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測試材料粘結強度的方法都有哪些
飛秒檢測發現粘結強度是在同種物質內部相鄰各部分之間的相互吸引力,這種相互吸引力是同種物質分子之間存在分子力的表現。在粘合部分施載入荷使之斷裂時的強度。隨載荷種類不同有抗拉強度,彎曲強度,剪切強度。此外,剝離(Peeling)試驗用單位幅寬的強度來表示。測定包括:拉伸性能,拉伸強度與變形率,拉斷力,抗撕裂性能,熱封強度性能,滾筒剝離試驗,90度剝離,繩類拉斷力,褲型撕裂力,180度剝離,壓縮試驗,彎曲試驗,剪切試驗,頂破試驗等
(一)剪切和抗拉強度:
1、剪切強度: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能承受平行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根據受力方式分為:拉伸剪切、壓縮剪切、扭轉剪切和彎曲剪切。
2、剪切強度的測試方法:
A、單搭接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此法為最常用的鋁片單面搭接方法,其標准尺寸: 試片在測定時應不少於5對,取其算術平均值並觀察試片的破壞特徵。
B、壓縮剪切強度測試方法: 該法用於厚的非金屬板材的膠接強度測試。
3、膠接頭抗剪強度的因素。
A、膠粘劑的應力集中:由於膠接頭的應力分布是不均勻的,剪切載入測試中應力集中在搭接頭的端部,漸漸地引起破壞。
B、被粘物和膠粘劑的影響:被粘物的模量E和厚度越大,則應力集中系數越小,膠接頭的抗剪強度越大。膠粘劑模量高,應力集中嚴重,膠接頭的抗剪強度就越小。
C、膠粘劑層厚度的影響:根據應力分布:膠層越厚,接頭應力集中系數越小,抗剪強度越大。然而,膠層越厚抗剪強度越低。這是因為膠層越厚,內部缺陷呈指數關系增加,使膠層內聚強度下降;膠層越厚,由於溫度變化引起收縮應力和熱應力等內應力的產生,導致內聚強度的損失。 這並不是說膠層越簿越好,膠層太簿就容易造成缺膠,致使膠接強度下降。因此,一個均勻的簿膠層厚度最好控制在0.03-0.15mm之內。
D、搭接長度的影響 由應力分布可知,應力集中系數隨著搭接長度的增加而增加,接頭的抗剪強度卻下降了。因此,必須確定最佳的搭接測試。
4、抗拉強度的測試
4.1、抗拉強度是指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垂直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
4.2、影響抗拉強度的因素:根據應力分布知,接頭的應力集中在膠接邊緣上,當邊緣應力集中達到一個臨界值以上,邊緣區膠層發生開裂,裂縫瞬間擴展到整個膠接面。
(二)、剝離和不均勻扯離強度
1、剝離強度:當應力集中在試片膠縫邊緣時的拉伸強度。剛性材料(如金屬)與柔性材料如橡膠、織物膠接時,需測定剝離強度。
2、剝離強度和不均勻扯離強度的測試方法:
2.1、剝離強度的測試方法:「T」型180度剝離也是標準的「T」剝離。
2.2、不均勻扯離強度的測試方法:
3、影響剝離強度的因素:
3.1、膠接頭「線受力」的應力分布
3.2、剝離角對剝離強度的影響 剝離強度隨剝離角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當剝離角接近90度後剝離強度就趨於一個定值。
3.3、膠層厚度的影響 膠層越厚,膠接強度就越低,但不能太薄。
(三)、沖擊和持久強度
1、沖擊強度:膠粘劑在沖擊負荷作用下,產生破壞時單位面積上所做的功。「T」剝離沖去實驗主要用來測試膠粘劑的韌性。
2、持久強度:又稱蠕變性能,指膠粘劑固化後及反抗恆定負荷隨時間作用的能力。
其實驗時間較長均需在103H以上。
(四)疲勞強度
1、疲勞強度:由於受到不斷循環交變的應力作用而使膠頭產生疲勞以至被破壞。即在給定條件下對膠接頭重復施加一定載荷至規定次數不同引起破壞的最應力,循環次數為107次。
2、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2.1、疲勞強度S與疲勞壽命的關系:S=A-KtgN A,K為常數。
2.2、疲勞壽命N與溫度的關系:tgN=A+B/T A,B為常數
2.3、應力復變的頻率對疲勞強度的影響:tgN=tgb-mtgf b,m為常數,f為頻率
因此,疲勞強度隨頻率減少而有所降低。
