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道冢功咽津功方法如何練

道冢功咽津功方法如何練

發布時間:2022-03-31 17:25:02

Ⅰ 誰能教我下怎麼學習道家氣功

道家的養生修練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2、吐納行氣類
這類功法是以調煉呼吸為門徑,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延年益壽效果,並能發放內氣利他濟人。這類方法包括采氣、食氣、閉氣、煉氣、布氣(發氣)、胎息、調息、六字訣等。大體可歸為服食外氣、吞咽元氣、存思服氣、調動內氣等四種。
3、意念修煉類
我國道教氣功,除「內丹」堪為不二法門,「行氣」久稱一樹奇葩,其他如守一術、虛靜術、存神、內觀、定觀、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竅、存思術等等,方法尚多;而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不外以意念修煉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為「意念修煉」,並從而與「內丹周天」、「吐納行氣」鼎足而三。
道教三大類功法足以概括我國氣功中的一切靜功,其中「行氣」以呼吸修煉為主,「意念修煉法」以意念修煉為主;然而兩者卻又不是河水不犯井水,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行氣」功法常須藉助意念活動進行配合,而「意念修煉法」也少不了呼吸的參與,只不過是各有專攻,側重不同罷了。而「內丹」之術則綜合「呼吸」、「意念」,嫁接孕育,另展奇姿,從而成為我國氣功中的千古絕招。
4、內丹周天類
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葯物」,而在體內煉「丹」的系統修煉方法。在道教修煉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稱精湛,方法最為周密成熟,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
內丹的流派分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東派、三豐派、青城派;修煉的方法有十多種,但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煉的順序來說,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有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的漸法。
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稱「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煉神之道與禪宗之禪的融合,入手即逕直煉神還虛,絕情忘念,明心見性。
先修性後修命,為全真道北宗所倡。此法從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見性入手,至念住心息,再依次了徹命功。這種丹法的修習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百日築基,煉精化氣,亦稱為小周天;第二階段為十月養胎,煉氣化神,亦稱為大周天;第三階段為三年哺乳,練神還虛;第四階段為九年面壁,練虛合道。
先修命後修性,為南宗所倡。其法從鍾呂派內丹的傳統方法入手,守竅調息,循序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階段,參究禪宗性理,以「打破虛空為了當」。
從修煉方式講,內丹又分為清修、雙修二派。清修派主張陰陽具足自身,只可自己清修,這是內丹的主流。雙修派認為陰陽分具於異性之身,主張男女合修,取葯於「同類彼法」。這類方法實屬秦漢以來房中術的進一步發展。
道教還認為,男女生理不同,故煉丹的方法應有所區別。宋元以來,出現了不少「女丹」的修煉方法,一般都從意守膻中「煉體」入手。
5、辟穀斷食類
辟穀亦稱「卻谷」、「休糧」、「絕粒」、「斷谷」等,即在一段時間內,乃至長期不食蔬谷和煙火食。我國辟穀起源很早,並不是有了道教以後才有辟穀的。道教興起後,接過辟穀之法,不僅把辟穀實踐推向縱深,而且還予理論上賦予一種神秘色彩。
辟穀大略可分為辟穀後服氣、辟穀後飲水、辟穀後服食葯物三種,其中辟穀服葯法有百種之多。這三種辟穀法,一般都與服氣等類靜功配合。
6、滋補服食類
這類養生修煉方法又稱為「服餌」、「服食」。所服之物大體可分為草本金石類葯物。道教宣揚服食用金石等煉成的丹葯可長生成仙,已被實踐證明屬謬誤之談。但所服草木之類葯物,多有滋補作用,服食得當,當非無益。比如適量的服食大棗、靈芝、胡麻、五加皮、茯苓、枸杞、松脂、五味子、人參、乾地黃等對人均有滋補作用。
7、房中養生類
中國醫學把男女的性生活稱為房室生活,也叫房事、行房或入房。凡有關醫學性保健的方法,中國古代稱之為「房中術」。古人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也能殺人」,所以道家比較注意房中養生的研究。房中養生類的修煉方法就是性生活方面的衛生知識及鍛煉方法。圍繞著「養精、固精、保精」的過程,摸索、總結出了交而不泄,並能使精氣上行補腦。具體方法有「獨卧法」、「御女術」、「采戰術」、「采補術」、「四季節欲法」、「求子術」、「房中禁忌」等。房中之法有十餘家之多,不管是補救傷損,攻治諸病,還是采陰補陽,增益年壽,關鍵都是落在「還精補腦」上。
8、起居攝生類
道家養生修煉之術,除內丹、行氣、存思、服餌、房中、導引等法之外,還包括心身兩方面的養生之道,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飲食、語言、情緒等方面的雜修之法,這就是起居攝生類修煉法,可謂博大精深,網羅無遺。它包括四時調養法、情緒調攝法、飲食調養法、起居調養法等。
9、香湯沐浴類
在多種多樣、異彩紛呈的道教修煉方法中,還有一類不被外界注意,但在養生修煉中確有一定特殊作用的養生修煉法,這就是香湯沐浴。
所謂「香湯」,就是調進各種芬芳葯料的溫熱洗澡水。香湯沐浴的作用不僅在於洗凈身體,滌盡垢膩,並且還在於藉助洗滌身垢的啟發影響,反過來對潔凈內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氣自然清朗,有利於養生修煉。道教作道法之前,皆當香湯沐浴,自有一定的道理。
沐浴的香湯常用五種香湯。所謂「五香」,就是白芷、桃皮、柏葉、零陵、青木香五種香葯或香料的總稱。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揮發油,味芳香,據道教密傳,有避邪和去三屍的作用。桃皮是桃樹去掉栓皮後的樹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氣味芳香,具有較強的健腦醒腦作用,且可以殺諸瘡蟲,止息痧氣。柏葉,則具有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飢的作用。零陵香,對心腹惡氣、齒痛、鼻塞皆有較好的療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還能清醒毛孔,促進皮下毛細管的血液循環,使沐浴者遍體舒適。
香湯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湯等加制而成。調湯之人,功德無量。
10、指印符咒類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樣,也有手印、咒語。道教的手印稱「訣」、「手訣」,手指做成訣的姿勢叫「掐訣」。訣的種類有數十種,其作用與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則相異。道教的咒語,稱為「祝」或「咒」。大約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韻文,第二種是無韻的短語,第三種取自佛教咒語。
道教在修煉時,多用咒語,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氣一類,在開始做功及做功結束時,都要掐訣念咒。內丹修煉中亦往往用咒語。念咒時不但要掐訣,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訣同時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應。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煉時,還常書符。符的種類很多,各有其用場,雖召神制鬼自屬無稽,但符篆的實際運用,都與氣功修煉密切相關。
前些年,一提掐訣、念咒、畫符,人們自然就和封建迷信聯在一起。隨著氣功科學的深入發展,隨著練功實踐的普及和增加,人們開始注意到訣、咒、符這些神神怪怪的現象裡面,居然還大有文章。尤其是密宗三密的發揚光大以及被人體科學界的認可,更使人們重新審視道教中的訣、咒、符。當然要擦去污圬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有一些已被解放出來,如「吹」、「呵」、「噓」、「呞」、「呼」、「嘻」這六字訣的治病、養生顯著效果已被公認,並普遍使用;「握固」這種手印能促使心氣歸一、辟邪毒之氣的作用,也被公認:「劍指」這種手訣在發氣和治病上的顯著作用亦被公認並廣泛使用。
如何品鑒道教的十大類修煉方法?其層次高低如何判斷?李道純在《中和集·試金石》這篇文章中提出了劃分的方法和標准,即把修煉方法分為傍門九品、漸法三乘以及最上一乘這樣三個等級。
以直接修性還虛的頓法(意念修煉法中的煉神)為最上一乘。
內丹周天為漸法三乘,三乘中又分為初乘、中乘、上乘。百日築基階段的煉精化氣修煉為人仙小成,得的是金丹為初乘層次;十月養胎階段的煉氣化神修煉為地仙中成,得的是神丹,為中乘層次;三年哺乳階段的練神虛還修煉為天仙大成,得的是大丹,為上乘層次。
11、其它各類修煉方法均屬不入乘的旁門。用現代語言來講,也就是這類方法均屬普及健身型的氣功或養生方法,還夠不上談修煉的資格,不夠檔次。
李道純的品評鑒定方法在道教中是具有代表性,也是被各家基本認可的。

