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判斷眼乾症
有一種眼病,外表很難看出端倪,甚至一些病情輕微的患者也沒察覺到異常,只當是視疲勞,眼睛干澀。但隨著病情加重,這種看不見的眼病不僅會造成眼睛不適,甚至還可能對患者的生活帶來影響。
這種眼病就是乾眼症,乾眼症在如今非常普遍,特別是對於長期過度用眼的人來說,乾眼症幾乎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發作。
蘭州普瑞眼科專家介紹,乾眼症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淚液質、量異常或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可伴有眼部不適、眼表組織病變、視功能障礙。
乾眼症的常見症狀有哪些?看看你中招了嗎?
很多人以為,乾眼症就是眼睛干澀,但實際上,乾眼症常見的症狀還包括了異物感、眼癢、眼痛、灼熱感、分泌物粘稠、怕風、畏光、流淚等等。而嚴重的乾眼症患者還會出現眼睛紅腫、充血,甚至造成角結膜病變,導致視力受影響。
如果發現自己出現以上乾眼症症狀,該怎麼辦?
1. 及早就醫檢查
很多人對於乾眼症不以為然,直到在眼睛的不適症狀實在影響日常用眼時,就自行購買眼葯水來緩解。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因為市面上的眼葯水種類眾多,大部分還含有防腐劑,如果使用的眼葯水不對症,長時間使用不僅無法緩解乾眼症,甚至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或引起其它眼部問題。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到專業的醫院進行檢查,在深圳希瑪林順潮眼科醫院,可以通過淚液分泌檢查、淚液膜破裂時間、角膜熒光素染色法這幾種方法來檢查患者是否有乾眼症,以及乾眼症的輕重程度。
2. 及時治療
如果確診為乾眼症,切忌一拖再拖,應及時配合醫生治療,避免病情再繼續加重。
為了給乾眼症患者更好的治療,蘭州普瑞眼科醫院特別成立了乾眼特色門診,採用乾眼SPA治療、瞼板腺疏通按摩、淚小管開口封閉法等,為患者提供符合自身病症的個性化治療方案及診療體驗。
3.需改善用眼習慣,控制自己用眼時間
如果想徹底告別乾眼症,除了及時就診治療,乾眼症患者更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改善用眼習慣,控制好自己的用眼時間。
(1)除了必要的工作或學習以外,盡量減少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做到每隔30-40分鍾休息一下,讓眼睛閉眼或眺望遠處10分鍾。
(2)用眼距離要把握好,不管是閱讀還是工作時,都應讓眼睛與電子屏幕保持20厘米以上的距離,切勿近距離用眼。
Ⅱ 怎麼判斷是不是乾眼症
怎麼判斷是不是乾眼症
怎麼判斷是不是乾眼症,現代使用空調、電腦、隱形眼鏡等的人越來越多,長時間盯著屏幕,或長時間在空調房裡呆著就會導致眼睛不舒服,乾眼症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怎麼判斷是不是乾眼症呢?
乾眼症通常是通過臨床症狀、患者體征、輔助檢查等方式來明確診斷。乾眼症又稱為角結膜乾燥症,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淚液質量異常、動力學異常,導致淚膜穩定性下降並伴有眼部不適和(或)眼表組織損害,很少會造成視力損傷。
一、臨床症狀:
乾眼症早期時,患者常會有眼部干澀感、燒灼感、異物感,同時會畏懼光線、視物模糊或疲勞。如果合並其他全身性疾病,則有可能會出現口乾、關節痛、皮膚病損等症狀。
二、患者體征:
查體時常可見球結膜血管擴張、增厚,因皺褶而失去光澤,有時在內眼瞼下端見到微黃色黏絲狀分泌物,內、外眼角的角膜上皮會有不同程度的點狀脫落,角膜最外層缺損區能被熒光素染色。
三、輔助檢查:
1、淚液分泌量:由專業眼科醫生用淚液分泌試紙,根據單位時間內患者流淚的量進行判斷,通常測試5min。正常人在試紙上顯示30mm左右,而乾眼症患者通常<5mm甚至是0mm,可以由此判斷患者是否有乾眼症;
2、淚膜破裂時間測量:正常淚膜破裂時間是10s,通常<10s是淚膜不穩定。一般情況下,乾眼症患者會低於10s,甚至會低於5s,此方法可以用於乾眼症的初步篩查,由於可能會受到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准確率有限;
3、眼表上皮活性檢測:可以通過熒光素、麗絲胺綠進行染色,能夠看到角膜上皮破損,從而可以診斷為乾眼症;
4、其他檢查:還存在活檢及印跡細胞學檢查、淚液蕨類試驗、虎紅染色、淚液溶菌酶檢查等其他方法,較為多樣。
出現乾眼症時應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因為乾眼症造成角膜炎,需要注意與結膜炎、角膜炎相鑒別。乾眼症患者因為長期的眼部干澀,沒有眼淚保護,往往會造成眼部防病能力比較差,容易患結膜炎和角膜炎,存在結膜炎、角膜炎、乾眼症共存的情況,注意進行鑒別。
一般情況下判斷患者是否患有乾眼症,主要是根據患者的自覺症狀,如有明顯眼乾的情況,主訴眼睛干澀、異物感。此外,可以通過淚液分泌試驗檢查患者是否存在乾眼症,淚液分泌試驗是檢查患者乾眼症的客觀指標。
由於接觸電子產品增多,電子產品反射出來的.各種射線對眼表進行損傷,淚腺細胞、眼表杯狀細胞、副淚腺細胞功能就會減退,分泌淚液減少
這時就會覺得眼睛非常干澀,所以為了避免乾眼症,要盡量少用眼睛觀看電子產品,盡量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減少乾眼症的發生。
眼病最常見的症狀是視覺疲勞,異物感,干澀感,其他症狀有燒灼感,眼脹眼痛,畏光,眼紅等。乾眼症的體征包括球結膜血管的擴張
球結膜失去光澤,震後水腫,皺褶,淚河變窄或中斷,有時在下穹隆可見微黃色粘絲狀的分泌物,瞼裂區角膜上皮有不同程度的點狀脫落。
相關檢查包括:
一,淚核寬度的檢查,淚核取率半徑正常值大於0.5到1.0毫米,小於等於0.35毫米,則診斷為乾眼。
二,淚液分泌實驗。淚液實驗正常值為10到15毫米每五分鍾,小於10毫米每五分鍾者為低分泌,反復多次檢查淚液分泌量少於5毫米每五分鍾,提示乾眼。
三,內膜穩定性的檢查。內膜破裂時間正常值為10到45秒,小於10秒者為內膜不穩定。
如何預防乾眼症
電腦不應放置在窗戶的對面或背面
環境照明要柔和,避免用眼過於疲勞,屏幕上端略低於眼水平線10~20cm,以使眼部得肌肉放鬆,眼睛距離電腦屏幕至少要保持在60cm以上,室內開有空調時,空調要適度,並注意保持通風或使用空氣加濕器。
注意用眼衛生定時休息
避免眼睛疲勞的最好方法是適當休息,切忌長時間連續用眼,在電腦或屏幕前得時間不宜過長,每隔1小時就要休息10~15分鍾,盡量遠眺讓眼睛放鬆,並注意活動頸部和肩部肌肉,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
眨眨眼睛預防乾眼病
當您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時,您眨眼的次數就會相對減少,因此,建議適當地刻意增加眼睛的眨動次數,是預防乾眼症的重要自我保健措施,人的雙眼
特別是眼角膜部分,需經常依靠淚腺供給水分,通過眨眼,淚水變成一層「淚膜」覆蓋在眼角膜表面,以保持眼睛的舒適,同時需要注意眼睛衛生,切勿用手揉眼睛。
飲食調理
多吃魚、核桃、豆製品、西紅柿、空心菜、新鮮蔬菜及適量動物肝臟等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以防止和緩解角膜乾燥及夜盲症等,維生素C可以有效地拮抗細胞氧化
維生素E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膽固醇,清除體內垃圾,預防白內障,維生素B1可以加強神經細胞的營養,緩解神經的緊張狀態,另外,綠茶可以有效地預防電腦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對預防乾眼症有一定的作用。
慎用眼葯水
