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勇氣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去面對困難,努力完成自己願望的動力。自信是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居里夫人也曾說過:「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必須由家長對孩子從小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逐漸學會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擁有自信,才能讓迷航的孩子從驚濤駭浪中看見遠方的燈塔;擁有自信,才能讓迷路的孩子在茂密的森林中依靠指南針走出人生的黑暗;擁有自信,才能讓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擁有一把披荊斬棘的寶劍,最後站在成功的頂峰。正如居里夫人說的那樣:「自信,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方法/步驟
1/8 分步閱讀
尊重和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使他切實地體會到自己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調動孩子做事的積極性,並給予積極關注和表揚、切忌包辦代替,更不可打擊、諷刺。這樣既培養孩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品質,又培養了自信心。
2/8
允許孩子犯錯誤
爸爸媽媽總是對孩子的錯誤非常在意,事實上,犯錯誤對孩子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孩子如果不犯錯誤,他就永遠不可能成長。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鼓勵孩子冒險,無疑會使孩子時不時犯些錯誤。事實上,這些犯錯體驗,也是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必修課。孩子犯錯時,父母不要橫加指責,而應幫他找出改正錯誤的方法。這樣不僅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還會使他明白,接受和改正錯誤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告訴孩子們,大膽嘗試或出現過失都不要緊,一個人第一次做某件事無不期望做得完美無缺。實際上,在相當多的情況下這是不可能的。」
3/8
教會孩子從容面對挫折,樹立自信。
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挫折,從小培養孩子面對挫折的從容自信的心態對以後的成長道路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一定要教會她如何去克服困難,應鼓勵孩子面對失敗的挑戰願意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才會養成樂於嘗試,勇於克服困難,敢於面對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質,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讓孩子迎接困難。對困難的成功跨越,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都會增加一份自信。應多鼓勵孩子學習勇敢行事,不斷戰勝,如洗衣服、倒垃圾、下棋、打球等。當孩子戰勝了困難,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時,自信心就會提高,我們應該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嘗試,這將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
4/8
以身作則,樹立典範。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難想像缺乏自信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夠充滿希望地看待未來,充滿自信,孩子就會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養,做好孩子的典範。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標上。只要堅信自己成功的人,才會取得成功。在孩子努力拚搏,盡力向成功的頂峰攀援時,多給孩子些鼓勵和支持吧。
5/8
及時肯定和贊揚孩子的良好行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認同和贊賞。某一行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會由此大增。孩子正處於自信形成的過程中,更離不開成人的肯定和贊揚。有一位母親帶著5歲的男孩乘公共汽車,上車坐了一段路程後,一位年邁的老婆婆上車了,母親起身讓座,並對男孩說:「來,小大人,站一會,看看能不能堅持住。」小男孩高高興興地站在座椅旁,並認真地扶著座椅不讓自己摔倒。這樣,孩子由於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贊賞,他就會更樂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戰,以獲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悅,其自信也隨之日趨強化。
6/8
培養孩子的專長 、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培養孩子的專長,孩子就有了一種競爭優勢,具有了上進的動力,孩子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自信。
7/8
支持孩子健康安全的冒險行為
支持孩子在安全狀態下探索新鮮事物,嘗試各種體驗,盡管這些冒險行為會有多次失敗。然而,不去嘗試就永遠也不會成功。面對孩子的失敗,父母如果能在自己「幫助和保護孩子」的願望和孩子完成冒險的需要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會有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識。
8/8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給孩子選擇時,最好讓他在兩種選擇中作出決定,比如,穿背帶褲還是條紋褲;畫硬筆畫還是水彩畫等。因為如果不加限制,孩子往往會做出數不清的選擇。孩子在一次次為自己作主的同時,也一次次贏得建立自信的機會。在自己的判斷得到肯定時,孩子的自我評價也會大大提高。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美國的父母會對孩子說:寶寶,無論你以後是健康還是病弱、聰明還是愚笨、聽話還是搗蛋、漂亮還是醜陋、學習成績好還是差,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你,養育你直至你成為獨立自主的人。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愛你,和你是個什麼樣的孩子無關。
注意事項
未來的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未來的成功要靠孩子自己去創造。未來的世界充滿了競爭和挑戰,也只有擁有
2. 如何培養孩子的勇氣
其實培養孩子的勇氣是很困難的題主說自家孩子特別膽小,想要訓練孩子的勇氣。我覺得這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需要題主去耐心的指導孩子,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建立起勇氣。
最後就是在孩子解決問題的時候,作為父母的千萬要耐心一點,不能去恐嚇孩子、辱罵孩子。還要是不是的給孩子一點心理暗示,你是最棒的,爸爸媽媽相信你能解決這個問題的。
3. 孩子太膽小,父母應該怎樣培養他的勇氣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實生活中,想要什麼東西就勇敢去爭取的人,不但成功的機率會比普通人高,適應能力也會比較強。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勇氣。
從五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勇氣父母想培養孩子的勇氣,那麼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是最親近的人,自然也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
因此,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勇敢、大方、堅強,那麼父母就要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勇敢大方的人。如果父母平時遇到事情只會逃避,不敢去面對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會變得勇敢呢?
