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楊懷珠方法與技巧

楊懷珠方法與技巧

發布時間:2022-02-13 22:36:01

A. 鵝蛋可以和春一起炒嗎

一a、一b、二a、二b、三本、專科……這種傳統的院校批次設置格局今年或將改變。由省招考中心楊懷珠編著的《2011年山西省高考志願填報方法與技巧》一書已經面市。記者發現,在今年的招考錄取中,「三本」這一批次可能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會是「二本c類」。
具體我還不大清楚。。。。。。。。。。。。。!

B. 微時代時事政治調查問卷報告怎麼

一、調查目的:
不論在現實社會中、還是在虛擬網路上,「90後」已經成為大家矚目的群體之一。如今,這個群體已經離開了中學,投身大學;離開父母,投身集體;離開家庭,投身社會。為了更好地了解他們,大學生政治學院調研部組織了關於新生入黨意向的調研活動。這是一項關於新生入學與心理准備的調研活動,旨在了解新生及家長真實的想法,以便為服務新生做好准備。發掘和培養有長遠眼光、出眾能力和良好政治品德素養的精英學生。
二、調查和分析方式:
此次調查,我們針對2009級新生,在全校范圍內共發放問卷150份,有效問卷105份,調查女生86人,男生19人;北方同學34人,南方同學38人,上海同學33人。
三、問卷分析:
新生卷第一題、家長問卷第一題:
一、學生對於學習與就業的關注
半數以上的財大新生對自己的未來是非常關注的,並且這些學生能夠獨立判斷社會現象,做出自己的選擇。其中,50.12%的女生和63.15%的男生是因為被財大在經濟領域和教學質量和學習氛圍所吸引而報考財大的;其次是有36.04%的女生和26.32%的男生是因為了解到財大的就業優勢而報考的。
二、男女生獨立自主選擇高校的差異
在選擇報考財大過程中,女生因為聽從父母意見的有3.48%,而男生聽從父母意見的佔15.78%,由此可見,在所調查的人群中,相對以來父母和家庭的佔少數,而男生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反而要高於女生的依賴程度。
三、地域優勢的分析
從男女上劃分,女生中因為看重財大地理優勢而報考財大的有10.46%,相比之下,男生考慮地理因素的佔21.05%,
從地域劃分,南方還有30.30%看重財大的地域優勢,而北方學生只有17.5%的北方學生看重財大的地域優勢,上海學生沒有因為看重財大地域優勢而報考財大。
對於地域優勢要區分考慮。一方面其他各省份看重上海擁有經濟、金融中心的地域優勢
,另一方面是因為上海本地學生認為城市內部交通擁堵,但城際交通相對發達的因素。
四、地域差異的比較
北方學生相對更關注學業方面。南方省份有54.58%的學生更關注財大在經濟領域的師資力量和氛圍,上海56.75%的學生看重教學質量和氛圍,而北方有60%的學生關注於此
可能是因為上海就業壓力大,上海的學生相比其他省份學生更看重就業形勢,南方學生有36.36%看重財大的就業優勢,上海則有40.54%學生關注就業形勢。
對此,華中師大招辦主任孫永祥認為,考生專業選擇上的這種「地區差異」,既與當地經濟、文化和歷史底蘊密不可分,也與考生所在地各行業的就業狀況有關。
五、對於學生報考問題所提出的建議。
希望學生們更加獨立自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並且多關心時事政治,用自己的眼光品讀未來的發展。志願填報專家在《浙江日報》中指出:學生和家長還要多了解當今社會和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不要只盯著熱門專業,要盡可能客觀地分析自己的理想、個性特長、興趣愛好,有條件的學生還可以到專業機構做一份職業傾向測量。另外,要充分了解各高校相關專業的培養方案、主幹課程、就業前景,切忌望文生義想當然,或是道聽途說,盲目跟風。
六、家長的擔憂
南方省份的家長問卷中,北方省份家長中56.35%的學生家長關注教學方面,上海的家長相對更關注就業形勢而非教學質量,有43.75%的學生家長看重教學,而北方家長更關注學習氛圍,上海家長更關注將來的就業形勢。
五、孩子與父母的關系
北方有21.05%的家長完全支持孩子自己的選擇。上海有25%的上海家長支持孩子獨立自主選擇南方有31.25%的學生家長完全尊重學生的選擇。從中體現出南方家長相對開放,比較支持孩子獨立自主選擇。
而關於聽從父母意見來說,南北方省份更加依賴父母,而上海學生更加獨立一些。北方省份學生聽從父母決定的佔到了10%,而上海,只有2.7%學生聽從父母意見。
七、給家長的一些寄語
山西省招考中心楊懷珠老師說,填報志願首先要處理好的就是考生與父母的關系,因為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些父母還不願撒手,有的甚至是在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這時,父母應該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應該尊重子女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克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的傾向,特別要避免把自己青年時代未竟的理想不加分析地強加在下一代身上。同時,家長還應該主動與子女的任課老師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了解在校學習情況,在年級中的排列位次,在群體中的性格特徵,是屬於內向型的還是外向型的,今後適合在哪些方面繼續發展。希望家長們學會和孩子溝通,讓學生自己學會通觀各方面,權衡利弊。家長在學生選擇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扮演一個輔助和參考的角色。
新生卷第2題、家長問卷第2題:

一、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更多考慮專業優勢和發展前途,而不是學習的難易程度和個人興趣。
選擇「就業前景好,有發展前途」和「國家經濟形勢好」的各有約40%,而選擇因為財經專業易於學習而選擇財經類專業的人幾乎沒有,選擇因興趣而選擇專業的只有23.8%。說明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更多考慮的是就業和以後的發展而不會去擔憂學習難易程度。可見,社會上對於人才的需求更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專業的選擇。
二、男生比女生更看重就業前景
因財經專業就業前景好,有發展前途而選擇這個專業的男生有68%,而女生只有41%。說明男生更看重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前途。
建議女生也早些開始為自己的就業和發展前景考慮。
三、絕大多數家長認為子女對專業感興趣
有65%的家長認為子女對專業很感興趣,有24%的家長認為子女對專業一般感興趣。說明家長大都願意子女選擇感興趣的專業。仍有不感興趣就選擇專業的人。
建議繼續加強招生時對專業的介紹,增加學生對專業的投報興趣。加強對家長的專業介紹。同時也要關注並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同學,引導他們發現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或幫助他們轉專業。
在對專業感興趣的程度上,北方71%的概率明顯大於南方的59%和上海的63%,可見北方人選專業時更注重個人興趣。而專家指出選擇專業志願時不要被「冷」、「熱」所左右,主要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實力出發。所以南方人因向北方人一樣更關注個人興趣,這樣就能增強動機,掌握主動。
新生卷第3題、家長問卷第3、4題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制度的實施,我國的獨生子女家庭也的不斷增加使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寄予一人。這也就使得父母更加重視對孩子的教育。那麼父母到底對孩子有什麼不放心和期待呢。而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問題的呢。我下面的調研報告分析將為之提供一點參考。
一、父母親認為對孩子要重點培養的能力
有50%的家長認為在大學里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是最為重要的,33.3%的家長認為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自學能力是最為重要的,還有16.7%的家長認為培養孩子在未來求職中所需的工作能力是最重要的。
有關專家也指出:大學生活應該注重培養自學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和打牢基礎的能力。可見這三種能力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所以在以後的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培養的能力是多種的,也應該是全面透徹的。
二、父母的憂慮
有53.7%的家長最怕年輕的大學生在面對各種誘惑時不能以清醒的頭腦去明辨,而且怕大學里寬松的環境會使得學生在學習上不自覺。有38.2%的家長擔心孩子沒有足夠的自立自強能力而使他的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現的問題。而剩餘的較少的8.1%的家長擔心大一新生會在與人溝通、交流方面出現問題。(專家指出: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看,大學新生處於青少年向成年的轉變期。這一階段自豪感與自卑感、交往的需要與孤獨感的矛盾沖突,存在於每位新生的心中。這些矛盾沖突存在遭遇某種刺激(如人際挫折、學習挫折)時,就容易出現心理障礙)
看來家長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大學四年中走出一條正確的路,而對他們在大學里的交際溝通能力擔心較少。

