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快速提高圍棋棋力
怎樣提高棋藝 快速提高棋藝,我想是每一個愛好者都希望的事情吧,現在,偶把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說出來交流。 所有的愛好者當中,大約有80%在業餘1段左右徘徊,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他們當中有的下了上千盤棋。 什麼才是棋力呢,我先向大家討論以下這個話題,首先棋力 最最重要的就是計算力,什麼都算不清楚,算不明白,要想提高棋力無從談起,就算你有良好的大局觀,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局也很認真,但是到了接觸戰,需要計算的時候,什麼都算不清楚,想提高棋力,那不是笑話嗎?除非你每局都能檢到對方的錢包,呵呵!棋力提高的過程就是以計算力為基礎,不斷的否定的過程,不斷的否定壞的棋,而留下精華。時間長了水道渠成,想不提高都不行。有此可見,計算是提高棋力的基礎。 所以我告訴廣大愛好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做死活題,但是做死活題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有好多人死活基礎很差,卻去做那些很難的死活題,不是解不出,就是用了幾個小時,時間長了,就是鐵人也有失望的時候,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效果呢? 所以我推薦的方法就是手筋學起,手筋是棋的靈魂所在,不誇張的說,從布局到收官,手筋無處不在。只有將基本手筋學好了,學熟練了,以後在學中級死活才沒有難度,雖然手筋的招法雖然不多,但是應用的范圍太廣,不可不學。學習基礎死活就是練習使用手筋的最好方法。 偶建議棋力在1K左右的棋友先從基本手筋學起,然後再學習基礎死活,死活從基本的破眼方法,做眼方法學起,對於一些常見的後手眼要作到不用思考就能解答出來,我覺的《圍棋死活一月通》就不錯,還有《圍棋基本死活》應該很好買的,相對於死活軟體。偶還是喜歡書。 有了一定的死活基礎,到什麼程度呢? 就是能夠在1分種內解答出初段水平的死活題,能作到這點,計算力已經有小成了。在此基礎上我推薦的另一本書,就是〈死活大全〉,蜀容棋藝出版的,很不錯,內容大約1-4,5的很少,學完這本書以後,再做上10遍,大約要1-2年吧,計算里已經很強了,達到了弱5左右的水平,然後再學完基本定式,在網上下幾個月左右吧,打到聯眾的5d,應該很輕松,有了堅實的計算基礎,學習布局,收官是很輕松的。 需要注意的是,學習死活,尤其是初級死活,千萬不要看答案,只有自己作出來的才能記住,有印象,做的時候不要貪心,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每次能做多少做多少,重要的是堅持。如果你對於圍棋只是娛樂,那自當別論。畢竟想漲棋也是個苦差使,沒有足夠的熱愛和耐心,想成為高段只有是夢想! 偶想給大家說的就是:圍棋棋力的根本就是計算。正是因為有了計算才能讓我門否定壞的,保留好的並計算出更好的招法,這有是水平提高的過程。多算者勝,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只能看出兩三步變化的棋友無論怎麼下水平還是k級。
② 怎麼通過自學提高圍棋水平
提高圍棋水平,首先在於對棋的計算能力的提高,這需要反復地練習。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圍棋死活題的練習。
其次是鍛煉棋感,即通過對棋形和棋型的判斷,快速找出第一手的正確著點;對於一些常見的典型棋型要熟悉它的多種常規應接,並能對各種常見應接手順與其結果有清楚認識。這可以通過對基本的圍棋定式與局部典型手筋的反復剖析來學習提高。
另外,要養成圍棋對局中,對戰略戰術選擇的大局觀。這就需要首先學會對局中的形勢判斷技巧,進而深刻、正確地理解圍棋棋理。
最後是要有及時復盤的習慣,籍此總結積累每次對局中的得失經驗。
還需要講的是,網路對局通常都屬於超快棋,這樣的對局對於初學者,並不利於其圍棋水平的提高。因為在這種著子速度下,完全是憑對棋的熟練程度,真正仔細計算的時間並多。所以有機會,最好還是選擇與水平接近的人,面對面地下,這樣對局時間上比較寬裕,可以對每一步棋進行仔細的分析與計算。
③ 圍棋初學者怎樣提升
學習圍棋首先要確定學習目標,如果只是想學會怎麼下,只要十幾分鍾就可以了;如果想略微知道一些圍棋的知識 和戰術,大約就需要學習40個學時;如果還有興趣,想成為業余好手,所需要的時間就更多了,大約相當於學習《高等數學》所需的時間;如果還有決心和信心, 想具有職業棋手的圍棋水平,那不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還和學棋環境、老師水平、個人才能、比賽機會等因素有關。對在校學生來說,這個目標顯然是不合適 的。因此,學習圍棋前,先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相關的圍棋知識,這是學習圍棋的捷徑。
可以自學的內容
定式部分:定式是指布局階斷雙方在角部的正確下法。學習方法是集中熟背;過一段時間後允許忘記;學習的時候不但要記住這個定式怎麼走,還要記住結果的優劣,在對局中怎樣應用等等相關的內容。
一個定式少則3-5手,多則十幾手,偶爾也有手數更多的,一般由一個基本形開始,繁衍出相關的變化。
死活部分:指一塊棋的生死問題;學習方法有兩種,
(1) 先看答案,反復熟記
(2) 自己先做題目,然後對照答案
