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橘紅的製作方法
橘紅糕的製作材料:主料:橘紅10克,米粉500克
輔料:白糖200克。 教您橘紅糕怎麼做,如何做橘紅糕才好吃 橘紅研細末,與白糖和勻為餡;米粉以水少許濕潤,以橘紅為餡做成糕,放蒸鍋屜布上蒸熟,冷後壓實,切為夾心方塊米糕。
B. 橘紅的製作方法
夏季果實未成熟時採收,置沸水中略燙後,將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壓製成形,乾燥。以片薄均勻、毛密、氣味濃者為佳。
C. 橘紅怎麼做
橘紅具有很好的消炎止咳的作用,橘紅就是橘子皮最表層的那層皮,經過加工之後就是橘紅了,加工的時候去掉那層白色的部分,橘子皮外表面的那層橘紅色或者是棕紅色,再經過加工就變成了橘紅,橘紅氣味芳香,味道略微苦一些,但是橘紅的止咳效果非常不錯。
橘紅就是去掉雜質的橘子皮,洗干凈之後再經過烘烤讓其變干,橘紅可以作為葯材用,橘紅100斤,用鹽兩斤溫開水化開後用來腌這個橘紅,加入蜂蜜攪拌均勻,留存備用,如果家裡有人咳嗽就吃這個。橘皮與橘紅都是來源於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因為加工方式不同,所以分為了陳皮和橘紅,桔子成熟的時候採摘,去掉裡面的果肉,然後再去掉橘皮內部白色部分,曬干之後就是橘紅了。
D. 如何曬制新鮮橘紅
1、把橘紅果切開。
如果曬干,難以保留化橘紅特有的揮發油,這樣暴曬將會揮發掉它的氣味。因此,鮮橘紅果最好還是利用現代的烘乾設備,烘乾爐進行烘乾。
(4)新鮮橘紅如何製作方法擴展閱讀:
橘紅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種橘類的果皮的外層紅色部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紅佳品,利氣、化痰、止咳功倍於他葯」。橘紅辛、苦、溫,消痰,利氣,寬中,散結。治風寒痰嗽,惡心,吐水,胸痛脹悶。由於橘紅物美價廉,易於獲得且效果較好,為咳嗽類常用葯物。但橘紅並非人人適用。
含有橘紅的常見止咳葯物有:橘紅丸、橘紅痰咳液、橘紅口服液、橘紅枇杷膠囊、橘紅膏、橘紅顆粒、橘紅梨膏等,另外杏蘇散、止嗽散中都有橘紅。
橘紅最常見的用途是化痰,以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痰不易咳出為主,臨床上也常用於治療有喉嚨發癢、痰多症狀的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橘紅除了可以化痰止咳,用於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哮喘、喉癢痰多、胸中痰滯,還可理氣、健脾、消食、燥濕、醒酒、消油膩、寬中、解蟹毒。可用於嘔吐呃逆、飲食積滯、食積傷酒、嘔惡痞悶、長期胃痛、氣痛等。
參考資料:人民網-橘紅的功效與作用 這幾類人不適宜使用橘紅
E. 冰糖橘紅的製作方法
橘紅川貝冰糖雪梨
用料
化橘紅 3克 川貝粉 3克 雪梨 1個 冰糖 少量
小貼士
梨子蒸熟後把化橘紅剔除放入碗里,橘紅水一天3次喝完,川貝一次性吃掉。
做法
雪梨去核,只留小部分梨肉,梨水留著備用。
3克川貝粉,再放2克化橘紅,最後加入冰糖。(化橘紅很苦哦,但為了葯效,冰糖盡量少放)
合上梨蓋,隔水蒸。我一般是用高壓鍋發火上氣3分鍾後關小火20分鍾。(如果是用蒸鍋的,一定得把梨肉蒸熟蒸軟才可以)
橘紅膏的製作方法
材料:化橘紅果片25克,蜂蜜125克
製作方法
①化橘紅果切薄片,要去葯店切,自己切要先蒸軟再切。(我買的是果片的就可以省去第一步);
②砂鍋里放水500克,加入化橘紅片,小火煎成一小碗水150克左右;
③過濾葯渣;
④涼後和150克蜂蜜攪拌勻,裝瓶內密封入冰箱冷藏,喉嚨痛,咳嗽,霧霾天喉嚨不適。每次兩勺溫水沖,當茶喝,效果不錯的,沒有副作用。
其實DIY製作方法很簡單的,只要動動手就可以,而且安全衛生有效。一家人都可以喝,特別是孩子咳嗽不用愁
橘紅檸檬膏的做法
用料材料用量
檸檬三個 冰糖 800g
做法
1. 檸檬用鹽沖水干凈,把檸檬切塊一樣大小,片也行
2. 把冰糖和檸檬倒進燉鍋,隔水燉八小時(大火開後一直都用小火,沒水就加,)
3. 把做好的檸檬膏放涼,放進冰箱,想喝就來一勺
