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考上北大如何做
經驗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
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那麼,我們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經驗四:
很多學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績總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習效率太低。同樣的時間內,只能掌握別人學到知識的一半,這樣怎麼能學好?學習要講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徑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身體是"學習"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再大的能耐也無法發揮。因而,再繁忙的學習,也不可忽視放鬆鍛煉。有的同學為了學習而忽視鍛煉,身體越來越弱,學習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這樣怎麼能提高學習效率呢?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❷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們,都有哪些共通的學習方法
每年關於高考狀元的話題,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不管是家長還是學生,對於這些學霸們都滿是敬佩。很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補習班。雖然花了很多的錢,但是孩子的成績就是沒有提升。其實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是要給孩子報輔導班,而是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那麼那些能夠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們,都有什麼學習方法呢?
然後,學霸們也會給自己做一個專門的錯題集。在高中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興奮題海戰術。但是做題並不能讓我們真正的掌握這些知識,我們應該將不會的題目抄在錯題集上。在復習的時候,及時的將脫離型拿出來看一看,防止自己在考試中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才能做到針對性的掌握知識點。
❸ 怎麼才能考上北大
1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下苦功夫,拚命學習
3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以平常心面對高考
4使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
5最重要的是填報志願的時候第一志願一定要填北大啊(不然考的再好也上不了北大)
❹ 我怎麼努力才能考上北京大學
一、認真安排好你的時間。首先你要清楚一周內所要做的事情,然後制定一張作息時間表。在表上填上那些非花不可的時間,如吃飯、睡覺、上課、娛樂等。安排這些時間之後,選定合適的、固定的時間用於學習,必須留出足夠的時間來完成正常的閱讀和課後作業。當然,學習不應該占據作息時間表上全部的空閑時間,總得給休息、業余愛好、娛樂留出一些時間,這一點對學習很重要。一張作息時間表也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但是它能讓你了解如何支配你這一周的時間,從而使你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娛樂。
二、學習前先預習。這就意味著在你認真投入學習之前,先把要學習的內容快速瀏覽一遍,了解學習的大致內容及結構,以便能及時理解和消化學習內容。當然,你要注意輕重詳略,在不太重要的地方你可以花少點時間,在重要的地方,你可以稍微放慢學習進程。
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時間,這也意味著在課後少花些功夫。課堂上要及時配合老師,做好筆記來幫助自己記住老師講授的內容,尤其重要的是要積極地獨立思考,跟得上老師的思維。
四、學習要有合理的規律。課堂上做的筆記你要在課後及時復習,不僅要復習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重要內容,還要復習那些你仍感模糊的認識。如果你堅持定期復習筆記和課本,並做一些相關的習題,你定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內容,你的記憶也會保持更久。定期復習能有效地提高你的考試成績。
五、有可能的話,找一個安靜的、舒適的地方學習。選擇某個地方作你的學習之處,這一點很重要。它可以是你的單間書房或教室或圖書館,但是它必須是舒適的,安靜而沒有干擾。當你開始學習時,你應該全神貫注於你的功課,切忌「身在曹營心在漢」。
六、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平時測驗的目的主要看你掌握功課程度如何,所以你不要弄虛作假,而應心平氣和地對待它。或許,你有一兩次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但是這不要緊,只要學習扎實,認真對待,下一次一定會考出好成績來。通過測驗,可讓你了解下一步學習更需要用功夫的地方,更有助於你把新學的知識記得牢固
❺ 初中倒數差生如何考到清華北大
1:這個怎麼說呢,如果本身基礎差,單單從學校學習知識,已經是不夠了
2: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可以報個寒暑假班,將各學科比較弱的部分,通過輔導提升起來
❻ 如何考到清華北大 我是剛初中畢業,高中要發奮了!求學習方法!!!謝謝!~
根據我這三年的經驗吧,首先要制定一個長遠的學習計劃,再將其逐漸細化到每學期、每月、每周(比如目標是清北,就要定下來高三時學習要達到什麼水平,再根據高三的目標定下高二、高一的目標,再細化到每天利用空餘時間在哪些地方查漏補缺、挖自留地)
初三暑假是一個可以很好利用的時間,最好為高中三年做個整體規劃;如是否參加競賽、是否走自招、保送的路等等。
也許剛開始計劃不太好定,或者定了之後不能很好的執行,這都很正常。多定幾次,根據自己情況適當修改,慢慢就好了。
當然,也要有很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蜀山的少年》里唐謐說過一句:Winners never quit, quitters never win.
