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鷹,在農村,怎樣可以捕捉到哪位高人有捕鷹高招經常看到有好幾只在頭頂,飛的很高,有辦法抓嗎
鷹翱翔於藍天,代表了自由,請勿捕殺!
就是抓到了,野生的鷹也是不進食的。沒有專業的技巧,根本不可能馴服野生的鷹。
2. 如何捕捉老鷹土方法
第一步:放置活物,如兔子。
第二步:設置陷阱(坑殺,繩索都不管用,所以只能用膠水,或者把兔子和一個大網兜放在一起。第三步:退到至少50km開外的地方,鷹的視力可不是開玩笑的。
3. 紋鷹什麼說法
樓主:「波黃」、「秋黃」、「三年龍」是海東青(鷹)其中的三個品種.不是代表鷹的年齡.
玉爪也是其中一個品種.
海東青是鷹的一種,身長不足二尺,體重僅及天鵝的五分之一,有「玉爪」、「波黃」、「秋黃」、「三年龍」等品種。其中,以純白「玉爪」為上品。海東青又稱海青、鷹鶻、吐鶻鷹。後來滿人稱之「松昆羅」,意為「東方之鷹」。
海東青」——矛隼
矛隼是一種非常美麗的中型猛禽,也是體形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體長為56一61厘米,體重1310—2100克。羽色變化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頭部為白色,頭頂具有粗著的暗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橫斑和斑點,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橫斑,飛羽石板褐色,具斷裂的白色橫斑,下體白色,具暗色橫斑,但比阿爾泰隼的斑紋較為稀疏。白色型的體羽主要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點。灰色型的羽色則介於上述兩類色型之間。虹膜淡褐色,嘴鉛灰色,蠟膜黃褐色,跗跖和趾為暗黃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國外分布於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極為罕見, 其中在黑龍江、遼寧為冬候鳥, 在新疆為留鳥或繁殖鳥。
矛隼棲息於岩石海岸、開闊的岩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堪稱是北國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熱。常在低空進行迅速的直線飛行,發現獵物後則將兩翅一收,突然急速俯沖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飛鏢,徑直地沖向獵物。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捕捉岩鴿等獵物時,雄鳥和雌鳥可以進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鳥突然飛進岩鴿棲息的洞穴中,將它們驅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
矛隼因為體態雄偉、羽色奇特,在遼、金和清朝時,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於狩獵,視為珍禽,稱為「海東青」。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場閱兵,當他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從身邊颯爽走過的時候,不覺龍顏大悅,詩興大發,遂口佔一詩贊美海東青,其中有「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的詩句。不僅宣揚了武德,激勵軍勇,更誇耀了海東青性情剛毅而激猛,其品質之優秀可與天上的星星相輝映,其力之大,加千鉤擊石,其翔速之快,如閃電雷鳴。由此可見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尋常。
矛隼的繁殖期為5一7月。營巢於北極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懸崖岩石上,偶爾也營巢於北極苔原森林地帶的樹上。巢呈平盤狀,結構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窩產卵通常3一4枚,偶爾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顏色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5一63×46一49毫米,卵重為70克左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通常由雌鳥承擔,雄鳥偶爾也參與孵卵。孵化期為28一29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撫養大約46一49天後才能離巢。
