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響系統如何連接
1、低音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1-2編組)→均衡器→分頻器→壓限器→低音功放→低音音箱。
2、輔助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3-4編組)→均衡器→延時器(可選)→壓限器→輔助音箱功放→輔助音箱。
3、主音響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L-R主通道)→均衡器→激勵器(可選)→反饋抑制器(可選)→壓限器→主音箱功放 →主音箱。
4、監聽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AUX輸出)→均衡器→壓限器→監聽音箱功放→監聽音箱。
以上第1種連接方式可以單獨控制低音的音量,這樣我們在慢搖或迪高時調音台1-2編組的音量就可以開大些,在歌手演唱時就可以開小些,這樣很靈活;第2種連接方法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輔助音箱的聲音;第3種主音箱我們當然習慣從調音台的L-R總輸出來輸出音量;第4種監聽系統,標准來說要從AUX來輸出音量,這樣可以按照歌手或樂隊的要求,靈活調整調音台各聲道的音量,但在較小的音響系統中,監聽信號可以直接從主通道信號取。以上第1和第2種連接法還要注意:既然1-2、3-4編組我們已經從後面相對應的輸出口獨立輸出信號了給低音系統和輔助系統了,那1-2、3-4編組就不要再通過調音台的總音量輸出了,也就是1-2、3-4編組到調音台總音量的切換開關就不要再開了。
當然我們還是要根據需要和設備的數量來靈活安排設備連接時的順序,以上順序只供參考。
音響設備連接時的要點:
以上簡單介紹了各種連接線的種類、製作以及設備連接順序,在設備的具體連接中,面對各種各樣、數目繁多的設備插口,好多 音響師就不知道怎麼下手了,其實很簡單,大家只要記住以下幾點就好了:
1、 Balance 平衡方式: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我們只不過是選擇是用XLR卡儂接頭的平衡線路來 連接設備還是用TRS 6.35cm立體聲接頭的平衡線路來連接設備而已。
2、 Unbalance非平衡方:雖然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但有一些設備還是有非平衡埠的,比如有 些電子分頻器的輸出插口有的就標有:Balance OUT(平衡輸出)和 Unbalance OUT(非平衡)輸出,所以我們也可以採用TS 6.35cm 單聲道接頭的非平衡線來連接設備,只要線路不要太長,干擾不要太大,這樣連接還是可以的。
3、 IN輸入和OUT輸出:有的初學者一看設備後面有那麼多插口就暈了,其實有個訣竅:不管什麼音響設備,基本上都可以分為 "IN輸入"和"OUT輸出"兩大部分的,因此我們只要認准"IN和OUT"就好了,其它不熟悉的插口不要隨便連接,總之連接設備像流 水一樣:上游的水流過來就要流進"IN輸入";而流向下游的水就要通過"OUT輸出"再流出去,這樣一級一級的不是很簡單明了了嗎?(www.szpa.com/yinxxt073.html)
B. 求教音響設備名稱及連接方法
連接方法是先把電源接進時序器,從1到8分別是調音台-均衡器-反饋抑制器-話筒集線器-放大器。信號連接方法是:會議話筒全部接入話筒集線器再接入反饋抑制器再接入調音台的最上面12個卡儂介面的任意一個,調音台右上角最上面兩個卡儂口為信號輸出端,用信號線接均衡器後面的INPUT介面,再從後面的OUTPUTS介面用信號線接進放大器後面的IN介面,再從後面的OUT介面用線接入第二台放大的IN介面,余者以此類推。其它信源如DVD機電腦第一律接入調音台最上面的12個卡儂口的任意一個,然後調好音量就可以了。
C. 音響怎麼連接
這種音響是獨立音響,這兩根線應該是直接連接市電220v電壓。看一下連接線的進口標識,肯定會有輸入電壓的標識。
連接好電源以後,在連接需要用音箱的設備,比如u盤。