還有,經常整版塊,梳理知識網路;學習時多聽老師、優秀同學意見,可參考狀元學習法;做題不在於多,而在於認真總結題型、做題方法,一定要有錯題本
❼ 如何學習才能上清華北大
如何學習才能上清華北大
秘訣都在這里了。我覺得看了深有感觸,和大家分享下。這應該是以為有經驗的過來人發的。
一、學習的三個基本觀念
1、 自學是解決學習成績問題唯一出路
做個游戲,家長用筷子喂孩子吃一頓飯,直到他厭煩為止,他要吃鹹的就給他吃淡的,要吃甜的就給他苦的。自學,就是要養成自己吃飯的能力。
2、學習是有規律的思維勞動,不是體力勞動,與時間不成比例。
注意以下問題:
1)學習方法和基礎知識是造成學習成績差異的根本原因。
2)被動學習是造成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 。從初中開始要求每天自學佔40%以上。
3) 學習盲目是中游學生最困惑的問題。尖子生與中等生根本差別是什麼呢?基礎不差,主要是學習方法。
3.學習方法和基礎知識是學習成績的構成要素。
學習成績下滑後,家長給孩子找個輔導班,短期內學習成績得到改善,實際上只是改善了孩子的基礎知識,而學習方法在輔導班是學不到的。
輔導班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致命的摧毀。特別是初一年級,是方法教育的關鍵一年。孩子學習如蓋一棟樓,這棟樓第一層沒蓋好的話就會越蓋越歪。
在初一先忍住不上輔導班,實在不行再改正還來得及。
比如,孩子得了感冒,到了醫院不管不顧就給插了一根很粗的管子,花很多錢,打最好的葯,很快感冒好了,可結果發現孩子的抵抗力沒有了。
通過學習方法去改善基礎知識
通過研究學生的認知系數,得到認知策略:
小學三年級和高二的認知相關系數0.82,初一與高二成績相關系數達0.90。
也就是說:學生高二成績在8年前有82%是可以預測的。看的就是學習習慣。
一個學生在小學三年級時所養成的學習習慣,在初一時所掌握的學習方法,
直接決定高二的學習成績。
另外,學生的學習成績25%變化有取決於非智力性因素:
意志力是否堅強,是否喜歡學習,是否喜歡老師教的課等。
l 初中學生學習成績下滑原因:動機與興趣
如果孩子表現為,學習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差、懶惰、貪玩、應付作業,那麼他的學習成績下滑原因就是動機和興趣的原因。
動機和興趣的原因輔導班是糾正不了的,只有家長能解決。如果是這類原因就不要上輔導班。
l 高中學習下滑原因:學習方法和基礎的原因
表現為:學習刻苦,題海戰,學習力不從心,學習無計劃
有好多高中生,由於初中基礎沒學好,高中想學學不動
l 性格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小學時外傾向的孩子成績好,初中生性格影響比較模糊。
一般內傾向的男生和外傾向的女生會成為尖子生。
初一年級,高一年級的期末考試成績對中高考成績起決定性作用,
初一年級是方法教育的第一步,很關鍵,一定要走好。而性格因素不是直接的。
l 智力與學習成績的關系
正常孩子智商是100~115 ,智商超過130的孩子屬於智力超常的孩子,智商達到160的是天才,那是愛因斯坦,智商低於90的孩子是弱智的孩子,
中國智商研究報告顯示:智商低於90高於130占所有學生的2%,在一個40人的班級里按照2%的比例很難找出一個智商低於90高於130的學生。
也就是說全班孩子的智商相同。我們能不能為自己和尖子生有著相同的智商而給自己先鼓一下掌好不好啊!(掌聲)
二、你和尖子生有一樣的智商,為什麼學習成績不一樣呢?
我們來看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是可以預測的。
小學階段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達到0.6~0.7,小學的尖子生是靠智商優先的;
到中學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達到0.5,而到大學,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只有0.4~0.5。
所以我們發現一些天賦不太好的孩子為什麼能成功呢?