手筋部分:指局部作戰中的巧妙手段。學習方法同死活部分。
官子部分:指官子階斷一手棋的價值,學習方法是常見的需要記熟,其餘的掌握記算方法。
棋譜部分:一盤棋的對局記錄;有些配有解說,初學者要求背,水平高了之後,可以看。
應有的學習環境
對局:需要有水平差不多的對手,每盤棋用時1-2小時。
復盤:指把下過的棋重新擺一遍。養成每盤棋都復盤的習慣,對棋藝幫肋很大;在復盤中可以和對手探討想和得失,總結經驗,最好能有老師指點。
需要向老師學習的內容
布局:主要講布局思路,定式的應用和戰略方面的內容。
中盤:主要講作戰的時機、方向和戰術等方面的內容。
得失的判斷:對一個局部的變化優劣的判斷,是圍棋技術最難的地方,也是水平高低的關鍵。
全局形勢的判斷:怎麼判斷棋局形勢的優劣;並根據形勢,做出相應的對策。
對局心態:涉及對局心理方面的內容。
人生的態度:涉及世界觀的內容。
④ 如何提高圍棋水平的一些心得
基本功:基本功尤為重要,包括前期圍棋教師教的吃子技巧和平時做的死活題、手筋題,這是在下棋當中發生局部戰斗的時候就能體現出來了,基本功扎實的同學很容易就能找到對方的弱點,並且會給予致命的一擊。
知識量:基本功掌握的差不多了,下面就是關於圍棋知識量的積累,主要是定式、棋型,棋譜,知識量的積累,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等真正積累到一定程度,對於在下棋的中遇到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且在下棋當中選擇的方向也會很多。
下棋 復盤:上面的兩步其實都是理論的知識,這一步才是真正的實踐,通過下棋復盤,你會找到許多自己的不足,通過老師的講解,你會找到不足並加以改正,也可以學習新的方法。
圍棋還有非常重要的就是堅持和心態,圍棋是那種需要有耐心的游戲,需要日積月累,還有不要太看重輸贏,有輸有贏才會體現出圍棋的樂趣。
⑤ 怎樣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圍棋水平
如何迅速有效提升棋力? To 級位棋友:
一般的看法是多下,多看,多想。不過如果要「迅速有效的」提升棋力,我的看法是:
1. 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2. 均衡發展各種技術。
2. 多下,多想,多檢討。
不懂征子的人你不會教他引征吧?倒撲都還不會怎能理解倒脫靴?官子大小分不清,不會先學形勢判斷吧!
小林光一的木桶理論,告訴大家水位高度決定在木桶最短的木條。你的棋力也由你最弱的一環來決定。
如果你定石初段強,死活八級弱。你的綜合棋力大概很難超過七級。
所以,買本棋力測驗的書籍來了解自己從布局到收官的技術落在那個層次,然後找最弱的部分來加強研究,應用在實戰上。這樣就能事倍功半的提升棋力。
下棋除了過癮之外,也要多檢討。自我檢討很重要,想想看為什麼自己會犯下低級錯誤,該如何避免呢?顯然這不需要高手來指點。當然,找人指點絕對是更快的辦法,君不見那些小朋友,每個都好幾段?
http://www.yigo.org/mo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54&forum=1&post_id=3341&PHPSESSID=
下自己的圍棋
近日來,把吳清源全集從1926-1934年的棋譜粗略打了一遍。這段時間大約是吳氏從中國到日本一直到五段的棋譜。1934年升到5段後,吳開始試驗新布局,那時候的棋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如果看的仔細一點即使吳在1929-1933年執黑以秀策流為主體,在升段賽中執黑幾乎所向無敵,一度全年勝率高達95%,在時事新報擂台賽中18連勝的時候,吳的小目布局
仍有很多奇怪的招法,甚至有的在教科書中明顯的寫著這是騙招雲雲。到了新布局試驗階段,吳的棋簡直就是匪夷所思。明顯有些現在認為不妥。這引起我的一些思考,到底應該怎樣下圍棋。記得當初曾經閱讀過吳清源名局精解的2,3冊仔細閱讀了八局,招法井然,構思精巧。自認對於我的布局功力有很大提高,直到現在我也覺得受益匪淺,
純論布局當有4段實力。再早一點大約是初中的時候吧,看過小林光一先生的不用定式制勝法,也看過吳清源的定式的選擇,都一再強調不可拘泥定式,背定式棋力下降兩子等等,更有藤澤秀行所謂根本不懂定式雲雲。無人指導的情況下,陷入了一個誤區,不屑於研究定式,僅僅知道一些非常基本的定式,約20個左右。現在回顧,不僅為如此教育方式痛恨不已, 實在是誤人子弟。
說了這么多,該進入正題,看了吳氏棋譜,和其後期棋譜完全不同,這讓我我開始回顧自己的棋。自認布局功力不錯,又不屑於定式,自認死活問題對局時候慢慢算總可以算清楚,在當初這些錯誤概念下,經常輸給力量大的棋手。這其中自有其原因道理。反省的結果就是應該下自己的圍棋。
下自己的圍棋-2
先說說布局,學習了吳的以速度為基礎的布局構思,又看了林海峰的布局大全,看著雜志上高手的棋譜有板有眼和自己猜測的差不多嘛,即使什麼前五十手天下無敵的藤澤下出來的也估計個八九不離十啊。可是真的和同學下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別人根本不那麼下,是的,你說對方布局不好,那樣下緩,那樣下薄,如何如何頭頭是道。可是布局結束後呢?或者乾脆就是布局還沒結束,對方就打入,就侵消了,如此等等。然後就茫然不知所措了。模仿高手的布局和自己的中盤嫁接 在一起真是不倫不類漏洞百出。歸根結底問題在於,當模仿高手布局的時候是否理解了為什麼要這樣下,是的我們都知道為什麼要立二拆三, 為什麼立三拆四,不應該讓對方兩翼張開,三三位置低不利於模樣,等等等等簡單布局原理。可是那麼為什麼有時候要立二拆二呢? 沒有兩翼張開,但是對方以無憂角為背景拆到一邊後,如何走呢?
