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通任督二脈方法

如何通任督二脈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22 14:59:44

❶ 怎樣打通任督二脈

這個是網上摘抄的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
1. 方法。做好練功准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2. 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准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煉慢慢就會好了。
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
1. 方法。當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就可意息相隨,自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丹田,不可操之過急。用力太大產生高熱也不舒服。
2. 時間。依法每天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鍾或半個小時,十天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3. 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第三步,凝神調息守丹田。
1. 方法。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2. 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 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患有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人,都有好轉。通過練功不斷的給腸胃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一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堅持鍛煉,自然痊癒。
第四步,通督勿忘復勿肋。
1. 方法。原則上還是按照第三步操作,真氣沿督脈上行的時候,意識應該跟隨上行的力量。這就是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去導引。這就是勿肋。
2. 時間。每天練功次數可適當增加,每次的時間也應延長到四十分鍾或一小時左右。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通督的時間和力量不可能一樣。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而且力量很猛,震動很大。有的人通督時間稍長,並且力量也不大。大多數在十天左右通督。
3. 效果。通督之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但不可有意追求,一呼一刻形成任督循環,養生界稱此為「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是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以康復。因練功經絡通暢,有些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明顯。一般情況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就是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與識神對立。識神是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和識神是體和用的關系,元神為體,識神為用。第四步功已通督脈,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不斷得到補充。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製作用。
1. 方法。原則上還是守下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後各個經脈相繼開通。如果頭頂百會穴(上丹田)處有活動力量,也可以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這叫「有欲觀竅,無欲觀妙」。
2. 時間。每天三次,或更多些,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說時間越長越好。大約一個月左右,身體內的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下丹田和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的現象。
3. 效果。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是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的越明顯活潑,對全身的生理生活機能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因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減少甚至避免,原有的沉痾痼疾也可以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煉,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益壽延年的效用。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❷ 怎樣打通任督二脈

小周天功
●真氣運行法
這是一種分階段逐步打通任督脈的功法。這個功法的最大優點是每個階段都有具體方法可循,一步有一步功,一步有一步理,好學易記。
真氣運行法共五步:
(1)呼氣注意心窩部。入坐後,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接著,用耳細聽呼氣,使不發出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念。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此步每日早中晚各練1次,每次20分鍾。·練到3~5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10天左右每呼氣即感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第一步功即告完成。
(2)意息相隨丹田趨。第一步完成後,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自然向小腹(丹田)推進。但不可用力過度,操之過急。每日3次,每次25分鍾或半小時,10天左右可氣沉丹田。真氣到達小腹時,往往感覺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由於脾胃、大小腸、膀胱、腎等功能都隨之改善,一般都能增進食慾,使大小便異常現象得以改善。
(3)調息凝神守丹田。當下丹田有明顯氣感時,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再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即「少火生氣」。這一階段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需用時間較長,一般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開始小腹內形成氣丘,40天左右可感小腹充實有力,並向下游動,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部發熱。此時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真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疾患都應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患慢性肝炎者,肝功能也會有明顯好轉。
(4)通督忽忘復勿助。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時,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意識隨之上行(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識向上導引(勿助)+上行的快慢取決於丹田的力量。若實力不足,它就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再充實,自然繼續上行。若急於通關,努力導引,會和丹田力量脫節,無異於揠苗助長。練此步功時每日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數,每次時間也應延長到40—60分鍾。通督時間一般在1周左右(因人而異)。
通督脈是一個飛躍,也是加深功夫的關鍵性進步。過去把這一段叫「積氣沖關」(即尾閶、夾脊、玉枕三關),也稱「後天返先天」,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命門處感覺真氣活躍,即「腎間動氣」。未通之前,常感背部向上拔狀,頭部周圍拘緊,有時沉悶不適,這皆是必有的現象。督脈通暢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形成任督循環,即所謂「小周天」。這時就能體會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感覺了。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以得到明顯改善;有的因經絡不通而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一般人則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判若兩人。
(5)元神蓄力育生機。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而在通督以後,各個經脈都相繼開通。如頭頂百會穴處出現有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每日3次,每次]小時或更長一些.越長越好。1月左右,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有下丹田與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這期間,渾身常有似電流竄動,皮膚發麻發癢,有似蟲爬行,眉心鼻骨緊張,嘴唇麻緊,身體時熱時涼,皮膚隨呼吸而開合,吸則收,呼則放,有時輕浮飄渺,有時重如泰山,有時無限高大,有時極度縮小,有時身軀自發運動。這些感覺都是經絡暢通、內呼吸旺盛、真氣活躍的表現。坐到極靜時,以上諸象消失,鼻息微微,若存若無,而內行的真氣越加集中旺盛,靈動活潑,明朗愉悅,非常爽快。在丹田則如水涵珠,在百會則如月華涌現。這種境界都是真氣充足,生物電集中的表現。至此境界,原有的沉療痼疾也可得到改善或痊癒,並能益壽延年。
以上五步應循序漸進,但又是互相聯系不能分割的統一體。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後一步是前一步的必然趨勢。不管哪一步,都以集中真氣,貫通經絡,實現真氣運行為目的。整個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二、三步主要是調整呼吸推運真氣,使之集中於下丹田,叫做「煉精化氣」,為初級階毆;第四步是把下丹田積足的真氣,沖通督脈逆運而上,直達腦海,恢復和增強大腦的功能,稱為「煉氣化神」,為中級階段;第五步以後,功夫純熟精煉,經絡暢通無阻,練功中產生的各種觸動現象也逐漸平靜,入靜更深,表現為清清靜靜,心如止水的樣子』匕階段稱為「煉神還虛」,屬於真氣運行的高級階段。

