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高人教教我酸漿豆腐腦如何點
酸漿點漿可以1:10米醋和水配製,或者用1:30的醋精和水配製做引子,以後點漿時候就用豆腦里流出來的鹵水點豆腐,這種鹵水可以入缸內反復使用。不斷添加新的鹵水,夏季3到5天清洗一次鹵水缸,換一次新鹵水,用鹵水點漿的最佳溫度為80度。
何謂酸漿,就是製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俗稱漿水;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而變酸,行業稱為酸漿。利用其含的乳酸來製作豆腐,是部分地域人的至愛,規避了化學物品的污染,口感也很好,及減少了豆腐本身的寒涼性,又增加了有益菌的用途,提升了豆腐的營養價值,所以又稱為綠色食品,可以說是無風險食品。酸漿一般事前一天的漿水酸化後,第二天使用,循環往復,酸值過度就不能用了,時間稍長就會產生雜菌,而產生異味(老百姓稱為窩臭味),制出的豆腦豆腐就沒人買了,因為行家一看錶相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酸漿水可以放個三四天,時間長了就最好不要了,怕滋生細菌,每次做豆腐都可以存個一兩瓶的酸漿水,循環使用。
泡豆時間
一般來說冬天泡12--15小時;春秋泡8--9小時;夏天泡3--4小時。(註:具體的泡豆時間與當地的氣候和溫度有關)1斤干豆出10斤漿左右,看當地口感越少越老,越多越嫩。
溫度要求:煮開涼到80--85度左右最佳
點漿方法:將酸漿水和豆漿混合均勻,先用不銹鋼瓢不斷的拔動豆漿,讓豆漿上下旋轉,然後將酸漿水放在瓢的前方,讓酸漿水慢慢流入豆漿內,待豆漿變稠,出現小顆粒豆花停止鹵水並提瓢。
註:在一般情況下,豆漿濃度越高,酸漿水用量越多,越低越少。
蹲腦
點好的漿保溫狀態下蹲15--20分鍾後,用手摸腦表面不沾手,桶壁沒有白槳、或用舀挖一小塊沒有白槳。
B. 豆腐點漿技術
豆腐不僅美味,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而酸漿豆腐和一般的豆腐相比,就是濾出之前豆腐製作過程中的分離之後的蛋白質水,之後再經歷了發酵的過程,在這樣的層層工序之下,才成就了酸漿豆腐的美味。不管是在口感還是質地上,酸漿豆腐都更勝一籌。那麼酸漿豆腐點漿的技巧是什麼呢?
製作『酸漿豆腐』的方法:
1.取一斤普通黃豆(最好不用轉基因大豆)用清水浸泡…夏天浸泡5-6小時,冬天浸泡10小時以上。
2把浸泡後的黃豆濾干水,再加入10斤清水把它們磨成漿。若用家用豆漿機磨,則要分數次磨了。
3.將磨好的豆漿在鍋里燒開2-3分鍾。
4.待燒開的豆漿稍冷,或加入1斤以上冷清水強製冷卻至攝氏80度左右後,再分三次緩慢地加入『醋漿』(注)。第一次用大約四分之一的『醋漿』兌入後,攪動3分鍾左右。第二次可多兌入一些攪動5分鍾以上。第三次全部加入後再攪拌10分鍾左右。攪動時最好不停地順時針方向攪動。
5.待豆漿攪勻後再燒開1-2分鍾,豆漿即變成了『豆腐腦』。
6.在成形後的豆腐腦內取出的液體即是正牌的『酸漿水』。
7.若想把『酸漿豆腐』做成不同的『豆乾』,則要用紡織較密的純棉布包裹牢,放在不同形狀的壓榨工具內,根據需要
8.再用不同重量的重物放置在容器內壓榨。至於各種『豆乾』,無非干內的含水量的不同而已。
注:因為一般人都沒有現成的「酸漿水」,所以在初次做「酸漿豆腐」時,只能用白醋作好代用品來勾兌。