單純拉伸試驗是負荷作用垂直於膠層平面並通過粘接面中心的試驗。ASTM D897 粘接接頭拉伸強度測試方法是保留在 ASTM 中有關膠粘劑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對於試驗所用試件和夾具的製作必須給予重視,由於設計不妥,試驗時會產生邊緣應力,有很大的應力集中,所得到的應力數據進行類推求算不同粘接面積或不同構形接頭的強度很可能是不真實的。因此,D897 已被 D2095 (條型和圓棒試件拉伸強度測試方法)所代替。這種試件按照 ASTM D2094 (粘接試驗中條型和圓棒試件的制備)標准製作,很容易調整同心度。如果正確地製作試件和進行試驗,便能較精確地測定拉伸粘接強度。拉伸試驗是評價膠粘劑最普通的試驗,盡管是有經驗人員設計的接頭,也不能保證加荷時完全是拉伸形式。大多數結構材料都比膠粘劑的拉伸強度高。拉伸試驗的優點之一是能得到最基本的數據,如拉伸應變、彈性模量和拉伸強度。
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維謙斯及其同事對拉伸試驗的應力分布進行了分析,發現除非是當膠粘劑與被粘物的模量相匹配時,應力在整個試件里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這種模量的差異造成了剪切應力沿界面傳遞。
剪切
單純剪切應力是平行於粘接面所產生的應力。單搭接剪切試件不能代表剪切,但卻很實用,製作比較簡單,測得的數據有實用價值、重復性好。
剪切試驗是很普通的試驗(對比下列的幾種試驗),因其試件制備容易,且幾何形狀和操作條件對很多結構膠粘劑都適用。與拉伸試驗一樣,剪切試驗的應力分布也是不均勻的,破壞應力是按常規方法將負荷除以粘接面積而得,膠層里承受的最大應力要比平均應力高得很多,膠 層受到的應力與純剪切不同。粘接的「剪切」接頭的破壞形式與膠層厚度和被粘物的剛度有關,有時以剪切破壞為主,有時以拉伸破壞為主。
目前所用的剪切試驗方法,除了ASTM D1002 之外,還有ASTM D3163 ,它與ASTM D1002 相比,構形幾乎相同,只是厚度不同。該方法解決了膠粘劑易從邊緣擠出來的問題。ASTM D3165 (層壓復合的膠粘劑們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說明了如何制備試件來測定夾層結構的拉伸剪切強度。雙搭接剪切試的標准為ASTM D3528 (雙搭接粘接接頭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其優點是受力比較均衡,從而減小了單搭接試驗中的劈裂應力和剝離應力。但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測試時兩個或更多的膠層同時受力,比較試驗就可能復雜化。
壓縮剪切試通常也用,ASTM D2182 (金屬對金屬粘接壓縮剪切強度測定方法)對試件與搭接剪切的相似性和壓縮剪切試驗設備進行了說明。ASTM D905 (粘接接頭壓縮剪切強度測試方法)是測定木材(硬木等)剪切強度的試驗。ASTM E229 是測定扭轉剪切強度和扭轉剪切模量的試驗。如果試件合適,且加荷時同心度良好,則在E229 中膠層比搭接剪切試驗應力分布更均勻。
國家標准UDC 661.182:620.176
GB 7124-86
Ⅱ GB7124—86 膠粘劑拉伸強度試驗方法的全文是什麼
GB 7124-1986是老標准,目前已更新至GB 7124-2008版本。新老版本的區別就是原來的金屬與金屬修訂為剛性材料對剛性材料。所以,如果非金屬材料為剛性材料,比如玻璃鋼,同樣可以適用該標准2008版本。
GB 7124-1986全文如下:
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金屬對金屬)
1.適用范圍
規定了在室溫下金屬對金屬搭接的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本標准適用於規定
條件下制備、測試的標准試樣。
GB 7124-1986等效採用ISO 4587-1979《膠粘劑—高強度膠粘劑拉伸搭接剪切
強度的測定》。
2.原理
試樣為單搭接結構。在試樣的搭接面上施加縱向拉伸剪切力,測定試樣能承受的最大
負荷。搭接面上的平均剪應力為膠粘劑的金屬搭接的拉伸剪切強度。
3.裝置
3.1試驗機
使用的試驗機應使試樣的破壞負荷在滿標負荷的15%-85%之間。試驗機的力值示
值誤差不應大於1%。
試驗機應配備一副自動調心的試樣夾持器,使力線與試樣中心線保持一致。
試驗機應保證試樣夾持器的移動速度在(5士1) mm/min內保持穩定。
3.2量具
測量試樣搭接面長度和寬度的量具精度不低於0. 05mm。
3.3夾具
膠接試樣的夾具應能保證膠接的試樣符合條文4的要求。
(註:在保證金屬片不破壞的情況下,試樣與試樣夾持器也可用銷、孔連接的方法。但不能用於仲裁試驗.)