❸ 怎樣打通人體任督二脈

小周天功
●真氣運行法
這是一種分階段逐步打通任督脈的功法。這個功法的最大優點是每個階段都有具體方法可循,一步有一步功,一步有一步理,好學易記。
真氣運行法共五步:
(1)呼氣注意心窩部。入坐後,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接著,用耳細聽呼氣,使不發出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念。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此步每日早中晚各練1次,每次20分鍾。·練到3~5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10天左右每呼氣即感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第一步功即告完成。
(2)意息相隨丹田趨。第一步完成後,就可以意息相隨,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地自然向小腹(丹田)推進。但不可用力過度,操之過急。每日3次,每次25分鍾或半小時,10天左右可氣沉丹田。真氣到達小腹時,往往感覺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增多。由於脾胃、大小腸、膀胱、腎等功能都隨之改善,一般都能增進食慾,使大小便異常現象得以改善。
(3)調息凝神守丹田。當下丹田有明顯氣感時,就可以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再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即「少火生氣」。這一階段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需用時間較長,一般每日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開始小腹內形成氣丘,40天左右可感小腹充實有力,並向下游動,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腰部發熱。此時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真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疾患都應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患慢性肝炎者,肝功能也會有明顯好轉。
(4)通督忽忘復勿助。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時,即沿脊柱上行。在上行的時候,意識隨之上行(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識向上導引(勿助)+上行的快慢取決於丹田的力量。若實力不足,它就停下來,待丹田力量再充實,自然繼續上行。若急於通關,努力導引,會和丹田力量脫節,無異於揠苗助長。練此步功時每日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數,每次時間也應延長到40—60分鍾。通督時間一般在1周左右(因人而異)。
通督脈是一個飛躍,也是加深功夫的關鍵性進步。過去把這一段叫「積氣沖關」(即尾閶、夾脊、玉枕三關),也稱「後天返先天」,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命門處感覺真氣活躍,即「腎間動氣」。未通之前,常感背部向上拔狀,頭部周圍拘緊,有時沉悶不適,這皆是必有的現象。督脈通暢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形成任督循環,即所謂「小周天」。這時就能體會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感覺了。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酸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神經官能症狀都可以得到明顯改善;有的因經絡不通而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一般人則表現為精力充沛,身體輕捷,判若兩人。
(5)元神蓄力育生機。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而在通督以後,各個經脈都相繼開通。如頭頂百會穴處出現有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每日3次,每次]小時或更長一些.越長越好。1月左右,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有下丹田與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這期間,渾身常有似電流竄動,皮膚發麻發癢,有似蟲爬行,眉心鼻骨緊張,嘴唇麻緊,身體時熱時涼,皮膚隨呼吸而開合,吸則收,呼則放,有時輕浮飄渺,有時重如泰山,有時無限高大,有時極度縮小,有時身軀自發運動。這些感覺都是經絡暢通、內呼吸旺盛、真氣活躍的表現。坐到極靜時,以上諸象消失,鼻息微微,若存若無,而內行的真氣越加集中旺盛,靈動活潑,明朗愉悅,非常爽快。在丹田則如水涵珠,在百會則如月華涌現。這種境界都是真氣充足,生物電集中的表現。至此境界,原有的沉療痼疾也可得到改善或痊癒,並能益壽延年。
以上五步應循序漸進,但又是互相聯系不能分割的統一體。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後一步是前一步的必然趨勢。不管哪一步,都以集中真氣,貫通經絡,實現真氣運行為目的。整個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二、三步主要是調整呼吸推運真氣,使之集中於下丹田,叫做「煉精化氣」,為初級階毆;第四步是把下丹田積足的真氣,沖通督脈逆運而上,直達腦海,恢復和增強大腦的功能,稱為「煉氣化神」,為中級階段;第五步以後,功夫純熟精煉,經絡暢通無阻,練功中產生的各種觸動現象也逐漸平靜,入靜更深,表現為清清靜靜,心如止水的樣子』匕階段稱為「煉神還虛」,屬於真氣運行的高級階段。

