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辟穀服氣法具體怎麼操作
吞下靈氣。嘴半張,舌平內收,開口吞咽,感覺湯圓的能量體進入腹部。
㈡ 請問如何辟穀(一)——服氣法
服氣是辟穀的前提,練辟穀者必須先練服氣。 服氣訣如下:
(1)仰卧舒適,攝心絕想。
(2)鼻引清氣,口吐濁氣,然後把氣息調得極細極微,讓耳朵聽不出聲來。
(3)閉氣握固,心裡默數一二三四,數目以數得越多越好。
(4)閉氣到不能再閉時,然後調氣再閉。
(5)多次閉氣以後,足心如有微微汗出,說明體氣通調,血脈周流,若足心沒有微汗滲出,也屬正常現象。
(6)閉氣默數,從一到十。通過曠日持久的修煉,逐步可以數到百數以上。如果能夠數到一千、兩千,按照道書說法,即可辟穀不飢。如能再增加到五千,那就可以入水而卧了。當然,撇開這些誇大不實之詞,其擴大肺活量的客觀效驗,還是存在的。
(7)修煉這一功法的同時,如能飲酒,可以經常地飲一兩盞好酒(古代酒的濃度很低),如果不能飲酒,喝些清水也可,目的是清暢腸道。
(8)服氣修煉者在服氣期間偶然染病不適,其病由熱邪引起的,可用「 呵 」字訣煉養,其病由寒邪引起的,可用 「吹」字訣煉養。這是一套頗為簡便易行的服氣功法,關鍵在於堅持。修煉者若能持之以恆,那麼隨著肺活量的不斷擴大,可以切實地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㈢ 辟穀應採取怎樣的正確方法
1、打通人體中脈能量系統㈣ 如何正確辟穀
辟穀其實大多數人理解都是不吃飯,喝水,來排身體中的毒素和垃圾,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辟穀是要少吃,並且要吃清淡的食物,比如說可以喝米粥,吃適量堅果,水果。我記得有一個新聞,就是說一位老大爺在練習辟穀的時候,不吃飯,一開始頭暈眼花以為是身體在排毒,後來餓暈了被送進了醫院,現在說出來感覺像說笑話一樣,其實這種做法很傷身體。
正確的辟穀方法是早上先喝溫水,喝白開水,蜂蜜水或者茶水都可以,喝茶最好喝紅茶,可以暖胃和養胃;喝綠茶偏寒。然後可以活動身體,有條件的或者天氣不錯的話可以去公園散步,或者做一些瑜伽動作,來舒展身體;練瑜伽動作是可以輔助辟穀的,可以從入門的呼吸法練起,簡單的呼吸法可以調和人的意識和身體,達到身和心的統一。活動完畢之後可能會想去衛生間,排空之後也是清理身體毒素和垃圾的方法。
吃飯的時候要先喝水,然後吃飯的時候要喝粥,米糊或者米湯都可以,吃水果或者吃黃瓜,番茄之類的蔬菜可以提供維生素,吃適量堅果提供油脂。不必擔心營養問題。辟穀最好從兩三天為一周期開始練習,然後根據身體狀況逐步增加天數。
㈤ 如何辟穀(一)——服氣法
服氣是辟穀的前提,練辟穀者必須先練服氣。 服氣訣如下:㈥ 自己在家辟穀怎樣服氣吞氣
個人體驗,在家辟穀也非常簡單,前提是做好充足的身心准備,服氣吞氣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自行練習,辟穀期間,其實不要過多糾結服氣吞氣等形式,多和自己身體溝通,了解自身的狀態,及時調整,合適自己就是最好的,也不要在乎結果,感覺狀態好就多辟些時候,狀態不好就結束,總之一句話,順其自然,歡迎探討,順祝健康。
㈦ 如何辟穀的正確方法
1、辟穀分為短期辟穀、中期辟穀、長期辟穀和超長期辟穀,一周以內的屬短期,一至三周的屬中期,三至五周的屬長期,五周以上的屬超長期。
2、辟穀期間,不要做打球、長跑等劇烈運動,搏擊、電競等易造成精神緊張的活動也暫時停止,輔助的可以做瑜伽、冥想、太極拳等能使身心舒緩的活動。
3、辟穀期間最好不要完全切斷與外界的能量交換,但你若想粒米不進,滴水不沾,充分調動自身的潛能來完成身體代謝的話,也必須由一名修練有素者監護,以不感到過於飢餓為度,千萬不要盲目追求時間的長短。
4、對於身體原本就虛弱的人來說,辟穀時間不宜過長,辟穀期間可以飲用少量水,也可食用少量瓜果、蔬菜、核桃、紅棗、杏仁等,甚至可以喝點稀飯或面條來輔助維持身體機能。
5、辟穀結束後,按照時間的長短,需要設定回谷時間,一般需要一周左右,切記不可直接吃東西,在回谷的時間內當以流食為主。
6、直至機體適應內臟對流食的消化和處理、功能完全恢復之後,方可食用魚肉類食物。
㈧ 辟穀的正確方法
辟穀就是一種運用獨特的傳統道家方法,通過在一段時間內不吃五穀,達到排除體內積穢,調整人體代謝系統,從而改善人體內環境,提升自身免疫力和自愈力的養生方法。辟穀一定要做功夫,從心理的調節、氣脈的修持嚴格地、艱苦地做功夫。辟穀本身是古代道家的修道術,丹家所謂「氣滿不思食」。是功夫到了,才可以辟穀。㈨ 正確的辟穀方法是什麼
正確的辟穀方法是:辟穀並不代表絕食。
楊力表示,辟穀的時間不宜過長,當代都市人以1~2天為宜。在這期間,人們要適當地喝水、吃蔬菜或者流食。辟穀期間可以吃少許素食,每天吃1~2次即可,晚上不要吃,空著肚子睡覺。
需要注意的是,辟穀並非適合所有人群。如果採用不得當的辟穀,會增加臟器受損程度,威脅生命;另外,營養不良的人,本身身體就缺乏多種營養素,如果長時間不進食,各個臟器就不能正常工作,從而引起免疫功能受損。
「辟穀」,又稱卻谷、去谷、絕谷、絕粒、卻粒、休糧等,源自方仙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即不吃五穀雜糧,而以葯食等其他之物充腹,或在一定時間內斷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
辟穀,常與服氣相聯,稱服氣辟穀。服氣,顧名思義就是服食空氣,後受道家思想影響,而稱服食精氣或天地元氣。這是以氣代食之功,服氣辟穀修煉法是道教歷來講究的道法,從漢代起就有道士服氣辟穀的傳說,而且歷朝歷代仿效者不乏其人。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辟穀養生不等於忍飢挨餓 科學辟穀才能起到養生效果,網路-辟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