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打檯球,詳細的:規定和技巧和種類
1.身體姿勢:
和其他一些體育項目一樣,姿勢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骨骼結構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打球的姿勢都不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要提醒注意的是千萬不要去模仿喜愛的某個球星的姿勢,除非非常肯定它是適合自己,否則自己將在很不舒服甚至別扭的姿勢下完成每次動作。
正確的姿勢應該是兩腳分開略與肩同寬,(以右手持桿者為例)右腳蹬直,左腳彎曲,身體很自然地貼向檯面,這時你要感到兩腳和身體是很穩定的,沒有過分前傾或是後坐的情況,身體也沒有不舒適感,特別強調兩腳站穩以及身體舒適。可以做以下實驗:身體離開檯面,不要拿桿,雙手背在身後或者自然下垂,然後試著把身體壓低,這時如果沒站穩的話很容易感覺到。
2.手架 :
手架在擊打過程中也是很關鍵的,其作用是作為身體的第三個支點,為出桿提供一個穩固的通道以及調節母球擊打點位。總之手架是否穩固是進球的一個前提。首先,張開手掌按與檯面,手掌攏起,四指抓緊檯面,拇指緊貼食指形成一個穩固的v型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擊打過程中食指和拇指根部不得離開檯面,手形不能在任何時候鬆散。
3.握桿 :
很多人打球喜歡把球桿握得很緊,甚至時間一長手上還會打出繭子,而且這樣也打不力量來,其實用手指輕輕握住球桿就行了。其實打檯球就象釘釘子一樣,如果把榔頭握得很緊,那麼手腕也會隨之而僵硬。
4.試桿 :
在身體趴到檯面以後,接下來要的事就是試桿,保持握桿的小臂是放鬆且自然垂直的,握桿的手指、手臂、肘關節、肩關節都應該很放鬆,這樣才能發出力來,如果很僵硬勢必影響到發力和擊球准確性。然後把球桿盡量放平,這時你握桿的「拳頭」、下巴、手架和目標球應該是成直線的,然後,用小臂輕柔地帶動球桿做水平的抽動,使桿頭貼近母球的擊點,這樣反復試3、4次使之感覺平順,注意節奏要掌握好,不益過快。
5.瞄準 :
很多人在得到一個機會後就急於趴到球台上准備擊打,實際上這個時候不妨走到台邊彎下腰看清楚正確的瞄準點,由於視角的關系,有些角度的球當你趴到檯面後看到的角度並不是正確的,特別是一些看似直線的球。在你正確找倒了目標球的瞄準點後,很多人的視線就開始找不到方位了,到底目光該注視哪裡,在試桿的時候,目光可以在母球的擊點、目標球的撞擊點和袋口之間來回,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在出桿的時候目光是應該盯准目標球而並非母球更不是袋口,很多人在出桿後馬上就抬頭去看袋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擊球動作還沒完成就提前起身抬頭,造成了擊球失誤。
6.出桿 :
在試桿及標准結束後,手臂帶動球桿水平地向後拉去尋找發力點,拉多少根據你所需發力的大小而定,注意拉桿要平,如果需要大力,這時可以松開後三指,否則手腕會感覺別扭,找倒了發力點後,有一個很短暫的停留,不要有任何猶豫,注意出桿不要太猛,要逐漸加力,當桿頭到達母球的時候加到最大,這時會體會到一種刺穿母球的感覺,不要立刻把桿抽回來要把力發徹底,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完成,如果猛然發力,那麼就只能聽到球碰球的聲音,而沒有那種穿透感。
出桿後身體的保持也很重要,整個擊打過程中除了眼睛和手臂,其他的部位都必須保持靜止,直到目標球落袋或者母球已經 趨於靜止,在此之前不要提前抬頭、起身,也不要隨著出桿身體順勢向前,另外手架也要保持不能變形。
檯球的瞄準:檯球的直徑是小於袋口直徑的。只要在袋口允許的范圍內,球一般的情況下是可以下袋的,通過逆推的方法,只要保證球在這樣的誤差范圍就可以了。
打球的時候不看母球,看目標球,從我們打球的標准姿勢來看,球桿一般處在下巴的正下方,兩眼之間,只要能夠看到袋口的中間點與通過目標球球心聯線的點的直徑的另一端的點,冷靜果斷出桿,目標球是可以下的。
