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大學中庸快速記憶方法

大學中庸快速記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14 03:51:03

❶ 三年級背大學中庸有什麼好方法

我正在指導小孩子讀經典,每天都讀一遍,兩個月就都背會了。

如何快速記憶名著知識

可以專門找一些中、高考的名著閱讀題,挑一些熱門的背一背就行了。
或是找一些你認為會考到的名著,讀一讀這些名著最前面的簡介和前言,應該很管用的,這裡面一般分得很詳細

❸ 如何快速提升記憶力 怎麼樣增長記憶力

增強記憶力的方式主要是訓練或鍛煉,經常記憶的人記憶力會好,記憶是可以通過訓練或者是鍛煉來提高的,人體應該經常鍛煉腦,經常性的用一些記憶方式來鍛煉自己,這樣可以防止記憶力減退,或者提高相應的記憶力。

有一些葯物可以延緩記憶力的下降,包括膽鹼酯酶類的葯物,譬如石杉鹼鉀等,目前沒有葯物可以增加記憶力。

❹ 記憶力提升的方法 快速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是什麼

1、「吃」,是的,吃也可以提高記憶力,而且還是科學家們說的,吃一些富含磷脂的食物可以補充大腦記憶所需,比如魚頭,核桃、花生等植物的籽或核,還有蜂花粉、蜂皇漿等保健品也有一些奇特功效。
2、「練」,好的記憶力都是練出來的,包括世界級的記憶大師們也都是靠後天訓練培養出來的超級記憶力,一般的,比較有效地訓練方法有三個:
(1)速讀法(又叫全腦速讀記憶):速讀法是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訓練的,實際上,兩者是同時進行也是相互相成的,別以為閱讀速度快了記憶就差了,因為這里靠的不是左腦意識的邏輯記憶,而是右腦潛意識的圖像記憶,後者比前者強100萬倍。通過速讀記憶訓練的朋友都知道,速度越快記憶越好。
(2)圖像法(又叫聯結記憶術):圖像法也是運用右腦的圖像記憶功能,發揮右腦想像力來聯結不同圖像之間的關系,從而變成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故事來實現超大容量的記憶。
(3)導圖法(又叫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
3、左右水平轉動眼睛30秒:英國研究人員稱,這種鍛煉能幫助你記憶單詞。至於原因,專家認為是水平轉動眼球會讓左右腦相互作用,這對修復記憶很重要。
4、睡個好覺:這樣會讓你精神抖擻,也可以更好地面對需要記憶支配身體的任何情境。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的研究顯示,小腦控制速度和准確度,睡眠充足後小腦的活性尤其強。
5、學習一種新語言:美國生命發展心理學實驗室主任、布蘭迪斯大學心理學教授瑪格·拉齊曼博士認為,新思路會幫你理清頭腦中的紛雜思緒,比如學習一門外語。不必特別費事,也無需熟練掌握,只要通過教育光碟學習就可以。也可以嘗試一種新愛好,如烹調或者舞蹈。
6、多與人交往,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發現,社交能夠讓思維更敏捷,閑聊10分鍾後,人腦的反應速度迅速提升。
7、葡萄乾當零食。美國農業部科研人員發現,每天攝入3.2毫克硼(25克葡萄乾的含量),記憶力和注意力均提高10%。硼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研究證實它能提高手與眼睛的協調性,延長注意力時間。
8、喝點可可飲料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科研人員從可可中檢測到一種抗氧化劑黃烷醇,它能增加血管的血流量,讓大腦獲得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改善老人的腦功能,對老年性痴呆和腦卒中患者有一定的治療功效。
9、隨身帶個筆記本
好記性抵不上爛筆頭。英國蘇塞克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專家表示,隨身備個筆記本,每天上床前寫好明天要做的事情,並按重要程度分為「必要」「重要」和「不重要」三個等級。按照優先權每做完一項就畫掉一項,這樣會大大提高處理工作的能力。

