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高音如何發聲方法

高音如何發聲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0 06:57:57

如何練好高音

男高音聲部,一直以來都把它列為最難訓練的聲部之一, 有的人甚至為了一個半音而奮斗終生都未能解決。因為男高音的演唱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說話,不經過一系列的訓練是根本無法勝任的。加之, 當代的歌唱藝術同20世紀30年代以前有很大的區別。它要求聲音通暢、自如、豐滿、持久,音質柔潤、優美、動聽,音域寬廣、強弱幅度大、真假聲結合自然,出現了C3以上的超高音(如《一灣灣流水》、《洞庭魚米》、《西部放唱》等歌曲。對於這樣高的音域的歌曲,怎樣解決高音問題就擺在歌唱者的首位。
其實,如何訓練男高音聲部在很多唱法中都提到。如關閉唱法、咽音唱法等對男高音聲部的訓練都有詳細的介紹。《科學的唱法------如何唱高音》對唱男高音的方法也有專業的講解。通過這幾年的學習體會,我覺得唱歌是歌唱機能的整體協同運動,哪一部分有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的歌唱效果,特別是唱高音時,更需要各個機能的協調。為此,對參與高音歌唱的各種機能加以特別訓練,使其能輕松自如的參與到演唱活動中來,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調整歌唱者的心理狀態:
歌唱是要有心理的、思想的准備,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有良好的歌唱慾望,這樣才能達到好的要求,否則是唱不好的。一個好的運動員在運動時,他身上的肌肉該放鬆的放鬆,該積極的積極,需要發揮的肌肉積極行動。歌唱的人也是這樣,歌唱需要用呼吸,需要把歌唱的共鳴腔體准備好,讓那些能使共鳴腔體有穩定狀態的肌肉與聲帶協同活動,既要自如又要非常准確。另外,在呼吸時,有時會出現某些不必要的緊張也會影響共鳴狀態。怎樣才能克服緊張狀態呢?可以多做針對性的練習。例如,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多參加一些演唱活動,克服怯場心理。還可以用「暗示法」進行自我調節和自我控制。當你將參加演唱或比賽時,如果自己默念幾句:「我一定能唱好,我有堅毅的精神,我不次於別人……我佷鎮靜,一切演出工作都做得充分了,一定能唱出水平來!」「我今天精神狀態特別好,演出一定能成功!」等等。
總之,一定要調整好心態,該放鬆的放鬆,該緊張的緊張,該用的用,不該用的不用,放鬆掉不需要的 ,對發音有阻礙的部分,心、情、全身、呼吸肌肉、嗓子、語言肌肉、共鳴腔體……積極的參與到歌唱中來。
二、 呼吸及腹部的彈性練習
氣息是聲樂技巧學習之首。聲樂家們常說:「誰掌握了呼吸,誰就掌握了歌唱。」歌唱中很多不良歌唱狀態都與呼吸不正確有關。義大利人也說:「不會呼吸就不會歌唱。」怎樣呼吸呢?首先,必須對肺做了解。肺是容納空氣的器官,也是我們取得原動力來歌唱的地方。由圖我們可以看到,肺的四周有肋骨包圍著,肋骨的作用是保護肺,有肺的地方就有肋骨。可以用手摸肋骨,摸到肋骨就等於摸到肺,通過觀察可以發現,肋骨一直延伸到腰部。我們對肺的
范圍就有印象了,肺的四周既為肋骨包圍,當然很難看到四周做大的擴張,唯一能做大的擴張就是它的的底部,但在它的下面有一片強有力的肌肉橫隔膜,它的作用是控制呼吸的,在靜止時是「n」形的,吸氣時由「n」形變成了「U」形,即吸氣時下降,呼氣時上升。它的程序是:吸氣,1.向外突出。2.胃下降,橫隔膜下降。呼氣,1、腹部向內收縮。2、胃上升,橫隔膜還原。以上動作我們稱為腹式呼吸。雖然呼吸是由橫隔膜控制,但我們不可能做到人為控制橫隔膜,所以只能由控制腹部來完成。懂得了如何來控制腹肌,就等於控制了呼吸。