三、大一新生對自己的期望所在
作為剛步入大學的新生,除了學習專業知識,還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有48.5%覺得首要的是要提高政治素養,培養理性思維和全球性的眼光,其中部分認為在此之餘要廣泛閱讀書籍、參加各種培訓並考證,還有部分認為閱讀書籍和體育鍛煉同樣重要。還有26.9%的認為首要的是要結交盡可能多的朋友,掌握與人溝通的技巧。另外24.6%的認為首要的是要參加學生機構或社團、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其次是培養素質和閱讀書籍。普遍認為體育必不可少,兼職可有可無。

四、學生與家長的觀念差異
與學生考慮的問題想比,家長考慮的問題跟為細節化、全面化。家長的考慮范圍大到社會層面,小到生活的細節,而學生只是從自身角度去考慮未來的發展。可見沒有太多社會經歷的我們思想還不夠成熟,考慮問題還不夠深入,這啟示我們在未來的、要我們自己去面對的生活中要仔細的分析問題,考慮要周到。
新生卷第4題、家長問卷第5題
步入大學校門的90後們,已經長大,他們所要面臨的有很多很多,他們需要承擔對自己和社會的責任。關注社會,了解時政也成了當代青年人所必備的品質。下面是對大學生關心時政的一些調查結果,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一、對經濟和時政新聞的關心程度:
本項調查是通過家長來了解學生平時在家瀏覽經濟和時政新聞的情況的。在接受調查的家長中,來自南方的有30%,來自上海的有30%,來自北方的有40%。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每天都看時政經濟新聞的學生在南方中有22%,在上海有18%,在北方中有22%一個禮拜至少看一次的學生在南方中有45%,在上海有40%在北方有45%,這一部分的學生所佔的比例最大。很少,幾乎一個月看幾次的學生在南方中有15%在上海有20%在北方有9%,南北差異略大。幾乎不關心的學生南方中有9%,上海有2%,北方有12%。而不清楚孩子瀏覽經濟和時政新聞情況的家長在南方中有9%,在上海有20%,在北方中有12%。
可見,接近半數的學生每個禮拜至少瀏覽一次經濟和時政新聞,對時政和經濟還是比較關心。一部分學生很頻繁地了解時政和經濟,對其關心程度較高。而有少部分學生很少或不關心時政經濟缺乏對時政和經濟發展的興趣。從家長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家長都能了解孩子平時在家的情況,而有少部分家長不夠了解。從南北方的差異來看,在接受調查的群體中,南方(包括上海)比北方的學生更關心時政和經濟。
基於調查結果,建議大家能夠更多的了解經濟和時政新聞,這對於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很有幫助,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也很有用。同時,也建議家長更多的了解孩子,培養孩子對時政和經濟的興趣,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
二、學生了解國家大事和各類時事政治的渠道
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男女生比例基本為1:4。女生中選擇通過電視了解時政的佔36%,男生中選擇電視的佔35%,其所佔比例基本相同。女生中選擇通過報紙或平面媒體了解時政的佔25%,男生中選擇該選項的佔22%,女生略多於男生。女生中選擇通過網路了解時政的佔34%,男生中選擇網路佔43%。女生中選擇通過從家長和同學那聽聞來了解時政的佔5%,而在接受調查的男生中則沒有通過家長和同學來了解時政的。
可見,電視和網路是當今社會傳遞時政新聞等信息的主要渠道,也容易被人們所接受,而平面媒體的使用率略低。此外,平時學生與家長和同學之間談論時政新聞時較少。另外,通過對男女生的比較,男生使用網路來了解時政比女生更多些。
從調查結果來看建議大家在平時交談時,多討論一些有關國家大事和各類時事政治的內容,這樣可以互相交流信息,有助於更多的了解時政,關注社會發展。