打入?那麼打入後怎麼走呢?是的,以無憂角,單關角為背景的拆邊後的打入,侵消都有典型例子講解,可是對方走出一個沒看到過的呢? 對方變化一下次序呢?把所有應對都背下來是不現實的,否則計算機早就達到高段水平了。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一個關鍵就是當我們模仿下棋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么走,有人會說我知道阿,這里厚這里薄,所以只能拆到這個位置,這是極限了。沒錯,可能高手走出來的和你也一樣。但是問題是內涵有很大不同。這里我想先做一個界定,所謂職業棋手可以看作對於局部變化在不限制 時間的情況下都可以計算清楚,業余棋手則不能做到。好了,那麼然後 再來談前面的問題。如果你碰到的對手就是不遵循你所謂的棋理,就是拆到你邊上,你怎麼辦?如何追究,你說對方靠近厚棋我可以攻擊得利等等,可是真的展開戰斗,攪作一團業余棋手力量高下就顯現出來這時候什麼都顧不得了。往往有些子認為遵循棋理下棋的就輸了。其實,這和佛家的一個情況很象,叫做「倒因為果」。就是說,學習佛學的人都知道釋迦牟尼當初悟到了性空緣起的道理成佛,這也是一切佛學理論的根本,就像某個公理體系中的公理。可是問題來了,現在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為什麼沒有大家都成佛呢?荒謬么。原因在於,當初釋迦牟尼當初是試驗了很多條路,做了很多的功夫,最後逼到絕路,才突然想通這個道理,是有實際修行實證到這個道理的。後來的人,如果不親身實踐整個過程,拿著最後的結論大喊什麼性空緣起,這不是騙自己么? 下棋也類似,你拿著高手的結論來下,對方不那麼下了,最後輸了,大喊什麼你這手棋不好,不應該這樣下之類的,這不是倒因為果么?高手的結論基於他們的實踐基礎和對圍棋的理解,然後得出結論,你沒有經過這個實踐的經過,往往就會因為力量不足,方向錯誤,應對不妥
最後失敗,這就是不下自己的圍棋的弊病,往往某些人最後還要指責對方應該如何下,真是有趣啊。
下自己的圍棋-3
再來說定式,我一度愚蠢的盲目拋棄定式,這里也忽略了一個問題,所謂不懂定式的大師開始也是學習過定式然後才放棄的。所謂活用定式也是知道了各種變化選擇最符合當前局面的一手。所謂忘記定式,則是因為已經把握了圍棋的一些更基本的道理,不需要從定式中選擇,而是根據場合走出最符合局面的變化,當然可能正好符合某個場合定式也很可能這在定式書上因為局部不是兩分,不合理而根本不列出來。
但是,對於業余棋手的我們,這是一個荒謬的陷阱。沒有研究定式而不去學習,這是完全錯誤的。所謂研究定式不是記憶。定式作為局部兩分的結果,包含了許多隱藏的手筋和棋形。圍棋是一人一手下的, 在局部既然是一人一手,那麼結果應該基本兩分,否則圍棋就不成立了。為了做到這一點雙方就局部手段應接都尋求最佳的下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淘汰不利的招法形成了最後的定式。如果我們研究定式就是抓住, 這個結果不放,那麼還是犯了倒因為果的錯誤。因為,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這個定式為什麼形成這個結果,中間變化等等,其中隱藏的大量的手筋,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的定式都這樣研究完。但是挑選幾個常用定式這樣研究一下,可是培養出非常好的手筋和棋形的感覺。因為在走一個定式的過程中,雙方形成的棋的形和筋都是沒有什麼弱點的,通過學習形成感覺後,以後碰到沒見過的局面也可以根據感覺迅速找到正確的招點,而不用經過大量的計算還算不清楚,茫茫然不知所措。大家可能都知道,定式是下棋的時候最容易碰到對方不按照常規走的情況,研究定式非常有益於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力量上足以應付這類情況才可以談到放棄定式,因為這個時候或許你也會根據局面情況選擇更好的局部招法,不拘泥定式了。頭疼的是其他對定式研究不透徹的人。
當然,對於職業棋手,局部的招法計算透徹,定式變招基本沒有太大效果,騙招反而會遭到贏頭痛擊,所以記住定式與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按照局面來走自然會形成定式。但是沒有足夠算路力量支持的業余棋手顯然不能倒因為果,研究定式親身實踐,絕對是提高棋力勝率的好辦法。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想法下出自己的定式來,印象深刻的
