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保持富貴的方法

如何保持富貴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07 18:13:05

『壹』 如何變得有錢

怎樣才能變成富有錢人,以下幾條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要有強烈的變成富人的願望。
如果你的願望不夠強烈,那麼你的行動則不夠有勁。所以,你要在自個的內心不停的暗示自己,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有錢人。只有你在內心上強大了自己的這個想法,給自己來個思想上的徹徹底底的改造,讓你不留餘力的去實踐。總有一天,你總能成功的。正如某些大企業家所說,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2、一雙善於發現財富的眼睛。

窮人最害怕的是什麼?瞎忙!就是不管你怎麼努力,結果還是越過越窮,不知道怎麼去發現致富的途徑。所以,如果你有一雙善於挖掘財富、發現財富的眼睛,相信你的掙錢能力肯定不弱。而這種對發財門道的敏感性,則來源於你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積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跟一些有錢人多接觸,看看他們的投資渠道是怎樣的,他們把未來的投資重點都放在了哪裡。他們的眼光,有的時候真的可以為我們所用喲。畢竟他們多是站在未來的制高點,引領我們更好的開拓市場,走向未來。
3、懂得從富人身上學習經驗。

富人的投資經驗,富人的處事哲學,富人的理財觀念……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借鑒和學習的。如果我們不能從他們的觀念、思維以及行為等各方面向這些富人靠近的話,那麼我們是很難真正的跟他們取經的。所以,不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找准有利於你的貴人,多跟對方交往和學習吧,這樣肯定能夠盡早把你帶向財富的光明大道。
4、去積累各方面的資源。

一個人要想成為有錢人,實際上是需要多方面的積累的,比如說人脈資源,比如說市場資源,比如說財富資源等。每一種資源都需要你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積累以及維護,這個過程是必不可少的。畢竟我們作為窮人,沒有機會投身於富貴之家,那麼不妨依靠我們所剩的精力來努力讓自己正在走上通向財富的大道上吧。
5、有時候理財比積累財富更重要。

雖然人人都可以通過拼搏來積累財富,但是這條途徑還是太長久,太不確定了,不如依靠理財的手段來為自己實現「錢生錢」的夢想。要知道,如果能夠坐地生財的話,誰又願意拋頭露面去不停的埋頭苦乾的。所以,一定要讓自己掌握較好的理財能力,把死工資變成不斷生錢的搖錢樹,這樣你才能夠更好的跟別人拉開差距,這種差距就叫做貧富差距。
6、要有警醒意識,不要掉入陷阱。

我們想要成為富人的願望是好的,但是我們應該謹記一步一個腳印來做事,而不要指望天上掉下餡餅。如果我們老想著遇到免費的午餐,而不做任何的努力和付出,有的時候這樣的我們是很容易掉入一些陷阱的。因此,當我們奔跑在致富的道路上時,應該具備警醒意識,時刻提醒自己要踏實做人,認真做事,掙安穩錢,睡安穩覺,而非每日做著白日夢,然後令自個陷入一些陷阱。

『貳』 富貴竹怎樣養才能看起來富貴大氣葉子不發黃

富貴竹的養護技巧:

1、土壤要求

養殖富貴竹的時候首先需要選擇適宜的土壤,要求在土壤肥沃、透氣性以及排水性良好的土壤最佳,可以將腐殖土和河沙按2:1的比例進行配製,在土壤中還可加入少量的小石子增加透氣性。

2、適宜溫度

富貴竹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在20~30℃中,這樣可以使其更好的生長,平常養護的時候需要避免高溫和低溫的出現,特別是在冬季不可出現5℃以下的低溫,以免富貴竹爛根黃葉。