Ⅱ 內功該如何練

洗髓經

總義
如是我聞時,佛告須菩提。易筋功已竟,方可事於此。
此名靜夜鍾,不礙人間事。白日任匆匆,務忙衣與食。
三餐食既竟,放風水火訖。抵暮見明星,燃燈照暗室。
晚夕功課畢,將息臨卧具。大眾咸鼾睡,忘卻生與死。
明者獨驚醒,黑夜暗修為。撫體嘆今夕,過去少一日。
無常來迅速,身同少水魚。顯然如何救,福慧何日足?
四恩未能報,四緣未能離,四智未現前,三生未皈一。
默視法界中,四生三有備,六根六塵連,五蘊並三途,
天人阿修羅。六道各異趨,二諦未能融,六度未能具。
見見非是見,無明未能息。道眼未精明,眉毛未落地。
如何知見離,得了涅盤意? 若能見非見,見所不能及。
蝸角大千界,焦眼納須彌。昏昏醉夢間,光陰兩俱失。
流浪於生死,苦海無邊際。如來大慈悲,演此為洗髓。
須侯易筋後,每於夜靜時,兩目內含光,鼻中運息微,
腹中寬空虛,正宜納清熙。朔望及兩弦,二分並二至,
子午守靜功,卯酉干沐浴。一切惟心造,煉神竟虛靜。
常惺惺不昧,莫被睡魔拘。夜夜常如此,日日須行持。
惟虛能容納,飽食非所宜。謙和保護身,惡癘宜緊避。
假惜可修真,四大須保固。柔弱可持身,暴戾災害逼。
渡河須用筏,到岸方棄諸。造化生成理,從微而至著。
一言透天機,漸進細尋思。久久自圓滿,未可一蹴企。
成功有定限,三年九載余。從容在一紀,決不逾此期。
心空身自化,隨意任所之。一切無掛礙,圓通觀自在。
隱顯度眾生,彈指超無始。待報四重恩,永減三途苫。
後人得此經,奉持為宗旨。擇人相授受,叮嚀莫輕視。

無始鍾氣篇第一
宇宙有至理,難以耳目契。凡可參悟者,即屬於元氣。
氣無理不運,理無氣莫著。交並為一致,分之莫可離。
流行無間滯,萬物依為命。穿金與透石,水火可與並。
並行不相害。理與氣即是。生處伏殺機,殺中有生意。
理以氣為用,氣以理為體。即體以顯用,就用以求體。
非體亦非用,體用兩不立。非理亦非氣,一言透天機。
百尺竿頭步,原始更無始。悟得其中意,方可言洗髓。

四大假合篇第二
元氣久氤氳,化作水火土,水發昆侖巔,四達坑阱注。
靜坐生暖氣,水中有火具,濕熱乃蒸騰,為雨又為露。
生人又生物,利益滿人世。水久澄為土,火乃氣之燠。
人身小天地,萬物莫能比。具此幻化質,總是氣之餘。
本來非我有,解散還太虛。生亦未曾生,死亦未曾死。
形骸何時留,垂老後天地。假藉以合真,超脫離凡類。
參透洗髓經,長生無盡期。無假不顯真,真假渾無際。
應作如是觀,真與假不二。四大假合形,誰能分別此。

凡聖同歸篇第三
凡夫假作真,美衣為體飾,徒務他人觀。美食日復日,
人人皆如此。碌碌一身事,不暇計生死。總被名利牽,
一朝神氣散。油盡而燈滅,身屍埋壙野。驚魂一夢攝,
萬苦與千辛,幻境無休歇。聖人獨認真,布衣而蔬食,
不貪以持己,豈為身口累。參透天與地,與我本一體。
體雖有巨細; 靈活原無異。天地有日月,人身兩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與燈相繼。縱或星燈滅,見性終不沒。
縱成瞽目人,伸手摸著鼻。通身俱是眼,觸著知物倚。
此是心之靈,包羅天與地,能見不以目,能聽不以耳。
心若能清凈,不為嗜欲逼。自知原來處,歸向原來去。
凡夫與聖人,眼橫鼻長直。同來不同歸,因彼多外馳。
若能收放心,提念生與死。趁此健身驅,精進用心力。
洗髓還本原,凡聖同歸一。

物我一致篇第四
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體。幻出諸形相,輔助成生意。
有人須有物,用作衣與食。葯餌及器皿,缺一即不備。
飛潛與動植,萬類為人使。造化思何鴻,妄殺即暴戾。
蜉蝣與蚊蠅,朝生暮死類。龜鶴糜與鹿,食少而服氣,
竟得多歷年,人何不如物,只貪衣與食,忘卻生與死。
苟能絕嗜欲。物我皆一致。

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無杖,內觀照性分,舉足低且饅,踏實方更進。
步步皆如此,時時戒急行。世路忙中錯,緩步保平安。
住如臨崖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認取頓足處。
不離於當念,存心勿外務。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傾斜,形端身自固。耳目隨心靜,止水與明鏡。
事物任紛紛,現在皆究竟。坐如邱山重,端直肅容儀。
閉口深藏舌,出入息與鼻。息息歸元海,氣足神自裕。
浹骨並洽髓,出神先入定。卧如箕形曲,左右隨其宜。
兩膝常參差,兩足如鉤鉅。兩手常在腹,捫臍摸下體。
睾丸時掙搓,如龍戲珠勢。倦則側身睡,睡中自不迷。
醒來方伸腳,仰面亦不拘。夢覺渾不異,九載征實際。
超出生死關,究竟如來意。行住坐卧篇,只此是真諦。

洗髓還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畢,便成金剛體。外感不能侵,飲食不為積。
猶恐七情傷,元神不自持。雖具金剛相,猶是血肉驅。
須照洗髓經,食少多進氣。搓摩干沫浴,按眼復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數拘。閉眼常觀鼻,合口任鼻息。
度數暗調和,身定神即定。每日五更起,吐濁納清熙。
開眼即抽解,切勿貪酣睡。厚褥趺跏坐,寬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調息舌抵齶。脅腹運尾閭,搖肩手推肚。
分合按且舉,握固按雙膝。鼻中出入綿,綿綿入海底。
有津續咽之,以意送入腹。叩牙鳴天鼓,兩手俱掩臍。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兩手按摩竟,良久方盤膝。
直身頓兩足,洗髓功已畢, 徐徐方站起,行穩步方移。
忙中恐有錯,緩步為定例。三年並九載,息心並滌慮。
浹骨更洽髓,脫殼飛身去。漸幾渾化天,末後究竟地。
即說偈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腹里食少,自然睡少,
有此四少,長生可了。
前列按摩導引之既行之於外矣,血脈俱巳流暢,肢體無不堅強。再能調和氣息,運而使之降於氣海,升於泥九,則氣和而神靜,水火有既濟之功,方是全修真養。其他玄門服氣之術,非有真傳口授,反無益而有損。今擇其無損有益之調息及黃河逆流二訣,隨時隨地可行,以助內功,附錄於後。

此為分行外功者,指出內功知所選擇,其實已備十二段中。每日於暇時,不必拘定子午,擇一片刻之間,使心靜神閑,盤足坐定,寬解衣帶,平直其身,兩手握固,閉目合口,精專一念。兩目內視,叩齒三十六聲,以舌抵上齶,待津生時,鼓漱滿口,汩汩咽下,以目內視,直送至臍下一寸二分丹田之中。

