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對聯的方法與技巧
第一是上下聯字數相等。對聯起碼每聯4個字,7個字的居多,12個字以上的稱為長聯,比較少。
第二是平仄相協,即平對仄,仄對平,這樣讀起來和諧,不會拗口。但單數字位可以不拘平仄,雙數字位必須嚴格遵守,這叫做「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詞性相對。總的來說,是虛詞對虛詞(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實詞對實詞。虛詞的字數很少,實詞的字數最多。例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名詞中如果能再分細一點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對人名、地理對地理,天文對天文,顏色對顏色,動物對動物等。至於在用字方面,凡上聯用過的字,下聯不能再用。
『貳』 寫對聯的方法是什麼啊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顧名思義,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平仄相對),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一起不能成為對聯。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系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准來撰寫。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詩的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
如何斷定對聯的上下聯呢?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
必須注意的是: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四聲」有些不同。自從推廣漢語拼音化,和以北京語音為全國通用語言以後,同一漢字的平仄發生了變化。
『叄』 七個字對聯紙怎麼疊圖
1、先拿一張對聯紙,左右對折下,這樣做是為了兩邊折的時候是一樣寬度,避免大小不一樣,然後把這張紙上下對折,折成2個字的格子,如下圖所示。
(3)寫對聯的方法和訣竅如何折對聯擴展閱讀
作用價值
對於兒童來講,折紙可以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性,開發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折紙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可以養成按步驟、有順序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注意力;折紙因為可塑性強,可以發展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生活中的物品、小動物、交通工具等變成形象的折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空間想像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對於老人來講,折紙游戲可以幫助他們開動腦筋、活躍思維,從而達到手、眼、腦三位一體的綜合協調,還可以預防老年人記憶力下降。有些療養院,就以折紙作為病人康復的治療途徑。
另一方面,現代折紙已不單是一門藝術,進而發展成一門新的科學:折紙數學。它被應用於降落傘 、人工衛星太陽能電池板、汽車安全氣囊的收納方法,甚至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結構設計都有一部分得益於折紙數學 。
『肆』 寫對聯時對聯紙應怎樣折疊
一般將大版紅紙對著兩下 可以寫四對小對聯 這要看個人的喜好 主要看上下留白適當 這樣看起來會更有效果 一般七字對聯 就俺比例七分之三對著七分之四 這樣 分七小份就好了 寫對聯這很不是很重要 主要寫的時候多注意就行了 折印只是輔助的 有一點誤差不影響...
『伍』 七字對聯怎麼折紙呀表跟我說對折對折再對折!!那明明是七個字!!在線等,謝謝……
對聯紙的裁法:
取整張的紅紙,縱向四折裁開,每條可豎行寫7個字,兩條即為一副對聯。另取一條,裁去三分之一,用剩餘的三分之二寫4字橫批。
7字對聯紙的折法:
裁好的一條對聯紙,兩頭各空三厘米,上端空一字對折,再對折離頂三厘米,再對折就行了。中心點兩角交叉對折。
——祝你順利,龍年吉祥!
『陸』 寫對聯有什麼技巧和需要注意什麼
對聯的要求是既要有「對」,又要有「聯」。形式上成對成雙,彼此相「對」;上下文的內容互相照應,緊密聯系。一幅對聯的上聯和下聯,必須結構完整統一,語言鮮明簡練。
『柒』 寫對聯方法與技巧
一、關於「對」和「聯」的概念區分與聯系
1、 對,指的是「對應」和「應對」
對應,即聯句中關鍵位置的字,平仄音韻的對應,平對仄,仄對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二 四 六分明」,「一三五不論」說的是非關鍵位置的字,是為了靈活和變通。
如:庭有餘香,謝草鄭蘭燕桂樹
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家無別況,唐詩晉字漢文章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應對,即聯句中物象的相對,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 象取用的前提,要照顧到物象名稱的平仄,這里的天對地,同時也是平對仄,雨對風同時,也是仄對平。也就是說,物象的取用和平仄的對應,是要同時兼顧,共生共存的關系。
2、聯,指的是一副對聯,上下兩句語義和意境上的關聯,聯系。即在「對」的基礎上,上下聯內容表達為同一主題服務,不能割裂,不能自說自話「兩層皮」,要通過語言的甄選,羅列 組織、架構,把上下聯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對,只是屬於技術層面的方法;聯,才是賦予作品靈魂的思維;就是上下聯的內容要相關、照應、呼應、貫通。把方法和思維,二者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完成的作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聯!
