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有早起不困的方法,早晨上學起來太早。太困了!!
早點睡。
或者可以用下six god新出的藍瓶薄荷噴霧,據說醒腦效果不錯~
2. 有什麼辦法早起不困
當然早睡、要吃一份優秀的早餐,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態問題,想著自己要工作、要負責任,自然會很精神的。
3. 怎樣能快速讓自己不困
1.起床後鍛煉5分鍾
這樣做不僅為身體充電,而且能加倍燃燒卡路里。很多人誤認為晨練必須5點鍾爬起來跑上幾公里,其實是不必要,也不太現實的。你只消花5分鍾,做做俯卧撐和跳躍運動,使心率加快,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要麼對著鏡子沖拳100下,感受那種能量積蓄的過程。
2.養成喝水習慣
處於缺水狀態的你,會時常感覺衰憊。清早起來先喝一杯水,做一下內清潔,也為五臟六腑加些「潤滑劑」;每天至少喝進去一升水,不過也不是多多益善。
3.講究吃早餐
美國有研究發現,不吃早餐的人身高體重比(BMI)偏高,也就是體重超標,還愛犯困,做事無精打采;講究吃早餐的人則精力充沛得多,身形也相對勻稱。最營養健康的西式早餐是:兩片全麥麵包.一塊熏三文魚和一個西紅柿。全麥麵包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纖維;西紅柿的番茄紅素有利於骨骼的生長和保健,並且對前列腺疾病的預防很有好處;三文魚中豐富的omega-3脂肪酸和蛋白質對身體更加有益。
4.十點加餐
即使早餐吃得不錯,到上午十點半,前一天儲存的糖原也差不多用沒了。你要想在一天剩下的時間仍像剛充完電,這時就必須加加餐。一塊巧克力,或者一根能量棒.幾塊餅干,補充能量以外,還能有效避免午餐暴飲暴食。
5.午後喝咖啡
午餐後,身體的睡眠因子(一種能引發睡眠的分子)成分增多,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此時喝一小杯咖啡效果最好。當然喝茶也行,隨你喜歡!別忘了睡前4小時內不要喝咖啡,免得過於興奮睡不著。
6.多傾訴多紓解
性格也能調節疲憊。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工作中內向.害羞的人更容易覺得累,而外向的人精力更足,這是因為愛跟人交談的人善於發現樂趣,把自己的煩惱.壓力及倒霉事一股腦說出來,就不會覺得累和無聊,相反地,喜歡安靜.獨處.不愛社交的人缺乏這種紓解壓力的渠道,時間長了,必然感覺不堪重負。
7.坐有坐相
坐姿不良,走路踢里踏拉,聳肩腆肚,這些通常是你能量已耗乾的表現。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七八個小時,如果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反而會覺得更疲勞。不管是站還是坐著,應當收腹立腰,放鬆雙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覺。
8.張馳結合作中碰到難題,一時半會兒又沒法解決,不如稍事休息,如去倒杯茶,換換腦筋,然後接著干。累得快透不過氣來時,深吸一口氣(數3下),然後呼出來(數6下);或者翻翻體育雜志,上網瀏覽娛樂八卦,找誰聊幾句,說不定靈感在
4. 如何做到在早上不困
1. 調整睡眠節奏——定時起床
睡足自己所需的時間,是趕走賴床最基本有效的方法。如果你做不到在固定時間上床,那就試試每天定時起床。這樣堅持幾天,你會發現每天上床的時間也在悄悄地提前。6個星期之內,實際的睡眠節奏就會與你的生理節奏相符,身體建立了一套新的睡眠、起床模式,你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有睡意,清晨起床也會清醒得多。
不過,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剛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千萬不要睡回籠覺,以免讓生物鍾更混亂。二是周末也別放鬆,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如果周末熬夜,隔日起來已近中午,剛建立的節奏又要推倒重來。如果周末一定要熬夜,最好還是固定時間起床,中午再補覺。
2. 室內不要太暗——讓陽光叫早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馬斯教授研究發現,日光會傳達信號給生物鍾,停止分泌讓人睡覺的褪黑激素,策動大腦里的清醒神經元,幫我們清醒。睡前讓窗簾露一點小縫兒,這樣早晨的陽光就能透過窗戶照進來,告訴身體新的一天開始了,該起床了。
