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鴨病如何分別診斷的方法有哪些

鴨病如何分別診斷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16 17:41:00

『壹』 鴨子常見疾病及治療

禽流感、鴨病毒性肝炎、鴨瘟、禽霍亂、鴨副傷寒病、鴨丹毒、球蟲病、幼鴨白肌病、大腸桿菌病、傳染性漿膜炎。

『貳』 鴨瘟和鴨霍亂(鴨出敗)某些症狀很相似,如何區別診斷

鴨瘟和鴨霍亂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鑒別診斷:

鑒別之一

鴨霍亂病原為禽多殺性巴氏桿菌,發病急,病程短,流行期不長,除鴨發病外,雞、鵝也同時能感染發病。鴨瘟流行時雞不發病,只有與病鴨有密切接觸的鵝可能同時發病,且鴨瘟發病相對緩慢一些,流行期也比較長。

鑒別之二

急性鴨霍亂的病鴨主要顯現精神萎靡,食慾廢絕,呼吸困難,口腔和鼻腔中有時有帶泡沫的黏液,有時流出血水,頻頻搖頭,隨之死亡。而鴨瘟特有的流眼淚或眼瞼封閉,兩腳發軟,不能站立,口腔後部黏膜出現假膜和潰瘍,部分病鴨的頭和頸部腫大,以及頸部皮下水腫、出血等症狀,而鴨霍亂則是沒有的。

鑒別之三

鴨霍亂和鴨瘟雖然都具有一般急性敗血症的變化,但從一些具有特徵性的病變來比較,不難鑒別。首先,在患有鴨瘟的鴨食管和泄殖腔黏膜處經常可以見到結痂性或假膜性病灶,但在鴨霍亂是不存在的。這是兩者的一個重要的不同點。鴨霍亂的肺臟通常都有嚴重病變,表現彌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腫,病程稍長的會出現纖維素性肺炎變化,而鴨瘟的肺臟變化並不明顯,相反,一部分患鴨瘟的鴨頸部皮膚可見明顯的炎性腫脹。

鑒別之四

鴨霍亂一般用磺胺類和抗生素治療,都有較好的療效,而鴨瘟卻無效果,這也可以作為鑒別診斷的一個根據。

鑒別之五

根據病原檢查和動物接種試驗,可以作為兩種疾病的確診。鴨霍亂取病鴨或病死鴨的心血和肝作抹片時,經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到兩極著色的巴氏桿菌。鴨瘟診斷可用病毒中和試驗和接種鴨胚來確診。在鴨瘟流行中常並發巴氏桿菌病,因此,當檢查到巴氏桿菌時,如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葯物無明顯效果者,應考慮兩種病並發感染。

『叄』 如何鑒別鴨瘟和鴨霍亂

鴨霍亂和鴨瘟是鴨的兩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發病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它們常並發流行,某些症狀又很相似,因此診斷時要注意區分。鴨霍亂和鴨瘟的區別在於:
1、鴨霍亂一般是零星發生,最急性病例可無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呈現精神萎頓,食慾停止,呼吸困難口腔和鼻孔有時流出帶泡沫黏液,有時流出血水,頻頻搖頭,很快死亡,俗稱「搖頭瘟」尤其是正在產蛋的母肉鴨頗為多見。鴨霍亂能傳染給雞、甚至豬;而鴨瘟症狀是流淚、眼瞼腫脹,兩腳發軟不能站立,下痢、頭頸部腫大,俗稱「大頭瘟」流行范圍較廣,病程也較長,一般多在病後4—6天死亡,但不傳染給雞、豬。
2、翻開鴨肛門,出現充血、水腫或有黃綠色假膜者,則可判斷是鴨瘟。
3、患鴨霍亂的病鴨,死亡前常搖頭;死亡時口、鼻流稀血水,嗉囊內充滿飼料,手摸感覺硬實;而患鴨瘟的病鴨,流涕流淚,死亡時眼睛充血,嗉囊內虛無食物,手摸感到松軟。
4、鴨霍亂可用磺胺類葯物或抗菌素治療,效果滿意,但對鴨瘟則無效。
5、發生鴨霍亂的病鴨或死鴨,肝臟表面有許多針頭大小、分布均勻的灰白色的壞死;而鴨瘟則沒有這些症狀,但全身皮膚表面有許多出血斑點,頭頸部出血更為嚴重。

『肆』 有一些關於鴨子的資料嗎(不包括殺鴨吃鴨,這是當然的!!)