就是mesh在大飛掛小目一間夾走出的一個定式書沒有的變化,我現在也認為完全是個不錯的選擇,雖然問職業棋手他們可能有一個最後判斷黑白某一方好一點點。可是那種差個幾目我們業余棋手何必在意,只要 覺得大局上符合自己的構思,不妨就下,直到有人能下出破壞的你的這個變化的手法的時候,你自然也明白了自己的得意的手法有什麼弱點,
也就進步了。在這之前何妨下出自己的圍棋!這個通過實踐找出結果的棋顯然比盲目遵循所謂職業棋手的正確結果的棋高明。勝負不問可知。
下自己的圍棋-4
最後說兩句死活,早先以為既然平常作死活題能做出來,而且下棋的時候不可能總是碰到一模一樣的形狀,作死活題干什麼呢?不如下棋的時候計算好了。又是一個錯誤,暫且不說下棋時間限制問題。首先,死活題的第一含義是練習計算能力,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潛在含義就是為對方著想。死活題狹義上應該是自古華山一條路通向正確答案 所以計算的時候常常要為對方設計怎樣應對自己的招法,才能找到正確的路線。這一點對平常下棋非常有用,可以避免一相情願的下法。還有一個作用,就是保持計算力的同時節省下棋時的計算時間。很多角上常見死活,還有一些邊上的簡單死活通過常作已經可以印在頭腦裡面,下棋時根本不用計算,碰到這個形狀就知道死活如何,這樣不但避免的大量計算,而且可以預先防止出現這種形狀。所以說死活難題固然有用,簡單的常見形狀的死活題的反復訓練對下棋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是切忌背題,應該明了其中攻防變化,對於對殺手筋的感覺熟悉,還有什麼樣棋形不好,氣緊容易死,什麼樣有彈性,都可以死活題獲得感覺。有了感覺,對局時候可以減少大量計算,只要算一下第一感第二感就可以了。
其實,死活問題是最直觀有效說明前面闡述的不可以倒因為果,要下自己的圍棋的例子。這裡面如果死背,就是生死立見的關頭,毫無餘地。我的看法是對於業余棋手,發陽論根本沒有必要去做,只要經常復習一下玄玄棋經,棋經眾妙,熟悉簡單的死活形狀就足夠了。最重要的還是通過死活題獲得為對方著想的思考方法和棋形手筋感覺。
下自己的圍棋-5
我的思考結果一點點出來了。回過頭來再來看吳清源全集。吳那個時候的棋真是可以說什麼都敢下。但是可以肯定的那是吳的圍棋,他認為那樣下是合理的,高效率的,能贏棋的。同時也在不斷的修正自己的下法。最後形成了全盛時期的風格。雖然後期吳也下星,下小目,下各種定式等等等等。但是,這些都是早期試驗的積累,淘汰了不合適的招法,最後選擇了自認為最合理的走法。同樣的一步,其中內涵大大不同。
所以,我才得出結論,圍棋還是應該下自己的圍棋,不必理會別人怎麼看。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布局,中盤,終盤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其實,這樣才更容易提高勝率,而且因為是自己的構思更有一種掌握全局的痛快。當然,其中會有薄的,緩的,甚至乾脆無理的招法,然而根據實戰不斷的改進,難道不是最好的提高辦法么?按照繼承的結論來下棋,碰到沒見過的局面就茫然不知所措,盡量避免沒見過的局面,這種棋難道不才是最乏味的么?而且,也沒有什麼提高。而下自己的棋,隨著勝率增加,找到更高的高手交手,根據實戰中對方對自己的漏洞的反擊而完善自己的下法恐怕是最好的提高方式吧. 所以,我也理解了為什麼很多沒能進國家隊的棋手在地方上很難提高, 因為沒有和高手下棋來修正完善自己的機會。
談及,下自己的自由的圍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下呢?我覺得,有兩點:
第一,掌握圍棋的基本原理就可以了。比如圍棋十訣就給出了很重要的基本原理。 其中厚薄問題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每下一步棋,分析一下這個交換對雙方厚薄的影響,往往就可以知道下一步棋的方向,大方向正確了, 即使局部沒有下出最善招手,大局上也不會落後。
第二,局部攻防手筋和棋形,通過死活定式訓練,還有看高手棋譜中經常走的基本棋形,比如什麼時候關,跳,飛,鎮,雙等等及其中隱含變化,形成局部感覺,可以大量減少計算。只要計算大方向上常見形的變化就可以了. 一般就一兩種選擇。都不滿意才深入計算即可。遵循,這兩個基本要素來按照自己的理解下每一步,同時根據實戰反饋來完善,
我覺得這便是下自己的圍棋了。
I hope it can help you,friend.
