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面對恐懼,我是很恐懼的
人們常常忽略恐懼,總覺得不經意間它們就會自動消失。然而不幸的是,恐懼很少會自己消失。當恐懼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時,就必須要採取一定的措施了。可是究竟該怎樣面對恐懼呢?其實也並不難,只要找對了心態,你就會豁然開朗。
思考恐懼
將你恐懼的事物列成一張清單。現在,請拿起筆和紙,寫下你恐懼的事物。你懼怕什麼?這種懼怕從何而來?根源是什麼?什麼時候會出現?什麼時候會少嚴重一點?你會有什麼感覺?這樣做的時候,你就是以外人的角度在審視恐懼與你自身,這在促進你理性思考的同時,還能幫助你客觀看待恐懼。
將恐懼寫進日記里也是個不錯的想法。遇上自己戰勝恐懼的經歷,就要及時寫進日記里,這樣不僅是一種恰當的發泄,還能給你一種安全感,讓你覺得你畢竟也是經歷過恐懼的過來人。
將恐懼分層。現在,你要寫下你想要克服的恐懼。把具體的恐懼寫在頂端作為你的終極目標,然後我們來進行分層。在最底層,寫下你覺得你很容易就能克服的一件事。然後一級級往上寫,每一級都更加困難一點,直到克服最終的恐懼。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很怕坐飛機,哪怕是走近飛機都會覺得緊張。那麼你就可以把「去飛機場作為你的第一步」,在這一層,除了完成去飛機場的任務就沒有什麼挑戰了。下一步,你就可以研究一下飛機飛行的原理(不要只是天真地認為「飛機就是長著一雙會飛的神奇翅膀」)。接著,你就定一張只要飛30分鍾的短途機票去拜訪一下朋友。一步一步走下來,最終你就可以獨自乘坐4個小時的飛機都不害怕啦。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直面恐懼。現在,你已經認識到了心中的恐懼,了解了它的來源,也能將其分出層次了,那麼,接下來,你就要學會直面恐懼。你可以這樣想:你的這種恐懼只是一種思維,它不是具體的活生生的存在,而只是一個活動在你大腦中的神經元。而這個神經元也不是不可控制的,要控制其實也很容易,只要學著自己去面對。
花一兩分鍾,讓這句話印在你腦海里:不管你腦海中出現什麼可怕的情景,那都是你自己一時杜撰出來的。其實並不用真正去面對什麼具體實在的人或事,要克服恐懼,只是要改變自己的思維。當你明白了心中所謂的「障礙」其實不是真實存在的障礙時,你的進步就會非常明顯了。
去看心理醫生。如果你害怕演講,那還說得過去,畢竟這是很多人都恐懼的事。但是如果你老是幻想衣櫃里會跳出綠色怪人,因而惶惶不可終日,那就是另一碼事了。如果你認為自己的恐懼是不正常、不理智、耗精力、甚至是有損健康的,那麼就有必要去看心理醫生了。心理醫生會幫助你面對任何恐懼。不妨用手機在騰訊應用寶上搜「冉升心理」安裝,裡面有精神心理科醫生可咨詢。
暴露技術治療恐懼在心理學領域已有長足的發展。心理治療中有一種療法叫做漸進式減敏療法,也就是說,你每天會離自己恐懼的事物近一點點,最後讓恐懼迎面撲來,迎頭相撞。這可能聽起來很可怕,但對克服恐懼確實有效。
尋找面對具體種類的恐懼的方法。其實有某種恐懼的並不是你一個人,可能有成千上萬的人都跟你有同樣的恐懼。他們是怎樣克服的呢?冉升健康心理問答有許多介紹面對具體恐懼的方法的文章供查閱。比如:如何克服對打針的恐懼?如何克服對坐飛機的恐懼?等等。
置身令你恐懼的情境之中
想像成功。把自己想像成信心滿滿、無所畏懼的樣子。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做很傻,但確實是有效的。至少這種幻想能夠讓你擁有好心情,以更加樂觀的態度進入原本令你恐懼的情境之中。所以,要想像自己置身其中的樣子,包括視覺中、嗅覺中及觸覺中可知可感的一切。然後試著去控制,現在你其實就和身處真實情境中是一樣的感覺了。是不是覺得大開眼界呢?