❺ 如何快速背誦論語

記意思、看圖片、多翻譯,只要背翻譯就行了,不記得是想圖片。
讀音:論(lún)語十則(《論語》四書五經之一》)
作者: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四書:《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即《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子:先生,指孔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在山東曲 阜)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2)學: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
(3)時習:時常地去復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人教版教材中也將「時習」解釋為「時常地復習」。「習」,指演習禮、樂;復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時,按時。
(4)說:通假字,音yuè,實意「悅」的古體字,愉快的意思。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區別的:同門(師)為朋,同志為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
(8)慍:拼音:yùn,生氣,發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10)曰:說,說道。
(11)而:順接連詞,表示被連接的兩個部分意思是順著下來的,可不譯。
(12)之:代詞,指學到的知識。
(13)不:不是。
(14)乎:語助詞,相當於「嗎」。「不亦……乎」,即「不是……嗎」,反問句式。
(15)自:從。
(16)知:了解。
本段理解: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對於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獲得更多的知識,必須「學」與「習」統一起來。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志同道合的人來訪可以增進友誼,並且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度。「人不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可譯為「我」或「自己」。

第二則:為人處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wèi)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chuán)不習乎?」 (《學而》)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出謀劃策是否盡心盡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誠相待了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時常復習了呢? "
重點字詞解釋: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戰國間魯國南武城(現在山東費縣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註: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多次檢查;二是從多個方面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
(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
(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意思是:真誠、誠實
(5)傳不習:傳(動詞用做名詞),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
補充詞解釋:
吾:我。
日:每天。
三:多次。
省:檢查,反省。
為:替。
謀:謀事。
忠:盡心盡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第三則:學習方法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做別人的老師了。」
重點字詞解釋:註:本章的「溫故而知新」有兩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聞之事,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
我以為合並這兩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范圍以內,盡量廣泛閱覽典籍,反復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復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也有學者以為作「溫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適,因為按字面上解釋,僅做到吸收古今知識而未有領悟心得,只像是知識的買賣者,不足以為師。所以我們就來看看「師」的意義。在論語中師字一共見於14章,其中意義與今日的老師相近者。
溫:溫習。
故:舊的知識(形容詞用作名詞)。
而:連詞,表順承,就
知新:有得到新的體會和通悟新的內容兩重意思。知,領悟。
可:可以。
以:憑借。
為:動詞,作為。
師:教師,老師。
矣:句末語助詞。
另外詞解釋:
溫故知新(成語):
請注意不是溫故而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示例】:~是學習上的重要方法。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學習、工作或其他

第四則: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重點字詞解釋:
學:學習。這里指死記硬背不求甚解。
而:連詞,表轉折。
則:連詞,相當於「就」、「便」。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dài):通「怠」。這里指有害。本意:危險。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度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為政》)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1、誨女知之乎!
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楊伯峻《論語譯注》)
2、誨女知之乎!
我告訴你什麼叫求知吧!(李澤厚《論語今讀》)
3、誨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麼算知道吧!(錢穆《論語新解》)
4、誨,女知之乎?
教育(教誨),你知道嗎?(南懷謹《論語別裁》)
5、誨女,知之乎?
我教導你的知識,你都知道了嗎?(徐志剛《論語通譯》)
6、誨女知之乎!
(我)教給你的,(你)懂得了嗎!(薛金星《中學生教材全解》)
7、讓我來教教你吧,你可懂得這個道理?(楊潤根《發現論語》)
孔子說:「仲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重點字詞解釋: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時期魯國卞(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人,孔子得意門生,以政事見稱。
是:這。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實事求是。要有誠實、謙虛的態度,不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學習態度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備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無才能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要有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思:希望,想著。
省:指反省有沒有相同的毛病。
齊:相同
賢:德才兼備的人
焉:兼詞,向他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重點字詞解釋:
必有我師焉: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焉,相當於「於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人;古代漢語里「三」往往不是具體數字。
行:走路。
必:副詞,一定。
師:老師,先生。
焉:兼詞「於之」,在那裡;
擇:選擇。
其:代詞,代指他們。
善者:好的,這里指優點。
而:順接連詞。
從:跟從,學習。
之:字指擇其善者而從之:代指善者;即好的:優點。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第八則:修身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而實現使命的道路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奮斗,這不也是很遙遠的嗎?」
詞語解釋:
士:士人
弘毅:胸懷寬廣,剛強勇毅
仁: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任:責任
已:停止
遠:遙遠

