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選擇合適的資產評估方法
評估方法與委估資產的評估目的、價值類型、評估資產所處經濟環境以及你具體項目中可收集的數據資料有關。
一般情況下,市場價值類型下,市場法首選,成本法和收益法次之。
『貳』 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應考慮哪些因素
固定資產的評估
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有機器設備、建築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權等。
1.機器設備可以單獨評估,也可以與企業其它資產一並評估。在清查核實企業資產時,應當注意未進價設備、已經攤銷完的設備、租入租出設備、建築附屬設備以及資產發生使用情況。對於設備的評估一般採取重置成本法;如果存在著相關機器設備的二手交易市場或較多交易實例時,也可以採取即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而對於能用於獨立經營並獲利的機器設備,則可以採用收益現值法加以評估。外購的機器設備進行評估時,需要考慮以下重置價格構成項目:設備自身購置價格、運輸費用、安裝調試費用、進口設備關稅、大型機器設備一定期限內的資金成本以及其他合理費用,如手續費、牌照費、驗車費等。自製機器設備的評估,需要考慮以下重置價格項目:製造費用、安裝調試費用、大型自製機器設備的合理資金成本、合理利潤以及其他必要、合理費用等。進口機器設備如果在國內能夠找到替代品,應當參考該替代品在評估基準日的市場價格。由於功能性或實體性原因,固定資產報廢的,資產評估價值為零。
2.建築物與在建項目的評估。企業所有的建築物與在建項目的評估,一般採取重置價值法,即在正常情況下,按照評估基準日重新購置該建築物或在建項目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全部費用包括直接費用、需計算的間接費用、其他費用、資金成本等。建設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設備、物資、資金等消耗,納入評估范圍。這里詳細解釋一下在建工程的評估。在建工程主要是指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工程,包括成套或單獨建設的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固定資產以及維修、安裝、改建、擴建和大修理工程。對於施工建設可能發揮其預定功效的建設中的固定資產,一般應劃入在建工程評估范圍。如果企業沒有將該工程作為在建工程加以管理,則可以按照實際需要,依照在建工程的評估方法確定其價值,在匯入其它資產中,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予以說明。已經列入「在建工程」會計項目的資產,經審核無誤後區別情況列入在建工程評估范圍,或者匯入固定資產或其他資產。已完工的在建工程一般應視其具體歸入建築物、機器設備等資產中,並加以說明。在評估過程中,應當注意了解在建工程的具體內容、開工日期、結算方式、實際完工程度和工程量以及實際支付款項,還應了解評估基準日後所發生的款項支付人等。確定評估基準日應當易於劃分完工程度、准確計算工程款項、盡量接近評估現場工作時間。對於明顯存在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以及經濟性陳舊貶值,應在評估時予以扣除。在正常施工建設、正常支付工程款項,開工時間距離評估基準日不超過一年的情況下,可將實際支付工程款項中的不合理費用扣除,再按照各項費用的價值變動情況進行調整,得出評估價值。建成即可盈利的在建項目,可以採取收益價值法進行評估。即通過估計預期收益,並折算成現值,扣除還需追加的投資額及其資金成本,得出在建工程的評估值。
3.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土地使用權可以和地上建築物一起作為房地產進行評估,還可以隨整體企業一並評估。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以及重置成本法都可以用於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如果存在著比較發達的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可以首先採用現行市價法,根據市場交易慣例進行調整,得出評估值;否則可以採用收益現值法,根據土地使用權的預期收益的折現值確定評估值;兩種方法都不宜採用時,可以採用重置成本法,即根據取得現有土地使用權所需發生的全部費用。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我國各城市頒布的基準地價不盡相同。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時,不能簡單依據各個城市的基準地價作為現行公允地價,算為評估值。如果已經頒布的基準地價對當地的地價產生決定性影響時,才能以基準地價為基礎,並結合被評估土地的基本情況以及土地出讓金的實際徵收水平,對土地使用權加以評估。同時還應當了解土地出讓金的組成部分、適用范圍及其他規定;注意與建築物評估相銜接,土地的徵用、開發和配套等費用不應重復計算或遺漏計算。土地使用權出租評估時,應按照出租期限計算出土地使用權價格,再折算出年租金標准價,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說明評估所設定的租金支付方式。當一方不以土地使用費出資,但是由設立的公司繳納土地使用費時,評估人必須計算各種開發、配套等費用,作為土地開發費。
二、流動資產的評估
流動總資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一年或一個經營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流動資產可以分為價值形態的流動資產與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分別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