4.試樣
4.1除非另有規定,試樣應符合圖1的形狀和尺寸。標准試樣的搭接長度是(12.5士
0. 5)mm,金屬片的厚度是(2.0士0.1)mm [ISO厚度為(1.6士0.1)mm]。試樣的搭接
長度或金屬片的厚度不同對試驗結果會有影響。
4. 2建議使用LY12-CZ鋁合金、1Cr18Ni9Ti不銹鋼、45碳鋼、T2銅等金屬材料。
4.3常規試驗,試樣數量不應少於五個。仲裁試驗試樣數量不應少於十個。
註:1.對於高強度膠枯劑,側試時如出現金屬材料屈服或破壞的情況,則可適當增加金屬片厚度或減少搭接長度,兩者中選擇前者較好。
2.測試時金屬片所受的應力不要超過其屈服強度σs,金屬片的厚度t可按下式計算:
t= lgτ/σs
式中: t 一金屬片厚度,mm;
l 一試樣搭接長度,mm;
τ 一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Mpa;
σs —金屬材料屈服強度,MPa 。
5.試樣制備
5.1試樣可用不帶槽(如圖2)或帶槽的(如圖3)的平板制備,也可單片制備。
5.2膠接用的金屬片表面應平整,不應有彎曲、翹曲、歪斜等變形。金屬片應無毛刺,
邊緣保持直角。
5.3膠接時,金屬片的表面處理、膠粘劑的配比、塗膠量、塗膠次數、晾置時間等膠接
工藝以及膠粘劑的固化溫度、壓力、時間等均按膠粘劑的使用要求進行。
5.4制備試樣都應使用夾具,以保證試樣正確地搭接和精確地定位。
5.5切割已膠接的平板時,要防止試樣過熱,應盡量避免損傷膠接縫。
6.試驗條件
除非另有規定,試樣的停放時間和試驗環境應符合下列要求。
6.1試樣制備後到試驗的最短時間為16h,最長時間為一個月。
6.2試驗應在溫度為(2312)℃的環境中進行。仲裁試驗或對溫度、濕度敏感的膠粘劑
應在溫度為(23士2)℃、相對濕度為45%^-55%的環境中進行。
6.3對僅有溫度要求的測試,測試前試樣在試驗溫度下停放時間不應少於半小時;對有
溫度、濕度要求的測試,測試前試樣在試驗環境下的停放時間一般不應少於16h.