懂得了這一原理過後,就要用形象的手段來訓練它。因為在歌唱中的呼吸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包括呼吸的深淺和呼吸的快慢都要求歌唱者有意識、有準備的調節,因為人的自然呼吸是很淺的且是無意識。為了達到歌唱要求的呼吸,可以採用躺著吸氣這種最自然的方法。做法是:躺在床上,兩手叉在兩腰間,慢慢吸氣,吸飽為止,(這時可以感到兩肋擴張,胸腔全面擴大(這是判斷呼吸正確與否的方法)然後慢慢放,到放完時放鬆一下就完成了第一個呼吸動作。第二個呼吸動作已開始,以此循環。到躺著呼吸完全掌握了以後,就可以把坐著吸氣和躺著吸氣交替使用。到躺著吸氣完全掌握了以後,就可以把坐著、躺著、站著吸氣結合起來,到完全能輕松自如的吸氣為止。同時,可以把快吸快呼,慢吸慢呼,快吸慢呼幾者結合起來進行腹肌的彈性練習。每次呼吸練習至少三分鍾。
當然,這是純呼吸練習,做好這一步以後還要將呼吸同具體的歌曲結合起來。實踐證明,只有好的氣吸,才能支持漂亮的高音,只有呼吸正確了,才能獲得高質量的高音
三、 認真做好腔體打開練習
打開腔體(即喉結下來,小舌頭、軟口蓋上去)是求得好的共鳴和打開喉咽腔和鼻咽腔的關鍵。打開腔體有利於養成在歌唱中正確積極,自然的開喉嚨的習慣,做打開腔體練習有助於加強咽壁站定和放鬆下巴的能力。
做此練習,首先,歌唱姿勢要正確,然後把嘴張大,伸出舌頭,要求下巴放鬆。檢查下巴放鬆與否,可以看下巴有無下壓、前突、僵硬緊張,再檢查下巴下面肌肉是緊張發硬還是自然松馳發軟。
做腔體打開練習,可分成幾個階段循序漸進,一定不要急於求成,首先要在練習不張嘴的情況下,二腹肌前腹和頦舌肌放鬆動作。
做不張嘴放鬆下巴練習,一般情況下每人都可能在5-----30分鍾內體會到二腹肌和頦舌肌緊張發硬和放鬆柔軟的兩種不同感覺。一些人經過練習體會,就可以有意識的做到一定積極程度的放鬆,外頂力量明顯減弱。要抓住這一瞬間的正確感覺,反復練習,加深其記憶,體會各部分肌肉運動的相互配合。如果這一動作,每天堅持練習500-----3000次,只需2-----5天可由「必然王國」達到「自由王國」-------下巴放鬆。
做不張嘴的下巴練習,心情一定要安靜,思想要集中,不受外界的干擾。練習時呼吸的配合很重要,呼吸要平穩,不宜過量,呼吸動作不宜過大,而應該有一種輕微的提氣感。要做到一吸一呼,腔體打開一次,開始練習時,每口氣之間可以有(不是主動的)松、緊、硬的痕跡。但這只是一種過渡,在練習中,應該早消除這些痕跡,做到肌肉鬆軟沒有過渡痕跡,而且能達到連續長時間的松軟,好似二腹肌前腹和頦舌肌消失了一樣。
做腔體打開的要領是這樣的:我們已經掌握了二腹肌前腹和頦舌骨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將下巴和上牙齒硬齶以上在觀念上分成兩半。首先固定下嘴,主要以感覺去固定它而後一抬頭看天的動作,去張開上嘴,練習者要特別小心,在張開上嘴時,絕對不能牽動下嘴下壓或前伸下巴,也不能使下巴提高向前跟著上嘴的動作一起揚。
在做此練習是時,一要保持二腹肌前腹和頦舌骨松馳狀態,不能因抬頭張嘴而不能使二腹肌前腹和頦舌骨外頂。
做張大口練習時,一定要以下巴不緊張為張大口的依據。也就是說在保持下巴放鬆的前提上,抬頭看天,一點點的張。此時,雙手拇指放在下巴下面,一檢查有無外頂力量,食指可放在下巴下面以幫助下巴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腔體的打開是伴隨著有呼吸准備和共鳴腔體准備的,就是說在吸氣的同時打開腔體,吸氣與腔體准備的同時,不需要另有動作打開腔體。打開腔體一定是喉結自如下放,小舌頭,軟口蓋上去,而不是單純的張大嘴練習。
四、 在氣息和腔體打開好的基礎上進行高音練習
在高音練習之前還要將前兩步結合起來練,即呼吸和打開很好的配合,用「嘿」字來配合,在吸氣的同時打開腔體,氣吸略為向上提(請注意這里的略提氣息,是氣吸到腹部去後即將發聲了才略提氣息,而不是用胸部去呼吸),同時小腹內收,喊出「嘿」字。在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到隨意,不要用死勁,根注意腹部的力量,而且一定要用得有彈性,這時,可以用手檢查一下,喉頭是不是自然下放了,喊的同時小舌頭是不是上提了,共鳴腔體是不是打開了,只有這樣反反復復的練習才能將呼吸和打開很好的配合,這個配合一定要做到靈活自如,才能進入發聲練習,否則,會將很多不良習慣就會帶到歌唱中去。
到呼吸和打開配合好了以後,就可以進行發聲練習。首先,必須找到你唱起來感覺最舒服的音域