『叄』 怎樣才能養好富貴

水培富貴竹要掌握以下要領:基部去葉切斜口 入瓶前要將插條基部葉片除去,將基部切成斜口,刀口要平滑,以增大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面積。每3-4天,換一次清水,可放入幾塊小木炭防腐,10天內不要移動位置和改變方向,約15天左右即可長出銀白色須根。換水改加水 生根後不宜換水,水分蒸發後只能及時加水。常換水易造成葉黃枝萎。加的水最好是用井水,用自來水要先用器皿貯存一天,水要保持清潔、新鮮,不能用臟水、硬水或混有油質的水,否則容易爛根。及時施肥 水養富貴竹為防止徒長,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內注入幾滴白蘭地酒,加少量營養液;也可用500克水溶解碾成粉末的阿司匹林半片或VC一片,加水時滴入幾滴,即能使葉片保持翠綠。 忌風吹 不要將富貴竹擺放在電視機旁或空調機、電風扇常吹到的地方,以免葉尖及葉緣乾枯。 盆土栽培:應保持盆土濕潤,每半月施一次腐殖酸液肥。夏季在室外養護的要遮陰,光照過強會使葉片變黃,放在北向陽台或疏蔭下較好。氣候乾燥時每日向地面及葉片淋水1次至2次。11月至翌年3月要在室內養護,放南窗前可見陽光處,保持10℃以上可緩慢生長。春季3月至4月換盆換土,培養土可用泥炭土加50%園土配成。盆底先墊2厘米至3厘米厚的陶粒或粗沙礫做排水層,再加入培養土。栽後保持盆土微濕,待新芽發出後可進行正常水肥管理。栽培兩年左右要截乾重栽,植株可留5節至6 節截干,截下的部分可扦插或水養。 居室養殖盆栽富貴竹,管護中關鍵要掌握好濕度和溫度。生長季節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保持較高環境濕度,過於乾燥易導致葉尖乾枯,尤其是盛夏季節,要常向葉面噴水;冬季盆土不宜太潮,但時常應向葉面噴水,同時注意做好防寒工作,不能讓冷風直吹,以免葉片泛黃萎縮以至脫落。盆栽富貴竹每2—3年換盆,換土;每20—25天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盆土保持濕潤,防葉尾乾枯。春、秋季要適當多光照,每天光照3—4小時,以保持葉片的鮮明色澤。夏秋季適當遮陽,每天噴水一次,清洗葉麵灰塵,使生長更旺盛,葉色更青綠。 瓶插水養時宜選擇生長健壯植株,注意葉片完整,枝幹直,頂芽完好,基部用利刃削成45度斜口,養於直筒玻璃器中,水深5—10厘米上下,每3—4天換一次清水,10天以內不要移動位置或改變方向,約15天左右即可發根,生根後停止換水,水分減少後,及時添加即可,若常換水反易造成葉黃、枯萎。生根後給予少量光照,富貴竹又叫仙達龍血樹,為百合科常綠小喬木,性喜高溫、高濕環境,也耐蔭、耐澇,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居室養殖盆栽富貴竹,管護中關鍵要掌握好濕度和溫度。生長季節要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保持較高環境濕度,過於乾燥易導致葉尖乾枯,尤其是盛夏季節,要常向葉面噴水;冬季盆土不宜太潮,但時常應向葉面噴水,同時注意做好防寒工作,不能讓冷風直吹,以免葉片泛黃萎縮以至脫落。盆栽富貴竹每2—3年換盆,換土;每20—25天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盆土保持濕潤,防葉尾乾枯。春、秋季要適當多光照,每天光照3—4小時,以保持葉片的鮮明色澤。夏秋季適當遮陽,每天噴水一次,清洗葉麵灰塵,使生長更旺盛,葉色更青綠。 瓶插水養時宜選擇生長健壯植株,注意葉片完整,枝幹直,頂芽完好,基部用利刃削成45度斜口,養於直筒玻璃器中,水深5—10厘米上下,每3—4天換一次清水,10天以內不要移動位置或改變方向,約15天左右即可發根,生根後停止換水,水分減少後,及時添加即可,若常換水反易造成葉黃、枯萎。生根後給予少量光照,並滴入少量復合營養液,以後每隔3周施一次營養液。鳳尾竹從四月至十月不斷萌發新筍長枝出葉,因此盆內要保持充分的水份,盛夏炎熱,嚴忌太陽直射,還應常向枝葉噴水,以防葉尖發焦。春、夏、秋生長季節,由根莖部數次長出小筍,富有生機,頗為有趣。在新陳代謝過程中,老竿逐漸枯萎,可隨時剪去,以保持姿態的優美。冬季氣溫低於0℃必須搬進室內養護,因盆小土少經不起嚴寒霜凍,否則輕則枝枯葉落,重者難發新筍,甚至枯死。 三 肥水管理 鳳尾竹管理較簡易,除盆干時澆水外,生長期每月施入1-2次稀薄的氮肥即可;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一般疏鬆的沙質土就可以了。 四 繁殖方法 繁殖大都以分株為主,四至五月進行,成活率極高。如需大量繁殖,或只需十厘米以內的微小鳳尾竹,只有在梅雨天用扦插的方法才能使你得到滿意的效果。六月份剪取腋生冒出的茂盛細枝,從節下五毫米處剪下,用800PPm的萘乙酸濕泡半分鍾,晾乾後扦插在純谷糖灰中,(如剪取簇生枝效果更佳)澆足水,植於濕度較高的蔭涼處。多噴葉水,一定要保持盆內濕潤,半月後開始生根。 五 盆景布置 立秋後用普通培養土上盆,盆可選用細磁或紫砂長圓形淺盆。植株數量宜少不宜多,疏疏十數支即可,栽植於盆的一側(按黃金分割位置),並配以玲瓏剔透的英石或湖石和扶琴仕女,如有條件可以鋪植苔蘚,種幾棵低矮小草。此後可漸見陽光,秋末便可成為別有雅趣的盆景了。 並滴入少量復合營養液,以後每隔3周施一次營養液。

『肆』 女人如何變富有

女人,一定要學會富養自己。
這種富養,不是奢侈品和金錢就可以培養出來的,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讓你擁有堅定的步伐,和自信的微笑,無論發生什麼,都從容不迫,不慌不忙。

富養自己的女人,不會因為誰的離開而驚慌失措,也不會因為失去什麼而歇斯底里。她善於投資自己,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值錢。