對於價值形態的流動資產,如果是貨幣資金的,按照核對無誤後的賬面價值作為評估價值。外匯的價值,按照評估基準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外匯比價折算成人民幣;如果是應收款項的,在核實無誤的基礎上,根據每筆價款可能收回的數額確定評估價值。有充分理由可以收回的款項,即以賬面價值作為評估價值;很可能收不回的價款,在難以確定收不回賬款的數額時,按照財會上
『叄』 選擇資產評估方法主要考慮哪幾方面因素
固定資產的評估
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有機器設備、建築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權等。
1.機器設備可以單獨評估,也可以與企業其它資產一並評估。在清查核實企業資產時,應當注意未進價設備、已經攤銷完的設備、租入租出設備、建築附屬設備以及資產發生使用情況。對於設備的評估一般採取重置成本法;如果存在著相關機器設備的二手交易市場或較多交易實例時,也可以採取即現行市價法進行評估;而對於能用於獨立經營並獲利的機器設備,則可以採用收益現值法加以評估。外購的機器設備進行評估時,需要考慮以下重置價格構成項目:設備自身購置價格、運輸費用、安裝調試費用、進口設備關稅、大型機器設備一定期限內的資金成本以及其他合理費用,如手續費、牌照費、驗車費等。自製機器設備的評估,需要考慮以下重置價格項目:製造費用、安裝調試費用、大型自製機器設備的合理資金成本、合理利潤以及其他必要、合理費用等。進口機器設備如果在國內能夠找到替代品,應當參考該替代品在評估基準日的市場價格。由於功能性或實體性原因,固定資產報廢的,資產評估價值為零。
2.建築物與在建項目的評估。企業所有的建築物與在建項目的評估,一般採取重置價值法,即在正常情況下,按照評估基準日重新購置該建築物或在建項目所需要的全部費用。全部費用包括直接費用、需計算的間接費用、其他費用、資金成本等。建設過程中必然發生的設備、物資、資金等消耗,納入評估范圍。這里詳細解釋一下在建工程的評估。在建工程主要是指固定資產建設改良工程,包括成套或單獨建設的生產性和非生產性的固定資產以及維修、安裝、改建、擴建和大修理工程。對於施工建設可能發揮其預定功效的建設中的固定資產,一般應劃入在建工程評估范圍。如果企業沒有將該工程作為在建工程加以管理,則可以按照實際需要,依照在建工程的評估方法確定其價值,在匯入其它資產中,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予以說明。已經列入「在建工程」會計項目的資產,經審核無誤後區別情況列入在建工程評估范圍,或者匯入固定資產或其他資產。已完工的在建工程一般應視其具體歸入建築物、機器設備等資產中,並加以說明。在評估過程中,應當注意了解在建工程的具體內容、開工日期、結算方式、實際完工程度和工程量以及實際支付款項,還應了解評估基準日後所發生的款項支付人等。確定評估基準日應當易於劃分完工程度、准確計算工程款項、盡量接近評估現場工作時間。對於明顯存在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以及經濟性陳舊貶值,應在評估時予以扣除。在正常施工建設、正常支付工程款項,開工時間距離評估基準日不超過一年的情況下,可將實際支付工程款項中的不合理費用扣除,再按照各項費用的價值變動情況進行調整,得出評估價值。建成即可盈利的在建項目,可以採取收益價值法進行評估。即通過估計預期收益,並折算成現值,扣除還需追加的投資額及其資金成本,得出在建工程的評估值。
3.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土地使用權可以和地上建築物一起作為房地產進行評估,還可以隨整體企業一並評估。現行市價法、收益現值法以及重置成本法都可以用於土地使用權的評估。如果存在著比較發達的土地使用權交易市場,可以首先採用現行市價法,根據市場交易慣例進行調整,得出評估值;否則可以採用收益現值法,根據土地使用權的預期收益的折現值確定評估值;兩種方法都不宜採用時,可以採用重置成本法,即根據取得現有土地使用權所需發生的全部費用。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我國各城市頒布的基準地價不盡相同。對土地使用權進行評估時,不能簡單依據各個城市的基準地價作為現行公允地價,算為評估值。如果已經頒布的基準地價對當地的地價產生決定性影響時,才能以基準地價為基礎,並結合被評估土地的基本情況以及土地出讓金的實際徵收水平,對土地使用權加以評估。同時還應當了解土地出讓金的組成部分、適用范圍及其他規定;注意與建築物評估相銜接,土地的徵用、開發和配套等費用不應重復計算或遺漏計算。土地使用權出租評估時,應按照出租期限計算出土地使用權價格,再折算出年租金標准價,並在資產評估報告書中說明評估所設定的租金支付方式。當一方不以土地使用費出資,但是由設立的公司繳納土地使用費時,評估人必須計算各種開發、配套等費用,作為土地開發費。
二、流動資產的評估
流動總資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一年或一個經營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流動資產可以分為價值形態的流動資產與實物形態的流動資產,分別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
對於價值形態的流動資產,如果是貨幣資金的,按照核對無誤後的賬面價值作為評估價值。外匯的價值,按照評估基準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外匯比價折算成人民幣;如果是應收款項的,在核實無誤的基礎上,根據每筆價款可能收回的數額確定評估價值。有充分理由可以收回的款項,即以賬面價值作為評估價值;
『肆』 資產評估各種估價方法選擇的依據有哪些
(1) 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與評估目的、評估時的市場條件、被評估對象在評估過程中所處的狀態以及由此所決定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
(2) 評估方法的選擇受評估對象的類型、理化狀態等因素的制約。
(3) 評估方法的選擇受能否收集到運用各種評估方法所需的數據資料及主要經濟技術參數的制約。
(4) 評估人員在選擇和運用評估方法時,如果條件允許,應當考慮三種基本評估方法的具體評估項目中的適用性。