⑵ 唱歌高音發聲技巧

高音是所有學習聲樂的人都很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是要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來掌握一定的方法,除非是由於聲區的原因,一般都可以唱高音的。如果你的嗓音屬高聲部,就一定能練出高音來。

演唱高音嗓子出現累、緊和"破音"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演唱者過分的用力造成的,實際上學聲樂時教師經常要求學生先唱好中聲區,然後以中聲區的感覺去唱高音,雖然你覺得中生區唱得很自然,可實際上中聲區一定是有問題的,否則高音就解決了。所謂的自然並不是指演唱者"平時"的狀態。人都有一定性格的,一般都會偏向一面,適中的性格是很少見的,自然就是指平和、中正的狀態,絕不是以帶有一定性格傾向的狀態。例如內向的人性格偏"沉",因為狀態太懶,就容易唱不出高音。外向的人性格偏"急",因為狀態過急躁,容易造成高音緊和喊。

練習高音的方法首先要找到演唱中聲區是的平和心態,然後以不變的狀態來唱高聲區。另一種辦法就是注意在演唱高音時不特意深呼吸和用力,尤其是注意喉嚨部分一定要自然,你出現的問題就是由於高音用力,使喉嚨捏緊,造成音越高,勁越大,喉嚨越緊。另外就是演唱中多注意情感的表現,實際上現在的許多歌星都沒學過聲樂的發聲方法,但他們很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演唱得很投入,當真實情感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調演唱方法的問題。實際上聲樂演唱就是表達一定的情感,所以以情帶聲可以極大的緩解發聲方法的問題。

高音區的練習
高音區常常在作品的高潮中出現,有著激發聽眾情緒、振奮人心的力量。唱好了高音,會給整個演唱增添光彩。因此,具有響亮的、金屬般的高音對歌唱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在找到了自然聲區,打好了中聲區的基礎,又掌握了換聲區的技巧後就可以進行高音的練習。唱高音時,兩顴骨要更積極開放,整個歌唱狀態要更加積極向上,興奮。隨著音高向上,下頜需要鬆弛地向下,向兩側向後拉;小舌頭提起如打哈欠似地吸住氣,使喉嚨更加打開,喉頭不可隨音高往上移動,而是相反,逐步下降,保持在吸氣的狀態,當然這個狀態必須有氣息的支持。唱高音的方法是訓練中的一個難點,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也已經總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每一種方法都要因人而宜,採取適合自己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第一個就是支點提法:在唱歌的時候好像聲帶不長在喉嚨里,而長在了胸口,唱每一個字都不要離開這個支點,嘴放鬆唱,這樣把注意力往那兒一想,一下子聲音就得到平衡了。這種方法可以解決好幾個問題:如果唱高音喉頭容易上提的話,你一想到胸口就不想喉頭了,支點一低,喉頭也自然放鬆,下放,喉頭放下以後,喉嚨自然打開。還有聲帶都有長在胸口處,氣息當然就不能超過聲帶,那一定在胸口的下面,氣息也就往下沉了,穩定了。這基本是找到了正確的發聲方法。

第二個反向提法是「喉下換字」的比喻。喉下換字的辦法,就是說一般唱高音時喉頭都容易高,那就在喉下一寸或者二寸左右的地方換,或者「貼著肩膀換,在脖子根換」。這樣唱的時候,喉嚨最容易打開,而且聲音比較容易垂直,容易進入頭聲,容易找到高音的焦點位置