滿族與海東青
"海東青"是滿族人用於狩獵的獵鷹。
滿族是以射獵著稱的民族,先民們很早就懂得捕鷹,馴化後,用來幫助獵戶捕獲獵物,俗稱"放鷹"。早在唐代,"海東青"就已是滿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富育光老師寫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寫到天雕來自享滾河以東,滿族話叫它"松昆羅",意思是天雕從享滾河飛來的。漢語把它譯成"海東青"。海東青又叫白尾海雕,它雖然大小如鵲,但天性兇猛,可捕殺天鵝、小獸及狐狸。《清朝野史大觀》中這樣描寫了放鷹的方法:"鷹以綉花錦帽蒙其面,擎者挽絛於手,見禽乃去帽放之。"海東青都是野生野長,由人捕來馴化後再以供助獵之用,由於海東青不易捕捉到和馴化,在金元時期甚至有這樣的規定:凡觸犯刑律而被放逐到遼東的罪犯,誰能捕捉到海東青呈獻上來,即可贖罪,傳驛而釋。因此,當時的可汗貝勒、王公貴戚,為得名雕不惜重金購買,成為當時一種時尚。
海東青中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另有秋黃、波黃、三年龍等名目。到了清代,一隻海東青竟值30兩白銀,可見其何翟諱貴。驕奢的遼統治者年年向女真族索要海東青,且"每至其國,必欲薦枕者。其國內輪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室女待之,後,使者絡繹,恃大國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者"。激起女真人的怨憤,在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集女真諸部兵,擒遼障鷹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評價道:"遼金釁起海東青,玉爪名鷹貢久停。"可見,一隻鷹雖微不足道,卻關繫到遼金的興亡。
遼、金、元、明、清各代均設有類似鷹坊的機構,專司捕取和飼養。滿族人以鷹用於狩獵,統治者則以鷹捕鵝雁,作為享樂消遣的手段。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將野性十足的海東青用捕鷹網捕獲後,要拜謝"鷹神"格格的恩賜。帶回家放在熬鷹房將鷹上架,加上"腳絆",幾天幾夜不讓它睡覺,磨掉野性,叫"熬鷹"。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這時鷹就能聽人的吆喝來到獵者的手臂上。最後通過對鷹的"勒膘",把腸油刮出,使鷹飢餓,但肌肉強健,便於捕獲獵物。馴好的鷹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鷹"了。架鷹者站在高處觀望,讓人用棒敲打樹叢將野物轟出,俗稱"趕仗"。發現有獵物跑或飛出,鷹會立即尖叫著俯沖下去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盡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可喂飽,所謂"鷹飽不拿兔",就是這個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觀》外,《燕山叢錄》、《遼史》等書還比較詳細記錄了遼國主縱鷹助獵的情景。次年早春,獵戶們將鷹喂飽,除去鈴鐺和腳絆子,將鷹放回歸大自然過春天和夏天,繁殖後代。
海東青不僅是勇悍的獵鷹,同時也融化到滿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詩人把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描寫為"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曰風毛墮雪霜",表現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贊譽。考古工作者在興凱湖地E發掘出骨雕鷹頭,距今約六千餘年。在金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隻飛翔的天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天鵝"的琵琶曲譜。民間兒童游戲中有"老鷂子叼小雞"活動。在吉林敦化一帶流傳的《阿瑪有隻小甲昏》的歌謠:"拉雅哈,大老鷹,阿瑪有隻小甲昏,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天鵝見它就發蒙。佐領見它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這些都是滿族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康熙皇帝曾寫詩贊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