再以心想,目視丹田之中,彷彿如有熱氣,輕輕如忍大便之狀,將熱氣運至尾閭,從尾閭升至腎關,從夾脊雙關升至天柱,從玉枕升泥丸。少停,即以舌抵上齶,復從神庭降下鵲橋、重樓、降宮、臍輪、氣穴、丹田。

按古仙有言曰: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以其上通天谷,下達尾閭,要識得此為心腎來往之路,水火既濟之鄉。欲通此竅,先要存想山根,則呼吸之氣,暫次由泥九通夾脊、透混元,而直達於命門。蓋謂常人呼吸,皆從咽喉而下,至中脘而回;若至人呼吸,由明堂而上至夾脊,而流於命門。此與前說稍異,然咽津為自己之氣從中而出,故存想從尾閭升至泥九,而古仙則吸天地之氣,由山根而泥九,直達命門也。

凡五臟受病之因,辨病之誤,兔病之訣,分類摘錄。俾於未病之先,知所儆懼;方病之際,知所治療。而脾胃為養生之本,當於飲食間加慎焉。

心臟(形如未開蓮蕊,中有七孔三毛,位居背脊第五椎,各臟皆有系於心)

屬火,旺於夏四、五月,色主赤,苦味。人心外通竅於舌,出汁液為汗。在七情主憂樂,在身主血與脈。所藏者神,所惡者熱。面赤色者心熱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怔忡善忘者心虛也。心有病舌焦苦,喉不知五味,無故煩躁,口生瘡作臭,手心足心熱。

肝臟(形如懸匏,有七葉,左三右四,位居背脊第九椎,乃背中間脊骨第九節也)

屬木,旺於春正、二月,色主青,酸味入肝。外通竅於目,出汁液為淚。在七情主怒,在身主筋與爪。所統者血,所藏者魂,所惡者風。肝有病眼生蒙翳,兩眼角赤癢,流冷淚,眼下青轉筋,昏睡善恐,如人將捕之。面色青者肝盛也,好食酸者肝不足也,多怯者肝虛也,多怒者肝實也。

脾臟(形如鐮刀,附於胃,運動磨消胃內之水谷)

屬土,旺於四季月,色主黃,甘味入碑。外通竅於口,出汁液為涎。在七情主思慮,在身主肌肉。所藏者志,所惡者濕。面色黃者脾弱也,好食甜者脾不足也。脾有病口淡不思食,多涎,肌肉消瘦。

肺臟(形如懸磬,六葉兩耳,共八葉,上有氣管,通至喉間,位居極上,附背脊第三椎,為五臟華蓋)

屬金,旺於秋七、八月,色主白,辛味入肺。外通竅於鼻,出汁液為涕。在七情主喜,在身主皮毛,所統者氣。所藏者魄,所惡者寒。面色淡白無血色者肺枯也,右頰赤者肺熱也,氣短者肺虛也,背心畏寒者肺有邪也。肺有病咳嗽氣逆,鼻塞不知香臭,多流清涕,皮膚燥癢。

腎臟(形如刀豆,有兩枚,一左一右,中為命門,乃男子藏精、女子系胞處也,位居下背脊第十四椎,對臍附腰)

屬水,旺於冬十、十一月,色主黑,鹹味入腎。外通竅於耳,出汁液為津唾。在七情主欲,在身主骨與齒。所藏者精,所惡者燥,面色黑悴者腎竭也,齒動而痛者腎炎也,耳閉耳鳴者腎虛也,目睛內瞳子昏者腎虧也,陽事屢而不舉者腎弱也。腎有病腰中病,膝冷腳痛或痹,蹲起發昏,體重骨酸,臍下動風牽痛,腰低屈難伸。

Ⅲ 陰陽掌的練功方法 以及練其內力的方法 請指教

[編輯本段]修煉要素
①養
盤坐於席,雙手合於胸前,中指稍對鼻尖。下頜微收,百會、丹田、會陰一條線,眼簾下垂輕閉,舌抵上齶。意想天空有彩雲薄如蟬翼,徐徐下降,入百會;緩緩至會陰帶濁氣而出(惟此時會陰松垂,余均會陰上提、百會上頂),所降似片狀物,松軟柔和。入百會則清爽,到眼則簾垂,至鼻則清,至頸則脹(如咽巨物),至肩則沉,至胸則寬,至腹則丹田暖,至手足心亦暖。自然呼吸。不追求效應。如此反復3次。
②煉丹
放鬆後全身舒適,默念口訣: 「一念無生,一念無奇;汝與自然,和諧一體。」念時體會此境,意想自身已客體化,與世界融為一體,高度入靜;即使有念頭也屬平淡無奇。如此反復。累了可以換腳。每次練功三十分鍾以上。久之,遍體舒張安泰,飄然有成仙感,自覺身體渾然無存,惟丹田盈盈溫熱,真氣隨訣內收,此時丹田功即告小成。
③練氣
坐同上,燃香一至三柱置身前近一米處,兩腳前置溫水半懷(約二兩)。左手豎掌胸前,中指微有屈意,如宣佛號。右手以掌心復扣杯口勿泄,此謂之一陽一陰。繼續默念口訣,徐徐暗示兩掌猶如磐石。久之,兩掌心發熱外散,與丹田之氣互貫,右手內氣層層壓向杯中之水,使之發熱膨脹趨炸。累則換左手。練三十分鍾。 [注意事項] 此三步功法是連貫一體的。練熱後也需要三十分鍾以上。收功時咽津,氣歸丹田,慢步活動即可。練功時當情緒平靜,一切順其自然。雷雨閃電之時當禁練。
http://6011989.blog.hexun.com/

什麼是煉津化精

煉津化精,簡單的俗語就是把唾液化成精氣。「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古練功家視口水為金津玉液、華池之水、長生瓊漿。
進入氣功狀態,心理與生理的優化,使練功者內分泌系統旺盛,能感知到的只有津液充盈,其它的臟腑內分泌增多不能直接的感受到。風呼吸行功中都要舌舐上齶,任督相接、陰陽相貫,會產生大量津液。「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古練功家視口水為金津玉液、華池之水、長生瓊漿。
修練氣功的層次是;練津化精,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合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咽津導引,玉液還丹,煉津化精,這是初級功入門之法。

Ⅳ 如何修練真氣

做好練功准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

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修煉介紹:

修煉一般指修心煉身。使身體更堅韌、健康。

另有人用「修練」。「練」字本義為把生絲煮熟,亦指把麻或織品煮得柔而潔白,有加工、精練、練習之意,但通常無「煉」字高溫加熱使物質變化之意。

Ⅵ 學習武術想要成為一個高手怎樣練習!