⑥ 圍棋想快速提高,有什麼好辦法
學好圍棋,首先要確定的是學習目標。如果只是想知道怎麼下,那麼也許只需要幾十分鍾;如果想略微知道一些圍棋的技戰術,大約一個學期(40課時左右)就能知道基本的行棋常識;想成為業余好手,所需要的時間就更多了。如果還有決心和信心,想成為職業棋手,那麼不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金錢,還和學棋環境、老師水平、個人才能、比賽機會等因素有關。對一些在校學生來說,夢想成為職業棋手,這個目標顯然不太現實。因此,學習圍棋之前,首先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目標,學習圍棋知識,這才是學圍棋的捷徑。 下面我簡單介紹下學習圍棋的一些基本常識。一、學習圍棋提高水平必須具備的條件 1、正規的棋院 一所比較規范的圍棋學校,必定有著系統的教學理念、優越的訓練比賽環境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2、優秀的老師 一個優秀的老師會激發並延續孩子對圍棋的熱愛,會根據孩子的特點針對性教學,因材施教; 3、家庭的支持 沒有家庭的支持和提供條件,孩子也不會有機會去學習圍棋。 4、孩子自身的素質 這個素質主要是指孩子能否自我學習和訓練。二、學習圍棋場所 1、棋院學習 棋院能提供優質的學習訓練和比賽環境,有利於孩子系統的學習圍棋相關技戰術和理論。離開棋院自學只能是事倍功半; 2、自我在家學習 單純依靠棋院的學習,這個時間太有限,進步會很緩慢。俗話說的好: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 3、上網學習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路技術日益發展,進步,現在已經可以方便的在網上學習圍棋了。比如下棋、做題和打譜等。三、學習圍棋基本內容及方法 傳統的圍棋學習一般有四大項內容,打譜,做題,下棋和復盤,上棋理指導課這四項。這其中的核心就是計算力。圍棋棋力的根本就是計算,計算才是真正的基本功。正是因為有了計算才能讓我們否定壞的,保留好的並計算出更好的招法,這才是水平提高的過程。多算者勝,古人早就有言在先。只能看出兩三步變化的棋友無論怎麼下水平還是K級。 1、布局的學習 布局思路、定式的運用以及戰略方面的內容。 2、定式的學習 定式是指布局階段雙方在角部的正確下法。學習方法是集中熟背;過一段時間後允許忘記;學習的時候不但要記住這個定式怎麼走,還要記住結果的優劣,在對局中怎樣應用等等相關的內容。一個定式少則3-5手;多則十幾手;偶爾也有手數更多的,一般由一個基本形開始,繁衍出相關的變化。 3、中盤 作戰的時機、方向以及戰略方面的內容。 4、得失的判斷 對一個局部變化優劣的判斷,是圍棋水平最難的地方,也是水平高低的關鍵。 5、形勢判斷 其實圍棋的每一手都是依據形勢判斷的結果所做出的選擇。如何判斷全局形勢,並依據形勢做出相應的對策。 6、死活部分 指局部一塊棋的生死問題;從布局到收官,死活無處不在。學習死活從基本的破眼、做眼方法學起。對於一些常見的先後手眼、死活常形等要作到不用思考就能解答出來。做的時候不要貪心,想一口吃個大胖子,每次能做多少做多少,重要的是堅持。學習方法有兩種: (1)自己先做題目,然後對照答案。 (2)先看答案,反復熟記。 7、手筋部分 指局部作戰中的巧妙手段。手筋是棋的靈魂所在,不誇張的說,從布局到收官,手筋無處不在。只有將基本手筋學好了,學熟練了,以後在學中級死活才沒有難度,雖然手筋的招法雖然不多,但是應用的范圍太廣,不可不學。學習基礎死活就是練習使用手筋的最好方法。學習方法同死活部分。 8、官子部分 指官子階段一手棋的價值。學習方法是常見的需要記熟,其餘的掌握計算方法。 9、對局與復盤 對局:需要有水平差不多的對手,每盤棋用時1-2小時,並做到認真對待每一盤棋,不下隨意棋。 復盤:指把下過的棋重新擺一遍。養成每盤棋都復盤的習慣,對棋藝幫助很大;在復盤中可以和對手探討想法和得 失,總結經驗,最好能有老師指點。 10、打譜 打譜是指學習高手下的圍棋 搞點圍棋全局的書籍,打譜,每天不宜過多,一局就可以了,多注重分析,善於總結,但需要時間。初學者要求背。水平高了之後,可以看並猜下一手甚至更多。 11、對局心態 良好的對局心態很重要,只有淡定勝負才能在對局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水平,而不為客觀因素所困擾。
⑦ 下圍棋如何提高棋藝
提高棋藝是每個棋手的夢想,但必須用正確的方法刻苦訓練,循序漸進,捷徑是沒有的。
