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膀胱經有熱如何用針灸的方法處理

膀胱經有熱如何用針灸的方法處理

發布時間:2022-05-01 19:08:08

❶ 最近發現自己的膀胱經有不通的症狀,如何打通骶部穴位,這些穴位位置比較深

你好:

你仔細看看經絡圖就會發現,膀胱經的內分支在骶部是有個拐彎的,這里很容易引起不通,不通的時候常常出現上實下虛的症狀,以及各種腰椎疾病。

做針灸效果是比較可以的,但針灸八寥穴一般反應都比較大,之後一兩天可能會腰腿比較累,過了就好了。

祝你健康!

❷ 膀胱經不通如何治療

你好,
膀胱經不通暢會出現小便很少,但次數又較多,小便少時人就有點腫,頭經常疼,頸椎那邊也很酸,就連喉嚨那也好像堵塞了一樣,人整天就昏昏沉沉一點力都沒有。
腎陽虛所致,膀胱借腎臟的陽氣來溫運水液,陽氣虛則不能氣化水液,故每次小便少,甚至出現水腫。治療可服用金匱腎氣丸。
建議:疏通經絡有很多方法,最受認可的還是針灸為主,可以附加拔罐,敷貼,按摩等。有時間就按摩下穴位,

❸ 膀胱經怎麼

膀胱經的治療范圍很廣,不僅僅是因為它屬於膀胱及其與其他臟腑有聯系,還因為它位於人體後背的兩條平行循行路線——背部足太陽經第一側線上,這條線上分布著十二背俞穴,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腰背部的穴位,這些穴位是臟腑器官的反應點。
現在社會,不管是老年人還是青壯年,由於工作習慣或者生活習慣的原因,腰背疼者很多,本著「通則不痛」的原則,按摩膀胱經,可以緩解腰背疼痛,如果家中有腰背疼者不妨試一試,最簡單的就是睡覺前可以把雙手搓熱,用雙手在小腹上做順時針摩擦。
另外,通過後背按摩、刮痧、捏背、踩背等方式也可以起到按摩膀胱經的作用,如果有家人幫助,可以用雙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後背脊柱兩邊肌肉盡可能從高的地方向下推按,一直推到尾骨為止,然後十指並攏,按住脊柱向上推回到開始的位置,然後重復,這樣不僅有利於全身經絡的疏通,對於保養膀胱經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按摩膀胱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助身體排毒,本身身體運轉自身會產生一些毒素,另外現在霧霾和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按摩膀胱經可以打通全身經絡,促進集體微循環,幫助身體排毒。

❹ 足太陽膀胱經針灸有哪些功效

足太陽膀胱經中常用的有:①肺俞。在第三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咳嗽、咯血、氣急、肺結核、盜汗。針5分;灸5~15壯。

②心俞。在第五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咳嗽、咯血、精神恍惚、健忘、癲癇。針3分;灸3~7壯。

③肝俞。俯卧或正坐,在第九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黃疸、目昏眩紅腫、驚狂。針5分;灸3~7壯。

④膽俞。在第十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黃疸、胸脅痛、口苦、食不下、嘔吐。針5分;灸3~7壯。

⑤脾俞。在第十一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消化不良、腹脹、泄瀉、噎膈、水腫。針5分;灸3~7壯。

⑥胃俞。在第十二胸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反胃嘔吐、胃寒、胃弱、不進飲食。針5分;灸3~7壯。

⑦腎俞。在第二腰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遺精、陽痿、尿血、腎虛腰痛、耳聾、目昏花、水腫。針5分;灸3~7壯。