很多人碰到眼睛干澀時,都喜歡自己到葯店購買眼葯水(滴眼液)來濕潤眼睛,這種做法宜慎重,因為多數眼葯水(滴眼液)都是用防腐劑來保質的,如果長期使用,會刺激眼睛,破壞淚膜的穩定性,不但不能緩解症狀,反而會加重眼睛的不適感;
當眼睛干澀時,可以用熱毛巾敷眼,每天1~2次,每次15分鍾左右,同時通過自我按摩眼部周圍的穴位和皮膚肌肉,增加眼部血液循環,消除眼部充血,使眼部循環暢通,可以排除積聚的代謝產物,達到消除眼疲勞的目的。
Ⅲ 乾眼症怎麼檢測
您好,可以做淚液分泌測試
Ⅳ 乾眼症的檢查
1.淚液分泌試驗
正常值為10~15mm,大於10mm為低分泌,小於5mm為乾眼。
2.淚膜破裂時間
小於10秒為淚膜不穩定。
3.淚液蕨類試驗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類天皰瘡、Stevens-Johnson綜合征,其「蕨類」減少甚至消失。
4.活檢及印跡細胞學檢查
乾眼症患者結膜杯狀細胞密度降低、細胞核漿比增大、上皮細胞鱗狀化生、角膜上皮結膜化。通過計算結膜中杯狀細胞密度,可間接評估疾病嚴重程度。
5.熒光素染色
陽性代表角膜上皮缺損。還可以觀察淚河的高度。
6.虎紅染色
敏感性高於熒光素染色,角膜、結膜失活細胞著染色為陽性細胞。
7.淚液溶菌酶含量
含量<1200μg/ml,或溶菌區<21.5mm2,則提示乾眼症。
8.淚液滲透壓
乾眼症和接觸鏡配戴者,淚液滲透壓較正常人增加25mOsm/L。如大於312mOsm/L,可診斷乾眼症。
9.乳鐵蛋白
小於69歲的患者如低於1.04bg/ml,70歲以上的患者如低於0.85mg/ml,則可診斷乾眼症。
10.淚液清除率檢查
目的在於了解淚液清除有無延遲。應用熒光光度測定法檢測。
11.乾眼儀或淚膜干涉成像儀
了解淚膜脂質層,乾眼症尤其LTD(脂質缺乏性乾眼症)患者可見淚膜脂質層異常,與標准圖像比照可推測乾眼嚴重程度。
12.角膜地形圖檢查
了解角膜表面的規則性,乾眼患者的角膜表面規則參數比正常人增高,且參數越高乾眼就越重。
13.血清學檢查
了解自身抗體的,乾燥綜合征患者長見ANA抗體、類風濕因子等陽性。此項有利於免疫性疾病所致乾眼症的診斷。
Ⅳ 請問,通過哪種檢查可以判斷有沒有乾眼
可以做一下疾病風險的檢測
Ⅵ 怎麼判斷是否有乾眼症
一、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乾眼症呢
1、以前打呵欠,有眼淚從眼眶中流出;而現在打呵欠沒有眼淚了,即使有,眨巴眨巴眼睛之後,只會稍微濕潤一下眼眶。
2、以前一覺醒來,眼角常有眼屎;而現在醒來,只覺眼睛乾乾的,澀澀的,彷彿一夜未合眼似的,嚴重者還有些脹痛:
4、每看完一個鍾點,閉目休息十秒鍾。
5、以前愛吹風,喜歡迎風而走,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好涼爽;而現在,怕吹風,即使迎風而走,也需眯著或閉著雙眼,眼前少了許多風景。
此外,眼部除了干澀感、燒灼感外,還常有異物感,怕光,怕煙塵,眼睛易紅、發癢,易疲勞,視力波動或視物模糊,眼分泌物增多等。
如果出現這些明顯的症狀,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以便確診及時防治。防治眼睛長期干澀會帶來不可恢復的傷害,極端情況下甚至可能造成失明。
二、預防乾眼症的好方法
1.多眨眼
眨眼是一種保護性神經反射動作,淚液層可以使淚水均勻地塗在角膜和結膜表面,以保持潤濕而不幹燥。一旦眨眼次數減少,直接導致淚水的量減少,而暴露在空氣中的淚膜會快速蒸發,失去對眼球的保護力。
操作電腦、駕車、讀書等長時間用眼時,提醒自己不要太過專注,花些時間眨眼睛。一般大多數人五秒鍾眨一次眼,每分鍾眨眼約20次。
2.注意用眼衛生
要注意用眼衛生,勤洗手,不要用手揉搓眼睛,用眼一小時左右休息一會兒,閉目養神,眺望遠處。對眼瞼上有油性分泌物、碎屑、脫落物的患者來說,要注意保持眼瞼衛生。
3.長時間使用電腦者注意
長期應用電腦工作的人群,特別是年輕人應該注意及時治療乾眼症症狀,減少使用電腦時間,避免連續長時間使用電腦。
