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骨折之後多少天能夠康復
3個月左右康復,傷筋動骨100天嗎。
運動療法是恢復關節活動度的康復治療的基本措施。方法以牽伸受累關節內外攣縮與粘連的纖維組織為主,各軸位運動依次進行。
② 臨床骨折癒合的分期及時間
骨折的癒合,根據其生理變化,一般可以分為三期:
1、血腫機化期,骨折以後2--3周;
2、原始骨痂期,一般要4--8周;
3、骨痂改造期,一般要8--12周;
在此以後,還有一個骨痂塑性期,成人所需的時間一般要2--4年,兒童則在2年以內。
這回明白了吧。
③ 骨折後如何康復鍛煉
康復訓練一般在骨折固定好後就可開始,不但可以防止關節粘連,僵硬,減少肌肉萎縮的程度,還可促進腫脹的消退和骨折的癒合
1.促進消腫,防止關節粘連和僵硬:骨折後,骨折處的軟組織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腫,使得靜脈和淋巴都迴流受阻,因而會出現傷肢腫塊,該腫塊若不及時消除,可導致相應軟組織粘連,甚至變硬.這種粘連可發生在肌肉與肌腱內,肌腱與滑膜間以及關節內,從而影響肌肉收縮的功能練習,可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促進血腫吸收,腫脹消退,減少關節液滲出.從而防止了因關節本身及軟組織粘連所造成的關節僵硬.
2.促進骨折癒合:傷肢肌肉的反復舒縮活動,可使骨折縱向擠壓力加強,骨折縫隙變小,骨折部更為穩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營養,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強促進了骨折的癒合.功能練習還可以矯正微小的骨折錯位,也有利於骨折的癒合.
3.促進血液循環:功能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形成.長期卧床病人,肌肉由於沒有舒縮運動,血循環會變慢,使組織的新陳代謝降低,傷病的癒合過程延長,由於創傷出血壁本身的損害,血液在受損的血管內緩慢流動時容易形成血凝塊,稱為「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如果血栓較大,從血管壁脫落下來,隨血液進入全身循環,可引起心,腦,肺重要器官梗塞,嚴重的可能造成病人猝死.
4.減少並發症:經常活動鍛煉,可以預防骨,關節,肌肉等並發症,如骨質疏鬆,骨折遲緩癒合,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關節僵直及肌肉萎縮等多種並發症.
為了使病人戰勝傷病,最大范圍的恢復機體功能只有在醫務人員指導下堅持進行科學的功能鍛煉,才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④ 腳骨折了,石膏包了兩個半月,關節都不能動了,怎樣才能恢復要多久啊
骨折後康復訓練 1、骨折康復的目的是什麼? 康復的目的就是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促進骨折後機體功能的恢復,預防並發症、繼發症的發生。對於失去功能者,通過對其已有功能的訓練能夠對已經失去功能的部分,進行代償,提高生活質量。使患者能夠盡可能健全地重新回到社會,回到工作崗位。骨折康復的開始時間盡可能要早。一般在骨折得到復位固定後即可開始。骨折得到復位固定後指的是石膏固定已經幹了或牽引已經安裝好或已施行了內固定術後,病情穩定即可開始。 2、 為什麼要進行康復訓練?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恢復正常功能,但骨折在治療中常常需要較長時間固定傷肢或傷部,這樣會使肢體因長期固定不動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內粘連或韌帶退變失去彈性,弄不好雖然骨折已癒合,但肢體仍不能恢復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殘疾。 為了頂防這種不良後果的發生,就要進行功能鍛煉,通過肌肉運動刺激運動器官里的感受器,使運動反射聯系能重新牢固地豎立起來,肌肉活動還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促進浮腫的消散和殘余炎症的吸收,血液循環的改善可使肌肉韌帶的狀態改善,並進一步影響它們的功能,還可增加關節腔滑液分泌,減少摩擦。 恢復期的運動可以牽伸已經攣縮的軟組織,恢復其彈性和延展性,增強肌肉力量,對抗肌肉萎縮,並可通過有目的的訓練使患者恢復日常生活和勞動能力。可見,功能鍛煉很重要,並且必須在骨折復位固定後的早期就開始施行。凡未固定的肢體和關節都要每天定時、定量地進行主動充分活動,促進新陳代謝,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直。 3、骨折後的康復訓練應如何進行? 骨折後的康復訓練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 康復訓練的早期 此期即傷後l~2周,此時傷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康復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傷肢肌肉的等長收縮,即在關節不動的前提下,肌肉做有節奏的靜力收縮和放鬆,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綳勁和松勁,通過肌肉的等長收縮可以預防肌肉萎縮或粘連。 此期的康復訓練,原則上除了骨折處上下關節不運動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的活動。 康復訓練的中期 即傷後2周至骨折的臨床癒合,此期傷肢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減輕,骨折斷端有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處日趨穩定。此期除繼續做傷肢的肌肉收縮訓練外,可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骨折近端、遠端未固定的關節的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以防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在病情允許時,應盡早起床進行全身活動。此外,可配合理療以達到消腫、化瘀並促進骨痂形成的目的。 傷後5~6周,骨折有足夠的骨痂形成,可進一步擴大活動的范圍和力量,由一個關節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累及關節面的骨折,常遺留較顯著的關節功能障礙,因此,最好於固定2周左右就開始關節面不負重的主動運動,運動後再予以固定。