中國古話講:勤能補拙。他們是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成功。
現在可以想像小學一年級,開學了,我們有七個東西是相同的。
擁有相同的老師、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智商、相同的作業、相同的課堂、相同的試卷、相同的學校,
經過3個月後,同班同學一個學生比另一個學生多考3分原因是什麼?
短短的3個月一個學生比另一個學生少考3分,這就是桶底的裂縫出來了。
小學一年級就有3分的差異了,到了高三,就會差300分。
所以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的孩子教學的硬體很強大的時候,他們的軟體是不是出問題了?
三、用四個公式解釋一下學生學習差異的形成規律:
1. 不同的家庭教育產生不同的學習習慣。
2. 不同的學習習慣產生不同的學習方法。
3. 不同的學習方法產生不同的基礎知識。
4. 不同的基礎知識決定學習成績。
越小的孩子解決方案越好,如果是高三學生恐怕只有最後一付葯可吃了,就是6個月時間改善基礎知識來提高成績。
高三學生講學習習慣來不及了,講學習方法來不及了,給家長講改進方法也來不及了。
四、造成學習差異的兩種現象:
1、培養好的學習習慣
從笨鳥先飛說起。有一次,孩子考試回來,考試成績下滑了,90%的家長指責孩子:指責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刻苦、指責孩子不好好學。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都是孩子的原因造成的,但從教育的觀點來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屬於學習習慣不好,而學習習慣不好與家長有直接關系。
所以在家長的指責下我們親手把孩子推進兩個深淵:
一個是苦學的深淵、一個是題海的深淵,你的孩子將永遠無法自拔、永世不得超生。
建議家長陪孩子做第二個游戲,時間是明年5月份,地點是高三教室。
在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把初中學生領到高三教室,看看高三的學生在做什麼,
99%的高三學生在做題,所以他們99%的高三學生考不上清華、北大。
他們都是深受笨鳥先飛思想毒害的孩子。希望你們不要成為下一個。
2、人的心態對人的行為的影響: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葡勞夫教授給他的學生做過這樣的實驗,
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老師讓10個同學們手拉手從屋子的一頭走到另一頭。
10個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走了過去。
走過去之後,老師打開燈,學生們驚奇地發現,原來他們走過的是一條獨木橋,
橋下挖了很深的一個坑,坑裡面放滿了毒蛇,然後老師讓10個學生們再走回來,
結果只有三個學生走回來。
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每個孩子生下來都可以考北大、清華的,
都具備走過去的能力;
為什麼若干年後只有三個孩子考上北大、清華了,
絕大多數孩子都沒考上呢?
不是孩子能力出問題了,而是心態有問題了。
五、學習習慣劃分的三個層次
1、小學到初二以前是不自覺階段
2、從初二到高二半自覺階段
3、高二以後為自覺階段
做第三個游戲:測試同學們的學習習慣,放暑假了,家長上班了,臨走時對孩子說:「在家好好學習呀。」
家長離開家門以後5分鍾以內把作業扔到一邊去打游戲機了,這種孩子屬不自覺學習習慣。
還有的孩子苦苦堅持40分鍾後,實在忍無可忍也去打游戲機了,這種孩子屬半自覺學習習慣。
有的家長在回家後看見自己的孩子在打游戲機後開始罵孩子。
其實有個專家講過這樣一句話叫做「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做錯事的孩子,只有做錯事的家長」。
為什麼要講這句話呢?
家長下班回來你要看見你的孩子在玩游戲機,你千萬不要生氣,
你應該感到高興,恭喜你,你培養了一個誠實的孩子。
你要是看見他在家裡學習的話,那他一定是裝出來的。
六、家長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方法
l 處罰
處罰是什麼意思呢,
處罰就是打罵的意思,這招很管用。
為什麼這招管用呢?