在擊球過程中適當的錯開一點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也能打的准。(這種瞄準是在姿勢正確的前提下運用中桿擊球)
檯球的桿法:在擊球的過程中偏桿是不用讓點的,但是扎桿就需要讓點,因為偏桿運行是一個弧線,只不過是在中間脫離了一下直線的軌道,等繞過障礙物時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而已。只要桿法合適,是可以准確擊中球的。但是扎桿就必須讓點了,以為運行軌跡是一條直線和一條弧線的合成。發生了方向上的變化。沒有太多的規律而言,就是需要多多聯系來提高准確率。以上這些說明合理的運用桿法能起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一般來說母球分為九個區,在每個區擊球分別被命名:
中桿,擊打球的中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而母球靜止,俗成定桿。
高桿,擊打球的上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前運行,俗稱跟桿。
低桿,擊打球的下部,可以把能量完全傳輸到目標球上,母球先靜止,而後旋轉往後運行,俗稱縮桿。
左偏桿,擊打母球的左邊,有一個 )的弧線。
右偏桿,擊打母球的右邊,有一個( 的弧線。
右低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下,運行軌道首先是出現( 擊打球之後出低桿。
左低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下,類似上面的情況。
右高桿,擊打母球的右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左高桿,擊打母球的左邊偏上,類似上面的情況。
跳桿的要領是,瞄準球的中心,一般擊打球的中上部(也可以擊打中下部)發力,快速抽桿。
扎桿的要領是要掌握平行線原理。
檯球的發力:中桿的時候,根據球的遠近和局勢的需要選擇力量的大小。
選擇不同的球,不同的位置,用同一種桿法練習;
選擇相同的球,一個定點位置,用不同的桿法練習;
接著可以開始碼球開始開局訓練,在球局中鍛煉桿法。等桿法運用成熟之後,要鍛煉掌控全局的能力,一個簡單易行的練習方法是自由球訓練法,就是在開完球之後給自己一個任意自由球,爭取一桿清台。如果失誤,則重新開球。直至能經常清台為止。
檯球的心理:
一個好的球手,不光有過人的球技,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對於檯球愛好者來說,可能球技也是很出眾,但是心理素質特別差,一到比賽、碰到高手或遇到不了解的時候就緊張,過於注重防守,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發揮不出來,造成遺憾。所以我們在打球的過程中,要理性的看待自己,把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發揮出來!
幾種練習檯球技術的方法 :
1、練球法門 :
首先要經常練習推白球練習,這一點無論是檯球高手還是新手都應該做的,注意觀察白球的走位和力量的運用。其次要練習進球的准確性以及進球後白的停位。
2、推白球練習:
把白球放在棕球點上用高桿推白球,要求白球走位必須在在中線上,白球盡可能靠在庫邊(再用中桿,底桿按同一要求練習)用左旋,右旋的中高底桿按不同的力度練習推白球。注意出桿保持順暢。最好用比利時產的教練白球。
3、准確進球練習:
幾種練習檯球技術的方法,要求用高中底桿反復練習五個紅球進底袋,注意白球的走位。(白球要求在黃、棕、綠求點上反復練習)
4、走位練習:
要求白球只能吃一庫,蘭球必須進中袋,最終將檯面上的8個紅球全部打完,注意白球的走位,並且熟悉和掌握各種桿法和力度的運用。
5、迴旋球練習:
要求紅球進指定袋內,按一左一右的順序將6個紅球一桿內擊進袋內,注意擊白球時的力度和出桿時間快慢的掌握。從這一練習要觀察白球在迴旋吃一庫後的走位變化 。
6、貼庫邊球練習:
要求按順將三個紅球擊入頂袋,用不同的桿法,不同的力度反復練習,注意控制力度,使擊球的力度剛好能夠將紅球輕輕的送入袋中。
『貳』 檯球練習技巧,高手進
