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植物
保護的目的是為了利用,利用的開始則是進行保護.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儲藏在植物體中,供人類及其他動物使用。保持水源、維持水體的自然循環以減少旱澇。調節氣候,防止水土流失,減輕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保護環境、凈化空氣及監測污染。為人類社會適應自然變化提供了選擇的機會和原材料(選擇價值)等。維持生物物種和生態平衡的可持續利用。
植物保護--控制有害生物在植物生長和產品貯藏期間為害的措施。
對植物有害的生物種類繁多,主要有害蟲和害蟎,以及各種病原生物如細菌、真菌、病毒、類病毒、類菌原體、線蟲、原生動物和多種雜草等。此外,還包括其他有害動物如軟體動物(蝸牛、蛞蝓等)、鼠類以及害鳥、害獸等。長期以來,植物保護研究和防治的對象僅包括病蟲害,而未包括雜草和鳥、獸害。隨著農業生產和植物保護科學技術的發展,研究和防治對象的范疇逐漸擴大到為害農作物的各種有害生物。
病、蟲、雜草等有害生物除在其發生地區為害農業生產外,有的還常隨同農產品、包裝器材、運輸工具等被帶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在許多國家,如馬鈴薯晚疫病,馬鈴薯壞腐病、馬鈴薯甲蟲、板栗疫病、白松皰銹病、黑森癭蚊、棉紅鈴蟲、美國白蛾、葡萄根瘤蚜、豚草、毒麥等為害嚴重的病蟲雜草都是由國外傳入的。這些有害生物若適應了新的環境條件,而又缺乏原發生地的天敵,就可能發展成為新的嚴重問題。例如,馬鈴薯甲蟲在美國原發生在落基山脈以西,以野生茄科植物為食料;19世紀50年代轉而取食由移民帶入的新食料植物馬鈴薯,並隨著馬鈴薯栽培范圍的擴大而蔓延為害,1874年達到大西洋沿岸,1946年已遍布西歐易北河以西直到奧地利一帶地區。又如為害蘋果樹和梨樹的火疫病起源於北美,1904年傳到加拿大,以後又傳入紐西蘭,1957年在英國發現,1966年傳到波蘭,以後又傳至丹麥、聯邦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國;1970年在美國南部、墨西哥、智利與瓜地馬拉均有發現;此外,甚至已傳至亞洲和中東一帶。各種有害生物的迅速傳播及其所導致的巨大損失充分說明,加強植物保護已成為保障農業生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植物保護面向多種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也多種多樣,在生產上應用較廣的可歸納為下列幾大類:
①植物檢疫。即根據國家頒布的法令或法規,通過檢疫檢驗措施,防止危險性有害生物的擴大蔓延。
②農業防治。包括利用各種耕作栽培管理措施、選育和利用抗性良種,以抑制有害生物的發生數量。
③生物防治。即利用生物或其代謝產品控制有害動植物。
④化學防治。即適當施用各種化學農葯,以防治有害生物。
⑤物理機械防治。即根據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特性或特殊習性,利用某些器械的物理、機械作用,抑制有害生物的發生發展。
❷ 怎樣保護綠色植物
不知道你說的綠色植物主要指什麼,我是學植物保護的,一般來講主要是針對作物果樹的,作物的話就很好理解了吧,主要的受到危害有病、蟲、草、鼠,就是微生物、昆蟲、雜草和老鼠。保護的方法很多,施葯、耕作方式、時間都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如果是針對瀕危植物,危害大多是有人引起的,環境惡化導致滅絕,保護的方法一般簡歷保護區就地保護,恢復環境,或者保留種子人為培養,也有少量組織培養的。
❸ 保護綠色植物的措施有哪些
1、認真做到「三個一」:向家人做一次小區環境保護宣傳。參加一次撿拾白色垃圾的活動。為保護小區的環境出一份力。
