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田玉的新疆料、俄料、韓料、青海料,要如何區分
主要是密度和成分,和田玉的密度和成分是最好的,還有顏色劃分,通透度,來辨別。
和田玉是新疆和田產的一種由微晶團聚體組成的單礦物岩石,含雜質礦物很少,主要成分為透閃石。細分可分為山地料、山地水和種子料,和田玉籽料質地最好,其次是山水,和田玉具有溫潤的特點,足以與其他玉石相區別。俄羅斯白料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白度很高,但它是一種死白和死白,似乎具有一定的瓷器性能。總之,俄羅斯材質的整體色彩是硬朗而冷淡的,而且白玉的籽料或多或少是綠色或灰色的。
我們不能依賴其中一個,我們應該從多方面綜合考慮,不同產地的和田玉可能有相似的產地,同一產地的和田玉可能有不同的產地。
❷ 怎樣鑒別玉石中和田玉與韓料的區別
從礦物成分是無法辨別和田玉料子產地的,目前能出國檢證書的和田玉大的產地有新疆、俄羅斯、青海、韓國。小的還有貴州羅甸玉、東北河磨玉。韓料屬於最低端的料子主要表現為顏色蠟黃很強的蠟質感,結構粗大。
❸ 和田玉中於闐料,俄料,青海料,韓料,昆侖玉的區別有沒有簡單方法區分
從大類上說,他們沒有區別的,他們的成分都是透閃石,去鑒定都是和田玉,只是產地不同而已,青海料和昆侖玉其實就是一種,青海料比較透,俄料比較白,韓料有點泛黃
❹ 韓料的對比其他
韓料與青海料俄料的區別是:水頭比青海料小,拋光後玻璃光澤不強,略有蠟感。也沒俄料那麼死白,密度硬度不如俄料。韓國玉的色澤非常接近和田玉,拋光後區別不是很大。如今出現的韓料均為山料,還沒有聽說過籽料。韓料並非新玉料,歷史上朝鮮給中國進貢的時候就有人參、北珠和玉器,韓料老坑逐步采完,如今出現的韓料好像是新發現的礦坑。我們如今鑒別韓料可以參考價格。如果一塊比較好的玉石製品,價格非常的低,而且蠟質感強,結構不很細膩,稍微偏輕,則有可能是韓料。另外,韓料的顏色還是略微有特點的,不好形容,上手看多體會吧。
如今韓國料的價格很低。與青海料剛出來時候一樣,會有一定的升值空間。最終作為裝飾用玉存在。 韓國玉貌似和田玉 ,但與和田玉相比還是有所區別的。
首先在質地方面,和田玉質地純正細膩,有雲霧狀結構的玉花,具有明顯的油脂感;而韓國玉的質地較粗,顆粒感強,拋光後光澤不柔和,略有蠟感。
其次在色澤方面,和田玉的色澤白中微泛淡青色,溫潤柔和;而韓國玉的色澤白中帶灰黃色或灰綠色,仔細觀察可見細小的針狀白點。
第三在硬度方面,和田玉的硬度在6-6.5左右,在玻璃上刻劃比較容易;而韓國玉的的硬度在5.5左右,要費點勁才能在玻璃上劃出痕跡來。
第四在價格方面,和田玉的數量少,價格較高,很難與商家砍價成功;而韓國玉的數量多,隨你挑,任你選,而且價格也不貴。總之,在購買玉器時千萬別把韓國玉當成和田玉買進,避免上當,少花冤枉錢。
❺ 古玩鑒定:韓料和其他玉石的區別
韓料的產地在朝鮮半島南部的春川。她以極近似於新疆和田玉的外表,灰姑娘般的氣質和打工妹的身價,一進入中國玉市場就贏得了玉雕業及商家的青睞。一時間,玉雕業和商家以低廉的價格從玩家手中換回了大把的銀子。無論是新手、老手屢把韓料當作新疆「和田玉」的也比比皆是。所以說,韓料在玉市場中是最具殺傷力的,玩玉者必須吃透搞懂,否則就只能吃葯了。
韓料和其他玉石的區別:
對比而言,韓料多顯青黃色和淡淡的棕色,透明度小於青海玉,也沒有俄羅斯玉那種粉白色。韓料沒有青海玉和俄羅斯玉那種鮮明的個性,成品玉件拋光後呈現蠟質光感,而新疆和田玉是那種油脂光感(看上去像豬肥膘的感覺)。由於韓料硬度僅為5.5,包括緻密度也微小於新疆和田玉,故而有手掂分量稍輕,厚重感不足和不耐看等缺點。當然韓料中也有非常優秀的,無論是白度、油脂度和緻密度都非常接近新疆和田玉,加之她那含蓄溫文素雅(光而不賊亮、潤而不水透、白而不過分)的感覺也極接近於新疆和田玉。但由於韓料的微量成份和礦物的組成結構不同(或者說遜色)於新疆和田玉,這在其外表的觀感上也就必然有所不同。例如,雖然其優秀的品質接近新疆和田玉,然無一處能超越或與其媲美。好了,說到這里你應該對韓料有了些了解了吧?為了便於記憶和在實踐中的可操作性,現將以上所述歸納幾條如下:
1、韓料多顯青黃色和淡淡的棕色。
2、韓料沒有鮮明的個性。
3、韓料拋光後呈現蠟質光感。
4、韓料比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緻密度差、分量輕、厚重感不足和不耐看。
5、外表接近新疆和田玉,然無一處能超越或與其媲美者,必然是韓料
❻ 和田玉籽料,山料,青海料,俄料,韓料到底如何分辨
和田籽,和田山流水,和田山,和田且末(及同礦脈,一支走),和田戈壁料,青海料(山,山流水),俄羅斯白(俄羅斯山,山流水,俄羅斯籽),韓玉,岫玉(這個可是比和田要老的品種,產量太大)
想從一個新手,學會分辨和田家族眾多姓氏種群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想從圖片和文字解說上,那就是無異於異想天開。。。來我們認真看下難度?
全是俄料?不同的光亮,不同的檔次,有能看出差距的么?潤度?色澤?還是玄而又懸的結構?
系統說一下俄料,青海料,和田料,韓玉(拿岫玉出來當和田的少)的差距
韓玉,硬度低,結構酥鬆,你今天看結構松看綠松石,像不像一堆小碎石粒子堆在一起?韓料就差不多那德行。。。不過得上放大鏡,肉眼可識別的,那是,渣仔中的渣仔?
青料/俄料,共同點:透!(選玉石的記住了,玉講中庸,不招搖,俺就說翡翠的審美等於珠寶。。。)青料俄料,乍一看,就是透!白!(青料不是色青。。。色發青,也叫青料,幾乎哪個品種都有,和田也有發青的,叫青花)
不同點,俄料質干,青料外潤(當然泡泡都一樣。。。)
和田料,發潤!內部有明顯棉絮結構,這在籽料上最多?(潤這個詞,真沒法解釋,你摸了800塊和田,摸了一塊俄料,你就知道啥叫潤?一個是豆蔻年華的少女,一個是白發蒼蒼的老太太。。。)
潤度對比:
和田籽>和田山流水>和田山>青料>俄羅斯白>韓料
這里有個誤區,就是和田料,都是白的跟羊脂一樣!
早年,籽料剛火,有一群人就認籽料,圈子裡有一句話,就是對這種人說的:
青(顏色)玉籽也叫籽,和白玉籽一樣么?
這句之所以流下來,就是早年流行白玉,而很多人在估價上,好的白玉山流水,山料的價格都高於青料籽,和近年流行的墨玉?
和田玉,顏色多彩,白的,黃的,青的,黑得等等?別一提和田籽就發白。。。
繼續上文,就是你們發現差距了?或者沒發現?
和田白玉籽
你們看出和俄羅斯白的差距了?
真的,圖片上很難看出來,而且,就不說為了掩飾潤度而泡油,沁蠟等手法,單一個為了保養,少抹油,就能坑的不少人判斷失誤,這咱還不講燈光。。。
和田籽,有一個特徵,叫做毛眼,這個東西,說復雜不復雜,說j簡單,不簡單?
這個毛眼的形成,與籽料在河水中,受到的沖擊有關(哪怕山料,山流水也有,就是少點,一般山料的毛眼為單面,或者包裹在山體內的部分沒有),自然就形成了一些磕撞瘢痕,這個瘢痕,不一定美,但是由此降低籽料的價格又不為商人允許,怎麼辦?按特性算吧,全當是鑒別手段了?
而這個毛眼,可以做。。。別問我怎麼做,僅我知道的,就多達四五種?如上圖
這是常見的低級轉桶法,所製造的毛眼,過於密集而規則,不像天然的沖撞的雜亂無章且稀疏(但是連沉香都有人去描棕線,何況和田玉這么貴的商品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啊!)