電視機的動態:電視機的動態主要表現在電視機屏幕的反應時間,刷新頻率以及動態補償技術決定。目前來說是4k液晶電視面板的灰階,影響時間大多在20ms以內,而高端液晶電視可以做到10ms以內甚至更低。就目前來說,平板電視機一般都採用pmw調光,大多數電視機採用的都是60赫茲的屏幕,而對於優秀的高端電視機,基本使用120赫茲的屏幕。
動態補償(MEMC) :液晶電視機的液晶屏幕分子的高延遲特性是動態補償技術成為解決高動態場景拖影問題的關鍵,目前主流方案是插黑幀(BFI),也就是在兩幀畫面之間插入黑幀,經常觀看球賽,玩兒ps游戲的同學建議選擇搭載MEMC技術的高端電視機。
高動態范圍(HDR) :HDR是一類數點陣圖像技術標準的統稱,這項技術的關鍵是針對電光轉換函數(EOTF)和電轉換函數(OETF)的定義。根據電光轉換方案的不同,主流HDR標准分為感知量化編碼(PQ)和混合對數伽馬(HLG)兩大陣營。
其中採用PQ方案的HDR標准包括Dolby Vision(杜比視界)和HDR10等。杜比視界(Dolby Vision)由杜比公司開發,它支持動態元數據和最高12bit的色彩深度,是目前效果最好的HDR解決方案,杜比視界是一套涵蓋拍攝,後期製作,編碼分發,播放完整而封閉的生態系統。不過由於高昂的專利授權費用以及對硬體要求的較高,目前只有少數高端電視支持使用。採用杜比視界製作的內容也並不豐富,即使電視機本身支持杜比視界,也僅在播放包含杜比視界元數據的內容時才能夠開啟。
開源的HDR10是目前使用應用最廣泛的HDR標准,HDR10不包括動態元數據,僅支持10bit色彩深度,採用杜比視界的電視機通常也支持HDR10,而採用HDR10的電視機並不支持杜比視界。
電視機的類型結構與技術 :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電視機主要分為led和OLED兩大陣營,而Qled電視是指搭載量子點技術的led電視。
液晶板 :液晶顯示技術的基本原理是背光經過下偏光片(起偏器)形成單一偏振方向的光束也叫做線性偏振光,而tf驅動兩層基板之間,液晶分子發生扭轉,改變光束的偏振特性,從而產生不同的灰階,濾色後經由上偏光也叫檢偏器射出形成像素。
根據液晶面板的驅動方式不同,LCD電視採用的液晶面板分別為Ips和vA兩種類型。IPS液晶屏幕在可是角度上占優,而VA液晶屏在對比度和背光均勻度上占優,總體來說,同級別的VA液晶屏幕畫質要高於IPS液晶屏幕,而且高端的led電視機大多都採用VA液晶屏幕。
背光的區別 :根據光源排布的方式不同,Led電視機的背光類型分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側入式背光,即edge-lit,為當初分布在液晶面板底部側面,利用導光板將光束導向屏幕。優點是成本較低,可以做出超薄機身,缺點是背光不均勻問題和邊緣漏光現象明顯,難以做到超多分區空光,基本上最多隻能做16組分區。
直下式背光分為兩種,一種是燈珠數量較少五分區的背光模組(back-lit),另外一種是支持分區控光的全陣列式(full-array)背光模組,不過全陣列式背光加超多分區控光是目前最理想的背光類型。
對於液晶電視的購買提示就更新到這里,我是生活電器維保,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我們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D. 音響設備的幾種連接方法
專業音響設備的連接方法
1. 低音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1-2編組)→均衡器→分頻器→壓限器→低音功放→低音音箱。
2、輔助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3-4編組)→均衡器→延時器(可選)→壓限器→輔助音箱功放→輔助音箱。
3、主音響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L-R主通道)→均衡器→激勵器(可選)
→反饋抑制器(可選)→壓限器→主音箱功放 →主音箱。
