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監督檢測方法

監督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4 23:39:32

⑴ 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應當採取的方式有

法律分析:1、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可以採取自查、互查、抽查的方式進行,或者以上幾種方式結合進行。2、縣統計局根據上級機關部署或者根據需要,組織開展所轄區域執法監督檢查工作。3、執行監督檢查的部門有權調閱有關行政執法案卷和文件材料,實施現場檢查。受查單位及其有關人員應當予以協助和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隱瞞、阻撓或者拒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4、監督檢查工作結束後,執行監督檢查的部門應對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情況進行總結,對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通報受查單位檢查糾正,受查單位應當報告檢查糾正情況。5、縣統計局根據反映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訴、檢舉和控告或者根據人大、政協、司法機關等部門的建議,對有關行使屬地管理事項職權組織調查。行政執法行為的調查結果應及時反饋有關申訴、檢舉、控告、建議單位或者個人。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督察條例》 第二條 公安部督察委員會領導全國公安機關的督察工作,負責對公安部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公安部部長負責。公安部督察機構承擔公安部督察委員會辦事機構職能。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督察機構,負責對本級公安機關所屬單位和下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和遵守紀律的情況進行監督,對上一級公安機關督察機構和本級公安機關行政首長負責。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的督察機構為執法勤務機構,由專職人員組成,實行隊建制。

⑵ 監督檢查的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1.報告工作。聽取、審查報告,是上級政府監督下級政府、各級政府監督其工作部門執行情況的主要方式。

2.執法監督檢查。執法檢查大致有三類:全面檢查和專項檢查;單獨檢查和聯合檢查;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3.審查批准。審查批準是監督主體對監督對象的普遍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如對財政預算、決算、賬冊、報表等進行審閱核對並加以確定的行為。

4.備案。備案是根據法律規定或上級行政機關要求,監督對象將其他規范性文件或某些重大行政行為的書面材料報上級行政機關供其了解情況的行為。

5.行政復議。行政復議制度是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實施行政法制監督的一項重要制度。

6.懲戒。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⑶ 開展監督檢查具體有哪六種方式

1、報告工作2、執法監督檢查3、審查批准4、備案5、懲戒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嚴格依照法定程序辦案,正確履行職權,實現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的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和有關法律規定,結合人民檢察院工作實際,制定本規則。

⑷ 產品質量監督檢查的形式有哪幾種

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是政府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據《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的產品質量實施監督檢查,並依法進行處理的具體行政行為。應當遵循的原則是: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避免重復、客觀公正和監督與服務相結合。主要形式有:監督抽查、統一監督檢查、定期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檢查相結合,以監督抽查為主。
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是指各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依法對轄區內企業生產或者銷售產品的質量實施的突擊性監督查。
二、產品質量統一監督檢查是指省級以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按照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計劃安排對轄區內生產某種(類)產品的所有企業,按照統一產品、統一檢驗標准、統一檢驗方法、統一判定原則和統一匯總口徑組織實施的監督檢查。
三、產品質量定期監督檢查是指地方各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按照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批的定期監督檢查計劃依法對轄區內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實施的周期性監督檢查。
四、產品質量日常監督檢查是指縣以上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根據商品質量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法對轄區內企業銷售的商品質量實施的監督檢查。

⑸ 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方式包括

法律分析:行政許可監督主要包括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監督和行政機關對被許可人的監督兩種:

1、行政機關內部的層級監督檢查。即上級行政機關基於行政隸屬關系對下級行政機關實行的監督。

2、行政機關對被許可人的監督檢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書面檢查;(2)抽樣檢查、檢驗、檢測與實地檢查;(3)被許可人的自檢;(4)對取得特許權的被許可人的監督檢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三十九條 行政機關作出准予行政許可的決定,需要頒發行政許可證件的,應當向申請人頒發加蓋本行政機關印章的下列行政許可證件:(一)許可證、執照或者其他許可證書;(二)資格證、資質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書;(三)行政機關的批准文件或者證明文件;(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許可證件。行政機關實施檢驗、檢測、檢疫的,可以在檢驗、檢測、檢疫合格的設備、設施、產品、物品上加貼標簽或者加蓋檢驗、檢測、檢疫印章。