同樣是和田料,在不同的燈光下面。。。就是不一樣。。。
和田玉家族,大致的區別,也就這么多
?主說,為何知乎沒有和田哥,@徐馳說了一點,玩玉的,很少有奢華招搖的,君子重德,君子重禮,而玉,從新石器到漢,都是禮器的代表?
其次有一點,要提一下,就是,和田的火熱,是在90年代末,千禧年初。。。那個時候沒有知乎。。。那個年代,翡翠還在寂寞?
來看看和田料有多少:
單以產籽料的范圍:
玉龍喀什河(全長325公里)和喀拉喀什河(全長808公里)的中、上游近200―600多公里的范圍不產一粒籽玉,卻只產在下游的100多公里的范圍內
就這么大點地方,整個產正經和田料的老礦,更是早已開采代盡,而我們說的新礦。。。別了,那不行?
03年以後,少見和田再在宣傳上出現,不是商家沒賺到錢,是。。。礦沒了,玉也沒了?
對比下天天吵著礦藏有限的翡翠,和田哭了
現在依然有很多人追逐著和田,但是現在的和田消費群,不是你喜愛和田,不是你多懷念和田,不是你多欣賞和田,是因為,現在仍在購買和追求和田的人,在00年前後,都沒買到?而你在那個年代,又聽著某個節目,某條廣告,你那個地域的土豪在追逐?
以前的和田,很少有人去用青玉做,但是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是青料,俄料,而不再是和田籽,哪怕是和田山料。。。
和田,將成為一個過去式,真正的和田,死了,就那麼死了。。。花開花謝,和田已逝
現在我們談的,最接近的是原山料,或者是一脈相乘的且末?
如果真要選購和田,記住了,真正和田一塊最次的原料,價值10+,只高不低了,還不算籽,還不能開鐲子。。。
如果選購和田籽,記住了,別看大的,當年有大的,你當10多年過去了,本地土著都瞎了?那個年代撿和田,就像前兩年撿松石一樣的瘋狂?長寬小於兩個指關節的還有(原籽,雕完去料?我。。。)
如果選購俄羅斯白(青料,韓料),你還是敬請放心,很少有人去做假?
阿富汗?大理石一樣的玩意,有作假的錢,拉兩櫃回來了?
和田再想碰大料,除非00年左右那幫掃貨的放倉,否則。。。
我一個朋友說過一句:
現在火的,都是以前不要的。。。
和田白如此,翡翠如此,綠松亦如此,因為前人千百年的開發,哪怕交通再差,也缺?
就像古人,動則一根木頭幾百年,你是不敢想像的,他們那個年代,有巨大的庫存,受到環境所限,他們選材,可供挑選很多,而我們?有人工林不錯了?
海黃如是,紫檀如是(不行也得行,印度自古不外銷),金絲楠,亦如是?
所以啊,把你對和田的愛好,盡量往俄料等產品上靠,我不怕你被騙,我怕你家孩子沒錢交學費?因為,你又上了一堂,社會大學!
❼ 如何辨別和田玉的真假鑒定證書
一、看檢驗機構:
國家對珠寶和田玉品質鑒定機構有著十分嚴格的資格認定,只有通過認定的鑒定機構所頒發的鑒定證書才有效。正規的和田玉鑒定證書上般會有CMA、CAL、CNACL的字樣種的一種。如果沒有三種的一種,就是假證書。
二、看證書的鑒定內容:
1、鑒定證書編號:這個必不可少,因為有的時候,顧客需要上網復檢一下,看鑒定證書是真的出自鑒定機構,還是仿冒的,這個就不多說了,作用就這點。
2、和田玉的鑒定證書,得出的結果當然都是和田玉,這里著重要提的是,「和田玉」這三個字的意義今非昔比了,原來(2003年以前)指的就是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和田玉。
從2003年之後,國家對和田玉的概念進行了修改,和田玉的概念得以擴大,不僅包括狹義上的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和田玉,還包括青海玉、俄羅斯玉、韓玉、羅甸玉等所有的主要成分為透閃石的玉石,而不再強調產地和產狀。
3、形狀(形態):包括雕件的名稱,如達摩、貔貅、觀音等等,絕對不是玉料自身的產狀,這里不會告訴你,所雕刻的玉石是山料、籽料、抑或是山流水料。
4、重量:這個容易,只要放到珠寶玉石專用的稱上測一下就可以抄下數據了。
5、顏色:正常清楚下這一欄是空白或者用一些無意義的符號代替,但是和田玉很多都是帶皮色的,如果備注欄顯示:顏色成因未定或者表皮成因未定,只能說明鑒定機構無法做出判斷,不能鑒定出皮色是真皮假皮,或者皮色二上。
6、密度:有的商家填寫這項,有的不填寫。和田玉的密度在2.95——3.10克/立方厘米,一般商家不會親自去測量密度的,即使測量了也有誤差,所以乾脆填寫2.95至3.10之間的任何一個數據,不會出現技術上的錯誤。