一、熱愛圍棋 提高圍棋棋藝最好的老師是熱愛!一個人只有熱愛並痴迷於一項事業,事業才會不斷發展壯大,學圍棋更是如此。沒有熱愛,提高棋藝就無從談起;熱愛程度不夠,提高也不會快。
二、老師的指導 有效的學習缺少不了老師的指導。一般的成年人,為什麼下不過學棋的孩子?原因是前者沒有得到老師系統的教學指導,基本功不扎實,技術上有缺陷,水平不高也就難免了。1、首先,學棋要找名師(名師的含義是其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都要高)。老師要敬業,有點奉獻精神。老師的作用是指導和監督你循序漸進提高棋藝。除打好基本功外,還能和你下指導棋,並復盤講解。如此反復可以使你不斷總結提高水平。2、學棋要端正態度,貴在用心。老師認真教,你也要認真學,要系統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下棋時多思考,重視每一盤棋,復盤時要認真領會勝負的關鍵處,才能進步快。 3、學棋要有伴。有水平相當、能在一起下緊棋的夥伴,對於你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有利的。
三、多做死活題 很多人都覺得做死活題太枯燥、又有相當的難度,但如果死活看不清,提高棋藝就成了空談。 做死活題有學問,要根據你的現有水平,由淺入深,初級、中級、高級分層次漸進,在不同棋力階段有不同的要求,但一定是逐步提高的。要多做相應水平的死活題,反復熟練掌握才好。要保證一定的量:初級階段可每天做10題,中級階段可每天做5題,高級水平的也要做1-2題。做題時一定要認真,自己獨立完成。最關鍵的一點是堅持不懈,天天練習,進步才快。一年下來,積累的功夫就會相當不錯的。 在選用教材上,請老師推薦教材是個好方法。
四、提高布局水平布局不象死活、手筋那樣好掌握。布局是一盤棋的骨架,棋子越少越難於選擇,它是一盤棋的起始階段,將決定棋局的發展走向,可選擇的下法較多,非常復雜,即使是專業棋手也感覺難。布局要不拘於形式,自由靈活,可進行多樣的嘗試(當然要符合棋理)。為提高布局能力,在一定時期可以重點練習一種布局,比如「中國流」、「小林流」等,等熟悉其變化後,再換一種下法。 定式要熟記並靈活運用,初學者不需要掌握很多的定式。隨著棋力的提高,就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定式和定式之後的下法,但要記住:定式是死的,應用是活的,要根據全局的需要,採用相應的定式,注重全局的配合,培養良好的大局觀。 打譜是學習布局的一種好方法。常打職業高手的譜,對提高大局觀很有幫助。
五、提高中盤作戰能力 好棋手的中盤作戰能力都很強,棋的勝負大多是通過中盤作戰解決的,而力量是通過實戰的鍛煉逐步培養起來的。
1、不懼戰斗 棋手要成長,必須經過戰斗的洗禮。要敢於戰斗,只有這樣才能學會防守躲閃,學會靈活迎戰,學會審時度勢;有了強大的中盤力量以後,才能贏得戰斗的勝利。
2、學會形勢判斷,把握攻擊的要領 攻擊的學問很多,掌握時機很重要:攻擊太早,攻擊條件不成熟,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攻擊太晚,對手棋形完整了,又沒機會攻擊了。攻擊不等於吃子,要學會判 斷形勢,確定攻擊的方向,明確攻擊的目的,以獲取實在的利益。攻擊要講道理,不能一味的蠻干,只要能壓迫對手,佔了便宜就已經是好的攻擊了。作戰要有大局 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棋局的發展,決定中盤的作戰。
3、要積累作戰的本錢 有時明明覺行對手無理,卻想不出好辦法攻擊他,這是力量不夠。要在平時多下工夫,做死活題、手筋題,看一些中盤方面的書,切實提高計算力。
六、關於打譜棋手們在學習階段,要打譜學習現代的著名的棋士和歷史上名人高手的棋。打譜分為快打和慢打兩種打法。快打可以訓練棋感,一般一盤棋可在半小時或更短時間內打完。慢 打可以仔細品味高手的思路,學習高手著法。小朋友們打譜時應找配有解說的棋譜,多看看解說和變化圖,在看下一手之前,先想想如果是自己下當前的局面,會下 在哪裡?再思考高手為什麼會下在這里呢?當然,你不可能看懂全部的著法,但只要想通部分棋的道理,學到高手的哪怕一個手段,積累起來就是不小的收獲。這樣 打一盤譜要用時一小時或更長。
⑧ 怎麼樣才能很快的提高圍棋水平
基本上讀書+打譜+實戰,就可以較快地提高棋力水平。
看書先看一些吃子技巧方面的書,接著看一些簡單布局和死活的書,這樣的學習一是為了多了解一些圍棋的棋理,二是鍛煉自己的算路
打譜可以下載個Mulitigo軟體,網上名家棋譜很多,通過打譜,熟悉和模仿基本的下法
實戰可以上QQ圍棋或弈城,通過實戰消化和掌握理論,積累經驗。
祝你進步!
