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蔬菜苗怎麼育苗呢
溫床育苗溫床育苗根據人工增溫方式不同,分為釀熱溫
床和電熱溫床兩種形式。現在普遍使用的是電熱溫床育苗,它是在冷床的基礎上,通過鋪設電熱加溫線來為苗床增溫,從而能保證苗床較高而且穩定的地溫,可以培育出根系發達、植株健壯的優質秧苗。目前主要是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中使用,冬季為了加強保溫效果,還可以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
(3)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指利用各種容器進行蔬菜育苗的方法,是現代蔬菜育苗的主要方式。其最大優點在於育苗及移栽、定植時,秧苗根系能得到有效保護,不會發生損傷,定植後沒有緩苗期或緩苗期短,秧苗成活率高,植株生長旺盛。常見的育苗容器有育苗缽(營養缽)和育苗盤,生產上經常使用的育苗缽為塑料營養缽,育苗盤包括育苗穴盤和普通平底育苗盤。平底育苗盤一般只用於需要分苗的育苗生產中,如果是一次播種即成苗的應使用穴盤作為育苗容器.
(4)無土育苗所謂無土育苗,即在育苗過程中不使用土壤,而採用其他方法(營養液或基質)為秧苗提供水分和礦質營養。現在基質育苗已經普遍應用於我國蔬菜生產中,它是在營養液育苗的基礎上,以透氣性好的固體材料作為基質,利用穴盤或營養缽為容器、通過澆施含有各種必需營養元素的營養液,為秧苗供應營養和水分的二種育苗方式。無土育苗具有以下優點秧苗株體健壯,整齊一致,素質好生長迅速旺盛,能顯著縮短育苗時1司;能減輕土傳病害的危害,克服育苗中出現的連作障礙;能對育苗過程進行標准化管理重量輕,便於運輸。
(5)嫁接育苗嫁接育苗是利用不同植物體之間的親和性,把個植物體的適當部位轉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通過癒合使之成為新植物體的育苗方式。其中接到另一株植物體上的部分為接穗,承接接穗的植株為砧木。蔬菜嫁接育苗是減輕土傳病害,提高品種對環境適應性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瓜類和茄果類蔬菜,包括黃瓜、西-4瓜、甜瓜、番茄和茄子等,目前已經普遍採用嫁接育苗。嫁接的方習法有靠接法、插接法、貼接法和劈接法等,生產上可以根據不同蔬菜種類和不同嫁接要求選用不同的方法。
(6)遮陽網和防雨棚覆蓋育苗蔬菜秋延後栽培一般需要在夏季育苗,為了避免高溫、強光、暴雨和病蟲傷害蔬菜秧苗,生產上常採用遮陽網、防雨棚覆蓋育苗。夏秋季節蔬菜育苗採用遮陽網覆.蓋。
B. 插秧的方法是什麼
插秧的方法主要有3種,分別為手動插秧、機插秧、拋插秧。
1、手動插秧
(1)該方法要注意插秧深度,若深度超過5厘米,則低節位的分櫱數量較少,若超過7厘米,則之後幾乎不會出現分櫱。因此插秧時稻田的水位不能過深,水位以不露出地皮即可。
(2)稻田的硬度也是保證插秧質量的重要因素,若地塊較軟,則插秧後容易因秧苗自身的重量發生下沉情況,若地塊較硬,則插秧後容易出現飄苗的情況。
(3)插秧時以2個手指接觸地面為宜(橫著貼向地面),如此即可保證淺插秧,還能防止飄苗。
2、機插秧
(1)該方法的插秧標准為驅使插秧機時不可影響已插過的秧苗,並在汪泥汪水中正常插秧。機插秧時做到均勻出苗、四邊整齊便可有效減少空插率。
(2)插秧時,稻田四周需保留走1次插秧機的寬度,然後從外往裡進行插秧,最後再向外面及四周插秧。
(3)插秧後,需堅持「有苗就不補,缺2棵補1穴,缺1穴無需補」的原則。若本田秧苗缺1穴,通常不會對產量造成太大的影響,此時無需補太多的秧苗。
3、拋插秧
(1)使用該方法進行插秧需准備較多的秧苗,需比手動插秧多准備10%左右。拋秧時間需合理,若地塊過暄,則拋秧過深,影響分櫱;若地塊較硬,則拋秧過淺,容易倒伏。