3. 怎樣的morning call適合你——多備1個鬧鍾
對有些人來說一個鬧鍾不夠,經典的場景是:鬧鍾響了,拍了繼續睡,然後某一時間醒來發現,已經晚了。你可以多准備一個鬧鍾,兩個鬧鍾設定的時間不要相隔太近,如果只隔5-10分鍾,很容易伸手把它按掉,倒頭再睡,最好時間相隔30分鍾,第二個鬧鍾設的是非起來不可的時間。
兩個鬧鍾一個放在床頭,另一個放到稍遠處,必須下床才能把鬧鍾關掉。不過,睡眠專家認為,按掉鬧鍾後不要再睡。鬧鍾響後,大腦知道應該起床了,另一個鬧鍾過一會兒還會響,因此不會進入深層睡眠,此時再睡達不到休息的效果,有時反而更累。
4. 卧室內溫度適宜——控制在16~21℃
卧室里的溫度不要太低。尤其是冬天的早晨,被窩內外溫差太大的話,爬出溫暖的被窩需要很大的勇氣。室溫也不要過高,溫暖的室溫比較容易讓人入睡,但醒來時感覺昏昏沉沉。理想的卧室內溫度在16~21℃。同時,放一小盆水在房間內,別讓空氣太乾燥。
5. 讓意識恢復清醒——按摩臉部
剛醒還沒睜開眼睛的時候,可以用按摩來增加血液循環,讓自己慢慢清醒。先用雙手掌緣由外向內按壓眼眶四周,然後是前額、臉頰、耳朵,用指尖以不同的力度輕輕拍打,直到摸遍整張臉。這些動作除了幫助我們快點清醒之外,對面部保養也有益處。
還起不來,就要看有沒有其他問題
1. 嗜睡症。只要一坐下來,不論吃飯、看書、看電視,還是和人聊天、開車時,經常打瞌睡。
2.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這樣的人在睡眠中出現呼吸暫時中止,吸不到足夠的氧氣而讓身體缺氧,睡眠質量很差,所以白天疲累。
3. 精神問題。壓力太大希望逃避而出現的賴床,或抑鬱症引發的睡眠過多,需要另闢途徑來解決。早晨鬧鍾響了,是不是總想多賴一會兒?即使起來了也是昏頭脹腦的?時尚網准備了11個小竅門,幫你從半夢半醒到神清氣爽,告別「起床氣」試試看,美妙的清晨在等著你。
5. 要怎麼樣才能早起不困呢
很多人認為睡覺前運動會讓自己興奮,睡不著覺。其實恰恰相反,睡前適當的運動可以緩解一天中的壓抑的情緒,運動過後的疲勞感更容易使人進入睡眠狀態。建議睡前一小時做一些令人放鬆的運動。
可以走出門散散步,做深呼吸會讓你頭腦更清醒,增加血液中含氧量。別忘了吃早飯,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因為一晚上的時間已經將身體的能量耗盡,如若不吃會導致低血糖,在高強度運動後很可能暈倒。
6. 誰有早起不困的方法,早晨上學起來太早。困!!
1.不用熬夜。因為過了晚上10點學習效率極低,這樣做,僅僅是做給自己和父母看看罷了,並不能提高成績。最好在10:30左右睡(我就是這樣的),這樣才能在第二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以便更好的學習。如果熬夜,你就會浪費低2天一整天的時間,而且會形成惡性循環,反而會使成績下降
2.現在還不用練中考題,因為剛上初三還沒進入狀態,很多題比如數學壓軸題都很難做出來(當然,如果你想體驗一下這種頭痛的感覺也行)。到了初三下期,老師會讓你做一大堆這種題,那時你才會真正進入狀態,才適合做這些難題
3.治療打瞌睡最佳方法:A.上課時找一個最容易讓老師看到的地方坐,保持緊張,就不會打瞌睡了(因為老師看到你打瞌睡就會生氣,說不定還要進辦公室,我相信你討厭這個)
B.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把風油精擦在脖子後面靠近後腦勺的地方,多擦一點,這樣會比較痛,但是能讓你保持清醒(我中考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如果你有勇氣的話,可以嘗試在自己身上弄一個傷口,然後塗寫辣椒油(有點殘忍 )……
C.在家如果打瞌睡的話,叫爸媽守著你學習就好了,不然就先玩一會再學,以免分心
D.在家裡噴一點味道淡的空氣清新劑,茉莉花味的最好,很提神
F.下課了去操場狂奔三圈,鍛煉身體又提神(我老師就是這么弄我們的)
(但是我還是建議你想睡就睡,別虐待自己)
E.最重要的,還是要激發自己對學習的興趣。你就想:都初三了,就是出成績的時候到了,一定要努力,不然三年的苦白吃了;如果中考出了好成績,說不定還有什麼獎賞……就這樣想,你會比較有動力,應該不會打瞌睡了
4.千萬別熬夜!!!前面我已經說過了。我也嘗試過,但是從沒超過11點,結果第二天還是打瞌睡。所以啊……
5.要穩定首先是實力要好。只要你平時認真學了,簡單題型多了,能靈活運用,考個好成績自然不在話下。當然,我不是推崇題海戰術,只是多見一些題型會加深你對知識的理解。
其次是要保質良好的心態,不要一次考好就要求自己次次考好,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這樣反而會使你考差。有一顆平常心就好,別老想考第一,要記住:只求過程,不求結果。只要你努力了,還用得著那麼擔心嗎?