⑨ 怎樣快速提高圍棋棋藝
提高圍棋棋藝最好的老師是熱愛!一個人只有熱愛並痴迷於一項事業,事業才會發展壯大,學圍棋更是如此。李昌鎬說,業余棋手提高棋藝的基礎是熱愛。沒有熱愛,提高棋藝就無從談起;熱愛不夠,提高也不會快。
有了熱愛,才可以專心致志地、有計劃分步驟地學習鑽研棋藝,才有可能提高。學習圍棋是一項艱苦的事,雖然入門簡單,但提高,特別是高層次的提高很難。需要我們有頑強的鬥志,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服輸,不氣餒,跌到了,笑笑再爬起來(培養人堅強的意志);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是一個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培養科學研究的能力)。關鍵是要計劃好不同時期的學習計劃(可找名師指點),按部就班地去實施,日積月累必見成效。
正因為有了求道的精神,我們才能在各個時期不斷追求棋藝的高境界,在有限的棋盤,實現無限的棋力提高,並以此為載體,提升我們人的素質和品格,找到生活的快樂,實現生命的意義。
(二)多做死活題
迅速提高圍棋棋藝是每個棋友的夢想,可惜的是提高棋藝必須要遵守循序漸進的科學規律。想一口吃個胖子,走捷徑,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找出提高棋藝的秘訣,只有一個:多做死活題。
談起做死活題,多數人都頭疼,太枯燥、也有相當的難度(跟做數學題差不多,廢話,都是培養計算能力的嗎)。做題少,計算力不夠,就要吃大虧。實戰中,如果看不出死活,被人殺了大龍,棋就該交了。如果看不清死活,該補的地方不補,要出事了;不該補棋的地方多走一手,形勢就要落後了。死活不清,棋就難下的明白,提高棋藝就成了空談。
做死活題有學問,要根據我們現有棋力水平,由淺入深,初級、中級、高級分層次漸進,在不同棋力階段有不同的要求,但一定是逐步提高的。原則上要多做相應水平的死活題,反復熟練掌握才好。必須保證一定的量:初級階段可每天做10題,中級階段可每天做5題,高級水平的也要做 1-2題。行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是講每天要堅持練習基本功。最關鍵的一點是天天堅持,一年下來至少會有2、3千題,積累的功夫就相當不錯的。
在選用教材上,我學過一本日本棋院的死活初步習題集挺不錯的,淺顯易懂,科學規范(忘名字了,請高手推薦教材是個好方法),水平一定之後,可以看看《圍棋死活大全》,30多元一本的,挺不錯的。如果你願意在電腦上學習,可以用方天豐編寫的《死活通》軟體,他提供9級-7段的死活題,電腦輔助,很酷的。如果你能通全關,打個新浪5d沒有問題。
圍棋的核心是計算,多做死活題是提高計算力的最好方法。計算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做死活題一定要認真,不看答案,自己獨立完成。還有就是一定要堅持不懈,天天練習,進步才快呀。
(三)學棋靠教
凡是有效的的學習,都缺少不了老師的指導。一般的成年人,為什麼下不過學棋的孩子?究其根本原因是前者沒有得到老師系統科學的教學指導,基本功不扎實,技術上有缺陷,實力水平不高也就難免了。
一、學棋要端正學習的態度。首先初學者還是上一個棋班系統學習一下為好,利於打下堅實的基礎。不僅是小孩子,就是大人也有必要,不要顧及面子。要知道棋是教出來的,不是下出來。
其次,學棋要找高師(高師的含義是首先其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要高,大致可以要求在至少業餘三段和有教學經驗的為上)。老師要敬業,有點奉獻精神。為什麼不找名師哪?一是名師太少,其時間少、精力有限,難以輔導到位。二是真正的名師太少,多數都是名氣大、架子大。(如果你的孩子的水平超過業餘五段,要打專業恐怕只能是在大城市找名師、名校了)老師的重要作用是指導和監督作用,輔導你循序漸進提高棋藝。除了打好基本功外,最重要的是下指導棋,並復盤講解。如此反復可以使之不斷總結提高水平。
還要有一個良師益友,學習要有伴。有一個可以一起研究的朋友(水平比你高一點),對於你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有利的。有條件可以請家教單獨輔導。
二、要請專業棋手教。藤澤秀行說過,「長棋的最好的方法是和專業棋手下指導棋。」請專業棋手下棋就象掛專家的號,可以更准確地找出你存在的問題,並指出你今後要努力的方向。多數人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通過打專業棋手的棋譜、聽專業棋手講棋等間接形式得到指導。有人講,棋力達到業餘二段以後,提高棋藝的主要方法是多打專業棋手的譜,是很有道理的。
打譜要快打和慢打結合起來。快打可以訓練棋感,慢打可以品味高手的思路,學習一些著法。總之,一定水平以後要經常打譜。
三、學習貴在用心。有一個勞模說過「用力工作只能合格,用心工作才能優秀。」要想學習到位,除了教到位,還要學到位。特別要認真對待每一盤棋,下棋時多思考,復盤時要認真領會其中的幾個勝負的關鍵之處(老師的作用就在這里),才能進步快。
有沒有明白人的指導,可以說是區分業余高手和低手的分界嶺。
(四)中盤作戰靠練
業余棋手的棋好看,主要是中盤作戰的大殺大砍,大起大落,激動人心。一個業余好手中盤作戰能力一定要強,因為一盤棋的勝負多數是通過中盤作戰解決的,其力量也正是通過實戰的鍛煉逐步培養起來的。