4、監聽系統設備連接順序:調音台(AUX輸出)→均衡器→壓限器→監聽音箱功放→監聽音箱。
以上第1種連接方式可以單獨控制低音的音量,這樣我們在慢搖或迪高時調音台1-2編組的音量就可以開大些,在歌手演唱時就可以開小些,這樣很靈活;
第2種連接方法 也可以很好的控制輔助音箱的聲音;
第3種主音箱我們當然習慣從調音台的L-R總輸出來輸出音量
第4種 監聽系統, 標准來說要從AUX來輸出音量,這樣可以按照歌手或樂隊的要求,靈活調整調音 台各聲道的音量,但在較小的音響系統中,監聽信號可以直接從主通道信號取。以上第1和第2種連接法還要注意:既然1-2、3-4編組我們已經從後面相對應的輸出口獨立輸出信號了給低音系統和輔助系統了,那1-2、3-4編組就不要再通過調音台的總音量輸出了,也就是1-2、3-4編組到調音台總音量的切換開關就不要再開了。
設備連接時的要點:以上簡單介紹了各種連接線的種類、製作以及設備連接順序,在設備的具體連接中,面對各種各樣、數目繁多的設備插口, 好多 音響師就不知道怎麼下手了,其實很簡單,大家只要記住以下幾點就好了:
1、 Unbalance非平衡方:雖然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但有一些設備還是有非平衡埠的,比如有 些電子分頻器的輸出插口有的就標有:Balance OUT(平衡輸出)和 Unbalance OUT(非平衡)輸出,所以我們也可以採用TS 6.35cm 單聲道接頭的非平衡線來連接設備,只要線路不要太長干擾不要太大,這樣連接還是可以的。
2、 Balance 平衡方式:現在大多數音響設備後面板上的插口都是平衡埠,我們只不過是選擇是用XLR卡儂接頭的平衡線路來 連接設備還是用TRS 6.35cm立體聲接頭的平衡線路來連接設備而已。
3、 IN輸入和OUT輸出:有的初學者一看設備後面有那麼多插口就暈了,其實有個訣竅:不管什麼音響設備,基本上都可以分為 「IN輸入」和「OUT輸出」兩大部分的,因此我們只要認准「IN和OUT」就好了,其它不熟悉的插口不要隨便連接,總之連接設備像流 水一樣:上游的水流過來就要流進「IN輸入」;而流向下游的水就要通過「OUT輸出」再流出去,這樣一級一級的不是很簡單明了嗎?
E. 音箱線怎麼接有圖
裡面有兩個揚聲器吧?一個高音TREBLE ,一個可能是低音BASS,也可能是中音MEDIAN。超低音WOOFER是不可能了,看那接線就知道不是低音炮。我是DJ這個耍不了我。那條貼片就是導線的作用不解釋,去掉後可以用分頻器處理後的信號接到低音揚聲器上,不使用高音,為什麼,聲音的比例方式影響試聽效果知道吧。用5.1聲道的時候。還有可以將兩個音響接單路的信號,只要在上兩個螺絲接出兩根線到另一個音響單聲道就出來了。這個情況是在左右兩個音響離得較遠而且地形特殊時使用的,為的是能更好地表現出立體效果。也可以把接出來後的信號經衰減器衰減後取出信號供給電腦燈信號輸入使用。說是兩台功放一起接,哥們那是什麼情況?冒煙還是反饋,還是混音?混出來也是怪音的。除此以外是設計需要,將兩個揚聲器引腳引到箱外,不必在箱內焊接,這樣防止了虛焊的發生,因為長時間使用導線可是會發熱的。冬天的話發熱還可以取暖,夏天的話發熱可就沒有好處了。進口的家庭影院可是奢侈的享受。聲音也是門藝術。我很需要最佳答案,況且沒分,能大方地決定嗎?
F. 音箱(喇叭)的線怎麼接
音箱(喇叭)線的連接方法:
音箱線連接首先要觀察帶有功放主機的後背板輸出端子的模式,根據端子的設計模式採取相應的連接方式;
有的音箱使用的是壓線端子、螺母壓緊式端子、香蕉頭插座式端子、蓮花插座式端子、Y形緊固式端子、O形緊固式端子、四芯插座式端子、八芯插座式端子等等;
因端子的種類多焊接方法都不相同,所以,先介紹兩種最常見的連接方式,其它連接方法用圖片形式來展示說明。常見的小音箱線有壓接線,即將音箱的兩根線分開剝皮2CM左右,用剪刀剪齊線頭並折疊一半後將其紅色線壓入端子紅色的插入內;將黑色線同樣方法壓入黑色插口內壓緊即可;
如果是螺母直壓式,可將線頭打成圓圈狀纏繞在螺絲桿與螺母之間,並旋轉螺母緊固即可,連接時,一定要紅色線對應紅色端子;黑色線對應黑色端子;
其它音箱喇叭線材與轉換頭連接方式如下圖所述:
上圖中標記了常用的民用、專業音箱插頭的連接方式,同時也標記了音箱插頭與插頭轉換的方式。只要按照圖片中的焊接方式與轉換方式,即可完成包括民用與專業音箱線的連接。
