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古人要證明地球是圓的,有哪些方法可以證明
1,視覺或使用儀器檢查一天,月亮和一些相對較近的行星和星星,那麼課程很大程度上是圓形的。 2,觀察蝕和月亮,推測其原理,進一步猜測地球是圓形的。 3,觀察到同一時間,相同的高度,但不同緯度的太陽和地面可以確定南北方向有弧度。 4,通過海平面,消失和外觀的血管,燈塔,高山等,可以推測地球在每個方向上有一個弧形,可以排除圓柱形狀並猜測地球是球形的。 5,綜合上述推斷和證據,最後回到「全球導航」,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換句話說,天空就像一個無限的蛋,像一個有限的大蛋黃一樣。在同時,對面的蘭田說,也拋棄了原來的「天元」的聲明,但以為半球過去是桿子。然而,在法院的辯論中,這一天說他擊敗了天空,說道:哈南皇帝被正式說。但是還有很多人相信天空的學者。當時,無論如何,無論如何,據說它不僅是一個隱喻,而且是嚴格的觀察數據和計算方法支持的數學模型,有必要為日歷提供理論依據。隨著天文觀測的進展和數據,唐玄宗的人數突然推翻了天堂,並表示為唐玄宗作為官方日歷建立了大型載體。
農業國家需要一個准確的天文模型來製造日歷,商業國家需要准確的天文模型來導航定位。因此,這些知識對古代人類的命運有很多關系。
『貳』 如何證明地球是圓的
正確的來說地球並不是圓的,而是橢圓形的.
古希臘的科學家亞里士多德,在觀察月食時,發現月面上的地影是圓的。他第一次論證了大地是個球體。16世紀初,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使人們相信大地是個球體。這是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第一次飛躍。17世紀以後,由於觀測手段的發展,發現地球不是一個正圓體,而是一個橢球體。這是人類對地球形狀的第二次飛躍。近些年來通過人造地球衛星對地球的形狀的精確測量,發現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橢球體。北半球稍微細長一點,南半球稍微短粗一點。人們誇張地把它稱為「梨形體」。這是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第三次飛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觀測和計算精確度的提高,人們對地球的形狀也許會有新的認識。
『叄』 驗證地球是圓的所有方法
最簡單的證明是拿一張人造衛星的照片,眼見為實。
但是古人又何以知道地球是圓的呢?雖然現在可以從各種現象中大致推出這樣的結論,但是他們更像是事後驗證。實際上,中國一直有天圓地方之說,盡管航海史有千年,遙望遠方的船隻或陸地總是看到他們是逐漸升起的。這種現象不光是地球有弧度引起的,還與大氣的密度,光線折射有關。
言歸正傳,地球是圓的這個猜想在人類文明早期(無論東西方)都是存在的,當然只是作為眾多猜想中的一支。第一個證明地面是有弧度的是古希臘數學家Eratosthenes,公元前240年,他已經應用巧妙的方法測算出地球的周長。
Eratosthenes於每年夏至中午觀測太陽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的標桿的影子,其入射角為7.2度;同時在其東南面500英里(1英里約等於1.6千米)外的一處地方,陽光恰好射到一個枯井的底部。(參考提供的鏈接)
當然當時地球是圓的這種觀點並不是所有人接受,但隨著文明的進步,尤其是天文,航海的發展,這種觀點日益深入人心。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從東往西航行最後回到出發地)從實踐上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牛頓力學的發展最終從理論上證明地球應該是圓的,而且所有天體都應該是圓的。萬有引力定律指出,物體之間是相互吸引的,組成物體的各個部分都有向中心靠攏的趨勢。力求取得離重心較近的位置。因此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物體必逐漸聚集為球形。
進入20世紀,航空航天的發展使得直接觀察地球變為可能。人們最終直接證明了地球是圓的。
註:嚴格而言,地球並非正圓形,由於自轉引起的離心作用,低緯度地區聚集了更多物質。因而顯得突出。使地球呈類似橢球的形狀。
『肆』 怎麼證明地球是圓的
事實上 地球因為自轉所以是橢圓的 (因為離心力的作用)
利用易取得的工具,用對於普通人而言的確不是很好證明,否則古人早就想出來了。但下面的材料還是足夠說明的
首先,如果地球是平的,那即使地球的表面只有一段是弧,那弧上的海平面也應該是平的,不會是弧行的。只有大概地球是個球行,才能使弧上的海平面也是弧行。所以這是可行的
第二個,月蝕時地球在月亮表面的投影,並不總是地球上一塊固定的地方形成的。但無論何時都是圓的,所以地球表面應該是圓的
還有一個,比如登高望遠。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沒東西擋著,那應該無論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樣遠,但實際是無論在地球上的哪一點,都是登高望遠。所以地球是圓的
『伍』 怎麼證明地球是圓的
能證明地球是球形的方法還有很多:
1.地平線為弧形;
2.海平面上的航船從遠方來,總是先看到桅桿、後看到船體,證明地球是球形;
3.日食、月食時,觀察月球,太陽食麵總有一定的弧度。證明地球是圓;
4.麥哲侖的環球航行;
5.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事實上
地球因為自轉所以是橢圓的
(因為離心力的作用)
利用易取得的工具,用對於普通人而言的確不是很好證明,否則古人早就想出來了。但下面的材料還是足夠說明的