⑧大腸俞。在第四腰椎下旁開1寸5分。

主治腸鳴氣脹、繞臍腹痛、泄瀉、便秘、腰痛。針5分;灸5~15壯。

⑨委中。在膝窩中央的橫紋中點。

主治腰痛、膝不能出伸、半身不遂、急性吐瀉、心腥絞痛、熱病汗不出。針1寸~1寸5分;禁灸。

❺ 如何養護後背上的膀胱經

還會有人得寸進尺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於健康要道的養生
,自己一個人能不能練習呀?我還是那句話,道理懂了,就要自己悟了。大方向是把後背膀胱經的區域按摩、揉搓、敲打到就可以了,不必拘於哪種具體做法。比如,用一隻市場上買的橡膠做成的按摩錘,自己沿著背部膀胱經的位置(請見插圖)進行敲打,從上往下敲打和從下往上敲打都可以。再比如,洗澡擦乾的時候,用毛巾重點對背部膀胱經的區域進行用力拉搓,相當於一隻手在替你按摩。當然,我自己也悟出了適合自己的養生辦法(呵呵,不一定適合你),用手背輕輕拍打(敲打)自己的後脊背,從下往上也行,從上往下也行,怎麼舒服怎麼來。
在敲打到很暢快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頭唱起王洛賓的那首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打在我身上。
把孫子兵法用在身體上
手腕、腳腕關節的疼痛,都能在另一側的腳腕和手腕關節上找到對應的壓痛點;同樣,肩關節和髖關節、指關節和趾關節,只要是在四肢上有著固定疼處,都可以用上下左右對調的中醫方法治療:腳痛治手,左痛治右的效果要遠遠好於西醫的治法。
一葉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用這句話來比喻神奇的手診、耳針、足療的原理,真是恰如其分。但我也發現,更多中醫養生治病的妙法,很難單用全息對應就能完美解釋,很多狡猾的疾病
,在復雜交錯的經絡中東躲西藏,讓我們必須採取聲東擊西的迂迴戰術。
老外說話非常直率,絲毫沒有給我留任何台階。再說,我是位中醫內科醫生,平日很少接觸和治療外傷疾病。不過,《黃帝內經》里有關於這類外傷的療法,所以,心裡還算有數,也可以借這個機會讓老外們見識一下中醫和西醫的區別。西醫往往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如說,腳扭傷了,就治腳,或者熱敷,或者塗抹葯水。而中醫很多時候卻頭痛不治頭,腳痛不治腳。這不,我不去檢查她的腳,反而抓起了她的手腕仔細查看。
you are wrong(你錯了),女孩忍不住下意識地用英語直接提醒我。
沒錯兒,我笑著對她說,然後用拇指在她的手腕關節按壓,女孩突然痛得叫了起來。我提醒她忍著點兒,隨後,以指代針,用拇指在女孩的手腕壓痛點進行重力按摩。女孩顧不得矜持,連連喊叫。
女孩一副不相信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活動了一下腳,然後再做了一次較大幅度的活動。
我非常自豪地說道: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說過‘人之氣血精神者,所以奉身而周於性命也’。精氣神不但蘊於五臟六腑,也貫穿全身體表,相互影響、相互關聯,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就可以‘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善用針者,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在中國人眼中,人的身體不是器官的組合,而是一個息息相關的整體。人體的精氣神,通過經絡而貫通全身。如果右邊出現疼痛反應,當然表明病邪在右邊。那麼,是什麼導致病邪在右邊呢?根據‘治病必求於本’的原則,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另一側經絡堵塞的原因,所以,病邪就有可能傳到尚未堵塞的這一側。那麼,怎樣才能治療呢?這就需要點按或針灸氣血堵塞的這一側。這就是為什麼你右腳腕扭傷了,我偏要點按你左手腕的壓痛點的原因。這就是中醫的神奇秘密。天哪,我還真的沒有注意你按的是我的左手腕兒。那麼女孩似乎剛剛反應過來,原來手腕和腳腕的方向還不一樣。我耐心向他們解釋:對於關節扭傷的疾病,比如手腕關節的疼痛,都能在另一側的腳腕關節上找到對應的壓痛點;腳腕關節的疼痛,都能在另一側的手腕關節上找到對應的壓痛點。
同樣,肩關節和髖關節、指關節和趾關節,只要是在四肢上有著固定痛處,都可以用上下左右對調的中醫方法治療:腳痛治手,左痛治右,效果要遠遠好於西醫的治法。如果我們學會了這種特別簡單有效的方法,那麼,平日如果碰到家人、同事、朋友遭遇意外扭傷,馬上就可以給他進行點按治療,大多數時候劇痛立刻消減,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那以後碰到身邊的人腳扭傷了,我就可以當一回神醫了。一位留學生高興地說。我要把這種神奇的中醫方法寫成文章,讓全世界的運動員都學會,這樣,碰到扭傷他們還可以用中醫方法進行自我治療。另一位留學生也忍不住興奮地說。你這種方法,是不是《孫子兵法》上‘聲東擊西’的運用?還有一位留學生用略顯生硬的漢語做了豐富的聯想。
不過,大多數疾病都很狡猾,不肯把自己的致命之處亮在明處。所以,高明的中醫必須聲動擊西,迂迴作戰。而作戰的秘密地圖就是人體的經絡分布。比如,肺部的病魔,就有可能隱藏在大腸經的暗道之中,所以,只有明了人體經絡,才會對於大多數疾病的隱身之處洞若觀火,才能深入敵人後方,直搗疾病總司令部。
說到這里,那幾位金發碧眼的留學生若有所悟地連連點頭。而我心裡明白,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遠非針灸治病所能表達的。我想起了莊子給文慧君講解養生之道的典故,莊子借庖丁解牛的故事,說一位屠夫能把殺牛做到游刃有餘、躊躇滿志的人生境界: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有了這種生命狀態,才能真正做到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啊!

