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喉鏡的電子喉鏡
電子喉鏡外形和纖維喉鏡類似,也是軟管纖維內鏡,近年來廣泛應用於臨床。電子喉鏡內鏡影像系統在內鏡尖端配以CCD片,作為超小型攝像機,獲得的影像轉換為點在信號後傳輸,採用電子導向系統取代導光纖維束,同時連接數字影像處理系統,可以獲得更高清晰的圖像。電子導像系統包括屏幕顯示,錄像裝置等,和纖維內鏡組裝成一體。通過與電子喉鏡連接的計算機,可以通過計算機對電子喉鏡圖像進行相關處理。其適應證、優缺點及檢查方法同纖維喉鏡。
『貳』 氣管插管時候那個喉鏡的使用方法
目前臨床使用的喉鏡有很多種,有帶直喉鏡片的、有帶彎喉鏡片的,目前還有各種各樣的可視喉鏡。在氣管插管前,根據病人選擇不同的病人選擇不同的喉鏡,一定要檢查喉鏡是否能用,光源是否夠亮等。左手持喉鏡,右手將患者上、下齒分開,將喉鏡葉片沿口腔右頰側置入,將舌體推向左側,即可見到懸雍垂。再繼續進入,即可見到會厭,把喉鏡向上提起,不得以牙齒當支點,並挑起會厭,充分暴露聲門
『叄』 直接喉鏡檢查的檢查流程
①喉腔檢查:一般用於間接喉鏡檢查不能明確的局部病變。或因會厭短而後傾呈嬰兒型,不易上舉;或小兒間接喉鏡檢查不合作;也有聲門下區,梨狀窩,環後隙等處病變,間接喉鏡不易查清者。
②喉腔手術:如喉部活檢,摘除息肉,根除小腫瘤,取出異物,切除疤痕組織,擴張喉腔等。
③導入支氣管鏡:作小兒支氣管鏡時,一般先用直接喉鏡暴露聲門後,再插入支氣管鏡。
④氣管內插管:主要用於搶救喉阻塞病人和作麻醉插管用。
⑤作氣管內吸引:用於窒息的新生兒,通過直接喉鏡清除呼吸道積液並給氧。 作直接喉鏡檢查時,易引起惡心、嘔吐,故手術須在空腹時進行,即在檢查前4~6小時停進飲食。檢查前,應詳細詢問病史,作好口腔、牙齒、咽部、間接喉鏡檢查和全身檢查。術前還需將檢查過程向受檢者詳細說明,以解除顧慮,做好思想准備。檢查時受檢者需全身放鬆,平靜呼吸,並與檢查者密切合作。
檢查室應稍暗,備有適當大小的喉鏡、燈光、吸引器、氣管切開術設備,以及支氣管鏡和適用於各種手術的喉鉗和氣管鉗等。對成人,術前可根據需要使用巴比妥類鎮靜劑和阿托品,但對小兒和有呼吸困難的病人,則不宜使用。 ①一般用1%地卡因作表面麻醉。先噴少量麻葯於口腔,觀察數分鍾,如無不適或過敏反應,即可將麻葯噴於口咽、舌根及喉咽部。然後在間接喉鏡窺視下,挑起會厭,在發「依」聲時用彎頭注射器將葯液滴入喉腔及聲帶表面。如此反復2~3次後,可達到良好麻醉效果。
②對少數頸部短粗的成人或年幼不合作兒童,不能暴露聲門時,可使用全麻。
③對嬰兒,一般在無麻下進行直接喉鏡檢查。
『肆』 喉鏡的直接喉鏡
直接喉鏡檢查喉部時需要用直接喉鏡將舌根及會厭直接挑起,不屬於喉部的常規檢查方法,因為該檢查屬於喉部檢查中有創的檢查方法,患者在黏膜表面麻醉的情況下一般難以耐受,通常需要住院在全身麻醉條件下進行。直接喉鏡能詳細了解喉部結構的異常,明確病變的部位及范圍,必要時對病變組織進行活檢。直接喉鏡檢查不能獲得喉的功能性指標。自從纖維喉鏡及電子喉鏡開展以來,直接喉鏡作為一種檢查手段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小,但作為一種手術操作手段廣泛應用於臨床。
直接喉鏡按其用途不同可有多種類型,如薄片形喉鏡(片形有直、彎兩種,一般用於麻醉科)、普通直接喉鏡、側裂直接喉鏡、前聯合喉鏡、支撐喉鏡及懸弔喉鏡等。按其大小又有嬰兒、兒童和成人喉鏡之分。如果附加特殊設備,如顯微鏡、激光系統、內窺鏡系統、照相機及攝像系統等,更便於檢查、手術治療及教學[2]。
1.適應證
(1)間接喉檢查法及纖維喉鏡檢查不成功,或間接喉鏡及纖維喉鏡視野暴露不滿意者可行直接喉鏡檢查法。
(2)取喉部組織活檢標本,或直接抹拭喉部分泌物做檢查。
(3)喉部病變的治療,如良性腫瘤切除術(如聲帶息肉、小的喉部良性腫瘤切除)。喉瘢痕性狹窄擴張術、電灼術、局部用葯及取出喉、氣管、食管上端的異物等手術。
(4)氣管內麻醉術或支氣管鏡檢查時不易下管者可借直接喉鏡協助。
(5)用於氣管內插管,用於麻醉插管和搶救喉阻塞患者。
(6)小兒支氣鏡檢查時,可先用側裂直接喉鏡暴露聲門,然後導入支氣管鏡[3]。
2.禁忌證