要勤加練習。剛開始的時候,把想像的時間定在5分鍾。當你覺得自己應付起來容易一些的時候,就定為10分鍾,然後一步步延長時間。這就好像是一種積極、正面的幻想式冥想。當你對想像中的場景感到得心應手時,面對真實場景就也應該沒什麼大問題了,因為你已經對其了如指掌。
放鬆身體。有時候躺在床上不妨試試這一招:屏住呼吸,握緊拳頭,綳緊身體;不久你就會覺得身體很僵硬,這時大腦也就會跟著身體一起緊張起來。不過,幸運的是,只要身體放鬆,大腦同樣也會放鬆,不妨再反過來試一試吧。
大多數人可能光是想到讓其恐懼的事就會緊張起來。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就在你沒有面對恐懼的時候,讓自己的身體更加放鬆。先讓眉頭舒展開來,然後把注意力慢慢往下半身移,想像心臟的跳動,想像自己正處於安全的狀態中。當你的身體不那麼緊張的時候,大腦也就不會對矛盾及恐懼那麼敏感了。
調整呼吸。呼吸對恐懼及緊張情緒有著難以估量的影響。呼吸加快的時候,大腦就會受到驚嚇。就算其實你並沒有真的受到驚嚇,大腦也會默認為存在威脅。這時,腎上腺素就會上升,想要冷靜下來,就不得不採取措施了(這與驚恐發作類似)。解決辦法就是調整呼吸,你要有意識地放慢呼吸,這樣吸入的氧氣就會增加,能夠使神經放鬆下來。
深呼吸。許多人都是用胸腔呼吸的,這樣呼吸時,其實肺的很大一部分都沒有利用到。所以,呼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肚子有沒有在起伏,肚子起伏時,呼吸方法才是正確的。
活在當下。其實許多恐懼都是關於未來的,我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卻莫名地害怕。有時我們甚至會擔心到崩潰的地步。就連溫斯頓•丘吉爾也說過:「當我回過頭來看這些恐懼時,我會想起這樣一件事,有個老人在臨終時說,他這輩子擔心過的事,大都沒有發生。」 所以當你為未來苦惱時,就要把自己的思維拉回到當下。嗅一嗅身邊的氣味,聽一聽身邊的聲音,感受手指所及之處,感受衣物的質感,感受身體的冷暖,眼看花花世界,讓自己沉浸於當下。
比如你要去做一個演講,心裡很害怕。那麼,與其想像自己摔倒、口吃、被嘲笑的樣子,不如在心裡吐槽大廳里難看的地毯,或者把肚子疼的原因歸結為下午吃的三明治,或者對著天花板快要剝落的牆漆發發呆,這樣你就不會陷入消極的情緒了。
想想自己過去的成就。這樣做可能也顯得很傻,但想想成功的事(哪怕是很久以前學會騎自行車這種不上檯面的事)真的會給人動力。當你面對挑戰時,你做過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呢?你做過什麼本來沒有信心、最後卻成功了的事情呢?你克服困難後都學到了什麼呢?
回憶成功可能會需要一點時間,但你肯定會想出一兩件事情的。比如從學校畢業,在一個成功的團隊里供職,在烹飪/繪畫/手工/寫作方面有過傑出的作品,學會開車,或是學會一樣樂器。只要是讓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都可以。
想像接下來20秒會發生的事情。當你將要面對恐懼時,就想像接下來20秒將要發生的事情。其實就那麼簡單,接下來的事不會影響到你一身,甚至都不會對這個下午有什麼影響,你只要關心接下來的20秒。熬過20秒,你就成功了。你知道20秒有多短嗎?
