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韓寒寫作技巧及方法是什麼呢

韓寒寫作技巧及方法是什麼呢

發布時間:2022-03-03 00:57:07

A. 韓寒的寫作技巧與文字特點

韓寒的文字老練到實在不像是出自他這個年齡的手筆。他是個社會的旁觀者,人情世故均盡收眼底,似乎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的敘述和描寫略有些誇張,但誇張得適可而止,是漫畫式的變形,介於諷刺和幽默之間。他像個相聲大家,說著好笑的話而自己是絕對不笑的。他隱去了公開的立場,但立場卻又在字里行間表達得極其鮮明!

B. 怎樣擁有韓寒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

額……

寫作風格,因人而異。

建議樓主不要去想學習別人的寫作風格

這東西是學不來的。

C. 韓寒的寫作特點與寫作風格

韓寒實話實說, 他敢直接了當的諷刺中國政府,中國法律,一切莪們看不慣鍀現象他都敢直接指責, 而且講法十分幽默,文筆很好,真的很好,他以前說:「要超郭敬明比超舒馬赫還難。」那絕對絕對是他自己謙虛勒。

對勒,順便想到他另一個優點,就是謙虛。

至於他寫作風格,就是幽默加上諷刺。叫人看勒就「上癮」了那種。以前卜是總說他罵人,說他這不好那卜好鍀嗎? 基本上這樣說鍀人要麼是沒看過韓寒作品的跟著別人下唱鍀,要麼就是被韓寒指責嘲諷過的當事人(他們自覺理虧,就只好搬出 「韓寒你罵人」這種最後掙扎) 再要麼就是沒搞清楚狀況,就看見電視上或媒體上瞎報道鍀人勒= =

總之他是個很天才鍀人//

D. 寫作的技巧和方法

①一篇好文章應該合乎這樣四點要求:(一)有內容,有主題,清清楚楚地看得出作者說了些什麼,為什麼要說這些話;(二)有條理,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哪裡多說,哪裡少說,看得出有計劃,有目的。文章的內容是經過組織安排的,材料是經過選擇的;(三)用詞大致妥帖,造句一般通順,標點用得正確;(四)字跡清楚,清晰醒目。
②要寫出來的文章有正確的內容,有明確的主題。 一個根本的條件是具備一定的思想水平。一個是明白事理、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必要的知識還有社會生活的知識和文化科學的知識。我們必須具備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的能力,才能在自己的頭腦里正確地把事物的條理反映出來,然後根據自己寫作的目的選擇,組織,安排,表現為文章的條理。
③提高你的輸入強度。要想作文寫的好,多看書是個硬道理。讀書對你是百利而無一害。第一遍,粗看,大致理解意思;第二遍,細看,理解文章結構,作者目的,欣賞好詞好句;第三遍,回味並把好詞好句抄在本子上做積累。在思考能力、表達能力相當的情況下,一個每年讀50本書的人肯定比一個每年只讀兩三本書的人,更能持續、高質量的寫出好內容乍一看覺得會有些困難,但實際一算,也就是一周閱讀一本書。拿一周閱讀一本20萬字左右的書籍來講,那麼一天只需要閱讀3萬字不到,按照正常人每分鍾閱讀200-500字的效率,那麼每天只需要花費1-2個小時就可以實現一周閱讀一本書,一年閱讀50本書。如果你像我一樣,有快速閱讀的能力(訓練「精英特快速閱讀」掌握的),能一分鍾閱讀兩三千字(具體可以根據內容難度自我調節),那麼每天閱讀半個小時,就足夠完成一周閱讀一本書的目標。
④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不是只有數理化才需要分析能力,寫文章同樣需要分析能力,否則有些事情或邏輯我們根本就表達不清楚或不對。鍛煉自己的總結能力和反復推敲的能力,每做完一件事後,我們回頭在仔細想想,還能不能做得更好,這對我們的表達能力是有相當大的幫助的。

E. 韓寒的寫作特點

1、具有娛樂性

《杯中窺人》是一篇新概念獲獎的文章,從它開始就為韓寒文風的基本特點奠定了基礎,既幽默又冷峭。韓寒文章最大的語言標志就是幽默,這也是他受到讀者追捧的重要因素。

2、具有隱喻性。

伊塔洛.卡爾維諾說過:寫作的真正含義是把什麼隱藏起來,再讓人去發現。韓寒的《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正是這樣的作品。

小說開頭,主人公「我」,一個名叫陸子野的男青年,開著一台1988年出廠的汽車,拐上了318國道。作品以一部旅行車為載體,通過在路上的見聞、過去的回憶、撲朔迷離的人物關系等各種現實場景,以陸子野本人對路上所見、所聞引發自己的觀點。