二、檯球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在沒有進入主題之前,先描述幾個檯球中的基本概念:瞄準點、接觸點。所謂瞄準點(C、B點),就是當你擊出母球時,球桿尖所對的方向,而瞄準點與母球的接觸部份就稱為接觸點(D點)。當母球擊中目標球時,目標球就會往擊中那一瞬間兩球中心點聯線的延伸方向前進。如果這一條聯線的延伸正好對著球袋,則目標球就會不偏不倚的落進球袋中。因為如果這一條延伸線正對著球袋,就表示當母球擊中目標球時,母球、目標球與球袋正好在一直線上,而力量來源就是延伸線上的母球與目標球的接觸點。如下圖三:D點是接觸點,C、B連線上的點都可以做為瞄準點。
圖三
三、傳說中檯球瞄準的方法
傳說中檯球瞄準的方法有三種:1、假想中心點;2、找尾巴;3、管道瞄準發(母球與目標球重合發)
圖四
1、假想中心點
當你擊球的時候,就要把母球擊向(圖四)這一顆假想球的位置上。當母球被擊出而在這個位置上碰觸到目標球時,在碰觸的那一瞬間,母球、目標球與球袋正好在一直線上,目標球就會順利的掉落袋中。假想中心點的設定,或是將母球擊向此一假想點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不容易的,可能需要花許多時間才逐漸熟悉其中的要領。您可以運用本軟體熟悉和練習不同角度假想中心來練習。
圖五
2、找尾巴
瞄準點就在進袋直線上,距目標球後一個球半徑長度的點位上圖三(C點),形象地看上去,就好象是目標球長了個小尾巴,所以就被人把直接找點法稱為「看尾巴」。
3、管道瞄準法(母球與目標球重合發)
管道瞄準,就是把母球擊出後。想像成一個管道,看母球與目標球重合的情況。我們常聽到的所謂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擊目標球時,偏側的程度。厚、薄或幾分之幾,是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有效撞擊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擊截面大,薄就是撞擊截面小。
圖六
但習慣說的數字比例,並不是面積之比,而是撞擊截面在直徑上所佔的線度與目標球直徑之比。
偏球的厚薄,大體可分為六個類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現分別介紹於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對目標球球心,撞擊截面等於目標球的視圓面。從主球前進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標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離目標球球心,剛好與目標球側面外邊緣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之半。
圖七
三分之一:主球撞擊目標球的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圖八
四分之一: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經是相當薄的球。
圖九
四分之三:主球撞擊截面線度,占球截面直徑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這是相當厚的球,僅次於正面撞擊。
圖十
四、應該用那隻眼睛瞄準?
我們應該用那隻眼睛來瞄準呢?球手應該確認自己用哪隻眼來瞄準。一部分人是用左眼,一部分人用右眼,另外一部分是左右眼平衡的。七次世界冠軍得主Stephen Hendry是雙眼型的,他瞄準時球桿在下巴的正下方。
確定你瞄準眼的方法是:睜著雙眼用食指指向遠處的一個小物體做為目標,不要動,然後閉上左眼,看看此時手指是否還是指向目標,如果仍然指向目標的話,就說明你是右眼型的。然後手不要動,閉上右眼,用左眼看,有沒有偏移。那隻眼睛沒有偏移就用那隻眼睛瞄準。如果是雙眼型的,則無論閉上哪隻眼睛手指指向都有一點點偏離。
瞄點時不要只用槍頭瞄,因為槍頭太大了。要在槍頭虛擬劃一個細線就象一個準星。如下圖
五、關於如何記住不同角度的進球瞄準點?