⑹ 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方式包括

1、備案審查。局內各行政許可職能科室要把實施的行政許可名稱、依據、辦理條件、具體程序、時限及收費情況報局法制機構備案審查,實施行政許可中的上述環節有變動時應及時通知局法制機構;

2、資格認定。對行政許可主體資格及行政執法人員資格進行認定;

3、開展行政執法檢查。受理廣大行政相對人對我局行政許可實施情況的舉報,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對局內行政許可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查。

法律依據:《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授權行政機關在必要時可以依法進行抽樣檢查、檢驗、檢測和實地檢查,以便於行政機關履行監督責任。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進行定期檢驗的,才能進行定期檢驗,並且限制了定期檢驗的范圍,即只能對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設備、設施進行定期檢驗。

《行政許可法》第六十三條行政機關實施監督檢查,不得妨礙被許可人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許可人的財物,不得謀取其他利益。

《行政許可法》第六十四條被許可人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管轄區域外違法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將被許可人的違法事實、處理結果抄告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

⑺ 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的方法有什麼

集體合同的監督檢查是指集體合同主管機關和簽約人雙方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必要的監督和檢查,以督促當事雙方認真履行集體合同,糾正履行中的錯誤做法。為了確保集體合同的履行和兌現,加強對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檢查監督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監督檢查,可以發現典型、總結經驗、表揚先進、促進合同的全面履行和兌現。

(一)檢查的方法檢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統一檢查、職工代表大會檢查與自我檢查等。

1.統一檢查。一是指企業主管部門、上級工會組織和勞動行政部門年中或年末進行的統一檢查;二是指簽約人雙方協商,建立集體合同履行情況聯合檢查小組和自我監督檢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的檢查。

2.自我檢查。主要是指簽約雙方對各自履行責任義務的情況進行的自我檢查。

3.職工代表大會檢查。職工代表大會檢查是整個檢查中的一項重點檢查。職工代表大會有權對集體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其方式除定期聽取當事人雙方的匯報外,可採取由職工代表大會專委會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職工代表大會對集體合同的檢查一般可分為年中和年末兩次,年中檢查集體合同的執行情況,年末檢查集體合同的履行結果。

(二)檢查結果的處理對集體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其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使雙方當事人積極承擔起責任義務,全面履行集體合同。因此,對檢查結果的處理十分重要,其方法主要有:1.情況通報。檢查結束後,將檢查情況認真向雙方當事人和有關人員、向廣大職工進行通報。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將集體合同各個條款的履行情況詳細地向廣大職工和有關方面通報,使當事人雙方和廣大職工對合同的履行情況心中有數,有利於對合同履行情況的監督和合同的全面履行。

2.總結經驗。對檢查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採取調查報告、經驗交流等形式加以推廣。

3.糾正錯誤。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對待,專題研究,採取對策,加以糾正,以保證集體合同的全面履行。

4.獎懲激勵。集體合同履行較好時,可以同時給予簽約雙方獎勵,以促進和激勵合同的全面履行。對集體合同履行不力,發生違約、造成嚴重後果的當事人和關系人,可視責任大小,採取批評、罰款等形式給予懲戒。

5.協調完善。在集體合同履行過程中,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和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有些合同條款需要變更或修改。發現這些問題,要督促當事人雙方及時協商解決。對於重大分歧,可召開協商會議或聯席會議,也可召開職工代表大會聯席會議,經充分協商找出解決辦法,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為全面實現集體合同規定的目標而努力。

⑻ 實驗室如何對檢測工作實施有效的監督

監督,是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的監視、督促和管理。人員監督,即是對人員能力的監督。這里的能力,是指經證實的應用知識和技能的本領。