二、對聯的技巧
對聯有技巧么?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技巧並不等於捷徑。一味地追求捷徑,這樣的態度本身就是不可取的,抱有這種態度的讀者,此時可以移駕別處了,別耽誤了您的寶貴時間。
對聯技巧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前人的經驗,化用到自己的實踐當中,我們可以通過借鑒古人的方法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
1、借鑒律詩中的對法
這是最直觀,也是最有效的。因為律詩,特別是近體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格律詩,其中的對仗方式,不僅在音韻上是嚴謹工整的,而且在內容上是相關性最強的,即對仗的兩個分句的內在聯系非常之緊密。
1)、妥貼工整的對應:如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中的「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全無出奇求新,盡是穩妥的自然之美。
2)、彼此對照的關聯:如毛主席《到韶山》中的承句:「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一面說革命勢力的奮進昂揚,一面說反動勢力的黑暗壓制;兩廂對照分明,顯而易見。
3)、半虛半實的呼應應:如杜甫《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中的「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以燕雀的實有,對旌旗上綉畫的龍蛇,以此啟發讀者的想像,顯得靈動而工整。
4)、前後呼應的對照:如:李商隱著名的那首《無題》中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詩中的這一頷聯,把身心的呼應,摹寫到了極致,再無出其右者。
5)、對中有對的疊加契合:如杜甫《涪城縣香積寺官閣》中的「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這里的院與廊,鳧與鷺都是在本句中就是相對的,前後分句的組合,促成了對仗的疊加,詩聖的對仗工夫由此可見一斑啊
在格律詩中這樣工整而又多變的對應技巧還有很多,特別是每一首是頷聯和頸聯(即承句和轉句)當中,對於我們學習對聯的人來說,這里有無盡的養分。
一副完整的對聯,和格律詩中的頸聯或頷聯的對仗,又有什麼區別呢
對聯是通過上聯和下聯,也可以叫做出句和對句,來共同完成一個主題的上下兩部分的分別表達。
格律詩中的對仗,如頷聯的對仗,是通過前後兩個分句,來實現這首詩的部分功能和表達,頷聯 又叫格律詩的承句,就是為了實現「承」的功能,承接的是起句,與起句還要連貫,還要對起句 進行擴充和延伸。
『捌』 對聯的折紙方法
對聯的折紙方法, 如果是五子聯或七字聯,可參考 《黃惇書法講座大全 行書的創作(三)》 其他的對聯折紙方法 書法折紙法要領 一.四尺開四(66㎝×33㎝) 1.以10字詩句為例 先豎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五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5個字,第三行落款。 2.以14字詩句為例 先豎折三等分,但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六等分(先対折,再三等分折,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6個字,第三行2個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3.以20字的「五絕」為例 先豎折四行,但第四行為半行,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二行各7個字,第三行6個字,第四行落款。 二.四尺開三(66㎝×45㎝) 1.以20字的「五絕」為例 先豎折五行,但第五行為半行,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六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至三行各6個字,第四行2個字,第五行落款。 2.以28字的「七絕」為例 先豎折五行,但第五行為半行,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七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至四行各7個字,第五行落款。 3.以33字的「長短句」為例 先豎折五等分,但左右留出邊線(即:留適當的空白);再橫折八等分(上、下也要留出邊線,即:「天地」留適當的空白)。第一至四行各8個字,第五行1個字,接下的空格落款。 =========來源360doc
『玖』 寫對聯的技巧與口訣
寫對聯的沒有技巧與口訣,按照一定的規則去寫即可。
要求
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都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
對聯一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
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系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准來撰寫。不過在實用對聯中,採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
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一般套用律詩的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
『拾』 四尺宣紙寫對聯,每聯要折出7個字位,怎麼折
七字聯是最多的,你按一下順序:
1、四尺宣紙長度是137厘米。
2、上下各留2厘米作為余頭,為每字佔19厘米(包括間隔)。
3、一頭留出來21厘米(邊上2厘米先折一下。以上時間長了憑經驗就行),將另一個邊留2厘米後,對齊留出21厘米線,這樣對折一下;
4、兩頭再對折;
5、兩頭再對折。
6、如果需要間隔,那你就按設想間隔的一半,折兩頭。
實際上不用再折間隔了,寫的時候寫到每個中間就好了。
這樣打開來就是七字。
時間長了以後,根本不用測量多少厘米,憑著經驗目測,按這個方法折就沒問題。
================
樓下這位李經理說四尺宣紙144厘米長,不知有何依據?國家標准和市場上商品就沒有144厘米長度的宣紙。
請查閱國家質檢總局2008年頒布的《宣紙國家標准》:
地理標志產品
宣紙國家標准GB/T
18739-2008
(2008年6月25日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
只摘錄四尺紙標准:
四尺單
重四尺單
棉連
四尺夾
(以上每刀重略)
四尺二層
690×1380
每刀重/kg4.10,允差:+150
—200
四尺三層
700XI380
每刀重/kg5.55
允差:+150
—250
羅紋
(以下每刀重略)
皮四尺單
皮棉連
扎花
因為有允許誤差,故一般買到的多是137厘米長。因此,賣字畫的標注四尺整張具體尺寸,為了避免買家說短尺惹麻煩,都說是137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