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內照明照度怎麼計算
利用系數法計算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積(m2)
(適用於室內或體育場的照明計算)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維護系數:一般取0.7~0.8
舉例
1:
室內照明:
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2500×3×9)×0.4×0.8÷4÷5=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流明計演算法
又稱為「利用系數法」
此方法用於計算平均照度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區域面積
適用於室內,體育照明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1.
燈具的照度分布
2.
燈具效率
3.
燈具在照射區域的相對位置
4.
被包圍區域中的反射光
維護系數MF=(LLD)X(LDD)一般取0.7~0.8
舉例
1:室內照明,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CU×MF/面積
=(2500×3×9)×0.4×0.8÷4÷5=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② 什麼是照度怎樣計算
照度(Luminosity)指物體被照亮的程度,採用單位面積所接受的光通量來表示,表示單位為勒[克斯](Lux,lx) ,即 1m / m2 。 1 勒[克斯]等於 1 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勻分布於 1m2 面積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為標准,若傾斜照射則照度下降。
照度的計算
照度的計算方法,有利用系數法、概算曲線法、比功率法和逐點計演算法等。
(一)利用系數法
1.利用系數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數(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與全部光源發出的光通量之比來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數u與下列因數有關:
1).與燈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線有關。
2).與燈具懸掛高度有關。懸掛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數也越高。
3).與房間的面積及形狀有關。房間的面積越大,越接近於正方形, 則由於直射光通越多,因
此利用系數也越高。
4).與牆壁、頂棚及地板的顏色和潔污情況有關。顏色越淺,表面越潔凈, 反射的光通越多,
因而利用系數也越高。
2.利用系數的確定
利用系數值應按牆壁和頂棚的反射系數及房間的受照空間特徵來確定。房間的受照空間特徵
用一個「室空間比」(room cabin rate,縮寫為RCR)的參數來表徵。
如圖8-12所示,一個房間按受照的情況下不同,可分為三個空間:最上面為頂棚空間,工作面以下為地板空間,中間部分則稱為室空間。對於裝設吸頂燈或嵌入式燈具的房間,沒有頂棚空間;而工作面為地面的房間,則無地板空間。
室空間比 RCR=5hRC(l+b)/lb:
式中 hRC --室空間高度;
l---房間的長度;
b--房間的寬度。
根據牆壁、頂棚的反射系數(參看錶8-1)及室空間比RCR,就可以從相應的燈具利用系數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數。
3.按利用系數法計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於燈具在使用期間,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漸降低,燈具也要陳舊臟污,被照場所的牆壁和頂棚也有污損的可能,從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減少,所以在計算工作面上的實際平均照度時,應計入一個小於1的「減光系數」。因此工作面上實際的平均照度為
Eav=uKnφ/A
式中 u____利用系數;
K____減光系數(亦稱維護系數),參考值如表8-3所列;
n____燈的盞數;
φ____每盞燈發出的光通量;
A____受照房間面積。
③ 普通LED燈具怎麼計算照度
照度計算方法
利用系數法
此方法用於計算平均照度 =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區域面積
利用系數: 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1、燈具的照度分布
2、燈具效率
3、 燈具在照射區域的相對位置
4、 被包圍區域中的反射光
維護系數MF=(LLD)X(LDD)一般取0.7~0.8
