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期葯品正規處理流程
葯品一旦過期變質就應徹底銷毀,以防流入不法分子之手。最好的辦法是將過期變質的葯品交回醫院葯房進行集中處理,以免污染環境,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質的葯品,如青黴素,如果自行處理,防護不當或者散發空氣中,可能造成過敏意外。如果是口服片劑、顆粒劑、滴丸劑等過期葯,不要整瓶或整盒扔掉,先搗碎,然後混著生活垃圾一起處理。
如果是膠囊,需將之溶於熱水中,等到融化後,再將稀釋後的液體倒入下水道沖走。
如果是眼葯水、口服液等液體葯物過期,可以把液體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注意不要混雜。
眼葯膏等膏狀葯物,擠出來收集在信封內封好後丟棄。
如果是噴霧劑葯品過期,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避免接觸明火的情況下,先徹底排空再丟掉。
如果有抗菌、抗癌葯、治療血液科疾病的葯物過期,因這類葯物比較危險,最好送到醫院或者醫葯公司處理。
2. 過期的葯物如何處理
如果有少量過期葯品或附近沒有回收點,可採取以下辦法:
一、葯物回收點
在專門設有過期葯品回收點的小區,我們可以把家中的過期葯整理好送過去,自行將過期葯品投入過期葯品回收箱中,相關人員會定期清理箱中葯品,再做統一銷毀處理。
二、送到醫院或葯店
如果小區沒有設立葯品回收點,可以咨詢葯店或者醫院,一些葯店或三甲醫院都回收過期葯。有的醫院可提供黃色醫用垃圾袋來回收過期葯物,然後再進行統一銷毀。
三、自行處理方法
如果未找到葯物回收點,那就只能自行處理了。對於普通片劑,可先用水充分泡開,然後倒入廁所沖走。膠囊劑要先把膠囊掰開,將其中的顆粒加水溶解後再倒進廁所沖走。噴霧劑應避免接觸明火,徹底排空內容物後,再將瓶子丟棄。抗生素、腫瘤用葯和其他特殊葯品的處理前應咨詢醫生或葯師,以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其實,減少和杜絕過期葯的最好辦法,還是合理購葯、安全用葯。葯品要隨用隨買,不要一次性購買大量葯品,並定期清理家中的小葯箱。
(2)葯物過期如何處理方法擴展閱讀
過期葯品的危害
過期葯品不僅本身沒有價值,而且會產生許多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引發用葯安全問題葯品過期後,不僅可能失去原有的治療作用,而且還可能因為內在質量等發生改變,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果人們使用了過期葯品,輕則可能貽誤治療時機,引起其它的健康損害,重則甚至威脅生命安全。
按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超過有效期的葯品屬於劣葯,是禁止生產和銷售的。而一些不法分子低價回收過期葯品,改換包裝後通過非法渠道銷售到偏遠地區的醫院、葯店及一些無證診所,繼而再次流入消費者手中,嚴重危害大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引發環境污染問題過期葯品處理不當會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一方面,直接丟棄過期葯品可能污染環境。有關調查顯示,多數人對過期葯品與普通生活垃圾同等對待,丟棄前不做任何處理。葯物中的成分散落到環境中容易造成污染,並且一些特殊性質的葯物,如強致敏性、揮發性葯物,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更嚴重;
另一方面,過期葯品銷毀也可能污染環境。由於專業的環保銷毀設施和服務費用較高,目前有關部門、單位和消費者對過期葯品的銷毀往往是在垃圾場露天焚燒,這勢必對環境造成危害。
3.引發資源浪費問題無論對於國家還是普通消費者,醫療費用支出的數目都不可小視,方方面面都在設法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大量的過期葯品不僅沒有使用價值,而且還需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進行處理,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過期葯品的具體處理方法:
過期葯品的處理方法過期葯成「害人葯」,還表現在不經任何處理就連同生活垃圾一同扔進垃圾箱,不僅會誘發疾病危害人體健康,污染環境,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流向農村市場或重新回到葯店,其不良後果更是可想而知。
由此可見,清理過期葯品並不意味著只是將這些葯品隨意丟棄。
1、對於家庭過期葯品,應該像回收廢舊電池一樣,納入專門的收集銷毀系統。
2、片劑、丸劑、膠囊劑型的葯品,應先用紙包好,再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
3、滴眼液、外用葯水、口服液等液體制劑的葯品,應在彼此不混雜的情況下,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
4、軟膏制劑葯品,應將葯膏從容器中擠出,收集在信封內,封好後丟棄;
5、噴霧劑類葯品應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在避免接觸明火的條件下,徹底排空;
6、針劑、水劑類注射葯品切勿擅自開啟,應連同其完整外包裝一起,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
3. 過期葯品應該如何處理
通常來說,過期葯品是指超過葯品有效期的葯,可以根據葯品包裝上標有的生產日期、失效期或者有效期來判斷葯品是否是過期葯。
以退熱葯為例,有些兒童的退熱口服液,因為是含糖制劑,在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影響下,可能會發生變味、霉變等可見或不可見的變化,雖然沒有超過有效期,但也不能使用了。其它的葯物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過期葯品存在有效性和安全性問題,不但療效降低達不到治療效果,還會因為變質而分解產生新的物質,對人體造成危害。如不慎服用過期葯物,建議大量飲水,加速葯物排泄。同時聯系社區簽約醫生進行咨詢,如有不適,盡快就醫。