所以,只要你注意提高自身實力,再保持心態平穩,你的成績就會保持穩定,甚至提高很多!相信我,沒錯的
7. 怎麼早起不會困
晚上休息好,不要熬夜,早點睡覺。早上起來之後可以先洗把臉,運動一下。
8. 請問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早上起來不困
你好:
青春期多半會有這種情況的,合理調整是關健,在下課或有空時做些適量的運動,晚上不要吃得大飽,午休時即使沒時間那怕是閉目養神也要休息一會。
9. 有什麼辦法能讓自己早上早起不困
減少睡眠時間 長睡眠者能變成短睡眠者嗎? 現代生活使許多人產生時間不夠用的感覺,如求學者總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用來掌握更多的知識;成年人除正常工作外,總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用來看書、讀報、看電視、社會交往或其他活動,等等。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除提高辦事效率外,再就是減少睡眠時間,對於長睡眠者來說,在這方面更具潛力。 那麼,慣於長睡眠者能縮短睡眠嗎?能縮短到什麼程度?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請看國外一位專家所做的實驗,或許能得到答案。 1977年有位叫穆拉尼的人指導4對強烈希望變成短睡眠者的夫婦進行了縮短睡眠的實驗。為使該項研究更具科學性,他們1周內有3天要在自己家裡進行腦電圖監測。 實驗採取逐漸縮短睡眠時間,每2周縮短30分鍾,當睡眠時間縮短到5小時時,堅持1個月,然後在些基礎上逐漸地、適當地調整睡眠時間,以受試者白天無明顯困意為度。 半年以後的結果,這8人中有 2人每天睡5.5小時,4人每天睡5小時,2人每天只睡4.5小時。對他們進行身體和智能的全面檢查,未見有任何能力降低的跡象。此時這8人都變成了短睡眠者。 堅持了半年後,再讓他們自由選擇睡眠時間,停止一切試驗。一年後追蹤觀察,8人的平均睡眠時間為6小時,一切感覺正常。 這個實驗證明,只要自己希望變為短睡眠者,並且堅信短熟睡更益於身體,縮短睡眠時間並不難。至於縮短到什麼程度,還需因人而異,一般以6小時左右為宜。 為達到目標,至少需要訓練5~6個月,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在訓練過程中,白天可能會有強烈的睏倦感,但能逐漸適應。 短熟睡眠對精神和體力有不良影響嗎? 一個人睡眠充足與否,並不是看你用在睡覺上總時間的長短,而是看你深睡眠時間的多少,那怕你一天只睡4~5個小時,只要有五分之三的時間是處在深睡眠階段,翌日的精力照樣充沛,反應也照樣和往常一樣敏捷。 反之,如果是一夜睡了8~9個小時,可都是處在淺睡眠階段,起床後還是有休息不好的感覺。 《失眠與睡眠》一書中舉了這樣兩個實例:酒井氏是一位短熟睡眠者,按照他的體會,睡前寫的稿子如果沒寫完,睡醒後可以立刻接著往下寫,沒必要先復習一下前面內容,理清思路然後再繼續。 這是因為睡前的α腦電波可以很快平移入σ腦電波(深睡眠腦電波),醒後又可平移回α腦電波。當然這需要一個訓練過程,否則入睡時難於控制,醒後也會像一般人那樣,腦子里一片空白,要經過「清醒」、經過復習才能找到原來的思路。 又如西班牙有一位畫家叫達里,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當他很累時,便坐在扶手椅上,旁邊小桌上擺著一盆湯,達里拿起湯匙喝著湯,困了便向後一靠睡著了,手一松湯匙掉到湯盆里,「當啷」一聲把他吵醒了。就這么短暫的休息,使其疲勞頓消,又精神百倍地重新工作起來。 另據國外資料介紹,議院里那些政治家,絕大多數是60開外,會議中間休息時可見不少人坐在那裡打瞌睡,會議重新開始後就又活躍起來。 