平均照度(Eav)= 單個燈具光通量Φ×燈具數量(N)×空間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K)÷地板面積(長×寬) 唯一需要知道的是,LED的一些參數,比如其光束角一般是120度。
光效來說,好的燈理論為100lm/W,100瓦的白熾燈大概為1200lm,也就是說,大概12W的LED燈的光通量就相當於一盞100瓦的白熾燈,這也就是節能的由來。當然實際上只是理論,具體的還要考慮到LED的電源部分損耗,光熱發散損耗,還有光衰等等。
(3)照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燈具的功率來推算照度:
1、照射距離跟發光角度關系很大,角度越小光線就越聚,照射距離也越遠,功率大小可以大概判斷出燈的亮度。
2、一般24W的大功率60度角估計能照15米左右,30度能照射20米開外,用反光杯聚光可以找30米以上。
3、表明照明器材將電能轉化為光能的能力越強,即在提供同等亮度的情況下,該照明器材的節能性越強;在同等功率下,該照明器材的照明性越強,即亮度越大。越高的建築就選用更大功率的投光燈。
4、目前市面上常用的LED投光燈基本上是選用1W大功率LED(每個LED元件會帶有一個由PMMA製成的高光效透鏡,其主要功用是二次分配LED發出的光,也就是二次光學)
④ 照度怎麼計算
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積(㎡)(適用於室內或體育場的照明計算)。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維護系數:一般取0.7~0.8。
舉例:
(1)室內照明: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2500×3×9)×0.4×0.8÷4÷5 =1080 Lux
(2)體育館照明:20×40米場地,使用POWRSPOT 1000W金鹵燈60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105000×60)×0.3×0.8÷20÷40 =1890 Lux
(4)照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照度標准值按0.5、1、3、5、10、15、20、30、50、75、100、150、 200、300、500、750、1000、1500、2000、3000 、5000lx 分級。lx(勒克斯)為照度單位。
照度標准值分級以在主觀效果上明顯感覺到照度的最小變化,照度差大約為1.5倍,該分級與CIE國際發光照明委員會標准《室內工作場所照明》S008/E--2001的分級大體一致。
夏季在陽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強度可達6萬~10萬lx,沒有太陽的室外0.1萬~1萬lx,夏天明朗的室內100~550lx,夜間滿月下為0.2lx。
白熾燈每瓦大約可發出12.56 lx的光,但數值隨燈泡大小而異,小燈泡能發出較多的流明,大燈泡較少。熒光燈的發光效率是白熾燈的3~4倍,壽命是白熾燈的9倍,但價格較高。
⑤ 室內照明照度怎麼計算
照明計算有如下的計算方法有1.平均照度的計算(利用系數法、概算曲線法)2.點光源照度的計算3.線光源照度的計算4.面光源照度的計算亮度的計算
室內照明建議採用平均照度的計算(利用系數法),具體計算方法是:
Eav=NφUK/A
式中Eav——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
φ——光源光通量,lm;
N——光源數量;
U——利用系數;
A——工作面面積,m2;
K——燈具的維護系數,
該方法考慮了由光源直接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和經過室內表面相互反射後再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利用系數法適用於燈具均勻布置、牆和天棚反射系數較高、空間無大型設備遮擋的室內一般照明,但也適用於燈具均勻布置的室外照明,該方法計算比較准確。
應用利用系數法計算平均照度的步驟:
第一步填寫原始數據;
第二步計算空間比;
第三步求有效頂棚空間反射比;
第四步計算牆面平均反射比;
第五步查燈具維護系數;
第六步由利用系數表查利用系數(廠家樣本或查照明設計手冊第四章的表);
第七步計算平均照度。
⑥ 怎麼計算房間的照度和應該放多大照度的燈具呀 計算公式是什麼
平均照度(Eav) = 光源總光通量(N*Ф)*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MF) / 區域面積(㎡)。
(適用於室內或體育場的照明計算)。
利用系數: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維護系數:一般取0.7~0.8。
舉例1:
室內照明:4×5米房間,使用3×36W隔柵燈9套,
平均照度=光源總光通量×CU×MF/面積=(2500×3×9)×0.4×0.8÷4÷5 =1080 Lux
結論: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6)照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假設像住宅那樣整體照度應該在100勒克斯(lx)的情況,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會對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話,情況就不同了。