第九則:修身做人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孔子說:"天氣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後落葉的。" 深刻含義:人們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之:這里的之是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偏正結構,不譯或勉強譯作「的」。
歲寒:一年中的寒冷季節,深冬
然後(古今詞):然 ,後。意思是分開來解釋的。然,這樣。後,以後。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後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象。

第十則:修身做人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於別人身上。」
重點字詞解釋:
一言:一個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許。恕:用自己的心來推想別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愛待人。
欲:喜歡,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其:大概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養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逐則註解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啟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提高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和社會現象,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選的有關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和諧,讀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延伸:
快速背誦論語
步驟如下:
第一、仔細閱讀,弄通文意;
第二、熟讀;
第三、背誦自己體會或理解深刻的句子;
第四、逐一攻克剩餘語句;
第五、做好最後整合,精確記誦句子於相應篇章之下;
第六、學而時習之。

❻ 如何巧記古代文學知識

巧記文學常識作家作品的十種方法 一、作品串聯法 1、湯顯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 ,傾情上演王實甫的《西廂記》 ,關漢卿只 好在一旁大叫《竇娥冤》 。 2、 《駱駝祥子》家中《四世同堂》 ,於《春華秋實》之際來到《龍須溝》的 一個《茶館》前,看見《女店員》 《方珍珠》正揮舞著《神拳》為老舍表演。 3、 《三里灣》的《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前去賀喜,聽到了充滿「山葯蛋」 味兒的《李有才板話》 《李家莊的變遷》 。 4、 《雷雨》過後, 《北京人》 《王昭君》看見《日出》 ,知道這是一個《明朗 的天》 ,便約上曹禺一起去觀看他的《膽劍篇》 。 5、徐志摩《再別康橋》時,郁達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 ,朱自清則踏 著《春》的腳步,享受著《荷塘月色》的美麗,來到《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找 尋《綠》的《背影》 ,有幸觀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聞一多聽說後,為他 作了《最後一次講演》 《死水》 。 6、 (莫里哀) 《偽君子》 《唐璜》去參見拜倫家的《唐璜》 ,結果被雪萊《解 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送到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終於上演了一出巴 , 爾扎克的《人間喜劇》 。 7、 《李爾王》的兒子《哈姆雷特》去參加「奧賽(羅),想圓了《仲夏夜之 」 夢》 ,遇到《威尼斯商人》 ,結果被有名的吝嗇鬼夏洛克敲盡錢財,還名落孫山, 「 (麥克)白」跑了一趟,幸虧有莎士比亞的孩子《羅密歐與朱麗葉》與之結伴, 才回歸故里。 8、 《基督山伯爵》騎著一匹「大仲馬」 ,帶著《三個火槍手》《三劍客》, ( ) 去看兒子小仲馬的《茶花女》 。 9、福樓拜一看到《包法利夫人》 ,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情感世界》 。 10、 《我的叔叔於勒》 《一生》只交了一位《漂亮的朋友》《俊友》 ( )——《菲 菲小姐》 就傾家盪產送了她一條 , 《項鏈》 還叫她不要告訴莫泊桑加的 , 《羊脂球》 。 二、四字口訣法 1、先秦諸子,孔孟荀卿。 《論語》 《孟子》 ,四書列名;老莊無為, 《道德》 《逍遙》 ;屈子楚辭, 《九》 《九》 《離》 《天》 。 2、漢代文賦,首推賈誼。劉向司馬, 《戰》 《楚》 《史記》 。班固《漢書》 ,斷 代開啟。 3、魏晉建安,三曹領先。父有樂府, 《神龜》 《蒿》 《觀》 。曹丕燕歌,典論 批評;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傑,盧駱王楊。山水田園,王維浩然。