首先:你必須懂得怎樣去判斷球的角度,並知道哪個點可以進球。
其次:姿勢和出桿都必須很穩。記得要保持桿子的平穩送出。
最後:再確認你所要打的點是正確的,加個雙保險!
下面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以用來練習:就是把你經常打不進的球排好角度,然後練習打進它,直到你記住所要打的點,並加以理解自己瞄準的方式。可能某些類型的球總是打得太薄或太厚的,而且是連續幾次反復擊打時都出現同一狀況,這樣,就知道必需稍作厚或薄的調整才可以做到進球。 換句話說,要想打進該類型的球,瞄準需要故意錯誤地將進球角校大或小些,並且在擊球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還有什麼事情比錯誤地擊打目標球進球點更糟糕的呢!要想獲得一個正確的擊球角,無疑是取決於練習數量的多少,通過反復的練習,完全熟知各類型球型的進球角並且記住它,以至在比賽時可以做到本能地進行擊打。
六、關於傳說中正確的擊球動做?
出桿的時候有一個技術性的詞叫"雙停"。什麼是"雙停",雙停顧名思義就是兩次停頓。第一次停頓是在你運完最後一桿當桿頭指向母球時,這時候必須停頓一下,停頓的目的是為了穩定身體,確定瞄點,判斷力度。這個停頓時間會根據你需要處理的目標球難易而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應該養成每次停頓的時間都一致,這就是前面講到的節奏問題。第二次停頓是在拉桿完畢准備出桿時,停頓的目的是為了短暫屏息再次思考確定,准備完成擊打。當所有一切都准備好後就是關鍵的一擊了。為了保證出桿很直,有幾點需要注意。
1.控制大臂.出桿後大臂不可左右上下晃動。
2.小臂發力.出桿後與大臂夾緊。(我認為非常重要)
3.手腕自然放鬆,小臂帶動腕部,不甩腕。
七、關於檯球擊球點的練習?
母球有無數的擊點。球技越高明的人,就越能夠有效地運用各種微妙的擊點而使母球本身產生極其微妙的轉動,不過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能夠照著圖片上的九個基本擊點,就能使母球有效地轉運了
(1)撞擊中心點
(2)撞擊中心上(推桿球)
(3)撞擊中心下(拉桿球)
(4)撞擊右側(右旋轉球)
(5)撞擊左側(左旋轉球)
(6)撞擊右上(右旋轉推桿球)
(7)撞擊左上(左旋轉推桿球)
(8)撞擊右下(右旋轉拉桿球)
(9)撞擊左下(左旋轉拉桿球)
圖十二
主球上雖然有九個基本擊點,初學者練球時,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這三個主要常用的擊點。這三個擊點若能打得好,無論打無袋式或落袋式檯球,基本上都能解決擊球得分的問題。
1)撞擊主球中上點:球開始延著球桿方向,直線向前奔走得很快、很遠。因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動,滾動旋轉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動能損失很小。
2)撞擊主球中心擊點:開始沒有旋轉,向前滑動瞬間後,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漸漸產生了正旋力矩,使球與檯面接觸點速度減慢,球的頂點速度不變,於是球便向前旋轉起來。球在哪裡開始旋轉,能滾到多遠的距離,依擊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擊主球中下點:球一開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則一邊行進一邊倒旋,由於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減緩直到為零,球經過一段滑行,便過渡到正旋前進。直到減慢停止。