7.試驗步驟
7.1用量具測量試樣搭接面的長度和寬度,精確到0. 05mm。
7. 2把試樣對稱地夾在上、下夾持器中,夾持處至搭接端的距離(50士1)mm.。
7. 3開動試驗機,在(5士1) mm/min內,以穩定速度載入。記錄試樣剪切破壞的最大負
荷。記錄膠接破壞的類型(內聚破壞、粘附破壞、金屬破壞)。
8.試驗結果
8.1對金屬搭接的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按下式計算:
τ=P/(B×L)
式中:τ 一膠粘劑拉伸剪切強度,MPa;
p —試樣剪切破壞的最大負荷,N;
B —試樣搭接面寬度,mm;
L —試樣搭接面長度,mm。
8.2試驗結果以剪切強度的算術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表示。取三位有效數字。
9.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a.膠粘劑的型號和批號;
b.金屬材料的型號、厚度及表面處理方法;
c.試樣制備方法(不帶槽平板、帶槽平板、單片)和膠接工藝的必要說明;
d.試樣搭接長度;
e.試樣數量;
f.試驗結果(算術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
g.試樣的破壞類型和數量;
h.膠層的平均厚度;
i.與本標准不同之處。
Ⅲ 怎麼檢測膠粘劑剪切和抗拉強度
1.
剪切強度: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能承受平行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根據受力方式分為:拉伸剪切、壓縮剪切、扭轉剪切和彎曲剪切。2.
剪切強度的測試方法:
A、單搭接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此法為最常用的鋁片單面搭接方法,其標准尺寸:試片在測定時應不少於5對,取其算術平均值並觀察試片的破壞特徵
B、壓縮剪切強度測試方法:該法用於厚的非金屬板材的膠接強度測試。3.
膠接頭抗剪強度的因素。
A、膠粘劑的應力集中:由於膠接頭的應力分布是不均勻的,剪切載入測試中應力集中在搭接頭的端部,漸漸地引起破壞。
B、被粘物和膠粘劑的影響:被粘物的模量E和厚度越大,則應力集中系數越小,膠接頭的抗剪強度越大。膠粘劑模量高,應力集中嚴重,膠接頭的抗剪強度就越小。
C、膠粘劑層厚度的影響:根據應力分布:膠層越厚,接頭應力集中系數越小,抗剪強度越大。然而,膠層越厚抗剪強度越低。這是因為膠層越厚,內部缺陷呈指數關系增加,使膠層內聚強度下降;膠層越厚,由於溫度變化引起收縮應力和熱應力等內應力的產生,導致內聚強度的損失。這並不是說膠層越簿越好,膠層太簿就容易造成缺膠,致使膠接強度下降。因此,一個均勻的簿膠層厚度最好控制在0.03-0.15mm之內。
D、搭接長度的影響由應力分布可知,應力集中系數隨著搭接長度的增加而增加,接頭的抗剪強度卻下降了。因此,必須確定最佳的搭接測試。4.
抗拉強度的測試
抗拉強度是指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垂直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
Ⅳ 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試件怎麼做
基層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是通過現場鑽芯取樣,經過試驗檢測,測量其抗壓強度值。
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是根據28天抗壓強度齡期的推算,實際上是用不著7天強度的,它只是作為28天的參考。
岩石的最大抗壓強度的量測,通常是在固定的實驗室中進行,並利用功率為十至一百噸以上的特殊水壓機來把測試樣本壓碎。為測試岩石的抗壓強度,其樣品需製成立方體或圓柱體的形狀,同時其尺寸還得視岩石的不同而異。