(5) 總之,在評估方法的選擇過程中,應注意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不可機械的按某種模式或某種順序進行選擇。
『伍』 選擇資產評估方法時要考慮哪些因素
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一)資產評估方法作為獲得特定價值尺度的技術規程必須與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
資產評估價值類型與評估方法是兩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前者說明評估什麼,是評估價值質的規定,具有排他性和對評估方法的約束性;後者說明如何評估,是確定評估價值量的規定,具有多樣性和替代性,且服務於評估價值類型。價值類型的准確性、評估方法的科學性及兩者是否匹配是資產評估結果科學、有效的保證。
(二)資產評估方法必須與評估對象相適應
單項資產、整體資產、有形資產、無形資產等不同的評估對象要用不同的評估方法。資產評估對象的狀態不同,所用評估方法也不同。如一台市場交易很活躍的舊機器設備可用市場類比法評估,而舊的專用設備通常採用成本法進行評估。
(三)評估方法的選擇受數據和信息資料是否可以搜集到這一條件的制約
各種方法的運用都要根據一系列數據、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和轉換,資產評估過程實際上就是搜集資料的過程。在評估方法中,西方評估機構更多地採用市場法,但在我國受市場發育不完善的限制,市場法的應用遠遠落後於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
(四)選擇評估方法還要考慮評估途徑
同一評估價值類型可能適用幾種方法。在選擇評估方法時,一方面要從評估工作的效率出發,選擇簡便易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根據評估人員的特長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評估方法的選擇應在評估開始之前予以確定,當然也可以分別採取幾種方法進行評估,然後分析、比較結果的科學性。當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評估一項資產得出不同的結論時,一般不能把評估結果進行簡單平均或加權平均,而應根據評估價值類型及評估結果對市場的適用性,判斷選擇一種評估結果作為最終評估結論
『陸』 1,聯系實際,談談在資產評估實務中怎樣選擇使用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
根據評估資產的類型確定評估方法,評估方法分別是市場法、收益法、成本法,後兩種方法是比較常用的。
『柒』 論述資產評估方法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
企業的固定資產主要有機器設備、建築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權等。
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評估方法的選擇要與評估目的、評估時的市場條件、被評估對象在評估過程所處的狀態,以及由此所決定的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相適應。
(2) 評估方法的選擇受評估對象的類型、理化狀態等因素制約。
(3) 評估方法的選擇受各種評估方法運用所需的數據資料及主要經濟技術參數能否搜集的制約。
資產評估原則
雖然在資產評估的工作原則中,一再強調評估人員在對資產未來收益的預測和對市場信息資料的篩選過程中應採取客觀、公正的態度,但是由於資產評估本身既有精確計算的科學一面,也有鑒定藝術的一面,而評估的鑒定藝術又是評估人員通過經驗、創造性的而又不失邏輯性的方案來體現的,因此資產評估結果或多或少總存在一定的主觀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資產評估原則
『捌』 不同行業怎樣選擇哪種資產評估方法適合自己
無形資產評估的方法
無形資產評估方法直接關繫到評估結果,我國無形資產評估實踐中,往往由於不能運用科學的方法,造成較大的誤差,要深入研究各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方法,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綜合我國評估工作的具體實踐加以創新。現行的無形資產計算方法主要有市價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
1、市場價值法。該法根據市場交易確定無形資產的價值,適用於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一般是根據交易雙方達成的協定以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上述無形資產的許可使用費。該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由於大多數無形資產並不具有市場價格,有些無形資產是獨一無二的,難以確定交易價格,其次,無形資產一般都是與其他資產一起交易,很難單獨分離其價值。
2、收益法。此法是根據無形資產的經濟利益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算無形資產價值。諸如商譽、特許代理等。此法關鍵是如何確定適當的折現率或資本化率。這種方法同樣存在難以分離某種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問題。此外,當某種技術尚處於早期開發階段時,其無形資產可能不存在經濟收益,因此不能應用此法進行計算。
3、成本法。該法是計算替代或重建某類無形資產所需的成本。適用於那些能被替代的無形資產的價值計算,也可估算因無形資產使生產成本下降,原材料消耗減少或價格降低,浪費減少和更有效利用設備等所帶來的經濟收益,從而評估出這部分無形資產的價值。但由於受某種無形資產能否獲得替代技術或開發替代技術的能力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無形資產的經濟收益很難確定,使得此法在應用上受到限制。
『玖』 資產評估的三種方法