⑶ 聲樂練習,高音應該怎麼發聲,有什麼技巧沒

聲樂藝術是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僅憑理論知識和文學資料去進行學習是非常困難的,它主要是通過正確的發聲訓練和不斷的歌曲演唱來逐步完成的。每位歌唱者必須通過發聲練習的途徑,掌握科學的歌唱發聲的基本方法,使歌聲美妙動人。
一、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和要求
歌唱發聲練習的目的,簡要地說,就是將歌曲演唱中對聲音所需求的各種技術環節,通過有規律、有步驟的發聲練習,逐步提高歌唱發聲的生理機能,調節各歌唱器官的協作運動,養成良好的歌唱狀態,使歌唱發聲的技術成為歌唱表現的有力手段,為達到聲情並茂的演唱服務。
我們練聲的目的是要調整鞏固科學的發聲狀態,把良好的歌唱狀態保持到歌唱中去,改變平時生活中自然的發聲習慣,使之成為符合歌唱發聲的習慣和狀態,所以必須明確我們練聲的目的,而不是簡單的「開開聲」而已。

歌唱發聲練習要求每個歌唱者首先要了解和熟記歌唱發聲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發聲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實質,通過反復的練聲及歌唱實踐來消化和驗證其歌唱規律。因此在發聲訓練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運用氣息發聲和氣息控制的方法(即橫隔膜的呼吸方法),因為在整個聲樂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環,是整個歌唱建築的基礎,因此必須明確呼吸的重要性,重視練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開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核心,這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之一,很多歌唱者聲音上的毛病,多是由於歌唱時喉頭不找開、不穩定造成的,而正確的喉頭位置是協調呼吸器官的運動,獲得穩定、流暢聲音效果的關鍵。

3)要恰當地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要使聲音傳得遠,充滿劇場,且圓潤,優美動聽,這是要經過專門訓練的,對於初學者來說,是比較難掌握的課題。由於共鳴訓練常常與其它發聲基礎要求分不開,因此要求歌唱者通過母音的轉換,穩定喉頭打開口腔,調節氣息等手段,把聲音振響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頭腔共鳴點上,來增大音量,擴展音域,美化音色,統一聲區,使高、中、低三個聲區的聲音協調一致,天衣無縫,走動自如靈活。

4)正確的發聲要與正確的咬字、吐字相結合。通過字、聲結合的練習來提高唇、齒、舌的靈活運動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動地表現歌曲和情感和內容。

5)在歌唱發聲時,還要注意對音準、節奏的訓練,通過發聲練習,逐步掌握連、頓、強、弱等全面的歌唱發聲技巧,豐富歌曲的表現手段,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練習時,都要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進入良好歌唱狀態的前提。

7)在練聲、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雜念,穩定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狀態,要有良好的歌唱慾望,要充滿信心、放鬆自如地進入歌唱狀態,否則是唱不好歌的。

8)從開始練聲起,就要同音樂結合起來,即練聲也要有良好的樂感。音程、音階一方面是肌肉、音準、氣息、共鳴等方面的技術練習,同時它們又都是樂曲的組成部分,要給它們以音樂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練聲一開始,要求每個歌唱者把音程、音階、練聲樂句也唱得悅耳、動聽。以上我們可以領悟到,在歌唱發聲的過程中,呼吸、共鳴、吐字、表現缺一不行,它們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歌唱」的涵義。

二、 歌唱發聲練習的步驟

歌唱發聲基本功的練習,一般按音域進展的規律,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

以中聲區訓練為基礎,掌握基本的發聲方法,調節和鍛煉肌肉以適應歌唱技術的需要。無論哪一個聲部,都應該從中聲區開始訓練。練中聲區的音相對鞏固後再逐步擴大音域,要知道聲樂學習要從基礎入手,中聲區是歌唱嗓音發展的基礎,基礎必須打得扎實,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第二階段

是中聲區的基礎上,適當擴展音域,加強氣息與共鳴的配合訓練,練好過渡聲區(即換聲區的訓練),為進入頭聲區的訓練打好基礎。第二階段的練習是關鍵的一環,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但千萬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於唱高音,要沉得住氣,等這段音域鞏固後,再進入高聲區的練習。

第三階段

即高聲區的練習可以在比較鞏固上兩個階段的基礎上加強音量音高的訓練,進一步擴大音域,做較復雜的發聲練習,使各聲種達到理想的音高范圍。這了階級的練習要特別注意高、中、低三個聲區的統一,音的過渡不要發生裂痕和疙瘩,重點是加強頭聲區的訓練,獲取高位置的頭腔共鳴,從而達到統一聲區的目標。這樣我們歌唱發聲的樂器基本製造完畢,可以唱一般難度較大的歌曲了。
三、 歌唱發聲練習的起音