聰明女人都知道,無論是愛、金錢或是安全感,都不見得只能由別人來給你。當你學會從自己身上謀取這些的時候,你會得到更多的東西。

很多時候,你總是低估了自己的能力,但你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有多優秀。

有些事上,對自己狠一點,你會活得更加光彩奪目。

01

富養自己的容顏

容貌漂不漂亮,是天生的,但精不精緻,卻是後天修煉的。

作為女人,你可以不用美若天仙,但一定要精緻。

一個女人是否精緻,跟她用沒用過大牌的護膚品、有沒有昂貴的衣裙沒有關系,只要懷揣對美的嚮往,哪怕你相貌平平,也可以擁有自己的迷人風采。

有一句話這樣說:你的形象,就是你的名片。

若你外表清爽、衣著得體,很容易會讓人對你心生好感;若你整日不修邊幅,縱然才華滿腹,也很難讓別人對你高看一眼。

女人最美好的年華,就這么短短十幾年,一定要對得起自己。別仗著自己還年輕,然後肆無忌憚地揮霍自己的青春。

不要熬夜,不要皺眉。

每天早起十分鍾,化一個淡妝,再穿一身適合自己的衣裳,走起路來就會自帶氣場。

你的自律終會回報你,因為一個女人最高級的魅力,是她積極向上的氣質,和認真生活的姿態。

02

富養自己的能力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歷經苦難後磨練出的能力。

童話故事裡,每一位落難的公主最終都會等來拯救她的王子。

但現實卻是,如果你自己不努力,沒有人能看得見你,更別提尊重你、愛惜你。

你為了生活奮斗的樣子,真的很美。你的生活不應該局限在某個男人身邊,只有走得更遠,存款更多,視野才更遼闊。

當你見過了大世面之後,就不會輕易被男人的一束鮮花、幾句情話給騙走,即使再愛一個人,也會保持著冷靜和清醒,不會隨隨便便沉淪。

也許有時候你也會覺得不值得,不知道自己每天這樣拼搏是圖什麼,有人說要養你的時候,也會為之心動。

可請你懂得,任何一段通往山頂的路都沒有那麼好走,熬過去了,就能看到絢爛的世界。

你要相信自己,也要不斷告訴自己,保持堅強,堅持獨立,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

03

富養自己的精神

三毛說:

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可能自己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

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我們總是被裹挾在時間的洪流中,不斷地硬著頭皮往前走。但無論平時的生活再忙,都要抽出一點時間來給自己的愛好。

物質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補給也是不可或缺的。讀幾篇文章,看幾部經典的老電影,放空大腦,隨手記錄一下自己的心情。

這些事情看似沒什麼大不了,但卻可以讓你的內心得到片刻的安寧,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躲進自己的小世界裡暫時休息。

人要是沒有一點精神寄託,活著便宛如行屍走肉。

精神上富足了,氣質自然優雅。這樣的女人,驕傲而不高傲,獨立而不孤立,有自己的思想,不會盲從他人。

04

女人要富養自己,你的格局和思想才會更廣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打理好眼前的柴米油鹽,心中仍存詩和遠方。

先學會愛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去愛別人。好好呵護自己、寵愛自己,自然會有人把你寵到骨子裡。

不要將自己的錢和時間,荒廢在最好的年華里,讓自己變得美好,是女人一生的修行!

『伍』 如何能變得有錢

想變得有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做銷售!其它的別無它法。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適合做銷售,也就是說,你覺得自己不適合過好生活。
另外,也要看看「富爸爸」的書,學習一些簡單的理財方法,最關鍵是弄懂什麼是「正現金流」。
加油!當你開始有「想要變得富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已經邁出第一步了!
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真的。

『陸』 如何保有你的富貴(推薦)