每提出一項議案,事先都要與各有關大臣接觸、與各有關部門商討,抽空還要回到自己的選區去徵求意見、組織後援、與知名人士面談,每天一直忙到深夜才能睡3~4個小時,一醒來記者們又會蜂擁而至……所以體力或精力太差或睡眠太長的人是很難成為議員的。 以上介紹的這些表明,短熟睡眠對人們的精神與體力是不會有太大的不良影響。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弄清這一問題,還得要從腦電波說起。20世紀初,發明了腦電記錄方法。50年代進一步證明腦電有四種波型,即隨著睡眠的加深,先是α波(8~12HZ),進而Q波、δ波(4~7HZ) 加雜α波,再是Q波、δ波(0 5~3HZ)。 之後又發現了快動眼睡眠。這樣睡眠分成了兩種:非快動眼睡眠和快動眼睡眠,二者合稱一個睡眠周期,每晚有4~5個這樣的周期。 非快動眼睡眠是腦睡眠狀態,如果人在這種狀態下醒來,一時間會不辨東西,處於「睡迷糊 」狀態。 快動眼睡眠主要是軀體,特別是肌肉的休息,而腦活動與清醒時沒有太大差別,如果人在這時期醒來,將會很清醒,可立即行動。 既然非快動眼睡眠(特別是其中的深睡眠)是與腦疲勞恢復,而快動眼睡眠與軀體疲勞恢復有關系,那麼2~3個睡眠周期的短熟睡眠,足可以達到恢復的目的,而這2~3個周期的時間是3~4.5個小時。這就是為什麼短睡眠者每日仍能充滿活力和朝氣的原因。 怎樣將睡眠的時間適當縮短? 在當今時代里,人們的時間觀念都比較強,有不少的人想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學習及社交等方面上,所以常常會感到時間不夠用。 如果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擠出點睡眠的時間,這是人們比較關心,並且早已實施的一種方法。有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將睡眠時間從8個小時縮短為6個小時是完全可行的,對健康不會造成大的危害。怎樣才能將睡眠的時間適當地縮短呢? (1)要有科學的措施。科學的節約睡眠時間,是長睡眠變成短睡眠的關鍵。對於一個長期睡眠時間保持在8小時以上的人來說,只有縮短睡眠時間的意願而沒有科學的措施是不行的。 措施的制定要因人而異,一般講來可以以每周減少30分鍾睡眠時間的速度遞延,待睡眠時間減少至每日睡6個小時則不宜繼續再減。 在由長睡眠向短睡眠轉變的過程中以及改成短睡眠以後,要中午午休30~40分鍾,否則精力和體力都會不支持。 (2)要有意願和下意識的結合。意願是指自己有適當節省睡眠時間的願望;下意識又稱潛意識,心理學上是指不知不覺、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是有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這種作用是潛伏在意識之下的一種精神實質,能支配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動。 人人都可產生辦某件事的意願,同時內心深處存在下意識,當意願與下意識一致時,其效果就不是二者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積;當意願和下意識相互對抗時,那麼下意識與意願的2倍成反比,即下意識的威力是意願力量的2倍,因此只有當意願絕對壓倒下意識時,才有可能成功。 比如意願是「很想縮短睡眠時間多干點事」,而下意識所形成的觀念是「睡不夠8小時會傷身體」,結局是很難實現短熟睡眠,因為下意識根深蒂固、很強大,只有當意願加倍時才能與之匹敵。 要實現短熟睡眠,往往需要醫生暗示以及自我暗示,從根本上消除腦海深處的下意識及其所形成的觀念。 從大量的科學實驗和實際情況看,睡眠的下意識是能改變的,只要從內心深處認為短睡眠對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影響,並且還能使得人們從知識、財富、社交等方面受益,其自己的下意識也就會漸漸地轉變過來。 (3)要有緊張有序的節律。