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算盤怎麼算
從右往左分別是個,十,百,千,萬,十萬,以此類推。最右邊第一豎排,下面五個珠子代表一二三四五。當到五時,就撥動上面一個珠子。下面一個珠子代表一。上面一個珠子代表五。當第一豎排滿十了就進到十位。同理。後面也一樣。
(1)算盤記數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
1 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2 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3 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4 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5 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6 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7 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8 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9 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10 後檔:是指本檔的後一檔,也叫右一檔(位)。
11 漂珠:撥珠時用力過輕,不靠梁不著框,浮漂在檔中間的算珠。
12 帶珠:撥珠時,把本檔或鄰檔不應撥入或撥去的算珠帶入或帶出叫帶珠。
13 實珠:靠梁表示正數的算珠。
14 虛珠:也叫負珠,是指算珠撥到既不靠梁又不靠框,表示負數的懸珠。
15 置數:也教布數,按照計算的要求,把數字撥入算盤,為計算作準備。
16 檔位:也叫檔次,是指檔的位次。
17 錯檔:也叫錯位,是指運算過程中未將算珠撥入應撥的檔位。
18 隔檔:也叫隔位,是指本數位左右空一檔的第二檔(位)。入隔位乘法中兩數相乘,積的個位打在被乘數的右兩位上;隔位除法中隔位商幾,指的是被除數首位的左兩位。
19 進位:是指本檔加上一個數後,大於或等於10,須向前位加1,叫做進位。
20 退位:是指在本檔減去一個數時本檔不夠,許向前面一位減1,叫做退位。
21 首位:也叫最高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第一個非零數字為首位。如3284中的3,0.0726中的7。
22 末位:也叫最低位,是指一個多位數的最後一個數字。如3275中的5,一二○中的0,481.29
中的9。
23 次位:實質一個多位數的第二個數字。入3865中的8,0.4178中的1。
24 實數:古算書中通稱被乘數和被除數為實數,簡稱實。
25 法數:古算書中通稱乘數和除數為法數,簡稱法。
26 乘加:是指被乘數每位乘以乘數各位,在算盤上一邊乘一邊加積數。
27 乘減:也叫減積,是指每位商數同除數相乘,乘積在被除數里減去。
28 除首:是指除數的最高位數。
29 積首:是指積數的首位數。
30 商首:是指商數的首位數。
31 估商:在除法中,需求得每一個商數,就要用心算,估出被除數是除數的幾倍,這種心算過程叫做估商。
32 試商:也叫初商,是指在估商時初步求得偏大或偏小的商數,叫做試商。
33 置商:也叫立商,是指把試商撥入算盤。
34 調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正確,需要調整初商。
35 確商:置商後,經乘減證明,試商不大也不小。
36 除盡:是指被除數除以除數,除到某一位,剛好無余數,叫做除盡。
37 除不盡:是指整除出現無窮循環或不循環小數時,不能除盡的除算。如:1÷3=0.333……
38 余數:不能整除的除法,在商數求到各位或預定的某數位時,被除數中減剩的數叫做余數。在運算過程中,往往被除數郊區每次商與除數的乘積都有剩餘的數,通常也叫做余數。
39 退商:初商過大,把它改小叫「退商」。
40 補商:初商過小,把它改大叫「補商」。
41 假商:在除法運算中,為了計算便捷,先確立一個商,再經過調整取得確商。先確立的商,叫做假商。
42 清盤:撥去各檔靠梁的算珠,使全盤成為空盤,叫做清盤。
43 全盤練習:算盤所有檔上,或大部分檔上作撥珠練習,以及按基本運演算法則進行全面練習,叫做全盤練習。
『貳』 10在算盤上怎麼撥
可以從右到左依次在橫樑上對應版的豎柱位置標上:個、十、百、千、萬等。10在算盤上的表示法在十的位置地方,橫梁的下方往上撥1顆算珠,其餘位置上均沒有算珠。算盤由數顆珠子、一根白梁、數根立柱和一個框架組成。
橫梁穿過立柱,計算珠串在立柱上。每根立柱有7個計算珠,其中橫樑上方2個計算珠,橫梁下方5個計算珠。樑上方的每個計算珠表示表5,下方的每個計算珠表示1。在計算之前,將所有計算珠放在靠近算盤的框架一側,這樣在梁附近就沒有計算珠了。
(2)算盤記數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撥算盤的口訣:
打算盤要靠手指撥動算盤上的算珠來計算。正確地使用手指來撥動算珠,才可能使計算準確和迅速。應該懂得怎樣使用手指來撥珠。撥珠通常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手指。三個手指的分工是這樣的:
拇指:專門用於下珠的撥上。這個指法在口訣中叫做「上」。
食指:專門用於下珠的撥去。這個指法在口訣中叫做「去」。
中指:專門用於上珠的撥下和撥去。撥下時在口訣中叫做「下」,撥去時在口訣中也叫做「去」。
當在撥珠的時候,小指和第四指最好向掌心彎曲,免得在撥珠時帶動其他算珠,使計算發生錯誤。
『叄』 算盤怎麼讀數
我國傳統算盤為上二下五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盤進行計算時採用「五升十進制」,即每一檔「滿5」時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檔滿「10」時便向前一檔「進1」。依此每一檔只要用上一下四珠就夠了,為什麼我國傳統算盤是上二下五珠呢?
