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籃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籃球基本功訓練方法
1、翻腕壓手
方法:單手持球於頭上做投籃准備姿勢,另一手幫助向下壓球、壓手腕、手指。要求:五指張大分開,指根以上觸球。
2、擠球(雙手擠球)
方法:雙手持球於胸前,兩手臂相對用力擠壓球。要求:五指盡量分開,用力適當。
3、雙手頭上拋接球練習
方法:雙手持球於頭上,運用抖腕的力量將球垂直向上彈出,連續作。要求:只用抖腕的發力,前臂微有上伸動作。球要垂直彈出。
4、雙手胸前向上拋球後擊掌
方法:兩腿左右開立,雙手持球於胸股前。練習時全身協調用力將球向上拋起,拋球時足踵提起,接球時順勢屈膝。拋球後擊掌。在球落地前將球接住。要求:擊掌次數15次以上為好,球要拋直接穩。
5、雙手向上拋球後做轉身
方法:拋球方法同上。球拋出後原地轉身360或720,然後接住。要求:拋球垂直,轉身平穩。
(1)無球訓練方法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林書豪說,「在美國打球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籃球技巧。我小時候比較怕,後來慢慢習慣了,打球的時候不能怕、不能害羞,要有自信心。」
在為期兩天的訓練營中,林書豪還特別邀請了他當年在紐約尼克斯隊的隊友史蒂夫·諾瓦克與來自全台的初、高中籃球小精英進行互動教學。
20日,兩位球員還分別和學生們組隊,展開了籃球友誼賽,現場氛圍十分熱烈。許多熱情的籃球愛好者不顧烈日炎炎,守候在台灣大學體育館門前等他經過。
林書豪說,「因為時間有限,今年的訓練營只有兩天。我教給學生們運動前的准備動作,這個是運動的基礎,我還教授了自己的長項上籃,史蒂夫教了他的長項投籃。」
一位參加訓練營的高中生表示,他從小學2年級就開始打球,林書豪的勇氣和球技令他非常佩服。「可以成為職業籃球運動員是我的夢想,這種訓練營是一種鼓勵,希望能更上一層樓。」
剛剛加盟NBA湖人隊的林書豪18日抵達台北,他表示,他和科比都渴望勝利,會愉快的合作。「我很高興能夠加盟湖人隊,希望我能夠為球隊作出更大貢獻,成為球隊重要的一員。」
2012年夏天,這位曾在NBA賽場颳起「林旋風」的華裔球星與火箭隊簽署了一份為期3年、價值2500萬美元的合同。本月13日,火箭隊和湖人隊達成交易,將林書豪送至洛杉磯。
上賽季,林書豪場均貢獻12.5分、2.6個籃板並有4.1次助攻。
2. 籃球比賽中,如何防守無球隊員
個人防守
防守對手是防守隊員合理利用腳步移動和手臂動作,積極搶佔有利位置,阻止和破壞對手的進攻,以奪取球為目的所採取的各種專門動作的總稱。
在籃球比賽中,攻與守是矛盾的兩個方面,既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防守質量的高低是衡量一個球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一個球隊防守體系的形成,必須建立在個人防守技術的基礎上。隨著攻守快速轉換,防守面積的擴大,以「防球為主,球、人、區三位一體」防守原則的運用,對進攻隊進行緊逼、夾擊等防守戰術的普遍採用,給個人防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重視防守技術的教學與訓練,加強防守意識的培養,提高個人防守的能力,促進全隊防守技術、戰術水平的提高。
一、個人防守技術分析
個人防守技術是以腳步動作為主,結合手部爭奪球的動作構成。而防守的位置、距離、姿勢、步法、視野等是影響個人防守技術質量的基本要素。