20秒的難堪,20秒的勇氣。只要暫時爆發20秒,只要好好表現20秒,這並不是很難吧?也就說你只要偽裝一分鍾的1/3,因為只要挺過了最初的20秒,緊張感就會一路消退了。
克服恐懼
暴露自己。嘿,別想歪了!這里說的是,把自己暴露在令你恐懼的情形之下。這是克服恐懼的唯一途徑。因為你終有一天要登上恐懼的最後一層,所以,不管你是怕蛇、怕和同事打交道,還是怕觸摸自己的腳,都去勇敢嘗試吧。不管是什麼恐懼,讓自己置身進去,因為你已經到了挑戰自己的時候了。
一旦看著蛇而不感到恐懼,就走近一步。第二天,再近一步。有一天你就能碰到玻璃缸。慢慢地,你甚至能去觸摸蛇,用手指墊到它身體下。最終,你就可以像寵物一下逗弄它,甚至自己在家養一條。
不過這只是一個例子。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克服其他恐懼。當然最終的目的可不都是把你害怕的東西當成寵物來養,那可會出大問題了。
恐懼是習得的。有時你坐在咖啡廳里,喝著拿鐵,突然一個小孩跑過來,毫無來由地盯著你看,卻什麼都不說。幾年以後,這孩子再想起這件事時就會覺得很尷尬。其實成年人的恐懼心理就是這樣隨著年紀增長習得的。我們小的時候,並不知道有什麼要害怕。但長大成人後,就了解了許多可怕的事物。我們怕盯著別人看,怕在化學課上穿罩衫,怕坐過山車,但其實,我們以前都不知道這些事情是值得恐懼的。
如果你的恐懼來自社交,上面這條規律尤其適用。我們就以「在化學課上穿罩衫為例」,難道你穿著罩衫去上化學課那些討厭的男生就會瞎起鬨?他們真的會這么做嗎?他們會笑你、對著你指指點點嗎?就算他們真的這么做了又能怎樣呢?有什麼大不了的嗎?這就對了,如果是你的好朋友不顧別人的看法堅持這么做了,你是不是會贊賞她的勇氣呢?當然會啦。
分散注意力。這一點是不解自明的,因為大腦可以同時思考的事情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你同時給大腦以不同的刺激,那麼這些讓你恐懼的事情就會暫時被埋沒。所以如果你怕過機場安檢,就把iPod開著,讓美妙的爵士樂分散你的注意力吧。
聽音樂是分散注意力的好方法,但也還有其他途徑。你可以掐自己、吃辛辣食物,甚至是沒事列出10鍾不同的魚,即使是極其簡單的事情,也能起到大作用。
尋找後援團。找一個能夠幫助你克服恐懼的人比什麼都有效,有時,有個人握著你的手,你就會覺得好很多。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即使是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握著別人的手來汲取勇氣。朋友可以給你安全感,分散你的注意力,能為你加油鼓勁。
讓家人和朋友幫助你克服困難。他們看到你的進步也會很高興的。把你的計劃告訴他們,說說具體的步驟,讓他們在這過程中給予你支持。告訴他們你可能會出現的狀況及你需要他們幫助的事情,這樣他們在幫助你的時候就更有目的性了。
談論你的恐懼。有的事情,我們不太容易說出口,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的事情,說出來卻比不說出來好,一旦說出來,也就沒什麼可怕了,甚至覺得很好笑。恐懼也是這樣,把恐懼說出來,你可能就恢復正常了。
比方說你猶猶豫豫不知怎樣向上司開口要求漲工資。這時你朋友問你在怕些什麼,你就這樣說,「我要是被炒了怎麼辦?」想想看吧,在所有的可能性之中,被炒掉到底會佔多少?你可能會如願以償,也可能被拒絕,可能會被告知不同意的原因(或者你要加薪就怎樣做),但是被炒掉到底有多靠譜呢?想通了吧。有時就是要這樣說出來才想得明白。
假裝沒有恐懼。這可能看起來不是什麼靠譜的建議,但真的是很有效的。許多人就是通過假裝學會了自信,有人通過假裝變得更加鎮定,也有人通過假裝學會了直面恐懼。這種辦法是真的有效的。恐懼只在你心裡,只要你不說就沒有人知道,他們看到的只是你鎮定的樣子。
思維是復雜的東西。你有沒有強迫自己微笑後發現自己真的開心了一點?有沒有假裝打哈欠後真的覺得困了一點?就是這樣的道理,如果你假裝沒有恐懼,你就會慢慢擺脫恐懼。
讓慾望戰勝恐懼。有時人就是喜歡安於現狀,但是,一旦得過且過的日子過不下去了,人就會想要打破現狀。不幸的是,很少有人能自覺地打破現狀,許多人都是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候才產生走出舒適區、直面恐懼的強烈慾望。於是,突然之間,人們不再選擇為恐懼所困,因為你的慾望已經壓倒了恐懼。
戰勝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其滲入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害怕非洲犀鳥,你大概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必要去克服它。不過如果你害怕人群,那麼這對你生活的影響可就大了。把注意力集中在這種恐懼上,意識到其對你生活的影響,然後把這種克服恐懼的動力利用起來。
獎勵自己。每次對面一個小恐懼之後,就要向上進一層,然後獎勵一下自己。比如吃點蛋糕、去血拚、打個瞌睡。這是你應得的,因為你在做著大多數人都做不來的事。拍拍自己的肩膀,向別人講講,這應該是你值得驕傲的事情。
當你克服恐懼的最頂層時,就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獎勵吧。你所戰勝的恐懼越大,獎勵也要越大。這樣你在克服恐懼的時候不就有了動力了嗎?人人都需要動力。當你有了動力,又有人注意著你的進步,你就會有了成功的渴望。再加上一點積極的心態,你就能成功克服恐懼了。