海東青」——矛隼
矛隼是一種非常美麗的中型猛禽,也是體形較大的隼類,所以又有「巨隼」之稱,體長為56一61厘米,體重1310—2100克。羽色變化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暗色型的頭部為白色,頭頂具有粗著的暗色縱紋,上體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橫斑和斑點,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橫斑,飛羽石板褐色,具斷裂的白色橫斑,下體白色,具暗色橫斑,但比阿爾泰隼的斑紋較為稀疏。白色型的體羽主要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點。灰色型的羽色則介於上述兩類色型之間。虹膜淡褐色,嘴鉛灰色,蠟膜黃褐色,跗跖和趾為暗黃褐色,爪黑色。
矛隼在國外分布於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在我國分布於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新疆新疆喀什等地,極為罕見, 其中在黑龍江、遼寧為冬候鳥, 在新疆為留鳥或繁殖鳥。
矛隼棲息於岩石海岸、開闊的岩石山地、沿海島嶼、臨近海岸的河谷和森林苔原地帶,堪稱是北國世界的空中霸王,但很怕熱。常在低空進行迅速的直線飛行,發現獵物後則將兩翅一收,突然急速俯沖而下,就象投射出去的一支飛鏢,徑直地沖向獵物。主要以野鴨、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捕捉岩鴿等獵物時,雄鳥和雌鳥可以進行巧妙的配合,由雌鳥突然飛進岩鴿棲息的洞穴中,將它們驅趕出來,雄鳥則在洞外等候,進行捕殺。
矛隼因為體態雄偉、羽色奇特,在遼、金和清朝時,被北方的古代帝王用於狩獵,視為珍禽,稱為「海東青」。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在北京南郊校場閱兵,當他看見臂架海東青的御林軍從身邊颯爽走過的時候,不覺龍顏大悅,詩興大發,遂口佔一詩贊美海東青,其中有「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瑤光墾。」的詩句。不僅宣揚了武德,激勵軍勇,更誇耀了海東青性情剛毅而激猛,其品質之優秀可與天上的星星相輝映,其力之大,加千鉤擊石,其翔速之快,如閃電雷鳴。由此可見矛隼在古代帝王眼中的地位,非比尋常。
矛隼的繁殖期為5一7月。營巢於北極的海岸和附近的河谷懸崖岩石上,偶爾也營巢於北極苔原森林地帶的樹上。巢呈平盤狀,結構較粗糙,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每窩產卵通常3一4枚,偶爾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卵的顏色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5一63×46一49毫米,卵重為70克左右。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通常由雌鳥承擔,雄鳥偶爾也參與孵卵。孵化期為28一29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共同撫養大約46一49天後才能離巢。
滿族與海東青
"海東青"是滿族人用於狩獵的獵鷹。
滿族是以射獵著稱的民族,先民們很早就懂得捕鷹,馴化後,用來幫助獵戶捕獲獵物,俗稱"放鷹"。早在唐代,"海東青"就已是滿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貴貢品。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詩:"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本草綱目》中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富育光老師寫的《七彩神火)故事中寫到天雕來自享滾河以東,滿族話叫它"松昆羅",意思是天雕從享滾河飛來的。漢語把它譯成"海東青"。海東青又叫白尾海雕,它雖然大小如鵲,但天性兇猛,可捕殺天鵝、小獸及狐狸。《清朝野史大觀》中這樣描寫了放鷹的方法:"鷹以綉花錦帽蒙其面,擎者挽絛於手,見禽乃去帽放之。"海東青都是野生野長,由人捕來馴化後再以供助獵之用,由於海東青不易捕捉到和馴化,在金元時期甚至有這樣的規定:凡觸犯刑律而被放逐到遼東的罪犯,誰能捕捉到海東青呈獻上來,即可贖罪,傳驛而釋。因此,當時的可汗貝勒、王公貴戚,為得名雕不惜重金購買,成為當時一種時尚。