假設路面照度必須在20勒克斯(lx)的情況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話,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頻發。商店也是一樣,例如,商店的整體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由於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燈具數量和電量就會增加,並在經濟上造成影響。
⑦ 20W的LED燈的照度是多少流明這個怎麼算
80~100流明/瓦。LED日光燈一般光效可以做到>80LM/W,LED球泡燈一般也能做到>75LM/W。
照度計算方法:利用系數法
此方法用於計算平均照度 =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區域面積
利用系數: 一般室內取0.4,體育取0.3
1、燈具的照度分布
2、燈具效率
3、 燈具在照射區域的相對位置
4、 被包圍區域中的反射光
維護系數MF=(LLD)X(LDD)一般取0.7~0.8
平均照度(Eav)= 單個燈具光通量Φ×燈具數量(N)×空間利用系數(CU)×維護系數(K)÷地板面積(長×寬) 唯一需要知道的是,LED的一些參數,比如其光束角一般是120度。
(7)照度的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光通量與流明
光源所發出的光能是向所有方向輻射的,對於在單位時間里通過某一面積的光能,稱為通過這一面積的輻射能通量。各色光的頻率不同,眼睛對各色光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各色光的輻射能通量相等,在視覺上並不能產生相同的明亮程度,在各色光中,黃、綠色光能激起最大的明亮感覺。
如果用綠色光作水準,令它的光通量等於輻射能通量,則對其它色光來說,激起明亮感覺的本領比綠色光為小,光通量也小於輻射能通量。
⑧ 照度應該如果計算
照度的計算方法,有利用系數法、概算曲線法、比功率法和逐點計演算法等。
(一)利用系數法
1、利用系數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數(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與全部光源發出的光通量之比來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數u與下列因數有關:
1)、與燈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線有關。
2)、與燈具懸掛高度有關。懸掛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數也越高。
3)、與房間的面積及形狀有關。房間的面積越大,越接近於正方形,則由於直射光通越多,因此利用系數也越高。
4)、與牆壁、頂棚及地板的顏色和潔污情況有關。顏色越淺,表面越潔凈,反射的光通越多,因而利用系數也越高。
2、利用系數的確定
利用系數值應按牆壁和頂棚的反射系數及房間的受照空間特徵來確定。房間的受照空間特徵
用一個「室空間比」(room cabin rate,縮寫為RCR)的參數來表徵。
如圖8-12所示,一個房間按受照的情況下不同,可分為三個空間:最上面為頂棚空間,工作面以下為地板空間,中間部分則稱為室空間。對於裝設吸頂燈或嵌入式燈具的房間,沒有頂棚空間;而工作面為地面的房間,則無地板空間。
室空間比 RCR=5hRC(l+b)/lb:
公式中
hRC,代表室空間高度;
l,代表房間的長度;
b,代表房間的寬度。
根據牆壁、頂棚的反射系數(參看錶8-1)及室空間比RCR,就可以從相應的燈具利用系數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數。
3、按利用系數法計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於燈具在使用期間,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漸降低,燈具也要陳舊臟污,被照場所的牆壁和頂棚也有污損的可能,從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減少,所以在計算工作面上的實際平均照度時,應計入一個小於1的「減光系數」。因此工作面上實際的平均照度為
Eav=uKnφ/A
公式中:
u,代表利用系數;
K,代表減光系數(亦稱維護系數),參考值如表8-3所列;
n,代表燈的盞數;
φ,代表每盞燈發出的光通量;
A,代表受照房間面積。
為了對照度的量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下面舉一例進行計算,一隻100W的白熾燈,其發出的總光通量約為1200Lm,若假定該光通量均勻地分布在一半球面上,則距該光源1m和5m處的光照度值可分別按下列步驟求得: 半徑為1m的半球面積為2π×12=6.28 m2, 距光源1m處的光照度值為:1200Lm/6.28 m2=191Lux。 同理,半徑為5m的半球面積為:2π×52=157 m2, 距光源5m處的光照度值為: 1200Lm/157 m2=7.64Lux。