(2)拋秧的時機以秧苗根部能夠進入土中2厘米為宜,拋秧時應向空中拋至3-5米的高度,使根部直落於地。
(3)拋秧後,每隔5米拉1條30厘米寬的作業道,再將作業道的秧苗拋至苗稀的地方,然後要梳理整個稻田內的秧苗密度,使拋秧的密度盡量一致。
插秧的季節
插秧的季節一般為夏季。以南方地區為例,早稻一般在3月份底至4月份初播種,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插秧。
中稻一般在4月份中旬播種,5月份中旬插秧;晚稻一般在6月份底播種,7月份下旬插秧。早稻、中稻、晚稻的秧齡一般不能超過1個月。
C. 什麼時候播種秧苗
水稻種植可分早、中、晚稻,種植時間大概如下:
1、早稻一般於3月底4月初播種,7月中下旬收獲;
2、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種,9月中下旬收獲;
3、晚稻一般於6月中下旬播種,十月上中旬收獲;
(3)秧苗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插秧,農村蒔秧的一種方法,又叫插田。一般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可移栽,即叫插秧。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一種新方法叫拋秧,農村普遍使用。
第一天插秧,稱為「開秧門」。主婦要備好飯菜酒肉,供家人和幫工者聚餐。餐間,每人要吃一個雞蛋,意謂「討彩頭」。蹲下去拔秧,先用縛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橫掃幾下,意謂防止「發秧瘋」。
發秧瘋即手背發腫。插秧結束,稱「關秧門」,有的戶主繞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帶回家,扔在門牆邊,說是「秧苗認得家門,豐收由此進門。」插秧結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請幫工者,稱「打散」。插秧種田時,一天三餐外,還要加兩次點心。
D. 草莓秧子怎麼種植
在進行種植之前要先備好使用的土壤,草莓適合在透氣能力好、疏鬆的酸性土裡生長。花盆最好是帶有排水孔的,且生長空間也不能太小。可以在盆底里放一層小石子,可增強透氣性。
要盡可能選擇生長狀態好的幼苗,幼苗上面最好是帶有一些根系和葉子,這樣它會更容易生長。不要傷害到草莓的根系,盡量是帶有一些土壤。
若是用幼苗種植,直接將選好的草莓幼苗放進盆土裡面,將其固定好就行了。若是用種子種植,就要將種子均勻一些的播種好,並給它覆蓋一層土壤,適當的澆水就行了。
在種植幼苗的時候,不能栽種的太深,只要將它的根部能埋進土中即可。栽種後澆透水,不要澆水太多,吸收不了是很容易爛根的。
生長環境
草莓喜溫涼氣候,草莓根系生長溫度5~30℃,適溫15~22℃,莖葉生長適溫為20~30℃,芽在-15~-10℃發生凍害,花芽分化期溫度須保持5~15℃,開花結果期4~40℃。草莓越夏時,氣溫高於30℃並且日照強時,需採取遮蔭措施。
草莓為喜光植物,但又有較強的耐蔭性;光強時植株矮壯、果小、色深、品質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採收期較長;光照過弱不利草莓生長。
草莓宜生長於肥沃、疏鬆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過於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廄肥,勤灌水,也可種草莓。
E. 大型插秧機在地里怎麼插秧。要視頻