3、具有反叛性

韓寒的作品可以看到精神上的反叛傳統,韓寒說出很多學生經歷了想說但不敢說的心聲。

(5)韓寒寫作技巧及方法是什麼呢擴展閱讀

韓寒代表作品

1、《三重門》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2、《零下一度》

隨筆、雜文和短篇小說的合集。這些作品,有的回憶童年生活,有的記述校園生活,還有的是讀書筆記,反映了一個18歲青年的人生視野和感悟。

F. 怎樣擁有韓寒的寫作風格和寫作技巧

思想和靈魂才是創作的核心,關注別人的寫作技巧不如去體驗生活,藝術源於生活,不然寫作技巧再好也是一些廢話。

G. 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是指什麽

一 語言在心理治療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兩個人吵架,開始兩個人光「動口」-------唇槍舌劍:其中一個伶牙利齒,語言尖酸,另一個說不過他,另一人就變得的暴跳如雷,異常氣怒,面色由紅變青,血壓升高,情緒異常激動,最後這個「嘴笨」的人開始「動手」。我可能看出這一個吵架的流程是:對立的「語言」→氣怒→暴跳如雷→面色紅→面色青→血壓升高→情緒異常激動→動手打人。省去所以的中間過程,我們可以得到:語言→動手,即語言改變了行為!
兩個人打完架了,那個動手打人的人發了火,雖然「手」累的有點兒疼,但相對的內心卻「心平氣和」。而被打的這個人則「窩」了一肚子火,但又發不出來,異常難受。於是有人來勸慰他:唉,你就別生氣了,生氣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被打本能皮肉疼,如果再生氣的話則「心疼」,不是雪上加霜嗎?……..呵呵,如此一個人溫言細語在他耳邊輕輕勸慰,…….不多久那個被打的人便也變得「心平氣和」了。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個發生過程:語言→勸慰→安慰→支持→理解→宣洩→心平氣和→平靜→機體生理功能穩定(如血壓平穩、心率減慢等)。省去所有的中間過程則是:語言→機體功能穩定。
老百姓常說「惡語一句三冬寒」、「良言一句三春暖」正是此謂也。它說明,「語言」-----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包括內隱的生理活動的變化和外顯的行為動作的發生。
從能量守恆的角度看,上述「吵架」過程是:「語言能」(自創詞)轉化成「行為能」。------即是從一種形式的動能向另一種形式的動能轉化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心理治療過程,就是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能量轉化」的過程。即由心理治療師的「語言能」轉化成被治療者的「行為能」的過程。
綜述上言,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語言」能改變「行為」(包括內隱的與外顯的);二是心理治療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即由語言能向行為能轉化)。因此,基於上述「理論」,心理治療得以發生並產生療效。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心理治療的本質是能量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即能量轉化過程。
那麼它們是糾究是怎麼發生的呢?下文再作略述。

二 心理治療的實質: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上文所說,心理治療的本質是能量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其形式就是語言的交換------即語言的輸入與輸出過程。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語言」是指言語語言和非言語語言主(肢體語言),不是單一的「口語語言」。
那麼,「語言」產生療效(即發生動作改變)糾究是怎麼發生的呢?筆者認為,治療治師或他人的一些句經由當事人的耳朵進入他的大腦並在他的大腦內轉化成自己的語言開始運動,然後輸出,導致行為的改變。本人以為,思維即自我內部語言運動的過程。具體到每個人身上,糾究思維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這個過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不同的語言輸入就會有不同的語言輸出。正是由於這一點,我們的言語治療(即心理治療)才有了意義。具體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有什麼樣的語言輸出------這正是我們心理治療師們要研究理論與技巧了。不同的語言輸入會有不同的語言輸出,糾究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產生什麼樣的語言輸出------我們知道的越多我們的治療技術就越高超,我們的治療效果就會越好。筆者這樣認為。
知道什麼樣的語言輸入會有什麼樣的語言輸出的情況越多,則說明我們的經驗與理論就越好。這種語言的輸入與輸出對我們心理治療師本身同樣也適用,它產生於語言符號的「揉和」與「頓悟」及剎那間的「質變」過程。
值得注意,上述中的「語言輸出」也是指的「內隱語言」的輸出和「外顯行為語言」的輸出。