一、不懼戰斗
業余棋手要成長,必須經過戰斗的洗禮。要敢於戰斗,就象學打架一樣,只有挨了揍,吃了虧,下次才學會防守躲避,學會靈活迎戰,學會審時度勢;有了實力以後,才可能在有機會的時候,打贏一仗,而每一次勝利又為今後的作戰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學會形勢判斷,學會攻擊的本領
攻擊的學問很多,掌握時機很重要:攻擊太早,攻擊意圖暴露了,對手順勢安定了;攻擊太晚,對手棋形完整了,機會又失去了。攻擊切忌就是一味的想吃子,要學會判斷形勢,確定攻擊的方向,明確攻擊的目的,以獲取實在的利益為上,實際上,只要能壓迫對手,佔了便宜就已經是好的攻擊了。攻擊要講道理,不要一味的蠻干,不走過分的棋,特別是對手實力在己之上時,更要善於保護自己,打防守反擊。
三、要積累作戰的本錢
有時明明看到對手無理,可是無奈沒有辦法攻擊他,這就是能力不夠。要在平時多下工夫,做死活題、手筋題,切實提高計算力。作戰要有大局觀,常常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棋局的發展,決定中盤的作戰,這樣的作戰才有意義。也可打專業棋手的譜學習。
通過不斷的實戰可以增長經驗和實力,慢慢的懂得勢地、攻守的均衡,在戰斗里成長起來,待到學會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高手的中盤力量的體現。
(五)布局難學
布局不象死活、手筋那樣好掌握。李昌鎬曾說過,業余棋手只有在達到一定能力之後,才可能實現布局。布局更多的靠個人的領悟,靠自身的素養和高層次的圍棋理念,需要多年的圍棋修養積蓄而成。
一、布局是一盤棋的骨架,棋子越少越難於選擇
因為布局是一盤棋的起始階段,他將決定棋局的發展走向和骨架,選擇下法自由,空間大,非常復雜,即使是專業棋手也感覺難。重視布局,首先要學會審時度勢,保持勢地均衡、棋形完整,有一個良好的大局觀,構建和諧的棋局發展思想,畢竟圍棋是一人一手棋輪流下的。
二、布局要不拘於形式,自由靈活
業余棋手完全可以不受形式的束縛,解放思想,下一些自由奔放的布局(當然要符合棋理),進行多樣的嘗試。這樣可以開拓思路,增長見識,切實提高能力。為鍛煉自己,在一定時期可以重點練習一種布局,比如「中國流」等,對於熟悉其變化有一定好處。
三、定式要熟練,應用要靈活
初學者不需要掌握很多的定式,關鍵要掌握基本邊角的常見變化。隨著棋力的提高,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定式知識,但一定要記住:定式是死的,應用是活的,要根據全局的需要,採用相應的定式,取得整體的效果。
打譜是學習布局的一種好方法。比如常打聶衛平等名家的譜,對提高大局觀等很有幫助。
(六)勝負的三要素
著名圍棋大師吳清源歸納出圍棋勝負的三個要素:實力、氣力和運氣。可以負責的說,決定圍棋勝負的應該是多種綜合因素的共同結果。
一、實力是基礎
實力就是棋藝。棋藝水平高,實力才會強。要想贏棋,沒有實力就象沙灘上的房屋經不起風浪的考驗。今年的
世界盃上中國隊想出線成為16強,可能結果基本就是夢想,因為你的實力在那裡,和人家強隊比差距太大。業余棋手因為是業余的,訓練和比賽都不夠正規,缺乏提高實力的大環境,要是自己再不夠努力,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棋藝是萬萬不可能的。還是踏踏實實地做死活題、手筋題、打棋譜對提高實力來的快。
二、氣力是靈魂
氣力是精神力。兩軍相逢勇者勝,特別是在雙方實力相近的時候,就要看誰的意志頑強、毅力堅韌了。下棋和打仗一樣,要有一點精神,有一點不怕輸、不服輸的精神,激勵自己的行為,超越普通人。
對待勝負的態度應該是,勝不驕,敗不餒。勝利的時候,要多指出其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失敗的時候,要多鼓勵,給他繼續克服困難的勇氣,特別對初學者這點很重要。
三、運氣是機遇
下棋是要有一點運氣的。特別是比賽,有些人很有勝負感,善於把握戰機,這是令人羨慕的。不過我想要提醒大家是「機遇總偏愛有準備的人」,機會是均等的,要靠自己去爭取。還是那句老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因為你平時的努力比別人多,你受到重視的機會就多,你被推薦上去,取得成績的機會就大,機會把握住了,就會奠定你繼續成功的基礎,就會走向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
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一個有準備的心,勝利的天平就會偏向於你,生活的道理不也是如此嗎?
結束語:
我是一個普通的圍棋愛好者,講不出什麼大道理,更多表露的是對圍棋的熱愛和學棋的真情實感。純系原汁原味的綠色食品,即使沒有營養也沒有危害,請朋友們有選擇地、批判性的品嘗。
圍棋,修身養性、益智延年,是值得提倡的一項高雅的項目。特別對小朋友(中國現有1.2億小學生,如果有一半學棋還有5千萬,多好的人力資源)提高智力,學會做人幫助大。我不否認圍棋是一項娛樂,但我更願意把它當作教育孩子,增進朋友友誼的好工具。祝每個學習圍棋的人都健康快樂,都能享受圍棋賦予我們的無窮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