這樣,通過關節軟骨面間的互相擠壓和磨擦,可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並使其有較好的塑形,同時,可以防止關節內粘連形成。 康復訓練的後期 已達到臨床癒合或已經去除外固定,此時骨性骨痂已形成,X線檢查已顯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撐力,但大多存在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此期康復的目的是恢復受累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肢體功能恢復。康復訓練主要形式是傷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使各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的正常力量。恢復期進行康復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及步態訓練等。 三、骨折康復期飲食 多處骨折伴有內臟損傷較嚴重者,因人體應激性反應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顯抑制,飲食就應以清淡為主。可以用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特別不宜食用肥膩飲食,如骨頭湯等。 1、分期膳食要求 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時受傷部位腫脹疼痛明顯,經絡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此一時期的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腫為主。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宜多食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其不應過早地進食肥膩滋補的食品,如骨頭湯、肥雞、牛羊肉等,否則可能導致淤血積滯難以消散,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推薦食療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紅糖適量,將桃仁搗爛,水浸後研汁去渣,加入紅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爛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連續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時骨折處的淤腫有所減輕,但淤傷尚未化盡,骨痂開始形成。治療應以和營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宜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增加骨頭湯、田七煲雞等,以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 推薦食療方——當歸排骨湯:取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燉煮1小時以上,連湯帶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連吃1~2周。有助於祛淤續斷。 後期(4周以上) 此時,骨折部淤腫已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治療上講究一個「補」字——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飲食上可以補虛為主,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 推薦食療方——當歸生薑羊肉湯:取當歸20克,生薑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鍋中煮爛至熟即可。食肉喝湯,每天1次。本方具有養血活血、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別適於骨折後期及年老體虛患者。 2、骨折病人吃什麼好的比較快?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⑤ 大腿骨折後康復訓練,希望具體一些。都要做哪些動作
康復訓練原則
功能鍛煉應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范圍由小到大,次數從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強度由弱到強,活動度以不感到疲勞為准,骨折部位未出現疼痛為度,活動應為恢復肢體生理功能為中心。應圍繞恢復負重行走能力進行訓練。但是功能鍛煉不能幹擾骨折的固定,更不能做不利於骨折癒合的活動。進入恢復期後要准確地對有障礙的關節進行運動,不能用鄰近的關節來代替。要先恢復關節運動的范圍、幅度及關節活動的順利度,達到關節活動時沒有阻礙,再開始恢復關節運動,如與理療配合,則在理療後進行功能鍛煉。
(二)康復訓練分期
1.早期
也就是在傷後l~2周內,此時傷肢腫脹、疼痛、骨折斷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鍛煉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患肢的血液循環,以利消腫和穩定骨折。康復訓練的主要形式是傷肢肌肉的等長收縮。等長收縮,就是在關節不動的前提下,肌肉做有節奏的靜力收縮和放鬆,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綳勁和松勁,通過肌肉的等長可以預防肌肉萎縮或粘連。此期的康復訓練原則上除了骨折處上下關節不運動外,身體的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的活動。
2.中期