❻ 足太陽膀胱經突然發熱 一般回怎樣

可能會眼睛感覺發脹,而且感覺視力有所下降.

足太陽膀胱經是人體中最長的一條經脈,是一條可以走到腦部的經脈。

膀胱經起於目內眥(睛明穴),上行達額部,交會於頭頂部(百會穴)。它有一條支脈,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它的直行經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連絡於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頸部(天柱穴),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分左右沿肩胛內側,挾脊柱兩旁下行,至腰部(腎俞穴),穿過脊旁肌肉,深入體腔,聯絡腎臟,屬於膀胱。

另有一條支脈,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外側後緣下行至腘窩中(委中穴)。

還有一條支脈,從項部分出下行,經肩胛內側,從附分穴挾脊下行至髀樞,經大腿外側後緣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沿小腿外側後緣下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交於足少陰腎經。

我們的膀胱經就如同城市中的各種排污管道,匯聚多處的污水,最後到達膀胱儲存後排出。

本經發生異常變動時,就會出現氣上沖而感頭痛,眼球疼痛的好像要從眼眶中脫出來一樣,頸項就好像在被牽拔般緊張疼痛,脊柱和腰部疼痛劇烈,髖關節不能屈伸,膝部發麻,小腿肚疼痛。

膀胱經一側有67穴(左右兩側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於頭面部、後頸部和背腰部之督脈的兩側,餘18穴則分布於下肢後面的正中線上及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

在膀胱經中,睛明穴(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應該是女性朋友的最愛?。因為睛明穴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而長期堅持按摩睛明穴可祛除皺紋。用食指按住雙側睛明穴,每秒做強按壓一次,要天天堅持才有效果。

膀胱經上的至陰穴是一個婦科要穴。此穴位於足小趾的外側,古書《醫宗金鑒》中記載這個穴位可以用於治療因為胎位不正造成的難產。曾聽一個女中醫談到至陰穴的效果時,現身說法地講到,在她懷孕時胎位不正,灸過至陰穴後就正了,不料過兩天檢查時發現又不正了,只得再灸,又灸了三次,小寶寶才老實了,終於順產了。其他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痛經、更年期綜合征及乳癰、乳癖等,採用針灸至陰穴可獲得一定功效。

說到膀胱經,還有一個穴位必須提及,那就是委中穴。腰痛疼痛、腰扭傷等病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而委中穴是這些病的剋星。「腰背委中求」,這是「四總穴歌」的一句。委中穴是四總穴中的要穴,「腰背委中求」就是說凡腰背病症都可取委中穴治療。

取委中穴時,應採用俯卧的取穴姿勢,此穴位於人體的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經常按摩此穴具有舒筋通絡、散淤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愛膀胱經等於愛自己,就讓我們一起來關愛人體這條最長的經脈吧!

❼ 膀胱經不通用燈加熱有用嗎

膀胱經不通可以用燈加熱。這種情況一般的情況可以採用中葯、按摩、針灸、理療等治療的。此種情況注意保養的。不要勞累著涼的。

❽ 膀胱經熱盛用什麼中葯

可以服用八正散配合針灸清熱降火、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效果好沒有副作用。

閱讀全文

與膀胱經有熱如何用針灸的方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暖氣排氣管的安裝方法 瀏覽:288
五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187
鋼尺使用方法 瀏覽:277
收稻米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97
舊衣服做褲子簡單方法 瀏覽:306
深色衣領發黃怎麼變白的最快方法 瀏覽:509
科目三如何加減檔的操作方法 瀏覽:475
紫草服用方法怎麼做 瀏覽:840
排痘針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32
瘋釣鯽的使用方法 瀏覽:302
如何打敗僵屍的方法 瀏覽:747
小白攝像頭使用方法 瀏覽:623
檢測蛋白含量的方法 瀏覽:420
如何呵護友誼的方法 瀏覽:25
學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瀏覽:337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32
電纜安裝方法 瀏覽:943
如何用土方法止牙疼 瀏覽:700
翡翠成品真假鑒定方法簡單 瀏覽:233
常用裝飾材料的計算方法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