工作的姿勢和距離也是很重要的,盡量保持在60厘米上以距離,調整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得視線能保持向下約30度,這樣的一個角度可以使頸部肌肉放鬆,並且使眼球表面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到最低。
三、長期對著電腦容易患上乾眼症
當前的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上班族們經常需要長時間的面對著電腦,眼睛常常缺乏休息,因此經常回出現乾眼的情況。有不少上班族是通過使用眼葯水來緩解乾眼的症狀,但是長期使用眼葯水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長時間對著電腦的人,普遍都患有乾眼症,主要症狀就是眼乾、眼紅和疲倦。人在正常狀態下,每分鍾無意識眨眼15~25次,當你注視著屏幕時,無意中就會減少眨眼的次數,這樣一來,眼內潤滑劑和淚液的分泌也就減少了;同時,當你聚精會神盯著電腦時,眼瞼張開、角膜暴露面積增大,淚液蒸發過快,就會造成眼睛干澀不適。在這兩個原因的長期作用下,「乾眼症」就發作了,嚴重的話還會損傷角膜。
Ⅶ 乾眼有哪些症狀怎麼判斷得了乾眼
乾眼是乾眼症、眼乾燥症以及乾眼綜合征的統稱。該病屬於眼表疾病,指的是淚液的量或質的異常引起的眼部疾病,好發於老年女性。乾眼的典型臨床表現有眼部干澀、疲勞、異物感、視物模糊等。
乾眼的患者主要有以下臨床症狀。首先,根據乾眼的名稱可知,眼部的干澀、不適感是乾眼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其次,大多數的乾眼患者會出現眼部的異物感、燒灼感、眼部疲勞、眼紅、視物模糊等。對於一些症狀非常嚴重的患者會表現為眼部的沙粒感或者疼痛,在下午或者夜晚症狀會有所加重,一定要引起重視。乾眼的患者在進行眼科的檢查時,在裂隙燈下可以顯示球結膜血管擴張、球結膜增厚、水腫、褶皺、無光澤,淚河變窄或者中斷。角膜上皮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脫落,角膜上皮缺損區熒光染色為陽性。一旦發現以上的症狀,要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治療。可以通過改善用眼習慣、去除病因、葯物干預等辦法來恢復眼睛正常的生理功能。
Ⅷ 乾眼症如何檢查
1、淚液分泌實驗:正常為10-15mm,
Ⅸ 常用的乾眼症診斷方法有哪些
一般,常見的乾眼症的診斷方法有:
淚液分泌實驗
正常為10-15mm,<10mm為低分泌,<5mm為乾眼。無眼部表面麻醉情況下,測試的是主淚腺的分泌功能;表麻後檢測的是副淚腺的分泌功能(基礎分泌),觀察時間同為5min。這是常見的乾眼症的診斷方法。
淚膜破裂時間
<10s為淚膜不穩定,對乾眼症的診斷同樣有益。
淚液蕨類實驗
粘蛋白缺乏者,例如眼類天皰瘡、Stevens-Johnson綜合征,「蕨類」減少甚至消失。這是乾眼症的診斷方法中比較常見的一種。
活檢及印跡細胞學檢查
同樣屬於常見的乾眼症的診斷方法。乾眼症患者結膜杯狀細胞密度降低、細胞核漿比增大、上皮細胞鱗狀化生,角膜上皮結膜化。通過計算結膜中杯狀細胞密度,可間接評估疾病嚴重程度。
綜上所述的就是常見的乾眼症的診斷方法,希望對乾眼症患者有所幫助。一旦患上乾眼症一定要立即去醫院進行治療,以便更好的接受治療,早日恢復身體健康。
Ⅹ 怎麼判斷是否有乾眼症呢
淚液分泌功能測定,24元。採用淚液檢測濾紙條檢查,本品採用標准濾紙並在前端有熒光素鈉標示線,用於各種淚液分泌障礙的檢測。濾紙條上帶有熒光素鈉標示線,被淚液浸濕後有明顯界限,可以讀數,濾紙可以保存,供治療前後讀數對比。使用時撕開包裝袋,用鑷子將濾紙條取出。從開口處用小鑷子折疊成直角,夾在下眼瞼內側1/3處結膜囊內,另一端懸掛在下瞼外部,輕閉雙眼稍向上視,可隨意瞬目。五分鍾時取出濾紙,兩分鍾後再觀察濾紙的濕長,濕長在10mm至25mm之間為正常,低於10mm或超過25mm為異常(較少或較多),低於5mm才是乾眼症,但老年人低於10mm若無症狀仍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