小提示
多讀點關於克服恐懼的材料,最好每天一篇文章。越是讓自己沉浸在直面恐懼的這種想法中,你就越會有意識地去克服恐懼。
警告
直面恐懼並不意味著去做危險的事情。比如如果你害怕鯊魚,那並不是說你就非要去海里和鯊魚一起游泳。克服恐懼的時候,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
有時你以為自己可以直面一些恐懼,但事實上你做不到,那也沒關系,不要勉強自己,不如第二天再來挑戰自己。
『貳』 如何克服心理的恐懼
記得有一位非常成功的演說家這樣說道:「不要因為恐懼而猶豫,前進有時候是消除恐懼的最好方法。」美國知名博士楊傑力曾在肯尼迪學院的演講中同樣提及戰勝恐懼的唯一方法:「無所畏懼地活著,是讓自己遠離畏懼的唯一途徑。」
1.嘗試做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不斷在增強信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曾經說:「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沒錯,恐懼對於人類來說彷彿是天生的弱點。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
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之中負面聯動效應讓人陷入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子中。
當你可以更注重實際的挑戰上時就可以很明顯地改善這種情況,比如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曾經感覺到害怕而遲遲未做的事,你會發現你就在克服自己的恐懼。
曾經TED有一個人分享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懼,他就是每天都去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然後把他放到社交網站上,比如嘗試向一個陌生人借錢,比如向不認識的人求助,當他嘗試越多,他發現,其實總體而言,拒絕他的人少,而答應幫助他的人很多。
後來他講述,很多人的恐懼都是來自我們內心的想法,而當你感到恐懼而躲起來,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小。不過等到你願意麵對的時候,其實恐懼有時沒有你想像那麼恐怖。
2.調整身體狀態是關鍵:直面你的恐懼
若你一直在恐懼之中, 不管這恐懼是源自於什麼,你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很多心理醫生都發現很多人們是由於長期處於營養不良,勞累,患病的情況下,從而便容易產生了恐懼心理。
如果你根本沒有身體上任何有可能帶來恐懼情緒的疾病,那麼,你應該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處理社會關系是否存在有過激的想法、觀點進行重新審視。
而且在心理學上,訴說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總是在為自己的恐懼保密的話,那麼,你的恐懼便會不斷地放大,而且會讓你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若你可以向一些了解你痛苦、可以給予你支持的人訴說衷腸,這不是刻意博得他們的理解與同情,而是邁出了改變自身重要的一步。而且你可以選擇向自己的家人、要好的朋友、值得信賴的師長訴說自己的苦衷,他們會表示真誠的理解,同時還會認為,你的恐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3. 減少心理負擔: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態
當你開始會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產生一些根本不會出現的設想,且這些設想往往是不祥的時候,就要明白自己的心理出了問題。
如:我考試失敗了怎麼辦?失去了朋友怎麼辦?如果他人對我印象不好怎麼辦等。這些與現實不符的假想往往會令你處於不安與焦慮之中。
因此,我們應該讓自已學會生活在現實之中,讓自已接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坦然想法,而不是整日里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叄』 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
1.嘗試做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不斷在增強信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曾經說:「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沒錯,恐懼對於人類來說彷彿是天生的弱點。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