用白醋50克,清水250克勾兌均勻後,分三次加入豆漿內。在豆腐腦做成後,從中取出部分水液,存放48小時左右時間即會變酸,這種變酸了水才是真正的『酸漿水』。在下次做『酸漿豆腐』時,用這種『酸漿水』以1:1的比例加入清水對兌,即可再做『酸漿豆腐』用了。
自製酸漿做豆腐是最綠色的豆腐了,酸漿豆腐是做豆腐過程中,盛出來的漿水,由自身的乳酸菌發酵作用而變酸即為「酸漿」,用酸漿點制的豆腐叫做「酸漿豆腐」,做一次豆腐留一次酸漿,可以循環使用。
何謂酸漿,就是初次用釀造白醋製作豆腐後瀝出的汁水,俗稱漿水;溫度適宜的情況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
而變酸,酸漿利用其含的乳酸來製作豆腐,規避了化學物品的污染,減少了豆腐本身的寒涼性,又增加了有益菌的用途,又稱為綠色食品。
C. 豆腐點漿老嫩怎樣控制
決定豆腐點漿老嫩,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同,想吃嫩豆腐可以選擇用石膏點,想吃老豆腐可以用鹵水或酸漿點制,豆腐因凝固劑的不同進而導致豆腐製作效果不同。
在製作豆腐的過程中,主要有三種點漿成分:
一是以鹽鹵為凝固劑製得的北方豆腐,質地較硬。
二是以石膏粉為凝固劑的南方豆腐,質地比較嬌嫩。
三是以葡萄糖酸-δ-內酯為凝固劑的內酯豆腐。這種豆腐結合i南北豆腐的優點,是一種新型豆腐。
點漿過程中,豆腐的成型和豆漿濃度、鹽鹵濃度、漿鹵比例、攪拌方式、點漿溫度、蹲腦時間等因素有關,都會影響著點漿效果,進而決定著豆腐最後的定型。
以下為白醋點豆腐具體做法:
所需材料為黃豆400g、水2400g、白醋100g
1、將黃豆放入水中浸泡一夜,泡好的黃豆如圖所示。
D. 油炸豆腐泡點漿方法
油炸豆腐泡做法(石膏點漿法):
(以10斤干豆為例)
1.泡豆:選用豆臍(或稱豆眉)色淺、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飽滿、表皮無皺而有光澤的大豆10斤。將大豆洗凈,在春秋季水溫10℃—20℃時,浸泡12小時—18小時;夏季水溫30℃左右;浸泡6小時—8小時(每24小時換水);冬季水溫5℃,浸泡約24小時。水質以純水、軟水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為好,浸泡好的大豆約為原料干豆重量的2.2-3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飽滿,裂開一小線。但浸泡時間如果過長,會影響出漿率。
2.磨漿:一般選用能進行漿渣自動分離的磨漿機,粗磨、細磨共2次--3次,盡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水與干豆的比例是8-9:1。第一次粗磨時加水量為總加水量的30%,第二次調節磨漿機螺旋進行細磨,加水量為30%,第三次的加水量為40%,盡可能地把豆渣裡面的漿沖洗出來。磨好的渣應手感細膩無顆粒。
3.煮漿:把磨好的漿放在不銹鋼制的煮漿桶里,用蒸氣或大火將漿煮至90-95℃(溫度過高影響豆腐泡膨鬆),保持3-5分鍾把漿煮透。
4.冷卻:把煮好的豆漿倒入點漿桶或缸中,再加入10斤左右涼水,然後降溫至75℃,再加入50克豆立泡A型(提前用少許涼水溶解)。
5.點漿:以10斤大豆計算,稱取0.2-0.3斤食品級石膏,用少量冷開水溶解,然後點入降溫後的豆漿,上下快速翻動豆漿至出現疙瘩即可停止(點腦一定要嫩,點老不膨鬆),蓋好桶蓋靜止15-20分鍾既成豆腐腦。