鴨子的食物很廣,象現在大的養殖戶就是飼料配合新鮮草料,有時也放養到稻田裡 ,小時候養過,挖蚯蚓,摘嫩草,剩飯剩菜也能喂,比雞還好養

雛鴨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鴨的經濟效益,因此必須抓好雛鴨的管理。
及時開食 雛鴨出殼1天後即開食。開食前需先「開水」(飲溫水),飲水中可加入適量的葡萄糖和維生素C。開食的飼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飯,將其撒在竹席上,讓雛鴨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後改為煮爛的小麥或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4-5次。15天後每天喂3次即可。雛鴨開食3天後,需增加動物性蛋白飼料,將小魚蝦、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與食料拌在一起喂給。此外,雛鴨還應補給適量的青綠飼料,可將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採食。
加強保溫 雛鴨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3日齡30度,4-7日齡25度,2周齡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溫方式是,利用雛鴨的自發熱量進行取暖。但是,當外界氣溫較低時,則應用火爐等熱源加溫,使育雛室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鍛煉下水 鴨子屬水禽。雛鴨下水能促其活動,增加採食量。因此,應在出殼5天後就鍛煉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將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溫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濕鴨腳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過10分鍾;以後水深逐漸增加,時間逐漸延長。雛鴨何時下「大水」(河溝、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據天氣和氣溫情況而定,晴暖時堅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氣溫低時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後,要讓雛鴨在無風、溫暖的地方將羽毛梳理晾乾再趕回鴨舍。
預防疾病 育雛室、運動場要勤換墊料,加強通風,堅持定期清掃和消毒,保持清潔、乾爽。食槽、水槽需經常洗刷和消毒,以減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機會。此外,還要及時對雛鴨接種疫苗,防治疾病。

『伍』 鴨病臨床檢查有哪些基本方法

(1)問診 即向飼養人員詢問發病情況和深入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問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①發病經過和主要表現 如食慾不振或廢絕、下痢、打噴嚏、癱瘓、麻痹、抽搐等主要症狀,為鑒別診斷提供了依據。

②鴨發病後的治療情況 鴨發病後用何種葯物治療,用葯劑量、方法、次數及療效,均可為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③同一鴨舍或鄰近鴨舍中鴨群是否同時發生類似疾病 據此可推斷該病是群發,還是單個發生及有無傳染性。

④疾病傳播速度快慢 如果疾病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造成流行或疾病在短期內發生並出現死亡,則提示可能是急性傳染病或某些中毒病。若是在較長時間內不斷地相繼發生,則應考慮為慢性傳染病或寄生蟲病。

⑤發病率、死亡率和有無年齡差別 這些情況的了解,對一些疾病的鑒別診斷起著重要的作用。

⑥鴨患病的同時,其他畜禽是否也發病 如禽霍亂,不但能引起鴨發病死亡,而且也能引起雞、鴿子、鵪鶉等其他禽類發病死亡,同時亦能夠引起豬的死亡。

⑦病史和既往史 鴨群曾患過什麼病,其發病的經過和結果如何,與本次患病有無相同之處,通過了解來分析本次疾病與過去疾病的聯系。

⑧防疫情況及實際效果 防疫制度及貫徹的情況如何,鴨場有無消毒設施,病死鴨屍體的處理等,這些對分析疫情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⑨鴨舍的構造、設施等以及鴨群的飼養管理、飼養密度和衛生環境狀況 鴨舍的位置、結構、設施、光照通風等條件均與某些疾病的發生有一定聯系。