(一)腳步動作
腳步動作是指防守中採用的以滑步為主的移動步法,它是防守技術的基礎。做滑步動作時,為了便於隨時變換動作方向和速度,要始終保持屈膝,重心落在兩腳之間,不要並步和交叉,以免造成重心不穩,失去身體平衡。
(二)手部爭奪球動作
在防守中合理有效地與對手爭奪球,是建立在准確判斷、快速移動搶佔有利位置和快速准確的手臂動作基礎上的,同時還需要同伴的配合。注意動作幅度不要過大,用力不可太猛,要控制身體平衡,避免犯規。
(三)個人防守技術要素
具備了快速、靈活的腳步動作,掌握了搶、打、斷球技術,還必須了解防守對手的基本規律。在具體運用時,「以球為主,人球兼顧」,選擇和搶佔有利的防守位置,採取正確的姿勢,保護適當的距離,運用靈活多變的步法,以寬闊的視野觀察判斷對手的意圖,隨時依據對手和球的動向及時調整防守位置、距離和角度。
二、個人防守技術動作方法
(一)防守無球隊員
1.防守無球隊員的基本要求
(1)搶佔有利的防守位置,注意人球兼顧。對離球和球籃近的對手防守要緊,對遠離球和球籃的對手可適當放鬆。
(2)防止對手擺脫,當對手向籃下切入時,要積極堵截其移動路線,切斷其接球路線。
(3)在必要時,應及時果斷地進行協防、補防,或與相鄰的同伴組織夾擊和「關門」,積極干擾、阻截對手的進攻。
2.防守無球隊員的基本方法
(1)防守位置與距離的選擇:要根據球和自己防守對手所處的位置來確定和調整自己的防守位置。有球的一側為強側,無球的一側為弱側。
當自己防守的對手處在強側時,因其靠近球,隨時都有接到球的可能,所以要全力封鎖對手接球,同時又能控制對手向籃下切入。防守隊員應採取錯位防守,即站在對手與球籃之間偏向有球的一側。
當對手處於弱側時,因其距離球遠,威脅較小,為了協助同伴加強對有球一側的防守,又便於控制籃板球,防守隊員應向球和球籃方向靠攏,取松動防守。
防無球隊員時,始終要保持「球—我—他」的原則,即防守隊員要處於對手與球之間,與對手、球要成鈍角三角形。防守距離要根據對手與球、球籃的距離而定,做到近球上,遠球放,人、球、區兼顧,控制對手接球。
(2)站位姿勢:如進攻隊員離球較近時,應採用面對對手、側向球的姿勢,用兩腳將對手罩住,近球手臂揚起,封鎖其接球路線。另一手臂平伸,用以協助判斷對手向遠離球方向的移動。當進攻隊員離球較遠時,可採用面向球、側對對手的姿勢,兩臂自然側伸,便於斷球和進行協防。
(3)移動步法:防守隊員根據球的轉移和對手的移動,使用上步、撤步、滑步、交叉步和跑動等腳步動作,堵截對手擺脫移動路線,搶佔有利的防守位置,不讓對手在有威脅的進攻位置上接球。
(二)防守有球隊員
1.防守有球隊員的基本要求
(1)要站在對手與球籃之間的有利位置上。
(2)比賽中迅速摸清對手的主要技術特點,以便採取有針對性的防守策略。如對手中遠距離投籃較准,則應緊逼以防投籃為主,如對手善於突破,則應保持適當距離,以防突破為主。
(3)當對手運球停球後,應及時迎上嚴密防守,並和同伴伺機進行夾擊。
2.防守有球隊員的基本方法
(1)防守位置:防守隊員應位於持球隊員與球籃之間。防守距離的遠近要根據對手距離球籃的遠近和對手的技術特長而定,離球籃近則近,反之則稍遠;對手善投則應稍近,對手善突則應稍遠。
(2)防守姿勢:由於持球對手的進攻特點、意圖及與球籃距離不同,防守姿勢也有所差異,但當今大部分採用的是平步防守的步法,即兩腳平行站立,兩手臂側伸或在體前不停揮擺。這種步法防守面積大,便於向左右移動,適合於貼身防守,攻擊性強,能有效地阻止對手向前的趨勢。
還有一種斜步防守姿勢,即兩腳前後站立,前腳同側手臂上揚,另一手臂平伸。這種姿勢便於前後移動。
三、個人防守技術的運用
(一)防無球隊員技術的運用
1.防縱切;2.防橫切;3.防溜底;
(二)防有球隊員技術的運用