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之中負面聯動效應讓人陷入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子中。
當你可以更注重實際的挑戰上時就可以很明顯地改善這種情況,比如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曾經感覺到害怕而遲遲未做的事,你會發現你就在克服自己的恐懼。
曾經TED有一個人分享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懼,他就是每天都去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然後把他放到社交網站上,比如嘗試向一個陌生人借錢,比如向不認識的人求助,當他嘗試越多,他發現,其實總體而言,拒絕他的人少,而答應幫助他的人很多。
2.調整身體狀態是關鍵:直面你的恐懼
若你一直在恐懼之中, 不管這恐懼是源自於什麼,你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很多心理醫生都發現很多人們是由於長期處於營養不良,勞累,患病的情況下,從而便容易產生了恐懼心理。
如果你根本沒有身體上任何有可能帶來恐懼情緒的疾病,那麼,你應該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處理社會關系是否存在有過激的想法、觀點進行重新審視。
而且在心理學上,訴說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總是在為自己的恐懼保密的話,那麼,你的恐懼便會不斷地放大,而且會讓你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若你可以向一些了解你痛苦、可以給予你支持的人訴說衷腸,這不是刻意博得他們的理解與同情,而是邁出了改變自身重要的一步。而且你可以選擇向自己的家人、要好的朋友、值得信賴的師長訴說自己的苦衷,他們會表示真誠的理解,同時還會認為,你的恐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3. 減少心理負擔: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態
當你開始會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產生一些根本不會出現的設想,且這些設想往往是不祥的時候,就要明白自己的心理出了問題。
如:我考試失敗了怎麼辦?失去了朋友怎麼辦?如果他人對我印象不好怎麼辦等。這些與現實不符的假想往往會令你處於不安與焦慮之中。
因此,我們應該讓自已學會生活在現實之中,讓自已接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坦然想法,而不是整日里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認為,只有病弱者才會恐懼,才會對生命中可怕與不幸的東西進行否定,才會對毀滅之痛一味地逃避。
而強者卻會尋找生活的真諦,讓自已在放鬆、自在的生活環境中,追求更坦然的生活狀態。學會去正視、去清除我們的恐懼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生命的樂園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肆』 消除恐懼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摩擦手臂、質疑恐懼、直面恐懼都是消除恐懼的方法
1、深呼吸:在感到恐懼的時候,可以試著深呼吸。用鼻子慢慢的吸氣,自己在心裡數4秒,而後再用嘴呼氣,也要在心裡數4秒鍾。這是消除恐懼最簡單的方法,能夠使人身心放鬆、減緩心跳。
4、質疑恐懼:在面對恐懼的時候,就要在心中問自己一些邏輯性問題,比如這件令人恐懼的事情,有多大的可能性是真的。這時候大家就會發現,發生令我們恐懼事情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是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
5、直面恐懼:若一直在恐懼之中, 不管這恐懼是源自於什麼,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很多心理醫生都發現很多人們是由於長期處於營養不良,勞累,患病的情況下,從而便容易產生了恐懼心理。
『伍』 如何面對恐懼
近日,楊冪突然在微博上致歉:「很抱歉,也很內疚,這次自己沒能成功克服內心的恐懼…」。原來,在綜藝《密室大逃脫》里,面對從高空跳下的艱巨任務,她因恐懼而崩潰大哭,放棄了挑戰。
KY作者 / 夏超
編輯 / KY主創們
References:
Chisholm, D. C., & Hurley, J. D. (1994).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fear. Psychological reports, 74(3), 847-850.