首先,如果地球是平的,那即使地球的表面只有一段是弧,那弧上的海平面也應該是平的,不會是弧行的。只有大概地球是個球行,才能使弧上的海平面也是弧行。所以這是可行的
第二個,月蝕時地球在月亮表面的投影,並不總是地球上一塊固定的地方形成的。但無論何時都是圓的,所以地球表面應該是圓的
還有一個,比如登高望遠。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沒東西擋著,那應該無論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樣遠,但實際是無論在地球上的哪一點,都是登高望遠。所以地球是圓的
『陸』 人類怎樣知道地球是圓的
麥哲倫以實際行動,向西行環繞世界一周,破除了人們的保守想法,證明地球是圓的。
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帶領5艘船和265名船員,浩浩盪盪出發。他們橫渡大西洋來到巴西而後沿南美洲的東岸南下。 這時正是冬天,麥哲倫決定過冬後再繼續航程。 冬天過後,航隊南下,經過南美洲南端的海峽,這便是後來以麥哲倫名字來命名的麥哲倫海峽。
過了海峽,一路來到菲律賓群島,可是雙方語言不通,剛巧隨從中有來自馬六甲的人,隨從就以馬來語和菲律賓土著交流,雙方居然能溝通。麥哲倫這才知道自己已經繞過了地表的四分之三的海域,來到了東方,間接證實了地圓說。
(6)如何證明地球是圓的五種方法擴展閱讀:
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最先提出大地是球形的,但他並無客觀依據,僅因他感性地認為立體圖形中,球形是最美好的。
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的科學家埃拉托色尼,用幾何學方法確立了地球的概念。公元2世紀,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也論證了地球是一個球形。
中國的傑出科學家張衡也在《渾天儀圖注》一書中 支持地圓說。這些都是認識地球的重要成果,但只是一些數學推論和理論論證。
『柒』 有哪些東西能證明地球是圓的
1、月食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總是圓的;而在向南或向北的長途旅行中,會發現同一顆恆星在天空中的高度是不同的。這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
2、經過長時間的精確測量,科學家發現地球不是一個規則的球體,而是一個兩極赤道稍平的不規則橢圓球體。誇張地說,有點像「梨子」,稱之為「梨形體」。
3、地球赤道半徑約6378.137公里。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這種差異非常小。從宇宙空間的角度看,地球仍然可以看作一個規則的球體。
(7)如何證明地球是圓的五種方法擴展閱讀:
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後來,由於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的加熱和原始地球的引力收縮,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終成為粘性熔融狀態。在熾熱的火球的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化。較重的物質逐漸積聚在地球中心形成地核。
較輕的物質懸浮在地球表面形成地殼;兩者之間的物質形成地幔。這樣,就有了所謂的逐層結構。
『捌』 有什麼自然現象可以證明地球是圓的,五種不同的方法
輪船離我們而去時,先是船身消失。
坐飛機俯瞰地球,發現是凸的。
月食時陰影部分是圓的。
登高望遠,能發現地球有點凸。
可以通過觀察太陽下的影子。比如在A點與B點各立一根同樣長的竹竿。AB兩地距離越遠越好,在同一時間觀察其長度,若不一樣長,則證明地球是圓的。
『玖』 生活中,有哪些實例可以證明地球是個圓
1、在海上,遠處的船向我們過來時,我們會先看到船帆的桅桿。
2、不在赤道上的地方,容器中的水從小孔中漏出時,會形成旋渦。
3、不在赤道上的地方,懸掛一個擺錘,讓它東西方向擺動,它慢慢會形成圓錐擺,即擺的擺錘會劃圓。
4、麥哲倫開船朝一個方向行駛最終到出發點。
5、日食和月食時,地球投在太陽和月亮上的影子,邊緣總是圓弧形。
『拾』 如何證明地球是圓的
地球不是圓的解釋一、表面張力一滴懸在太空中的液體是圓球形的!這是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 地球除薄薄的表面是堅固的固體外幾乎就是液體的而太陽更是流體的。由於同樣的原理而呈現圓球形的。 解釋二、萬有引力。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切物體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都有向中心聚集的趨勢。最集中的結 果就是圓球形啊!地球雖然表面上是固體的,但是由於固體也是有變形性的,並且固體碎顆粒是可以移動的,這些 都使它向球形轉變成為可能。 地球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地球變的形狀不規則。但是,高山的石頭是受地球引力(萬有引力)而從高處向下滾的,河流將泥沙從高初帶到低窪的海洋(河流也是受地球的萬有引力而流動的)....這些都是向中心集中的例子,它們都使地球由不規則變成球形。如果地球內部停止活動,許多億年後,地球將可能變成一個非常標準的圓球形(離心力和其它天體的引力除外)。 許多小行星,由於自身的質量比較小,導致自身引力比較小,而且星體一般是由比較堅硬的固體岩石構成的,很難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完成向中心移動的過程,所以它們的形狀就是奇形怪狀的,有卵形的,有棒形的.... 