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方法
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其中的「自」和「律」都很重要。過去,中國家長們很重視「律」,就是給孩子定規矩、嚴要求。
一旦離開了大人的監管,有的孩子由於慣性、由於聽話,能繼續表現好;有的孩子由於被壓制太久或有逆反心裡,就需要更多的放鬆來平衡一下。
❷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的方法
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我們家長牢牢把握住5點就可以了。
1. 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規則意識
規則感一直是以往多次強調的,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從小就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規則感。擁有良好規則感的孩子,他會很清楚的知道事情的邊界在哪裡,也能夠更有信心的進行對世界的探索。所以,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溫和的態度,堅定的原則。很多事情不可以就是不可以,是不能輕易妥協的。從小就幫孩子樹立良好的規則感,並且引導他們去有意識的遵守規則,將規則感融入生活,這樣無形中也會幫助孩子培養他的自律性。
2. 及時適當的鼓勵
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一定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鼓勵,所以在培養孩子自律性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的進步很明顯,或者很認真很努力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獎勵或鼓勵,這樣孩子也會更容易堅持而養成好習慣,並且適當、及時的鼓勵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
3. 幫助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表
想要培養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自律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具備一定的管理和計劃時間的能力,生活中,家長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根據自身的情況,一起和孩子來制定一個具體的作息時間表,可以讓孩子充分參與進來,比如說,幾點學習?幾點出去玩?什麼時候休息?培養孩子自己支配時間,分配事情的能力,從而讓孩子學會珍惜時間,進而有效的把握時間,培養自律意識。
4. 充分鍛煉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通常都會出現溺愛孩子的狀況,孩子提出的意願和要求,通通都去滿足,甚至是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會拒絕。這樣非但對孩子的成長無益,反而會害了孩子。所以我們的家長一定要堅持堅定的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同時也要學會鍛煉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讓孩子意識到想要收獲就要先付出的道理,無形中幫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5. 父母樹立好榜樣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培養都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想要孩子自律,首先我們的父母也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形象,自己做事本身就很有自律性,孩子耳濡目染,也會形成自己的自律意識。
❸ 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性格
《好性格故事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有人說,性格決定命運。雖然不一定完全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形成的,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好的性格,父母從小應該怎樣培養呢?下面的一些巧虎好性格故事館或許可以供各位家長參考。
❹ 培養孩子自律的八個方法是什麼
1、學會遵守規則。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家長要讓孩子了解各種規則,行人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等,還有要禮貌待人、做事不影響別人等等,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規則給予孩子監督指導。
2、對時間的管理。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後,家長就要逐漸培養孩子在時間上的自律意識。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別喜歡的事情,比如看電視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3、延遲慾望滿足。
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願望,適當延遲滿足孩子慾望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注意培養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孩子拿成績來換,有成績才有獎勵。
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孩子必須學會好好說話。
4、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自律的人更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在面對誘惑時能更好地審時度勢,懂得拒絕,成就更好的人生。興趣,會讓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
5、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並執行。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買幾個玩具,就不能再多要其他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動畫片……然後,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6、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律性越強,相反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如果真正愛孩子,真的為孩子考慮,不為孩子包辦一切、不當眾批評孩子、不拿別的孩子比較、不打罵孩子、不強迫孩子做他不願做的事,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意見。
7、爸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麼就不要言傳。如果想要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那麼,自己就要成為自律的家長。
8、給予正反饋
正反饋是指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行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勵的,從而去激發他更多地做這種行為。為了讓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著日常要設置的正向鼓勵的事情都是有關孩子能夠做到自律的方面。
(4)如何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方法擴展閱讀:
自律的好處:
1、自律可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當代的年輕人,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熬夜和賴床,但是自律的人擁有很有的生活飲食習慣,早睡早起,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生活,都能保持有條不紊。
2、自律可以讓人更健康,這個健康指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精神。自律的人三餐穩定,目標明確,從來不拖泥帶水,處事干凈利落。
3、自律可以治療拖延症。拖延症是當代人群幾乎人人都有的病症,但是自律可以讓更快的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凡事都井井有條起來。
4、自律可以開闊眼界,贏得別人的尊敬。自律的人生是不允許被浪費的,所以才會事事追求完美,絕不肯將就。
❺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都說孩子的習慣養成也是一種能力,但是怎麼培養確實難題。不過為了以後上學時候能夠養成其他的好習慣,自律其實是一種基本的素養。孩子如果想要提高成績,那麼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走神其實也是他自己行為能力約束的表現。這其實歸根究底就是自律。
這些小事雖然平時不起眼,但是慢慢積累起來,孩子是能夠感知道到時間的流逝,也為其自律打下時間管理的基礎。
教練式育兒,全面提升親子關系!請關註:小丸子爸爸教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