Kounang,N.(2015).What is the science behind fear?.CNN.(Kounang,2015)
Lieberman, M. D. (2013). Social: 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 OUP Oxford.(Lieberman,2013)
MHF.(N.D.).How to overcome fear and anxiety.mentalhealth.
Rokke, P. D., & Rehm, L. P. (2001). Self-management therapies.
Sagar, S. S., & Stoeber, J. (2009). Perfectionism, fear of failure,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success and failure: The central role of fear of experiencing shame and embarrassment.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1(5), 602-627.
Thompson, G. (2006). Fear: The Friend of Exceptional People. Summersdale Publishers LTD-ROW.(Thompson,2006)
Wikihow,& Griffin,T.(N.D.).How to Overcome Fear.wikihow.
Zenasni, F., Besancon, M., & Lubart, T. (2008). Creativity and 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 empirical stud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2(1), 61-73.
『陸』 如何克服恐懼的四個方法
最勇敢的人也有恐懼的時候。令你恐懼的是什麼?是蜘蛛,是恐高?還是失敗,改變,或者其他難以言說的事物?令人懼怕的事情並不可怕,只要你願意去認知它,面對它,進而掌控它,你就可以戰勝它。
方法 1 的 4:
分析你的恐懼對象
以Overcome Fear Step 1為標題的圖片
1
從認知它開始。在這個重視勇敢,崇尚強壯的社會里,人們總是傾向於無視,甚至否認自己內心的恐懼。但是如果沒有直面恐懼的機會,又何來勇敢可言呢?承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邁出了控制大局的第一步。
說出你的恐懼對象的名字。有時候,我們清晰地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麼,可是有時候我們感到惴惴不安,但卻無法解釋那個縈繞在腦海里的惡魔到底是什麼。讓恐懼的對付浮出水面,給它一個名字。
將它寫下來。寫出你的恐懼對象就是承認你有需要克服的問題。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可以追蹤記錄你與恐懼抗爭的進展。下一次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引以為戒。只要你敢於承認,勇於面對,下定決心要與其抗爭,恐懼最終會無處遁形。
以Overcome Fear Step 2為標題的圖片
2
定義恐懼的輪廓。把恐懼當成是有始有終有形的對象,這樣你會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容納它的。如果你能夠清楚地看到恐懼的形狀,你就可能更好地認識它,更有效地處理它對你造成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來更好地了解你的恐懼。
你恐懼的歷史有多久了?它是不是起始於一次消極的經歷?它是不是跟童年的成長環境有關?恐懼影響你的生活有多久了?