注意事項:音箱還原聲音需要有功放機來推動,所以音箱只能接在有功放電路的設備上,不能直接接入音源設備,否則無法達到聲音被放大還原的目的。
G. 功放的連接方法
功放的接線方式分為,模擬信號(2聲道)輸出和5.1聲道輸出。
1、首先將音頻線用於連接DVD(音源)與功放,喇叭線用於連接功放與音響;
如果您需要在家中看家庭影院,就先把DVD與您的電視相連接:電視與DVD的連接,只需一根音頻線,一端插在電視後邊的黃色插
口(標識大多為:視頻音頻輸入),另一端插在DVD後面板的黃色插口(標識為:TV OUT)。再將DVD與功放相連,音頻線的一段有兩個顏色的接頭(紅白),先將音頻線一端插在DVD的後介面面板上。
2、5.1聲道接線,我們需要將音頻線依次插入這三組介面,音頻線的另一端我們也要插入對應功放的三組介面內
(DVD)FRONT L 連接(功放)FRO白色介面
(DVD)FRONT R 連接(功放)FRO紅色介面
(DVD)REAR L 連接(功放)SURR白色介面
(DVD)REAR R 連接(功放)SURR紅色介面
(DVD)CENTER連接(功放)CEN介面
(DVD)SUBWOOFER 連接(功放)S-WOOFER介面
參考資料:http://wenku..com/view/d8e5e543336c1eb91a375d92.html?re=view
H. 音響上的這幾根線,怎麼連接
音響上幾根線連接方式如圖所示:
(8)音響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音頻信號線,高純度鍍銀無氧銅包裹高純度無氧銅+鍍銀高純度無氧銅編織屏蔽層+錫箔+高純度無氧銅編織屏蔽層組成,構成雙重屏蔽結構。
而且銀的特性使得電磁干擾等輻射對信號影響幾乎為零,100%的屏蔽效果令汽車上無處不在的輻射干擾降到最小。音頻信號線的聲音表現非常平衡,低頻量感恰到好處,高頻表現冰涼空靈,空間感開闊。
I. 功放和音響怎麼接法
筆記本一般是3.5的模擬音頻介面,你用一條:一頭是3.5(2芯1屏蔽)和一頭是兩個蓮花插頭(一般是一紅一白的)的音頻連接線,連接到功放,插到你功放上的「MUSIC IN PUT」的A組下的兩個插座上(B組也可以,只是前面的音頻輸入選擇不同)。3.5的插頭插到筆記本的耳機口上。
標準的3.5對蓮花線的蓮花頭白色是左聲道,紅色為右聲道,也就是白色的蓮花頭插白色的插座,紅的插紅座。有一些小廠家蓮花頭是反的,注意辨別。
然後連接功放的輸出端到音響就可以了。要用專門的喇叭線連接。功放的L聲道接到左側音響上,R接到右側的音響上,以人的左右為標准。兩只音響的連接線的+和-都要接正確,否則低音會被抵消掉。
如果你用電腦的駐極體話筒就只能連接到電腦上的麥克風插口,並且可以使用電腦軟體錄音。如果你想用動圈麥克風的話就連接到功放的麥克插口。然後打開功放,調節好混響模式就行了。如果再有什麼問題可以追問。
音響是門高深的學問,需要慢慢來了解,集中大家的智慧會更有效率,讓自己成為高手,給您推薦下我喜歡的音響,首先漫步者和麥博這兩款還是不錯的,漫步者現在的箱體工藝水平還可以,但揚聲器的素質,客觀的說,在同價位產品中,在這些家中高檔生產者中應該是倒著數的。麥博一些用的是功率對管,功率大,看電影很震撼,但音色不夠細膩。給您介紹下BT-audio 銘爵家庭影院,銘爵屬於英國聲、音質系,聲音柔美、生動,樂感極佳,尤其在重放音樂過程中,層次分明、合拍,明朗、舒適、寬廣。採用超大磁鋼和褶皺紙盆單元,嬌美梵音,意境深遠,音質華麗。精簡高效的分頻器,使高中低頻配合的天衣無縫,完美展現全方位一體化的超平衡聲音效果。超大磁鋼單元使得銘爵在低頻效果上強勁有力,軟質絲膜高音,使高音甜美、細膩,音色優雅、細節和泛音豐富、純朴自然。
銘爵的美在於自然純朴,精工細制,原木打造,外觀如琥珀般的晶瑩剔透,細膩潤滑的手感,讓人心生遐想。傳統的HIFI音箱造型,蝴蝶型單元分布設計賦予了銘爵鮮明的藝術氣息,加之原木的外表設計,更讓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可謂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