⑩飼料的種類、組成、質量、調制方法及貯存情況 這些情況的了解常為某些營養代謝病、消化系統疾病以及中毒病和寄生蟲病提出病因性診斷的啟示。

(2)視診 視診是接觸病鴨或病鴨群進行客觀觀察的重要步驟,也是檢查觀察病鴨在自然狀態下行為的一種診斷方法。

①觀察鴨群的整體狀態 如鴨營養狀況、生長發育情況、體質的強弱等。

②觀察精神狀況、體態、姿勢和運動的行為等 如精神是否萎靡,敏感性是否增高,兩翼是否下垂,行動是否遲緩,兩肢外形和位置正常與否,關節是否腫脹,運動協調與否,有無神經症狀等病理性異常行為。

③觀察羽毛、皮膚、眼睛有無異常 如羽毛有無光澤,是否斷裂、脫落,有無體外寄生蟲,羽毛覆蓋皮膚的狀況如何,皮膚衍生物(喙、腳部、蹼和其他部位)著色情況以及皮膚和皮膚衍生物有無創傷、炎症等。

④觀察某些生理活動有無異常 如呼吸動作有無喘息、呼吸困難、噴嚏、咳嗽,採食、吞咽有無異常,嘴角有無流涎,鼻腔有無滲出液阻塞,檢查眼睛有無結膜炎、角膜炎、晶狀體渾濁,以及排糞情況(顏色、糞量、有無未消化谷料)等。

(3)觸診 觸診是用手或者簡單的檢查工具接觸鴨的體表及某些器官,根據感覺有無異常來判斷病情的一種診斷方法。一般用於檢查皮膚表面的溫度和局部病變(腫物)的溫度、大小、內容物性狀、硬度、疼痛反應等。如關節腫大,且有熱痛感,則提示關節有炎性腫脹;用手觸摸鴨胸部也可以感覺鴨的營養狀況。生長發育良好的鴨,胸部較平,肌肉豐滿,而胸骨如刀脊狀,肌肉瘠薄的,則提示可能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慢性寄生蟲病及慢性傳染病等。還可以用手指伸進泄殖腔內檢查觸摸產蛋母鴨有無產蛋及有無蛋滯留現象;臨床上主要用於鴨難產的檢查。

(4)聽診 通過耳朵感覺判斷鴨呼吸動作有無發出異常聲音,如有呼吸道症狀,則出現甩鼻音、喘鳴音,即呼嚕、嘎嘎等異常粗厲的呼吸音或啰音,有時臨床上還可以通過聽鴨的叫聲來判斷鑒別鴨的健康狀況。

(5)嗅診 嗅診是通過鼻子嗅聞檢查鴨舍內及周圍環境有無刺鼻的有害氣體,以及鴨的墊料、飼料和分泌物、排泄物有無異常的氣味,以便客觀地反映鴨的飼養管理、環境衛生狀況,為診斷群發性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據。如鴨舍氨味較濃,則提示有可能鴨群患呼吸道疾病或腸道疾病;飼料、墊草有霉味則提示鴨可能患麴黴菌病。

『陸』 如何鑒別肉鴨傳染性漿膜炎和大腸桿菌病

由大腸桿菌所致的鴨大腸桿菌病以肝臟腫大、出血和腦殼出血、腦組織充血以及壞死灶為特徵性病變,不呈現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而心包炎、肝周炎和氣囊炎是鴨疫里氏桿菌病的特徵性病理特徵,是重要的鑒別之一;將病料接種於鮮血瓊脂培養基和麥康凱瓊脂培養基,經37℃培養24~72小時,大腸桿菌能在兩種培養基上生長,呈大腸桿菌菌落特徵,而鴨疫里氏桿菌僅能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呈特徵性菌落,是鑒別之二;將病料塗片或觸片染色鏡檢,大腸桿菌較大,大小不太一致,而鴨疫里氏桿菌呈卵圓形小桿菌,而且大小比較一致,是鑒別之三;必要時進行小鼠接種,大腸桿菌能致死小鼠,而鴨疫里氏桿菌不能致死小鼠,也是實驗室鑒別診斷之四。