2、做到不攀折花枝;不壓、踢樹木。不往林帶里倒臟水、扔垃圾。不在樹上亂刻亂畫;不在樹木、花叢上晾曬衣物。不在觀賞草坪上踢球玩耍、踐踏草坪。
3、要增強制止不文明行為的勇氣。不僅自己不損壞綠化,而且還要對破壞綠化的不文明行為大聲說「不」,並及時妥善予以制止。
4、.積極協助物業等部門做好小區的綠化、美化、凈化工作。清除或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染,對環境少一份破壞、多一份關愛,共建綠色家園,共創美好園區。
5、不要亂砍亂伐,珍惜稀有物種。
6、合理種植,盡量少用化學農葯,肥料。
7、合理謹慎引入外來物種,控制空氣污染,防止酸雨腐蝕綠色植物。 8、減少氯的排放,防止臭氧層被破壞,避免紫外線直接照射綠色植物。
❹ 我們如何保護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一共有24個,分別是:金花茶、桫欏、珙桐、人參、長蕊木蘭、水青樹、青皮樹、台灣杉、巴蘭薩蘇鐵、寶華玉蘭、光葉蕨、玉龍蕨、百山祖冷杉、梵凈山冷杉、元寶山冷杉、大院冷杉、長白松、紅豆杉、水杉、普陀鵝耳櫪、伯樂樹、膝柄木、狹葉坡壘、望天樹。
(4)如何保護綠植的方法擴展閱讀
在中國3萬余種植物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有8種。
水杉,杉科落葉大喬木,為我國珍貴孑遺樹種之一,被世界生物界譽為活化石,產於四川萬縣、湖北利川、湖南龍山與桑植一帶。
桫欏,木本蕨類植物,又稱「樹蕨」,既是觀賞植物又是經濟樹種,產於我國南方諸省。
銀杉,松科常綠喬木,為我國特有的孑遺樹種,樹史達1000萬年以上,在第三紀晚期的冰川活動中幾乎滅絕,僅在地處低緯度的我國西南殘存,五十年代被發現。
珙桐,珙桐科落葉喬木,亦稱「水梨子」「鴿子樹」,是馳名世界的觀賞樹,僅產於湖北恩施州和興山縣。因珙桐育苗難,成活率低,很難移植,因而正日趨減少。
金花茶,山茶科小喬木,為我國最珍貴的觀賞植物之一。它不僅有絢麗悅目的花朵,其葉還是高級茶科並能入葯。僅產於廣西邕寧、東興等地,尚不可移植。
人參,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名貴葯材,僅產於我國東北和朝鮮北部,栽植技術要求高,是有名的經濟植物。
禿杉,杉科常綠大喬木,是我國最有名的建材樹種之一。其木質輕軟且密,紋理順直,產於雲南、貴州等地及緬甸北部,但稀少罕見。
望天樹,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顧名思義它有望天之功,樹高可達70餘米,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車輛用材的樹種,獨產於我國西雙版納的原始森林。
參考:網路
哪些樹木是國家保護植物
一,對稀缺或瀕危的野生植物,國家保護的一共分為三級,名單較長可網路。
二,樹齡很長及有文化歷史意義的樹木。
例如,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
萼翅木、滕炳木、狹葉坡壘、天目鐵木、坡壘、合柱金蓮木、金花茶、銀杉、桫欏、珙桐、水杉、中華水韭、人參、望天樹、禿杉、玉龍蕨、長蕊木蘭、光葉蕨、鍾萼木、紅豆杉、水青樹、青皮樹、台灣杉、革苞菊、巴蘭薩蘇鐵、寶華玉蘭、普陀鵝耳櫪、異形玉葉金花、掌葉木、藤棗、長白松、資源冷杉、巨柏、水松、元寶山冷杉、梵凈山冷杉
國家保護植物哪些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1、蕨類植物:玉龍蕨、中華水韭、光葉蕨、桫欏。
2、被子植物:革苞菊、長蕊木蘭、藤棗、萼翅藤、膝柄木、珙桐、狹葉坡壘、望天樹、普陀鵝耳櫪、掌葉木、異形玉葉金花、天目鐵木、坡壘、合柱金蓮木、伯樂樹。
3、裸子植物:長白松、銀杏、銀杉、資源冷杉、蘇鐵屬、紅豆杉屬、百山祖冷杉、水松、水杉、梵凈山冷杉、巨柏、元寶山冷杉。