把睡眠的時間節省下來以後的利用問題,是關繫到成功後成果的鞏固問題。在工作、學習或經營、社交當中,要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把時間安排的井然有序。 工作的時間就集中精力的去工作,到了應該睡覺的時間就及時上床就寢,在緊張有序的節律當中撥了自己的生物鍾,以便為自身的健康和工作的高效率打下基礎,創造條件。 有一點必須指出,睡眠時間的節省並不是人人可行,每個人在實施時不能脫離了自己的具體實際。 長睡眠者延長的是哪個階段的睡眠時間? 我們已經在有關條目中介紹了,睡眠的全過程有兩個睡眠時相在交替輪換著進行。這兩個睡眠時相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 在慢波睡眠中又分第1、2、3、4幾個階段。慢波睡眠的第1階段為入睡期,表現的只有一絲睡意;第2階段為淺睡期,表現的睡眠不深,非常容易喚醒;第3階段和第4階段,分別為中等深度睡眠和熟睡期,這時睡者的潛意識消失,不易被喚醒。 慢波睡眠的4個階段大約為90分鍾的時間,慢波睡眠之後即進入快波睡眠,也就是眼快動睡眠。每夜的睡眠中大約要進行4~5個如此的循環周期。 我們在有關條目中也介紹了,有的人是長睡眠者,每天至少要睡9小時,才能睡足;有的人是短睡眠者,每天只睡5~6小時即能保持旺盛的工作與學習精力。 這兩種睡眠時間長短不一樣的人中,他們延長了的或短縮了的睡眠時間,分別分布在哪個睡眠時相和階段呢? 據睡眠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在第一個慢快波睡眠周期中,快波睡眠只有5~10分鍾的時間,在後邊的幾個慢快波睡眠周期中,則快波睡眠的時間逐次延長。 一般說來,如果每晚平均出現五次快波睡眠,其總時間大約在90~120分鍾上下,約占睡眠總量的20~25%。如果是延長了總的睡眠時間,則主要是增加了快波睡眠。 因此講,長睡眠者(指每夜睡眠時間在9小時以上者) 延長的主要是快波睡眠,也就是有夢睡眠的階段 ... 參考資料:http://www.success001.net/cuimian/renshi/200407/5.html
10. 怎樣才能早起並且不瞌睡呢感覺6點起床好難
很多人早上起床的時候,其實精力並不是很充足。這個時候,就會懶床。尤其是晚上睡得比較晚的朋友,早上更是哈欠連天。那麼,怎樣早起不困呢?其實,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讓我們不犯困的。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方法和幾種食物,可以讓你快速的提高精神,趕走疲勞和瞌睡蟲。
三大妙招助你不犯困
防困小妙招一、咬嘴唇:
這是一個能當場見效的法子,困意突然來襲時,可以用力咬上下唇,頭腦會立刻清醒。
防困小妙招二、做深呼吸:
既然打哈欠是大腦缺氧的一種反射行為,犯困時不妨做幾個深呼吸,給大腦供足氧分。
防困小妙招三、小口吸氣:
這個做法與深呼吸的原理相似,也是應急的方法。當突然犯困時,可以縮小嘴唇,深吸一口氣,保持表情自然,看上去就像在說「哦」,也有防止打哈欠的作用。
防困食物有哪些?
1、草莓
草莓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質,使細胞獲得滋養,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
2、脫脂酸奶
許多婦女在經期前後會感到乏力嗜睡。一項研究表明,多吃含鈣豐富的食品,如脫脂酸奶等,可以明顯改善這種狀況。如果每天吃3小杯脫脂酸奶或兩大杯牛奶,就可使腹痛、疲乏,心情煩躁等症狀有所減輕,因為鈣具有緩解肌肉緊張、調節內分泌的作用。
3、金槍魚
在高蛋白質的魚類中,金槍魚含有豐富的酪胺酸,酪胺酸在人體內能幫助生產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