然而和田玉的玉種不一樣,和田玉的密度是絕對有差別的,相對來說白玉的密度稍微小一些,青玉,碧玉、墨玉的密度要大一些,籽料的密度要比山料大一些,這些都是基本的常識。
7、折射率:和田玉的成分是透閃石,透閃石的折射率是1.61,因此這個數據可以不看,沒有任何意義。所有的鑒定證書都會這么填寫的。
8、看鑒定者簽名:通常在和田玉證書上,需同時有鑒定者和校核者兩個人的簽字,具有兩者的同時簽名和田玉鑒定證書才能夠生效。
9、看印章:嚴格來說,和田玉鑒定證書上所蓋有的印章必須是鋼印,同時要求鋼印上的字跡是可以清晰辨認出來的。
(7)韓料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玉石證書只證明真假不鑒好壞:
「一般來說,質檢機構指的是質量技術監督局及其核發資質的檢測機構或地礦局珠寶玉石檢測站,他們的鑒定只是針對礦物成分,比如所有的透閃石都可以被鑒定為和田玉,雲南黃龍玉也可以被鑒定為金絲玉,因為它們的礦物成分是一致的。」
新疆金絲玉文化協會會長李常寶告訴記者,A貨鑒定證書只能證明這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而不是玻璃或別的什麼東西,只證明真假,不鑒定好壞。
比如,和田玉屬於玉石中的「軟玉」,但並不是所有的軟玉都是和田玉。軟玉產地較多,由於產地不同,軟玉成因不同,軟玉的質量、價值也存在明顯的差別。
行內將和田玉分為:新疆和田玉(新疆料)、青海軟玉(青海料)、俄羅斯軟玉(俄料)、韓國軟玉(韓料)等。鑒定機構只能鑒定出一些數據,而對這些符合軟玉數值的玉石,都將出具「和田玉」證書。
因此,市場在售的青海玉、俄羅斯玉、韓國玉等,都會有「和田玉證書」,但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疆和田玉,價值也往往相差懸殊。
「從幾萬上百萬的中高檔翡翠,到幾十塊錢的翡翠旅遊工藝品,都可以說是A貨。」肖永福告訴記者,「鑒定珠寶真假並不困難,像一些長期從業人員,一般一眼就能看出真假;鑒定過程也並不復雜,一般只要用常規寶石檢測儀器分析其寶石學特徵即可,成本幾塊錢,幾分鍾即可。」
「但是如果需要對某個珠寶進行全方位鑒定,1000塊錢也做不下來。」肖永福說,實際上,即便是花兩三千元,做的仍然是真假的鑒定,而不是價格鑒定。
「從收藏的角度來說,珠寶玉石鑒定應該有一個周期,短則一周,長則一月,只有這樣才能檢測出它的穩定性。」
李常寶說,相對於一般的寶玉石鑒定師,藝術品鑒定評估師會在礦物成分檢測之外,進行經濟價值評估,但目前市場上的鑒定證書都是寶玉石鑒定師出具的,無法作為價值參考。
「證書無法鑒定你買的具體是什麼玉。玉石分很多種類,價值相差巨大,和田玉也有垃圾貨,被拿來腌鹹菜的多了去了,你拿這種去鑒定,也能給你出A貨鑒定證書。」
❽ 如何鑒別和田玉的真假最直接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觀察表面
和田玉經過在河水的搬運,沖刷,碰撞的過程中,表面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裂紋及碰撞坑,這些裂紋及碰撞坑是沒有人工痕跡的,反之,如果和田玉的表面光滑度高,沒有碰撞坑肯定是假的。
這幾點鑒別和田玉的方法還是需要細讀的,反正在購買和田玉的時候,一定要多多觀察,畢竟現在的造假技術越來越厲害了!
(8)韓料鑒別方法擴展閱讀:
和田玉,「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其三為陝西藍田玉、遼寧岫玉和河南獨山玉)。傳統狹義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以和田「子料」為代表聞名於世;廣義的和田玉指軟玉(真玉)。和田玉雖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並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而是一類產品的名稱。中國把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石頭都命名為和田玉,都在國標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