(4)膠黏劑抗壓強度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火成岩、石英岩和特別堅硬的硅質砂岩,具有最大的抗壓強度。例如一些未風化之玄武岩,其無側束抗壓強度可達到60,000psi。影響岩石抗壓強度的因素很多,其最重要的有三種因素:組織、膠結物的性質、壓力的方向等。
岩石的抗壓強度也決定於擠壓應力作用的方向。以沉積岩而言,它們具有層面的,如果應力作用的方向和層面垂直,則岩石的抗壓強度為最大。此外,某些岩石常常具有裂縫、礦脈或片理等類的構造,如果它們的方向和破裂面的方向一致時,則對岩石的抗壓強度自然影響很大。
Ⅳ 膠粘劑密度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膠粘劑密度的檢測方法:
膠黏劑主要用與木材、鋼材、水泥、鋼筋混凝土及金屬之間在乾燥、潮濕條件下進行的粘結。膠粘劑在建築裝飾裝修行業、汽車、航空以及文物修補等行業的廣泛應用,也就決定了膠黏劑檢測具有普遍的需求性。
膠粘劑檢測項目:
膠黏劑電學性能檢測項目:體積電阻、介電強度、單體含量。
膠黏劑適用性檢測項目:低溫穩定性、腐蝕性、流動性、滲透性等。
膠黏劑可靠性能檢測項目:疲勞強度、老化性能、耐沖擊性、耐久性、鹽霧試驗等。
膠黏劑化學分析檢測項目:配方分析、成分鑒定、含量。
膠黏劑物理性能檢測項目:黏度、軟化點、固化時間、軟化點、外觀、密度、粘度、PH值、適用期檢測。
膠黏劑力學性能檢測項目:拉伸強度、剪切強度、剝離強度、膠合強度、劈裂強度、沖擊強度。
膠黏劑有毒有害物質檢測項目:苯、甲醇、氯代烴、甲苯、二甲苯、游離甲醛、重金屬、不揮發物含量。
Ⅵ 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有幾種方法
轉的 1 回彈法 回彈法是以在混凝土結構或構件上測得的回彈值和碳化深度來評定混凝土結構或構件強度的一種方法,它不會對結構或構件的力學性質和承載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在工程上已得到廣泛應用。 2 超聲波法 超聲波法檢測混凝土常用的頻率為20~250kHz,它既可用於檢測混凝土強度,也可用於檢測混凝土缺陷。 3 超聲回彈綜合法 回彈法只能測得混凝土表層的強度,內部情況卻無法得知,當混凝土的強度較低時,其塑性變形較大,此時回彈值與混凝土表層強度之間的變化關系不太明顯;超聲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可以反映混凝土內部的強度變化,但對強度較高的混凝土,波速隨強度的變化不太明顯。如將以上兩種方法結合,互相取長補短,通過實驗建立超聲波波速—回彈值—混凝土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用雙參數來評定混凝土的強度,即為超聲回彈綜合法。 實踐表明該法是一種較為成熟、可靠的混凝土強度檢測方法。 4 雷達法 鋼筋混凝土雷達多採用1GHz 及以上的電磁波,可探測結構及構件混凝土中鋼筋的位置、保護層的厚度以及孔洞、酥鬆層、裂縫等缺陷。它首先向混凝土發射電磁波,當遇到電磁性質不同的缺陷或鋼筋時,將產生反射電磁波,接收此反射電磁波可得到一波形圖,據此波形圖可得知混凝土內部缺陷的狀況及鋼筋的位置等。雷達法主要是根據混凝土內部介質之間電磁性質的差異來工作的,差異越大,反射波信號越強。 雷達法檢測混凝土其探測深度較淺,一般為20 cm 以內,探地雷達使用較低頻率電磁波,探測深度可稍大些。此外,該法受鋼筋低阻屏蔽作用影響較大,且儀器本身價格昂貴,故實際工程上應用的並不多。 5 沖擊回波法 沖擊回波法是用一鋼珠沖擊結構混凝土的表面,從而在混凝土內產生一應力波,當該應力波在混凝土內遇到波阻抗差異界面即混凝土內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時,將產生反射波,接收這種反射波並進行快速傅里葉變換(FFT)可得到其頻譜圖,頻譜圖上突出的峰值就是應力波在混凝土內部缺陷或混凝土底面的反射形成的,根據其峰值頻率可計算出混凝土缺陷的位置或混凝土的厚度。