對一個初中的學生說道理,他們比家長說得還深刻,
給他們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因為他們都是腦袋管不住手腳的人,
只有打罵是最管用的,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古人講,玉不琢,不成器。
但家長在處罰時一定要注意五項基本原則,否則就是濫殺無辜了:
1、處罰是最高級別懲罰。
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家長說:「我的孩子已經成了滾刀肉了。」
為什麼呢?他的孩子犯了一個很小的錯誤卻一直承受最高級別的刑罰。
2、處罰的最高境界是愛自己的孩子。
要愛自己的孩子,當家長准備動手的時候,
要是發現自己孩子已經哭了就不要再打罵了,
點到為止,起到威懾力就可以了。
3、處罰前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規矩。
當周末家長看見孩子看電視時說:「你,寫作業去。」
有很多孩子離開電視機時有兩個問題搞不清楚:
第一個是為什麼家長可以看而他不可以看;
第二個問題是什麼時候可以看電視。因為你的家裡沒有規矩。
4、就事論事的原則。
犯了錯誤以後要就事論事,不要數罪並罰。
5、立即處罰的原則。
有的母親當孩子犯錯誤後心軟了,總是說:等你爸回來收拾你。
l 陪讀
緊密式陪讀。適於不自覺的、注意力長度低於10分鍾的初一以下的孩子。
方法是孩子做作業,家長坐在孩子同桌,以免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
鬆散式陪讀。
適於注意力相對集中的孩子。
方法是,每天晚上孩子寫作業時要求他把門打開,家長把電視機關掉,保持家裡安靜。
這扇門必須打開,有的家長說孩子房間的門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都打不開。
有的孩子關著門,在自己的房間里一學就是兩個小時,你相信嗎?
可能嗎?他們把門關上以後肯定發生了許多「見不得人的事」。
一個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就是在關上門以後形成的。
l 表揚。
表揚對孩子是一種激勵,但要注意不能濫用。
舉個例子,一個初一的孩子家長聽完賞識教育以後說:
聽了賞識教育,我把我的孩子整整表揚了一年,也沒有把學習表揚上去。
所以,表揚只對弱智和小學生適用
對於一個智商正常的初中生,家長濫用表揚的話,他們是很容易看出家長的陰謀詭計的。
l 監督。
學習計劃做好以後,家長要陪伴孩子做好監督工作,
以前講過堅持21天,就可以使量變到質變,
孩子學習不好,習慣沒有形成,第一個放棄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家長能堅持21天學生也能堅持21天。
單一的教育方法都會導致學習習慣的失敗。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只有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將這四招融匯起來使用,才會有成效。
不能只批評不表揚,也不能只表揚不監督。
七、初中三年怎麼學呢?
一句順口溜「初一,不分上下,初二兩極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用教育的方法分析一下:
ü 初一是預賽,完成兩個項目:適應和調整;
ü 初二稱為關鍵期和分化期,是學生貧富差距最大的一年,初中課程的一半要在初二完成,也就是把初一和初三加起來等於初二,是最繁忙的一年,也是留級最好的一年;
ü 初三是選擇期和提升期,
「用九個月的時間把三年的學習內容復習完」很少有人能讀懂這句話。
現在到初三教室看一下,還有不少人在做題,
如果做作業的時間大於復習的時間,如果想提高中考成績,理論上講是不可能的。
八、學習方法解決方案:
有學生問,說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象《九陰真經》一樣的,
我們念一遍就可以成為天下第一呢?
中國練武的講過這樣一句話,叫做「練武不練功,到頭一場空」。
武與功之間的關系相當於這里所講的基礎與方法的關系。
方法是武,基礎是功。
解決學習方法需要解決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兩個問題。
l 解決學習內容問題
學什麼?這里沒法講,按照「因材施教」的方法,60個學生要有60個不同的學習內容。
l 解決學習過程問題
怎樣學的問題:
一個試驗,證實知識點的分散復習和整體復習的分析。
找兩個班的學生,
A班的學生老師每天加一節課復習當天的知識,這種方法叫分散式。
B班的學生每周末進行集中復習,這種方式叫整體復習。
實驗前兩個班的成績是相同的,經過三個月後在期末考試時統計成績:
A班不及格率是0,B班6.4%;
A班良好率是36.6%,B班是36.6%;
A班優秀率是31.6%,B班是9.6%。
結果說明分散復習好於整體復習。
也就是每天復習當天知識,好於統一集中復習。
北京四中就一直用分散式復習,老師上午講課,下午就期末考試,
不給學生留出一周時間做集中復習,逼著學生平時做分散復習,化整為零。
搞考前突擊是很愚蠢的做法!
做一個測試,檢驗學生的學習過程問題,每天下午回家第一件事先做什麼?
很多學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書包做作業。這是很錯誤的,而且是極端錯誤。
建議家長做以下游戲:用相同的作料做的兩道菜。怎麼呢?