就是傷後2周至骨折的臨床癒合,此期傷肢腫脹逐漸消退,疼痛減輕,骨折斷端有纖維連接,並逐漸形成骨痂,骨折處日趨穩定。此期除繼續做傷肢的肌肉收縮訓練外,可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下,逐漸恢復骨折端、遠程未固定的關節的活動和骨折處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由被動活動轉為主動活動,以防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在病情允許下,應盡早起床進行全身活動。此外,可配合理療以達到消腫、化瘀並促進骨痂形成為目的。傷後5~6周,骨折有足夠的骨痂形成,可進一步擴大活動的范圍和力量,由一個關節到多個關節逐漸增加主動的關節屈伸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避免關節僵硬。
3.後期
此時骨性骨痂已形成,X線已顯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撐力,但鄰近關節的關節活動度下降,肌肉萎縮等功能障礙。此期康復的目的是恢復受累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肉的力量,使肢體功能恢復。康復訓練主要形式是傷肢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負重練習,使各關節迅速恢復到正常活動范圍和肢體的正常力量。恢復期進行康復的同時可配合理療及步態訓練等。
⑥ 關於骨折如何康復訓練的問題
功能鍛煉是促進骨折癒合、防止並發症和及早恢復患肢功能的重要保證。
1.骨折早期 一般是指傷後1~2周內。由於患肢常腫脹、疼痛,且骨折容易再移位,此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防止肌萎縮。其主要形式是患肢肌作舒縮活動,骨折部上下關節暫不活動,而身體其它各關節均應進行功能鍛煉。
2. 骨折中期 一般指骨折2周以後,腫脹基本消退,局部疼痛緩解的一段時間。由於骨折端已纖維連接,日趨穩定,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或藉助於功能康復器逐步活動骨折處的上下關節。動作要緩慢輕柔,逐漸增加活動次數、運動幅度和力量。
3. 骨折後期 骨折已達臨床癒合標准,內外固定已折除。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是加強患肢關節的主動活動,消除肢體腫脹和關節僵硬,並輔以各種物理和葯物治療,盡快恢復各關節正常活動范圍和肌力。
安信醫學祝早日康復。
⑦ 關於骨折
方5
處方:螃蟹10個,甜瓜子200克,黃酒適量。
用法:將螃蟹培黃,甜瓜子炒黃,共研為細末,每次取6克,用黃酒沖服,每日3次。
主治:四肢骨折。
方6
處方:螃蟹、胡椒各適量。
用法:將螃蟹、胡椒共搗爛如泥,敷傷處。
主治:骨折。
方7
處方:生薑10克,韭菜20克,山螃蟹60克,鵝不食草20克。
用法:將生薑、非菜、山螃蟹、鵝不食草共搗爛如泥,正骨後敷於患處。用紗布包紮。
主治:四膚骨折。
方8
處方:生薑16克,獼猴桃根16克,韭菜65克,白酒少許。
用法:將生薑、獼猴桃根、韭榮共搗爛如泥,用白酒拌勻,待骨折復位後敷於傷處。外用紗布包紮。
主治:四肢骨折。
[骨折食療]
骨折通常分為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及病理性骨折。
閉合性骨折又稱單純性骨折。骨折處的皮膚沒有損傷,折
斷的骨頭不與皮膚外界相通,從外形上看不出有骨折,但可看
到局部形狀的改變。
開放性骨折又稱復雜性骨折。骨折的局部皮膚破裂,骨折
的斷端與外界相通,骨折端露在外面,能在皮外看到骨折斷端。
病理性骨折骨骼在病理病變的基礎上(炎症、結核、腫瘤、
發育異常、代謝異常),輕微遭致外力,從而導致骨折。
【診斷要點】
一旦發生骨折,在骨折部位可產生疼痛、腫脹、瘀斑和功
能障礙,檢查時還可聽到骨斷端相互磨擦的聲音(即骨擦音),
同時可能伴有血管和神經的損傷,使肢體遠端產生缺血或感覺
麻木、運動障礙的現象,或引起內臟損傷。骨折後因劇烈疼痛,
出血過多或並發頭、胸、腹部臟器損傷而產生休克。
骨折的診斷除病 史和症狀外,須結合X線攝片檢查,以便
確診。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
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
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
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
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
」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
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
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
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
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
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
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
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
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
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
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 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
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 斷骨的癒合。
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 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
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
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
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
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