頸椎病變,如脫位、結核、外傷等,均不適宜施行此術。重病、重度衰弱和妊娠晚期雖非絕對禁忌證,但應十分謹慎。
3.檢查方法(支撐喉鏡及懸弔喉鏡除外)
黏膜表面麻醉狀態下進行直接喉鏡檢查法,術者左手持鏡,放一厚層紗布塊保護上列牙齒,以右手示指推開上唇,以免被鏡壓在牙上受傷,然後將鏡沿舌背送入口腔,轉移向中線深入直達舌根,從喉鏡中看到會厭時,右手拇指和示指分別從前後協助握持鏡管。使喉鏡近端向上傾斜(坐位時向前傾斜),遠端指向咽後壁,但勿與之接觸。繼續進鏡超過會厭游離緣,看清會厭結節後,左手以平行向上的力量提起喉鏡,加壓於會厭,使其完全提起,即可暴露喉腔。此時如發生喉痙攣而聲門裂緊閉,不能窺及聲門裂時,應將喉鏡固定原位不動,稍待片刻等待喉痙攣接觸後即可看到喉內的形象。如喉鏡過深,觸及喉腔黏膜引起反射性痙攣,應撤回喉鏡少許,喉痙攣解除後,再進行觀察,告受檢者發「衣」音,觀察聲帶運動情況,此時術者可利用右手從事各種必要的操作。
若受檢者頸短而粗,聲帶前連合不易暴露時,須將其頭部抬高,左手用力向上提起喉鏡,右手拇指從喉鏡下方向上用力,右手其餘各指扣住患者右側上列牙齒,協同用力托舉會厭。如此法不成功,可請助手將甲狀軟骨向下壓迫或改用前聯合喉鏡檢查。前聯合喉鏡不但可清楚看到聲帶前聯合,並可插入聲門裂,檢查聲門下腔。檢查幼兒時,為防此術後發生喉水腫,喉鏡尖端也可不壓迫會厭,只將舌根向前提起,會厭隨之豎立,即可暴露喉腔。
4.並發症
通常很少發生。在幼兒,特別是有痙攣素質者,術中可發生嚴重的,甚至有生命危險的喉痙攣。操作中,動作盡量輕柔,減少對咽、喉黏膜的損傷,減少發生血腫、出血或繼發感染的幾率。
『伍』 間接喉鏡的間接喉鏡檢查法
1.患者取坐位,頭肩略向前傾,對准光線,將喉鏡面在酒精燈上加溫,檢查者用手背試其溫度是否過熱。
2.囑患者張口、伸舌,以無菌紗布裹住舌尖部,將舌輕輕拉出。
3.以右手持喉鏡經患者左口角使鏡面與舌背平行放入,達軟齶與齶垂時,與地面成45°角,即可見舌根、會厭、會厭溪、梨狀窩等處。
4.令患者發「咿……咿」聲,當會厭豎立時,即可見杓狀隆突、室帶、聲帶及聲門等,發音時聲門是閉合的。囑患者安靜呼吸,當聲帶外展時,觀察聲帶運動是否正常,並通過聲門可見聲門下區及部分氣管環,注意各處有無充血、畸形、異物、腫脹、潰瘍、肥厚、腫瘤、粘膜的色澤及分泌物等。倘患者咽反射太強,可先用丁卡因液噴霧咽部2~3次,然後檢查。
5.若會厭不能舉起,聲門不能全部窺見時,可在表面麻醉下先用喉卷棉子向前鉤起會厭檢查,或行纖維喉鏡檢查。
『陸』 喉鏡的間接喉鏡
間接喉鏡是最常用的喉部檢查方法。間接喉鏡是一個有柄的圓形平面鏡,鏡面與鏡柄相交呈120度,鏡面的直徑各有不同,應根據受檢者的咽腔情況選取合適大小的間接喉鏡檢查。
檢查時受檢者正坐在椅子上,身體前傾,張口伸舌,用清潔紗布包住舌前三分之一,將舌拉向前下,將間接喉鏡加熱但不燙後置於口咽部,囑受檢者深呼吸,發「衣」音,使舌根前移,會厭上舉,通過額鏡對光或頭燈照亮間接喉鏡鏡面,觀察鏡中的影像來檢查喉部結構。放入間接喉鏡時,需將鏡面向下,迅速而穩妥地與水平面成45度貼放在軟齶部而不接觸舌、硬齶及扁桃體,以免引起惡心反射而妨礙檢查。如果受檢者咽反射較重而不能配合,可於咽部噴少許1%的地卡因再進行檢查。因鏡面向下傾斜45度,故鏡內所見喉部影像與真實的的喉部位置前後倒置而左右不變。因間接喉鏡鏡面大小的限制,不能同時看到喉的全部,故應將鏡面緩緩轉動,逐個區域檢查喉部。
這種方法具有簡便易行,容易掌握及患者痛苦小等優點,其局限性包括:咽反射敏感的患者不能耐受;舌根肥厚及會厭抬舉欠佳的患者喉部檢查不滿意;兒童因喉部解剖發育的特點難以觀察到喉部的病變[1]。
『柒』 額鏡、鼻鏡、間接喉鏡、耳鏡使用方法
你好朋友,這些鏡子都是在醫院里使用的,你可以找個醫生是比較安全的,他一般都是檢查疾病的時候才用。
『捌』 麻醉喉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這樣的喉鏡是需要及時的掌握使用的手法就可以的。建議均衡營養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保持情緒穩定,補充多種維生素增強抵抗力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