由於該法採用單面測試,特別適合於只有一個測試面如路面、護坡、底板、跑道等混凝土的檢測。 6 紅外成像法 自然界中任何高於絕對零度(-273℃)的物體都是紅外線的輻射源,它們都向外界不斷地輻射出紅外線。紅外線是介於可見光與微波之間的電磁波, 其波長為0.76~1000 μm, 頻率為4×1014~3×1011 Hz。 混凝土紅外線無損檢測是通過測量混凝土的熱量及熱流來判斷其質量的一種方法。當混凝土內部存在某種缺陷時,將改變混凝土的熱傳導,使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場分布產生異常,用紅外成像儀測出表示這種異常的熱像圖,由熱像圖中異常的特徵可判斷出混凝土缺陷的類型及位置特徵等。這種方法屬非接觸無損檢測方法,可對檢測物進行上下、左右的連續掃測,且白天、黑夜均可進行,可檢測的溫度為-50~2000℃,解析度可達0.1~0.02℃,是一種檢測精度較高、使用較方便的無損檢測方法,並具有快速、直觀、適合大面積掃測的特點,可用於檢測混凝土遭受凍害或火災等損傷的程度以及建築物牆體的剝離、滲漏等。 7 拔出法 拔出法用於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它是將安裝在混凝土體內的錨固件拔出,測定其極限抗拔力,然後根據預先建立的混凝土極限拔出力與其抗壓強度之間的相關關系來測定混凝土強度的一種半破損(局部破損)檢測方法。大量實驗表明:極限拔出力與混凝土抗壓強度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近似線性的對應關系,這就為該方法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拔出法可分為預埋拔出法及後裝拔出法兩種,預埋拔出法是指預先將錨固件埋入混凝土內的拔出法,後裝拔出法是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上鑽孔,然後在其上安裝錨固件的拔出法。前者主要適用於成批、連續生產的混凝土結構 構件的強度檢測,後者可用於新、舊混凝土各種構件的強度檢測。 拔出法一般不宜直接用於遭受凍害、化學腐蝕、火災等損傷混凝土的檢測。 8 鑽芯法 鑽芯法是利用專用鑽機和人造金剛石空心薄壁鑽頭,在結構混凝土上鑽取芯樣以檢測混凝土強度和缺陷的一種檢測方法。它可用於檢測混凝土的強度,結構混凝土受凍、火災損傷的深度,混凝土接縫及分層處的質量狀況,混凝土裂縫的深度、離析、孔洞等缺陷。 該方法直觀、准確、可靠,是其他無損檢測方法不可取代的一種有效方法。鑽芯法檢測混凝土費用較高,費時較長,且對混凝土造成局部損傷,因而大量的鑽芯取樣往往受到限制,可利用其他無損檢測方法如超聲法與鑽芯法結合使用,以減少鑽芯數量,另一方面鑽芯法的檢測結果又可驗證其他無損檢測方法如超聲法的檢測結果,以提高其檢測的可靠性。 9 超聲波CT 法 超聲波具有穿透能力強,檢測設備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特別適合於對混凝土的檢測,尤其適合對大體積混凝土如大壩、橋墩、承台及混凝土灌注樁的檢測。常規的超聲波對測法及斜測法[4]可檢測混凝土內部的缺陷,但這需要操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且檢測精度也不夠高,僅能得到某些測線上而非全斷面的混凝土質量信息。 將計算機層析成像( Computerized Tomography,簡稱CT)技術用於混凝土超聲波檢測,即為混凝土超聲波層析成像檢測方法。 該方法首先將待檢測混凝土斷面剖分為諸多矩形單元,如圖1 所示,然後從不同方向對每一單元進行多次超聲波射線掃描,即由來自不同方向的多條射線穿過一個單元,用所測超聲波走時數據進行計算成像,其成像結果可精確、直觀表示出整個測試斷面上混凝土的缺陷及質量信息,使檢測精度大為提高。混凝土超聲波CT 檢測測線布置如圖2 所示。 追問: 用混凝土立方體試塊,作抗壓強度試驗,屬於什麼方法?