『柒』 鴨大腸桿菌病是常見的鴨病,鴨大腸桿菌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保持鴨舍乾燥衛生,改善通風,降低粉塵和氨含量,定期對鴨舍、運動場、用具和設備進行消毒。採用「全進全出」制度,徹底消毒鴨舍內外;用大腸桿菌專用疫苗免疫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慶大黴素、土黴素、磺胺類、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等。如在飼料中添加70mg/kg恩諾沙星或環丙沙星,或在飲用水中添加30mg/kg恩諾沙星或環丙沙星,可連續使用3-5天,可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總稱。主要症狀有:食慾不振、精神萎靡、體溫升高、發熱;腹瀉,稀糞帶惡臭,夾帶血絲;我呼吸困難,最後因疲憊窒息而死。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和消毒,防止細菌滋生和感染。不要喂發霉或變質的飼料,尤其是夏天氣溫高的時候,要經常喝水。大腸桿菌易產生耐葯性,通過葯敏試驗篩選有效葯物進行治療。

心包腔內充滿液體,心包液常有纖維素滲出物,心包渾濁增厚,呈灰色或灰黃色。心尖有灰色壞死灶。球囊膜增厚渾濁,表面附著纖維素或黃白色乳酪樣滲出物。肝臟有不同程度的腫大,肝包膜表面覆蓋有不同厚度的纖維素膜,容易剝離。肝臟表面可見暗灰色和白色的小壞死點。致病性大腸桿菌很容易從感染鴨的心血、肝臟和脾臟中分離出來。蛋鴨也表現為卵黃性腹膜炎,主要發生在出生前的鴨或蛋鴨,腹腔內充滿蛋黃碎片或數千個黃油樣。可根據病鴨的年齡、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進行初步診斷,但診斷後應進行細菌分離鑒定。同時注意鴨傳染性漿膜炎和鴨傳染性漿膜炎的區別。

『捌』 各種年齡的鴨均能發生鴨病,鴨病毒性肝炎和鴨瘟如何防控

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鴨的抗病能力。良好的飼養管理能有效提高肉鴨和蛋鴨的抗病能力。比如給鴨提供全面的營養飼料,可以有效提高鴨的免疫力;干凈的飲用水可以避免鴨子的多種細菌性疾病;飼養鴨舍用具(食槽、水槽等。)干凈可以預防很多疾病。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投料制度。「全進全出」是指鴨同時進、同時出的飼養體系。該系統有利於整個屋內的徹底清潔和消毒,能有效避免不同年齡鴨群的致病菌交叉感染。

由於大腸桿菌易產生耐葯性,需要定期更換葯物或交替使用幾種葯物。目前有阿米卡星、先鋒抗生素、洛美沙星、大觀黴素、磺胺類可供選擇。環境衛生應該改善。搞好衛生是減少感染、切斷傳播途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養鴨場及養鴨場周邊區域應定期清洗消毒,確保無雜草、朽木、死鴨、雜物;鴨舍的過道、窗簾、水槽和水槽應保持清潔衛生;要做好滅鼠滅蚊滅蠅工作;野鳥禁止進入鴨舍。養殖場要有專人看管,非飼養員不得進入鴨舍。堅持消毒制度。消毒可以有效去除病原體。消毒前,應進行物理清洗和沖洗。清洗和沖洗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一般先掃後洗,先吊頂後牆面再地面;從鴨舍的遠端到門口,室內再到環境,循序漸進。

閱讀全文

與鴨病如何分別診斷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柔性防水膠帶安裝方法 瀏覽:418
硅膠怎麼用香蕉水去除最簡單方法 瀏覽:187
雞蛋茶的食用方法 瀏覽:973
ppr帶水接管方法視頻 瀏覽:1000
鋼絲繩安裝三通的方法 瀏覽:962
40除32簡便方法 瀏覽:330
測出自己懷孕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74
汽車平面軸承安裝方法 瀏覽:570
學唱相聲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04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雜化方法 瀏覽:846
桃木劍打磨方法視頻 瀏覽:645
腦神經用什麼方法治療 瀏覽:936
眼睛黃素瘤治療方法 瀏覽:830
回血鴿子配對方法視頻 瀏覽:183
蜂蜜怎麼熬製作方法 瀏覽:214
平板閃退的解決方法 瀏覽:453
單色釉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434
適用於對比研究的方法 瀏覽:311
荒島上快速獲得淡水的方法 瀏覽:157
增多肌肉的訓練方法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