發聲練習開始的時候,必然會遇到如何起第一個音的問題,我們稱它為歌唱時的「起音」或「起聲」。歌唱的起聲可分為激起聲、軟起聲、舒起聲。

1、 激起聲

是當吸氣完畢後,胸腔保持不動,聲帶先自然閉合,然後,再以恰當的氣息沖擊聲帶使之振動發聲,這樣發出來的聲音結實有力,我們在發聲訓練如頓音、跳音的練習中常常使用,也用這種方法糾正聲帶漏氣的毛病。此時與之相應的呼吸方法往往採用急吸急呼。

2、 軟起聲

軟起聲是聲帶在開始閉合的動作時,氣息也同時往外送,開聲門與氣息振動聲帶同時進行。這種方法氣息的沖擊力比較「激起聲」要柔和,發出的聲音比較平穩、舒展。我們發聲訓練中也常常在練連音和長音中採用,同時也用「軟起聲」的發音方法來糾正喉音的毛病,與之相應的呼吸方法往往採用緩吸緩呼法。

3、 舒起聲

舒起聲是聲門先開,然後氣息再振動聲帶,它的特點是先出氣而後發聲,像嘆氣一樣。在勞動號子中,常常用到這種起聲法。在發聲訓練中,這種方法可用來糾正聲音過於僵硬的毛病,在通俗唱法中使用較多,較口語化。總之,歌唱的起音首先要精神飽滿,全身協調,根據不同類型的練聲曲例來確定起音的方法,注意起音的音量不要過分強,以舒適的mf或mp音量為合適。

四、 歌唱發聲練習曲

練習曲的練習,是發聲歌唱的重要的基礎訓練。練聲曲可以用各個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階的音名1234567等等來練唱,也可以在練聲曲上安排歌詞來練習叫帶詞練習。發聲練習過程中,是以聲音效果和發聲器官肌肉適度的標准去調整發聲器官的機能和狀態的,每個人的發聲器官的構造、嗓音條件、聲音類型、發聲習慣各不相同,因此,並不是每一種類型的練習都必須唱,而是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練習,而且不同的學習階段,選擇的發聲練習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情況下,開始的練習總是選擇母音和比較平穩的音階開始練聲。一般來說選擇「o」或者「u」之類的比較圓潤的母音開始著手練習,因為這些母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間,比較容易保持喉嚨打開的基本狀態,也比較容易形成喉嚨空間的狀態。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唱歌者應根據自己的感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母音來練習。我們在練習中要多動腦子,善於思考,千萬不能一個勁地傻唱。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象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i,o,u,e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人們常說:「不會連貫就不會歌唱。」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只有連貫的聲音才能唱出動人的旋律線來。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象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在「哼鳴」練習中我們已經講了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准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結合字聲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像,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准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

9、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鍾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
3)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4)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
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跡是沒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⑷ 練高音的最有效方法

先從發聲開始改變,讓發聲靠後,感覺氣從上顎出來(類似打哈欠,哈氣,或者用力「喝」的發聲,反正大家都這么教的)唱歌的時候意識讓喉嚨部分盡量放鬆,而腹部反而要適當用力,要記住永遠是把氣息放出來而不是喉嚨拉緊唱高音。

然後下一步,放出聲音唱就對了,還是用氣息包裹的聲音音量,不是聲帶用力喉嚨拉緊,等你唱上去了再去縮小發聲點。

(4)高音如何發聲方法擴展閱讀----高音要練習多久?