資產評估方法是注冊資產評估師實現資產評估的技術手段,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於資產評估方法在資產評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包括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內的資產評估執業人員,對資產評估方法給予了極高的重視,以至於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認識已經出現了某些片面化的傾向。這些片面化的認識傾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與具體技術方法沒有劃分和界定,片面地把資產評估中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當作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人為將資產評估方法限制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種方法的范圍內。第二,評估人員普遍認為資產評估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資產評估方法,即使是在評估對象相同,評估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也會得出截然不同的評估結果。對資產評估方法只有三種方法的片面認識,一方面使得資產評估技術的運用受到了人為的局限,加劇了資產評估實踐中的資產評估方法的有限性與資產評估業務廣泛性和復雜性的矛盾。並且使得評估人員在評估報告中關於本次評估所使用評估方法的表述變得不規范、模糊和難以表達。另一方面,評估人員過分看重資產評估方法對評估結論的作用,以及誇大了資產評估方法對資產評估結論的影響,這就加重了注冊資產評估師對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的壓力。在許多注冊資產評估師看來,似乎是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的「恰當」與否將直接決定資產評估結果的合理與否與成敗。評估人員過分看重資產評估方法,並在資產評估項目中將主要精力用在評估方法的選擇方面,在很多情況下,可能就會忽略某些影響資產評估價值的其他重要因素,使得評估結果出現失實的情況。
一、關於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與內涵按常理講,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一般不會影響人們對評估方法的理解和認識。但是,如果人們只注重評估方法的名稱,而無意去理解和把握評估方法稱謂的內涵,原本不會造成人們誤解的評估方法稱謂可能就會使人對評估方法產生誤解。例如,資產評估中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原本它們是資產評估中三類最主要的資產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將其理解並作為三種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不論是在評估過程中評估技術方法的使用,還是在資產評估報告中關於使用的評估方法表述,都只限於這三種方法。而且還機械地把只要是通過市場詢價,以及利用了參照物的評估方法都叫做市場法;而把利用了成本指標的評估方法都叫成本法;而把凡是利用了資產收益指標的評估方法都叫收益法。這種將資產評估過程中利用的經濟技術參數與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直接等同起來,這種顧名思名的做法就使得人們對資產評估方法的認識變得越發模糊不清了。事實上,資產評估過程中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與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並不是一一對應關系。以成本法為例,成本法中的重置成本既可以通過市場詢價獲得,也可以通過核算(細節分析)取得,還可以利用相同功能的參照物的功能價值比較獲取;而成本法中的功能性貶值和經濟性貶值,一般是將資產未來因運營成本超支或利潤減少所形成的收益損失進行折現求取。如果完全按照資產評估中利用的經濟技術參數顧名思名來定義評估方法,成本法就可能因其構成要素利用了市場價格,利用了參照物,利用了收益等經濟技術參數,並採取了類比和折現的方式而無法准確命名了,成本法本身的叫法就難以自圓其說了。同理,市場法既可以利用參照物的市場價值或價格估測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或價格,也可以利用參照物的成本與市價的關系,以及收益與市價的關系,分析估測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或價格。如果直接將評估過程中使用的經濟參數與評估方法的劃分劃等號,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將會是一塌糊塗。
目前資產評估界在資產評估方法方面的認識偏差,主要源於只注重了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而忽視了資產評估方法的內涵,混淆了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具體技術方法和評估方法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之間的關系。
客觀地講,在資產評估過程中具體使用的技術方法,並不為資產評估所獨有。