記得採納啊
Ⅶ 水泥的強度如何檢測(抗壓、抗折、抗拉)
水泥抗壓強度:6個斷塊試件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0.1MPa。如果6個強度值中有一個值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以剩下5個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後結果。如果5個值中再有超過平均值±10%的,則此組試件無效。(Rc=Fc/A)
水泥抗折強度:取三個試件平均值,精確至0.1MPa。當三個強度值中有超過平均值±10%的,應剔除後再平均,以平均值作為抗折強度試驗結果。(Rf=1.5*Ff*L/b3=1.5* Ff*100/403)
水泥砼抗壓強度: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計算精確至0.1MPa。三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取中間值為測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fcu=F/A)
水泥砼抗折強度: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計算精確至0.01MPa。3個試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把最大值和最小值捨去,以中間值作為試件的抗彎拉強度;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值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3個試件中如有一個斷裂面位於加荷點外側,則混凝土抗彎拉強度按另外兩個試件的試驗結果計算。(ff=F*L/bh2=F*450/150*1502)。
Ⅷ 膠粘劑粘結力測試方法
常用的是拉伸強度、剪切強度和剝離強度等。
剝離,是膠粘製品接頭常見的破壞形式之一。何謂剝離,形象地說,就像宰殺牛羊時剝皮的那樣,把兩個被粘物互相剝開來。
剝離和扯離不同之處在於:剝離是從界面的邊緣開始的,而扯離是整個黏合面同時受力。
其特點是:膠接接頭在受外力作用時,力不是作用在整個膠接面上,而只是集中在接頭端部的一個非常狹窄的區域,這個區域似乎是一條線,膠黏劑所受到的這種應力,就是我們所講的線應力。
當作用在這一條線上的外力大於膠黏劑的膠接強度時,接頭受剝離力作用便沿著膠接面而發生破壞。
剝離力的單位是牛頓每米,根據試樣的結構和剝離結構的不同,它又分為:90度剝離強度試驗;180度剝離強度試驗;T形剝離強度試驗;Bell剝離強度試驗(浮滾剝離)。
接(粘合、粘接、膠結、膠粘)是指同質或異質物體表面用膠粘劑連接在一起的技術,具有應力分布連續,重量輕,或密封,多數工藝溫度低等特點。
膠接特別適用於不同材質、不同厚度、超薄規格和復雜構件的連接。膠接近代發展最快,應用行業極廣,並對高新科學技術進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響。因此,研究、開發和生產各類膠粘劑十分重要。
Ⅸ 膠粘劑的性能好壞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判斷
一、膠粘劑的物化性能測試
1、外觀:測定膠液的均勻性、狀態、顏色和是否有雜質。
2、密度:用密度瓶測定液態膠粘劑的密度。
3、粘度:用塗-4粘度計(秒)和旋轉粘度計(Pa.S)進行測試。
4、固化速度:研究膠粘劑固化條件的重要數據。
二、膠接性能測定
A、膠粘劑主體材料的結構、性質和配方;
B、被粘物的性質與表面處理;
C、塗膠、膠接和固化工藝有關;
D、膠接頭的形式、幾何尺寸和加工質量;
E、強度測試的環境如溫度、壓力、等;
F、外力載入速度、方向和方式等。
(一)、剪切和抗拉強度:
1、剪切強度: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能承受平行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根據受力方式分為:拉伸剪切、壓縮剪切、扭轉剪切和彎曲剪切。
2、剪切強度的測試方法:
A、單搭接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此法為最常用的鋁片單面搭接方法,其標准尺寸:試片在測定時應不少於5對,取其算術平均值並觀察試片的破壞特徵。
B、壓縮剪切強度測試方法:該法用於厚的非金屬板材的膠接強度測試。
3、膠接頭抗剪強度的因素。
A、膠粘劑的應力集中:由於膠接頭的應力分布是不均勻的,剪切載入測試中應力集中在搭接頭的端部,漸漸地引起破壞。