4)撞擊主球左中或右中擊點:這是一種側旋轉球的打法(亦稱偏桿擊球)。技術難度較大,但又是必須學會練好的側旋球技術,並懂得在擊球中會出現需要側旋球的重要作用。當遇到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主球或目標球前進路線的時候,便會體察到運用側旋球的特殊作用。
能夠明白母球的擊點與轉動,就已經開始真正接觸到檯球了。
推桿球就是撞擊母球的上方,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向前滾動一邊前進。等到母球碰觸了目標球之後,還會隨著該目標球的前進方嚮往前滾動。拉桿球則是撞擊母球的下方,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向後滾動一邊前進。等到它碰到了目標球之後還會向後退。旋轉球就是撞擊母球的側面,母球被撞擊之後會一邊像陀螺一樣一邊旋轉一邊前進。我們可以照著在母球上撞擊不同的擊點,而使它在前進時產生許多不同的變化,而且碰觸到目標球之後也有許多不同的變化。
在落袋花式撞球的比賽場合中,必須使母球撞擊目標球並且將目標球擊落球袋,因此必須考慮到目標球被撞擊之後的前進路線。所以在這兩種不同的比賽中,在對於母球的擊點上,必須有不同的選擇。要練習撞擊母球時,必須從練習撞擊中心點開始。當你使母球前進回轉以及側面回轉時,母球被撞擊之後會產生很微妙的的變化,比賽選手在自己的球技逐漸進步時,也要去慢慢地掌握住那種細微的變化。至於初學者,還是必須先熟悉中心點的撞擊後,才學習其他擊點的撞擊。如果是玩落袋花式撞球時,大概有一半以上是利用中心點撞擊法來擊球的。
當你在握住球桿准備擊球時,要盡量使球桿保持水平。初學者在擊球時多半會撞擊比中心點稍微低一點的地方,這很容易造成失誤或犯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右手的架橋過高或是過低所引起的。要知道自己擊球時是否擊中母球的中心點,可以將母球以直角擊向橡皮邊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是以正確的抽打動作撞擊母球中心點時,母球在碰到橡皮邊之後仍然會以直角彈回來。如果在彈回來時並不是直角而偏向左側或右側時,就表示擊球時並沒有擊到中心點。不過如果你是撞擊到垂直軸(中心點偏上或偏下也屬於垂直軸之內)上的任一點時,母球仍然會以直角反彈回來。
八、關於傳說高手是否桿桿帶塞(側旋)?
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側旋轉的比例很低,而亨德利的運用率更低,比國內高手的運用率低5.43%,而成功率要高出11.66%, 叫位不理想的失誤率比國內高手低11.36%。這些對比反映出,在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的側旋轉球運用率低;成功率高;叫位失誤率低。這一特徵是由於高水平的運動員基本桿法的運用非常出色,形成主球與目標球角度不理想的情況很少,因而側旋轉球的運用率低。雖然運用率低,但高水平運動員的側旋轉球技術同樣非常出色,因而成功率高,運用側旋轉球時叫位失誤也很少。
高水平的運動員在比賽,依靠出色的基本技術,避免側旋轉球經常使用,側旋轉運用也非常合理,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而不是經常的運用側旋轉球調整主球位置。運用較多的側旋轉球掌握的好,大大的提高了成功率,成功率高也反映出高水平的運動員在比賽中很少會貿然運用一些難度極高的側旋轉球進攻。這些都是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對側旋轉的合理運用,反映出他們的訓練水平和訓練方法,非常有教學意義,值得成長中的運動員去借鑒和學習。
對於業余愛好者,重要的是提高基本桿法運用能力,對側旋轉的練習要有重點,掌握一些常用的、作用明顯的側旋轉球。在比賽中不輕易運用高難度的側旋轉球,對自己掌握的側旋轉球要細心,力求精確,不要連續造成叫位不理想的局面,會大大的提高比賽時的取勝機會。這樣才是比賽時對側旋轉球的合理運用。
