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語文閱讀題的方法和技巧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在我們的考試中佔有很大的分值。
答題沒思路,不知道該寫什麼;
寫了一堆沒有扣得分點,連安慰分都沒有;
讀不懂,答題慢,交卷了還寫不完;
······
很多小學生都表示"閱讀理解好難啊!"
那麼做閱讀題需要注意什麼?有什麼技巧?
第一部分:詞語
一、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 註:有些是可以換的,不要一律寫不能換,要根據題目看看具體能不能哦!)
二、動詞理解
XX生動表現了人(事)物XX的特點(情狀)(或描繪出一幅……的場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
(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 註: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寫不能,要根據題目看看具體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聯繫上下文,圍繞主題,挖掘出句子深層含義,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語言就可以了。
例題:請問文中劃線部分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修辭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詞語的表達效果。
(3)答題格式:修辭+結合上下文,修辭的作用
A、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把XX比作(把XX擬人化)XX,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事物)……的特點,表達了(人物)……
B、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應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齊,更有氣勢,強調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點
C、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開頭出現,其作用通常為「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文中或結尾出現,其作用通常為「引起了對……的問題的關注(或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E、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F、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答題格式:這個反問句的意思是……,以強烈的語氣表達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體,生動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特點
H、引用:引用詩句,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語言更優美(或引用詩句是為了說明……)」
引用故事,神話傳說,其作用通常為「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二、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三、仿寫句子
公式:
①數清例句的字數。
②弄清例句所採用的修辭手法(沒有修辭手法的除外)。
③讀懂例句與所要仿寫的句子在概念和現象上的聯系。
⑵ 小學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和方法
解題步驟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小學語文閱讀題答題技巧
1.文章開頭一段的某一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間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後一段某句的作用。
對於這種題型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對於第一段的問題,從結構上來說,是落筆點題,點明文章的中心,開門見山,總領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從內容上來說,是為下文作鋪墊和襯托,為後面某某內容的描寫打下伏筆。
中間某段的問題,在結構上是起到承上啟下、過渡的作用。最後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讓人回味無窮,並與題目相照應。
2.文章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這需要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常見的有歌頌、熱愛、喜愛、感動、高興、渴望、震撼、眷念、惆悵、淡淡的憂愁、惋惜、思念(懷念)故鄉和親人、或者是厭倦、憎惡、痛苦、慚愧、內疚、痛恨、傷心、悲痛、遺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來的,有的也許寫得比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對於這種題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細看幾遍,然後可以用這樣的關鍵詞來進行回答:「通過……
故事,歌頌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們也可以從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別是第一段或最後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
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哪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
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對以上類型的問題必須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來回答
5.文中某句話有什麼含義?或告訴我們什麼深刻的道理?請說說你的理解。
這種問題的回答不是簡單地從文中尋找現成的句子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我們的同學平時多讀多看多積累,多看並記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這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豐富回答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准確地表達出來。
6.比較閱讀理解。
有時考試會把課內文章和課外與之相似內容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對於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可以從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感情基調等方面進行比較。
以上是有關記敘文的常規問題回答,下面我們來看看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7.說明文的閱讀理解。
對於說明文的閱讀理解,我們可以抓住三點:說明對象、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就是三種: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最重要的是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引資料。其中涉及較多的是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列數據、作比較。分類別的作用是可以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
舉例子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跟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這種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列數據可以使說明的事物更具體,便於讀者理解相關內容。
作比較跟修辭格上的對比是類似的,在說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回答有關說明文的語言問題時,要注意說明文講求語言的准確性,語言風格又可以分為平實和生動兩種。
解題技巧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主要題型及其解題方法
0 1
題型:段意、主要內容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0 2
選擇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例如:談談你的收獲;告訴我們什麼道理;你有什麼啟發
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寫人的,主要是寫主人公的某些優秀品質;
寫景主要體現景的美麗可愛。
寫物比較復雜一點,單純寫物,就是表達對物的喜歡;
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類文章的結尾部分,仔細地揣摩,看它那些帶有議論性的話,如果有寫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說理的意思,那麼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0 3
理解句子的含義
所謂的含義就是蘊含在文章裡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來的,要通過我們仔細的揣摩,採取一找二寫的方法來完成。句子的意思有明暗兩種。明的就是在文章結束那些議論性的話,你把它拿過來,稍加整理,也能回答。暗的難度大一點,必須在通曉全文的基礎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關鍵詞摘錄出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0 4
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總起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引起下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篇末點題;照應開頭
0 5
修辭手法的運用和作用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⑶ 小學如何做閱讀題的方法和技巧
《06 閱讀理解》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1.通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
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
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
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⑷ 小學閱讀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閱讀理解的方法和技巧,應該讓學生在輸入的基礎上理解閱讀文章的意思,然後回答客戶的問題
⑸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步驟、方法和技巧,你覺得有哪些
引言:如果你要選擇小學語文的話,一定要學好專業的知識。
⑹ 小學閱讀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1 爸媽做榜樣,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先看看下面幾個情況你都中招了嗎?