保富法聶雲台原著 王潮音整理 抗戰期間,上海社會崇尚華麗,奢侈成風。聶雲台老居士有感而作,於1942、1943年間撰成《保富法》一書,刊登上海《申報》,一時傳為佳話。聶雲台居士是曾國藩的外孫,一生親眼目睹諸多顯赫世家的興衰沉浮,他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合歷史的經驗教訓,向人們證明了因果報應的道理。指出其人之居心以及對財物的取捨,與後代子孫的昌達有莫大的關系。不義之財越多,對後代的不良影響越大,聚斂愈多者,其子孫最衰敗。惟有深信因果,行善積德,放遠見識,寬大心量,才是保福保富的最好途徑。 上篇 俗話說:發財不難,保財最難。我住在上海五十餘年,看見發財的人很多。發財以後,有不到五年、十年就敗的,有二、三十年即敗的,有四、五十年敗完的。我記得與先父往來的多數有錢人,有的作官,有的從商,都是炫赫一時的,現在已經多數凋零,家事沒落了。有的是因為子孫嫖賭不務正業而揮霍一空,有的是連子孫都無影無蹤了。大約算來,四、五十年前的有錢人,現在家業沒有全敗的,子孫能讀書、務正業、上進的,百家之中,實在是難得一、兩家了。 不單是上海這樣,在我湖南的家鄉,也是一樣。清朝同治、光緒年間,中興時代的富貴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總督巡撫的有二、三十家,做提鎮大人的有五、六十家,現在也已經多數蕭條了。其中文官多人,財產比較不多的,後人較好。就我所熟悉的來說,象曾、左、彭、李這幾家,錢最少的,後人比較多能讀書,以學術服務社會:曾文正公的曾孫輩,在國內外大學畢業的有六、七位,擔任大學教授的有三位;左文襄公的幾位曾孫,也以科學專門而聞名;李勇毅公的孫子輩,有擔任大學教授的,曾孫也多是大學畢業;彭剛直公的後人,十年前,有在上海作官的。大概當時的錢,來得正路,沒有積蓄留錢給子孫的心,子孫就比較賢能有才幹。其餘文官比較錢多的十來家,現在的後人多數都是蕭條了。武官數十家,當時都比文官富有,有十萬、廿萬銀兩的。(多數是戰事平定以後,繼續統兵,可以缺額,才能發財。至於擁有五、六十萬到百萬銀兩財產的有三、四家,如郭家、席家、楊家等,都是後來從陝西、甘肅、雲南、貴州統領軍務歸來的人。金陵克復的時候,曾國藩因為湘軍士氣不振,所以全部遣散,剿捻匪的時候,改用淮軍。所以湘軍的老將,富有的非常少。)各家的後人,也是多數衰落了,能讀書上進的,就很少聽見了。 我家與中興時代的各大世家,或湘或淮,多數都是世代相交的關系,所以各家的興衰情形,都略有所知。至於安徽的文武各大家,以前富有豐厚的,遠遠勝過了湘軍諸人,但是今日都已經調零,不堪回首了。前後不過幾十年,傳下來才到了第三代,已經都如浮雲散盡了。 然而當時不肯發財,不為子孫積錢的幾家,他們的子孫反而卻多優秀。最顯明的,是曾文正公,他的地位最高,權力最重,在位二十年,死的時候只有兩萬兩銀子。除鄉間的老屋外,在省中未曾建造一個房子,也未曾買過田地一畝。他親手創立的兩淮鹽票,定價很便宜,而利息非常高。每張鹽票的票價二百兩,後來賣到二萬兩,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兩。當時家中只要有一張鹽票,就稱為富家了。曾文正公特別諭令曾氏一家人,不準承領,因此在他逝後多年,後人也沒有一張鹽票。若是當時化些字型大小、花名,領一、兩百張鹽票,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且是照章領票,表面上並不違法。然而借著政權、地位,取巧營私,小人認為是無礙,而君子卻是不為啊!這件事,當時家母知道的很詳細,外面人是很少有知道的。《中庸》上面說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這叫作表裡如一,即是誠意、毋自欺,這是中國政治學的根本,如果無此根本,一切政治的路,都是行不通的。)文正公曾經對僚屬宣誓:「不取軍中的一錢,寄回家裡」,而且是數十年如一日,與三國時代的諸葛公是同一風格。因此,當時的將領僚屬,多數都很廉潔,而民間在無形當中,受益不小。所以躬行廉潔,就是暗中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錢,那麼將領官吏,人人都想發財,人民就會受害不小了。 請看一看近數十年來的政治,人民所遭遇的痛苦,便知為人長官的廉潔與不廉潔,真是影響非常大啊!所以,《大學》上說:「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孟子》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因為貪財與不貪財,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別人的利益、幸福,所以發財便能造罪,不貪財方能造福。世人都以為積錢多買些田地房產,能夠使子孫有飯吃,所以拚命想發財。今天看看上述幾十家的事實,積錢多的,反而使得子孫沒飯吃,甚至連子孫都滅絕了。不肯取巧發財的,子孫反而能夠有飯吃,而且有興旺的氣象。平常人又以為全不積些錢,恐怕子孫會立刻窮困。但是從歷史的事實、社會的經驗看來,若是真心利人,全不顧己,不留一錢的人,子孫一定會發達。 現在我再舉幾個例子: 宋朝的範文正公(范仲淹),他作窮秀才的時候,心中就念念在救濟眾人。後來作了宰相,便把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族的貧寒。先買了蘇州的南園作為自己的住宅,後來聽見風水家說:「此屋風水極好,後代會出公卿。」他想,這屋子既然會興發顯貴,不如當作學堂,使蘇州人的子弟,在此中受教育,那麼多數人都興發顯貴,就更好了。所以就立刻將房子捐出來,作為學宮。他念念在利益群眾,不願自己一家獨得好處。結果,自己的四個兒子,作了宰相公卿侍郎,而且個個都是道德崇高。他的兒子們曾經請他在京里購買園宅一所,以便退休養老時娛樂,他卻說:「京中各大官家中的園林甚多,而園主人自己又不能時常的游園,那麼誰還會不準我游呢!何必自己要有花園,才能享樂呢?」范先生的幾位公子,平日在家,都是穿著布素衣服。范公出將入相幾十年,所得的俸錢,也都作了布施救濟之用;所以家用極為節儉,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照普通人的心理,以為這樣,太不替子孫打算了,誰知道這才是替子孫打算最好的法子。不單是四個兒子都作了公卿,而且能繼承他父親的意思,舍財救濟眾人。所以,范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傳到了數十代的子孫,直到現在,已經是八百年了,蘇州的范墳一帶,仍然有多數范氏的後人,並且還時常出優秀的分子。世人若是想替子孫打算,想留飯給子孫吃,就請按照範文正公的存心行事,才是最好的方法。 