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
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
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
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
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
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
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
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
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
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
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
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
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
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
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
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
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
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
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
耗,將不利於骨折病 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
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
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
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
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
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
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
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
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骨折以後最好吃些補鈣的東西……適當的到戶外曬曬太陽……下面就介紹些補鈣的食品……供參考……
補鈣食品——動物骨頭
補鈣除了多曬太陽以外,科學烹調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食物可以為我們的人體提供鈣。黃豆就是其中的一種。
黃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所以排骨加黃豆、姜鹽等用文火慢煮,是很好的補鈣食物。
熬骨頭湯時加少許醋,骨鈣更容易溶出,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和利用。
不良飲食與傳統的烹調習慣往往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所以我們要接受新知識,使做出的飯菜不失去鈣之類的微量元素與維生素,讓人體能充分吸收這些微量元素與維生素,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
補鈣食品——蝦皮
蝦皮確實是補鈣的好食物,好的,現在告訴您蝦皮究竟是什麼,其實,蝦皮是一種小河蝦,這種蝦本身蝦肉就很少,在經過晾曬之後,蝦肉就少得幾乎看不到了,所以我們叫它蝦皮,其實裡面是含有少量的蝦肉的。
最後要告訴您一個挑選蝦皮的方法,就是您用手抓一把蝦皮握一下,如果抓完之後蝦皮很快的鬆散開了,那麼這樣的蝦皮就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抓完之後蝦皮粘在一起了,那麼您就不要買了。
補鈣食品——芝麻
補鈣是保健的重要課題。老年人腰腿疼痛等多種疾病都與缺鈣有關。服用一些高鈣營養品雖然重要,但如果能通過日常飲食補鈣更經濟實用。今天向您介紹的就是一種能補鈣的食品—芝麻。
芝麻是補鈣的來源,可以適量服用。芝麻醬含鈣量也很高,您在吃面或者涼拌菜都可加點芝麻醬,進行補鈣。
有資料說,黑芝麻的補鈣和養生效果比白芝麻好。
蝦仁也是高鈣海產品。它與芝麻搭配著吃,很適合需要補鈣的人。
由於鈣吸收困難,補鈣效果一般比較慢,要改善症狀需要幾個月甚至一、二年的時間,所以在飲食中我們應當貫徹"多品種、常變換、多攝入、經常化"的思想,堅持不懈,才能獲得補鈣保健的理想效果。
補鈣食品——豆腐丸子
把豆腐和肉末混合在一起,這樣做除了美味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健康,為什麼呢?因為這樣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我們大家都知道這句話:青菜豆腐保平安,豆腐可以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被人們譽為:更年期的保護神。不過還要告訴您,豆腐雖然好,但也不要天天吃,因為如果天天吃,那麼裡面的有些物質積在我們的身體里,對我們的胃有些害處。
好的,這道好吃健康的豆腐丸子就做好了,最後要提醒您,大家都知道的「小蔥拌豆腐」其實不是一道健康的菜,因為豆腐和小蔥放在一起會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草酸鈣,吃多了會形成膽結石。
補鈣食品——雪裡蕻
小時候,我聽說了「雪裡蕻」這個菜名,覺得很是嚮往,想像中是埋在雪裡露出一點點的紅色的菜,後來見到了有些失望,但覺得味道很不錯,現在我知道了。這雪裡蕻竟然還是補鈣的食物。一般來說,我們見到的雪裡蕻都是腌好的鹹菜,所以在做菜之前要用水泡它。