『叄』 打檯球的規則和技巧是什麼啊
1.美式落袋的游戲中總共有
16
個球,分為兩組,一組為全色球(
1~7
號),一組花色球(
9~15
號),以及一個黑色
8
號和一個主球,顏色分配如下:
主球(白色)、
1
(黃)
2
(蘭)、
3
(紅)、
4
(紫)、
5
(粉)、
6
(綠)、
7
(棕)、
8
(黑)
9
(黃條花色)
10
(蘭條花色)
11
(紅條花色)
12
(紫條花色)
13
(粉條花色)
14
(綠條花色)
15
(棕條花色)
游戲基本規則
玩家輪流擊球,第一個擊進球的玩家所擊入的球的種類決定了以後游戲中他所要擊的球。當一個玩家把屬於自己的一組球全部擊入之後,並把黑色
8
號擊入,則算勝利。
8
號球必須是最後打的哦,如果不小心在本組的其他綵球全部打進前打進了
8
號球,那麼這局游戲就算你輸了。
2
.美式9球
球
美式9球游戲中一共使用
10
個球,分別是
1~9
號球和主球,各球的顏色對應如下:
主球(白色)、
1(黃)2(蘭)、3(紅)、4(紫)、5(粉)、6(綠)、7(棕)、8(黑)9(黃條花色)
游戲基本規則
兩個(組)游戲者輪流擊球,擊球順序必須是從
1
號到
9
號,最後擊入
9
號球的玩家獲得勝利。故意跨序擊打非當前最小號的球被判為犯規,對手將任意決定主球的位置。
3
.斯諾克
球
玩家使用相同的主球擊打目標球。共有
21
只目標球,其中:
15
只紅球各一分;黃色球
2
分;綠色球
3
分;棕色球
4
分;藍色球
5
分;粉色球
6
分;黑色球
7
分。
擊球規則
1
、兩個玩家輪流擊球,每盤之中的擊球順序不得改變。除非一方犯規後,對方要求他繼續擊球。
2
、每局的第一擊為手中球,玩家可以把球放在開球區(
D
區)線上或線內的任意位置上,可朝任意方向擊打主球。
3
、每局的第一擊以紅球為活球,直至所有紅球全部落袋為止。一擊球之內每個入袋活球的分值均應記入得分記錄。在同一次擊球進袋的每一紅球,它們的分值應記入得分記錄。
4
、如一紅球被擊進袋,該玩家可繼續進行下一擊球,且下一個活球應是該玩家所選的一個綵球。如該綵球被擊進袋,可得分。然後再將綵球放回置球點。
5
、紅球全部落袋前,輪流交替地將紅球與綵球擊進袋,才能一桿繼續下去。直到檯面上最後一隻紅球被擊落後,隨之一個綵球也被擊進袋,一桿球仍可繼續進行。
6
、紅球全部落袋後,檯面上的綵球按分值從小到大,依次成為活球,此時當球進袋後不再取出。然後,擊球玩家再擊打下一個綵球。
7
、紅球落袋後不再擺回到檯面上,即使玩家因犯規而由此受益,也不予考慮。
8
、如果擊球方一擊球沒有得分或犯規,則其這一輪次擊球結束。對方從主球停止的地方開始擊球。
『肆』 打檯球的技巧,教幾招
檯球的一些基本技巧:
打檯球的技巧之高桿:顧名思義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上方,使母球擊打到目標球後繼續向前移動。
縮桿:又叫拉桿、低桿,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後向後移動,要注意的是擊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
打檯球的技巧之偏槍:就是加side,擊打母球左邊或右邊,使母球向前移動時自身旋轉,使母球擊中案邊或其他球後改變移動路線。旋轉球在擊打目標球前會有一定的變線,變線因力度、旋轉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雖然有公式計算變線的弧度,但是想打准還需要鍛煉球感。
打檯球的技巧之跳球:利用短桿(跳球桿)從母球上方擊球,使母球產生跳躍效果躲避障礙。
打檯球的技巧之剎車球:亦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向後旋轉一定距離後再向前滾動,擊打到目標球後產生剎車(定球)效果。
打檯球的技巧之偏縮:和加旋轉高桿一樣,在縮桿或高桿的基礎上,利用旋轉改變母球移動路線,以達到走位目的。
打檯球的技巧之弧線球:類似於跳球,但用力方法和擊球角度不同,切在這基礎加上了旋轉技巧。
