黃 ;鈴蘭、黃花夾竹桃、蟾蜍

(5)皂甙 甘草、薯蕷、雪膽、柴胡

(6)其他甙

含氰甙類 苦杏仁;含酚甙 熊果酚甙、牡丹酚;含硫甙 黑白芥子甙;生物鹼甙 龍葵鹼甙;木脂素甙 五味子素 牛旁子甙;吲哚甙 松藍甙;環臭蟻醛甙 梔子甙、玄參甙;其他 牽牛子甙 番紅花苦甙。

3)揮發油 薄荷油、樟腦油及樟腦、芸香油。 定義 從中葯水蒸氣蒸餾所得到的與水不相混合的揮發性油狀成分的總稱,大多具有芳香氣味。

4)萜類 山道年、穿心蓮、川楝素。 異戊二稀縮合而成

5)有機酸 斑蝥素、原兒茶酸。 除氨基酸外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酸性成分。脂肪蔟、芳香蔟和萜類。

6)醌類 磯松素、紫草素。 凡碳環上具有兩個羰基並含有共軛雙鍵的化合物稱為醌,除恩醌外還有苯醌、萘醌和菲醌。

7)環酮 蛇麻酮、律草素。 碳環上具有羰基化合物。

8)甾體 b-谷甾醇、麥角甾醇和豆甾醇、膽酸、膽甾醇等

9)鞣質 可水解(沒食子、逆沒食子)五倍子、縮合鞣質(雙兒茶精)。 一類分子比較大,可與蛋白質合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的多元酚類衍生物的總稱。

10)多糖 茯苓、香菇、芸之、靈芝

11)氨基酸 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一種含氮有機物質,分子中同時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稱氨基酸,從天然界發現近300種。美舌藻中的海人草酸、使君子中的使君子氨酸,南瓜子中的南瓜子氨酸、棉皮中的天門冬素。

12)蛋白質和酶 各種a-氨基酸通過肽鍵結合所組成的一類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小至1萬左右,大至千萬以上。天花粉蛋白,菠蘿蛋白,雷丸素。

二、中葯制劑的分類

(一)液體制劑

1.合劑與口服液 合劑系指葯材用水或其他溶劑提取,提取液經濃縮製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單劑量包裝的合劑稱口服液。

2.酊劑和酒劑 酒劑是指葯材用蒸餾酒浸提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酊劑是指葯物用規定濃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

(二)半固體制劑

1.煎膏劑 又稱膏滋是指葯材用水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煉蜜或糖製成的半流體制劑,有的煎膏劑還可加入葯材細粉,攪拌混勻後製得。

2.浸膏劑和流浸膏劑 流浸膏劑是指用適宜的溶劑浸出葯材中的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劑,調整濃度至規定標准而製成的制劑,1g/1ml,乙醇為防腐劑。

浸膏劑是指用適宜的溶劑浸出葯材中有效成分後,蒸去全部溶劑,濃縮成稠膏狀或塊、粉狀的浸出制劑2~5g/g,多數為原料。

(三)固體制劑

1.丸劑 是指葯材粉末或葯材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或輔料製成的球形或類球形的制劑。根據粘合劑和制備方法不同分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濃縮丸和微丸等。

2.散劑 多種葯材混合製成的粉末狀制劑,分內服和外用2種。

3.顆粒劑 又稱沖劑是指適宜的輔料與葯材提取物或與葯材細粉製成的顆粒狀制劑。

4.片劑 是指葯材細粉或浸膏加輔料壓制而成的片狀制劑。

5.膠囊劑 分硬膠囊、軟膠囊和腸溶膠囊。

硬膠囊是指將一定量的葯材提取物加葯粉或輔料製成粉末或顆粒,填充於空心膠囊中製成,或將葯材粉末直接裝於空心膠囊中製成。軟膠囊是指將一定量的葯材提取物加適宜的輔料密封於球形或其他形狀的軟質囊材中,用壓製法制備,軟質囊材用明膠、甘油或其他葯用材料製成。腸溶膠囊是指膠囊經高分子材料處理或其他方法加工後,其囊殼在胃中不溶,在腸中才能崩解的膠囊。