每天在家大多時候手裡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看電視,玩游戲。
陪孩子出去玩,在車上或走路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拿著手機點來點去。
經常在工作、家務或很累的時候,把手機或平板給孩子當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鏡子,他一直在經過模仿、復刻你的行為和習慣,你怎樣去做事,他就會怎樣。
所以,如果孩子不愛看書,家長首先要檢討自己。自己從來不讀書,孩子怎麼可能會喜歡呢?試想,家長每天晚上吃完飯看著電視,玩著手機,從來不看書,卻要求孩子看書,這可能嗎?
建議爸媽們除了別總在孩子面前使用、玩電子產品之外,還應該拿起書本去閱讀、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榜樣。另外,這樣的親子時光是不是更加溫馨,會成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憶。
小學的重點在於閱讀!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10個技巧
2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閱讀環境真的很重要。
個人的經驗,帶孩子去國家圖書館看書,他的量會達到平時的3倍以上。沉浸在書的海洋,周圍的孩子都在認真看書,這些積極外部因素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所以,家長在周末時可以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和參加閱讀活動,讓孩子多多浸漬好的影響。
當然,家裡還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最重要的地方。爸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單獨的書櫃,准備不同類型和風格的兒童書籍,告訴他這是你的書,讓他建立對書的歸屬感。當然,書當然不限於書架,最好能讓孩子在家裡隨時隨處都能找到合適的書去讀。
以前見過一個極好的做法:有個爸爸為了鼓勵女兒讀書,為她搭建了一個「專屬的閱讀空間」,布置的如同童話森林,孩子非常喜歡一個人坐在童話森林裡,安靜地讀書。
還有位媽媽舉過一個這樣的例子:「女兒剛出世時,家裡居住面積小,書又多,她的兒童床上都鋪了厚厚的一層書,就這樣女兒一天天在書堆上長大,她沒有弄臟、弄折一本書。她似乎對書有一種眷戀,長大了她從不挑吃挑穿,她的漂亮衣服比別人少,但她的各色藏書比別人多,她可以從書櫃里為你精選出不同題材的美味佳餚。」
3 堅持每天給孩子讀書講故事
閱讀的種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讀手冊》引用了一首詩:「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但是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讀書給我聽的媽媽。」閱讀是讓孩子有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們遠遠沒有發現,童書的價值我們遠遠沒有認識。童書把人類最美好的東西,都悄悄地藏在一個個人物、動物的命運里,藉此構建起孩子的價值觀。最初的閱讀是親子共讀,是父母讀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不認字,閱讀更多的是從圖畫入手。
兒童最初是通過圖畫認識這個世界的。童書不僅有價值熏陶的作用,還有治癒的作用,孩子要解決什麼問題,都有相應的圖書,看了之後比說一萬句教訓的話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兒童時期一旦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今後會主動找書讀書。
閱讀是有胃口的,一開始讓孩子吃肯德基、麥當勞,慢慢的,其他東西就不愛吃了,他只對肯德基、麥當勞感興趣,他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其他好東西。讀書也是這樣,讀了一些糟糕的書,對其他的好書就沒有鑒賞力了。
⑺ 小學生閱讀方法和技巧
《閱讀理解》網路網盤免費在線下載鏈接:
提取碼:jrim
讀文章,了解主要內容,揣摩中心思想。2.認真通讀所有題目,理解題意,明確題目的要求。3.逐條解答,要帶著問題,仔細地閱讀有關內容,認真地思考、組織答案。4.檢查,看回答是否切題,內容是否完整,語句是否通順,標點是否正確。
⑻ 小學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一、看題目。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靈魂,一般我們看到一個題目,就能明白這篇文章寫的是什麼,也能對文章的大意有了基本的了解。
二、通讀全文。一篇短文,看完題目,接下來就是要通讀一遍,讀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因為這可能是這篇短文的重要內容的總結。還要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話,一般也是每段的總結,這樣一遍讀下來,基本上短文的大意和每段的段意就應該明白了。
三、帶問題再讀一遍。讀完一遍後,我們就可以去讀題目了,先不要著急做題,同樣的把題目通讀一遍,然後帶著這些題目問題,再回去讀一遍短文,這時候,有些簡單的題目,比如直接可以從文章中,就能找出答案的,就可以直接寫答案了。
四、確定區域,深入思考。這個就是閱讀理解的重點及難點了,題目問題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出答案,需要孩子們自己總結中心思想,甚至要自己去延伸才能得出答案。
(8)小學閱讀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閱讀現狀分析:
IDC最近的報告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擴大50倍。這當然並不僅僅是數據的洪流越來越大,全新的支流也會越來越多,各種意想不到的來源都在產生著數據。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顛覆人們探索世界的方法,驅動產業間的融合。
人們的閱讀方式、閱讀品位在海量信息時代也發生了重大改變,青燈黃卷式的傳統模式被即時在線瀏覽所取代,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化為特徵的數字閱讀已成為一種潮流趨勢。龐大的數據流背景下,人們尋找閱讀內容的過程變得繁冗不堪,有價值信息如何被發現則成為更具研究價值的問題。
推薦閱讀的確能夠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選擇性空間,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推薦來決定閱讀內容,那麼大多數人的閱讀能力都只能維持在一個水平,因為他們閱讀的內容相差無幾。數字化背景下人們需要的是更具個性化的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