6.成型:將凝固好的豆腐腦劃開,倒入壓榨機進行壓榨成豆腐,一般10斤干豆加工成45斤油豆腐坯。
7.將做好的豆腐坯劃開,入120℃油鍋油炸,逐步升溫至180℃,炸至豆腐膨鬆飽滿、外殼金黃、定型即可出鍋。
E. 如何點豆腐腦
1、制豆漿:建議你買一台豆漿機,干黃豆浸泡3-4小時(夏天),冬天泡7-8小時,豆子泡好後放入豆漿機內,按照機器說明書操作,很快就可以製成熱豆漿了。
2、點漿:漿適量石膏或內酯用少量水調開(凝固劑可買現成的,包裝上會有用量說明,一般石膏粉用量為豆漿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內酯用量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裝豆腐腦的容器內,將煮好的豆漿趁熱(做內酯豆腐腦需85攝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腦要達到95攝氏度左右)沖入,如果覺得豆漿與凝固劑混合不充分,沖完後馬上用勺攪動幾下(注意不能攪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攪動)。
3、墩腦:漿點好後,將容器蓋好,靜置5——10分鍾,即成鮮嫩可口的豆腐腦。
4、調味:內酯豆腐腦會有稍許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腦有點苦澀味。可以根據你自己的習慣調味。如果是喜歡吃甜的,也可在制漿時就加入糖。
原料:
黃豆 水
葡萄糖酸內酯,國內的化工原料商店或香精香料商店都有賣的,白色結晶,類似粗鹽。分子式:C6H10O6 。
1、豆腐腦的做法
如果你有豆漿機,真的就是不難了。
豆漿的濃度為:黃豆:水=1:15(不能比這更稀)
豆漿煮開後,晾涼。
把內酯用一點水溶化後,倒入豆漿,趕快攪拌均勻。我的比例是700ml豆漿,加1茶匙內酯。
豆漿隔水加熱,或蒸,豆漿溫度達到80℃左右保持15分鍾即凝固。
1,香菜(切細)、小青椒(剁末)、獨蒜(剁末)、小蔥花、四川富順香辣醬、雞精、味精、鹽(少許)加熟菜子油(或調和油)拌成糊狀,再撒上大頭菜(切綠豆大小)、油炸黃豆即可;
2,香菜(切細)、獨蒜(剁末)、小蔥花、家常豆瓣醬(四川農家自製)、雞精、味精、鹽(少許)加熟菜子油(或調和油)、花椒油拌成糊狀,再撒上大頭菜(切綠豆大小)、油炸黃豆即可;;
3,香菜(切細)、小青椒(剁末)、獨蒜(剁末)、小蔥花、紅油辣椒(宜紅油多)、雞精、味精、漢源花椒面、醬油(少許)拌成糊狀,再撒上大頭菜(切綠豆大小)、油炸黃豆、碎花生粒(抄花生米,碎至綠豆大小)即可;
4,小蔥花,甜紅醬油、澆於豆花上,再撒上大頭菜(切綠豆大小)、油炸黃豆、碎花生粒(抄花生米,碎至綠豆大小)即可
F. `豆腐點漿的具體方法`是怎樣
1、家裡有一大搪瓷盆的豆漿,拿來做點豆腐腦吃好了!
2、這么多的豆腐腦,大概用一勺的內脂就可以了,一定要注意內脂的用量啊!很重要!我剛開始做的時候,總會因為用多或用少而失敗。
3、用一點點水,把內脂溶解,看清楚啦,只有碗底那麼一點點水就足夠了!當然稍微多一點也沒什麼!
4、將溶解的內脂溶液倒入豆漿中,充分混合,20分鍾後,嫩滑的豆腐腦就做好了!
5、盛一碗出來,看!我才只擱了那麼一點點水,到頭來豆腐腦還是滲出那麼多水,因為豆漿本身含水的。
6、簡單的加點生抽、小醬菜,還有很重要的香油,香噴噴一碗豆腐腦就做好了!