冰糖金桔口感香醇,果肉清甜微酸,口感甜酸,回味無窮。冰糖金橘中含有纖維素能促進大腸活性和消化,經常食用,有一定的療效,還可以預防色素沉澱。
冬季是吃金橘的好季節,因為冬季天氣寒冷身體不適應則容易導致感冒,這是廣東等地很喜歡金桔燉冰糖,金桔是止咳的良好食療方法。
成熟的金桔酸酸甜甜,拿來做冰糖金桔再好不過了。 小朋友咳嗽來一杯能緩解咽喉不適,大人口乾舌燥來一杯十分解渴。 冬天兌上熱水是一杯暖心的熱飲;夏天兌上冷水,再丟進些許冰塊,又變成了透心涼的冷飲。
用料 金桔 500g 冰糖 250g 水 500g
做法:
1、金桔清洗干凈,對半切,去籽。
2、鍋內加水,放入金桔氽燙後倒掉水。
3、重復二次,瀝干金桔。
4、重新燒開水,加入冰糖,直至糖融化。
5、加入金桔和香草籽與香草棒同煮,小火30分鍾煮至汁液濃稠。
6、涼後放入冰箱冷藏,一星期後食用。
小貼士:
金桔泡鹽水2個小時,隔30分鍾換一次鹽水。 用鹽搓洗干凈後,劃十字,不切斷
F. 化州橘紅的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悶潤,切絲或塊,曬干。除去雜質,洗凈,悶潤,切絲或塊,曬干。
G. 橘紅糕的製作方法
主料:糯米粉200g、砂糖55g
輔料:玫瑰醬15g、橙子果醬25g、紅菜頭粉2g、熟糯米粉50g
步驟一:糯米粉用筷子搓幾個洞包上保鮮膜上籠蒸20分鍾。
H. 桔紅皮的製作
橘紅是我國一種傳統中葯,以產於我國廣東省化州市的化橘紅最優,其性溫、味辛苦,有消痰、利氣、寬中散結的功效,臨床上主治風寒咳嗽、惡心吐水以及胸痛脹滿等疾病症狀。橘紅的葯用方法之一是將橘紅生果去瓤取皮,然後曬干,並進行壓制,得到俗稱的「七爪橘紅」。生果橘紅的皮較厚,而且水分含量較高,其內部水分難以蒸發,因此需要較長時間的晾曬,在晾曬期間,會佔用較大的空間,而且容易因為陰雨天等造成橘紅皮發霉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橘紅皮壓平裝置,採用該裝置可以將未完全晾曬乾的橘紅皮進行壓制,並去除其內部水分,從而加快葯用橘紅皮的制備。
本實用新型的橘紅皮壓平裝置包括底座及垂直設置於底座上的導軌,所述導軌上活動安裝有若干壓板,所述壓板的內部埋設有加熱單元,壓板的頂面及底面設有通往加熱單元的透熱孔。
將初步曬乾的橘紅皮放在兩塊相鄰的壓板之間,然後在最上方的壓板上施加向下的壓力,從而將各層壓板之間的橘紅皮壓緊,同時利用加熱單元制熱,熱氣沿透熱孔接觸到橘紅皮,為橘紅皮加熱,這樣就可以在壓制橘紅皮的過程中,同步對橘紅皮進行烘乾,此種做法不僅可以降低橘紅皮的水分含量,而且在壓制時容易使橘紅皮軟化而易於壓平。上述透熱孔同時可以將橘紅皮內的水汽導出。
加熱單元產生的熱量直接傳導到橘紅皮處,容易使橘紅皮局部受熱過大而出現斑點,為解決這一問題,本實用新型中的加熱單元為框形結構,所述透熱孔呈陣列狀分布於框形結構所圍繞的區域內。加熱單元的熱量首先會傳導至壓板上,然後再利用均勻分布的透熱孔將熱量分散至橘紅皮處,這樣就可以使橘紅皮受熱更為均勻,不易出現局部過熱的問題。上述加熱單元可以為埋設於壓板內的框形結構的發熱絲,此處不再贅述。
I. 橘紅怎麼製作
橘紅是一道中葯名稱,是屬於植物的乾燥外層果皮,就是在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後採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曬干或陰干。
其實橘紅的功效是非常多的: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久咳、氣管炎、哮喘,食積傷酒、化普理氣。理氣散寒,化痰止嗽。適用於肺脾不和,濕痰久蘊而引起的喘嗽久痰,適合如長年慢性氣管炎,哮喘病之寒濕偏盛者。
製作橘紅酒的准備材料:橘紅60克,純糧白酒1000克,白酒度數在40度以上。將橘紅加工粗碎,浸入白酒中封固7天即可飲用。
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10~15毫升。
以上就是橘紅酒的製作方法。
J. 化州橘紅的製作方法,怎麼製作
沖泡,橘紅的乾果比較硬,建議先將它蒸軟;高壓鍋5分鍾,微波爐2分鍾。 在飲用過程中,可以添加一點蜂蜜或者冰糖來增加口感,不影響品質。可將切片的橘紅放進冰箱冷藏保存。橘紅是很耐存的,正確的儲存條件下,是越陳越好、越陳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