監督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檢測實驗室人員所從事的與檢測相關工作的初始能力和持續承擔該項工作的能力。

怎樣開展人員監督

1、編制人員監督程序文件

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應包含人員監督程序文件,明確規定職責分工、工作流程和結果評價,以及監督中出現不符合工作的處理方法。

2、設定監督員

監督員,應由熟悉各項檢測方法、程序、目的和結果評價,具備善於觀察和良好溝通能力的資深人員擔當。其職責是發現偏離、記錄分析、適時匯報和監督改進。

《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准則》中沒有明確地規定監督員的比例要求,僅強調要進行充分有效的監督。為確保監督的覆蓋面,有文獻建議,監督人員和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數量之比一般在1∶10~1∶5;

有的建議,監督人員一般占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5%~10%;

還有的建議,以監督人員占專業檢測人員的10%~20%為宜。

其實,人員監督的目的是保證所有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的人員都能夠按照規定的程序開展活動,因此,監督的對象應該覆蓋到所有對檢測結果有影響的人員,提出監督的人員比例是不合理的。監督員的數量以能夠覆蓋檢測實驗室所涉及的各工作環節、各專業領域和各關鍵場所為宜。實驗室管理層、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管理部門、技術部門和後勤保障部門,都要有監督員。

同時,實驗室要對監督員予以授權並賦予相應的權利,確保其發現不符合工作時,即時處理。如可以當場提出問題,責令立即改正;

當不符合工作處置發生困難時,可以直接向質量主管或技術負責人報告,以便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必要時可以扣發檢測報告;對糾正措施效果不滿意時,可以通過和相關人員溝通,提出整改意見。

3、制訂人員監督計劃

人員監督計劃由監督員制訂,經技術負責人審批。人員監督計劃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監督時間、監督對象、監督內容、監督方式,一般以表格的形式體現。監督員可根據自身監督的領域特點對實驗室年度的質量監督工作計劃進行細化,確保監督計劃具有可操作性。

監督的對象、監督的重點、以及除了有計劃性的監督以外增加對新檢測人員等的實時(隨機)性的監督。

檢測實驗室的監督計劃應保證在一個認可周期內,實驗室所有人員至少被監督一次。因為,實驗室人員,不管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都會影響實驗室活動,均要受到監督。

4、按計劃實施人員監督

實驗室按照人員監督計劃進行監督。在實施過程中,要做好監督記錄和監督評價。年度監督計劃是常規監督,監督員不必拘泥於計劃,可結合實驗室質量管理運行的具體情況,有側重點地追加人員監督任務。如遇以下情況有必要追加專項監督:

(1)客戶有特殊要求時;

(2)首次分包時;

(3)在實驗室場所以外的地點進行檢測工作時;

(4)檢測結果在臨界狀態時;

(5)發生質量仲裁或質量鑒定時;

(6)發生客戶投訴(抱怨)時;

(7)發生偏離時。

人員監督的具體內容

1、人員監督的方式

人員監督的方式比較多樣化,常用的有以下幾種:現場觀察、書面核查、提問面談。開展監督時,可採用單一方式,也可採用多種方式結合。

——現場觀察

由監督員對被監督人員進行現場實地操作情況的察看,考核其對管理要求或檢測標準的執行能力和對操作過程的掌控能力。這種監督方式側重於評價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一般適用於有新人員(新進人員、在培人員、短期聘用人員)、新項目(新開展的項目)、新設備(新進設備初期使用階段)和新標准(新增檢測標准或檢測標准變更)等情況,尤其是對檢測人員的監督。對於新進人員,比較常用的監督方式就是目擊現場操作。

例如,羊毛檢測人員按照檢測標准SN/T0473—2003《進出口含脂毛檢驗規程》中5.3.1氣流儀法,用微拉氣流儀進行羊毛細度的檢測。在監督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該人員的幾個關鍵操作步驟是否規范、流暢。