1.防投籃:進攻隊員在離球籃5-6m。以內持球,既可直接投籃,又可伺機突破,威脅甚大,必須注意防守。
當對手接到球後,防守隊員要及時調整防守位置,位於對手與球籃之間,保持一臂距離進行緊逼防守。重心要下降,用腰部力量控制身體平衡,一臂伸出約與對手持球的高度相同,另一臂側舉,利用碎步不停地移動。不要被對手的假動作所迷惑。進攻隊員將球上舉,防守隊員前手臂上揚;當對手投籃時,要迅速上步起跳,手臂向前上方伸直,用手封球,干擾其投籃弧度,並爭取「蓋帽」。
2.防突破:防突破時,面對對手相距約一步,兩腳平行站立,略寬於肩,屈膝降重心,兩臂側舉。要注意觀察和摸清對手突破慣用的中樞腳和突破方向,選位稍偏對手中樞腳和突破方向。在底線附近防突破時,應稍偏向底線,因為此時不容易得到同伴的協防。注意運用橫滑步、撤步,堵截對手的突破路線,並伺機用同側手臂前伸打球。
3.防運球:當對手運球時,要迅速滑步逼近對手,眼睛注視對手運球的手和球,用身體對著球的落點,並用貼近對手一側的手伺機伸向運球方向打球,阻止對手向縱深方向推進,迫使其變向或停步。當對手體前變向運球時,可伺機打剛從地面反彈起來的球;當對手運球轉身時,應迅速撤步接橫滑步,造成對手撞人犯規;當對手停止運球時,要迅速上步封其投籃和傳球。
(三)搶球、打球、斷球
搶、打、斷球是攻擊性很強的防守技術,是積極防守戰術的基礎,能破壞對方有組織、有計劃的進攻,提高和鼓舞士氣,為快速反擊創造有利條件。
1.搶球:是從進攻隊員手中奪取球的方法。
(1)搶球的方法:搶球的動作方法有拉搶和轉搶兩種。搶球時,首先要靠近對手,下手要突然果斷。當雙手手指接觸球後要用力握球,突然猛拉,或利用前臂和手腕、手指的轉動力量將球奪過來。為了加大奪球的力量,可以利用轉體動作,迅速將球搶下。
(2)搶球的時機:當進攻隊員剛接到球,持球不穩時;對手搶籃板球落地,未保護好球時;持球轉身,將球暴露時;運球停止剛拿起球時,防守隊員都可大膽地搶球。
2.打球:是擊落對方手中球的方法。
(1)打球的動作方法:
①打持球隊員手中的球:持球隊員持球於腹部以上部位時,或接高球下落時,一般採用自下而上的打球方法。上步逼近對手的同時前臂前伸,掌心向上,手腕用力帶動手指和手掌擊球的下部,用短促的力量將球打掉。
對手持球於腹部以下部位時,一般採用從上往下的打球方法。上步逼近對手的同時,前臂前伸,掌心向下,扣腕,用手指和手掌外側擊球的上部,用短促的力量將球打掉。
②打運球隊員的球:以對手右手運球為例。當運球隊員向前推進時,防守隊員用側後滑步移動,用右手臂堵住其左面,防止其變向運球,左手臂干擾運球,當球剛從地面彈起,尚未接觸運球隊員的手時,突然跨出一步,用接近球的手臂,以短促的手指、手腕和前臂力量,從側面迅速地將球打出,並及時向前搶球。
如運球隊員從防守隊員左側突破時,防守隊員可以左腳為軸做前轉身,右腳跨出一大步,在運球隊員的背後用手指、手腕和向前伸臂的抄打動作,擊球的後側下部,將球打出。
③打行進間投籃隊員手中的球:當進攻隊員突破上籃時,防守隊員側身跟隨防守。當對手跨出第一步時,就要靠近他,當他跨出第二步准備起跳時,迅速移到他的左側稍前方,同時用左手將其向上舉的球,向斜下方擊落。
④「蓋帽」:當投籃隊員球尚未出手,或剛一出手的一剎那,或正飛向球籃而未下落時,防守隊員跳起將球打落,稱為「蓋帽」。「蓋帽」前要根據進攻隊員的投籃動作及其身高和彈跳等特點,迅速移動接近對手,選擇有利位置,降低身體重心,並判斷好對手的起跳和出手時間。當對手投籃時,防守隊員立即跟隨起跳,身體和近球手臂充分伸展。在對手舉球至最高點或球離手的一剎那,用手封蓋球或用手腕、手指力量向側或向前點撥球。
(2)打球的要求:
①打球時動作突然、快速、准確、有力。動作小,下手狠。
②打球時,判斷要准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犯規。