第一道菜是先把油燒熱再放菜,另一道菜是先把菜燒熱再放油。
兩道菜能一樣好吃嗎?為什麼不一樣呢?就因為放作料是先後順序不同。
所以一定要記住:放學後第一件事就是復習,復習永遠排在作業前面,不復習,不作業。
九、「3」就是三個學習過程的排列規律
1)學校學習過程:
主要完成:聽、讀、看、記,在學校老師那裡獲取知識(10元錢,只得7元錢,揀錢)
2)家庭學習過程:
放學回家的學習過程,把學校學習的知識完成理解,發現沒有學好的地方。
3)周末學習過程:
把一周學習的過程完成回顧、整理,對知識查缺補漏。
現在我們來分析清華、北大是怎樣把你淘汰的。
早晨到學校上課,老師很高興,發給學生每人10塊錢。
在重點學校的一些尖子生中調查,發現老師發的10塊錢,尖子生只能得到7塊錢。
其餘的3塊錢,掉到地上了。
可是他們很狡猾,在回家後把掉在地上的3塊錢揀了起來,
在他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的兜里還是10塊錢。
而廣大的中下游的孩子每天至少有40%的知識掉在地上沒有揀。
後果是,一天不要緊,一周不要緊,一個月還不要緊,三個月後,
通知書發下來了,「×××學生,你這輩子都考不上清華、北大了」。
因為基礎知識每天丟掉40%,堆積到三個月後,考清華、北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十、「4」指的是四個學習環節「學、 查、 改、 納」
我們來組裝學習這台機器。
在吉林,一個農民家裡培養出三個博士生。
中國很多家庭都出現過這樣的事情。然而很多老師的孩子考不上大學。原因呢?
有很多高中的孩子家長看不懂孩子的數理化了。
「3461」 學習方法具有很強的控制體系,能夠讓小學文化的家長輔導高三學生,湖北省高考狀元就是用的這套學習方法。
l 第一個過程:學
在學校學習主要是「學的環節」,記筆記就是一種學習習慣,學習成績源自於學習習慣。
學生主要運用四個字「聽、讀、看、記」。
家長注意看住孩子的課堂筆記。
家長每天上班,你怎麼知道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怎麼樣呢?
很簡單,回家用一分鍾時間把孩子的課堂筆記掃描一遍,就能知道他在學校的學習情況。
注意,孩子在聽老師講課時很難45分鍾保持高度集中。
他們的課堂筆記是個大漏勺,每天回家後應該完成對課堂筆記的整理。
l 第二個過程:主要體現在「查和改」
查:學生在學習完之後很難有學生知道哪個地方學好,那個地方沒學好。
就要完成查的過程。怎麼查呢?
四招:課堂筆記,日復習,作業,考試。
改:找到漏洞後,就要完成改了。作業的全對不能代表考試的全對。
「作業的最高境界是,做錯的題,發現什麼地方沒學好。」這是作業的最高境界。
改的方法就是:錯題本。「君子報仇七天不晚。」
錯題本是日本學生發明的,80年代傳到中國。從北京四中傳向全國。
河南有兩個高校將「錯題本」當作教學項目在全校推廣。
每個班建立一個「錯題銀行」。把做錯的題存在裡面。
什麼時候取利息呢?在考試的時候,做錯的題不再錯,那就是「錯題銀行」的利息。
有一句教育的真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習題,不是專家出的習題,而是自己做錯的習題」。
每天不要求多,其實做題的數量很多,買很多的習題冊做題都是沒有用的。
只要把做錯的題改正過來,做會就可以了。每周末要完成整理和歸納。
ü 課堂筆記的整理
很遺憾,中學生中90%以上的學生不會做課堂筆記。
有三種表現形式。
第一類型 老師的錄音機,很多學生只記不聽,成為老師的錄音機。
第二類型 老師課堂的板書,全班一樣
第三類型 課堂筆記記到了書上,也是最愚蠢的課堂筆記,還不如不記。
「書要越學越薄的」打個比方,書是原材料,課堂筆記是半成品,課堂筆記要比書薄。
前面提到「復習在作業前面」,我們用什麼做復習呢?