海東青中以純白的"玉爪"為上品,另有秋黃、波黃、三年龍等名目。到了清代,一隻海東青竟值30兩白銀,可見其何翟諱貴。驕奢的遼統治者年年向女真族索要海東青,且"每至其國,必欲薦枕者。其國內輪中下戶作止宿處,以未出室女待之,後,使者絡繹,恃大國命,惟擇美好婦人,不問其有夫及閥閱者"。激起女真人的怨憤,在女真完顏部首領阿骨打率領下,集女真諸部兵,擒遼障鷹官"。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評價道:"遼金釁起海東青,玉爪名鷹貢久停。"可見,一隻鷹雖微不足道,卻關繫到遼金的興亡。
遼、金、元、明、清各代均設有類似鷹坊的機構,專司捕取和飼養。滿族人以鷹用於狩獵,統治者則以鷹捕鵝雁,作為享樂消遣的手段。海東青的捕捉和馴服很不容易,民間常有:"九死一生,難得一名鷹"說法。將野性十足的海東青用捕鷹網捕獲後,要拜謝"鷹神"格格的恩賜。帶回家放在熬鷹房將鷹上架,加上"腳絆",幾天幾夜不讓它睡覺,磨掉野性,叫"熬鷹"。再通過"過拳"、"跑繩"等環節,這時鷹就能聽人的吆喝來到獵者的手臂上。最後通過對鷹的"勒膘",把腸油刮出,使鷹飢餓,但肌肉強健,便於捕獲獵物。馴好的鷹就可以到山野之中"放鷹"了。架鷹者站在高處觀望,讓人用棒敲打樹叢將野物轟出,俗稱"趕仗"。發現有獵物跑或飛出,鷹會立即尖叫著俯沖下去捕獲住獵物,架鷹者要盡快趕到取下獵物,只給鷹吃點動物內臟,不可喂飽,所謂"鷹飽不拿兔",就是這個道理。除《清朝野史大觀》外,《燕山叢錄》、《遼史》等書還比較詳細記錄了遼國主縱鷹助獵的情景。次年早春,獵戶們將鷹喂飽,除去鈴鐺和腳絆子,將鷹放回歸大自然過春天和夏天,繁殖後代。
海東青不僅是勇悍的獵鷹,同時也融化到滿族的文化之中。金代一位詩人把海東青撲擊天鵝的場面描寫為"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曰風毛墮雪霜",表現了對海東青以小制大、堅毅勇猛的贊譽。考古工作者在興凱湖地E發掘出骨雕鷹頭,距今約六千餘年。在金上京古城東女真墓群中,發現了以海東青捕捉一隻飛翔的天鵝為紋飾的鎏金銅帶挎。另外,在我國現存的古樂譜中,有"海東青拿天鵝"的琵琶曲譜。民間兒童游戲中有"老鷂子叼小雞"活動。在吉林敦化一帶流傳的《阿瑪有隻小甲昏》的歌謠:"拉雅哈,大老鷹,阿瑪有隻小甲昏,白翅膀,飛得快,紅眼睛,看得清,兔子見它不會跑,天鵝見它就發蒙。佐領見它睜大眼,管它叫做海東青……"這些都是滿族民族精神的藝術體現。康熙皇帝曾寫詩贊美海東青"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屬海東青"。
關於海東青一名的由來,文獻有載:「女真東北與五國為鄰,五國之東臨大海,出名鷹,自海東來者,謂之『海東青』。」(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2頁)「海東青,鶻之至俊者也,出於女真,在遼國已極重之。因是起變而契丹以亡。其物善擒天鵝。飛放時,旋風羊角而上。直入雲際」(明葉子奇《草木子》卷4,中華書局,l959,85頁)。海東青以小制大,甚至還能捕鹿,是鷹類中最矯健兇猛的一種。《宮廷鷹鷂》記載,海東青「盤旋空中可以無微不矚,棲於地面能見雲霄中物」;《析津志輯佚》稱之「橫飛而直上,可薄雲霄」;《寧古塔紀略》則謂:「鷹第一等」,「一日能飛二千里」。
當時,五國部(今黑龍江東部烏蘇里江與松花江流域)盛產海東青。契丹統治者常驅使女真人到五國部境內捕捉海東青。「女真至五國,戰斗而後得,女真不勝其擾」(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卷10,上海古籍出版社,l985,102頁)。由於契丹不斷索要,海東青被源源送入遼國宮廷。
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契丹統治者設立鷹坊,置鷹坊使、鷹人等職官,負責管理馴養海東青。道宗清寧七年(1061),嚴禁吏民蓄養海東青,使海東青成為皇家專有的珍禽。經過馴養的海東青,常被鷹人架在肩上。出土的遼墓壁畫印證了這種形象:一個身穿緊袖綠袍、腰系紅帶、腳登黑靴的契丹人,左手擎鷹,右手撫摸鷹爪(項春松《遼寧昭烏達地區發現的遼墓繪畫資料》,《文物》l979年第6期)。
女真崛起後,建立大金帝國,滅遼克宋,淹有燕雲與中原。小巧而俊健的海東青與女真人息息相關。有研究認為,女真的意思是從東方大海飛來的海東青,這種猛禽成為女真民族的象徵(崔廣斌《「肅慎」一名之我見》,《北方文物》l987年第3期)。還有研究認為,海東青是女真反抗力量的源泉,激發了女真人勇猛、神速、頑強、吃苦耐勞的民族精神(王禹浪《「女真」稱號的含義和民族精神》,《北方文物))1992年第3期)。