三 語言的輸出性治療:寫作治療

單就語言的符號而言,應該包括聲音語言、書面語言和表情動作語言。我們一般情況下的心理治療是聲音語言符號與表情動作語言符號的輸入與輸出的交換過程。是以輸入為主的治療模式。而本作者所要論述的是以「書面文字語言符號」輸出為主的治療,即寫作治療。廣義上的「寫作」應包括內容寫作和形式寫作。所謂內容寫作主要是指以注重寫作內容的寫作過程;而形式寫作則主要是指注重寫作形式的寫作過程。當然,從某一角度講,形式寫作也是內容寫作的一種,或者說也是一種內容寫作。比如寫小說,作者主要是指小說的內容與情節,並不很注重他的字跡寫的好與孬(前提是指以手寫為主的寫作),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種內容寫作而不是形式寫作。再比如,練習書法的人,他謄寫某一個詩人的詩,則他主要不是寫詩的內容,而是怎麼讓表達這些詩的字寫的更好看,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他是一種形式寫作,當然,他專心致志,也可以把他練習字的體形的好與孬為內容當作內容寫作。
總之,本人在此倡導的是一種與一般治療形式不同的治療,即一種以文字為載體,以輸出為導向的心理治療,即寫作治療。當然,大而廣之,一切輸出性治療皆為寫作療法。
如感興趣者可以接著往往下讀。接下來就具體說一說與寫作有關的事情。

四 寫作的狀態:入靜、冥想、放鬆訓練、催眠狀態

寫作首先要講一個「寫作狀態」,那麼寫作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呢?據筆者的經驗與理解,寫作首先要「靜」與「入靜」。即當你開始准備寫作,首先你要態度認真,然後你要想著「寫作狀態」並努力進入「寫作狀態」。於是你就開始,拿出筆,展開稿紙,開始從形式上「准備」進入那種寫作的狀態。當然,電腦寫作者也一樣,打開電腦,坐在電腦前,手置於鍵盤上,眼盯顯示器,開始「靜」、「入靜」與「有話題的『冥想』了」。

我覺得寫作的過程是由開始的「靜」→「入靜」→「有話題的『冥想』」→到大腦高度集中而肢體完全放鬆→至進入「自我『催眠』的狀態」。寫作,它是一種在潛意識狀態下的自我對話或單渠道潛意識內容的流瀉,我認為。所以認真而支持長久的寫作,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療的作用。

一種「話題」你開始可能只有一點點「線索」(或者說是「靈感」),你也並不知道你會寫些什麼或寫到什麼程度,但是你卻拿起筆來或敲起鍵盤開始寫來,呵呵,當你把整篇文章寫完,呵呵,你自己有時都不信你能寫這么好,這些兒內容是怎麼寫出來的,有時連你自己都不明白-----呵呵,這難道不是潛意識的流瀉?當然這些東西還都來源於客觀世界-----不過由經「意識」加工而已。正如庫存在潛意識里的內容都是由經意識之門而來陣年積壓的老貨一樣,只不過是在「意識」與「潛意識」對話或商量籌建某一工程事情時用到它又重新將它們(這些材料)重新取出而已。

弗洛尹德比喻意識正如大海冰山露出的一角,巨大的資源都在海平面以下------呵呵,我覺得之於寫作,靈感就如那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更多的內容都在海平面以下呢。所以我曾經告訴自己,寫作一定要勤奮,千萬不能放過每一個靈感,把每一次每一個靈感都捉住、記下、挖掘出------呵呵,那都在埋在海水以下的精美的「藝術品」喲,那如礦藏如寶貝哪。話是那麼說,可後來我也不夠勤奮------被捉住的靈感被寫下的文字畢竟還是少數。如果一個能把它一生中大部分的靈感都捉住、用上的話他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看看那些成功的了作家、教授或發明家,他們每個人都是能捉住靈感、並勤於捉住靈感、且好好利用靈感的人!所以結果是他們成功了,而我們不能。只要不是天生痴呆,幾乎每個人都是「大人物」的底子,-----只所以沒有成為大人物,是自己把自己給浪費掉了,糟蹋毀了。筆者這樣認為。

綜上所言,寫作是一種由經「靜」→「入靜」→「話題冥想」→「放鬆訓練」→至「催眠狀態」的自修過程。

五 寫作的深入:意象對話

寫作一但進入了「寫作狀態」,再往下進行,筆者以為成了「我」與「我」意象對話過程。從心理治療的角度,此時,我即為我的治療師。

此時,作者進入「痴」的狀態。是一種幻想。是一種白日夢。是一種無聲的自言自語。這一個階段是作者是自己潛入潛意識的海底自由自在的游泳。它可能會在那海底碰見小魚兒、海龜、美麗的珊瑚、海藻或者會見到兇猛的大鯊魚,或巨大無比的鯨…….呵呵,在自我催眠下,在自己的潛意識海底,或驚或喜,或靜或乍,或唱或跳,呵呵,由不得你啦…….當然,這只是在深度自我催眠狀態下,是在徹底的「忘我」過程中才發生的。當然一般情況下,我們達不到這種程度,即便達到持續時間也很短。大部分寫作是在半痴半迷中度過。即中度催眠或淺度催眠下進行。既然是淺度或中度催眠態中進行寫作,那麼「意識我」就還沒有完全陶醉,此時他就得有想法。那麼我們就得利用他這種想法-----來達到自我目的。從心理治療的角度,即有意識的自我治療。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講一講寫作的行為:角色扮演與心理劇。