原因之一我國古代計算重量時採用的是「16兩制」即一斤等於十六兩。我們現在常說某兩個人半斤八兩,這是指他們彼此一樣,不相上下。但是半斤是半斤,八兩是八兩,怎麼會相等呢?原來,我國古代重量單位制中規定一斤等於十六兩,所以半斤就等於八兩了。上二下五珠,每一檔可計算到「15」,這樣「滿16」就向前一檔進一,所以我國傳統的上二下五珠算盤是為適應十六進制而形成的。
原因之二是古代乘法採用「留頭乘」,上一珠不夠用,必須要上二珠,到目前止一些老財會人員受了長期習慣影響,仍喜愛使用上二下五珠算盤,但目前國內外使用的均是上一下四珠算盤。
『肆』 算盤怎麼用算盤5進位制
算盤的用法可以根據九歸口訣進行具體的運算過程。五進制其實是在1與10之間插入了一個中進率五,從而使算珠能夠構造可直觀的基數碼,形成了珠碼符號,衍化出科學完善的算盤的結構,最能適應和滿足十進位值制的需要,同時也簡化了十進位值制,優化了珠算的性能。
九歸口訣如下:
一歸(用1除):逢一進一,逢二進二,逢三進三,逢四進四,逢五進五,逢六進六,逢七進七,逢八進八,逢九進九。
二歸(用2除):逢二進一,逢四進二,逢六進三,逢八進四,二一添作五。
三歸(用3除):逢三進一,逢六進二,逢九進三,三一三餘一,三二六餘二。
四歸(用4除):逢四進一,逢八進二,四二添作五,四一二餘二,四三七餘二。
五歸(用5除):逢五進一,五一倍作二,五二倍作四,五三倍作六,五四倍作八。
六歸(用6除):逢六進一,逢十二進二,六三添作五,六一下加四,六二三餘二,六餘四,六五八餘二。
七歸(用7除):逢七進一,逢十四進二,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七三四餘二,七四五餘五,七五七餘一,七六八餘四。
八歸(用8除):逢八進一,八四添作五,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五六餘二,八六七餘四,八七八餘六。
九歸(用9除):逢九進一,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4)算盤記數的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珠算的優點
用算珠,自然體現累數思想,又採用基數周期思想,還特別充分採用位值思想:用空間位置,既表示計數單位,又表示中間單位(五升制),既用左右位,又用上下位(五升制),集成融合了計數、計算的所有的優秀數學思想方法,無比簡易、快速。
中國祖先以無比的高智慧,發明創造了五升十進位值制,奠定了人類最完美的手動算具演算法基礎,衍化出了世界最完美的手動算具演算法——珠算二、「五升十進位值制」的誕生。
『伍』 算盤怎麼用
算盤從右至左依次為個位,十位,百位。個位下面一顆是一,上面一顆是五。
同理,十位下面一顆是一十,上面一顆是五十,用算盤加減法就加減算盤顆粒就行。
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北宋串檔算珠。
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
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葯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
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
『陸』 算盤怎麼計數.算盤怎麼算
算盤
suàn pán
一種計算數目的用具,長方形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樑上鑽孔鑲小棍兒十餘根,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常見的是兩顆在橫樑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可以做加減乘除等運算。
『柒』 算盤中珠子靠什麼表示記數
算盤珠子的計數方法,上面那個欄里的算盤珠子代表10,下邊一欄的算盤珠子一個代表一。
『捌』 算盤計數方法六字原則先什麼再什麼
下面的子表示1 上面的子表示5
用算盤計數應先確定
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