地球的形狀是怎樣的呢?這是一個既有趣也很重要的問題。 古時候的人,由於活動的范圍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區的一小塊地方, 因此單憑直覺,就產生了種種有關「天圓地方」的說法。例如,我國早在兩千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棋盤)」的蓋天說。古代埃 及人認識,天像一塊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個方盒。俄羅斯人則認為,大地 像一塊盾牌,由三條巨鯨用背馱著,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類似的 傳說,不過他們認為馱著這塊大地的,不是巨鯨,而是站在海龜背上的三頭大 象。大象動一動,便引起地震。 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和各種知識的積累,人們逐漸 認識到,大地在大范圍內不可能是平坦的,而應該是彎曲呈弧形的。因為在海 邊看離岸的船,先是船身隱沒,然後才是桅帆。在陸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 走去,一些星星就會在南方的地平線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卻在北方的地平線 上出現。如果向南走去,情況就相反。這些現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 釋。 公元前500年前後,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和他的弟子們,首先提出了大 地是球形的設想。他們主張用數學來解釋宇宙,認為在所有立體圖形中,球形 是最美好的。宇宙的外形應該是球形的,宇宙中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天體都應 該是球形的。過了100多年,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才第一次 對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論證。他觀察天象,從月食時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現象 中,推斷大地的形狀為球形。當時,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 是圓球狀的,為什麼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沒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時候, 由於人們還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這個問題是很難的。 我國東漢時的天文學家張衡,曾有「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的說法,他 把宇宙比作雞蛋,地就像雞蛋中的蛋黃。這種學說叫渾天說,比過去的蓋天說 有了很大進步。 15、16世紀的地理大發現,特別是1519-1521年,麥哲倫率領的一支船 隊,環繞地球航行一周成功,這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明朝末年, 西方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等來到我國,介紹了天文、地理、數學等科學知 識,我國才出現「地球」這個譯名。 那麼,地球是不是一個滾圓的正球體呢?17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根 據他所發現的萬有引力的理論,由於自轉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使得地球上的 物質向赤道方向移動,因此他斷定地球應是一個赤道半徑要比極半徑大一些的 扁球體。但是,以巴黎天文台台長卡西尼為首的一派,根據他們測量子午線所 得的不準確數據,說地球繞太陽旋轉,應該向兩極伸長,是個長球,而不是扁 球。這個爭論延續了有半世紀之久。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對地球形狀之爭, 曾說:「在倫敦認為是橘子,而在巴黎卻把它想像成為一個西瓜。」直到18世 紀30年代,法國科學院派出兩個遠征隊,一隊到北極圈附近的拉普蘭,一隊到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秘魯,分別測量兩地子午線的長度,才發現卡西尼的測量有 錯誤,而牛頓的推論是正確。 隨著測量技術的不斷進步,特別是人造地球衛星的利用,現在測得的地球 赤道半徑為6378140米,極半徑為6356755米,兩者相差為21385米,它的扁率為 1/298.2。從這方面講,地球要比橘子圓得多。 此外,人們又從測量中發現,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圓,而類似橢圓,最大 半徑與最小半徑相差200多米。還發現地球的北半球要比南半球細長一些;北極 地區的大地水準面(即平均海平面)比參考扁球體要高出10米左右,南極地區 則要凹進去30米左右。因此,有人把地球的形狀比作梨,把地球體說成是梨狀 體。 實際上,地球既不像橘子,也不像梨,而是具有它自己獨特形狀的球體。
來自團隊:探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