機插秧進程中,在正常機械作業狀態下,秧苗質量和大田耕整質量是影響栽插作業質量的主要因素。1是秧苗質量。插秧機所使用的是以營養土為載體的標准化秧苗,簡稱秧塊。秧塊的標准長×寬×厚尺寸為58厘米×28厘米×2厘米。長寬度在58厘米×28厘米范圍內,秧塊整體放入秧箱內,才不會卡滯或脫空造成漏插。秧塊的長×寬規格,在硬塑盤及軟塑盤育秧技術中,用盤來控制;在雙膜育秧技術中,在起秧時通過切塊來保證規格。在適合播量下,使用盤育秧或雙膜育秧,促使秧苗盤根,保證秧塊標准成形。土塊的厚度2—2.5厘米,鋪土時通過機械或人工來控制。床土過薄或過厚會造成秧爪傷秧過量或取秧不勻。機插秧所用的秧苗為中小苗,1般要求秧齡15—20天、苗高12—17厘米。由於插秧機是通過切土取苗的方式插植秧苗,這就要求播種均勻。標准土塊上的播種量,俗稱為每盤的播種量,1般雜交稻每盤芽谷的播量為80~100g,常規粳稻的芽谷播量為120~150g。插秧機每穴栽插的株數,也就是每一個小秧塊上的成苗數,1般要求雜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1.5株,常規粳稻成苗1.5~3株,播種不均會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數差距過大。為了保證秧塊能整體提起,要求秧苗根系發達,盤根力強,土壤不散裂,能整體裝入苗箱。同時根系發達也有益於秧苗地上、地下部的調和生長,因此,在育秧階段要10分重視根系的培養。2是耕整質量。高性能插秧機由於採取中小苗移栽,因此對大田耕整質量要求較高。1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於3cm,表土硬軟適中,田面無雜草、雜物,麥草必須壓旋至土中。大田耕整後需視土質情況沉實,沙質土的沉實時間為1天左右,壤土1般要沉實2~3天,粘土沉實4天左右後插秧。若整地沉實達不到要求,栽插後泥漿沉積將造成秧苗過深,影響分櫱,乃至減產。
F. 怎樣種旱秧苗種旱秧苗的過程
床培肥的實質是提高苗床內腐殖質的含量。因為腐殖質不僅能使土壤形成較好的團粒結構,使苗床疏鬆通氣,而且由於腐殖質分解釋放出的銨態氮,在土壤內分布均勻,濃度低,肥效長,能使秧苗葉片保持較高的含氮濃度,長期維持較高的同化能力。因此,培肥的方法是施大量的稻麥秸稈和有機肥。
床土培肥以在秋冬季節施用充分腐熟而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農家肥最為理想。特別是對於新選定的苗床,尤其是在最初的2—3年,應提倡在每年的秋冬季節培育床土。
目前有一種三段(期)培肥法,分別在秋冬季、春季和播種前分三次對苗床進行培肥。秋冬季培肥用秸桿培肥,春季培肥用有機肥料,播種前培肥是在前兩期施足有機肥料的基礎上再次施用化肥。
秋冬季培肥的具體方法為:
首先,在床地四周開好深溝(50厘米以上),以利於排水。在床地面積大時,除圍溝外,還應在床地中間設置排水溝,以使雨後床地內不易積水。
其次,在初秋至晚秋將肥料(每畝苗床約用3000千克稻麥秸稈、1000—1500千克畜欄肥及150千克過磷酸鈣)分3次按下列作業方式混入到床土中: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在施肥前,將稻麥秸稈先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使用的畜欄肥要求充分腐熟,並且在翻施混合過程中要求床土與肥料充分混合均勻,肥料混入的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
培養2—3年後,培肥床土所需的肥料用量可適當減少到每畝用稻麥秸稈與畜欄肥各1500千克左右及60千克過磷酸鈣。培肥作業完成後可在苗床地上種植冬季養地作物作綠肥,在開花期將其翻入床土中,但在種植過程中,要注意除草,不能把雜草種子留在床內。在水稻育秧期外,也可在床地上種植蔬菜等,以提高苗床地的利用率及有利於床地的固定使用。
G. 水稻插秧時需要注意什麼插多深最好呢
小麥收獲後,水稻插秧工作就要陸續開展了,那麼關於插秧前後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看看下面的內容就知道了!