打檯球不是技巧好就行了,還要細心、智慧、冷靜等等因素,是休閑健身的好方式。
『伍』 怎麼成為檯球高手有什麼方法和技巧
其實只要多練,都可以練好,方法的話就是先自己練,練完覺得還行,找個朋友玩,看看自己水準,如果要練桿法,就自己多練,在檯球桌上,放兩個球就好了,一個母球,一個目標球,然後自己擺位置,不斷練桿法,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陸』 打檯球的基本技巧
檯球的基本技巧有,高桿、縮桿、偏槍、跳球等等,還有很多技巧是通過這些基本技巧演變而來,比如剎車球、跳球、偏縮、還有加旋轉的高桿以及弧線球(香蕉球)。
高桿:顧名思義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上方,使母球擊打到目標球後繼續向前移動。
縮桿:又叫拉桿、低桿,就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接觸目標球後向後移動,要注意的是擊球的力是向下的,而不是水平的。
偏槍:就是加side,擊打母球左邊或右邊,使母球向前移動時自身旋轉,使母球擊中案邊或其他球後改變移動路線。旋轉球在擊打目標球前會有一定的變線,變線因力度、旋轉大小的不同而不同,雖然有公式計算變線的弧度,但是想打准還需要鍛煉球感。
跳球:利用短桿(跳球桿)從母球上方擊球,使母球產生跳躍效果躲避障礙。
剎車球:亦是擊打母球中點下方,使母球向後旋轉一定距離後再向前滾動,擊打到目標球後產生剎車(定球)效果。
偏縮:和加旋轉高桿一樣,在縮桿或高桿的基礎上,利用旋轉改變母球移動路線,以達到走位目的。
弧線球:類似於跳球,但用力方法和擊球角度不同,切在這基礎加上了旋轉技巧(偏槍)
加塞
:賽是由英文單詞side得來的,也就是邊的意思。通俗的說就是打白球的邊邊上。
正確的說話是,用一個平面把白球從正中間切開得到平均的兩半,你的槍頭打在你面對的這條切開的這條切線上的任何一點都不叫加塞,你擊打面對你的這條切線之外的任何一點都叫加塞擊打。加塞是為了讓母球帶有旋轉力度,從而讓它在撞到庫邊後獲得更大的偏轉角度。加塞後母球要撞擊到邊庫,才能達到加塞的效果。
『柒』 打檯球如何瞄準 技巧和要點圖解
檯球瞄準最基本的數學原理是所謂「半球法」,如圖一所示,即正確的瞄準點(A點)在袋口中心點與目標球心連線的延長線上,與目標球中心距離一顆球 (也即與目標球表面接觸點(B點)距離半顆球)。不論母球與目標球位置如何,即圖中角α是多少度,擊球時只要對准A點打,就一定能將目標球送進袋口(當然 α角一定要小於90度才行)。
由於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個虛擬的檯球與目標球剛好相切,且兩球連線對准袋口,而瞄準點即為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這一方法也稱為「假想球法」。又由於瞄準點在袋口中心點與目標球心連線的延長線上,像是這條線長出了一截長度為半顆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稱「找尾巴」。
『捌』 對於初學者打檯球的技巧和常識
1,姿勢標准。姿勢標准就是進球的一半。
學習姿勢可以去看斯諾克比賽。丁俊暉就的教科書一般的標准姿勢。姿勢不可能一開始就擺對,要你自己摸索。可以找朋友在旁邊拍照。你自己對照職業選手的照片。
姿勢方面,補充一下,前手,也就是手架,一般情況下是20cm左右比較好。後手提桿,是拇指和食指,或者拇指和中指,圈住球桿,另外幾個手指自然搭在球桿上。在庫邊做手架,之前看斯諾克比賽,丁俊暉的習慣和馬克塞爾比的不太一樣,多看幾場,你就會發現的。
另外,站姿千萬要正確,多看看網上圖片吧。
5,還是練直球。你在大量練習後,自然會對發力有一定體會。這個時候在直球的基礎上,練習高中低桿。距離由近到遠。發力有通徹一說。低桿,並不是力氣越大,效果越強。並且手臂發力大就容易姿勢變形,容易導致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