什麼會激發你的恐懼?是很具體的事情,比如看到蛇?或者路過職業顧問的辦公室讓你回想起高中時代學校的走廊?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激發了你的恐懼,這樣你就知道恐懼到底延伸到了什麼地步。
你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它是不是讓你卧床不起,不願意去上課因為你覺得自己無法考及格?它是不是讓你不敢回老家看父母因為你害怕乘飛機?弄清楚恐懼到底如何掌控了你的思想和行為。
你恐懼的本源是真的很危險的對象嗎?恐懼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情感,因為它可以促使我們遠離危險的事物,從而保護我們的安全。判斷你的恐懼是合理的,還是你的誤解,還是你的恐懼壓抑著你。比如,當你在主題公園遊玩時,不敢穿上輪滑鞋滑旱冰,而你的朋友們都滑得很開心,這時候,你的恐懼都在壓制著你的行為。如果你又年輕又身強力壯,你沒有理由去懼怕滑旱冰這件事。
3
想像你想要的結果。當你理解了自己的恐懼,那麼你再考慮一下你想要改變的是什麼。你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戰勝自己的恐懼。但是這個目標比較抽象,最好是分成具體的小目標,來一步步實現最終的大目標。比如:
如果你恐懼的是承諾,那麼你的第一個具體的目標就是跟一個人交往一個月。
如果你的恐懼是高度,那麼你可以參加一個戶外俱樂部,進行一次登山旅行。
廣告
方法 2 的 4:
掌控你的恐懼
1
嘗試逐步脫敏。時常我們畏懼某個東西,只是因為我們隊這個東西知之甚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未知的恐懼』。人們會條件反射地對異常的事物產生排斥心理。如果你畏懼某件事,因為你覺得它很神秘,那麼你不妨慢慢地開始去接觸了解這件事物。一旦你對它增進了了解,恐懼感會逐漸消散。
如果你害怕蜘蛛,你先有意識地盯著畫出來的蜘蛛,然後再看真蜘蛛的圖片,然後嘗試清理死蜘蛛。這樣一步一步你的恐懼感會逐漸降低。
如果你恐懼的是比較抽象的事物,比如改變,那麼你開始有意識地稍微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程。換一條路線去上學或者上班,改乘公交而不是地鐵。你會發現自己是可以承受改變的。自信心會慢慢建立起來,你逐漸能夠應對生活中更大的變動。
2
嘗試直面恐懼。直面恐懼是戰勝恐懼最直接的途徑。尤其當你恐懼的對象是某個人或者某種情形的情況下。直面你恐懼的對象,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恐懼是你自己的頭腦里編造幻想出來的。事實上,你恐懼的對象並不存在。
想像最糟糕的情形。比如你目前正在考慮申請簽證,而你十分擔心自己無法拿到簽證,那麼你想像一下,即使拿不到簽證又能怎麼樣呢?你可以換個時間再次申請!
做好迎接失敗的准備。沒有什麼能夠保證我們事事順利,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對抗恐懼這件事也是一樣,要有一個誓不罷休的心態。
3
不要讓動力消退。對抗恐懼需要一定的動力。當你遇到挫折,你可能會想放棄。這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初衷,下定決心就要堅持下去。當你覺得灰心喪氣時,要記住這幾點:
不要將恐懼和命運混為一談。如果你害怕失敗,你可能會暗暗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命運,我命中註定不該開創自己的事業,我命中註定不該留在這個城市,我命中註定無法到達某個城市。然後,真相是,你的明天還有待你來開創。你該走什麼路,是可以由你自己來開拓的。不要把自己的恐懼歸結於命運的不可違抗。
不要讓其他人的言語左右你的思想。有些人不相信你的能力,他們就會助長你的恐懼。別人怎麼想,只是他們的偏見。你要相信那些相信你,支持你的人,來戰勝恐懼,開發自己的最大潛力。
廣告
方法 3 的 4:
改變你的恐懼的看法
1
將恐懼的對象轉換為讓你魅惑的對象。讓我們恐懼的事物常常也能激發我們愉悅感甚至激情。人們之所以享受極限運動,恐怖電影,在大海里游泳,也是這個道理。試著用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你的恐懼,承認它能夠顫動心弦的魄力。當你把恐懼看成是力量的源泉,你也就能夠擁抱恐懼,把恐懼當作生活理所應當的一部分。
盡可能地多去了解你恐懼的本源。它為何能夠有如此威力震懾到你?你能夠學到一些什麼?
