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讓孩子自律
很多孩子好動,學習成績差,讓很多家長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自律起來?
1、發現孩子的興趣要讓孩子每天看書,那孩子可能很難做到,但如果用漫畫代替書,就容易多了。因此,一開始家長要幫助孩子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只有孩子感興趣了,他才有耐心坐下來做這件事。
自律的人責任感一般都很高,做事認真負責,不會推三阻四。通過學習自律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並教會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7、激勵孩子優秀的孩子會得到表揚,而孩子在自我控制階段,肯定會很困難。兒童心理的各個方面都沒有成人那麼成熟,因此父母可以在孩子完成階段性目標後,適當地給予鼓勵,讓孩子得到滿足。兒童在獲得了前進的動力後,會主動地約束自己,最終取得進步。
⑵ 如何才能教會青春期的孩子學會自律
從一些小事情讓他們做起呀,因為一般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別叛逆,所以你要特別好注意她的想法,否則的話,怎麼樣都教不會他自律,甚至會讓他更過分,因為他們那時候一旦對他們產生不好的想法,他們就會特別的去拒絕,特別的會去和你做對。
⑶ 父母該如何去培養孩子自律有哪些竅門嗎
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們制定計劃、委派任務,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被強迫、被威脅的,孩子很可能就會找辦法消極抵抗。
所以,在培養孩子自律習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
1.父母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讓孩子跟著您走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當引導孩子按照先「苦」後「甜」的原則做事情,教會孩子先將享樂推遲,先完成自己的小目標,再去「享受」。
不要總是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或慾望,給他們一個等待的時間或是通過做事情來交換,這是一個意志力鍛煉的過程,可以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和抵禦誘惑的能力。
在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買一本自律表,記錄孩子的成長。
⑷ 對於孩子培養自律習慣很重要,家長如何引導呢
孩子拖拖拉拉,沒有自主性,沒有習慣性不懂得自律,成為了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事情,很多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大部分的孩子存在這樣問題時,家長都會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然後孩子會按照家長所說的方法去做,慢慢的形成了習慣之後,孩子如果離開了家長的叮嚀,那麼孩子往往在做事時就一點沒有主心骨,如果讓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家長的引導就非常重要。
提醒大家:莫強求才能讓孩子懂得自律
有時候家長往往會給孩子安排一些孩子不想要做的事情,可是要知道,如果你在強求一個人做事時,那麼他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做出來的事情絲毫不完美,所以我們在做事時一定要懂得讓孩子自己養成自律的習慣,不要去強求他尊重孩子的意見,才能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自律,家長的苦心才會不白費。
⑸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律
在自律的反面,有個詞叫拖延:
「作業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爸媽還沒催,我再多玩會手機」「沒事兒,再睡會,上學應該不會遲到」「反正不急……」
成人眼裡,孩子經常有一種主觀拖延現象,總是推遲應該完成的事情,顯得拖拉磨蹭。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需要引導孩子養成有效地管理時間、高效地利用時間的好習慣。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遵循時間計劃去做事,給孩子制定時間表。
比如當孩子做一件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時,讓孩子自己給出一個完成時間,告訴他在這個規定時間內做完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自由支配。
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⑹ 培養自律的孩子,你會用什麼方法
自律是人類最為重要的本質屬性之一。很多人正是因為缺乏自律,才鑄成了終生遺憾的大錯。人性的力量來自兩個部分:意志力與自律能力。然而,很多爸爸媽媽平時對自己的孩子過於溺愛,不注重對他們自我約束能力的培養,所以孩子在某些場合往往因舉止不當而惹人嘲笑。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與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有著直接的聯系。因此,對孩子自律能力的培養是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只有當他的言行舉止合乎法度時,他才能真正獲得安全與幸福。
學會運用緩和的語氣
對爸爸媽媽來說,還有一點要引起注意,那就是當你同自己的孩子講話時,一定要養成語氣緩和的習慣。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對孩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包括對任何人)惡言相向,更是因為那種大呼小叫、聲嘶力竭的聲音只會令人覺得難以容忍。因此,你語氣上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在孩子的心中引起相關的反應,不同的講話方式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情感與行動。
如果你說話的時候語氣堅定、毫不遲疑,那麼孩子就會明白你的決定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同時,這種堅定的語氣還可以讓你的期望與要求變得更為明白、有效,但是,語氣堅定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要大呼小叫。因此,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只要在同孩子說話的時候能夠做到語氣溫和而堅定,孩子都會欣然從命。
⑺ 培養孩子自律的八個方法是什麼
1、學會遵守規則。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家長要讓孩子了解各種規則,行人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等,還有要禮貌待人、做事不影響別人等等,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規則給予孩子監督指導。
2、對時間的管理。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家長就要逐漸培養孩子在時間上的自律意識。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別喜歡的事情,比如看電視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3、延遲慾望滿足。
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適當延遲滿足孩子慾望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注意培養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孩子拿成績來換,有成績才有獎勵。
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孩子必須學會好好說話。
4、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自律的人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在面對誘惑時能更好地審時度勢,懂得拒絕,成就更好的人生。興趣,會讓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
5、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並執行。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買幾個玩具,就不能再多要其他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動畫片……然後,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6、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律性越強,相反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如果真正愛孩子,真的為孩子考慮,不為孩子包辦一切、不當眾批評孩子、不拿別的孩子比較、不打罵孩子、不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意見。
7、爸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麼就不要言傳。如果想要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那麼,自己就要成為自律的家長。
8、給予正反饋
正反饋是指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行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勵的,從而去激發他更多地做這種行為。為了讓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著日常要設置的正向鼓勵的事情都是有關孩子能夠做到自律的方面。
(7)如何教會孩子自律你方法用對了嗎擴展閱讀:
自律的好處:
1、自律可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熬夜和賴床,但是自律的人擁有很有的生活飲食習慣,早睡早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生活,都能保持有條不紊。
2、自律可以讓人更健康,這個健康指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精神。自律的人三餐穩定,目標明確,從來不拖泥帶水,處事干凈利落。
3、自律可以治療拖延症。拖延症是當代人群幾乎人人都有的病症,但是自律可以讓更快的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凡事都井井有條起來。
4、自律可以開闊眼界,贏得別人的尊敬。自律的人生是不允許被浪費的,所以才會事事追求完美,絕不肯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