女真人「俗本鷙勁,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將,部落保伍技皆銳兵」(元脫脫《金史·兵志》,中華書局,l975,991頁)。據宋人記載:「其人則耐寒、忍飢、不憚辛苦。食生物,勇悍甚,善騎,上下崖壁如飛。濟江河不用舟楫,浮馬而渡。精射獵,每見巧獸之蹤,能躡而推之,得其潛伏之所,以樺樹皮為角吹作呦呦之聲,呼麇鹿射之。」(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3,350冊,20頁,四庫全書本,上海古籍出版社,l989)俊健的海東青和強悍的女真人在性格上十分相似,都善於以小制大,變弱為強。在女真人心目中,海東青是勇猛的化身。女真人的「鷹崇拜」意識很強,在女真人生活遺址(今黑龍江東部興凱湖附近)曾出土獸骨雕刻的「鷹首」。
有金一代,海東青依然備受皇帝青睞。當時,金源內地阿什河畔的雲錦亭和臨漪亭曾是皇家馴養海東青的場所。馴養時,首先把鷹綁在特製鷹架上七八天,僅餵食綁著麻繩的肉塊,以刮掉它腸內的肥油。這一步驟稱為「熬鷹」。接著是「過拳」,即在室內反復訓練鷹從架上起飛、落到馴養人帶著皮套的手背上,直到嫻熟為止。最後是「跑繩」,在相當距離內發出「噢噢」呼喚聲時,使鷹起飛後准確落到馴養人的胳膊上。 金代皇帝多在春秋兩季外出漁獵,叫做「春水」。海東青捕獵天鵝是「春水」的重要內容。據《金史·章宗本紀》記載,章宗「春水」漁獵多達十一次。每年春季,攜帶後妃、宗室、大臣及隨從,駕l臨「春水」巡遊之地,捕獵天鵝。「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金史·輿服志下》.中華書局,1975,985頁)。
漁獵之地建有行宮,建春宮和光春宮是章宗常去的行宮。皇帝一行人白天漁獵,晚上就住在行宮里。海東青捕天鵝的場面十分熱鬧,皇帝及後妃、大臣們站在上風頭,發現天鵝後,皇帝即令衛士鳴鑼擊鼓,使之驚起,並親手放出海東青。海東青迅猛撲向驚慌逃竄的天鵝,有的直飛向上,在空中牢牢地抓住鵝頸,狠啄它的頭,受傷的天鵝就紛紛墜下:有的在天鵝剛剛起飛時,就橫掠水面,攫住鵝頭,無論天鵝怎樣掙扎,都逃脫不掉。第一隻捕獲鵝雁的海東青,可獲天鵝腦漿作為獎賞,馴育者也能得到銀絹賞賜。 。
那些橐筆從駕的翰林辭臣也都紛紛奉敕賦詩,以示慶賀。如趙諷雲:「駕鵝得暖下陂塘,探騎星馳入建章。黃傘輕陰隨鳳輦,綠衣小隊出鷹坊。搏風玉爪凌霄漢,瞥日風毛墮雪霜。共喜園陵得新薦,侍臣齊捧萬年觴。」(金宋祁《歸潛志》卷8,中華書局,l983,86頁)為金章宗贊賞。趙秉文詩雲:「內家最愛海東青,錦韛掣臂翻青冥。晴空一擊雪花墮,連延十里風毛腥。初得頭鵝誇得雋,一騎星馳薦陵寢。」(金趙秉文《春水行》)海東青捕天鵝的雄姿也展現在文物中,金上京遺址女真墓群曾發掘出鶻捕鵝鎏金銅帶銙,就是以海東青捕捉一隻展翅飛翔的天鵝為紋飾(閻景全《黑龍江阿城市雙城村金墓群出土文物整理報告》,《北方文物》l990年第2期)。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金代青玉鏤空環托鶻攫天鵝和青玉留皮鏤空鶻攫天鵝等玉雕作為「春水玉」的代表,再現了鶻追鵝逃的一幕(楊伯達《女真族「春水」、「秋山」玉考》,《故宮博物院院-?lJ》1983年第2期)。
金代皇帝外出漁獵,究其作用有二:一為培養刻苦精神和精湛騎射技能。女真人自上至下,無一不是狩獵好手;二為達到練兵習武之功效。「金之初年,諸部之民無他徭役,壯者皆兵,平居則聽以佃漁射獵習為勞事,有警則下令部內,及遣使詣諸孛堇徵兵」(元脫脫《金史·兵志》,中華書局,l975,992頁)。女真軍隊組織嚴密,戰鬥力強就得益於長期從事漁獵活動。
金亡後.好尚海東青的遺風猶存。蒙古統治者也設立養鷹官,稱為「昔寶赤」,他們精心喂養海東青。「夫事鷹鷂之謹細養護過於子之養父母也」(元熊夢祥《析津志輯佚·翎之品》,北京古籍出版社,l983,234頁)。昔寶赤馴養的海東青如在春獵中捕得頭鵝,就能得到五十錠黃金的賞賜(明葉子奇《草木子}.g-4,中華書局,l959,85頁)。因此,人們花大力氣捕鷹馴鷹。當時有4423個捕鷹戶,每年養鷹用肉三十多萬斤。經過馴育的海東青是狩獵的主角。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元代皇帝出獵時,曾有整整一萬鷹師隨行,攜帶的海東青之多可想而知。
元人對海東青是呵護備至,為它精心准備了全套裝備。《析津志輯佚》記載:「論其貴重,常以玉山為之立,欲其爪冷,庶幾無病。冬月則以金綉擬香墩與之立,夜則令其稍睡……其首籠帽,多奇巧金綉。以小紅纓、馬尾為束緊之制。爪腳上有金環束之,系以軟紅皮系之,弗以紅條,皆革也。」玉山,也稱綉墩,是一種特製的鷹架。玉山、束環,遼代已見使用.只是元代更為精緻罷了。
明朝統一天下後,曾在黑龍江下游設努兒干都司,以加強對東北的管理。海東青依然是那裡各民族向朝廷進貢的珍品。《明一統志》記載:「以十一月入貢,中途飼以鴨肉,旦夕嘗引其爪立冰上,性惡熱也。」可見在進貢途中對它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
滿人人關。十分重視海東青。《黑龍江外記》記載了一則故事:一天.齊齊哈爾副都統巴某率人攜鷹外出打獵,看到一隻兔子,他剛放出鷹,突然失控墜馬,隨從急忙攙扶,哪知副都統大罵道:我死就死了吧,鷹飛走你們該當何罪!這里的鷹就是海東青。