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之 1 渙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浪漫,蜀道進酒;杜甫寫實,三吏三別。唐宋八家,韓 柳三蘇,歐王曾鞏,古文復興。 5、元曲四家,鄭關白馬;悲劇四部,趙漢竇梧。明清小說,三水西紅。 6、 《魯迅全集》 ,著作頗豐。小說有三, 《彷徨》 《吶喊》 ,舊事新說, 《故事 新編》 中學課本,除了《祝福》 。 ,皆入《吶喊》 。散文一部, 《朝花夕拾》 ,另 加《野草》 略帶詩體。雜文十六, , 《熱風》與《墳》《華蓋》二集, , 《而已》 《三 閑》 再多 , 《二心》 《南腔北調》 , ,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三 , , 《且》 《集》 二 , 文學花邊。…… 三、歌謠誦讀法 1.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有兩源,現實主義和浪漫。 《詩經》分為風雅頌, 反映現實三百篇①; 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 。浪漫主義是《楚 辭》《離騷》作者為屈原。 , 先秦散文有兩派, 「諸子」 史書要記全。 儒墨道法屬諸子, 、 各有著作傳世間; 儒 家《論語》及《孟子》 ,墨家《墨子》見一斑;道家《老子》及《莊子》 ,法家韓 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分為「國別」和「編年」 ;前者《國語》《戰國策》 、 ,後者《春 秋》與《左傳》 。 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 「樂府雙璧」 「採菊」遺風 見節操。 《史 人稱贊②,建安文學推「三曹」 ;③ 田園鼻祖是陶潛, 記》首開紀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 班固承續司馬意④, ; 《漢書》斷代創新 招;賈誼雄文《過秦論》 ,氣勢酣暢沖雲霄; 「出師」二表真名 世, 《桃花源記》 《文心雕龍》 樂逍遙。辭賦盛行多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 文學批評也興起, 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 唐代鼎盛氣如山, 「初唐四傑」不平凡: 王楊盧駱創格律, 律詩、絕句要記全。 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 。現實 主義有杜甫, 「三吏」 「三別」不一般。 樂天倡導新樂府, 「琵琶」 「長恨」留名篇。田園詩派 有王孟,高、岑詩歌唱塞邊。 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傳 世間。 晚唐 崛起「小李杜」⑤;此後衰敗如塵煙。 韓柳古文創新體, 《阿房宮賦》唱千年。 唐代傳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傳》 。 4.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詞泱泱,分成婉約與豪放。 柳永秦觀李清照,風花 雪月多感傷。 蘇軾首開豪放派, 「大江東去」氣昂昂;愛國詩人辛棄疾, 「金戈鐵馬」勢高 揚。 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寫文章;范公作品雖不多, 《岳陽樓記》放光芒。 南宋詩人陸放翁, 《示兒》猶念復家邦;人生自古誰無死?後世感懷文天祥。 2 編年通史第一部, 《資治通鑒》司馬光。 《夢溪筆談》小網路,作者沈括美名揚。 5.元明清文學 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各不同。雜劇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關漢卿: 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 其餘三家鄭馬白⑥,還 有《西廂》留美名。 明清戲劇稱傳奇,長生桃花牡丹亭。長篇都是章回體, 「三 水西紅」是 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齋志異》多流行。尚有短篇擬話 本,編訂「三言」馮夢龍。 方苞開創姚鼐繼,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龔自 珍, 《己亥雜 詩》勸天公。 〔 注〕 ①《詩經》共 305 篇, 「三百」之說是取其整數。②指《孔雀東南飛》 和《木蘭詩》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馬遷。⑤指李商隱和杜牧。⑥指 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四.縱橫結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時代不同, 從而形成縱的聯系; 同一時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點, 從而又形成了橫的聯系。將這些縱橫聯系的知識點 組合起來,在腦中形成幾條 線或幾個面, 是一種快速而牢固的記憶方法。 如果能據此自己動手製作幾張圖表, 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對考查頻率較高的魯迅作品,就 可以按作品發表先後為 序縱向列表,然後對每篇再做橫向的了解。 五. 特徵記憶法 即抓住文學常識在外部的共同特徵進行快速記憶。 (1)關於「最」或「第一」的, 如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第一部紀傳體通 史《史記》 ,最早的散文集《尚書》 , (2) 關於 「數 最早的詩人屈原, 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等。 字」的,如明末凌濛初的「二拍」 ,即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明 末馮夢龍的「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四書」《論 、 、 ; : 語》《孟子》《大學》 《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 、 、 ; : 、 、 、 、 ; 「六書」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建安七子」 ,即孔融、陳琳、 王粲、徐 干、阮 、應 和劉楨; 「唐宋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又如 「九歌」 、 「九章」 、 「十天干」 、 「十二地支」 「十 、 三經」「二十四史」等。 、 六.歸納記憶法 即在分類的基礎上把某些有相同點的知識按一定順序集中在一起強化記憶。 (1)按標題歸納,如有「記」字的文章按時間先後可歸納為: 《桃花源記》 、 《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游褒禪山記》《石鍾山記》《登泰山 、 、 、 、 、 3 記》《病梅館記》 、 。 (2)按題材歸納,如《范進中舉》《孔乙己》都取材於受封建科舉制度迫 、 害愚弄的舊知識分子。 (3)按文體歸納,把同一體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 中在一起復習,既有利於文體知識考試,又有利於進一步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特 點。 (4)按流派歸納,中學課本中涉及的文學流派主要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兩種,現實主義又有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如高爾基、魯迅等)之分。另外, 中國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婉約派」「豪放派」 、 、 、 。 (5)按作家字型大小、別稱、官職歸納,如白香山、柳河東、杜拾遺、詩仙、 詩聖、太史公、異史氏等。 七. 修辭記憶法 常用的有諧音、雙關、對比、押韻等方法。如比較司馬光和司馬遷,可加深認識 二人的生活時代與作品;比較《秋聲賦》和《秋色 賦》 ,一篇寫「聲」 ,使人想 起歐陽修與小童夜裡聽秋聲之情景,另一篇繪「色」 ,使人想到峻青對所看到的 美景的描述。比較祥林嫂、林道靜、繁漪,比較李逵、 魯達、張飛,比較魯四 老爺、趙太爺、趙貴翁,比較葛朗台、潑留希金、夏洛克等,會讓人發現許多有 趣的東西,還何愁記不住他們呢? 八.重點記憶法 有的文學常識關鍵在某一要點,抓住要點,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選 魯迅的若干篇小說,要記每篇出自何處,很難,若記除《祝福》出自《彷徨》外, 其餘都出自《吶喊》 ,便省時易記、事半功倍。 九. 軼事記憶法 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留下有趣的軼事。如程門立雪、屈原投江、曹 植七步詩、王安石變法、朱自清不吃美國求濟糧、高爾基當麵包師傅等,如記住 這些頗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十.聯想記憶法 如提到荀子,就聯想到韓非子、孟子、墨子、莊子、老子、孫子和列子;由《戰 國策》的國別體聯想到《史記》的紀傳體和《資治通鑒》的編年體;復習魯迅作 品,就聯想到毛澤東的《論魯迅》 、瞿秋白的《魯迅的精神》 、唐弢的《瑣憶》 。 4 當然,上述諸記憶方法並非單獨使用,在實際記憶過程中,它們往往是綜合 運用的,各種記憶方法的綜合使用,既是文學常識的多角度記憶,又是變化了的 反復記憶,其效果當然更好了。 文學常識的記憶方法多種多樣,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記憶,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收獲的。 一、作品串聯法 1、湯顯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 ,傾情上演王實甫的《西廂記》 ,關漢卿只 好在一旁大叫《竇娥冤》 。 2、 《駱駝祥子》家中《四世同堂》 ,於《春華秋實》之際來到《龍須溝》的 一個《茶館》前,看見《女店員》 《方珍珠》正揮舞著《神拳》為老舍表演。 3、 《三里灣》的《小二黑結婚》 ,趙樹理前去賀喜,聽到了充滿「山葯蛋」 味兒的《李有才板話》 《李家莊的變遷》 。 4、 《雷雨》過後, 《北京人》 《王昭君》看見《日出》 ,知道這是一個《明朗 的天》 ,便約上曹禺一起去觀看他的《膽劍篇》 。 5、徐志摩《再別康橋》時,郁達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 ,朱自清則踏 著《春》的腳步,享受著《荷塘月色》的美麗,來到《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找 尋《綠》的《背影》 ,有幸觀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聞一多聽說後,為他 作了《最後一次講演》 《死水》 。 