2. 中葯制劑是什麼概念

中葯制劑分析 (一)定義: 1.中葯分析的定義 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分析理論和方法研究中葯制劑質量的一門應用學科。 2. 中葯制劑的定義 根據葯典、制劑規范和其他規定的處方,將中葯的原料葯物加工製成具有一定規格,可以直接用於防病、治病的葯品。它是祖國醫葯學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 3. 中成葯(Chinese patent medicine)的定義 中葯制劑中的一些葯品經過葯品監督局審批,在市場上允許出售,可以通過醫生診斷給患者使用,也可由患者根據經驗與常識直接使用的中葯制劑產品。 (二)發展歷史 早在戰國時期,醫學家們著成了中醫學第一部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為中醫葯學奠定了理論基礎;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金匱要略」,不僅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治療體系,還收載了許多有名的方劑,晉代葛洪所著「肘後備急方」最早提出成葯劑概念,主張成批生產,以備急用;明代偉大醫葯學家李時珍,總結了歷代醫葯學家用葯的豐富經驗,著成「本草綱目」,全書收載葯物1892種,方劑13000餘首,劑型近40種,是中醫葯學中一部享譽世界的巨著。 (三)評價歷史 最初感官的檢查,檢驗只能由有經驗的人進行,外行人則完全不懂,缺乏客觀指標。50年代開始將中葯及其制劑的質量管理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63版葯典分兩部,其中第一部收載中葯材和中葯制劑。至95版已收載葯材522種,中葯制劑398種,增加44%。劑型有注射液。檢驗方法用植物形態學方法和物理化學方法代替了傳統的感官檢查方法,如顯微鑒定技術,化學鑒別方法、色譜法,尤其是TLC法對制劑中所含葯材的鑒別;對不同制劑的制劑規格進行檢查;檢查有害雜質如:雜物、砷鹽、重金屬等,並對部分葯物中成分已明確的有效成分進行含量測定,水平有很大提高。 (四)葯典一部介紹:標准內容包括[處方]、[製法]、[性狀]、[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等項目,但就整體水平來講,還處 於發展階段,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探討有待完善。特別是含量測定項目,是中葯制劑分析中的薄弱環節,以葯典一部為例,葯典出版6部,53年無中葯,63年出版一部收載中葯材和中葯制劑,無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只以處方和傳統工藝控制質量。77年版,開始採用顯微鑒別法對含有原葯材的粉末進行定性,少數品種增加了理化分析及個別品種按制劑通則要求規定進行有關項目的測定。85版開始採用薄層色譜法對制劑中多種化學成分進行分離後作鑒別試驗。90版,色譜分析技術得到廣泛應用。95版更突出了中葯的特色,從收載品種和檢測方法都有所增加。中葯制劑中含量測定所佔的比率: 77版,1.48%;85版,5.31;90版,8.73%,95版,12.81%。所以中葯制劑的含量測定內容的研究是一個艱巨任務,對提高葯品標准和水平,保證葯品質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五)中葯制劑分析的關鍵問題:如何確定中葯制劑質量評價的指標。 1.中葯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其中的化學成分 中葯特別是復方制劑含有有效成分多,雜質多,未知成多,含量差異大,作用十分復雜(一葯多用山楂:在制劑中以健胃消食為主,測定有機酸的含量;若以治療心血管疾病為主,則測定黃酮類成分)。因此,只有在天然葯物化學、葯理學、葯劑學、葯物分析學及臨床和基礎醫學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探明中葯制劑的作用機理、主要有效成分及相互的關系後,才能提出評價其質量的客觀指標,制定出比較完善的質量標准,實現中葯制劑質量由控制向評價的轉變。 2.含量的影響因素多 原料葯材(生長環境、採收時間、貯藏條件)需經檢驗; 2)工藝影響; 3)貯藏。 3.原則:葯味:「君、臣、佐、使」,主葯、貴重葯、毒劇葯;成分:有效成分、毒性成分和特徵成分。 4.