⑨ 如何計算燈具照度
照度計算方法有利用系數法和逐點計演算法(包括平方反比法、等照度曲線法、方位系數法等) 兩大類,利用系數法用於計算平均照度與配燈數,逐點計演算法用於計算某點的直射照度。現將這兩種計算方法的特點及使用范圍對比如下:
利用系數法利用系數計算此法考慮了直射光及反射光兩部分所產生的照度計算結果為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計算室內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特別適用於反射條件好的房間.查概算曲線一般生產及生活用房的燈數概略計算
逐點計演算法平方反比法此法只考慮直射光產生的照度,可以計算任意麵上某一點的直射照度採用直射照明器的場所,可直接求出水平面照度等照度曲線法方位系數法,使用線光源的場所,求算任意麵上一點的照度
以上這兩種計算方法,各文章都介紹的較多了,這里不再復述。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以上兩種方法都存在計算繁瑣,建築專業條件眾多,適用范圍較小等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
利用系數法:
1.對眾多不同光照特性的控照器,僅僅靠頂棚空間比CCR中的hcc簡單劃分成兩種形式是遠遠不夠的。
2.現有頂棚有效光反射比ρcc曲線不能滿足當代建築豐富多彩的室內裝飾材料,而且維護系數的分類較粗糙。
3.它假設了工作面上所有計算點的照度均相同,無法滿足一些特殊場合照度的計算。
逐點計演算法:
其計算結果僅為最小照度值,僅適用於大面積、高凈空、維護結構反射比較低的室內空間。
在缺乏專門照明設計軟體的條件下,以上方法很難做到高精確度。隨著照明技術的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和建築裝飾的深入,照度計算已被人們廣泛關注並為科學工作者所研究。從研究動向來看,照明計算主要向兩個方面發展,其一是力求簡單迅速,經常是將計算好的在各種可能條件下的結果編製成圖表、曲線供設計人員查用,其二是力求准確。由於各種參數的不精確,計算結果有 20%至-10%的誤差是允許的。針對非研究場合及一般施工設計,真正實用的方法應該是簡便易算且有較高准確度的,比較而言,現推薦一種單位容量法或稱為簡化版利用系數法。
二、單位容量計演算法的概念及步驟
單位容量法適用於均勻的一般照明計算,它主要計算每單位被照面積所需的燈具安裝功率: W=P/S P-全部燈具安裝功率,瓦; S-被照面積,米2
或直接計算燈具數量N=E*A*φ0*C1*C2/φ,單位容量W決定於下列各種因素:需求照度E,房間面積A,單位面積每LX光通量φ0,修正系數C1、C2,照明燈具光通量Φ。
我們給出一套速查表格以便使用。表格相關說明如下:
1. 室形指數RI=W* L/H*(W L) W-房間寬; L-房間長, H-燈具至工作面高度,並據此室形指數結合燈具配光類型查表得出φ0。見附表1。
2. 室內頂棚、牆面及地面的反射系數分別為ρC、ρW、ρf,根據實際環境不同可加系數C1修正。見附表2。
3. 各燈具效率不同, 可加系數C2修正。見附表3。
附表1
室形指數 RI 直接型配光燈具 半直接型配光燈具 均勻漫射配光燈具 半間接型配光燈具 間接型配光燈具
S<0.9h S<1.3h
0.6 5.38 5.00 5.38 5.38 7.78 8.75
0.8 4.38 3.89 4.38 4.24 6.36 7.00
1.0 3.89 3.41 3.68 3.59 5.39 6.09
1.25 3.41 2.98 3.33 3.11 4.83 5.00
1.5 3.11 2.74 3.04 2.86 4.38 4.83
2.0 2.80 2.46 2.69 2.50 4.00 4.38
2.5 2.64 2.30 2.50 2.30 3.59 4.89
3.0 2.55 2.30 2.37 2.19 3.33 3.68
3.5 2.46 2.12 2.30 2.11 3.18 3.33
4.0 2.37 2.06 2.22 2.03 3.04 3.33
4.5 2.35 2.02 2.17 1.99 2.98 3.26
5.0 2.33 1.97 2.12 1.94 2.92 3.18
附註:S為燈具間距,h為燈具安裝高度
直接型照明器允許距高比分類
分類名稱 距高比s/h
特狹照型 S/h≤0.5
狹照型(深照型,集照型) 0.5<S/h≤0.7
中照型(擴散型,餘弦型) 0.7<S/h≤1.0
廣照型 1.0<S/h≤1.5
特廣照型 1.5<S/h
附表2
ρC 0.7 0.6 0.4
ρW 0.5 0.4 0.3
ρf 0.2 0.2 0.2
C1 1 1.08 1.27
附表3
燈具效率 0.7 0.6 0.5
C2 1 1.22 1.47
通過以上表格能進行計算的第一步:查出φ0, C1, C2,第二步代入所需照度E及房間面積A,第三步選擇合適的光源及其光通量。最後得出布燈數量。
三、單位容量計演算法設計實例
某廠房的尺寸為:寬X長X高=20mx50mx8m,頂棚反射比ρC=70%,牆面反射比ρW=50%,地板反射比ρf=20%,採用150W金屬鹵化物燈寬光束塊板面照明燈具,光源光通量10809lm,燈具效率72.9%,現要求室內地面平均照度為100lx,試求室內布燈數?