❹ 怎樣打通任督二脈最簡單的方法

叩首叩手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一)

叩首顧名思義就是磕頭,有人說磕頭也是鍛煉嗎?那當然,磕頭還是道家修身密法之一呢!

「學道本無門,叩首先有益」。但是咱們練的叩首不是頭碰地,而是頭叩手背。就象是我們趴在桌上打盹時將額頭壓在手背上的感覺。也就是說怕我們的額頭直接磕在地板上會疼痛受傷,用手墊著。這樣額頭撞在手背上,既不會因接觸面太軟而無效,也不會覺太硬而受傷。

然後按拜佛叩頭的樣子。以額頭部分(鼻根至前發際線)撞擊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異,本著由輕而重的原則。抬頭再叩時要有一個頭後仰的動作。十五次為一小節。接著從鼻根到下巴輕輕「撞揉」手背,反復十次為一小節。「撞揉」時面部始終與手背相貼進行(「撞揉」時頻率要快,如震顫一般)。兩節為一組,動作完成。若覺不過癮,可再作兩組。

做完此功後,可使任督二脈在頭部順接。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

二、震動尾閭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二)

雙腿盤座,有些人說我盤不上,咱們這個功盤不上正好。雙腳微盤能交叉即可,然後用腳掌外緣骨用力往起站立。(站的過程中膝蓋不可觸地)。剛站一點有人說不行,站不起來,沒關系,這個功法本來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來,只要臀部離地10至30厘米之間就行。由於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時整好使尾骨撞擊地板。這個動作就完成了,這種撞擊面積較大,所以安全無痛,但為保萬無一失。開始時臀部可墊棉墊。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幫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動尾骨。使任脈會陰穴與督脈長強穴得以順接。這是打通任督二脈的關鍵一步。