六 寫作的行為:角色扮演與心理劇

當然,在淺度或中度催眠態下,自我是很有自我意識的。因此他就得引導自己、發揮自己、控制自己------以此來表現自己、指導自己。完成寫作的過程。從心理治療的角度講就是完成自療。

寫作行為的發生,就象一場心理劇與角色扮演的過程。此時,人「心」即是一個大舞台,意識的空間是檯面,潛意識是篷幔,而「自我」就是在這個空間中扮演角色的劇中人。扮演的角色及演戲的內容決定了寫作的內容,投入的程度演戲的效果決定了寫作的質量。在這個表演過程中,一切都是真實的,真實的如真實的一樣。你根本意識不到它的假,自我是沒法看清自我的,如果沒有一面鏡子的話。寫作的深入即為一種宣洩,在宣洩的時候,其目的就是要把這面鏡子撤走。讓它忘了自我而成為自我,在那一刻。

寫作的行為是在心理劇院里模擬現實生活的真實。現實生活以其真實深刻投射在心理的影幕上化成豐富的思想表象------然後角色表演開始,在這里,你是你自己的觀眾,你是你自己的導演,你是你自己的主角,你也是你自己的評委!想像:頭顱里的電影開始放映!而寫作,便是那劇本的創作!是生活腳本的符號化!一切的一切都在你自己的體內進行。寫作默不作聲,又音響驟然。

寫作的感受有兩種:一是痛苦但快樂;二是快樂但痛苦。前者象產婦分娩,後者象初次性愛。事實上,一是一種創新,另一是一種創造! 無論其情況如何,都是有意義的。

那麼,到底該如何在你的心靈劇院里扮演好你的行為角色呢?實際上通篇都是在論述這一個問題。它似乎沒一個明確的一二三四的答復,但讀完全篇,稍加感覺,便會有個整體概念。不再費話,且看下文。

七 寫作與敘事療法:人物------書面講故事,自己是自己的作者

人生即是一部小說。每天便是一篇散文。如果你願意,每小時都是一首詩歌。------人生便是一部小說,你是那小說里的主人翁-------你更是那作者!

在構思小說的時候,你有了開頭,但你並不知道故事向哪個方向發展?你更不一定知道小說中的人物的命運如何-------一切如現實生活中的你自己,如你自己的命運一樣!你是你理想藍圖的構創者,你為自己的人生設計了很好的明天。但你並不一定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因此,人哪-------你才感到迷茫或困惑!因此,你哪------人才產生心理疾病啊!

作為人生之小說-------問題是你是它裡面的主人翁-------但很多時候你並不一定知道你還地那小說的作者!因此你只知道煩惱、傷心、自卑與困惑,你並沒有想到它------這個現狀還可以改寫啊?!如果你能意識到,你的做法就不是去煩惱傷心自卑與困惑了,而是把那故事給改寫了!

好,寫作,便是讓使靜下來,進入自己的內部------然後再出來,反復出來進去,將自己看個清楚透澈!以便決定自己人生的故事該怎麼去書寫!

寫作,在自己的思想框架里,作自己的作者,當自己故事的主人翁-------修改和編寫自己的人生!

敘事療法便是這種思想的聚結集合。但它是一種他療。是治療師與當事人共同的作品與創作。而寫作療法也秉承了這種思想與作法,但它是一種自療方法,是自己對自己的治療。如果掌握了這種方法,對於有學歷、有寫作愛好又有心理問題的朋友,更是有好處的。

具體寫作療法與敘事療法該怎麼做或如何相結合?呵呵,你必須看了本文後,再去看看敘事療法才行。

八 寫作實質:一種想像技術的物化

寫作,實際是一種想像的物化過程,是物化的精神或精神的物化過程。它明顯的是一種想像技術的具體應用。而想像又是一種內部的行為,是一種內部語言的運動。所以寫作即為一種內部語言運動的外化顯現。

想像包括主動想像和被動想像。主動想像有思考、邏輯推斷、和問題解決等。而被動想像則有幻想、幻覺、白日夢與做夢。想像技術便是指進入燕運用上述想像的過程與技術技巧。想像技術包括,內陷強化技術(包含內隱正強化、內隱負強化),自由聯想,人工夢技術(包括催眠術與意象對話)、冥想、入靜訓練、行為修正(包括內隱行為修正如認知療法和外顯行為矯正技術如滿灌療法)、主動意象、指導想像等等技術。