帶著全新的觀念來直面你的恐懼。感覺是否有所不同?
有些人因恐懼而變得更加強壯。 Susan Cain,著名暢銷書《安靜:喧囂世界裡內向者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曾經畏懼做公眾演講,然而現在的她卻以全世界各地做演講而生。
2
把恐懼看作是機遇。恐懼是可以被用來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是指引我們方向的路標。一旦恐懼帶來的起初的那一波不適感消散,我們應該借機深入研究,看看能從恐懼的對象上面學到些什麼。
當你恐懼一些不熟悉的事物時,就把它當成你應該去認識這件事物的機會。
如果即將到來的截止日期或者某個事件讓你感到恐懼,那麼就不妨制定計劃,做好萬全的准備來迎接這件事,這個日子。不管是交論文,還是做演講,還是婚禮。
如果你怕水,那麼幻想一下如果你不怕水,事情會怎麼樣。如果你不怕水,你就可以盡情地像魚兒一樣游來游去;就可以在風和日麗的一天,和愛人乘著一葉扁舟在平靜的湖中央幽會。讓這些美好的幻想成為你戰勝恐懼的動力。
廣告
方法 4 的 4:
給恐懼留一席之地
1
容忍自己有恐懼感。完全將恐懼感從生活中消除是不現實的。恐懼,跟喜悅和悲傷一樣,是一種正常合理的情緒。恐懼可以塑造人的個性,督促人們如何變得勇敢。
如果你恐懼的事物有很多,也不要太過勉強自己。恐懼是對那些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事物的一種自然的反應。你有恐懼感,只因為你是一個沒有超自然能力的凡人。
不要過度逼迫自己。如果你極度畏懼毒蛇,那麼你沒必要非強迫自己去直面毒蛇,只要不去跟毒蛇接觸就可以了。我們應該去克服的恐懼是那些對現實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而不是那些跟生活沒多大關系的。
2
為自己的勝利而慶賀。只要自己在戰勝恐懼這件事情上取得些許進步,那都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你嘗到勝利的甜頭,你一定更有勇氣和信心戰勝更多的恐懼感。
『柒』 面對恐懼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恐懼是一種心理狀態。克服恐懼心理主要有:減少不必要的胡思亂想,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訓練,積極自我暗示等方法。
具體操作如下:1.恐懼往往是大腦中想像出來的。充實自己的生活,不胡思亂想,恐懼也就會逐漸消失。2.做針對性心理訓練,腦子里把引起緊張、恐懼的畫面重溫,用筆或者具體描述,再找應對辦法,通過反復練習,你的恐懼心理也會逐步淡化。當你再次面對這些事情時就能保持冷靜,讓自己慢慢安靜下來。3.用語言肯定自己,不去說否定自己的言語,比如我太笨、我很醜,我不行,試著換些積極美好的語言描述自己,這樣能幫助你克服恐懼心理。4.對於環境恐懼,進行脫敏訓練,還有暴露訓練,重新認知感到恐懼的地方,也就是恐懼認知行為心理療法,這種效果也很好。
面對恐懼,處理恐懼和放下恐懼是本質,當我們放下了,恐懼也隨之消失。當恐懼心理嚴重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時,建議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求助。
『捌』 要想停止恐懼唯一的辦法!就是不哭!
你很恐懼嗎?試著去化解吧。我常看那種超出自然范疇的片子,看完我也害怕,特別是晚上一個人的時候。那時候我就看點喜劇,沖淡一下這些。而且告訴自己都是假的而已。世上最恐怖的就是人,好好處理人際關系吧。或者實在恐懼就冷靜一段時間,看看書。看書是很好的讓自己快速沉浸在另一個思想世界的方法。
『玖』 面對困難就要迎難而上化解恐懼唯一的辦法就是行動我是你的眼你的嘴 你的腦請
摘要 這個人給你說的這些話我覺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