處理家庭A期葯品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投放到葯店專門的回收站,然後由監管部門統一處理。但目前,大多數城市的葯品回收站數量有限,因此,他們只能把過期的葯品自行處理。據調查,大多數人會把家裡的過期葯,扔進平時的生活垃圾里,但很多人因為擔心完整的葯品會被不當回收再利用,就把它拆開來,全部拆掉,剪碎,再扔掉。
包裝拆掉,然後把葯片碾成粉,就直接倒掉。其實這樣對環境是有一定污染的,尤其碾碎的葯物如果是抗生素的話,更容易造成污染。建議過期葯品連同整包裝一起扔掉,扔在有害垃圾桶里。
如果擔心葯品被不當利用而選擇拆開葯品,如普通感冒葯、
4. 過期的葯該如何處理
1,若是患者購買葯品後,發現是過期的,最好是憑購葯發票或相關證據退回,因為一般情況是不允許把過期葯品發出來或賣出的(工作人員沒有發現或清理過期葯品),不管包裝是否完整,發出來的工作人員有責任。誠然,若是人服用的葯品,有效期過後,盡量不要服用,以免發生葯物毒副作用危險。若是購買葯品時沒有過期,只是放置時間久了而過期,沒有安全隱患的葯品可以丟棄。若有安全隱患的葯物需要按具體葯物要求處置。
5. 過期葯怎麼處理回收
法律分析:一、葯物回收點:在專門設有過期葯品回收點的小區,可以把家中的過期葯整理好送過去,自行將過期葯品投入過期葯品回收箱中,相關人員會定期清理箱中葯品,再做統一銷毀處理。二、送到醫院或葯店:如果小區沒有設立葯品回收點,可以咨詢葯店或者醫院,一些葯店或三甲醫院都回收過期葯。
法律依據:《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第八十條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當開展葯品上市後不良反應監測,主動收集、跟蹤分析疑似葯品不良反應信息,對已識別風險的葯品及時採取風險控制措施。
第八十一條 葯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應當經常考察本單位所生產、經營、使用的葯品質量、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現疑似不良反應的,應當及時向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制定。對已確認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葯品,由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停止生產、銷售、使用等緊急控制措施,並應當在五日內組織鑒定,自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決定。
6. 過期葯品應該怎麼處理
過期葯,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丸劑等宜用水浸泡後,用水沖入馬桶;對注射劑家直接打碎;口服液、合劑、糖漿劑宜用水稀釋後沖入下水道;固體葯用水溶解稀釋後直接倒掉,但宜把所有的標簽撕毀。
7. 過期葯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1、對於家庭過期葯品,應該像回收廢舊電池一樣,納入專門的收集銷毀系統。
2、片劑、丸劑、膠囊劑型的葯品,應先用紙包好,再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
3、滴眼液、外用葯水、口服液等液體制劑的葯品,應在彼此不混雜的情況下,分別倒入下水道沖走;
4、軟膏制劑葯品,應將葯膏從容器中擠出,收集在信封內,封好後丟棄;
5、噴霧劑類葯品應在戶外空氣流通較好的地方,在避免接觸明火的條件下,徹底排空;
6、針劑、水劑類注射葯品切勿擅自開啟,應連同其完整外包裝一起,投入密閉的紙筒內丟棄。
8. 過期葯物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呢
我們家中通常都會備有部分葯品,一般這些葯品都是非處方葯,因為處方葯是需要通過醫生才能開出來的。一般的家中的非處方葯都是一些內用或者外用的葯品。那用的葯品包括內服的感冒葯,胃葯和消化葯為主。而外服的葯品一般就是跌傷或者是外傷的葯品,一般以外敷葯品為主,都是葯油,創可貼之類。這些處方葯都是有其有效期的,一般有效期過後葯效就會減弱,或者不再甚至還會產生毒性,因此當葯過期之後,我們是不能服用的。那葯物過期之後,我們該如何處理呢?下面我就把我的方法分享給大家吧。
對於過期葯品的清理,我們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能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誤食葯品結果是非常嚴重的,同時,在處理葯品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處理葯品的方法,以防因為我們的不慎導致他人的生命或者自己的生命受到損害。
9. 醫院過期葯品如何處理
過期的葯品在我葯店是這樣處理的,希望對你有用,如果是葯片,請將葯片全部從包裝中拆出,發明感到一起,然後用水浸泡至片劑全融,然後裝垃圾袋倒掉。如果是口服液,將口服液倒一起,然後倒入抽水馬桶沖掉,呵呵。
10. 過期葯品怎麼處理
過期葯品怎麼處理?
個家庭都備有常用葯,葯物放久了難免會過期。平日里,市民在看清葯物所針對的症狀、不良反應等信息之外,還要注意其有效期。發現「過期葯」應及時穩妥地處理,以免誤服或造成污染。
市民:會定期清理葯箱
「我會定期清理家裡的葯箱,發現過期的葯物就會及時扔掉。」家住浣紗路的市民王玲說,清理葯品這件事,不但自己很留心,還教育過家裡5歲的孩子,生病了千萬不能自己翻葯吃,要讓爸爸媽媽看清楚,「批准」吃才能吃。
家住油榨街的余紅家裡存放的葯比較少。「一般情況下,我是等身體不舒服時才去醫院或葯房咨詢,這樣買的葯會比較『新鮮』。家裡存放的葯,服用之前也會特意看清日期。」她說。
家住清鎮的周艷燕是一位年輕媽媽。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她吃葯和用葯可以說是「分外小心」。「特別是給孩子吃葯,我會很認真地咨詢醫生,查看葯物的說明書和有效期,有過期的葯物也會及時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