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同出於胞中,終點都在口中,並無直接相連。道家有修身打坐這門學問,主張的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如盤腿靜坐,指端相接,配合呼吸導引經脈氣血,達到修身養性、益壽延年的功效。
在任督二脈修煉方面,有主張打坐期間通過舌頂上齶達到讓任督二脈相續的目的。通過意念,導引氣血的流通。
氣血在任督二脈中循環運行一周,也就是任督二脈被打通,這種現象稱為「小周天」,相對於流周十四經脈的「大周天」來說,小周天更容易完成。
打通任督二脈完成小周天,一身陰陽氣血就得以完滿調控。除了打坐這種方法,對於普通人來說怎麼能夠打通任督二脈呢?
穴位是經脈上的關鍵點,也就類似於開關這類道路節點,所以方法的關鍵還是在於穴位。家庭可以通過艾灸和穴位按摩得以實現。
穴位按摩以下穴位:百會、印堂、大椎、至陽、命門、中脘、關元、膻中、天突。配合拿五經,即五指微微分開從前額往後枕部做梳頭狀。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穴可操作3——5次。對於舒緩緊張性頭痛、焦慮症,放鬆心情有很好作用。
艾灸常用穴位:督脈長蛇灸,關元、氣海、神闕、中脘、命門、大椎。對於虛性疾病,如怕冷、嘔吐清水、貧血、陽痿、遺精、月經量少等均有療效。

❻ 請問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是兩條涉及長壽的經脈!欲要獲得長壽,必須打開任督二脈間的斷脈!在歷史上打開任督二脈者只有一人,那就是印度的靜樹大師,而中國武林歷史上沒有任何人打開過任督二脈!凡與此相關的傳言純屬文人墨客之杜撰。 靜樹大師生於中國北宋同時期的印度,是個讀書人,知識淵博,30餘歲投身於印度所羅門王教習武。 靜樹大師一生跨躍了中國的宋、元兩代,一直活到明朝!晚年隻身一人登上珠峰;據靜樹大師後代的家人講,靜樹大師連續在珠峰上70~80年,一年下山一次,喝點水,以後再也沒下山,前後活了三百多歲。 在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至今許多人都知道歷史上曾有這么一位奇人。中國的武林師祖明朝金世義與靜樹大師是同一時代的人,兩人是朋友,互相崇拜,互相敬仰,但是師祖金世義沒有打開任督二脈。西方探險者攀登珠穆朗瑪峰,說是為了挑戰人體極限,搞科學實驗,其實其中許多人登峰的目的,是為了尋找峰頂上靜樹大師的骨駭。 接通任督二脈之間的阻礙就在斷脈上!斷脈在前胸劍突下內至與此相對的後背胸椎內,脈管內是一腔死血,粗約1-1.5mm,長有60-70mm;腔內的死血在精血結合成胎後就存在!每個人都存在這一腔死血(牛馬驢,連豬狗羊也同

❼ 如何打通任督二脈

任督二脈 以人體正下方雙腿間的會陰穴為起點,從身體正面沿著正中央往上到唇下承漿穴,這條經脈就是任脈;督脈則是由會陰穴(也有人說是長強穴)向後沿著脊椎往上走,到達頭頂再往前穿過兩眼之間,到達口腔上顎的齦交穴。任脈主血,督脈主氣,為人體經絡主脈。任督二脈若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進而能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循環。任督二脈在中醫診脈與道家導引養生上相當重要,同時也因武俠小說里渲染與誇張的描述,如可藉由武功高強之人打通自身的任督二脈等,任督二脈一旦被打通,武功即突飛猛進,故也成為一般人最為熟知的氣脈名稱。任督兩脈原屬於奇經八脈,因具有明確穴位,醫家將其與十二正經脈合稱十四正經脈。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也就是說,任督兩脈分別對十二正經脈中的手足六陰經與六陽經脈起著主導作用,當十二正經脈氣血充盈,就會流溢於任督兩脈;相反的,若任督兩脈氣機旺盛,同樣也會循環作用於十二正經脈,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
奇經八脈是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的總稱。它們與十二正經不同,既不直屬臟腑,又無表裡配合關系,其循行別道奇行,故稱奇經。其功能有:1、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2、對十二經氣血有蓄積滲灌等調節作用。
任脈,行於腹面正中線,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陰及陰維脈交會,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故稱:"陰脈之海"。任脈起於胞中,與女子妊娠有關,故有"任主胞胎"之說。
督脈,行於背部正中,其脈多次與手足三陽經及陽維脈交會,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行於脊里,上行入腦,並從脊里分出屬腎,它與腦、脊髓、腎又有密切聯系。
經絡循行