而寫作治療便是上述技術的雜揉綜合運用。是將種運用的過程具體物化外顯。從而用那外顯的動作(寫),內隱的語言(想像及思考)將心理內容(包括不健康的內容)詮釋出來。

所以,寫作的本質便是這種精神的物化或物化的精神的具體體現。它應當屬於一種藝術治療。是一種自我指導想像的自覺化生行為。是一種真正安全、享受和高級的自療過程。

九 寫作治療的方式方法:人稱代詞、時空維度與心理防禦機制的應用

寫作之於治療,與三個方面有關系。一是人稱代詞;二是時空維度;三是心理防禦機制。下面細講:

上述三個方面不好分開講,故交互地整體講解。

漢語人稱代詞:我、你、他、她、它-----還有復合代詞,我們、你們、他們、她們、它們。時空維度包括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時間維度有過去、現在、未來-----或說昨天、今天、明天,表示方法用分、秒、小時;而空間維度則較為復雜,分上、下、左、右、前、後-----或說,這兒、那兒,此處、彼處等等。心理防禦機制有:壓抑、否定、反向、投射、退行、合理化等-----與其相反的是釋放、承認、自然、客觀、理智等。

下面說在寫作治療中的雜合應用。

比如有的人生了氣、發了悶、吃了虧-----不好說、不想說、沒處說,於是他除了哭出來、笑出來、唱出來之外-------就往往寫出來,但他寫出來還往往有個顧及,就是怕被知道或看見了--------「日記」,於是他就把它藏起來、鎖起來,但老還是不放心,惟恐自己心的「隱秘」被人發現,有潛隱的不安全感,那麼怎麼辦呢?呵呵,好辦,把你的「日記」變成「文學作品」吧?!我在很久以前就曾寫這一篇《如何把你的日記這成文學作品》講的就是這個理兒。現在再大體上重說說,分享給朋友們。

比如一件事,發生在你身上,很難受,你想寫出來,但怕人家看出來或有羞恥感,怎麼辦?好辦,把第一人稱「我」變成第二人稱或第三人稱不就解決了?變成第二人稱到起到宣洩作用;變成第三人稱,跳出自我看自我;用「它」表述自己的事,有寓言故事的智慧幽默。再比如是現在發生的事,你想出來但覺得不想些不妥,怎麼辦?好辦,就把那事假定為昨天或很久以前或幾百年前發生的不就完了?這個還能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如果有件事你還沒辦但老是焦慮不放心沒安全感,不防就在想像中假定這事兒正在發生,具體情況如何你一步步地寫出來,不就起到計劃的作用和欲想的功能,不就具有現實意義了?或者你一件事剛入你的計劃,你不想把它放在心上,只是你想趕還趕不走它,怎麼辦?假想一下,把它寫成科幻小說設想一遍不就行了?

上述寫作過程首先起到宣洩與升華作用。即寫作:一種宣洩與升華!

再看看防禦機制的應用。

1獨白。一種直接壓抑與釋放。作者可以在他的寫作直接敘說某事或某種情感,讓己滔滔不絕,如江水瀉流;讓己叨叨不停,讓自己就成個老太婆;讓滿街叫喊,乾脆就是個罵街的潑婦;或者象個風流的詩人,盡情吟誦風花雪月……或者,象個暴君訓斥他的臣民,任聲怒吼,或象那奴隸主打罵他的奴隸,或象老農民罵他的牲口,沒事兒,誰管你是誰呢!但這個危險,你要學會駕馭自己------不然,稍不留心,內隱的行為就會化為外顯的動作!

2人稱代詞更改------角色轉換技術。心理防禦機制是面向外部世界的,如果面對自己心理防禦機制可以放棄。投射的防禦機制即是自我面對外部世界的人稱代詞的變換應用,即它把「我」改成了「你」或「他(她)」-------把「我有」改成了「你有」、「他有」,把「我認為」改成了「你認為」、「他認為」,把「我的」改成了「你的」或「他的」等等。在面對------你一個人的時候,在你凝視你寫作空間的時候,你就那「詞」再改過來,並且給自己一個或多個理由,完成自我的認同。人稱代詞更改具有重要意義,你在想像世界裡能面對------無數次的如此堅定,你便也能在現實世界裡自我肯定,直視自我。這是可以加以練習做到的。