父母平時要多在孩子面前表現自己堅強、勇敢的一面,例如摔倒了要勇敢站起來;遇到困難時要努力想辦法解決;這樣孩子便會在平時的耳濡目染下,慢慢地變得勇敢起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培養孩子的勇氣,是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勇於直面生活的關鍵。只有在勇氣的支撐下,孩子才能不斷地突破自己,發展自己的優點;孩子擁有了勇氣,他才會勇敢地去面對逆境和艱險。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4. 如何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寶寶遇到挫折時是一一蹶不振還是勇敢面對?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寶寶能勇敢面對,在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但是具備勇敢面對也是需要勇氣,需要不斷地鍛煉心理素質才能做到,這也就要求父母在寶寶成長過程中,要適當的進行挫折教育,只有經歷過挫折,才能直面挫折。相應的方法有:
1、挑選孩子喜歡的人物作為榜樣。
榜樣對孩子行為的形成和改變有顯著的影響。給孩子樹立不畏困難、戰勝挫折的榜樣,不僅有助於增強孩子勇敢面對困難的信心,還可以向孩子說明:每個人都會碰到困難,敢於挑戰就是有勇氣的表現,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肯定的。
5. 從小缺乏勇氣,那麼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勇氣
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做什麼都不敢上前,好多家長為此頭疼不已,孩子的勇氣也是可以培養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點自己的經驗。
父母別過分的愛護,什麼都替他做了並不是真正 的對孩子好,別總認為孩子不行,要放手然讓孩子去做,家長在旁邊保護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另外幼兒早期閱讀,有利於幼兒獲得語言、提高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凡是沒有學會流利地、有理解地閱讀的人,是不可能順利地掌握知識的」。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個體活動的內在動機。在幼兒早期培養其對閱讀的興趣將有助於幼兒成長為對閱讀充滿熱情渴望並能有效閱讀的人,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勒,基本上都是軟體裡面學來的,裡面動畫故事超多,寶寶特喜歡看,還有游戲可以玩(游戲是鞏固識字的喲),開始我還擔心玩太長時間對寶寶眼睛不太好,然後發現裡面竟然有個設置功能,可以設置學習時間,和使用時間自動關閉,超贊。用的久了還鍛煉了寶寶的用眼習慣。貓(什麼)學漢字,答案是小帥,現在學的字多了,故事聽多了,我下班回來還會跑過來給我講故事,超暖心的(雖然講的斷斷續續的,但是超可愛的喲)。
6. 哪些教育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勇氣
如果說我們想要讓孩子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勇氣的話,小編也是建議各位家長,平時最好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非常棒的,要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背後還有父母。這樣的話也是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更加的開心,而且也是可以讓孩子可以讓孩子去去面對一些些事情。
多鼓勵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是非常優秀的,讓他們知道自己能夠去處理一下這個問題,小編覺得這種現象是非常不錯的,也是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的知識。小編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更加的重視一下這個情況,不要總是去批評孩子,或者是貶低孩子,這種情況是非正確的。
7. 哪八種方法可以幫助父母培養孩子的勇氣
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勇氣去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變化。只有獲得勇氣,孩子才能更好地感受和面對世界。但是,孩子的勇氣並非與生俱來,與後天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教養有密切關系。今天和大家分享8種培養孩子勇氣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踢開“缺乏勇氣”的絆腳石,賜予他闖盪世界的力量吧!
1、孩子害怕時,不生硬地把他推出去
孩子會退縮可能是因為害羞或者還不想嘗試任何他們不確定的事情,至少並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改變你對孩子期望,嘗試接受並包容孩子的膽小。
睡中暗示法聽起來的確有些古怪,但在國外,眾多父母都會參與這個課程的培訓,並應用這個方法幫助孩子培養自信。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對兩歲和兩歲以上的孩子的確起到了作用。當孩子躺在床上,即將入睡時,你悄悄走進他的房間,在他的床邊輕聲地說“我相信你”。第二天早晨,愉快地跟孩子打招呼。每周使用三到四次,可以令孩子接受你傳遞的信息。研究表明,大腦接受積極信息的最佳時刻正是進入睡眠的時刻。
5、讓孩子對害怕的事情慢慢熟悉起來
當孩子進入到一個新環境感到不適時,不要讓他獨自經歷考驗,應該讓他慢慢地適應。如果孩子對於新朋友的出現感到緊張,為他營造一個既有老朋友又有新朋友的環境。如果孩子無法接受新食物,那麼將新食物放在孩子最喜歡的食物的旁邊。逐漸熟悉的感覺會令謹慎的孩子獲得安全感。
8. 怎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勇氣
妙招一、提前預防用處大
在孩子還不懂認生的時候,就經常帶寶寶接觸不一樣的人和物,比如讓不同的家庭成員給寶寶換尿布,帶寶寶去親戚好友家串門,經常帶寶寶壓馬路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卻能很有效地幫助寶寶開拓眼界,一定程度上消除寶寶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寶寶會更願意去探索未知和美好。
妙招二、愛與鼓勵不可少
膽小的孩子,一般也是缺愛的孩子。因為缺愛,內心沒有安全感,就很容易不自覺地害怕和擔心。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盡可能地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溫暖,內心也會更加豐盈充實,更有安全感。同時,家長一定要盡可能地鼓勵孩子,引導並幫助孩子完成一些有難度的小任務。只要一兩次挑戰成功了,孩子的膽量也就來了。
妙招三、做孩子的軍師
人之所以會恐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未知。因為不明白、不清楚、不懂得才會害怕,反之如果你對事物的把握瞭然於胸,你是不會不敢去做的。抓住這個心理,父母要學著做孩子的軍師,幫助孩子分析可能存在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法。比如孩子害怕演講,家長就幫著分析演講有哪些准備工作,如何克服台上的恐懼等等,幫孩子把演講這件事弄懂了,孩子自然就不害怕了。
妙招四、鼓勵孩子交友
每個孩子,都需要有自己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嗨,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好朋友,當遇到一些害怕的事的時候,他就有了傾述的對象,並且小夥伴也更能感同身受地幫助他想辦法,孩子的恐懼感就會大大減輕。可以說,知心的小夥伴是治癒膽小的一劑良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