插秧之前看這里
結合水稻秧苗實際情況,搶抓農時,適期早栽。
1、溫度
插秧時當地氣溫穩定通過13℃,地溫14℃時開始插秧。
2、日期
結合溫度情況、插秧面積、插秧機力量、勞動力數量等因素,可適時開始試插。宿遷地區最佳插期6月10~25日,也是高產插秧期。
3、沉漿
本田沉澱要好,泥漿層不宜過厚,如果沉降不好,不管使用國產還是進口插秧機,都會導致插後秧苗自然下沉或者插秧過深,致使低位節分櫱減少,高位晚生分櫱增多,分櫱延遲,分櫱質量差,影響產量。
五、做好二次封閉除草
雜草生長快,吸收養分能力強,會與水稻爭水分、肥料、光照,影響水稻正常生長,二次封閉可選擇丙草胺、莎稗磷、苯噻醯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安全性高的葯劑,主要防除稗草、千金子、三棱草、牛毛氈、野慈姑等雜草。
H. 無人機插秧,效果好嗎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拿著無人機在玩,不過大多數人用無人機是為了娛樂,有的人用無人機進行拍照,攝影等,不過每一樣東西的用途並不是單一的,就看你如何去使用。用無人機來幫助人們插秧的視頻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那麼,無人機幫助人們插秧的效果好嗎?
一、無人機是如何幫助人們插秧的呢?
大家都知道現在機械化程度比較高,很多農活走使用機械來完成,比如在插秧的時候,很多地方都使用插秧機來插秧,這樣就給人們省了不少事,而且效率還高。但是這些秧苗從田間地頭運送的插秧機,還是需要人力來完成的。於是有人就想了一個辦法,用無人機來運送這些秧苗。人們只需要在載有秧苗的車上將秧苗裝進袋子里,然後用無人機將袋子掛在無人機上,再操縱無人機,將這些秧苗送到插秧機那邊。就完成了一次秧苗的運送。
關於“無人機插秧,效果好嗎?”這個話題,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I. 插秧的方法(要詳細一點,用先····然後····再···的方法解答)
先用左手拿秧苗,然後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再用食指和中指鉗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順著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分析:先根據給定詞彙或進行聯想,尋找關聯詞彙,再由此確定說話的主題。先了解一下插秧的過沖,再加入給的關鍵字,使寫出來的句子通順流暢。
(9)秧苗的使用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句子的寫法要點
1、完整:一個完整的句子表達單一的完整的意思。它不包含並不緊密相關的意思,也不表達本身不完整的意思。
2、連貫:句子中的詞語和部分應恰當地銜接,它們之間的關系應十分清楚。不連貫的句子通常有以下幾種毛病:平行結構有缺點,代詞指代不清楚,修飾語和被修飾語的關系不明確,在人稱、數、語態、時態或語氣上有混亂之處。
3、簡潔:句中不應有任何不必要的詞。只要意思充分 地表達了,用詞越少越好。用詞過多隻會使意思模糊不清,而不是更加明晰。人們常常用不必要的詞,所以最好在寫完一篇文章之後,仔細檢查一兩遍,看看有沒有一些詞可以刪去而又不影響意思的表達。
4、強調:凡是重要的意思都應在表達時予以強調。為此說話時人們可用各種方法,如提高聲音、放慢語速、使用短句或加上手勢。寫文章時,也可以使用倒裝、感嘆、重復、反問等方法對應該強調的詞語和句子加重語氣。
5、多樣:句型的多樣化,對好的文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好幾句長短相同、結構相似的句子連在一起,如又用同一個名詞或代詞作主語,必然會顯得很單調。為多樣化起見,短句和長句,簡單句、並列句和復合句,圓周句和松 散句都應錯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