3.斷球:是截獲對手傳接球的方法。
(1)斷球的動作方法:
①橫斷球:是從接球隊員的側面躍出截獲球的動作。斷球時,屈膝降重心,准備起動。當球從傳球隊員手中傳出的一剎那突然起動,用單腳或雙腳用力蹬地躍出,身體伸展,兩臂伸向來球,將球截獲。
②縱斷球:是從接球隊員身後或側後躍出截獲球的動作。當防守隊員要從接球人員右側向前斷球時,右腳先向右側前方跨出半步,然後側身跨左腳繞到對手身前,同時重心前移,左腳或雙腳用力蹬地向前躍出,身體伸展,兩臂前伸將球截獲。
③封斷球:是在封堵持球隊員傳球時截獲球的動作。當持球隊員暴露了傳球意圖,或傳球動作較大及倉促傳球時,防守隊員可在對方球出手的一剎那,突然起動,迎上伸臂封堵將球截獲。
(2)斷球的要求:
①斷球前一定要觀察清楚,判斷准確,千萬不可被對手的假動作所迷惑。
②斷球起動快,動作伸展。未斷到球時,要迅速回防或與同伴換防。
3. 足球運動員的無球訓練分為哪些
足球運動員的無球訓練有: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
4. 乒乓球步法怎樣一步步練習就是先練什麼步法再一步步加深練習
初學乒乓球練習基本功就可以。
步法是指乒乓球運動員為選擇合適的擊球位置所採用的步法運動方法。乒乓球技術包括技術和步法,兩者密切相關,缺一不可。隨著科技的發展,步法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是一名優秀運動員必須具備的重要技術因素。它是各種技術動作及時准確運用和銜接的樞紐,是各種戰術執行的有力保證。因此,從學習乒乓球技術開始,我們就應該注重步法訓練。
一、一腳為軸,另一個腳向前、後、左、右
快速步法的良好姿勢。當然,這還包括上一場板球比賽恢復得更快這一事實。所以要養成每次板球比賽後迅速恢復的習慣。迅速做出判斷和反應。腳法的快速移動是下一次板球的基礎,沒有準確及時的判斷和反應,就沒有好的腳法。雙腳用力踩在地上。力越強,身體就會移動得越快重心與腰部柔韌性的交換。
最後,重心的交換是步法的靈魂。腰部的柔韌性在中心部位的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腳法動作的正確性。步法動作方法正確,能達到最經濟的動作體位擊球的目的。
5. 怎麼樣在無球情況下練習運球
最重要的是意念,你在沒事時要想著你在運球,比如胯下,背後啥的,這樣會提高很快的。再就是加強弱手的活動,拿筷子用弱手拿,給分吧,謝謝
6. 怎麼做籃球的無球訓練,
你可以選一個場子 練習變速跑,摸線跑,跨步 劈叉(根據個人情況而制定標准) 摸板跳等多種無球訓練。如果有啞鈴等體育器材的話 可以考慮使用器材練習。 希望可以幫到你。
7. 請教關於籃球 無球跑動的一些技巧
在我看來,無球跑動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找到機會接傳球投籃得分,第二種則是為隊友拉開空間單打或者做掩護。
在此主要說下比較常用的第一種,而無球跑動最關鍵的要求是出其不意,能一下子擺脫防守人,為自己拉開很大的空當。比較常用的技巧有,先向一個方向扯動後迅速急停向相反方向跑去,期間伴隨轉身,撤步等一系列動作,甚至也可以有些小小的手上推搡(見雷吉米勒)。如果隊友之間配合默契也可以要求隊友的擋拆。溜底線,是一些投手常用而且有效的方法。比如在防守球員把注意力放在控球人身上時,向下擺脫然後走底線到另一側。建議多看一些籃球視頻,如雷吉米勒的,雷阿倫的不太建議,因為那個對隊友默契的要求太高。如果想看整個球隊的配合跑動可以看下98年的爵士,還有近幾年的湖人。