6、 (莫里哀) 《偽君子》 《唐璜》去參見拜倫家的《唐璜》 ,結果被雪萊《解 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送到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終於上演了一出巴 , 爾扎克的《人間喜劇》 。 7、 《李爾王》的兒子《哈姆雷特》去參加「奧賽(羅),想圓了《仲夏夜之 」 夢》 ,遇到《威尼斯商人》 ,結果被有名的吝嗇鬼夏洛克敲盡錢財,還名落孫山, 「 (麥克)白」跑了一趟,幸虧有莎士比亞的孩子《羅密歐與朱麗葉》與之結伴, 才回歸故里。 8、 《基督山伯爵》騎著一匹「大仲馬」 ,帶著《三個火槍手》《三劍客》, ( ) 去看兒子小仲馬的《茶花女》 。 9、福樓拜一看到《包法利夫人》 ,就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情感世界》 。 10、 《我的叔叔於勒》 《一生》只交了一位《漂亮的朋友》《俊友》 ( )——《菲 菲小姐》 就傾家盪產送了她一條 , 《項鏈》 還叫她不要告訴莫泊桑加的 , 《羊脂球》 。 二、四字口訣法 1、先秦諸子,孔孟荀卿。 《論語》 《孟子》 ,四書列名;老莊無為, 《道德》 5 《逍遙》 ;屈子楚辭, 《九》 《九》 《離》 《天》 。 2、漢代文賦,首推賈誼。劉向司馬, 《戰》 《楚》 《史記》 。班固《漢書》 ,斷 代開啟。 3、魏晉建安,三曹領先。父有樂府, 《神龜》 《蒿》 《觀》 。曹丕燕歌,典論 批評;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傑,盧駱王楊。山水田園,王維浩然。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之 渙昌齡,高適岑參。李白浪漫,蜀道進酒;杜甫寫實,三吏三別。唐宋八家,韓 柳三蘇,歐王曾鞏,古文復興。 5、元曲四家,鄭關白馬;悲劇四部,趙漢竇梧。明清小說,三水西紅。 6、 《魯迅全集》 ,著作頗豐。小說有三, 《彷徨》 《吶喊》 ,舊事新說, 《故事 新編》 中學課本,除了《祝福》 。 ,皆入《吶喊》 。散文一部, 《朝花夕拾》 ,另 加《野草》 略帶詩體。雜文十六, , 《熱風》與《墳》《華蓋》二集, , 《而已》 《三 閑》 再多 , 《二心》 《南腔北調》 , , 《偽自由書》 《准風月談》 三 , , 《且》 《集》 二 , 文學花邊。…… 三、歌謠誦讀法 1.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有兩源,現實主義和浪漫。 《詩經》分為風雅頌, 反映現實三百篇①; 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 。浪漫主義是《楚 辭》《離騷》作者為屈原。 , 先秦散文有兩派, 「諸子」 史書要記全。 儒墨道法屬諸子, 、 各有著作傳世間; 儒 家《論語》及《孟子》 ,墨家《墨子》見一斑;道家《老子》及《莊子》 ,法家韓 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分為「國別」和「編年」 ;前者《國語》《戰國策》 、 ,後者《春 秋》與《左傳》 。 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 「樂府雙璧」 人稱贊②,建安文學推「三曹」 ;③ 田園鼻祖是陶潛, 「採菊」遺風 見節操。 《史 記》首開紀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 班固承續司馬意④, ; 《漢書》斷代創新 招;賈誼雄文《過秦論》 ,氣勢酣暢沖雲霄; 「出師」二表真名 世, 《桃花源記》 樂逍遙。辭賦盛行多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 文學批評也興起, 《文心雕龍》 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 唐代鼎盛氣如山, 「初唐四傑」不平凡: 王楊盧駱創格律, 律詩、絕句要記全。 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 。現實 主義有杜甫, 「三吏」 「三別」不一般。 樂天倡導新樂府, 「琵琶」 「長恨」留名篇。田園詩派 有王孟,高、岑詩歌唱塞邊。 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傳 世間。 晚唐 《阿房宮賦》唱千年。 崛起「小李杜」⑤;此後衰敗如塵煙。 韓柳古文創新體, 6 唐代傳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傳》 。 4.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詞泱泱,分成婉約與豪放。 柳永秦觀李清照,風花 雪月多感傷。 蘇軾首開豪放派, 「大江東去」氣昂昂;愛國詩人辛棄疾, 「金戈鐵馬」勢高 揚。 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寫文章;范公作品雖不多, 《岳陽樓記》放光芒。 南宋詩人陸放翁, 《示兒》猶念復家邦;人生自古誰無死?後世感懷文天祥。 編年通史第一部, 《資治通鑒》司馬光。 《夢溪筆談》小網路,作者沈括美名揚。 5.元明清文學 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各不同。雜劇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關漢卿: 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 其餘三家鄭馬白⑥,還 有《西廂》留美名。 明清戲劇稱傳奇,長生桃花牡丹亭。長篇都是章回體, 「三 水西紅」是 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齋志異》多流行。