B、被粘物和膠粘劑的影響:被粘物的模量E和厚度越大,則應力集中系數越小,膠接頭的抗剪強度越大。膠粘劑模量高,應力集中嚴重,膠接頭的抗剪強度就越小。
C、膠粘劑層厚度的影響:根據應力分布:膠層越厚,接頭應力集中系數越小,抗剪強度越大。然而,膠層越厚抗剪強度越低。這是因為膠層越厚,內部缺陷呈指數關系增加,使膠層內聚強度下降;膠層越厚,由於溫度變化引起收縮應力和熱應力等內應力的產生,導致內聚強度的損失。這並不是說膠層越簿越好,膠層太簿就容易造成缺膠,致使膠接強度下降。因此,一個均勻的簿膠層厚度最好控制在0.03-0.15mm之內。
D、搭接長度的影響由應力分布可知,應力集中系數隨著搭接長度的增加而增加,接頭的抗剪強度卻下降了。因此,必須確定最佳的搭接測試。
4、抗拉強度的測試
4.1、抗拉強度是指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垂直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
4.2、影響抗拉強度的因素:根據應力分布知,接頭的應力集中在膠接邊緣上,當邊緣應力集中達到一個臨界值以上,邊緣區膠層發生開裂,裂縫瞬間擴展到整個膠接面。
(二)、剝離和不均勻扯離強度
1、剝離強度:當應力集中在試片膠縫邊緣時的拉伸強度。剛性材料(如金屬)與柔性材料如橡膠、織物膠接時,需測定剝離強度。
2、剝離強度和不均勻扯離強度的測試方法:
2.1、剝離強度的測試方法:「T」型180度剝離也是標準的「T」剝離。
2.2、不均勻扯離強度的測試方法:
3、影響剝離強度的因素:
3.1、膠接頭「線受力」的應力分布
3.2、剝離角對剝離強度的影響剝離強度隨剝離角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當剝離角接近90度後剝離強度就趨於一個定值。
3.3、膠層厚度的影響膠層越厚,膠接強度就越低,但不能太薄。
(三)、沖擊和持久強度
1、沖擊強度:膠粘劑在沖擊負荷作用下,產生破壞時單位面積上所做的功。「T」剝離沖去實驗主要用來測試膠粘劑的韌性。
2、持久強度:又稱蠕變性能,指膠粘劑固化後及反抗恆定負荷隨時間作用的能力。
其實驗時間較長均需在103H以上。
(四)、疲勞強度
1、疲勞強度:由於受到不斷循環交變的應力作用而使膠頭產生疲勞以至被破壞。即在給定條件下對膠接頭重復施加一定載荷至規定次數不同引起破壞的最應力,循環次數為107次。
2、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2.1、疲勞強度S與疲勞壽命的關系:S=A-KtgN A,K為常數。
2.2、疲勞壽命N與溫度的關系:tgN=A+B/T A,B為常數
2.3、應力復變的頻率對疲勞強度的影響:tgN=tgb-mtgf b,m為常數,f為頻率因此,疲勞強度隨頻率減少而有所降低。
三、:膠粘工藝粘接力不足解決方法
如聚丙烯PP塑料材質的表面粘接,由於PP材質屬於非極性材質,表面能低,PP膠水與底材之間的附著力差,導致粘接不牢靠出現脫膠等問題,有效的解決方法是通過炅盛PP處理劑塗刷於底材與膠水之間,提升粘接力解決脫膠問題,通過百格等附著力測試,無鹵過RoHS檢測。
Ⅹ 怎麼檢測膠粘劑剪切和抗拉強度
1. 剪切強度: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能承受平行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根據受力方式分為:拉伸剪切、壓縮剪切、扭轉剪切和彎曲剪切。2. 剪切強度的測試方法: A、單搭接拉伸剪切強度測試方法:此法為最常用的鋁片單面搭接方法,其標准尺寸:試片在測定時應不少於5對,取其算術平均值並觀察試片的破壞特徵 B、壓縮剪切強度測試方法:該法用於厚的非金屬板材的膠接強度測試。3. 膠接頭抗剪強度的因素。 A、膠粘劑的應力集中:由於膠接頭的應力分布是不均勻的,剪切載入測試中應力集中在搭接頭的端部,漸漸地引起破壞。 B、被粘物和膠粘劑的影響:被粘物的模量E和厚度越大,則應力集中系數越小,膠接頭的抗剪強度越大。膠粘劑模量高,應力集中嚴重,膠接頭的抗剪強度就越小。 C、膠粘劑層厚度的影響:根據應力分布:膠層越厚,接頭應力集中系數越小,抗剪強度越大。然而,膠層越厚抗剪強度越低。這是因為膠層越厚,內部缺陷呈指數關系增加,使膠層內聚強度下降;膠層越厚,由於溫度變化引起收縮應力和熱應力等內應力的產生,導致內聚強度的損失。這並不是說膠層越簿越好,膠層太簿就容易造成缺膠,致使膠接強度下降。因此,一個均勻的簿膠層厚度最好控制在0.03-0.15mm之內。 D、搭接長度的影響由應力分布可知,應力集中系數隨著搭接長度的增加而增加,接頭的抗剪強度卻下降了。因此,必須確定最佳的搭接測試。4. 抗拉強度的測試 抗拉強度是指膠接頭在單位面積上所能承受垂直於膠接面的最大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