——書面核查

由監督員對被監督人員涉及的與監督內容相關的書面材料進行審核,考核其對管理要求或檢測標準的理解能力和對操作結果的處理能力。可以通過核查工作記錄、檢測結果或者閉卷筆試的形式進行。這種監督方式一般適用於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員工。

例如,對於從事合格供應商評價工作有多年經驗的員工,監督其對實驗室儀器設備檢校服務機構的供應商評價時,可以查閱該人員是否建立檢校機構合格供應商名錄,名錄中的各檢校機構是否通過實驗室認可,已獲認可的檢校能力是否能夠滿足實驗室提出的具體技術需求;是否對每個供應商都逐一評價,評價內容是否涵蓋供應商的服務效率、性價比、服務支持能力等;

如有不合格的供應商,是否予以撤除並編制新的合格供應商名錄。

以上列舉的逐項內容,都能達到規定要求,則可認為該人員具備持續承擔合格供應商評價工作的能力。

——提問面談

由監督員就監督內容對被監督人員進行當面問詢和約談,這種監督方式比較靈活,也適用於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特別是對其持續承擔原工作能力的監督。對實驗室管理層的監督,就可以採用這種監督方式。


例如,詢問檢測實驗室最高管理者,其單位的質量目標和質量方針是什麼,如何實現該目標;有什麼途徑可以識別對管理體系或檢測程序的偏離;在實驗室內部怎樣建立溝通機制等。


2、記錄人員監督情況


監督員應認真填寫監督記錄,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記錄的內容應包括監督時間、監督對象、監督內容、監督方式、監督結果等。記錄要涉及監督的全過程,對監督方式的合理性、內容和過程的完整性、工作完成的效果進行客觀描述,並對監督結果進行評價。


3、評價被監督人員的能力

在監督結果部分,監督人員要對被監督人員的相關能力予以客觀、真實的評價。明確被監督人員是否具備所需的能力,如對法律、法規、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規章制度的掌握能力、對合格供應商的評價能力、對檢測和方法(包括校準方法和非標准方法)的使用能力、數據處理及結果判定能力、安全性要求識別及執行能力等。當人員監督結果達不到預期目標甚至不符合時,則要進行不符合工作的說明,並指出需要改進或糾正的方面。

4、處理監督結果

在監督過程中發現的不符合,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及時處理和反饋。對需要採取現場糾正時,應要求被監督人員實施現場糾正,並對糾正有效性進行評價,同時做好記錄;對需要採取糾正措施的,必須出具不符合報告。監督員督促相關人員制訂糾正措施計劃、分析原因、採取糾正措施,後期再實施跟蹤,評價糾正措施的有效性。若糾正措施有效,則可關閉不符合。

監督員定期編寫人員監督報告,作為年度管理評審輸入內容,也可作為人員培訓需求的依據。監督報告要包括監督崗位及人員數量、監督過程、監督結果、發現的問題和整改措施等。答案來自

閱讀全文

與監督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手機如何截圖的方法 瀏覽:110
腳氣怎麼治土方法 瀏覽:441
士兵訓練方法 瀏覽:875
短袖測量方法 瀏覽:298
食人魚飼養方法視頻 瀏覽:340
筷子遙控器沒電解決方法 瀏覽:144
台式電腦搭線方法 瀏覽:519
筆記本電腦攝像頭插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69
屏幕關閉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93
小米3鎖屏密碼背景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81
25乘以98用簡便方法怎麼算 瀏覽:307
百度秒鏈接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436
正確揉腹養胃方法 瀏覽:648
安卓手機系統提速方法 瀏覽:475
成品鐵樓梯欄桿安裝方法 瀏覽:424
李莫愁治療方法 瀏覽:341
下水管道安裝放線方法 瀏覽:307
疫苗接種方法視頻 瀏覽:79
統計的方法在哪裡能學習 瀏覽:159
我的世界電腦版超簡單聯機方法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