尚有短篇擬話 本,編訂「三言」馮夢龍。 方苞開創姚鼐繼,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龔自 珍, 《己亥雜 詩》勸天公。 〔 注〕 ①《詩經》共 305 篇, 「三百」之說是取其整數。②指《孔雀東南飛》 和《木蘭詩》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馬遷。⑤指李商隱和杜牧。⑥指 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四.縱橫結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時代不同, 從而形成縱的聯系; 同一時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點, 從而又形成了橫的聯系。將這些縱橫聯系的知識點 組合起來,在腦中形成幾條 線或幾個面, 是一種快速而牢固的記憶方法。 如果能據此自己動手製作幾張圖表, 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對考查頻率較高的魯迅作品,就 可以按作品發表先後為 序縱向列表,然後對每篇再做橫向的了解。 五. 特徵記憶法 即抓住文學常識在外部的共同特徵進行快速記憶。 (1)關於「最」或「第一」的, 如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第一部紀傳體通 史《史記》 ,最早的散文集《尚書》 , 最早的詩人屈原, 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家列夫?托爾斯泰等。 (2) 關於 「數 字」的,如明末凌濛初的「二拍」 ,即 《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 ;明 末馮夢龍的「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四書」《論 、 、 ; : 語》《孟子》《大學》 《中庸》「五經」《詩》《書》《禮》《易》《春秋》 、 、 、 ; : 、 、 、 、 ; 「六書」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 「建安七子」 ,即孔融、陳琳、 王粲、徐 干、阮 、應 和劉楨; 「唐宋八大家」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 又如 「九歌」 、 「九章」 、 「十天干」 、 「十二地支」 「十 、 7 三經」「二十四史」等。 、 六.歸納記憶法 即在分類的基礎上把某些有相同點的知識按一定順序集中在一起強化記憶。 (1)按標題歸納,如有「記」字的文章按時間先後可歸納為: 《桃花源記》 、 《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游褒禪山記》《石鍾山記》《登泰山 、 、 、 、 、 記》《病梅館記》 、 。 (2)按題材歸納,如《范進中舉》《孔乙己》都取材於受封建科舉制度迫 、 害愚弄的舊知識分子。 (3)按文體歸納,把同一體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 中在一起復習,既有利於文體知識考試,又有利於進一步了解各類文體的寫作特 點。 (4)按流派歸納,中學課本中涉及的文學流派主要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 兩種,現實主義又有批判現實主義(代表作家如高爾基、魯迅等)之分。另外, 中國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園詩派」「邊塞詩派」「婉約派」「豪放派」 、 、 、 。 (5)按作家字型大小、別稱、官職歸納,如白香山、柳河東、杜拾遺、詩仙、 詩聖、太史公、異史氏等。 七. 修辭記憶法 常用的有諧音、雙關、對比、押韻等方法。如比較司馬光和司馬遷,可加深認識 二人的生活時代與作品;比較《秋聲賦》和《秋色 賦》 ,一篇寫「聲」 ,使人想 起歐陽修與小童夜裡聽秋聲之情景,另一篇繪「色」 ,使人想到峻青對所看到的 美景的描述。比較祥林嫂、林道靜、繁漪,比較李逵、 魯達、張飛,比較魯四 老爺、趙太爺、趙貴翁,比較葛朗台、潑留希金、夏洛克等,會讓人發現許多有 趣的東西,還何愁記不住他們呢? 八.重點記憶法 有的文學常識關鍵在某一要點,抓住要點,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選 魯迅的若干篇小說,要記每篇出自何處,很難,若記除《祝福》出自《彷徨》外, 其餘都出自《吶喊》 ,便省時易記、事半功倍。 九. 軼事記憶法 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或留下有趣的軼事。如程門立雪、屈原投江、曹 植七步詩、王安石變法、朱自清不吃美國求濟糧、高爾基當麵包師傅等,如記住 8 這些頗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十.聯想記憶法 如提到荀子,就聯想到韓非子、孟子、墨子、莊子、老子、孫子和列子;由《戰 國策》的國別體聯想到《史記》的紀傳體和《資治通鑒》的編年體;復習魯迅作 品,就聯想到毛澤東的《論魯迅》 、瞿秋白的《魯迅的精神》 、唐弢的《瑣憶》 。 當然,上述諸記憶方法並非單獨使用,在實際記憶過程中,它們往往是綜合 運用的,各種記憶方法的綜合使用,既是文學常識的多角度記憶,又是變化了的 反復記憶,其效果當然更好了。 文學常識的記憶方法多種多樣,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記憶, 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收獲的。