康熙二十一年(1682)秋,皇帝閱兵南郊,作《海東青》詩雲:「羽蟲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數海東青。性秉金靈含火德,異材上映搖光星。軒昂時作左右顧,整拂六翮披霜翎。期門射生諳調習,雄飛胡扯黃絛鈴。勁如千鈞激砮石.迅如九野鞭雷霆。」
滿族人繼承了女真人對海東青的崇拜。滿族的神話講,最早的女薩滿是海東青從東方背來的。滿族薩滿們善用舞蹈來表現鷹神壯闊的氣概與英姿。在祭神時。薩滿戴上頂為展翅神鳥的帽子,擊鼓踱步到「七星斗」前,叩拜吟唱神歌,然後舞動神帽上長長的象徵七彩神光的飄帶,急速旋轉神裙飄飛,象徵著神鷹在天穹雲海中展翅高飛(金吉子、王宏剛《薩滿鷹祭與滿族鷹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2年第l期)。 清以後,海東青與馴養海東青人的數量急劇減少。據調查,吉林永吉縣土城子鄉滿族依爾根覺羅氏的少數人還在馴養海東青,用以捕獵(李露露《海東青探秘》,《黑龍江民族叢刊>>2003年第4期)。
古代北方民族以漁獵為生,由於海東青兇猛善獵而成為人的好幫手。這是從契丹、女真、蒙古到滿族人,一直寵愛不衰的根本原因。從這樣的角度看,它的衰落與它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大大下降相一致。然而,關於海東青的種種傳說,及由海東青所體現的英勇無畏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那些具有積極意義的美好傳說還將繼續流傳下去。
4. 本人跪求鷹(隼)的捕捉方法和出產地……
不用感激我,教你一個方法,買一副小的斑鳩網下的松一點,中間的網在用竹竿撐開 使網子成三角形, 然後在網子中間的地面栓上一個家養的鴿子 這樣就行了 有鷹的話會為了捉鴿子直接撲到網上的 人離的遠點藏起來 別讓鷹發現 就是這么簡單 自己去試一下就行
5. 抓游隼最好方法說下。
第一次讓隼摘帽上隼台的訓練其實和放線一樣重要,這大概是放線飛後三四天,降兩天瞟,暫時停飛一天。首先用噴霧瓶噴濕扣帽的隼。大多數隼羽毛濕後,會比較放鬆;然後,跪下來,拿掉鷹帽,放隼到隼台上,並吹哨,給點小肉塊。跳拳幾次,因為我們跪在隼旁邊。隼的注意力都在你身上,這時你可以慢慢站起來,然後吹哨,伸手過去給塊小肉。然後,走到五尺長度外,再走進來,吹哨,給肉;然後慢慢增加距離和走的方向,和拉長給食的時間。隼這時應該適應了我們從遠處接近,而不會有恐懼的反應。第一天做大概半個小時,最後叫到拳上喂完當天的份量。這樣兩至三天,每天加個10-15分鍾,隼就可以不扣帽放在室外的隼台了,這些受過前述訓練的隼,看到你過來也會主動想跳到你的手套上。受過良好的上隼台訓練和扣帽訓練的隼對鷹把式來說是終生受用的。據我所知,中東地區傳統訓隼方法也是從扣帽開食開始,和我說的西式訓法類似。
說到這,噴水瓶在現代西方訓鷹是很重要的輔助工具,每次鷹,隼訓練或放獵後,或新的訓練前把鷹,隼羽毛噴濕,對它們有很好的鎮定效果的。
總的來說,一隻訓練良好的隼,不管盤獵或拳獵應該有底下幾個特點;
甲:見人不怕。
乙:容易扣帽。
丙:不用食物就可以從隼台上手。
丁:對假餌反應靈敏,一亮餌在10秒內就會飛過來。
戊:不會帶食跑開。
己:好換餌。
大部分漂隼的問題都是早期的基礎訓練種下的因,這也是我一直遲疑不敢寫盤隼的原因之一,因為幾年不訓,許多細節都忘了,但這些細節其實是很重要的。好啦!盤隼的所有基本功,我大概都談到了,接下來我要聊的是怎麼把隼送上你要的高度和位置。
接下來,談的第一部分是怎麼讓隼達到理想的高度,以國外盤獵圈子來講,150米應該算低標,理想高度大概在250米以上。不過在談這之前,我得給大家先作一點心理建設,那就;雖然所有的真隼屬都可以訓練盤獵,但不是所有的隼天生就會盤上去;有的會不費吹灰之力就上去,有的得費盡心機才有辦法,通常,體型小的會比體型大的容易些,南遊大黑頭和擬游會比北游類容易些,鴿虎會比鴨虎容易些,游會比兔虎容易,兔虎會比矛容易。所以你現在訓的如果是較大型的隼,搞了半天還不上去,不要灰心,時間火候到了就會上去。另外如果有獵物彈射器,那就更好。不知道怎麼弄的話,可以去問小鄧。
如果你現在訓的剛好是容易上去的種類,會自動離手,繞著你飛後,有很多應該會自動往上爬飛。所謂條件反射訓練,我想大家也看了不少,應該知道要在所訓的動物作出你要的動作是給以獎賞,你要隼飛高,要獎勵的是那個時段?飛到很高?還是往上爬飛?答案是往上爬飛的時候扔鴿子,這時隼才會了解往上攀爬,就會有獎勵,如果定點,給隼獎勵的話,它的高度就差不多定下來了。一隻隼在你正上方繞圈盤飛,一但不拍翅了只是在盤飛,就算有3,4百米高,專心看著你,也不要扔鴿子給它。因為大部分隼需要先往外飛,再往你飛才有足夠距離爬升到適當的高度,所以放盤獵,人的心臟不夠力不行,因為往上爬的時候,常常也是背著你的時候,但其實這正是扔鴿子最好的時候。所以如果你的隼往外飛了幾百米,轉身回來,一路攀爬才是好的。當然有些隼會直接扶搖直上,直接在你的頭上往上爬飛,那就更好,要讓隼盤高,就要學得「放下」,不要隼稍往外飛就掏出假餌或丟出鴿子,哨子吹得漫天大響。讓隼放放風,恢復那自從被逮之後好久沒有的凌風馭雲的感覺,讓它飛一下吧。就算隼繞的圈子大了,只要是往上爬,就可以丟鴿子獎勵它,因為我前面說過,高度是先期訓練的重點,位置可以慢慢調整。隼如果一直在你正上方盤,也不要獎勵它,因為真正盤獵時,你不要隼的注意力只放在你身上,而是要放在你,你的狗,和你驚起的獵物上,另外,隼的位置最好在你上風處,這樣一旦驚起獵物,隼在上風處有較大的成功率,所以隼當高度夠以後,位置在上風處也可以獎勵。隼如果老是在你頭頂盤,用遙控彈射器彈鴿子,而不是由你直接扔鴿子,就可以讓隼把注意力移轉到整個獵場的所有動靜。