這個因人而異,方法一定要找對,而且要每天練習,不可放鬆。還有要記住保護嗓子,不要吃過於辛辣的食物,每天練習高音最有效的時間是早晨,在一個寬闊的地方放聲練習。

只要堅持就會有收獲。

參考資料:網路——高音

網路——唱歌

⑸ 高音怎麼發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所謂「假聲」是指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生振動所發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 大部分流行歌手(無論男女)是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有些女歌手(如齊豫、黃鶯鶯)在演唱音域較寬、藝術性較強的歌曲時則以假聲為主的。男歌手在演唱伴唱聲部時常用假聲,如美國的「西蒙與伽芬科爾」重唱組中的伽芬科爾,和台灣「優客李林」重唱組中的林志炫等。這也是鄉村音樂風格重唱的一個重要特徵。但像「摩登談話」(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樣的純用柔美的假聲來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發出優美的假聲的關鍵是要有比較高的發聲位置,在運用假聲時要注意真假聲之間銜接轉換的光滑流暢,不能有斷裂。一般說來,假聲比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時也可將假聲轉換成一種半真半假、半嘶半啞的叫喊。許多重金屬搖滾樂歌手就喜歡用嘶啞的假聲來演唱。 假聲還可以作為一種修飾聲音的方法,將真假聲結合在一起的「混合聲」能產生一種柔和、細膩、略帶飄渺的藝術效果。比較一下童安格與屠洪綱演唱的《生命過客》,前者是用純粹的真聲,而後者用的是介於真假聲之間的音色來演唱的。劉歡和齊秦演唱的《大約在冬季》也有這樣的區別。 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凱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所使用的真假聲間的突然轉換,朱哲琴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假聲應用方法。惠特妮.休斯頓的《所有的愛都留給你》中先用溫馨的混合聲在中低音區輕輕吟唱,然後用挺拔高亢的真聲將歌曲逐漸推向高潮,及至歌曲的最高點,突然改用極柔美的假聲。這是在演唱中運用真假聲的轉換變化來表現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個優秀的範例。

⑹ 唱歌時高音怎麼唱上去,正確的發音方法是什麼

唱歌發聲的方法有四種:鎖骨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聯合呼吸法,而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最科學的呼吸方法,而高音等你的音域到一定程度也就沒問題了,把嗓子打開了練習唱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足夠的氣息

⑺ 怎樣練高音啊

高音的練習方法:

唱高音,關鍵得會用氣息,做氣沉丹田的深呼吸。練「a」(啊)音,讓口腔打開,聲帶放鬆,反復幾次;再練「u」(嗚)音,這個音可以有按摩聲帶的功能,也使聲帶進一步放鬆;發「i」(衣)音,逐步加強。

建立正確的呼吸後,試著練習a聲音,可以唱最簡單旋律123454321。打開嘴找到的打哈欠的感覺,因為唱歌時口腔的打開狀態和我們平時打呵欠平時的狀態是相同的, 舌頭放鬆輕微抵著下牙,軟齶抬起來,小舌頭也提起來了,在整個嘴裡完全放開。

與此同時,放鬆你的下巴,讓你的聲音連同呼吸的力量,滑到你的下巴和頭部的正後方。嘴不要張得太大,聲音可以往裡面含一點,包一點唱。多使用呼吸的力量,讓你的聲音盡可能的被動,不用嗓子的力量喊出來,而是用氣息的力量把聲音推出來。可以坐著唱歌或彎腰唱歌,更容易感覺到呼吸的推動。

(7)高音如何發聲方法擴展閱讀

唱歌時的呼吸狀態與我們平時說話時的呼吸狀態完全不同。說話的時候,我們通常呼吸很淺,只會把呼吸吸進胸部。但歌唱強調氣沉丹田,呼吸必須深吸,只有深吸,才能發揮呼吸的強大作用。當呼吸很深的時候,我們試著控制對呼吸施加一些壓力。我們把推動呼吸的感覺看作是推動水泵。嘴張開以保持良好的狀態,聲音會以較高的位置推到頭部腔。

想要學會在正確的吸氣狀態下唱歌,可以體會猛地受到驚嚇倒吸,把冰冷的氣息吹進感覺,瞬間深吸一口氣。平時可以躺在床上,靠腹壓重,平穩正常的呼吸來體驗這種呼吸狀態,這就是歌唱中的呼吸狀態,站起來的時候也去尋找這種呼吸的感覺。

閱讀全文

與高音如何發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戀愛挽回方法操作步驟 瀏覽:430
戒掉手機的四個方法 瀏覽:574
快速有效治療尖銳濕方法 瀏覽:225
最簡單的方法畫hellokitty 瀏覽:843
反滲透膜解決方法 瀏覽:485
扯麵的正確方法和技巧 瀏覽:494
文彥博樹洞取球方法好在哪裡 瀏覽:853
四川泡洋姜的正確泡水方法 瀏覽:497
黑檀手串的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817
延遲滿足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159
種植業污染解決方法 瀏覽:894
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 瀏覽:124
孩子學習方法不對該如何 瀏覽:838
艾萊依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799
在家怎麼製作果凍方法 瀏覽:50
關於氮和硫的化學計算方法 瀏覽:627
手環核酸檢測方法 瀏覽:417
高層窗戶封閉的安裝方法 瀏覽:127
嫩肉粉煮牛肉的食用方法 瀏覽:124
關羽上王訓練方法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