分析方法特點: 1)預處理(提取、純化和濃縮); 2)測定方法要專屬性強、靈敏度高、分離效率高; 3)方法要簡便; 4)必須有中醫葯理論指導; 5)運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逐步探明其作用機理,尋找評價和控制其質量的新方法、新途徑,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 的貢獻,使中葯走向國際。 5.中葯化學分類 1)生物鹼 麻黃、黃連、延胡索、莨菪、漢防己、烏頭、鉤藤、蝙蝠葛、石蒜、秋水仙。定義 一類存在於生物體中含氮有機化合物,能於酸結合成鹽。大多數都有復雜的環狀結構,氮原子在環內,有光學活性和一定的生理活性。 甙類 定義 凡能水解生成糖和非糖化合物的物質。 (1)黃酮類化合物及其甙 黃芩、槲皮素與蘆丁、橙皮、葛根黃酮 (2)蒽醌類化合物及其甙 大黃、虎杖 (3)香豆素類化合物及其甙 七葉內酯和七葉甙、矮茶素 (4)強心甙 毛花洋地黃 ;鈴蘭、黃花夾竹桃、蟾蜍 (5)皂甙 甘草、薯蕷、雪膽、柴胡 (6)其他甙 含氰甙類 苦杏仁;含酚甙 熊果酚甙、牡丹酚;含硫甙 黑白芥子甙;生物鹼甙 龍葵鹼甙;木脂素甙 五味子素 牛旁子甙;吲哚甙 松藍甙;環臭蟻醛甙 梔子甙、玄參甙;其他 牽牛子甙 番紅花苦甙。 3)揮發油 薄荷油、樟腦油及樟腦、芸香油。 定義 從中葯水蒸氣蒸餾所得到的與水不相混合的揮發性油狀成分的總稱,大多具有芳香氣味。 4)萜類 山道年、穿心蓮、川楝素。 異戊二稀縮合而成 5)有機酸 斑蝥素、原兒茶酸。 除氨基酸外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酸性成分。脂肪蔟、芳香蔟和萜類。 6)醌類 磯松素、紫草素。 凡碳環上具有兩個羰基並含有共軛雙鍵的化合物稱為醌,除恩醌外還有苯醌、萘醌和菲醌。 7)環酮 蛇麻酮、律草素。 碳環上具有羰基化合物。 8)甾體 b-谷甾醇、麥角甾醇和豆甾醇、膽酸、膽甾醇等 9)鞣質 可水解(沒食子、逆沒食子)五倍子、縮合鞣質(雙兒茶精)。 一類分子比較大,可與蛋白質合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的多元酚類衍生物的總稱。 10)多糖 茯苓、香菇、芸之、靈芝 11)氨基酸 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的一種含氮有機物質,分子中同時含有氨基和羧基,所以稱氨基酸,從天然界發現近300種。美舌藻中的海人草酸、使君子中的使君子氨酸,南瓜子中的南瓜子氨酸、棉皮中的天門冬素。 12)蛋白質和酶 各種a-氨基酸通過肽鍵結合所組成的一類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量小至1萬左右,大至千萬以上。天花粉蛋白,菠蘿蛋白,雷丸素。 二、中葯制劑的分類 (一)液體制劑 1.合劑與口服液 合劑系指葯材用水或其他溶劑提取,提取液經濃縮製成的內服液體制劑。單劑量包裝的合劑稱口服液。 2.酊劑和酒劑 酒劑是指葯材用蒸餾酒浸提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酊劑是指葯物用規定濃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 (二)半固體制劑 1.煎膏劑 又稱膏滋是指葯材用水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煉蜜或糖製成的半流體制劑,有的煎膏劑還可加入葯材細粉,攪拌混勻後製得。 2.浸膏劑和流浸膏劑 流浸膏劑是指用適宜的溶劑浸出葯材中的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劑,調整濃度至規定標准而製成的制劑,1g/1ml,乙醇為防腐劑。 浸膏劑是指用適宜的溶劑浸出葯材中有效成分後,蒸去全部溶劑,濃縮成稠膏狀或塊、粉狀的浸出制劑2~5g/g,多數為原料。 (三)固體制劑 1.丸劑 是指葯材粉末或葯材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或輔料製成的球形或類球形的制劑。根據粘合劑和制備方法不同分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濃縮丸和微丸等。 2.散劑 多種葯材混合製成的粉末狀制劑,分內服和外用2種。 3.顆粒劑 又稱沖劑是指適宜的輔料與葯材提取物或與葯材細粉製成的顆粒狀制劑。 4.片劑 是指葯材細粉或浸膏加輔料壓制而成的片狀制劑。 5.膠囊劑 分硬膠囊、軟膠囊和腸溶膠囊。 硬膠囊是指將一定量的葯材提取物加葯粉或輔料製成粉末或顆粒,填充於空心膠囊中製成,或將葯材粉末直接裝於空心膠囊中製成。軟膠囊是指將一定量的葯材提取物加適宜的輔料密封於球形或其他形狀的軟質囊材中,用壓製法制備,軟質囊材用明膠、甘油或其他葯用材料製成。腸溶膠囊是指膠囊經高分子材料處理或其他方法加工後,其囊殼在胃中不溶,在腸中才能崩解的膠囊。