鴿子法是目前美洲最常用的方法,但並不是唯一鼓勵隼飛高的方法,在1970,80年代前沒有鴿子法盤獵也進行了數百年,就算在現在由於歐洲社會,動物權高漲;丟活物給猛禽是不見容於當地社會的,盤隼要怎麼訓呢?傳統上最基本的就是用假餌法,不過前面說過了,用假餌,亮了之後就是要給,所以常常在獎勵隼的同時,也中斷了爬升的動作,所以訓成率偏低。另外盤隼給假餌和掄餌不一樣,給要給的乾脆,不要在訓練初期象掄餌一樣,讓隼去追,隼在爬升,要獎勵它,吹哨,掄餌,隼注意到後,開始往你飛過來時就把假餌丟地上,抓緊餌繩,讓隼直接下地去抓就可以,讓它明了,這是獎勵。獎勵,叫回動作要一氣喝成。第二個傳統方法是獵物激飛法,如果你好福氣,住的地方獵物多,又有好的聞獵犬;先放狗標定獵物,隼放上後,開始爬升,覺得要給隼獎勵了,就讓狗將獵物激飛出來,讓隼去俯沖,就跟丟鴿子一樣的道理。我一直沒這福氣,但所有試過的朋友都認為這是最好的方法。這方法的變種是野鴨,冬天找得到有野鴨的小池塘,就可以不用狗了。
當然以上談的是針對自然有爬升企圖的隼來講,對那些只想平飛追擊的個體,就得特別花心思創造讓隼往上飛的條件。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上升氣流法,這有兩種方法,第一是利用中午相對的高溫(就算氣溫在零下,中午也會有相對的高溫),讓隼有爬上去的條件,讓我們有獎勵它往上飛的機會,第二是山坡法,就是找一個小丘,帶隼到上風處,風吹到上坡就會往上吹,這時繞著我們飛的隼就有機會抓到上升氣流,我們就可以獎勵它往上飛。
近代西方最常用的是氦氣球或風箏法,先將氣球或大型風箏放上高空,然後放隼上去抓上面梆的死鳥,算是快速簡便的方法,我自己沒試過,不能講太多,有興趣,等這篇寫完了,我可以翻譯一些文獻和大家討論討論。不過目前許多朋友對這方法的評論是可以快速讓隼學得爬升,但一旦氣球或風箏不在的時候,隼的高度通常會低許多,隼等的位置也沒有辦法用這方法訓練出來。
若隼因為注意力太集中在你身上而盤不上去,可以試試這個方法;找個朋友,兩人各帶七八隻好賽鴿和一兩只肉鴿,距離約80-100米站著,放隼之後,隼如果還是繞著你頭上低飛,就讓你朋友放只賽鴿,把隼的注意力放到你朋友那,你朋友每幾分鍾就放一隻,一直到隼飛到他頭上去,這時就換你放賽鴿,這樣隼來回奔波幾次,它大概就發覺要兼顧兩處,最好就是往上飛,這時就可以給它肉鴿獎勵。
等鴿子慢慢知道要飛高才顧得了你們兩人後,每天的訓練就是你們兩人的距離要每天增加,這樣,隼為了顧及你們增加的距離,只好繼續往上飛增加高度,慢慢應該可以到達理想的高度。
再來是縫眼鴿子法(這招我也沒用過,朋友教的),用針線穿過鴿子的下眼皮邊緣,然後拉到頭頂綁起來,就可遮蓋鴿子的視覺。第一天先用只肉鴿,脫隼帽,丟鴿子,讓隼飛過去逮鴿子,隼應該五十米內就可以逮到鴿子。逮到後,讓它拔毛,吃幾口,吹哨叫上拳,喂飽當天預計的份量。回家。第二天,你先丟鴿子,再脫鷹帽,讓它趕上鴿子。繼續每天都這樣做,但每天延長脫帽的時間,等鴿子飛到較高高度的時候再脫帽。隨身攜帶幾只鴿子,因為有些鴿子放後只會撲在地上。由於你的隼放鴿子時還是扣著帽,若果鴿子不飛就揀回來,再換一隻,直到鴿子會飛上去。這階段用的是強壯,但不要太好的賽鴿(省點錢,但還是會飛高),不要用不太愛飛高的肉鴿。縫眼的賽鴿通常會飛得非常高,因為越強的鴿子飛得越高。你也可以縫眼縫松點,不要完全密封,鴿子只看到一點點,好像會比完全密封飛得高。有時丟鴿子後大喊幾聲嚇嚇鴿子,也會讓他們飛得高。如果事情順利,在短短數天內,你的隼應該可以上到一百米去逮縫眼的鴿子。不過縫眼的鴿子通常就到這高度了,要再繼續往上推隼的高度,就要換不縫眼非常強壯的賽鴿了(因為你不想讓隼逮到這些賽鴿),作法還是類似前面所提的方法,先丟鴿子再脫帽,這時隼以為它還是追縫眼的鴿子,高度應該很快就加上去了。只要你的隼放棄追逐,拋只容易的肉鴿給它獎勵。游隼通常會很快放棄,不過沒關系,這是我們要的。如果隼追著鴿子似乎並不想放棄,吹哨,拋只容易的鴿子。看看隼會不會回來。如果不回來,不要太擔心。給它更多的時間。即使他們飛出視線外,如果你丟的鴿子夠強壯,鴿子應該逃脫得了。如果你每天都到相同的地方訓練,你的隼應該會回來。你可以繼續每天丟強壯的賽鴿,直到隼知道離手就會自動往上爬升為止,然後再照基本鴿子法訓練。
再強調一次,鴿子雖然是讓隼追的,但可不是讓我們糟蹋的,為達到隼的訓練效果,這些鴿子的狀態必須非常好,平常吃好,放飛訓練,鴿舍清潔都要顧到,帶出去訓練隼時要裝在好的鴿籠,羽毛要整齊,干凈,且要等鴿子嗦囊消化干凈才能用。
