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該怎樣找到
每一個父母在孩子的教育目的上是相通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才兼備,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之人;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生活的有滋有味。但卻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同,讓孩子千差萬別。家庭和睦是孩子認真學習的動力,孩子心靈上得到了保證,學習父母,在家庭成員友愛的幫助下,孩子一心學習,得到了保障。家庭和睦相處,積極向上,這就是對孩子的最好教育。
這類父母對孩子充滿了無盡的期望和愛,無條件的滿足孩子的要求,但他們很少對孩子提出要求。這些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依賴、任性、沖動、幼稚、自私,做事沒有恆心耐心。
Ⅱ 找到適合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好處有哪些
現如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優秀。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的育兒方式和格局,暗示著孩子二十年後的樣子,這句話詮釋了家長的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顧細節,認為給孩子一貫地傳輸正確的觀念就可以了,但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的三觀形成大多受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的影響,所以才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從一個人的言語談吐上就可以知道這個人的父母是個怎麼樣的人,當一個人的言語聽起來謙謙有禮,不急不慢的話,那麼他的父母在對他小時候的教育也大抵是這樣,但如果一個人的言語低俗不堪,咋咋呼呼的話,那麼在他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這樣。所以,好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言語談吐上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教育方式越好,那麼孩子在待人處事的能力上也會更加優秀。
Ⅲ 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了解孩子就是父母要明白孩子自身的氣質特點,這與孩子的學習問題息息相關,比如同樣是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是因為活潑外向,做事缺乏耐心,粗心馬虎所致,有些孩子則是因為內向敏感,容易被外在的環境變化和別人的評價所影響。父母只有在了解孩子個性的基礎上,才能找到適應孩子的教育方法。
比如對於做事粗心的孩子需要養成踏實謹慎認真檢查的習慣,而對於內心敏感的孩子,則需要培養其自信心和安全感,讓其能夠專注做自己的事情,避免被外界干擾。
Ⅳ 正確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這件事並不是很難,我們只需要把握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培養一個懂事明理、善於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後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
一:培養懂事明理的孩子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做一個好孩子的必備條件。但是我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而是要成為懂事、明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會盲從他人,而不見得知道為什麼要那麼做。懂道理的孩子善於分析每件事背後的原委,他們會在父母講的話有道理時百分之百地服從,在父母的話不完全正確時則會與父母主動討論、交流——這樣的孩子才是既尊重父母、又堅持原則的好孩子。
培養善於學習的孩子
在今天這個「應試教育」的學習環境里,我們很難完全忽視孩子們的課業成績。但是,孩子在這樣環境裡面臨很大的壓力,我們需要更多地體諒他們,不要總是將一些不切合實際的目標加在他們身上,更不要有這樣的想法:「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實現,而不管他們願不願意或有沒有天賦。」太高的目標或不合理的期望都只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產生對不起父母的愧疚感。因此,家長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看得太重,只要他們盡了力就好;不必總要求孩子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其實,對孩子來說,打好基礎和真正掌握學習方法遠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家長應盡量將自己的期望合理化。可以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得比上一次好一點,讓他們慢慢進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切實際的目標,孩子可能很早就放棄了。
家長應盡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變成對孩子的建議。當然這並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闖,也不是說要放棄履行家長的約束權,而是要盡量正確地引導孩子。
家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這樣只會培養孩子片面的競爭心理,對他們步入社會後必須參與的團隊合作將是個不小的障礙。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卻不敢放開手腳,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成長。這種做法會讓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總喜歡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這通常會使孩子們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愛好,喪失了自主選擇的權利。
二:培養自信積極的孩子
自信心是孩子的潛力的「放大鏡」。正如范德比爾特所說的那樣:「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的門檻。」
成長在一個期望高,只有批評沒有誇獎的環境里的孩子很難得到自信。相對來說,一個積極誇獎、正面回饋的環境會激發孩子的自信。我剛來美國時,因為背數學公式的能力好,老師總說我是「數學天才」。雖然我心裡知道,自己並不是什麼數學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搬了出來,但自信的力量是無窮的,我開始在自信心的驅動下努力學習英文和數學,並真的在全州數學競賽中拿到了冠軍。
三:培養快樂感性的孩子
有位學生問我:「您是不是要把您的孩子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我對這個問題感到很訝異。我的回答是:「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快樂,能夠發揮他們的潛力。」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要找到自己的興趣,發揮自己的潛力,才能夠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績不是很突出但最終進入哈佛的湯玫捷說:「不要相信成才公式,因為我們是野生植物,不是園林植物。每個人獨特的優點就是自信的源泉。」去幫助你的孩子發掘他的獨特的優點吧!