再說元朝的耶律文正公(耶律楚材),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世祖的軍師,軍事多數是由他來決策,他卻是藉此而救全了無數的人民。因為元太祖好殺,而他善於說話,能夠勸諫太祖不要屠殺。他身為宰相,卻是布衣蔬食,自己生活非常的刻苦。他是個大佛學家,利慾心極為淡泊。在攻破燕京的時候,諸位將領都到府庫里收取財寶,而他卻只吩咐將庫存的大黃數十擔,送到他的營中。不久發生瘟疫,他用大黃治療疫病,非常見效。他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作宰相的,卻有十三人之多。這也是一個不肯積錢,而子孫反而大發達的證據。 再說清朝的林文忠公(林則徐),他是因反對英國,以致於引起了鴉片戰爭的偉人。他如果要發財,當時發個幾百萬,是很容易的。他認為鴉片貽害人民,非常的嚴重,所以不怕用激烈的手段,燒毀鴉片兩萬箱。後來,英國人攻廣東,一年攻不進,以後攻陷了寧波、鎮江。清朝不得已,就將林文忠公革職充軍,向英國人謝罪談和。林公死了以後,也是毫無積蓄,但是他的子孫數代都是書香不斷,曾孫輩中尚有進士、舉人,至今日仍然存在。數年前故世的最高法院院長林翔,也是其中的一人,而且道德亦非常的崇高。這又是一個不肯發財,而子孫反而大發達的證據。 再看林公同一個時候發大財的人,我可以舉幾個例子:就是廣東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鴉片里發大財至數百千萬銀兩的。書畫家大都知道,凡是海內有名的古字畫碑帖,多數都蓋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圖章,也就是表明了此物曾經在三家收藏過,可見得他們的豪富。但是幾十年後,這些珍貴的物品,又已經流到別家了。他們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別家作妝飾、木器了。他們的後人,一個聞達的也沒有。這三家的主人,總算是精明能幹,會發這樣的大財。而當時的林文忠公,有財卻不肯發,反而弄到自己被革職辦罪,總算太笨了吧!然而至數十年以後,看看他們的子孫,就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間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卻是最愚笨的人了。 上海的大闊老很多,我所認識的,也可以舉幾個例子: 一個是江西的周翁,五十年前,我在揚州的岳父蕭家,就認識這位富翁(當時的這兩家同是鹽商領袖)。有一天,周翁到蕭家,怒氣勃勃的,原來是因為接到湘潭分號經理的來信,說是湖南發生了災荒,官府向他們勸募捐款,他就代老闆周翁認捐了銀子五百兩。而周翁嫌他擅作主張,捐得太多,所以才發怒。那時他已有數百萬銀兩的財富,出個五百兩救濟,還不捨得。後來住在上海,有一天,譚組安先生與他同席,問他,如何發到如此的大富?他說,沒有別的法子,只是積而不用。他活到八十多歲才死,遺產有三千萬元,子孫十房分家,不過十幾年,就已經空了。其中有一房子孫,略能作些好事,這一房就比較好,但也是遭遇種種的意外衰耗,所余的錢也不多了。若是以常理來說,無論如何,每房子孫都有三百萬,不會一齊敗得如此之快;然而事實上,卻是如此。若是問他如何敗法?讀者可嘗試著閉目一想,上海闊少爺用錢的道路,便能夠明白,不用多說了。這位老翁,也是正當營業,並未取非分之財。不過心裡慳貪,眼見飢荒,而不肯出錢救濟,以為積錢不用,是聰明。卻不知道此種心念,完全與仁慈平等的善法相違反。我若是存了一家獨富之心,而不顧及他家的死活,就是不仁慈、不平等到了極處。除了本人自己受到業報外,還要受到余報的支配,也就是《易經》所謂的余慶、餘殃的支配。使獨富的家敗得格外的快,使大眾親眼見到果報的昭彰,能夠醒悟。(而本人所受的果報,若不是現世報,則旁人是不能見到的。) 再說一家,是上海十幾年前的地皮大王陳某,家中的財產有四千萬銀元,兄弟兩房,各分兩千萬。民國十四年(1925年),我到他家吃過一次飯,他住的房屋十分的華貴,門前有一對石獅子,是上海所少見的。他的客房,四面的牆壁全部都裝了玻璃架,陳列的銅鼎,都是三千年的古物。有一位客人,指著告訴我說:「這一間房子里的銅器,要值銀元一百五十萬。中國的有名古銅器,有一半在此。」這幾句話,正是主人最高興聽的。原來一般富人的心理,就是要誇耀,我有的東西,都勝過一切的人。而惟有道德名譽是錢辦不到的,這些富人無可奈何,只好在衣服、珍寶、房屋、器具上,爭豪斗勝,博得一般希望得到好處的客人,來恭惟奉承。(驕奢兩字是相連的,驕就是擺架子,奢就是鬧闊。上海常看見的是大出喪,一日之間,花費一、二十萬的銀元,以為是榮耀;但是若要請他們出幾千元幫助賑災,就不大容易了。這是普通人多有的卑劣自私的心理,並非是單說某一家。這一位主人,當然也未能免俗。)在我看見他之後,不過才七年的時間,上海地價忽然慘落,加以投機的損失,以致於破產。陳家的古銅珍寶,房屋地產,一切的一切,都被銀行沒收變賣,主人也搬到內地家鄉去了。 再說一個實例,就是上海哈同花園的主人,近日報紙上常有譏諷的評論,說他們平生對於慈善事業不肯多多幫助,還說他有遺產八萬萬銀元。試一設想,財產八萬萬的收入,就照二厘的利息來計算,每年也應該有一千六百萬。如果他們肯將這尾數的六百萬元,用作救濟貧民之用,那麼全上海的難民,就可以得救了。在三年前,上海的難民所中有十萬人,每人所需的糧食,以每個月兩元計算,全年不過才兩百餘萬元。到去年米貴的時候,難民所中的難民才不過一萬幾千人,每人的月費三十元,一年共五、六百萬元,也還不過是他們收入年息的三分之一罷了。再說上海死在馬路上的窮人,去年將近有兩萬多人,前年不過一萬多人,再前年不過是幾千人。就單說去年米貴,死人最多的時候,如果辦幾個庇寒所和施粥廠,養活這兩、三萬人,也不過一年花個五、六百萬元就夠了。這在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的一毛,然而這一毛,卻是捨不得拔。如果能花幾百萬元,救幾萬個窮民;它自己家用,若是沒有特別的揮霍,就是無論如何的闊綽,還是可以將一年所余的利息若干萬來用作儲蓄的。這樣一來,一方面得到了美名譽,一方面作了救人的大功德,再一方面又仍然每年增加了若干萬的積蓄。這樣的算盤,實在是通極了。然而他們卻沒有這樣智慧的眼光,一心只想這一千六百萬元,一滴不漏,全部都收到自己的銀行帳上,歸為己有,任意的揮霍。竟然沒有想到這肉身是會死的,自己既無子女,結果財產全歸了他人。幾萬萬的財產,一旦變為空花,只是徒然的帶了一身的罪業,往見閻王,又遺下了一片不美的口碑,留在這個社會。 有諸眾生不識善惡,唯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慳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 他們也掛信佛的招牌,但是全不知道《葯師經》上,開宗明義就詳細的說明了慳貪不舍的罪過。