保護植物我們如何保護植物
我們如何保護植物
1、保護生態環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2、建立適合現階段生態環境建設的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
3、正確對待自然生態資源,實行綠色經濟。
4、提倡綠色消費,節約物質資源。
(以上內容多為基本政策信息)
5、其實,只要我們從自我做起,愛護環境,不用一次性物品,保護植物。
我們如何保護植物、保護植物,就介紹到這里啦!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❺ 植物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由於植物沒有肌肉和神經系統。保護自己只能靠應激反應了。
舉幾個例子:
①防,保護自己,以防為主。有的樹木為防止被吃掉樹葉長得很高,而灌木就只好長出荊刺了。還有一些植物有防蟲基因,蟲子不敢或不喜歡吃他!有些植物有毒,是其它生物望而生畏。
②救,防得住一些,總有防不住的。受傷了,一般會分泌一些液體,有防止細菌,病毒侵入,促進癒合等作用。有些還含有毒素。讓其它生物不敢傷害它。
一般斷下的部分可以在合適的環境下形成愈傷組織,生長成完整的植株,即使只是一張葉子。但不同植物對環境要求不同。有些植物就依靠這一點來繁殖(被風刮斷後吹走,落下就生長起來),有些植物則很能成活。現已被人類用於快速繁殖新植株(只需提供合適環境即可)
③迅速繁衍。太弱小,無法保護自己。也只能大量繁殖,吃不盡,殺不盡。舉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❻ 植物自我保護的方法
植物也會自我保護
人們早已知道,許多動物都會利用各種手段保護自己,如有些動物會把自己的顏色變得和周圍的環境一樣,不讓天敵發覺;有些動物依靠身上帶毒,讓敵手望而卻步。而像蝴蝶和蜥蜴一類的動物會模仿一些不太可口的物種,使敵手誤認為它們的味道不可口,而避免遭到吞食。近年來,生物學家發現,某些植物也有保護自己的本領,比如能自動裝扮成某種動物身上的牙和刺,讓敵手不敢接近。
以色列海法大學的研究人員曾聲稱,他們在研究一些有警戒色並有刺的植物時,發現了植物能自動模仿動物的現象。這種植物能夠自己生長出一些假刺,看起來像真的硬刺一樣,讓食草動物不感興趣,從而保護自己。
有些植物用艷麗的色彩作「廣告」,炫耀「我是有刺的,千萬別碰我」 。而有些植物則會「炫耀」它們葉子兩側的像牙齒一樣的刺,意思是告訴想吃它的動物,「別吃我,我是不好惹的」。這些像刺一樣的東西實際上是軟的,研究人員猜測;這些植物可能認為模仿假刺付出的代價較小,因為孕育真正的硬刺需要更多的養料。
類似的現象在蘆薈和棕櫚樹一類的植物中就可看到,它們的葉子兩側的刺就是軟的假刺。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些植物有艷麗色彩「牙齒」,而這種「牙齒」其實很軟,它們也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研究人員正計劃進一步進行試驗,看看動物是否真的會被植物的偽裝蒙騙。
❼ 怎樣保護綠色植物
少排放二氧化碳
不引發森林大火
保護熱帶雨林
保護綠色植物
❽ 植物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1、板栗的刺,長在總苞上,動物不敢吃它。這類植物利用銳利的針、刺和荊棘等作為武器,使它們的敵人畏而遠之。
2、大豆的針毛能抵制大豆葉蟬和蠶豆甲蟲,棉花植株的軟毛能排斥葉蟬;多毛品種小麥不易被葉甲蟲的成蟲產卵或幼蟲食用。
3、夾竹桃和馬利筋的「血液」中含有強心苷,昆蟲在吃了他們以後,會因肌肉鬆弛而死去。
4、絲蘭和龍舌蘭含有的植物類固醇,可使動物紅細胞破裂。有一種被稱為「咬人樹」的漆樹,其中含漆酚,可使人中毒。