第一步:求室形指數RI=W* L/H*(W L),代入W=20m,L=50m,H=8m,得出RI=1.78。照明燈具為寬配光金鹵燈,屬於中照型燈具, 距高比S/h<1.0,查表1得出單位容量光通量最接近數值φ0=2.8。據燈具效率及各反射比可知修正系數C1,C2均為1。
第二步:要求照度標准E=100 lx,廠房面積A=1000m2。
第三步:光通量φ為10809lm,代入公式計算出燈具數量為N=E*A*φ0*C1*C2/φ=25.9<個>。
利用系數法首先要計算室空比、頂空比及地空比,再計算頂棚、牆面、地板有效反射比,確定利用系數加上維護系數。此法計算準確度雖較高,但步驟很繁瑣,除非用計算機編程輔助計算,否則工作量很大。而單位容量法的計算結果與採用利用系數法結果(25個)相當接近,但計算步驟要簡便許多。在實際設計中常常是燈具並不確定,需要不斷計算調整型號及位置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此法手工計算花費時間較短,因此在實際中有較廣泛的運用
⑩ 照度怎麼計算的公式裡面的參數怎麼確定謝謝!
目前,照度計算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單位容量法,第二種是利用系數法,第三種是逐點計演算法。 1、單位容量法所依據的表格由於編制的時間較早,其中的數據已不適應現在新型光源、新型燈具的需要,不能做為計算的依據。希望有關部分盡快制定新的表格。 2、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系數法。此法最關鍵是如何求得利用系數,正常情況下,燈具廠家應該提供燈具配套的幾種典型反射率下的利用系數表,供設計人員根據房間實際情況進行插值求得實際的利用系數,或者由燈具廠家提供燈具的配光分類和燈具效率,由設計人員查找萬能固有利用系數表經插值求得固有利用系數後,再與燈具的效率相乘,求得利用系數。 國內的大部分電氣軟體在求利用系數時,不太注重各空間反射面的屬性,有的軟體不設置房間各反射面材質的選取或輸入,而把頂空間、室空間、地空間的反射比放權給設計人員任意取值;有的軟體在燈具安裝高度與房間高度不同,工作面高度並非地面的情況下,錯誤地把頂空間的有效反射比,當成頂棚的反射比;把地空間的有效反射比當成地板的反射比,等等這些誤差必然導致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的誤差。 有的設計人員不願意花時間進行有關的計算,為了應付審核、審查,利用系數隨意取值,聲稱是廠家提供的;有的不管房間的具體尺寸,乾脆來個大包干,如:教室、辦公就統一取0.7,商場、超市統一取0.6,工業廠房就取0.5,這些取法都是沒有根據的!其後果將使房間的實際計算照度產生巨大誤差。 3、逐點計演算法,目前使用得不多,原因是計算比較繁瑣,要花較長的時間。但是,在求照度均勻度,校驗UGR時,非得用逐點計演算法不可。從理論而言,房間的平均照度是指當房間的計算點數值趨於無窮大時,各計算點照度的平均值。無論是用利用系數法還是用逐點計演算法,計算出房間的平均照度應該是相近的,如果用兩種方法計算出的平均照度相差很大,這說明燈具的參數有誤,或計算的公式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