肯定是至少兩個人練習了,第一,是根據自己所打的位置學習主要的幾個點位的跑法,底線四點,上線三點。第二,經常參加實戰練習,尋找跑位的感覺。第三,根據教練意圖,嚴格執行戰術。
8. 籃球無球擺脫和持球突破方法技巧
這個講不清楚的。要通過面對面才好說。無球擺脫最好的辦法就是虛晃。比如你要往左邊擺脫,你就可以做假動作往右邊假裝跑動,瞬間無球換到左邊。或者原地假裝半轉身,親身實例。突破技巧的話,光說是說不清楚的。推薦你幾個實用的招數。1、變相誤導。2、體前變向crossover。 第一個會比第二個好掌握一些,你可以去網上找找教學視頻。當然,這幾個動作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功上的第一,只有練好基本功,才能成為高手,加油.
9. (籃球)無球訓練的方法
一、籃球移動中的各種跑練習:側身跑、變向跑、後退跑、急起急停、折線跑等。
練習中應注意的問題: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按正確動作完成練習,動作必須始終保持視行、觀察。
養成觀察的習慣和快速反應能力。
速度素質練習應在體力充沛、精神飽滿的情況下進行。
應多採用竟賽和對抗練習,因為適宜的興奮性,可以提高成績。
二、專項速度素質訓練應注意以下特點:首先,籃球場上的起動姿勢多為站立式,並且身體向前方的部位有多種變化;其次,移動距離短;第三,移動中常常與變速、變向相結合:最後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動作轉換速度和移動速度與思維判斷的速度有關,因此專項速度訓練必須與技術、戰術訓練相結合。
隨著現代籃球技、戰術的迅速發展,比賽速度越來越快,攻防對抗越來越激烈,因此要求籃球運動員必須具備相應的良好身體素質。
三、練習方法:發展手指手腕力量方法:手指抓空練習,指俯卧撐,人坐著用腕力傳籃球或實心球,手握杠鈴,直臂快速曲伸手腕練習。
上肢力量方法:負重推舉,頸後推舉,卧推,重伸曲臂,實心球做傳球、投籃動作,啞鈴做各種伸曲臂練習等。
腰腹力量方法:仰卧舉腿,仰卧起坐,(也可負重)等。
下肢力量方法:徒手單腿身蹲起,負重深蹲或半蹲、蹲跳,蛙跳,立定跳遠,多級跳等。
綜合力量練習方法:抓舉與連續快速抓舉,挺舉與連續快速高翻,快速連續挺舉等。
四、練習中應注意的問題:首先要做好准備活動,練習時集中注意力,保持動作的規范性。
要根據訓練程度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重量、難度與總負荷量。
其次,力量練習的方法手段和專項動作特點應緊密結合,要與速度、彈跳、柔韌靈敏等素質和籃球技術的練習相結合,使力量成為"活力"。
(9)無球訓練方法視頻教學擴展閱讀:
籃球最基礎的訓練就是籃球本身的籃球技巧訓練它包含了投籃、運球、傳球這三種訓練,想要在真正的享受籃球的樂趣,這三類的基礎訓練是必不可少的。
投籃訓練包含了上籃、投籃訓練學。
運球訓練包含了:單手運球、雙手運球、行進間運球的訓練。
傳球訓練包含了:雙手傳球、單手傳球、行進間傳球。
以上的三類基礎籃球訓練是我們的最根本的東西,所以在我們訓練營當中是必須要掌握的。
身體體能訓練一個好的籃球訓練它不僅僅是一個籃球技巧訓練。
它更是一個身體本身的訓練,體能訓練是籃球訓練的必備的訓練課程。
一個好的體能是籃球本身的基礎。
體能訓練特色是由專人進行體能訓練課程,通過大肌肉群的綜合訓練使人們在體適能訓練時不會覺得枯燥,同時可以很好的參與其中,是籃球訓練中的特色訓練項目。
體能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是身體發育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我們也是最重視的一塊。