道家南宗—龍吟虎嘯內硬護體功
功效:當天習練便可獲得強列的氣感,三天速成丹田之氣,五日頭頂開瓶斷磚,十日拳、掌、肘都可開磚斷石,全身能承受拳打腳踢,二十日基本功成,內勁膨暴滿,肌肉迅速結實凸出,體形健美,力量猛增數倍,潛能激發大腦、內臟,神經功能急速提高,精神旺盛,體力劇增,構成內勁支撐,發力強勁,打擊力象電一樣穿透速猛,震盪強烈,足以傾刻摧毀對手的內部器官,致敵人傷殘或昏迷,從根本上瓦解對手的站鬥力。並可表演二指斷石,鋼槍刺吼,汽車過身,拉斷石條等功夫。
預備式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膝微曲,身體重量垂直落到兩足心,保持足平,掖胯,收臀,松腰,直脊,保持身體正直;收頦,直頸,鼻對臍,做到頭正;眼皮放鬆,口眼輕閉,舌抵上鄂,自然呼吸;松肩,兩臂自然下垂,小指靠在褲縫前,手背斜向前,手心空,中指舒,意達足心,兩臂有圓滿舒展之感,意守丹田一分鍾。
一陰陽運球
接預備式,兩手向前徐俆提起與肩平,微微曲膝坐身,松肩垂肘,兩臂各成半圓形,兩手勞宮穴遙遙相對,體松意靜,意念兩手之間抱著一個由天地之間精華凝聚而成的金光閃閃的氣團。待兩手心有麻漲感時,兩手俆俆開合,兩手有合不攏的感覺,兩手再俆俆拉開,拉至略比肩寬,拉時兩手心似有吸力相連,有拉不開之感。如此內合外拉,反復練習,氣感會逐漸增強,有時會產生自動開合,可任其自然。此時的你,即使以前總不相信氣功或練功多年無感覺,這時也會獲得得氣的感覺。事實證明,此式一練便可感覺確實有得氣感,一試便給人帶來練功的樂趣。
二金光耀輝
待兩手開合至氣感較強時,可隨即停止開合,兩臂略微伸直,兩手翻轉向上,捧氣團貫入頭頂,然後經身前正中,手心向下,十指相對,俆俆下降,降至小腹丹田處,意念氣球從頭頂沿任脈被引至丹田穴,並在丹田穴放出萬丈金光,照的全身晶瑩透亮,如此觀想五—十分鍾。
三純陽煉丹
接上式,兩腿曲膝緩下蹲,隨下蹲之勢鼻子慢慢吸氣進入腹腔,同時收腹提肛使丹田氣團上升,而形成外氣向內下壓,而丹田氣團由於收腹提肛形成上擠之勢,造成腹腔得慢慢隆起,隨著站起之勢,鼻子慢慢呼氣,同時小腹放鬆,氣團下至丹田穴,使小腹自然鼓起。如此反復練習。
四渾元罩體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兩手從兩體側向上抬起,然後平伸出呈一字與肩同高,掌心向前。吸氣時,意守丹田,雙手向身體中線合攏,呈雙掌相對狀,並提起腳跟;然後突然噴氣,噴氣時身體重心突然下沉成高馬步,雙腳跟震地,雙掌以掌跟內側往回樓擊腹部,全身綳緊,咬牙怒目,意想內氣將雙掌崩彈出去。然後樓擊心窩與肋部,要領同上,只是噴氣時意念丹田之氣至心窩與肋部而已。如此為一組,反復練習36次。
五金剛撥鼓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吸氣時,意守丹田,兩手虛握拳放於體側,然後以腰為軸向左轉動,成左弓步,帶動雙臂、雙拳,右拳往上擊打左胸部,左拳向下擊打腰部,同時噴氣,意念內氣將雙拳崩彈出去。然後再吸氣,握拳,向右轉動,成右弓步,以左拳向上擊打右胸部,右拳向下擊打腰部。如此為一組,反復練習36次。
六羅漢撞鍾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雙手十指交叉,並抱於腦後。吸氣入丹田,然後閉氣,向前略低頭,雙手配合,下壓後腦,拔動後脊椎骨,從上到下一節節上拔,一直拔到尾椎骨也有感覺時為止。有時骨椎動的咯咯作響,並有較強的酸漲感。意念伴隨酸漲感,氣以丹田貫命門上注脊椎上行至大椎。有氣感時,兩肘內收抱頭,牽動左右背部,肌肉產生酸漲感,意念氣冠兩背,然後抬頭,放鬆全身,輕輕呼氣。如此共練習三次,氣布全背後做下一個式子。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向前平視,背牆而立。吸氣時,意守丹田,十趾抓地,全身放鬆,兩掌從兩體側抬起與肩同高,掌心向下,兩掌心翻前由兩側向前劃弧成抱球狀,同時內握變拳,兩拳相對,兩腿下蹲成高馬步。氣吸足後,雙腳雙膝由曲到伸猛然發力,以兩肩下至兩腰眼上為撞擊點,用整個後背猛向牆壁撞擊,雙手也輔助著向外展開,在背靠擊牆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將牆撞倒。用後背撞擊點反彈之力將身體推離牆面,站立在吸氣,再撞擊噴氣。如此反復練習36次。
七青龍頸鼎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面牆而立,彎腰九十度,以頭頂牆壁,頸梗直,雙手握拳。吸氣時,意守丹田,雙臂曲肘向上,向身後猛拉,腳跟離地,腳尖立起。氣吸足後,雙拳猛的向下沖擊,腳跟借雙拳沖出之力全力震地,在雙拳向下沖擊的同時,猛然噴氣,意念牆頂穿。再吸氣屈肘,再噴氣沖拳。如此反復練習36次,頭頂痛時,可用毛巾墊在頭上,不痛時將毛巾拿掉。練完該式動作,要做按摸眼睛,頭部等動作,以免氣沖眼球。
八雄鷹覓食
面牆而立,距牆約二至三尺(初時可稍近),兩足分開與肩同寬,然後上身前傾,兩臂向前平伸,手成鷹爪,大中食三指指尖垂直觸壁,虎口務虛圓撐,初行之時,因練此式者指端之力甚弱,腳部可全掌著地,距牆稍近。十日後,隨著指力的增加,可再逐漸加力,距牆三尺,再腳跟離地,使大部分體重前移至指端。吸氣時,意守丹田,兩臂慢慢曲肘牽動身體向前仆。氣吸足後,指端用力推牆,兩臂撐直,使身體隨之離開牆,同時猛然噴氣,意念丹田之氣奔瀉至指尖。如此反復練習36次。
九金剛擊石
先將鐵砂袋放於略比肚臍低的木椅或石台上,然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下蹲成高馬步,雙目向前平視,身體距鐵沙袋正中心約35厘米(以感覺打沙袋時手掌發力順暢為准),兩手握拳置於腰部兩側,拳心向上,全身放鬆,重心居中,平心靜氣,意守丹田一分鍾,然後開始行功。
1拍法
吸氣時,意守丹田,右拳變掌,輕松的抬至額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如同揮鞭一樣用右掌掌部向下拍擊沙袋,在擊中沙袋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拍擊下落時好象懸掛於空中的石塊,當繩索折短時,加速砸擊沙袋之上,但絕不可用力擊打。
2摔法(鐵拳功)
原式不變,拍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順時針扭動手臂握拳至拳心向上,以拳背象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甩擊,在擊中沙袋的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拳(打下時,拳心要朝上,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五指務要緊握成拳,指腕用力如握破雞蛋狀,以中指,食指指根鼓起的關節部位為主要著力部位打擊)。
3切法
原式不變,摔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如同揮鞭一樣,用右掌小指側快速向沙袋正中切下,切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小指側。(下擊時,手指要伸直,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掌側要垂直擊向沙袋,掌腕務要用力綳緊)。
4印法
原式不變,切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以掌根向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印出,印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掌根(下擊將觸沙袋時,掌指綳緊,手指自然張開,指尖靈活)。
5點法(鐵指功)
原式不變,印完後,吸氣提掌與額同高。氣吸足後,手臂放鬆,五指並攏成鉤手,象揮鞭似的快速向沙袋正中點擊,點中沙袋的一瞬間,猛然噴氣,意念丹田內氣注入右掌五指指尖(在擊中沙袋的一瞬間,五指要並攏齊,五指與腕臂成九十度垂直角,掌指用力綳緊)。
以上五法,合而為一組動作。反復練習36次後,換左手如上練習36次。
注意:此式練習前後一定要用葯水按摸手掌(如紅花油,正骨水等)。
十玉門鎖吼
取竹筷一根,用光滑的一端頂在咽喉的凹陷處,另一端用左手掌抵住,右手復蓋在左手上,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並下蹲成高馬步。吸氣時,雙掌帶動筷子順時針轉動,意想把丹田氣引至咽喉部位。氣吸足後,然後噴氣,噴氣時,雙掌用力向內按,同時伸頸挺喉,意想把竹筷頂斷。此為順式,做完後,接做逆時針轉動,方法要求同上,唯方向相反。一順一逆為一組,反復練習36次。
此式一般練習七日左右即可抵斷一根筷子,如果能斷一根筷子,即可用兩根筷子抵在一起練習,如果能將兩根筷子輕易折斷,則可改用紅纓槍練習。方法如下:
高馬步站立,將槍抵在牆根處,槍尖放在咽喉凹陷處。吸氣時,意想丹田內氣提至咽喉練功部位,雙掌放在腰後。接著咽喉練功部位開始運勁抵壓槍尖,迫使槍感向下彎曲。抵壓的同時要配合噴氣,如此反復練習36次。初時槍桿不易壓彎,隨著功力的增後,槍桿將自動被壓彎,自此,剛槍刺喉即告功成。
十一白虎卧道
兩拳撐地,拳心相對,兩拳間距與肩同寬,兩手臂彎曲約120度,以腳尖觸地,身體正直,不可塌腰,頭不可聳拉下去,頭與軀體成一條直線,舌尖輕抵上鄂,排除一切雜念。保持這個姿勢,力盡為止,時間逐漸增加,在雙拳撐地的過程中,意念雙臂如鐵柱一般,丹田內氣貫注雙拳,直達地球中心。在撐的力將盡未盡時吸氣,同時雙臂及拳放鬆,意守丹田。然後猛然噴氣,同時拳頭一緊,身子一顫。如此反復練習36次。
十二雙龍盤柱
隨意站立,保持雙拳俯卧樁狀態,將眼閉上,然後用自己的拳掌拍打全身各個部位,輕重以適可承受為度。身體越怕打的部位越要拍打。如頸,頭、胃、兩肋、腹部、前脛等部位要多打,勤打。拍打五分鍾後,停止拍打。放鬆身體後,意念自身高大無比,全身肌肉充滿彈性,意念四面八方有人向自己進攻,意念自身如彈簧一樣,一觸即彈,將進攻自己的人,棍棒等一一彈飛,彈斷。如此練習五分鍾。
十三仙人打坐
備一個一寸左右的坐墊進行盤坐,自然盤,單盤,雙盤均可,姿勢要正,含胸拔背,百會穴對准會陰穴,雙目微閉,雙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鄂,自然呼吸,雙手合十,放於胸前。吸氣時,意念一股真氣自百會穴進氣冠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氣時松肛,似守非守丹田,呼吸要均勻,綿綿長長,進氣要緩緩進氣,功中一切任其自然,修練十分鍾左右,功中要排除雜念,不要受外屆干擾,放鬆入靜,功後要收功。
收功
1搓手功:練完仙人打坐後,自然呼吸,散步三至五分鍾,然後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雙手提起,掌心相對互搓,使雙手掌心發熱。
2摩面:兩手掌心緊貼於面孔,由耳部下方向上旋弧至鼻按摩36次。
3摩眼眶:用兩手的小魚際穴部位(小指展肌部位),按摩雙眼眼眶,由里向外按摩36次,此功能解除眼睛的疲勞,從而增強眼的視力。
4捏按晴明: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尖按於兩眼內皉晴明穴位,按摩36次,按時由淺入深,此功可使眼內皉的動脈血液通暢,不至於氣充眼球,造成眼球混濁。
5摩迎香:使兩手的大拇指內扣於掌心成彎曲形壯,其於四指並齊,用食指按於鼻之兩側迎香穴按摩36次。
6梳頭皮:兩手十指分開成梳狀, 從前向枕骨部位梳按,梳按時刺激大腦正中和兩側,共做36次。
7鳴天鼓:兩手的中指按於後腦的枕骨上,用食指搭在中指上向下彈,有節律下彈36次。
8摩耳輪:用兩手的拇指,食指捏在耳垂部,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的按摩作為一次,共36次。
9左右轉頭: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目平視,頭頸放鬆。頭頸向左轉時看左肩頭,向右轉時看右肩頭,左右各轉36次。
10叩齒咽津:自然方松站立,仍然舌抵上鄂,上下牙齒輕叩,心中默念:「牙齒堅固」,共叩齒36次;然後用舌在口中攪動津液,徐徐下咽丹田,如果津液較多,可分三口咽下。
收功後,可適當輔助修練舉重,啞玲,拉力器,健身器等體育器具,增加力度,與氣結合,功效更好。
龍吟虎嘯護體功訓練進度表
功法 一至十日訓練 十一日至二十日訓練
名稱 每日次數 每次時間 每日次數 每次時間
陰陽運球 2次 10分鍾 2次(下同) 5分鍾(下同)
金光耀輝 2次 10分鍾
純陽練丹 2次(下同) 10分鍾
渾元罩體 練18組(下同) 練36組。(下同)
金剛撥鼓
羅漢撞鍾
青龍頸鼎
雄鷹覓食
金剛擊石 左右各練18組 左右各練36組。
玉門鎖喉 喉頂竹筷練36組。 喉頂鋼槍練36組。
白虎卧道 雙拳俯卧3—5分鍾,松緊18次。 俯卧5—10分鍾,松緊36次。
仙人打坐 10分
收功 練36組。 組。 練36組