01、
任督二脈經絡巡行
任督二脈經絡巡行
起於中極之下
02、
以上毛際,循腹里
03、
上關元,至咽喉
04、
上頤循面入目
05、
屬陰脈之海也
以上為難經第二十八難中的經絡循行描述
01、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
02、
以上毛際
03、
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
04、
上頤循面入目
督 脈
經 絡 循 行
01、
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里
02、
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
03、
屬陽脈海也
以上為難經?第二十八難中的經絡循行描述
01、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02、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03、
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04、
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
05、
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
06、
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07、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08、
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
09、
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打通方法

至於「打通任督二脈」,可從中醫與道家導引養生的角度分別探討。中醫的觀點可從《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了解十二經脈與任督兩脈的循環次第。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開始,依次循環到肝經;再由肝經入胸,上行經前額到頭頂,再沿督脈下行至尾閭,經陰器而通任脈上行,然後再迴流注入肺經。《營氣篇》說:「此營氣之所行,逆順之常也。」這是醫經所述,任督之氣在人體運行的自然規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兩脈本來就是通的,何須打通任督二脈? 以道家導引養生的觀點,所謂「通任督」也就是通三關(尾閭、夾脊、玉枕)、行「周天」運轉之意。道書《太平經》認為,人的壽命極限為上壽一百二十歲,只要以導引內丹的訓練,從「逆」的方向上奪天地之造化,凝練精、氣、神,提高生命品質,就可挑戰年壽極限,延長生命。
所謂「逆」,是指督脈由會陰起經背脊三關而達頭頂百會,再由身前任脈而下丹田,此稱為周天,正好與上述醫家所提的經脈循行途徑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氣鍛贊,將先天之精與後天之氣(水榖精微)結合凝練成「」,而稱為「葯」,此即練精化,又為「初關」;爾後再進入大周天練氣化神階段,謂之「中關」;最後再進入大定階段,達「上關」之練神還虛,而入道體。其中周天的運行以任督兩脈為主,這種後升前降的機制,稱為升陽火而降陰符,即為打通任督二脈。初關為九月關、中關為十月關、上關為九年關,可見修練之不易。不過,這個修練脈絡,卻清楚標示從身體到心靈、從有形到無形、從物質到靈性的質變過程,是具體可循的。至於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脈」的可能性,經典中雖確實可見內功深厚的道士「布氣」之說,即發放外氣為人治病,但除了武俠小說,正典中未曾見到以外氣打通任督二脈之說。布氣治病,是在當時醫學環境條件下,面對疾病的無奈對策;當今醫療科技已百倍於布氣之功效,若說藉由外力就能輕易打通任督二脈,應屬誇張之詞。醫家與道家對任督兩脈行徑的說法,就我個人練功的心得,其差異可從順腹式呼吸與逆腹式呼吸的鍛贊區隔。經書說「順成人,逆成仙」,即督脈上行而任脈下行。只要練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體原氣,女子以練任脈為主,盈其血,男子以練督脈為主,盈其氣;並從「調心」、「入靜」著手,河車倒轉,而使身形固養,任督兩脈氣機通暢,所謂性命雙修,即此是也。
中醫與道家自古就有打通人體任督二脈的具體翔實的修煉路徑方法,中醫有唐代101歲的孫思邈祖師流傳下來的攝養訣學,也即現代用名任督通脈學的打通任督二脈的修煉法。道家則有內丹術,內丹術又分南派與北派,南派以張伯端的內丹術為妙,北派以王重陽的內丹術為旨。均為能確實打通任督二脈的修煉法。
歷史傳說