就是課堂筆記。
試驗表明:用書做復習工具,做完單科復習要20分鍾;
用課堂筆記做復習工具,每天只需8分鍾,這就是學習效率的提高。
ü 課堂筆記技術要求:
三點一線:
「三點」是指聽課要抓「重、難、疑」點 課上老師提出的難、重點,還有就是「疑點」,要求學生在下課後用一分鍾時間標出疑點。
「一線」是整理昨天的知識和今天的關系。
色筆區分:三種不同顏色筆區分三個點
預留空白:學生聽課時以聽為主,課堂筆記要記成大綱類型的筆記,
給課後整理留空白,給初三留空白,
中考秘笈「一輪復習抓筆記,二輪復習抓錯題,三輪復習抓歸納」。
課後整理,字跡工整,每日檢查,建立錯題本。
如果家長把孩子的作業本當廢品給買了,那對孩子的一生都是一個遺憾。
如果把三年的錯題歸納到「錯題本」上,那將是家長送給孩子一生當中最昂貴的禮物。
ü 錯題本格式: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作陪讀時,要完成對錯題本的整理。
1.年月日
2.原題
3.錯解。
按照這三個格式把孩子前一天的錯題和當天30分鍾作不出來的題,記錄在錯題本上。
周末的時候做錯題分析,做兩件事情:
1.錯誤的原因
2.正確的解法。
平時做作業,禁止做一道題花30分鍾,但周末花3小時也要自己解。
因為作業主要完成孩子的應試能力,而錯題本主要完成查、缺、補、漏。
(作業檢查孩子的應試能力,錯題本完成查缺補露)
錯題本,錯題是個寶,天天不要少,每個周末搞,積累為大考。
二輪復習抓錯題
絕大多數初三學生二輪復習抓不起來。
做完一輪復習後,他們都變成聾子和瞎子。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自己哪沒學好,復習怎麼復習呢?
所以錯題本相當於飛機的導航燈一樣,指明前進的方向。錯題本能夠指引自己查缺、補漏。
l 第三個過程:知識的歸納
1)單科知識體系圖
用語文舉例
語文七層樓:
作文
理解和分析
閱讀
句
詞
字
音
文科積累性很強,每周末找個本子完成音、字、詞、句的歸納。
進行分類整理。
看這張表,我們來分析,兩個學生語文學不好,原因會一樣嗎?
不一樣,有的孩子可能3樓出問題了,有的孩子可能5樓出問題了,
所以輔導班的補習往往陰差陽錯,永遠無法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
自學可以哪有問題補哪。
那麼,美國的孩子學習英語的時候先背單詞嗎?
學習母語的時候,我們從梯圖上可以看到和學外語是不一樣的,
先有閱讀,然後有單詞,這是母語的學習方法。
母語一般先有閱讀,後學詞彙,自上而下。
學英語是現有詞,語法,後有閱讀。自下而上的。
2)歸納本
文科積累呈層狀,分類整理看數量;
理科整理呈樹狀,正確習題練思路。
文科學得好的孩子,數量感很強,積累越多,作文越好。
中考的第三個秘笈「三輪復習抓歸納」
十一、「6」是指高考狀元具備的六個學習習慣
1.預習的習慣
2.復習的習慣
3.作業的習慣
4.思維的習慣
5.聽課的習慣
6.作息的習慣
l 講作業的習慣:有的同學考試的成績沒有作業的成績好,就說考試沒考好。其實是作業的習慣出現問題。下面來測試一下同學們的應試能力,看你是否有以下問題:
1)每天晚上做作業時遇到不會做的題向同學詢問
2)每天晚上不看錶,沒有時間控制
3)每天晚上習題失控,做一道題經常花30分鍾以上
4)每天晚上遇到的難題,錯題處理不幹凈,沒有錯題本
5)每天晚上作業前不復習,作業時把書打開就做作業
6)每天晚上作業時有喝水習慣
7)每天晚上作業時吃零食
8)每天晚上作業時打電話
9)每天晚上作業時上衛生間的習慣
孩子們的應試能力的培養出現這么多問題。
有的孩子說做作業時聽音樂是最有效率的,你千萬別相信他。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並發症:
考試時粗心丟分很多。粗心是永遠也治不好的,但是用教育方法可以控制粗心。
十二、「1」一個學習計劃
考試最大的收獲不是分數,分數不重要,一次期中考試考得好並不代表中考考得好。
考不好的學生也不要氣餒,因為這只是說明你這三個月沒學好。
考試的最大收獲是收獲一個學習計劃,下面看一下學習計劃的流程:
試卷改錯——卷面統計——知識漏洞分析——學習方法漏洞分析——漏洞對策分析——落實
為什麼要做卷面分析呢?