加油!

Ⅶ 叩齒咽津療法是怎麼進行的

叩齒即上下齒相互叩擊,可先有重點地叩擊兩側臼牙36~72次,再叩門牙36~72次。叩齒時,排除雜念,思想放鬆,有節奏地進行。

咽津就是不斷地把口中唾液咽下。叩齒中會有津液生成,可鼓漱幾下後咽下。為了使口中唾液分泌增多,可採用攪海的辦法,即用舌頭攪動口腔,在牙齒的外上、外下、里上、里下,依次輕輕攪動,反復多次攪之,使口中津液逐漸增多,以至滿口。先鼓漱十餘下,然後分數次咽下。

叩齒鍛煉能堅固牙齒,增強咀嚼功能,這對於胃腸病者來說,是十分有利的。有句通俗的話,牙好胃口好,是有道理的。

生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唾液來自唾液腺。人有三對大唾液腺,即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分布在口腔壁及舌下,每對唾液腺還有導管與口腔通連。此外,在口腔的黏膜和舌頭的表面,還生有無數的小唾液腺。口腔中的各腺體含有漿液細胞和黏液細胞,在神經的支配下,能夠分泌大量的唾液。也就是說,採取叩齒、攪舌等方法,能使唾液的分泌增多,對於胃腸保健,大有裨益。