經上說:「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缺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得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心生痛惜。」如此之人,由此命終,生餓鬼界,或畜生道。因為大富之人,錢財有餘,自己也沒有用處,明知道多數人將會餓死,卻不肯施財救濟。若是從道德上責備起來,這簡直是間接的殺人。積錢最多,力量最大,而不肯布施的,他所負的殺人罪就更重了。譬如見到一個極小的孩子,站在井邊,快要落井了。有一個人在旁站著,全不開口,也不拉開這個小孩,而讓他落井死了。我們一定會說,這個孩子算是被他殺死了一樣。而富人見災不救,正是一樣。何況是如此的大富,卻連利息的一小部分都不肯舍,那麼馬路上死的幾千幾萬的飢民,豈不是要算他殺死的一樣嗎!殺死幾千幾萬人的罪過,難道是用驕慢心,以信佛作為幌子,勉強花點揮霍不盡的小錢,作點專賣面子的善事,就以為自己已經是作了功德,便可以免除一切罪過么?恐怕天地鬼神,決不會如此含糊的寬恕他。所以我說這一段事實,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分別真偽,打破心裡的慳貪,切不可蹈積財不施的覆轍! 俄國的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過:「現在社會的人,左手進了百萬元,右手施了一、二元,就稱為大慈善家。」可知這種行為,是世界的通病。 最後的結論:保富的方法,須有智能的眼光,也就是要有遼遠的見識與宏大的心量!上述範文正等數公,就屬於這種。其餘不善保富的人,天下滔滔皆是,他們不能使子孫常保富厚,都是由於自己的智慧不夠,只能見到一點,卻遺漏了萬端,只看見表面,卻看不到其中的根本。簡單的說,就象看日歷,他們只看見初一,卻不知道明天還有初二,更不曉得年底有除夕。但是,象這等愚痴的人雖然很多,而社會上有慧根的人也不少,一經人點拔,即可覺悟,智慧的眼光忽然就會開朗了。 再講到如何是智慧的作法,請細細玩味老子《道德經》上的兩句話如下:「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本文所敘述的範文正諸公的幾個例子,就是這兩句話的注腳。須知老子是世界最高哲學中的一個(《道德經》與道士的道教全無干涉,不可誤認老子即是道教),他的政治、經濟、軍事學也都極為高明,他的人生哲學,是不能為時代所搖動的。老子學說的精義,有一句是:「反者,道之動。」大意是要反轉過來,就是翻然覺悟的動機;他的整部書,多半是說明這個道理。再引兩句如下:「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雄者,譬如是有錢有勢,可以驕傲,乃人人所貪圖的;惟有智慧的人,反過來,卻是要避免這樣炫赫的氣焰,極力的向平淡卑下的方面作去,免招他人的嫉恨。「為天下溪」這句話是眾人反而歸服他的意思。「白」者的意思,譬如作大官,享大名,體面榮華,別人羨慕,這也是人人求之不得的。但是有智慧的人,反過來卻要避免體面榮華,極力韜光養晦,退讓謙虛。《中庸》說:「衣錦尚絅,惡其文之著也。」譬如穿著錦綉的衣服,卻要加上罩衫,不願意使錦衣露到外面。這是表明了君子實修善義,不務虛名,以避免產生負面的影響,此種人更為社會所敬重。這些見解,都是與世俗之見相反的。也就是說,違背了通常的情感慾望,而求合乎理智,這種話多數人是不入耳的,或者認為這是講天文學,不能懂。但社會上還是有不少具有慧眼的人,當然是會欣然贊許的。 中篇 天道是什麼呢?《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一一都有事實可以做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由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從這個道理推及到人事,也是如此,例如說人事的一盛一衰,一苦一樂,一憂一喜,一治一亂等等。但是天時的陰陽,有一定的標准,是萬古不變的。而人事的盛衰,則是隨著人心的動向,變化無常。這種無常的變化,乃是依著天道,一陰一陽有一定的標准,發動出來的。試說如下: 比如說一個人若是喜歡驕傲,就一定會有忽然倒架子的時候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懶惰安逸,就一定會有極困苦的日子到來;一個人若是喜歡慳吝貪錢,就一定會有嫖賭浪費之子孫替他破敗;一個人若是喜歡機巧計算,就一定會有糊塗愚笨的子孫被人欺騙。這些變幻的人事,有智慧的人自然會留心看得出來,曉得與日月起落、寒暑往來的道理是一樣的。天道是個太極圖,半邊是黑的,半邊是白的,中間有一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陰陽失去了平均,就要起變化了,這叫作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換句話說,就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 古今以來的偉大聖哲,都能夠洞悉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教人,常須自己立在吃虧的地位。就是要謙卑退讓,舍財不貪,克己利人。凡俗之中沒有見識的人,是一定不肯做這種吃虧事的。在新學家而言,還要譏笑的說,這是消極的道德。要知道一切偉大積極的事業,都是從這種消極的道德人作出來的:因為惟有消極的克己,才能夠積極的利人;惟有舍財不貪,才能興辦公眾的利益;惟有謙卑退讓,才能格外的令人尊敬欽佩,作事也格外的順利,容易成功。開始似乎是吃虧,後來仍然是會得到大便宜的。 淺見無知的人,只能看見一切事物的表面,不能看見事物的另一面。譬如象下棋一樣,只看得一著,看不到第二、三著。不知道世間事都是下棋,我若是動一著,對方就要應我一著,而且馬上就有第二著、第三著跟著來。佛法說明一因一果感應的道理,實在是世界上最高的科學與哲學。就拿下棋來作譬喻:我們說一句話,作一件事,都是對人動了一著棋;我們出言作事的時候,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對天公動了一著棋;一切人,一切物,都是我們下棋的對手。 我們對一隻狗表示好意,狗就會對我們搖搖尾巴表示親熱;若是惡聲對他,他就會拖下尾巴走開。對人則更不用說了!我若是對待別人謙和寬厚,別人就會感謝;若是待人驕傲刻薄,別人就會懷恨在心;這還是小的對手。若是我們欺淩了沒有能力的人物,或是存心害人,或是用巧妙的手段占人家的便宜,他們受了損害還不覺得。