❽ 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

依道家的說法,任督二脈是人體陰陽溝通循環的主要渠道。它的初級功法「小周天」就是從更深的層次打開任督二脈,使陰陽二氣升降往返,暢通無阻,使生命保持動態的平衡。具體作法是:將心火置於腎水之中,意守臍下三寸,如月映水,使陽氣在腎水中凝聚之後,循督脈自然升發,上至頭頂泥丸,化陰精而沿任脈下行,降歸腎元,周而復始。周天常通的人,一般是不會犯什麼病的。對於心腎不交,任督不合,有升不降的病人,中醫有一妙方,僅川連、肉桂二味。川連性寒,人心經,能降心火,化陰氣為陰水,使之下行;肉桂性溫,人腎經,能將任脈下行之陰水溫化,收入腎本,轉為陽氣重新生發。

❾ 怎樣用最簡單的方法打通任督二脈的呢

最簡單有效,一看就會的方法:
預備式:兩腳開立大於肩寬的兩倍,兩膝彎曲,坐胯松腰,成馬步蹲樁。同時兩臂從體側緩緩上舉,手心向上,直臂舉至頭頂上方時,反掌相合,慢慢下落,合掌當胸,略停片刻。然後按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拇指的順序逐對分開,雙手放下,垂於體側,並步直立,松靜站好。
正功: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從體兩側向上平舉,上舉時手心向下。轉腕,手心向前,呈弧形向胸前合攏中指相接,其餘指頭放鬆伸直,手心轉向胸,目光注視中指相接處。兩掌拉開,手勢不變,兩中指相距15厘米左右。接著連續均勻緩慢地使兩手打開又靠攏,中指拉開又碰上。開始吸氣,合時呼氣。
收勢:兩手合掌松靜站立,半分鍾後,兩手分開側平舉,手心向上,緩緩向上環抱,至頭頂時垂腕手心向下,十指相對,沿身前中線慢慢下壓至腹前。如此連做三次,目光平視遠方收功。

❿ 如何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脈

打通任督二脈的方法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1.方法。做好練功准備,放鬆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內守,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2.時間。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固定時間練功,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更有幫助。沒有固定的時間也不要緊,只要抽空抓緊練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練習三次,每次二十分鍾。如認真操作,一個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3.效果。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准確,有的同志會感到頭暈,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齶等,這都是自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按要求堅持鍛煉慢慢就會好了。第二步,意息相隨丹田趨。1.方法。每次呼氣都從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下丹田。2.時間。每天依法練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鍾或者半個小時,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3.效果。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丹田周圍的臟器,如大小腸、腎、膀胱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會感到食慾增進;大小便異常現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三步,凝神調息守丹田。1.方法。呼氣注意丹田,但要避免過份用力呼氣往下送,以造成丹田發熱太過,耗傷陰液。2.時間。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時以上。這一段是培養丹田實力階段,需要時間較長,一個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3.效果。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通任督二脈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窗解決方法賓士 瀏覽:432
嬰兒車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64
心理醫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277
電腦qq視頻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5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瀏覽:378
解決商業倫理問題的方法 瀏覽:101
祛除臭蟲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479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
小林退熱貼使用方法貼哪裡 瀏覽:913
小天鵝洗衣機70公斤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319
東莞治療痤瘡的方法 瀏覽:230
芥菜種植時間和方法 瀏覽:972
世界上最簡單的炒股方法 瀏覽:317
男士戴項鏈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39
雞蛋的正確方法 瀏覽:176
大疆無人機鑒別方法 瀏覽:632
化學反應中常用方法 瀏覽:579
失眠做夢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180
液相色譜分析方法通則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