❼ 背誦國學方法

累積式教育法,對於背國學是非常好的方法,又被稱為「137學習法」。
「1」就是每天至少讀一遍,最多7遍;一樣約十分鍾,不超過十分鍾;
「3」就是一天可以選擇讀三樣,最多讀7樣;如同時讀《論語》、《易經》、《老子》;
「7」就是指連續7天重復相同的內容。
如從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復讀《論語》、《易經》、《老子》里相同的內容。不管孩子熟記不熟記,背誦不背誦,讀完7天就進入下周學習。如此,孩子兩年左右就可以熟記甚至背誦《論語》,《大學》,《易經》,《中庸》,《道德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對韻》等將近十多部經典。

❽ 四書五經怎麼用諧音記憶法,是什麼,急

《孟子》、《論語》、《大學》、《中庸》統稱為"四書",《詩》、《禮》、《春秋》、《易》、《書》統稱為"五經"。
"四書五經"可用串聯記憶法記作:"四叔(書)猛(《孟子》)掄(《論語》)大(《大學》)鍾(《中庸》),武警(五經)詩(《詩》)里(《禮》)存(《春秋》)遺(《易》)書(《書》)"。

閱讀全文

與大學中庸快速記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什麼方法殺蛐蛐 瀏覽:832
非同步電機輕載震盪抑制方法研究 瀏覽:476
學習技能計算方法 瀏覽:503
觸點插座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118
植物接種方法一般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11
大眾車鑰匙使用方法 瀏覽:910
平衡核心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380
底盤懸掛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16
如何記敘自己的方法 瀏覽:257
手機扁平化解鎖方法 瀏覽:715
常用細胞克隆化方法 瀏覽:892
檢測毛囊需要用哪些檢查方法 瀏覽:301
如何學習好日語的方法 瀏覽:86
食鹽除了食用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182
二苯胺鑒定最簡單方法 瀏覽:65
win10系統界面大小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20
邊緣區b細胞淋巴瘤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868
福建金剛板安裝方法 瀏覽:333
被強力膠粘住要用什麼方法 瀏覽:290
內部鋼筋測量方法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