3. 蒲公英的介紹

蒲公英概述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別名婆婆丁、黃花苗、黃花地丁、奶汁草等,為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載於《唐本草》,謂:「蒲公草,葉似苦苣,花黃,斷有白汁,人皆啖之。」孫思邈《千金方》作鳧公英,蘇頌《圖經本草》作仆公罌,《本草綱目》載蒲公英於菜部,謂:「地丁,江之南北頗多,他處亦有之,嶺南絕無。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莖、葉、花、絮並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
蒲公英的食用價值、醫葯價值、營養價值在《本草綱目》、《辭海》及歷代醫葯大典中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肯定。蒲公英含蒲公英醇、膽鹼、有機酸、菊糖、葡萄糖、Vc、Vd、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素,同時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鐵、Ca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Ca的含量為番石榴的2.2倍、刺梨的3.2倍,鐵的含量為刺梨的4倍、山楂的3.5倍。從食用營養的觀點看,人體中最容易缺乏的無機元素只有Ca和鐵。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價值。美國、日本的研究發現,蒲公英的營養價值之高在自然界十分罕見,是一種高維營養菜。蒲公英食品已開始在美國、日本風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腫瘤」的三抗作用,引起了國際關注。
蒲公英為全株含白色乳汁的菊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被稱為中葯材中八大金剛之一,不僅是一種高營養保健食品,而且廣泛應用於化工、醫葯等行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其食用部分為嫩苗或嫩葉,經過洗凈後可生食或炒食、做湯、涼拌均可。蒲公英以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之功能。同時還是製作飲料、罐頭、花茶、化妝品等很好的原料。蒲公英野生長在路邊、溝邊、宅畔、荒地、田間及丘陵地帶,適應性很強,深受人們歡迎,已成為日益走俏的野菜。蒲公英也可人工栽培,滿足市場需求。 近幾年在我國部分地區已有一定面積的人工馴化栽培,現已摸索出一套切合實際的栽培技術。

蒲公英種殖場
幾千年來,蒲公英一直是人們普遍喜食的一種時令野菜。近年,隨著對其開發利用價值的深入研究,由過去的度荒野菜變成了賓館、飯店餐桌的美味佳餚。特別是其醫療保健功能的確認,引起了醫學專家和營養學專家的重視。國家衛生部新近將蒲公英列入了葯食兼用的品種之一,一批醫用保健品也隨之出現,加上在傳統中葯上的應用,蒲公英的巨大經濟價值正在充分體現。因此,除採集野生資源外,蒲公英的人工栽培也正在悄然興起。

http://www.yh-snail.com/pgy.htm

4. 可用Borntrager反應鑒別的化合物是

【答案】:B
本組題考查中葯化學成分的鑒別反應。碘化鉍鉀是生物鹼沉澱試劑,可鑒別苦參鹼;Molish反應是鑒別糖和苷的反應,可鑒別苦杏仁苷;Borntrager反應是鑒別羥基蒽醌的反應,大黃素屬於蒽醌類化合物。

5. 為什麼穿心蓮叫日行千里呀

穿心蓮——別名一見喜、欖核蓮、印度草、斬蛇劍、苦膽草、蛇草、四方蓮、四方草、雄膽草、春蓮夏柳;日行千里、……。本葯系爵床科須葯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我國的穿心蓮最早在廣東及福建南部引種栽培,經過五千年中醫葯文明的大浪淘沙,穿心蓮早已應用於民間,作為治痢及外科瘡瘍腫毒等各種疾病的要葯。

字串3

穿心蓮性味苦寒、無毒,其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目前穿心蓮有多種制劑,如水丸、蜜丸、膠囊、片劑、浸膏片、軟膏、注射劑等等。日前由天津天士力推出的滴丸劑型因為是從穿心蓮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穿心蓮內酯,純度達98%,且是深加工產品,在治療功效上,比起其他劑型具有相當的優勢,制劑的現代技術使葯物的有效成份在體內溶出的速度的更快,吸收更好,有效成份當然就更容易發揮作用。

閱讀全文

與用化學方法鑒別七葉內酯葡萄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宮腔積液怎麼辦有什麼食療方法嗎 瀏覽:481
腦轉移最難治療方法 瀏覽:905
心臟病的最佳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278
韭菜花醬的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10
隧道收斂測量方法 瀏覽:976
三維地質模擬中不確定性分析方法 瀏覽:406
制定風量計算方法應幾年修訂一次 瀏覽:79
e6000膠水使用方法 瀏覽:890
微電流瘦臉儀使用方法 瀏覽:950
如何看鐵水成型的方法 瀏覽:877
測量電流表的三種方法 瀏覽:520
變壓器接地絕緣測量方法視頻 瀏覽:976
射手女復合的最佳方法 瀏覽:158
如何在家一個方法瘦小腿 瀏覽:78
華為手機在哪裡設置雙擊亮屏方法 瀏覽:403
正確松離合的方法 瀏覽:272
ab液相判斷哪裡堵的方法 瀏覽:142
正確啟動汽車的方法 瀏覽:106
跑樁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253
老虎清潔面膜的使用方法 瀏覽: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