新生卷第5、6題、家長問卷第6題
上海財經大學是一所以財經方面專業見長的學校,但是現實社會中,經濟金融與政治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優秀的財經類人才絕不會把經濟金融與當代政治情況孤立的看待。為了更好的了解09級上海財大學子們對政治及時事的態度,大學生政治學院調研部組織了我們這次調研活動。
一、學生對於政治與經濟的關注
總的來說,97%的財大學子都認為政治與經濟是有聯系的,大多都能夠做到不孤立的看待政治和經濟問題,這點反映出財大學子整體具備有一定的政治經濟素養。根據馬列經典作家關於政治與經濟的關系,有多方面論述,就其基本原理主要是這樣幾點:其一,經濟是基礎, 經濟決定政治,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其二,政治相對獨立,但歸根到底是為經濟服務的;其三,政治反作用於經濟,指導經濟發展的方向,保證經濟健康發展;其四,政治對於經濟在一定條件下起決定作用;其五,政治反作用 於經濟的最終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二、男女生對於政治與經濟間聯系程度的差異
80%的女生認為政治與經濟有緊密聯系,相比而言,只有58.6%的男生認為有緊密聯系。可見女生相比男生,更願意把政治與經濟問題聯系起來思考。男生需要在學好經濟基礎課程的同時,應該努力結合時事政治,方可學以致用,更好的把握經濟規律。
三、學生對於政治與自身生活的態度
40.6%的女生和36.8%的男生認為與自身有緊密聯系。另外有58%的女生和男生認為政治與自己有一些聯系。總體而言,認為自身生活與政治有聯系的同學佔到了98%。在這個問題上,男女生的差異幾乎不存在。比較中國調查網對中國大學生對時事政治的關注程度,59.2%學生關心時事政治,40.7%的大學生是對時事政治漠不關心的。這與財大學子的數據相差甚遠。可見在財大,學生們是對政治生活還是很關心的。這點正體現了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匡時」的校訓.

四、家長們對於子女是否需要具備政治素養的意見
91.3%南方和上海家長認為很重要,93.5%的北方家長也認為很重要。可見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地域差異,各地家長幾乎一致認為子女雖然是財經類院校的學生,但是了解時事政治,具備一定的政治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新生卷第7、8、9題、家長問卷第7、8、9題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學還是願意在大學中入黨的;一小部分不願在大學中入黨;而剩下的一部分同學還處於不了解自己何去何從,甚至聽從父母安排的階段。
結合調研部設計的由此問題拓展出的問題,如家長的態度、為何入黨或不入黨等,我對上述情況做出如下分析:
一、關於贊成孩子入黨的家長和願意入黨的同學的想法的分析
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對孩子入黨抱有贊成的態度,其中的絕大部分認為「入黨很重要」,主要原因為 「看重共產黨的先進性,有利於孩子上進」。願意入黨的同學的主要原因包括:「感覺比較光榮,是積極進取的一種象徵」、「 有利於督促自己以身作則,提高各方面素質」與「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和世界,提高思想深度」。這反映出我黨的先進性仍然保持在時代前列,能夠吸引國家的新生力量;也表現出我校新生在政治上、思想上、素質上要求積極進步的喜人態勢。這對我校黨團組織日後開展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二、關於功利性入黨的想法的分析
仍有一部分同學和家長對入黨抱有「有利於子女未來的職業發展」、「 對未來求職或報考公務員有所幫助」甚至是「能夠獲得一些實惠或優先權」的功利原因。超過半數的不願入黨的同學也是持有「對未來的發展並沒有什麼幫助」的觀點。「功利性入黨」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但也是無法避免的。年輕的大學生由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定型,更何況是新生,很容易受一些錯誤思想的影響,把入黨作為謀取利益的途徑,加之就業過程中學生黨員優勢明顯的客觀事實,使大學生在入黨問題上產生功利化的傾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三、針對功利性入黨的想法的建議
對此,專家提出學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針對性教育與入黨動機的積極引導,使新生入黨積極分子在尚未加入組織之前,就能對共產黨員在社會上的真實價值和實際作用有一個提前了解。這對於端正新生入黨動機、認清黨員使命是有幫助的。
四、關於不贊成孩子入黨的家長和不願意入黨的同學的想法的分析與建議
在目前不想入黨的同學與不支持孩子入黨的家長中,大部分人認為入黨「耽誤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和「學生入黨比較難,還太早」。這種現象反映出新生還是能夠正確認識學生的任務的;他們能夠意識到入黨是積極先進的、是大家都在努力爭取的。對於此,專家建議學校應該開展更多的關於入黨與黨員先進性的講座,激勵這部分同學知難而上,積極入黨。
在調研中,我們還發現了家長「遵循子女意願,不強迫」與小部分新生「對共產黨中出現的一些現象不認同」和「觀念上的否定和不支持」的現象。我認為這是不應遭到批評的,反而正是我們所樂意看到的。它反映了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加深,民主思想與自由意識也隨之進入我們的視野,這在「90後」這個年輕的群體身上尤為體現;這也表現出新生的獨立思考意識與不盲從的精神。這是對於我們的挑戰,更是機遇。我們應鼓勵這些同學多多參與黨團活動,讓他們了解認識到我黨的先進性,認識到目前的黨內某些不良狀況只是小部分的、暫時性的,逐步扭轉他們對我黨的不良想法。這對我們的黨團建設是有益的。