Ⅷ 氣功是咋煉的

可以 看看這個 簡便易行隨時可練的氣功健身法
⒈咽津功(玉液煉丹)
中國古代,有許多醫學著作中,都記載了咽津功的方法和其作用。古代人把口中的津液稱之為醴液、華池、玉泉、瓊漿等。如晉·《抱朴子》記載:「能養以華池,浸以醴液,清晨叩齒三百過,永不動搖」。又如東漢文物《銅尚方規矩鏡》中銘文記載:「渴飲玉泉,飢食棗」,這里浸醴液、飲玉泉,就是古代的咽津養生氣功,而道家把它稱為玉液煉丹,流傳久遠。常年堅持鍛煉,可以卻病、可以保健、可以延年。
操作方法
⑴ 姿勢:靜坐、靜卧、靜站都可以採用。平心靜氣後,鼻息口呼,輕輕吐三口氣。
⑵ 叩齒生津:閉咀,輕扣牙齒20—30次。然後將舌頭伸出齒外唇內上下攪動,古代稱謂赤龍攪海。5—10此後津液可生滿口。
⑶ 咽津:把口中津液分成三口,再用意念隨吸氣把口水送入丹田(小腹氣海部位)。每次練生津法三次,每次分三口咽津。每日可練3—6次。無病者,每日早晚各練一次。叩齒、攪海即可生津又可固齒、保健、治牙病。為幫助記憶可用下面歌訣。
⑷ 咽津歌訣:一咽二咽,氣入丹田;三咽四咽,雲蒸露甘;五咽六咽,內景充實;七咽八咽,腎水上升,心火下降;九咽加一咽,真氣充實,氣通三關(任督交流)。常年鍛煉,壽可百年。
備註:
一 「渴飲玉泉,飢食棗」引自西安出土漢代《銅規矩鏡》銘文:「尚方佳鏡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飲玉泉,飢食棗,浮游天下遨四海,壽如金石之寶。」 此銅鏡是研究我國古代化學、養生學發展史的珍貴文物。
二 西安與延安之間有個廟 ,是唐代醫聖孫思邈的「葯王廟」,廟中存有「千金要方」石刻碑,碑上刻有「叩齒、鼓漱、咽津」等氣功養生記載。
《銅尚方規矩鏡》有八寸碟大小,銅制,銅鏡邊刻有文字,中間有山水和人物。表面塗黑漆,又叫黑漆乘。說明我國漢代化學工業相當發達。現珍藏在西安博物館。湖南等地也有出土,其銘文大體相似。1981年、1982年我參觀過此文物,第三次去沒有看到,已經列入一級文物珍藏。
三 本文曾在健康報等發表。
2,導引保健功
太極導引行氣保健功,簡稱「太極導引功」。是繼承中國傳統保健養生方法,並綜合各家之長,適合於中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知識分子練習。其特點是:吐故納新,導引行氣,練精練形並行。重點是練「返還」,即後天返先天。人到中年精氣衰竭,需要一種方法來改變或延緩這種衰老現象。《內經·上古天真論》記載:「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此即要懂養生和方法。《內經》還指出女子「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男子則「五八腎氣衰,發墮齒縞;六八陽氣衰於上,面焦,發鬢斑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中老年人要採用「提肛返還」之法,練精補腦,平衡陰陽,以保持形體健康,精神不衰。
本功是河北省醫療氣功醫院在臨床實驗周天功時,用作輔助功法,它可以防止出現副作用或糾偏。由於動作柔合,適宜中老年人鍛煉,在老幹部保健班上推廣,也受到歡迎。
(第一步功)
(一)無極立樁 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頭懸、松肩、手垂、凈慮、靜息3分鍾。
(二)沐浴靜身 姿勢同上,默想,呼氣時,想像水從頭頂澆灌全身,流到腳底,做3-5次。
(三)望月觀星 仰視天空,看得越遠越清楚為好,如看日、月、星、雲或山、林等3分鍾。
(四)吐故納新 長呼氣,半下蹲,雙手自然下垂,呼盡為止;長吸氣時,身體直立,吸滿為止。
(五)導引行氣
1,攝氣入丹,將遠景採回凝視三分鍾,變為氣霧或光團。低頭將氣霧或光團慢慢送入丹田(小腹氣海部位)。
2,吸氣到命門,同時頭慢慢下低,弓背彎腰,腿下蹲,腳趾抓地,舌抵上齶,手握拳、閉氣。呼氣時趾、指放鬆氣沉腳,舌放下。
(六)力推雙山 雙手側平舉,立掌。吸氣彎肘收掌,呼氣向外推掌,如同推開兩扇門,8次。
(七)回頭望月 雙手叉腰,頭向左轉頭、腰4次,眼看左肩,再向右轉頭、腰4次,眼看右肩。
(八)運揉太極 雙手如抱球,吸氣時手開如拉粘絲,向外展開。呼氣時,手合如揉氣球。
(九)按摩疏導 雙手由丹田起往下按摩小腹、腹股溝、大腿、小腿內側到足踝,再從後側從下往上按摩至腰部、胸部、上肢,再返回腹部,做2次。
(十)拍筋壯骨 兩手輕握拳,左手叩擊丹田(小腹),右手拍擊命門(後腰),各三次,左右換手再叩擊三次。右手拍擊左上肢,上下反復二次;左手拍擊右上肢,上下反復二次;兩手從兩側上胸部往下拍擊到腹部,上下反復二次;兩手拍擊雙下肢,從腹股溝開始沿內側拍到足踝,再從足外側返回,反復二次,收氣歸元、收功。
(十一)提肛返還 站立,雙腿微蹲,雙手再臀部兩側,兩手如按水球狀下按,吸氣提肛門,縮睾丸,呼氣手放鬆,還原,做3-5次。
(十二)神通夾脊 吸氣雙肩及上肢抖動,如柳枝隨風向前搖動,引氣過夾脊、上肢到手。呼氣還原。提肛返還
收氣歸元 雙腿直立,吸氣,雙手向上畫太極園,呼氣時從頭上下落,眼看中指指尖,收氣歸入丹田,輕揉小腹36次。
註明:
導引行氣功,本功是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在實驗周天功時,依據練功需要而編創的輔助功法,可以防止出現副作用。由於動作柔合、簡便、好學,適宜中老年人鍛煉,在老幹部保健班上推廣,受到歡迎。並已推廣到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鍛煉是可以根據時間、地點、年齡、體質,從12節動作中任選其中1—2節練習。
3, 內養功簡便呼吸法
氣功鍛煉五調之中的調息就是調整呼吸問題。在整個氣功鍛煉中調整呼吸對人體生理機能有一定影響,運用得當,有助於醫療保健和提高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如果運用不好也會帶來副作用甚或引出偏差,所以說氣功鍛煉沒有調息的內容和功夫不能稱為氣功。(一)呼吸對人體生理的作用
呼吸使人保證從自然界獲得維持生命的氧氣,排除二氧化碳,以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呼吸是人類的基本生命現象之一,所以說沒有呼吸活動就沒有人的生命存在。它包括外呼吸和內呼吸。所謂外呼吸是指在肺臟內部所進行的外界空氣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也稱肺呼吸;所謂內呼吸是指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也稱組織呼吸。不論是內呼吸還是外呼吸都需要血液與氣體結合並進行運輸,從而構成了內外呼吸的統一,來完成生命機構的氣體交換任務。氣功中的呼吸,主要指調整肺呼吸,經過鍛煉使呼吸達到均勻、緩慢、深長、甚至達到閉息的程度,從而對內呼吸也產生良好影響。比如:
1、通過調息鍛煉,首先是呼吸頻率逐漸減少,可由正常人的每分鍾16至18次,逐漸減少到每分鍾8次、6次、4次,甚至減少到每分鍾1次。而練功者並未因呼吸次數的明顯減少而感到不適,當然呼吸的鍛煉離不開意念使用。
2、增強肺功能:由於調整呼吸,致使膈肌上下活動的幅度加大,可由正常人的2~3厘米增大到5~10厘米,個別的更大一些。實驗證明膈肌下降1厘米。肺活量可加大300毫升左右。說明氣功的呼吸鍛煉對肺活量有明顯提高作用。練功有素者,肺臟每分鍾通氣量可以減少20%~30%,而潮氣量則有明顯增加,有人報告可以增加到78%。在練功中肺泡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氧含量減少,但這是氣功特有的作用,此時不僅無缺氧感覺,反應更敏捷,這對運動員是很重要的。
3、對植物神經系統的調節:通過調息鍛煉可以直接作用於植物神經系統。當加強和延長呼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而加強吸氣時則結果相反。我們可以通過加強吸氣(如吸停呼法)或呼氣(吸呼停法)的鍛煉來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機能活動,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4、自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由於氣功調息鍛煉,胸腔負壓加大,回心血液流量增加,由於腹式呼吸的形成丹田血流量提高(小腹與內臟),從而促進了血液循環。同時橫膈上下活動幅度的加大,對肝、脾、胃、腸等內臟起到了規律的柔和的按摩,從而加強和提高臟器功能,達到醫療和改善生理適應能力及生理穩定力目的。
5、增強元氣作用:練氣功的目的是增強元氣以達到強身和提高免疫功能。「氣沉丹田」、「練精化氣」、「練氣還神」、「後天返先天」、「真氣內在」、「布氣攻疾」等,對人體有醫療、保健、養生、增智、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這些還是我們氣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6、協助調心神入靜作用:調息本身可以使人靜快,「息調則心定」即是這個意思,「心息相依」又指出調呼吸與調神有相互依賴和密不可分的關系。臨床測試證明,入靜不好的呼吸必然紊亂,而調息不好的又難以入靜。能入靜者又可使反應更敏捷,增高警覺性,改進身心的協調和行動的效率,因此可以增加智慧提高運動員的競性水平。
(二)練功中的呼吸形式
氣功流派很多,功法繁雜,但就呼吸形式歸納起來不外下列幾種:
1、自然呼吸法:正常人的生理呼吸形式有3種: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混合呼吸。在練功中不改變原來的呼吸形式和次數,伴隨姿勢和入靜鍛煉即是自然呼吸法,有人稱之為正呼吸法和順呼吸法,這種呼吸練久了,也可達到高級階段。
2、呼吸停頓。
(1)吸、停、呼法:即改變原來呼吸形式,在呼氣後停頓一下,然後再把氣呼出去,呼氣時不停頓,這種呼吸要伴隨舌動和默念,由於臨床應用較早又稱第一種呼吸法。
第一種呼吸法示意圖:見示意圖:
(2)吸、呼、停法:這種呼吸法又稱第二種呼吸法。即在呼氣時停頓一下,吸氣時不停頓。
第二種呼吸法示意圖:見示意圖:
(3)第三種是吸、停、呼、停法:就是吸氣完後停頓一下再把氣呼出,呼出氣後也停頓一下,舌動與默念可見示意圖:見示意圖:
(4)第四種呼吸法:吸停吸呼法。這種呼吸法比較特殊,即吸氣後停頓一下,繼之再吸氣,吸滿後再呼氣,或連吸3口氣後再呼出。
(5)第五種是逆呼吸法:這種呼吸法是在吸氣時收小腹(腹肌呈緊張狀態),呼氣時小腹凸出(腹肌放鬆)。在練此呼吸法時在吸氣後也有一個停頓。
(6)抓閉呼吸:這種呼吸是在鍛煉中要配合手足動作,即在吸氣時足十趾抓地,手握拳同時伴提肛(門)動作。吸氣完後閉住氣停一下,然後吐氣,吐氣同時足趾和手指都舒展開。見示意圖:
(7)吐納呼吸法:吐納呼吸是用長吐氣和長吸氣的方法進行鍛煉。在練習中伴隨意念,即吐氣時默想著把全身濁氣全部吐光;吸氣時把新鮮空氣全都吸到身體各個部位。要求吸的越滿越好,吐的越干凈越好。
(8)胎息(龜息)法:這是一種經過長期鍛煉而產生的一種呼吸形式,即在練功中呼吸出入綿綿微微,達到「鴻毛著鼻而不為動」的功夫。古代人認為胎兒在母體中藉助臍帶、胎盤的血液呼吸,稱為「胎息」。
(9)踵息、喉息:踵息指久鍛煉而產生的一種深長呼吸,這種呼吸也可稱內呼吸,是與喉息和自然呼吸相對而言。喉息指的是淺呼吸,就是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其中也利用喉頭呼吸法進行練武功和硬氣功。
(10)意識呼吸、喉頭呼吸、皮膚呼吸:這3種呼吸法是經過長期呼吸鍛煉而產生的一種特殊呼吸形式,或高級呼吸鍛煉法。氣可以由意念支配,用則來不用則無,是一種無形無象的東西,初學的人是無法體會這點的。這類呼吸除用來練功保健外,還可以用在競技或技擊上。但這里所指的喉頭呼吸和皮膚呼吸與正常生理所講含義是不同的。
(11)內呼吸:指明體內呼吸,包括龜息、胎息、踵息和意識呼吸。也指用意念引氣沿身體一定路線運行與肺呼吸無關的意念呼吸。
(12)聽息、數息、隨息等:這類呼吸都是初學氣功的人用來幫助入靜的方法。如在練功中聽自己的呼吸是否有聲,長短、深淺等。或練功時數自己的呼吸次數從一數百數千,周而復始。此外還有哼哈呼吸、命門呼吸、丹田呼吸等等,這里不一一介紹了。