或是藉著特別的地位,例如作官,作公司的經理等職務,暗中謀取私人的利益;或是自己富厚,而對於災難不肯救濟,自己家裡卻是享用舒服。這些事,眾人固然是無可奈何,法律也辦不到他,他算是棋贏了,他對方的棋都輸了。可是天道卻是不許他贏,會替眾人作他的大對手,老天只要輕輕的動一著,就叫他滿盤棋子都呆了,到底使得他一敗塗地;這叫作「人有千算,天只一算。」我們天天都是在對人下棋,實際上是在對天下棋;若是對人贏得愈大,就會對天輸得愈厲害。反過來講,若是人肯讓鬆些,還處處幫旁的人一著,使旁人免得輸,而我自己的棋,也是不會大輸的,反而要對天贏了一盤很大的棋呢! 上面所說的範文正公,是個最顯明的例子,他本來很窮,作了將相幾十年,到死的時候,仍然沒有私人的田產園宅。若是從俗人的眼光看起來,他算是白忙了一世,然而他對天卻是贏了一盤大棋,他的子子孫孫,多是貴盛賢才啊!其餘的象耶律文正公、林文忠公、曾文正公幾位,都是肯輸棋的,到後來都贏了天公一盤大棋。而那些會贏棋的許多人,發了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萬萬財的,卻是後來被天動了一著,就都輸完了。古人說的:「人定勝天,天定亦勝人。」天定就是一定的天理。陰陽的定律,是要平均的,人們作的事情過了分,就是失了平均。由於我們的心,先違反了陰陽定律的中和,所以起了反應,受到陰陽定律制裁,使回歸到平均的狀態。天公下棋,是不動心,也不動手的,而人們就自然輸了。譬如對牆壁拋皮球,球自然會回拋過來,拋的力量越大,球回的力量也更大,而牆壁本身,亦並未動手費力。所以《書經》上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孟子》說:「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思就是自作業,自受報;這跟佛經所說的:「自造因,自結果。」正是一樣的道理。 而所謂的人定勝天,也不是真正的勝了天,這是說人照天的定理,存心作事,究竟會得到後來的勝利。本來窮困的,後來亨通了;本來憂患的,後來得到安樂。這樣的勝利,便是天理的勝利。我雖然說善人對天贏了棋,實際上就是天贏了;須知天道是永不會輸的。天道一陰一陽的平均,就是中道,又稱中和;《中庸》上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世間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會引起天道的變化;就象如戰爭及飢荒等等的大劫數,都是由於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斗爭,國與國之間的斗爭,無論暫時的勝負如何,結局仍然是兩敗俱傷,就是暫時勝利的,也將終歸於失敗。請翻一翻世界各國的歷史,就知道贏棋的,到底也都是輸了,這就可以知道天理終久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究竟是會被天理裁製的。 世間的人類,男人與女人的數目,永遠是平均的。有姓張的一母生十男,也有姓李的一母生十女,所以合起全世界的計數,男女的數目,不會相差太大的。這就證明了天道的公平,與陰陽的中和,其中有不可思議、自然調整的能力。若是我們想要仗恃著我們的本領,來違反天理中和的能力,最後畢竟是要自己吃苦頭的。如果若是天理陰陽沒有裁製調整的力量,那麼人的男女數目,也不會永遠的平均,世間一切的事情,都會永久失去了公平,而強的、巧的則永遠富貴,善人也永遠不會抬頭了。 歐美人用短淺的眼光來觀察天理,以為世間只有強的、巧的會得到勝利,安分懦弱的,應該被人制服,所以名為「優勝劣敗」。這種不究竟的學說,引起了世人的驕滿作惡:驕就是有所恃而無恐,我有勢力,不怕你,擺架子,顯威風;滿就是有勢要用盡,有福要享足,專顧自己的私利,不替他人設想,只管目前快意,不為日後顧慮。德國、日本等國家的野心侵略,就是被此等學說所誤啊! 天道是非常簡單的一件事,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益。中國的聖哲,儒家、佛家、老莊的垂訓,都是反覆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禍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又說:「惟天福善禍淫。」(這個淫字,不是單指性慾,而是指一切事情的放縱與過分,可以說就是驕滿。又再具體的說,就是驕奢淫逸,貪狠暴橫。)淫字的對面就是善。善字的意義甚為廣泛,若是要確切的說明,眾善都含有謙德的意義,都是以謙德為基本。《易經》是說明天道的書,乾坤兩卦是總說天道的大意。乾卦說:「能利天下,而不言所利」,這就是謙德的意義。坤卦說:「坤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不敢成也。」這句的解說,是才華不露,功名不居,就是不務名,不誇功,也是謙德的意義。《金剛經》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又說:「應無所住,行於布施。」這是世界最高的道德,也包含了謙德在內。 再說,孝弟忠信禮義廉恥,都是義務心重,權利心輕。而義務心,是自己覺得我對他還有義務應盡,這就是謙。世間作惡的人,不過是權利心重,沒有義務心,重利輕義,正是謙德的反面。所以,一切道德都在謙德裡面。由謙發動,對父母兄弟,就是孝弟;對社會人群,就是忠信禮義廉恥。凡人對於謙德善行,都是恭敬歡喜;而對於驕滿惡行,都是怨怒隱恨。那麼天道的降福降禍,說是天道,實是人情;說是天降,實由自作啊!上面的文已說過,天道就是人事的表現。《尚書》說:「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華嚴經》說:「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所以,我們為善加福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福;我們為惡加害於人,我們自然還得其禍。從此可知,我們對面的一切人、一切物,就是天,隨處都是有天理存在其中的。除此以外,更沒有別的天理可以表現。 那麼我們對他們作事,說話,起念頭,表示臉色,都要格外的小心注意。雖然他們或是愚笨,或是怯懦,或是老弱、孤兒、寡婦,無人幫助;我們若是欺淩了他們,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我自己、或我的子孫,也會同樣的愚懦孤寡,被人欺淩。反過來說,若是我們對於這些無力可憐的人,心存慈愍,並且設法幫助他們,後來我也會得別人的幫助,而我的子孫則永遠不會愚懦孤寡,被人欺淩了。這種天理循環的感應果報,有智慧眼光的人,自然能在社會上,一家一家的人事上來觀察。更可以在歷史上,一個一個善惡的人的結果來證明。這也是社會科學中