新生卷第10題
與中學相比,大學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平台,除了學習同學們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下是對同學們希望通過何種方式提高自己能力的調查報告。

一、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通過志願者活動和走進社會,參加實踐活動來提高個人能力
選擇希望通過志願者活動提高個人能力的比例為56.2%,其中男生比例52.6%女生57%,南方為54.5%北方57.5%上海58%。大學生青年志願者行動是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載體,大學生通過參與公益活動、文化活動、社區建設、掃除文盲等活動。可以幫助社會的群體走出狹窄的生活圈子,了解到更為廣闊的社會和 人生,在為他人服務的同時,志願者也獲得了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機會,培養了自己的組織及領導能力。
選擇希望走進社會,參與實踐活動的為51.4%其中女生54.7%男生36.8%,南方48.5%北方57.5%上海41.9%。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讓我們預先踏足社會,了解將來所要走的路大致的輪廓。
二、同學們和優秀學長交流、參加名師講座專家培訓也比較感興趣
有33%的同學選擇與優秀學長交流互動,其中女生有34.9%男生為26.3%,南方33.3%北方37.5%上海41.9%。新老生經驗交流會學子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台,使新同學能夠更好地了解大學生活,更快地適應不同的環境。同時,與學長學姐們的互動交流,更讓剛剛進入大學的新生們感受到了學校大家庭的和諧與溫暖。
有25.7%的同學選擇參加名師專家培訓。其中男生31.6%女生24.4%,南方27.3,北方25%,上海29%。大學是人才的培養基地,講座則是大學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道風景。指導性講座能給大學生以切實的人生指導,引導他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學術性講座是大學生開闊知識視野,發掘學術興趣和增強學術功底的第二通道,並能廣泛涉獵各個學科領域,這對於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同學們對參加專門培訓活動和時事辯論徵文活動興趣不大
19%的同學選擇參加專門培訓,其中男生15.8%,女生20%,南方21.2%,北方15%,上海16.1%。
13.3%同學選擇參加學術辯論和徵文活動,其中女生17.4%,男生10.5%,南方21.2%,北方17.5%,上海16.1%。
四、女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願望更強
希望走進社會,參與實踐活動的為51.4%其中女生54.7%男生36.8%。初高中階段,絕大多數女生表現得越來越有主見,常常會有意識地主動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提高自己的領導、組織、溝通能力,而這時候的男生,大多還充滿童真,游戲機房還是很多男生不二的選擇。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各種才藝訓練上,女生得到的機會一點也不比男生少,而由於女生的勤奮,綜合素質上女生反而會高於男生

四、總結
步入大學校門的90後們,已經長大,他們所要面臨的有很多很多,他們需要承擔對自己和社會的責任。關注社會,了解時政也成了當代青年人所必備的品質. 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藉此活動培養出廣大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勤奮學習、勇於創新、奮發成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教育」向縱深發展,也讓平時的理論學習有付諸實踐的機會,同時也讓同學們為以後的工作墊下基石。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下屬的大學生政治學院,正是適應這一趨勢和要求不僅能為財大學子提供理論知識,更能緊跟當下時事政治,幫助學生了解政治,並且緊密結合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以上是對大學生與時政的一些調查結果,希望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如果答案對您有幫助,真誠希望您的採納和好評哦!!
祝:學習進步哦!!
*^_^* *^_^*

閱讀全文

與楊懷珠方法與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1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6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0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3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1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6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4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0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5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4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0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0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1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4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599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6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89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5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3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