(三)呼吸應用問題
1、調息原則:氣功的調息原則也要自然。自然呼吸和初學停頓呼吸,都不要吸的太滿或呼的太長,以免引起頭暈頭脹頭痛,個別會引起心悸、胸悶、腹痛等症。在練停頓或呼氣停頓也都要自然,不可勉強,停頓不是閉氣,吸氣和呼氣都留有餘地。抓閉呼吸則又要求吸的越滿越好,呼氣吐的越長越好,這要注意辨證選用呼吸法。呼吸系統、心腦血管系統有病的不可用或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患者練功切忌猛呼,以免出現偏差,造成不良後果。呼吸鍛煉上也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不可急於追求呼吸效果。
2、呼吸次數減少問題:練功中的呼吸次數各流派功法幾科都沒有統一標准,要因人而異。平時的生理呼吸男性為每分鍾15次左右,女性為18次左右。運動員和久練氣功的人,呼吸次數相對減少,有的每分鍾可減少到每分鍾1次或更少,但這也只能在練功達到入靜狀態後才能達到,不入靜則達不到這種效果,初學者更不易達到。所以呼吸次數減少是長期鍛煉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成的。呼吸次數的多少又與治療效果沒有絕對關系,萬萬不可單純追求減少次數同時注意氣功的呼吸鍛煉很少要求出聲(除個別功法配合發音外),要綿綿若存。有聲為喘本,是練功不好的表現,要予以糾正。
3、呼吸的通道:練功要求呼吸道通暢,如果有鼻病、喉病等要先治療後再練功,以免影響效果。一般的呼吸法都採用鼻及鼻呼法,如內養功、強壯功、周天功等都要求鼻吸鼻呼;也有的功未能的呼吸要求鼻吸口呼,如吐納法等;有的功未能則要求口鼻兼用,以動功為多,個別情況下還採用口吸鼻呼法。至於皮膚呼吸、意識呼吸、胎息的呼吸通道目前還說不清楚,這種呼吸是無形無象,主要是意念問題。這種呼吸主要用於養生、修練武術搏擊之用,臨床很少運用。我們主張練功時還是以鼻呼吸為好,從生理上講鼻腔有過濾、濕潤和加溫空氣的3個作用,符合人體生理需要。
4、呼吸時的伴隨動作:由於功種不同,鍛煉目的不同,有的功法練呼吸時要配合一些其它內容,綜合起來可有4種:
(1)呼吸與默念配合:這種經較多見,在練呼吸時要默念一些字句,如內養功等要求在吸氣、呼氣和停頓時都可默念與健康有益的字句,如「自己靜坐身體能健康」等。各流派有不同的默念內容,目的是協助調息入靜,但默念字數不宜過多,以免引起憋氣等副作用。
(2)呼吸與舌動配合:這種也較多見。在練呼吸時要把舌尖抵住上齶,還可伴隨呼吸上下起落。如內養功的第1、2種呼吸法即是。舌動或舌抵上齶有排除阿念幫助入靜作用;唾液分泌增多,有利於消化和增進食慾;有利於真氣運行,可以打通任督二脈氣的交流,古代稱之胃「鵲橋」。但鍛煉中注意舌抵(貼)上齶,而不是舌頂上齶。用力過強會引起舌體疼痛或頭暈、頭脹。
(3)呼吸與動作配合:此法多用於動功。一般的配合規律是按升降開合配合,如手抬起的動作或雙手向外開的動作都配合吸合,而雙手(或腿下蹲)下落,或向里合的動作都配合呼氣。呼吸與動作配合鍛煉可以提高鍛煉效果,有利氣血運行、疏通經絡以治療疾病,古代稱此法為導引術。
(4)呼吸與意念配合:練呼吸進配合意念的鍛煉也很多,如近代王竹林的《意氣功》完全是配合呼吸讓氣從一個穴位走到另一個穴位。此外還有一些拳術如太極拳的動作、意念與呼吸也是不可分割的,所謂以意行氣,意到氣到,氣到力到。
5、氣沉丹田與腹式呼吸的形成:氣功鍛煉時要求氣沉丹田,也稱氣貫丹田。這是由於長期的呼吸鍛煉而形成的腹式呼吸,鍛煉中的有意識的使膈肌上下活動幅度加大,用意念誘導氣沉入小腹,在膈肌下降時推動腹腔內臟下移使小腹突起,感到氣好象沉到小腹,這就是氣沉丹田。初練時腹式呼吸難以形成,完全以意念引導,也可將雙手放在小腹上作誘導物,慢慢會形成以小腹為中心起落的腹式呼吸,有時小腹還會感到發熱,這是腹式呼吸形成後的效果,是元氣上升的表現,有的人這種熱流還傳導到身體其他部位,如全身和四肢,但最多見的是熱流向會陰、尾閭、後腰背部傳導,這是真氣運行的表現,古代稱此步功為周天築基功,可見腹式呼吸鍛煉的重要性。但在鍛煉中也不可盲目追求形式,一味使勁鼓肚子,這樣會感到吃力和疲勞,使力過大還會引起腹痛甚至腹瀉。要循序漸進,大約要1個月左右即可以形成這種腹式呼吸,個別的可能稍快一些。
臨床實驗證明,在腹式呼吸的同進拉長呼氣時間,不注意吸氣可加強呼氣機轉,對高血壓、便秘、潰瘍病、胃下垂、消化不良等有醫療作用。高血壓患者不宜採用停頓法,避免因停頓引起緊張而使血壓暫時上升。而低血壓、腸蠕動過速、過敏性結腸炎等症可拉長吸氣時間,不注意呼氣,以加強吸氣機轉,達到醫療目的。
4, 增力的抓閉功
用一分鍾時間,可以練習增力抓閉法。操作:卧、坐、站姿式都可以。吸氣時手慢慢攥拳,停閉2—4秒,之後呼氣。做2—3次即可。每日3—6次。有增力作用。久練可有增強腸胃功能、增強腹肌力度、減肥和治療植物神經功能失調過敏性哮喘等作用,
5,一分鍾的吐氣法
用一分鍾時間,可以練習吐氣法。操作:卧、坐、站均可。把兩只手(或一支手)放在小肚子上,不要注意吸氣,只注意呼氣。呼氣時首長要輕輕用力壓一下丹田部位(肚臍下3寸為中心部位)做3—4次。每日做4—8次。有放鬆、安靜、降血壓等作用。
6,撒豆成兵保健法
用3—5分鍾,坐撒豆法。操作:取盤坐、平坐位均可。用2—3兩黃豆(黑豆、綠豆或金執行車的軸承珠子)放在左手掌心,擁有手捏幾粒往前、厚、左右撒(扔)出去,然後用蹲式撿回來。如果有興趣可以練30分鍾。有放鬆、解疲勞、治失眠等作用。
如果沒有黃豆、綠豆,也可以用「抓空法」,用想像法,在手裡抓空,之後仍出去,也會起到相同作用。
7,心醉的音樂放鬆法
採取坐、卧、站姿式都可以。打開音響(或小收音機、錄放機放在身邊),選擇山林音樂,絲竹樂等,先播放聲音稍大一些,1—2分鍾後再慢慢把聲音放小,個人能聽得見就可以了。每次5—15分鍾。每日2—3次。最好不採用銅管樂或過於歡快的音樂。有安靜、放鬆、解除心煩、急躁,有康復、養性等作用。