3空間維度變換------想像技術應用。人的很多恐懼與焦慮都是預期性,即實事並沒有發生或還沒有發生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做當事人卻不可控制地預期它的壞結果,結果是結論先定,焦慮產生。-------說的形象一些,這完全是一種用想像來嚇唬自己的自我威脅過程。這是心理防禦機制過度自我保護產生的。是在過去到當時人生經驗的扭曲定型。由於防禦機制是對外-------面對外部世界你不防也可以這樣,但在面對你自我的時候------你就「假定」你立刻到了問題的現場,閉上眼睛然後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呢?當然,有許多負性生活經驗的人會很害怕並且會導致一些生理上的不適,如驚慌、頭暈等症狀,不要緊,堅持,堅持,再堅持-----在你的寫作里,你最終是你自己的勝利者!事實可以證明這一切,你可以試試。

4內視自我------鏡像技術。人對自己的焦慮還往往是對自己的「模糊」所產生,實際上他根本沒看清自我或沒有正確的看清自我,是一種「內部物鏡」缺失現象,即自我在日常生活中丟失了他自己的「內窺鏡」,由於他看不清自我,因此防禦機制就沒有了方向感或「規范」就會胡亂地來防禦,結果造成自我的迷失與痛苦。實際上,寫作可以澄清這一點,寫作狀態讓你沉靜下來,紙面好比那「鏡子」,你的手拂去那鏡面上的模糊水珠,你就會看到你自己的真實自我。清楚了自我,你也就更真實、更客觀地對待自我和管理自我了。問題應該是這樣的。你用你的實踐去證實吧!

5退行表達技術。理性的退行在現實世界裡會遭到自我或他人譏諷的,而在你寫作的世界裡,你可以合理的退行到你所想要的任何一個年齡階段。然後或嬌或狂,或大或小,象個十歲孩童也行,如個二歲嬰兒也可。至於如何,就隨你的便。你是你世界裡最自由最幸福最有所為的人!寫作可以為你帶來這些。如果你退行的很好,表達的很好------從夢幻到了現實,說不定你還給世人帶來精緻無比的文學作品呢。泰戈爾的《新月集》我就是這種角色退行中寫出來的吧?不然他寫的如此真切華美?當然還有他天賦的表達能力在內。

6賓語變換法-------指桑罵槐,一種隱喻。這其實就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置換技術」。它不同於「角色轉換」。角色轉換是主體的變換,而置換是對象的轉換。角色轉換是「主語」的變換,而它是賓語的變換。是這本質的區別。其實,人這一輩子活著就是在為自己的墓碑上自撰一個句子-----人生的煩惱都為怎麼寫這句話寫什麼而發愁而產生的。當然,在具體的每一天,每一事上,人也是在「寫」一個合適的句子-----也是在為寫什麼和怎麼寫而發愁而舉棋不定,而寫句子的焦點又在「主語」與「賓語」上,該用「賓語」的用「主語」不行,該「主語」的用「賓語」不行。問題有時就產生在這里。現實中的很多矛盾多集中在「主語」上,當問題產生-------在思想上、在想像中、在寫作里,我們不防就把「主語」換成「賓語」然後再把句子重讀一遍。語意和境界可能就大不一樣,焦慮和矛盾也可能就此消失了!不妨試試,您,在您的寫作中!

十 寫作:詞彙從哪裡來呢?

下面再隨便說一下,不打算說多。寫作:詞彙從哪裡來呢?我以為,詞彙是在思維的流變中字元的機會碰撞與點合。你腦子里有了一種想表達什麼意思的定位,而後你一心想把它傳達出來,在這種強烈慾望的驅動下,有一種力自然掘開的那久抑在地下的慾望的多彩的泉,於是那水珠就自然蹦出並自然跳躍,並相互融合,於是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詞彙。靈感是那樣來了的,詞彙也是。靈感伴詞彙而來,那種急切的表達是一種快感!人腦里的詞彙可以自然流變,它會根據需要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萬……..它的如此精彩,如此完美,是任何智能輸入法也無法比擬的。當然詞彙功能的產生,一是得於訓練,二是源於天賦。最重要的要有流變思維與創新思維。我如斯認為。

十一 寫作:一次又一次的養生

前文已述,寫作是一種放鬆,是一種冥想,是一種自我催眠,一種靜修訓練。寫作狀態下的生理機體處於低代謝、低消耗狀態。寫作無疑有益生理及心理的平衡。寫作產品的產生無疑能給作者成功感、成就感,寫作無疑能帶來心靈的愉悅與精神狀態的升華。所以長期的寫作不但能給作者帶來現實世界的好處,還能給作者帶來精神世界的豐實。從這個角度上理解,寫作無疑是一種養生。終極的寫作是一種從形容到內容的宣洩與表達,是一種從物質到精神的圓滿與升華!