『柒』 富人如何保持富有

1. 他們分散投資多元化背後的理念很簡單。這意味著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也就是說,將風險分散到不同類型的資產上,這樣任何一種資產的價值下跌都不是那麼糟糕——因為可能會有其他資產的價值上升,以幫助平衡損失。

但分散投資不僅僅是持有大量不同的資產……那你的「個人資產」呢?多元化嗎?股本是你所擁有的所有東西的價值加起來後剩下的東西,比如股票、集郵和你的公寓。然後減去你所欠的(比如抵押貸款、稅務人員或你的前配偶)。剩下的就是你的凈資產,或者說權益。

經驗是偉大的老師。但作為一名投資者,從艱難的道路中學到的教訓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常昂貴的教訓。(正如我在這里所寫的那樣,當我損失了別人5000萬美元的錢時,我當然也吸取了不少教訓。)

所以,與其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不如看看那些已經成功的成功投資者,看看他們在投資過程中是如何犯錯誤的,並從中學習。

『捌』 如何讓自己變得富有

一、培養財商,是賺錢的第一步

說到智商、情商、逆商,大家可能都聽過。什麼是財商呢?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財富的能力,包括三個方面:觀念、知識和行為。

很多人會以為只要努力學習,就能找到好工作,只要找到好工作,就能賺到更多的錢。這個思想,其實是打工思維,即便靠工作賺了錢,也會憑實力虧掉。

想要變得更有錢,就要時刻培養自己的財商,通過投資理財,開通收入、努力學習,來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所以,不要只會傻傻拚命打工賺錢,沒錢的時候,先要培養財商,這樣你才會越來越有錢。

二、培養理財習慣,鑄就富有人生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命運。」只有培養理財的習慣,擁有理財的能力,你才會越來越有錢。

這是為什麼總有人說:「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他的收入狀況,一個人永遠也賺不到超過認知水平的錢。」

在平時,一定要多學習理財知識,培養良好的理財習慣,可以拿出來一部分錢作為理財的嘗試,自己保持始終在進步,這樣你才會越來越有錢。

三、學會花錢,培養優質人脈

在人生的發展道路中,你不能忽視的,就是人際關系網的建立。在如今的人情社會中,沒有關系,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學會花錢去投資人脈,這樣可以讓你變得越來越有錢。畢竟,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座財富寶藏,只有你和他成為朋友,他才願意分享給你。

花錢投資優質人脈,不是要你一次次參加聚餐,增加無效社交的頻率,而是讓你主動打開自己,與牛人深度鏈接,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

成為烏合之眾只會讓你越陷越深,只有鏈接真心願意幫助你的人,對方有賺錢機會時,才會想著帶上你。

做人想要出人頭地,就要學會花錢投資人脈關系,擴展人脈圈子。

每個人一天都是24個小時,窮人既沒錢又沒時間,而富人總是有充裕的時間去實現理想,這是為什麼呢?《窮爸爸富爸爸》中有句話: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在生活中,不在於你掙了多少錢,而在於你留住了多少錢。

想要發財,先要種樹,做好以上三點,恰恰你是在種植一顆「財富之樹」,你才會越來越富。

閱讀全文

與如何保持富貴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裝飾材料的計算方法 瀏覽:224
創維mb300電視使用方法 瀏覽:175
板條箱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896
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和特點 瀏覽:922
烙鐵海綿使用方法 瀏覽:897
頸椎疼醫院採用什麼方法 瀏覽:176
庫函數C語言連接方法 瀏覽:625
冷料解決方法 瀏覽:536
貴婦眼膜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17
偏頭痛的治療方法及針灸 瀏覽:473
物質分類方法和技巧高中 瀏覽:347
羥基鑒定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 瀏覽:741
教學方法是指進行教學的計劃嗎 瀏覽:126
朗逸剎車片安裝方法 瀏覽:337
正確的母乳保存方法 瀏覽:437
手機免流上網方法 瀏覽:113
還有另外解決方法嗎 瀏覽:917
金毛快速長大方法 瀏覽:664
治牙疼的快速方法有什麼 瀏覽:628
降低安裝成本的方法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