家長看不懂學生的錯題不要緊,老師已經把錯題改完了,家長貼著錯題做卷面統計。
舉個例子,早晨孩子沒洗臉就到學校了,自己臉上有個臟東西他自己看不見,
班級的同學看見了,就告訴他「你臉上有臟東西了。」
他自己還不相信,怎麼辦呢?拿出一面小鏡子一照,看見了。
卷面統計就是小鏡子。
下面給大家兩面小鏡子:
學習方法的得失分統計分析
知識結構的得失分統計分析
不照不知道,一照嚇一跳,結果是,從小學一年級考試開始,孩子丟分原因是相同的,
一直在採用自殺式學習,一直在相同地方摔倒。
所以,可以提前兩年半就預測到孩子中考的考試丟分原因。
能否把中考成績提高,就看孩子丟分的漏洞能不能縮小,能不能把學習的計劃落實下來。
十三、總結
學習就像組裝汽車,汽車的部件有
發動機——學習動機
農村的孩子太想考好大學了,他們的發動機非常好。你是否也想考好大學呢?
方向盤——課堂筆記
剎車 ——錯題本
變速箱——歸納本
學習成績不好,說明這幾個部件有問題了,我們能不能把車修一下再上路哇!
再重申一下中考三大秘笈:
「一輪復習抓筆記,二輪復習抓錯題,三輪復習抓歸納」
家長留給孩子一生的財富是「錯題本」。
十四、家長有什麼?
有很多家長家裡不富裕,也有的家長很有錢。
但是,不管哪個家長,在他的口袋裡有這樣幾個東西:
ü 時間:
初一,初二這兩年,在孩子學習習慣校正的階段,
兩個家長陪讀時間每周不能低於6個小時,
低於6小時將來你的孩子沒有考上大學你不要怪孩子,
「種豆者得豆,種瓜者得瓜。」
初一和初二這兩年太關鍵了。所以,第一是有時間。
ü 耐心:
訓練——有這樣一種現象,馬戲團的猴子會做人的動作。
按照美國專家的研究,人的行為習慣校正需要21天,
而猴子需要1000次、甚至10000次,但猴子還是成功了。
猴子能訓練,人不是比猴子強多了嗎!
我們沒有把一樣東西給孩子,那就是耐心。
通過孩子的期末考試試卷、作業本、課堂筆記,對孩子學習習慣測評,
幫助孩子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
解決四個問題:如何復習、預習、歸納以及如何做課堂筆記。
十五、世界上最大的痛苦是什麼?
第一種痛苦是媽媽生你的時候,但是伴隨著這種痛苦,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
第二種痛苦就是一個人敢於面對自己的不良習慣,敢於向自己提出挑戰。
十六、故事:雄鷹再生
鷹是壽命很長的動物,一般能夠活到70歲,但是在它40歲的時候,自身功能下降,它的爪子很長,而且開始彎曲了,不再鋒利。
同時,它的羽毛開始豐厚,飛行高度、速度開始下降。它的捕食能力下降,將面臨餓死的危險。
於是,它便進行了150天的訓練,它帶上足夠的食物,找一個山洞躲起來:
先用石頭把自己的爪子上的指甲砸下來
(同學們回家後把自己的手指甲掰下來好嗎?是不是很疼呢?)。
等待爪子恢復好,用鋒利的爪子,把自己翅膀上的羽毛一根根拔下來
(同學們把自己的頭發也一根一根的拔下來,疼嗎?)。
然後,鷹還要等待,等待它新的羽毛生長出來以後,它的羽毛是非常輕盈的,
它的飛行高度和速度都恢復了,它的爪子也鋒利了,它還可以繼續翱翔30年。
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改正自己學習習慣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痛苦和艱難的過程。
我們希望孩子在改變自己學習習慣最痛苦的時候,有家長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
❽ 考入北大和清華大學的優秀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首先,考入清華北大的人,不論他們的智商如何,首先他們都是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當然,我覺得最主要的是他們努力,這個是絕對是分不開的,不管他們用怎麼樣的學習方法達到效果,首先都是必須要努力,專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