事實證明,寫作即為一種養生。也是一種心理平衡的很好方式與途徑。更是一種名利雙收、益身益心的創生性自體療法。歌德年青時失戀,心情苦悶,懊惱失眠,焦燥不安,後來他寫《少年維特之煩惱》,緩瀉了內心焦慮,平衡了心理狀態,恢復了生理;還有郭沫若,年青時也憂國憂民,熱血沸騰,內心極度的不平靜,可他創造了象《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釋放了壓抑,引導了幻想,平衡了身心;還有曹禺沒落的身世,顛簸的經歷,生活磨難,使他壓抑了身心,記住了仇恨,可他在23歲時即創作了驚世力作《雷雨》,還有《娜拉》等一些名篇,從而使物質給予他的負性精神能量得以積極的升華宣洩,極有效的維護了身心健康。試想一下如果這些個兒青年沒有找到很好的精神宣洩與抒發途徑的話會是什麼樣子呢?多少少年天才因未找到合理的升華輸瀉的途徑而被泯滅稠亡?

當然,很多作家、詩人、畫家,還有音樂家,他們從年青時就開始並堅持了某種寫作習慣,並終其一生。也因為上述寫作的好處,皆使他們成了壽星。巴金終生寫作,著作累累,其壽命陶陶;冰心一生樂不棄筆,其命九十餘幾;臧克家以詩為話,終年長發,結果也活到高齡之年……..還有許多畫家、音樂家等等,他們亦有此寫作的習慣,不少都命到天年,壽終正寢。當然,這些個終生寫作的人之所以長壽,可能與他們的遺傳、生活條件等生理狀況有很大關系外,我想寫作的實踐與創造活動也不可小視吧。由此可以看出,「寫作」即為一種養生;寫作乃是一種療法。

十二 寫作:靜態里的動態,一門真實的心靈對話技術

寫作外表看起來是一種靜態的,但其內里卻是動態的。寫作也算是一種動靜結合的運動項目。它是一種思想之水在紙面上的流淌歡暢,是無形的自我在原野上徜徉;它還是一種不出聲的音樂在心之音棚里回響。它如內視一副夜靜春山空的畫面,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的幽顫;它象如與一樣老者對話,又象聆聽天堂之音。它曼妙無比,又清靜自然無比;它煊爛之極,又靜美至極。

寫作,它是一門真實的心靈對話技術!

寫作,它是一種自我對話互動的過程;寫作,它是聆聽心中的「他者」的囑托與教誨;寫作,它是一種象徵行為的發生過程;寫作,它是一種御去人格面具裸於鏡前的探照。-------在寫作里,你可以品味人生的苦味,反芻生命的意義;在寫作里,你可以痛苦滿面,又可以高興至極;在寫作里,你可以暢游天地,速去北極;在寫作里,你可以成為大聖,亦可作小丑;在寫作,你可以誰都不是,你可以只是你自己;------在寫作里,你可以索性不唱,只去哭泣……

寫作,是一個「我」與「另一個我」的呢喃細語;

寫作,是一個「我」與「另一個我」的嗷嗷吵嘴!

寫作,是一種心靈真實的「對話」……..

呵,寫作給你全部,寫作給你想要,寫作給你成為。寫作妙,寫作讓你自我實現又健康長壽!寫作美,寫作讓你足不出戶想盡天下山水!寫作奇,讓你創造生活的奇跡生命的意義!呵呵,寫吧寫吧…..寫出一個新天地!寫出健康又美麗!

十三 寫作治療的條件與案例

寫作治療是有條件的。首先他得會「寫」這個動作;二是他得會寫那個「字」。當然,談治療有這兩個條件即可。但若要把它變成藝術治療-----則須作者(被療)得有一定的創造性,當然創造性也是可以學習與訓練的。

寫作的工具是各種筆及能寫上去的東西,如地面、沙子、紙張等。當然,「寫」說成「畫」(動詞)也可以。

理想的寫作條件: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二有良好的表達能力;三有一定的創造性思維;四最好愛好寫作。這只是一定的理想條件,當然沒有這些條件也行。最基礎的條件是我上面說的:即做寫的動作及畫出那個符號。

-------華生說,給我一打兒童,讓我任意塑,我能把他們變成警察、小偷、律師、醫生或商人等。呵呵,gaocd也誇口說,給我一打會亂塗畫的孩子,讓我任意塑造,我能把他們變成詩人、畫家、小說家、雕刻手或藝術家!呵呵。