對孩子沒有興趣的課,我們只要求她們盡力地准備,盡力地學習,對成績沒有特別的要求。
四:做孩子的朋友
如果你問我的孩子:「你最喜歡你父親的什麼地方?」她們會說:「風趣甚至瘋狂、沒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讓我許多話都願意和他說。」
雖然我的為人處世之道很多是來自我的父親,但是父親在世時,他並沒有太多與我親近的時間。在他過世之後,我只能從我的母親、兄姐處理解他的想法或為人。我想,這是中國常見的父子關系。因為這份遺憾,我盡量花時間陪我的小孩,而且盡力做一個可以和她們說心裡話的父親。
在你心裡,你的孩子可能永遠長不大,但是很多孩子在15歲或更早的時候就願意把自己當成大人。這時,家長完全可以用成人的談話方式和孩子討論問題,而不再是完全的「家長」作風。比如談理想、學習動力、娛樂、事業心、為人處事、愛情、交友、處理家庭問題等等。
Ⅳ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怎樣教育才是正確的方法
孩子的教育一直都是讓父母非常傷腦筋的一個問題,因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教育好,但是在教育的這個過程中,可能會使用不恰當的方法,畢竟父母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也並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其實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很好,很優秀,作為父母的自己就要先正視自己,自己到底做的好不好,因為只有自己做好了,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
一:父母給孩子做榜樣。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其實孩子的一舉一動很多的時候都是在模仿大人的行為,要不然怎麼會說哈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呢。給孩子說一萬遍,都不及父母給孩子做一個榜樣有用的多。所以說生活中的事情,父母要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扔垃圾扔到垃圾桶,幫助身邊的人,你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童年的陪伴是可以治癒一生的,所以說多陪孩子,出去見識見識這個社會,比什麼教育都有用。
Ⅵ 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怎麼才能找到最佳的方法呢
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尊重的理念,開放的心態,我認為是父母能為孩子們提供的最好的教育。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在孩子的腦子里,工作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游戲!與其說她養的「不分五穀,四周不勤,不知道人的痛苦」,不如說幸福的生活要用勤奮的勞動來交換,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得到回報。給孩子塑造「努力工作」的媽媽形象其實也很好。
我周圍有很多家庭,孩子為了准備以後的各種教育支出,專門買小公寓投資。一方面,以每月租金回報,可以保證收支平衡和順差,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以後出國留學需要大量支出,有優質區間的小公寓可以出手,為孩子的多種教育選擇提供更多保障。良好的社區氛圍,豐富的精神文化,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對孩子視而不見,這也是父母們為孩子提供的良好教育方式的優先事項。優秀的社區和生活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感化,相信孩子會受到良好環境的影響,成長得更好。
Ⅶ 都說教育孩子要講方法,那要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呢
都說教育孩子要講方法,那要如何才能找到合適的方法呢?教導的孩子對人類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吃得很好,在溫暖之外,更仍然必須給兒童的力量。所以作為寶達約,你必須知道你想要教育一個孩子。這些大魔法必須有,那麼讓我們詳細看看它嗎?
無條件護理
父母愛孩子這是人性,這種愛情沒有附在任何條件下。父母愛的力量非常強大。他可以讓孩子越來越自信,並學會愛自己和父母的別人。
父母應該讓孩子們知道,無論醜陋多久,它都是好的還是壞的,父母會改變他們的愛。但無條件的愛並不意味著對限制的熱愛。 Diab是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必須能夠區分真實,什麼是放縱。
建立信託
在很多權威的父母中,如果孩子們經常用火斗爭,首先批評應該是他們自己的孩子!這些父母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表現。事實上,在許多歐美國家,父母首先會給孩子,並選擇相信他們的解釋,這是家長兒童之間最基本的信任。
通過這種平等的溝通,它也反映了父母對孩子的個性!因此西方國家的育兒概念非常適用於中國家庭的現狀!
Ⅷ 怎樣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遊。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傢伙開心的笑,並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並且對裡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遊,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
Ⅸ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下面我總結了一下,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1、樹立榜樣。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2、環境熏陶。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孩子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閑談,朋友聚會等等盡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3、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孩子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錯誤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孩子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
4、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孩子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孩子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5、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孩子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孩子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孩子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直面承認。
6、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字寫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提出具體要求,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7、表揚獎勵。恰到好處的贊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了解、欣賞、贊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贊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表揚獎勵是對孩子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
8、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孩子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孩子閱讀的內容,和孩子一起討論,引導孩子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9、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孩子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和孩子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10、帶領孩子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也可以報名叫叫學院的閱讀課程,從幫助孩子培養閱讀興趣開始,讓孩子在綜合素養上也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