最後我們要提醒您:中醫認為,雪裡蕻是發物,所以如果您現在正在患潰瘍,或者體熱最好就不要吃了。
補鈣蔬菜——圓白菜、黃豆
一提起補鈣,人們總會想到牛奶。可是,有研究發現:某些蔬菜在預防骨質疏鬆方面也有益處。常吃這些綠色蔬菜同樣能夠補鈣壯骨。
有資料表明,烹調過的圓白菜,它裡面含有的鈣比牛奶的還多。所以,需要補鈣的人在飲食中可以多吃一些圓白菜。
雖然圓白菜含鈣豐富,可是我們在烹飪過程中要盡量減少鈣的損失。比如說,烹飪時間最好短一些,下鍋前,菜不能切得太碎。
補鈣
【飲食療法】
方1 赤小豆適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許溫服之,本方適用於活血化瘀期。
方2 豬骨頭1000克,黃豆250克,加水小火燒爛,加鹽姜調味分飲食之。
方3 豬脊骨一具,洗凈,紅棗120克,蓮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燒爛,加姜鹽調味分多次飲之。
方4 鮮湖蟹2隻,取肉(帶黃),待粳米粥熟時,入蟹肉,再加以適量生薑、醋和醬油服食,常服。
方5 烏雄雞1隻(約500克),去皮毛內臟,洗凈,「三七」5克切片,納入雞肚中,加少量黃酒,隔水清燉,熟後用醬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黃芪30~60克,濃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當歸20克,黃芪100克,嫩母雞1隻,加水同煮湯食用。
方8 紫丹參50克,洗凈,加水煮,取汁,其汁與豬長骨1000克、黃豆250克同煮,待爛熟,加入少量桂皮、鹽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搗爛,熱黃酒沖服250克,余渣敷患處,約半日「各各」有聲即好。用於骨折接骨。
【禁忌食品】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於長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少吃無妨。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4)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卧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不必顧慮重重。
(6)忌過食白糖 大量攝取白糖後,將引起葡萄糖的急劇代謝,從而產生代謝的中間物質,如丙酮酸、乳酸等,使機體呈酸性中毒狀態。這時,鹼性的鈣、鎂、鈉等離子,便會立即被調動參加中和作用,以防止血液出現酸性。如此鈣的大量消耗,將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同時,過多的白糖亦會使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這是因維生素B1是糖在體內轉化為能量時必需的物質。維生素B1不足,大大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亦影響功能的恢復。所以,骨折病人忌攝食過多的白糖。
(7)忌長期服三七片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8)骨折禁飲果子露。
牛奶 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 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吸收,因此,牛奶應作為補鈣的主要來源。
大豆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製品也是補鈣良品。
海帶和蝦皮 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還能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蝦皮含鈣量更高,25 克就有500毫克。
動物骨頭 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可以榨碎,加醋文火慢煮,還可加黃豆、姜鹽等。
疏菜 疏菜中也有許多高鈣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這些綠葉疏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補鈣400毫克。
芝麻 芝麻是老年保健良品,也是補鈣的來源,可適量服用。芝麻醬含鈣量也很高,稀飯、面湯及涼拌菜都可加點芝麻醬,進行補鈣。
鈣攝入人體後,在體內的吸收利用是一個復雜的難題。就是最易消化吸收的牛奶,鈣的吸收率也只有50%,其他的含鈣食物吸收率更低。維生素D能調節體內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利用。維生素D的來源,一是靠人體接受室外陽光紫外線的照射在體內合成;二是靠食物。除魚肝油外,其他食物含量極低。唯有香菇富含維生素D,每克就含維生素D40國際單位。但是,必須經室外陽光照曬,但因照曬的效果會逐日減退,所以存放一個月後應重復照曬。每天只需服3—5克即可,切碎水煎或沖服,也可加入稀飯、菜湯中食用。多吃點醋和發醇麵食也有助鈣的吸收。
⑧ 骨折了多久才能完全康復大神們幫幫忙
左示指遠節指骨骨折?這個部位的閉合骨折如指甲完整,一般不需要特殊固定,待其自行癒合。骨折癒合的時間,這個涉及到患者年齡、骨折的程度以及骨折癒合的分期;骨折癒合分為4期:1、血腫激化期,約2-3周;2、骨痂形成期,約4-8周;3、骨性癒合期,約在骨折後8-12周;4、骨痂改造塑形期,約12到18周。所以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是有一定道理的。 查看原帖>>
⑨ 骨折術後訓練,都會分幾期
骨折的人當下是很難受的,但是骨子是可以恢復的,一般來講骨折是需要三個時期來恢復。
根據醫囑所知,骨折手術之後一般需要早中後這三個康復階段才能逐漸變得完好。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三個時期的注意事項。
早期
骨折手術之後,患者需要多休息,能不動就不動,這是為了保護骨頭以及維持骨頭周圍肌肉的正常收縮,如果前期休息得不好,可能在後期出現肌肉萎縮。
這就是骨折手術之後患者需要經歷的三個階段。後期之後患者一般都能夠痊癒了。
⑩ 骨傷如何分前期、中期、後期腿骨折外傷各期用什麼葯最好
多吃點好吃的增加營養 多鍛煉肌肉防止萎縮 治療骨折的葯物基本一樣。按拍片子時間來講,骨折至一個半月算前期,至3個月算中期,剩下算後期,在後就是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