H. 韓寒的寫作

其實你的問題我也問過,我當學生時也很崇拜,但那畢竟只能吸引學生.我不反對看他的書,但不要模仿他.另外,我們人知道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也就是正反兩面,韓寒很大程度上只是站在反的這面上對事物進行批判批判再批判.你要記住,世上沒有絕對的錯,也沒有絕對的對.至於他的寫作是怎麼練的,雖然我勸你不要學的好,但你要知道,告訴你:首先你要多看他的書,了解他的筆鋒,是怎麼看待事物的.另外,你還要多看些課外書,把裡面的精華吸取來,在找出一些突破點進行搞笑式的批判.而且,寫這種文章時,要有靈感再寫,不能強逼自己.一般來書600來字要二到五天寫完最好,再長的話容易脫節.另外你不要盲目崇拜他.
下面我多角度談一談他的文學"
對一些社會現象都有自己獨到的看法,一針見血。
在為文方面,韓寒所擺出的姿態是幽默和洞見,而且文風相對穩定,並不時變換表達方式以增加新鮮感;透過為文影射出為人,比較出他的性格,在生活中他應該都些純真羞澀的一面,只是韓寒顯得更真實,始終逃不脫給人一種憂傷的孩子的感覺。
對於韓寒的愈顯娛樂性,很多人都在批判,而我不以為然。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既能吸引眼球,又能增加新聞素材。對於韓寒開博客抒觀點挑戰世俗,這絕對是一件好事,事實本來就存在,我們缺少的就是這樣一個人去批判、去揭穿;對於韓寒出唱片,這是他的個人喜好,唱得好不好不要緊,重要的是人家有這么一個機會把自己的歌刻錄出來,送給朋友也是一種紀念,你愛不愛聽買不買是你的事;而韓寒開賽車絕對是他生命中的追求和愛好,那不是常人能做到的,需要很高的心理素質,這是韓寒不同尋常於其他寫手之處。
還有,一樓的,樓主又不是問你要語錄,語錄傻瓜都查的到,答非所問.
希望我提供的對你有用

I. 韓寒的寫作技巧與文字特點。

言語幽默,文字犀利,成熟。多愛打比方,是文章更具趣味與說服性。偶爾有流里痞氣隱於字里行間

J. 請教各位高手韓寒的寫作手法,誰仔細地介紹一下

驚訝於他的文采,驚訝於他的幽默,更驚訝於他的人生經歷。 正如他的簡歷里寫的:「這個男孩有點酷」看著那些「紅燈」的記錄,看著那張斯文秀氣的臉,很難相信他就是寒韓,他就是《三重門》的作者。 寒韓是E時代青少年的典型還是例外?答案:都是。那個叛逆的他,那個瘋狂的他,那個嗜書如命的他,都顯示出了E時代新新人類對事物的熱情與瘋狂。同樣地,那個「紅燈」的常客,那個作文0分的他,那個獨具一格的他,和別人的與眾不同,使他成為人們的焦點, 他讓人們知道:我就是寒韓,我就是我自己! 其實偶爾也羨慕於寒韓的瀟灑,那份從他眼中流露出來的任性與驕傲,讓我明白了他的執著,執著與文學,執著於生活。很希望能瀟灑走一回,就像寒韓那樣,不是么? 韓寒的作品太過晦澀了,太多冷色調,角色雖鮮明卻不夠生動,看得人喘不過氣來,讓人不想一氣呵成讀完。讀完之後的感覺就只是犀利、冷眼、失落,缺少一種感動人的情素。 韓寒的文章具有一種超越的分析視角,字里行間能夠滲透出一種原則,說哲理太過高深,他的水平也還沒有達到。即使是他自己對生活、對社會、對世界、對宇宙的一種理解,這也透露出他獨到的人生理解。這種高度卻是郭敬明所缺乏的。 韓寒的語言冷艷、幽默、簡單、真實 韓寒偏理性視角,

閱讀全文

與韓寒寫作技巧及方法是什麼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學生如何祛斑青少年祛雀斑方法 瀏覽:335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32
電纜安裝方法 瀏覽:943
如何用土方法止牙疼 瀏覽:699
翡翠成品真假鑒定方法簡單 瀏覽:233
常用裝飾材料的計算方法 瀏覽:226
創維mb300電視使用方法 瀏覽:177
板條箱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899
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和特點 瀏覽:925
烙鐵海綿使用方法 瀏覽:900
頸椎疼醫院採用什麼方法 瀏覽:178
庫函數C語言連接方法 瀏覽:629
冷料解決方法 瀏覽:539
貴婦眼膜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20
偏頭痛的治療方法及針灸 瀏覽:475
物質分類方法和技巧高中 瀏覽:349
羥基鑒定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 瀏覽:743
教學方法是指進行教學的計劃嗎 瀏覽:129
朗逸剎車片安裝方法 瀏覽:339
正確的母乳保存方法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