5、含羞草,這種植物,當有外界物體去刺激它的葉子,葉子就會合起來,這就是含羞草的自我保護方法。
6、煙草和水毒芹不僅有毒,而且還有難聞的氣味,有的動物在第一次光顧後,就不會再次「光臨」了。
❾ 如何保護綠色植物
光照、溫度、水分這些是必要條件,其他的你要考慮要保護作物的生長特性了
❿ 植物有哪些保護的方法
我們見過含羞草,這種植物,當有外界物體去刺激它的葉子,葉子就會合起來,這就是含羞草的自我保護方法。這種保護方法是比較明顯的,是積極、主動的。其它植物的自我保護雖沒有含羞草那樣明顯,但也各有自己的方法加以保護。
一、留下種子。留下種子是植物最有力的自我保護。種子植物的出現取代了地球上的被子植物,是植物進化過程中的一次飛躍。種子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它們能使植物的一生選擇在最適宜生長的時節、地點出現,同時能使植物個體進行廣泛地傳播,而成為地球上最大一族——種子植物。如黃豆、蒲公英、西瓜等。非種子植物因缺乏較好的自我保護方法,在地球上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二、落葉。落葉是植物又一種自我保護方法。地球上的植物。總要面對嚴寒、酷暑等惡劣環境,為了躲避這些不利於生長的環境的來臨。許多植物選擇了落葉進行保護,以減少葉面的水份蒸發。順利地度過惡劣環境。如梧桐樹、苦楝樹、水杉等植物就會在嚴寒來臨之際脫落所有葉子,進行自我保護。
三、長刺。植物難免會受到動物或其它植物的侵害。有些植物,為了免受損傷,在長期進化進程中,株體中的莖、葉上長滿了刺,使動物見了它無從下口無處落腳,只能「詞望株興嘆」,甚至繞道而行,或排擠其它植物,從而使自身更好地生長。如玫瑰、刺莧、等植物上長刺,枸骨則葉上長刺,這些植物就少有動物或其它植物對它侵害,它們就利用「刺」來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四、散發特殊氣味。人些植物如桉樹、夾竹桃、蕃茄等,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這種氣味能有效地阻止許多動物、微生物對它的侵害,或能抑制某些植物在它的周圍生長,有利於自己的健康成長,從而保護自己。
五、占據地盤。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地,植物也會設法佔據地面。許多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就利用地下莖強勁的繁殖能力,一旦在一個地方落下腳,便會以星火燎原之勢,向四周蔓延。幾個春秋後,便發展成一大片,人力地排擠其它種群,使自己更好地生長。如革命草、蘆葦、蒿草等,就是用這種方法擴大自己群落,增強生存競爭力。
六、爭奪陽光。植物生長需要陽光,能否得到足夠的陽光,影響著植物的正常生長。為了得到更多的陽光,人的植物便爬到其它植物上去,展開大葉,爭奪陽光。如南瓜、葡萄、葛藤等攀緩類植物,在最能展現生命的夏季,紛紛爬到其它植物頂上,去爭奪陽光,有利於自己生長。有的植物則長滿密密層層的葉子,最大限度地利用照射到它身上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七、改變生長規律。有些植物為了避免被人類、自然所消滅,長期以來,逐步改變了生長規律:提前或推遲走完一生。如積麥、稗草,它們與大麥、水稻有許多類同的屬性,但為了免受人類對它的侵害,往往比大麥、水稻提前成熟,留下種子。沙漠中的有些「短命」植物則會在一年中適宜時節匆匆地走完一生,這樣的自我保護,保持了這些物種的延續性。
除了上述幾種,植物的自我保護方法還有許多。如九死還魂草會隨著環境改變出現假死現象等。而更多的植物則是好幾種自我保護方法的綜合。它們的自我保護方法都是積極主動地參予生存競爭的結果,努力地不被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