事實上資產評估過程中運用的許多具體技術方法都是借用了工程技術、統計、會計等專業和學科中的技術方法。但是,資產評估又不是簡單地將工程技術、統計和會計等專業和學科的技術方法照抄照搬過來,而是在工程技術、統計、會計等學科中的技術方法的基礎上,按照資產評估自身的運作規律和行業特點形成的一整套方法體系。資產評估中具體技術方法與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是有聯系的,在很多場合下是直接利用或借用了這些具體方法。盡管如此,資產評估中的具體方法與所借用或利用的其他學科或專業的技術方法還是有區別的。區別就在於資產評估是將其他學科的技術方法按照資產評估運作的內在要求和規律,用資產評估的技術思想加以重組和規范,從而形成了以資產評估途徑或基本方法為架構,以資產評估具體技術方法為內容的資產評估方法體系。由多種具體資產評估技術方法構成的資產評估方法體系,是按分析原理和技術思路的不同將眾多的具體評估技術方法大致歸納為三種基本類型,即市場法(途徑)、成本法(途徑)和收益法(途徑)。所以說,目前人們熟悉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具體的評估技術方法。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指按三種分析原理和技術思路所歸納後的三大類具體評估技術方法的總稱。而每一類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又都是一種評估技術思路與實現該評估技術思路的所有評估具體技術方法的集合。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清楚,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是對按照某種評估技術思路進行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的歸集,是一個集合概念,而資產評估中的具體技術方法是一個個體概念,如核演算法、價格指數法、折現法等。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本身沒有屬性,它們僅僅是一種技術工具,它們並不天然屬於哪類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它們既可以服務於某一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也可以服務於多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即一種資產評估的具體技術方法既可以服務於市場法,也可以服務於收益法或成本法。
根據上述分析,有理由認為目前資產評估界所稱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並不是完全按照評估過程中所使用的經濟技術參數來劃分的。從理論上講,上述三種資產評估方法是按照資產評估的技術思路或技術路線與實現該技術思路或技術路線的具體技術方法的結合來劃分的。就本質而言,一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區別於另一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標志是評估技術思路或評估技術路線上的區別。
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即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實際上都包含了評估技術思路或技術路線和實現技術思路或技術路線的具體評估技術方法兩個層次和方面,或者說資產評估方法包含了兩個層次,即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層次和資產評估具體技術方法層次。
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充分注意剛剛頒布的《資產評估准則——基本准則》(以下稱《基本准則》)中關於資產評估方法的表述:「注冊資產評估師應當熟知、理解並恰當運用資產評估方法。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包括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基本准則將資產評估中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稱作資產評估基本方法,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樣,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是對按照某種評估技術思路進行資產評估的眾多具體技術方法的歸集,是一個集合概念。一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可以涵蓋或統領許多資產評估具體技術方法。從學術上或從更為嚴謹的角度,將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稱作資產評估途徑可能會更好。資產評估途徑與實現資產評估途徑的資產評估具體技術方法共同構成了資產評估方法體系,而且這個資產評估方法體系的層次也是清晰的。另外,用資產評估途徑取代資產評估基本方法,可能會避免由於將資產評估方法劃分為基本方法和具體技術方法在某些場合下造成的評估方法概念和評估方法體系的模糊和混亂。當然,盡管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或名稱對於理解和認識資產評估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資產評估方法的稱謂並不能決定一切。只要注冊資產評估師能夠真正理解和把握資產評估方法的內涵,怎樣稱呼資產評估方法就顯得不太重要了。鑒於資產評估界習慣於目前的評估方法的稱謂,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說明《基本准則》中關於評估方法及其選擇方面的要求和規范,本文就用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這種「傳統」的資產評估方法稱謂來分析和說明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問題。
二、關於資產評估方法選擇的深層次思考「注冊資產評估師執行資產評估業務,應當根據評估對象、價值類型、資料收集情況等相關條件,分析三種資產評估基本方法的適用性,恰當選擇評估方法,形成合理評估結論。」是《基本准則》關於注冊資產評估師在執行資產評估業務時,為保證形成合理的評估結論,恰當選擇評估方法及其選擇評估方法應注意的條件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