Ⅸ 怎麼修練,就是能改變身體能感覺到身體得每一個部位,強身健體還能內視丹田。求方法秘籍,我堅信一定有。

體發力基礎肌肉三種肌肉:白色肌、血紅肌、粉色肌
白色肌身體比例概7主要提供硬度與耐力形狀
血紅肌佔2提供爆發力
份肌肉1耐力、爆發力都提供
鍛煉格鬥肌肉門充刺激粉色肌用剛能承受做作12重量練習事半功倍!
世界沒真格鬥師靠內功、運氣門要相信科
氣功經數千研究、斷優化進步本非安全仍極少數情況偏主要都: 擇功——體質病情宜練某些功(特別靜功)未能根據自條件(病況、體質等)家說勉強練 擇師——沒師指導或教功者條件足或術 雜練功——同練幾種氣路矛盾破壞內氣運行秩序 急於求——強求硬練循序漸進違背氣功松靜自原理 理失衡——內狀態相惡劣(憤怒悲傷沮喪)期練功 受外界干擾——練功程周圍環境現利素巨響、喊叫、受驚恐等 或自幸遇偏情況用糾: 內氣止---- 停止練功消除緊張思想留意周圍情況拍打適部位內氣全身流竄則拍打全身做按摩散步 外止---- 採取述行令身平復考慮換功或換師改變練功姿勢尤其避免盤坐閉目要改眼留意外界情況 走火---- 採取述所行暫再練靜功做攪海咽津(滋陰降火)做功做針灸推拿按摩及用食療(瀉劑)其火 入魔---- 採取述所行理智做解說工作若患精神病延醫症處理
編輯本段氣功修煉走火入魔糾偏
煉氣功要誠意我需要誠意修煉氣功初者沒恆毅力才問題所 相言「火」才機「走火」勤力煉功火何呢走火呢 氣功修煉「走火入魔」其實極高修煉境界現煉者「陽神」朗現等待跳形軀際打坐段著陰魔真「走火入魔」 煉陽神才資格走火入魔 所謂「陽神」其實質種高階氣態既種特異能量自身主體種具靈力能量 氣功鍛煉氣(能量)與精神意志(道德主體)融候種特異能量超越形質變現修煉者體內高階能力誘發形體氣機與精神重新調節前者氣機現焚火熾熱極熱轉化陣清涼稍慎能作轉化;相反火承風勢體內亂竄嚴重傷害體內臟腑氣機運作「走火」精神面由於道德意志要融入氣功態煉者道德修尚未堅定、仍貪戀於名利權欲副「德性」便焚身氣態受考驗異內景隨現些異內景都考驗性陰魔性修堅定煉者便內景著相妄念、幻想、癲狂精神狀態馬現「入魔」實質即俗語說「燒壞腦」 「走火入魔」既高階氣功修煉偏差初階我必擔障礙修行路要明白「走火入魔」我初者應該遇問題安打坐仍現所謂「走火入魔」現象堅持自看些異象情緒實能自控作何解呢

閱讀全文

與道冢功咽津功方法如何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周孩子高燒有什麼快速退熱方法 瀏覽:60
疑病失眠的治療方法 瀏覽:356
夢想變現的最佳方法 瀏覽:852
李逵敗給李鬼是什麼修辭方法 瀏覽:796
節約使用食用油的方法 瀏覽:340
蘇麻的食用方法 瀏覽:199
如何鍛煉減掉腹部脂肪最有效方法 瀏覽:157
曾經受的苦解決問題的三個方法 瀏覽:178
霞多麗葡萄的種植方法 瀏覽:779
肛周尖銳疣治療方法 瀏覽:244
怎麼踢腿減肥最有效方法 瀏覽:764
花王泡沫染發使用方法 瀏覽:91
有什麼方法殺蛐蛐 瀏覽:832
非同步電機輕載震盪抑制方法研究 瀏覽:476
學習技能計算方法 瀏覽:503
觸點插座開關安裝方法 瀏覽:118
植物接種方法一般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11
大眾車鑰匙使用方法 瀏覽:912
平衡核心力的訓練方法 瀏覽:382
底盤懸掛檢查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