這只是最簡單的豆腐腦的吃法了,http://www.fm360.com/index.php/viewthread-35932.html?fr=web3這里還有更好吃的做法,我先給你說一種我最喜歡吃的三鮮豆腐腦的做法吧!你看看
材料
蝦仁·100 克
水發海參·100 克
干貝·25 克
白果·25 克
豆腐腦·250 克
雞蛋·1 個
香蔥·1 棵
生薑·1 小塊
香菜·2 棵
澱粉·適量
調料
高湯·8 大匙
料酒·1 大匙
胡椒粉·1 小匙
精鹽·1 小匙
做法
1.蝦仁洗凈,拌入少許蛋清、澱粉;蔥、姜、香菜洗凈切末;白果洗凈;
2.海參洗凈,用蔥薑末、料酒加適量清水,煮10分鍾去腥,然後撈出、沖涼、切片;
3.干貝先泡半小時,再加少許料酒蒸熟,取出撕成細絲;
4.將高湯燒開,加入干貝絲、海參、白果和蝦仁煮沸,改小火,加入鹽、胡椒粉調味;
5.慢慢滑入豆腐腦,略煮即關火盛出,撒下香菜末即可。
如果你不是很喜歡這種,你就再去我說的那個地方找找看了,肯定有你喜歡的吃法的!
G. 點豆腐腦的方法
嫩豆花、澱粉、粉絲、芹菜、大頭菜(也可用榨菜)、油酥花生、油辣椒、醬油、醋、味精、花椒、肉條(可以用紅燒的牛肉或雞絲,這兩個是最正宗的牛華豆腐腦中放的,分別叫牛肉豆腐腦和雞絲豆腐腦,我用的是臘肉條條代替)。
【做法】
①大頭菜切小丁,芹菜切末;
②大概50g的澱粉,我們做了四大碗;
③將澱粉用水調成水澱粉,不要太稀也不要太稠,兌水時剛好沒過澱粉;
牛肉豆腐腦
牛肉豆腐腦(2張)
④鍋中燒四碗水,水開後緩緩倒入水澱粉,一定要緩緩倒,邊倒邊攪,否則就要結成塊狀影響口感,待燒開冒泡;
⑤用鏟子輕輕削下薄薄的豆花片;
⑥將削下的豆花片輕輕地放入燒開的澱粉糊中,待再次燒開即可;
⑦取一碗倒入適量的醬油、醋、油辣椒、花椒、味精。另取一凈鍋加水煮熟粉絲;
⑧舀入豆花澱粉糊入碗,裝大概六、七分滿,再放入適量煮好的粉絲;
⑨撒上芹菜末、大頭菜丁、油酥花生即可!
做法二
豆腐腦
豆腐腦
【原料】:黃豆、豬肉、扇貝、黃花菜、木耳。
【製作方法】:
①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以上;
②將泡好的黃豆倒入豆漿機中,倒入適量的水,煮好豆漿;
③內脂用少許涼水融化;
④豆漿濾掉豆渣,放涼至80-90度,倒入內脂中,蓋上蓋,靜置20分鍾即可。
⑤豬肉切小丁、扇貝切小丁、黃花菜用清水泡軟切小段;木耳用溫水泡軟摘去根部、洗凈、撕小朵,姜切末;
⑥豬肉丁、扇貝丁分別加生抽、料酒、水澱粉腌制十幾分鍾;
⑦鍋中放少許油,放入薑末、肉末炒至變白,放入扇貝翻炒均勻,放入黃瓜菜、木耳翻炒片刻,倒入生抽調味、老抽調色,倒入適量清水煮沸,最後加水澱粉勾芡即可。
做法三
【主料】:盒裝嫩豆腐輔料:木耳黃花 香菇
【調料】:醬油雞精 大料 蒜泥 辣椒油澱粉 鹽
【步驟】:①將木耳、黃花、香菇切丁,炒鍋內放少許油,翻炒。
②加入醬油翻炒入味後加入適量的水、大料、雞精,待水開之後放入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少許鹽。
③將盒裝嫩豆腐打開包裝,用勺子橫向將豆腐舀出,放入鍋中,2分鍾後關火。
④將製作好的豆腐腦盛入碗中,加少許蒜泥和辣椒油即可。