隼一旦會盤,盤的高得不高?除我先前提到的條件外,很重要的一點是體能。以近代健身的知識而言,兩個人體重一樣,但一個全身都是肌肉,另一個則滿腦肥腸,同樣吃了一頓滿漢大餐,各位想,隔天誰會比較重?所以我們談瞟的時候,不能只看重量,傳統老把式除稱重外,通常還會觸摸檢查鷹的胸肌,這是非常有科學根據的,不是唬弄人。以傳統的訓練方法,光靠打獵鍛煉鷹隼的體能在現代繁忙的社會是很難達成的。這二十多年來,西方鷹獵界發展了一套高強度的體能鍛煉方法,就是讓鷹隼垂直跳拳3-5米,數十至數百次。這個訓練基本上和傳統的叫悶拳類似,但確是強度非常高的訓練。這類訓練英文叫」jump training「,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些這方面訓練的文章。另一個我先前強調不要作的是掄餌,掄餌其實是加強體能,鍛煉靈活性和」腳路「最好的方法,但掄餌不是每隻隼都適用的,一隻隼在盤飛訓練的初期如果對人太過專注,而盤不高,需要用到兩人法或風箏氣球法的,都不能用,掄餌在盤獵訓練只有在隼已經達到你的各種高度,位置,穩定性要求了,才可以加到訓練里頭,決不可在訓練初期就使用,也不要在放的初期用,只有在收隼時才可以用。如果你的隼是較不黏人的個體,在出獵不成功的時候,亮假餌叫回,原先我要大家給餌要給的乾脆,直接擺地上,這時就可以在隼將近時改成掄餌,讓隼沖擊3-40次(當然要每次慢慢加上去),對隼的體能,靈活性會有很大的改進。
6. 魔獸70級獵人54點獸王帶啥寶寶,去哪裡抓,有什麼技巧
有好幾種選擇,比如猩猩,蠍子,和暴龍,抓猩猩荊棘谷的地圖上最下面的島上,有一個51級精英猩猩穆拉克。蠍子的話,建議去千針石林,有一個35級的邪刺荒蕪腐蝕鳥:抓捕地點(荒蕪之地:南部、紅色)等級55。許多優秀的獵人視頻中的男2號。視覺效果很棒。讓獵人顯的更滄桑更有智慧。攻擊力和技能都不錯~!斷牙:抓捕地點(荒蕪之地:3坐標刷新、具體去網上找)等級37。8小時刷新。非常棒的快攻寵、攻速 1.0 狂暴後0.77。很多獸王系獵人玩家把他當作殺法系怪或法系玩家的史詩級寵物。外型很一般(同普通母豹)。寵不可貌像~~!很經典。掃盪者:抓捕地點(雷霆崖:牛頭主城山下偏西方向)等級10級。綜合能力很不錯的寵物。1.2攻速、公獅外型、較上乘的秒傷、肉類通吃的貓科。寵物里的多面手、不可多得。只是60級的獵人重新練它比較費時。建議10級就去抓。值得帶一輩子。拉克西里:抓捕地點(冬泉谷:霜刃石附近游盪)等級57。外型很酷:綠色眼睛。攻擊力與普通貓科一樣。但是有3連爆的傳說屬性。本人證實後感覺所謂的3連爆屬性有時候很真實有時候又很飄渺。追求人寵合一形象的獵人建議抓來玩。8小時刷新。60級不用你操心升級。格朗特:抓捕地點(詛咒之地:中部)等級50。黑色野豬、野豬沖鋒技能(定住目標1秒)、追殺必備技能、可學突進。從外型、技能、屬性3方面綜合評價:此豬為潛力豬。關注........魯伯斯:抓捕地點(暮色森林:河邊、游盪范圍較大)等級23。白色座狼、右後腿明顯是瘸腿、追擊速度一般。雖然現在感覺上小魯廢了。可是.....可是.....這就是我最愛的寶寶。不僅僅是因為那個bbs上的感動故事。想當年的暗攻、無視防禦都已經是昨日黃花。但是我家小魯永遠是我獸欄里的非賣品。修瑪:抓捕地點(十字路口:西北方大樹下)等級23。12小時刷新。黑色公獅、1.3攻速、屬性較平均。是貴族獵人的身份象徵。雖然有時候的表現並不如其他寶寶那樣搶眼。但是經過3天或4天的等待才抓到的獵人們來說。擁有就是意義。影爪:抓捕地點(黑海岸:飛行點正上、游盪范圍較大)等級13。隱形銀英、外型cool。據說也是很多獵人的傳家之寵。尤西烏斯:抓捕地點(冬泉谷:永望鎮旁小山上)等級56。純白色熊、體形強悍、外型COOL、攻速 2.4。獸王獵人SOLO的強力坦克。如果等1.10後由於獸王套裝的增強屬性。此寵可為2006年度最期待坦克。但是由於攻速問題不適合PK恐蠍。暴龍的一定要去安戈洛環形山,3隻暴龍王。
7. 電影開頭是一個男的在戈壁灘捕鷹的
《無人區》是寧浩執導的國內首部西部公路片電影,由徐崢、黃渤等人參演。
小有名氣但利慾熏心的律師潘肖(徐崢 飾),憑借扎實的法律知識和巧舌如簧的庭辯技巧,成功幫盜捕國家珍禽阿拉泰隼並殘忍殺害一名警察的西北盜獵團伙老大(多布傑 飾)洗脫罪名。老大承諾十天後付清餘款,潘肖則要求對方用一輛紅色轎車抵押。在此之後,他駕駛著新車踏上從西北荒漠返回大都會的路程。誰知路上險情不斷,先是和一對開卡車拉茅草的哥倆(王雙寶 & 巴多 飾)發生摩擦,導致人傷車損,接著又不慎撞飛一個似乎攔車求助的男子(黃渤 飾)。自知攤上人命的潘肖輾轉來到一家專事不法勾當的黑店,並在此結識了受困於此的妓女(余男 飾)。與此同時,盜獵老大尾隨其後,似乎另有凶險計劃。 此時潘肖還沒真正意識到,他前方是怎樣一條充滿凶險的旅途。
8. 捕鷹最好的辦法
有那種抓天鵝的那種網 很高很長的 然後你可以拿去試試
9. 怎樣捕捉老鷹求方法
抓幾只小雞在老鷹經常出沒的天空下圍養起來,在周圍設置飛網,或罩子。老鷹下來時,抓准時間按住開關。網或罩子就會抓住它了,要注意鷹爪,很鋒利。還有:老鷹是國家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最好留他們一條生路。喜歡的話,去動物園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