平衡訓練身體平衡訓練是針對孩子的另一個重要的環節,身體平衡包含了身體協調,所以想在運動訓練中有一個更好的提升,平衡訓練是必備的訓練之一,平衡訓練課程是搭配在籃球訓練課程當中的課程。
是讓孩子可以感受樂趣的環節。
我們會利用一些小器械來輔助完成,讓孩子們可以感覺到樂趣。
小器械訓練小器械訓練是訓練課程中的特色項目,籃球訓練一直倡導的是全面提升孩子身體素質與發育的理念去進行。
所以會在基本的籃球訓練當中穿插很多身體訓練項目,小器械訓練就是其中一個,會用很多輔助器械來幫助孩子們鍛煉到從來沒鍛煉到的小肌肉群,讓孩子的身體可以更好更健康的發展。
分組對抗訓練分組對抗訓練是籃球訓練中常見的訓練方式,分組對抗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和培養團隊意識,訓練營經常會把籃球訓練分成若干組進行比拼,讓我們的孩子參與當中,不僅僅是訓練籃球技術,還可以培養更多的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訓練目的是發展孩子們的心理素質,讓孩子們的籃球訓練不僅僅是運動與玩,而是真正的身心靈的訓練。
訓練方式是限定時間投籃,上籃,分組對抗的方式進行訓練。
讓孩子可以在不知不覺間去體會。
身體矯正訓練現在孩子的體姿體態問題困擾著家長。
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跟體姿體態也是有非常大的關系。
由於孩子長的過快,或者平常學習習慣導致的駝背問題,脊柱測完問題都會得到非常大的改善。
訓練營推出的這類課程可幫助孩子們在籃球訓練的同時,把自己的身體姿態做一個調整。
資料來源:網路-籃球訓練營
10. 想踢好足球怎樣練好身體協調性,無球訓練要訓練哪些動作,怎麼訓練各位高手幫幫忙!
協調性訓練法大概有以下九種手段:1、不習慣動作之各種身體練習;2、反向完成動作;3、改變已習慣動作速度與節奏;4、以游戲方式完成復雜動作;5、要求創造性改變完成動作方式;6、采不習慣組合動作,使已掌握動作更加復雜化練習;7、改變動作空間范圍;8、利用各器械或自然環境做各種較復雜練習;9、適時用信號或有條件刺激以使運動員做改變動作之各種練習。
協調性訓練法之頻率愈是基層要愈高,當然,如果是兩公尺以上長人,動作仍不協調,頻率也要高。在准備期每星期之頻率以二到三次較佳,動作項目最少十項,每項動作最少練習三次到五次。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練期中,必需打好基礎,在調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在處方安排上,可依據上述訓練法所列的二十個項目,再加上教練另編項目來操作。強度以七十%,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動作如下:
1.縱跳:雙腳並攏手彎向上跳。
2.前後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前與後跳。
3.側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左與右跳。
4.方形跳:方法要領同上,但向方形位置跳。
5.轉向跳:方法要領同上,但跳起後轉向180度著地身體與雙手要去維持平衡,可向左與向右跳。
6.跳躍轉向:方法要領同上,但是以單腳跳。
7.側向交叉步:有左交叉與右交叉兩種。
8.手腳反向動作:單腳立雙手與提起腳作方向相反。
9.站蹲撐立:先站立後蹲,然後雙手撐地雙腳向後蹬直,雙腳再收回原地,最後站起。