H. 做豆腐怎麼點漿,點漿的技巧
漿豆腐的要點就是點漿,這個時候要停火,然後將酸漿均勻的倒入豆漿中,然後慢慢的開始攪拌,開火,知道豆漿馬上要燒開的時候關火,這時候基本就成型了
I. 豆腐腦怎樣點漿
腦得名於「豆腐的大腦」,不是形容豆腐腦的聰明,而是豆腐腦的細嫩。豆腐腦是最細嫩的豆腐,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一定要掌握點鹵的技巧。它要求熬漿用微火,不能溢鍋,使豆腐腦不糊、不苦、不澀,勾鹵時用急火,一開鍋就行。鹵的烹制要用鮮羊肉片和好口磨湯,火候要掌握好,不能用燉肉的技法熬鹵,才能保持鹵的新鮮。 家中製作非常簡單,只需准備一點兒葡萄糖內脂(食品添加劑商店有售)。 具體方法,豆漿燒開後,趁熱加入葡萄糖內脂,用干凈筷子稍攪一下,隨即靜置即可。 豆漿可以用豆漿機自製,也可以買。 如果准備做二碗豆腐腦,可用一小把黃豆,事先泡好,用豆漿機製成熟豆漿,葡萄糖內脂的用量大約是象小指甲蓋這么大的量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豆腐腦時,千萬不要用不銹鋼的勺、筷或器皿。 豆腐腦做成後,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放調料。 豆腐腦除澆咸鹵之外,還有一種甜豆腐腦,它用白糖加水熬開,勾澱粉的溜芡,上撒切碎的金糕、青梅和瓜仁。 賣豆腐腦時,盛豆腐腦還有講究,用平勺盛在碗內,碗中間豆腐腦要像小饅頭似的凸出,然後澆鹵,鹵從「饅頭」上流向碗的四周,澆完鹵後,加蒜泥、辣椒油。 北京豆腐腦 原料配方 碾成碎瓣黃豆5千克 瘦嫩羊肉1.5千克 熟石膏粉225克 干菱粉3.25千克 口蘑250克 花椒5克 蒜泥500克 精鹽100克 醬油500克 辣椒油100克 麻油100克 味精5克 製作方法 1.制豆腐腦:(1)將黃豆用涼水泡脹(春、秋季需泡3~6小時,夏季泡1小時,冬季泡五六小時,天冷急用,可用溫水包),加水約15千克磨成稀糊,越細越好。然後再加涼水15千克攪勻後,裝入布袋反復濾出漿水,直到豆渣不膩為止,5千克豆出35千克漿汁為宜。然後撇去漿汁上的浮沫,用大火燒浮,隨即舀出1/3的漿汁,另用盆子盛起,其餘的漿汁倒在另一保溫的瓷桶內,面上的泡沫,也要撇清。(2)將熟石膏粉放入木勺,加溫水0.5千克調勻沉入瓷桶的漿汁內,再往上一提,又順勢將木勺側轉把石膏倒入漿汁內,接著再將舀出的1/3漿汁沖入瓷桶漿汁內,使漿汁與石膏在翻滾中充分融合,靜置5分鍾後,撇去浮沫,下面凝結起來的就是豆腐腦。 2.澆鹵:將羊肉切薄片。將口蘑洗凈用稍多的水泡出汁,取出口蘑切快。用泡口蘑的汁水、蒜泥、鹽、菱粉及清水約2千克調成芡汁待用。另用干鍋一隻,先加入30千克的涼水燒沸,放入切好的羊肉片,加上鹽、醬油、味精再燒沸,即將調好的芡汁邊倒入邊攪和,即成澆鹵,盛入另一保溫器內,撒上口蘑塊,澆上用燒熱麻油炸焦的花椒即成。 3.食用時,先將豆腐腦盛在碗內,豆腐腦上澆澆鹵、辣椒油,撒上蒜泥即成。 產品特點:潔白軟嫩,鮮香微辣,與燒餅同吃,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