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熟三七粉簡單的製作方法
具體做法如下:
(1)將三七與菜油一起放入鍋中,文火加熱至三七變黃,即可撈起。(火不要猛,加熱時間也不要長,防止三七燒焦)
(2)將熟三七碾碎或者打粉。
(3)紅糖、當歸熬湯,待當歸熟後放入酒釀,打入兩個雞蛋,待雞蛋熟後放入熟三七粉後起鍋即食。
此方法比較麻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三七直接燉湯或者三七粉用沸水湯上幾分鍾就成了熟三七粉了。
㈡ 三七粉是怎樣加工的
首先准備好三七,將其清洗干凈,清洗過程中,用小刷子快速清洗干凈,三七不能在水中浸泡過長時間,過久浸泡會造成有效成分流失和增加曬乾的難度。曬干過程最好是太陽光下自然曬干,不方便的話用烤箱等加熱工具烤乾也可以,不過要注意控制好溫度,避免烤焦。
常用加工三七粉的方法: 曬干後的三七是非常堅硬的,要將其加工成粉,需要專門打粉的機器才可以,一般家庭用的中葯打粉機很難達到加工三七粉的效果,不要輕易嘗試,避免損壞機器;實在需要自行加工,可以將三七用紗布包裹,用錘敲打成小塊後在放入家庭機器打粉,此三七粉的的加工方法打出的粉相對會比較粗,但是不影響三七粉的葯效。
樓主小心,特別是把三七拿到葯店去磨粉。加工過程中,最好自己全程監督,防止三七被掉包。
我就被掉包過。
純手打.....
南國三七網的品質還不錯,有大量三七相關的文章,不妨去看看、
我一直都在那兒買。這些方法就是他們的客服人員教給我的。呵呵
㈢ 這個是什麼中葯
你好
這是田七也叫三七
三七
(草葯)
本詞條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范推廣項目提供內容 。
聲明
本詞條內容僅為傳承中醫葯文化,不做用葯和治療參考。部分瀕危動植物有保護等級,請遵守法律,保護野生動植物。
三七,中葯名。主產於雲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中文學名
三七
別稱
田七、人參三七、參三七、文州三七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傘形目
科
五加科
屬
有參屬
種
三七
分布區域
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縣、西疇縣、廣南縣等地
採收時間
秋季花開前採挖
毒性
無毒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用量
3~9g
目錄
1生理特性
2產地
3入葯部位
4炮製方法
5性味
6歸經
7功效
8主治
9相關配伍
10用法用量
11禁忌
12相關論述
生理特性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產地
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
入葯部位
植物的乾燥根和根莖。
炮製方法
1、三七:取原葯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三七粉:取三七,洗凈,乾燥,碾細粉。
3、熟三七:取凈三七打碎,分開大小塊,用食用油炸至表面棕黃色,取出,瀝出油,研細粉。
4、三七片:取三七,洗凈,蒸透,取出,及時切片,乾燥。
性味
甘、微苦,溫。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主治
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相關配伍
1、吐血衄血:三七一錢,自嚼,米湯送下。或以五分,加入八核湯。(《瀕湖集簡方》)
2、小兒傷寒,百日內患壯熱。用鐵鏵一斤,燒赤,水二斗,淬三七次,煎一半,入柳葉七片,浴之。(《聖濟錄》)
用法用量
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禁忌
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1]《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祝你生活愉快。
㈣ 常吃三七粉來養生,平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三七屬於「葯膳同源」中葯材,就是說三七是葯材,同時也是食物,是可以當作食物食用的。
三七粉有美白祛斑、活血化瘀、排毒護肝、止血散瘀、消腫定痛、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雙向調節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等功效。總的來說,三七粉就好比是中葯裡面的明星葯材,但是,三七粉雖好,卻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㈤ 三七炮製歷史沿革
三七的炮製方法歷代文獻收載極少,明代始見有末(《萬氏女科》)的炮製方法。清代有研用良(《本草求真》)、焙制(《外科大成》)的炮製方法。
【現代炮製方法】
1、三七:取原葯材,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2、三七粉:取三七,洗凈,乾燥,研細粉。
3、熟三七:取凈三七,打碎,分開大小塊,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黃色,取出,瀝去油,放涼,研細粉。或取三七,洗凈,蒸透,取出,及時切片,乾燥。
㈥ 三七粉是如何加工的
首先准備好三七,將其清洗干凈,清洗過程中,用小刷子快速清洗干凈,三七不能在水中浸泡過長時間,過久浸泡會造成有效成分流失和增加曬乾的難度。曬干過程最好是太陽光下自然曬干,不方便的話用烤箱等加熱工具烤乾也可以,不過要注意控制好溫度,避免烤焦。曬干後的三七是非常堅硬的,要將其加工成粉,需要專門打粉的機器才可以,一般家庭用的中葯打粉機很難達到加工三七粉的效果,不要輕易嘗試,避免損壞機器。
㈦ 如何製作熟三七
熟三七的製法
(1)用三七直接燉湯,可用雞肉燉或肉湯、沖牛奶粉、熱開水湯熟沖服。每次4-10克。
(2)將原葯材洗凈,稍潤,用蒸籠蒸透,取出,及時切成薄片。
(3)把生三七切成片,用鹽水浸透,曬干後研成細粉即成。
(4)將生三七置小碗中,碗內置清水,水量以三七能吸干為度,再蒸軟、切片,將三七與菜油一起放入鍋中,文火加熱至三七變黃(火不要猛,加熱時間也不要長,防止三七燒焦),即可撈起,酥而不焦,便成為熟三七。
熟三七主治:熟田七有補氣、活血、補血、去瘀、生新作用。用於身體虛弱、食慾不振、神經衰弱、過度疲勞、失血、貧血等。
㈧ 三七粉的製作方法,以及它的功效是什麼
三七粉的製作方法,以及它的功效是什麼?
三七被稱為是一種中葯材,這種中葯材主要分布在雲南地區,在生活中,難免會有大家受傷,受傷會導致皮膚出現被動充血,嚴重的外傷還會導致出血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三七粉可以用來幫助患者治療,下面教大家磨成37粉服用。如何磨製三七粉?如果數量多,當地有三七市場,可以去那裡磨,也可以去葯店,葯店有專門磨的地方。
三七粉是由三七的乾燥根製成的細粉,三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Aracanthus家族。中醫認為,三七具有止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能。傳統用於治療各種內外出血,如吐血、咳血、便血、產後異常出血、外傷出血,還可治療跌打損傷血瘀疼痛,達到內臟疼痛者即屬血瘀。
現代葯理研究認為,三七含有三七皂甙、多糖、黃酮類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疲勞、抗缺氧、降血脂、降血糖、保肝、美容、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抗腫瘤、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動脈硬化等作用。用於治療中風、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代謝綜合征、出血性疾病等。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內臟出血等,可口服三七粉,每日2~3次,每次2~3克,溫開水送服。治療外傷出血,可用三七粉撒在傷口出血處,重占消毒紗布包紮。
㈨ 三七粉用微波爐加熱屬於熟的嗎
● 用微波爐加熱介質,會使介質溫度升高,到達一定火候,就成熟的了,溫度過高,就會變成焦糊,不能食用。三七粉同樣需要掌握火候的,火候不到,只是溫度升高,也不會熟。
● 微波爐只是一種加熱手段和加熱灶具,熟與不熟在於火候大小和時間長短。
● 三七粉是中葯,炮製方法是有講究的,不宜隨便處理。應該按照正確的炮製方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